乐山外国语学校20082009学年度上期 摸底考试(2009/16 高2009届语文科试题 (命题:吴江校对:陈亨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温馨提示:我易人易不大意,我难人唯不畏难。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 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平添出其不意人情世故毕其功于一役 B.洗炼超凡绝俗附会穿凿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绵密风烛残年姸媸必露幻化无方 D.翰藻覆水难收目不遐接万变不离其宗 1.A、B【解析】B项,炼一练;C项,必露一毕露:D项,遐接一暇接。 【评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出现错 别字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同音字误用、形近字误用、同音兼形近字误用, 复习时对以上三种字要特别注意。 【思考】关于《第一批异形词》所列的异形词该如何对待? 评讲手记:
乐山外国语学校 2008—2009 学年度上期 摸底考试(2008/09/16) 高 2009 届语文科试题 (命题:吴 江 校对:陈亨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温馨提示:我易人易不大意,我难人难不畏难。 第 I 卷(选择题 , 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 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平添 出其不意 人情世故 毕其功于一役 B.洗炼 超凡绝俗 附会穿凿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绵密 风烛残年 妍媸必露 幻化无方 D.翰藻 覆水难收 目不遐接 万变不离其宗 1.A、B 【解析】B 项,炼—练;C 项,必露—毕露;D 项,遐接—暇接。 【评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出现错 别字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同音字误用、形近字误用、同音兼形近字误用, 复习时对以上三种字要特别注意。 【思考】关于《第一批异形词》所列的异形词该如何对待? 评讲手记:
平添 pingtian:平白或自然而然地增添。例:这悲伤的音乐给人平添了几 分哀愁 出其不意 chuqibuyi(注意和“出奇制胜”之“出奇”区别开来):趁对方 没有意料到突然采取行动。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计篇》 人情世故 rendIng- shigu: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例:人情世故看烂熟 皎不如污恭胜傲。——明·杨基《闻蝉》/冋惜你满腹文章看不岀人情世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毕其功于役 bi qi gong yu yi yi:希望大打一仗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比 喻把许多任务集中起来经过一次努力来完成。例: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 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能把中国的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一次完成可惜未能如愿 洗练Ⅻlian:亦作"洗炼"。多形容语言、文字、技法、动作、艺术风格等简 练利落。(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已经将“洗炼、洗练″统一为“¨洗练 了) 附会穿凿 fuhuichuan zao: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出处宋陈 善《扪虱新话欧阳公信经废传》:“此岂可以私意附会穿凿而为之哉。”示例 董仲舒取《春秋》所记天变灾异广泛地予以附会穿凿,使《公羊》学彻底的阴阳 五行化。★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_编第二章第九节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tianwanghuihui, shuerbulou恢恢,形容非常广大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 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 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示例你可记得三
平添 píngtiān:平白或自然而然地增添。例:这悲伤的音乐,给人平添了几 分哀愁 出其不意 chūqíbùyì(注意和“出奇制胜”之“出奇”区别开来):趁对方 没有意料到突然采取行动。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计篇》 人情世故 rénqíng-shìgù: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例:人情世故看烂熟, 皎不如污恭胜傲。——明·杨基《闻蝉》//可惜你满腹文章,看不出人情世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毕其功于一役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希望大打一仗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比 喻把许多任务集中起来经过一次努力来完成。例: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 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能把中国的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一次完成,可惜未能如愿 洗练 xǐliàn:亦作"洗炼"。多形容语言、文字、技法、动作、艺术风格等简 练利落。(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已经将“洗炼、洗练”统一为“洗练” 了) 附会穿凿 fùhuìchuān záo: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出处 宋·陈 善《扪虱新话·欧阳公信经废传》:“此岂可以私意附会穿凿而为之哉。” 示例 董仲舒取《春秋》所记天变灾异广泛地予以附会穿凿,使《公羊》学彻底的阴阳 五行化。★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tiānwǎnghuīhuī,shūérbùlòu 恢恢,形容非常广大。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 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 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示例 你可记得三
年前蔡指挥的事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日有何理说。(明·冯梦龙《醒世 恒言》卷三十六) 绵密 miami:细密周到。例:文意绵密 风烛残年 fengzhu- cannan:风中之烛易灭。喻指老人的残年不久于世。 翰藻:文采辞藻 覆水难收 fushuinan shou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 法挽回(多用于夫妻离异)。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 水不收,宜深思之 万变不离其宗 wan bian buli qi zong:无论形式上怎么变化它的本质还 是没有改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日前,有媒体公开对一则广告中出现的别字提出了批评,想不到广告的 设计者竟振振有词地辩解说:“我是搞设计的,看事情的角度自然和你们不同。”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 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类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 C.《苍州晚报》“娱乐资讯”报道,此次导演李安把新片《色戒》中最重 的角色给了汤唯,其他人包括梁朝伟反而成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D.在房价高位运行、风险不断增加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开始调整策略, 方面大力进军二三线城市圈地,一方面火中取栗,快进快出,规避长期风险。 2A振振有词 zhenzhenyouci贬义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 说个不休。出处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 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用法偏正式;作谓语
年前蔡指挥的事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日有何理说。(明·冯梦龙《醒世 恒言》卷三十六) 绵密 miánmì:细密周到。例:文意绵密 风烛残年 fēngzhú-cánnián:风中之烛易灭。喻指老人的残年,不久于世。 翰藻:文采,辞藻 覆水难收 fùshuǐnán shōu 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 法挽回(多用于夫妻离异)。出处 《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 水不收,宜深思之。” 万变不离其宗 wàn biàn bùlí qí zōng:无论形式上怎么变化,它的本质还 是没有改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日前,有媒体公开对一则广告中出现的别字提出了批评,想不到广告的 设计者竟振振有词 ....地辩解说:“我是搞设计的,看事情的角度自然和你们不同。”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 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必然影响到该类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 C.《苍州晚报》“娱乐资讯”报道,此次导演李安把新片《色·戒》中最重 的角色给了汤唯,其他人包括梁朝伟反而成了举足轻重 ....的角色。 D.在房价高位运行、风险不断增加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开始调整策略, 一方面大力进军二三线城市圈地,一方面火中取栗 ....,快进快出,规避长期风险。 2.A 振振有词 zhènzhènyǒucí 贬义,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 说个不休。出 处 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 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
定语、状语;近义词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念念有词反义词理屈词穷、张口 结舌 【解析】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遭遇到 更大的困难,可换为“雪上加霜”;C“举足轻重”比喻所处的地位重要,此处 要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反,可改为“无足轻重”;D“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险, 自己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句中望文生义理解成了“从火中取栗行动迅速”)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做本 题时首先要正确理解该成语的含义,注意褒贬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不当、 感情色彩不明等错误。 评讲手记 釜底抽薪fudi- shouxin: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军事上 是指从根本上打败敌人的谋略。例: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一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釜底游鱼 fudi-youyu:比喻身临绝境、生命危在旦夕的人。也可说“鱼游釜中 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 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 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 举足轻重jzu- qingzhong:以一人向背可以影响两方面的安危成败。比喻能起 到影响全局的关键作用。例:举足轻重的人物。 火中取栗 huozhong-qⅶ:出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说是炉中烤着栗子。 猴子叫猫去偷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担了 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定语、状语 ;近义词 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念念有词 反义词 理屈词穷、张口 结舌 【解析】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遭遇到 更大的困难,可换为“雪上加霜”;C“举足轻重”比喻所处的地位重要,此处 要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反,可改为“无足轻重”;D“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险, 自己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句中望文生义理解成了“从火中取栗行动迅速”)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做本 题时首先要正确理解该成语的含义,注意褒贬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不当、 感情色彩不明等错误。 评讲手记: 釜底抽薪 fǔdǐ-chōuxīn: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军事上 是指从根本上打败敌人的谋略。例: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釜底游鱼 fǔdǐ-yóuyú:比喻身临绝境、生命危在旦夕的人。也可说“鱼游釜中” 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 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 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 举足轻重 jǔzú-qīngzhòng:以一人向背,可以影响两方面的安危成败。比喻能起 到影响全局的关键作用。例:举足轻重的人物。 火中取栗 huǒzhōng-qǔlì:出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说是炉中烤着栗子。 猴子叫猫去偷,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担了 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规范药品硏制和注册秩序,改进药品注册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将对药品批准文号进行清理。 B.针对近期各地早晨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交通部门 提醒广大驾乘人员,雾天要谨慎慢行,保证安全。 C.卫生部发出紧急通告,要求消费者和食品经营机构要停止销售和食用美 国的两种花生酱。 D.这种新型U盘不仅能够防范病毒,使电脑免受蠕虫、木马、钓鱼软件及 间谍软件的侵扰,而且还能够存储文件。 3.A【解析】B缺少介词宾语,可在“事故”后加上“的情况"。C搭配不 当,可改为“消费者和食品经营机构要停止食用和销售“D语序不当,弄反了递 进关系的内容。) 【评析】辨析并修改病句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考査的频率较 高。 【评讲手记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必考的一个考点,而且这一考点在通常情况下得分 率在语言基础题中往往是比较低的,这应当多引起我们的重视 病句的类型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的病句,作一分析和归纳, 可分为以下三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规范药品研制和注册秩序,改进药品注册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将对药品批准文号进行清理。 B.针对近期各地早晨被大雾笼罩,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交通部门 提醒广大驾乘人员,雾天要谨慎慢行,保证安全。 C.卫生部发出紧急通告,要求消费者和食品经营机构要停止销售和食用美 国的两种花生酱。 D.这种新型 U 盘不仅能够防范病毒,使电脑免受蠕虫、木马、钓鱼软件及 间谍软件的侵扰,而且还能够存储文件。 3.A【解析】B 缺少介词宾语,可在“事故”后加上“的情况”。C 搭配不 当,可改为“消费者和食品经营机构要停止食用和销售”D 语序不当,弄反了递 进关系的内容。) 【评析】辨析并修改病句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考查的频率较 高。 【评讲手记: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必考的一个考点,而且这一考点在通常情况下得分 率在语言基础题中往往是比较低的,这应当多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病句的类型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的病句,作一分析和归纳, 可分为以下三种:
1.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义”,主要 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表意不明,与汉语词 语的多义性有关。如“学习文件”,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条件下,它可以认为是一 个动宾短语,也可以看作偏正短语。两者的意思就很不相同。语序不当,如“考 试才进行了30分钟,就有人陆续交卷了”,这一句中,“有人陆续交卷”是什么 意思?是“有人”一会儿交一张试卷的意思,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它语序 不当。应该说成“就陆续有人交卷了 2.语法性病句 语法性病包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这类 病句之所以被认为是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的 表达习惯 (1)搭配不当。它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谓语与其宾语搭配不当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1:①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的硏制开发。 ②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 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本例前一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新产品”是可以与“硏制开发”搭配的; 而“新技术”却不能“研制”,只能用“研究”;“新工艺”也只能用“研究”,而 不能用“研制"。②句也有搭配不当的毛病。“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 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是正确的;而“21辆消防车”“放弃休假……
1.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义”,主要 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表意不明,与汉语词 语的多义性有关。如“学习文件”,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条件下,它可以认为是一 个动宾短语,也可以看作偏正短语。两者的意思就很不相同。语序不当,如“考 试才进行了 30 分钟,就有人陆续交卷了”,这一句中,“有人陆续交卷”是什么 意思?是“有人”一会儿交一张试卷的意思,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它语序 不当。应该说成“就陆续有人交卷了”。 2.语法性病句 语法性病句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这类 病句之所以被认为是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的 表达习惯。 (1)搭配不当。它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谓语与其宾语搭配不当,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 1:①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②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 210 辆消防车、3000 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 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本例前一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新产品”是可以与“研制开发”搭配的; 而“新技术”却不能“研制”,只能用“研究”;“新工艺”也只能用“研究”,而 不能用“研制”。 ②句也有搭配不当的毛病。“3000 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 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是正确的;而“21 辆消防车”“放弃休假……
便是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是指该有的成分却没有出现,这是指缺主 语、谓语和宾语这些骨干成分,而不包括修饰成分;赘余,即冗余、多余,通常 表现重复累赘。 例2:①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 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②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 了三期饲养员技术训练班。 ③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解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 在作祟。 本例句①的主语是“工厂”,它能不能作“三次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这一 分句的主语呢?显然不能,这里缺少主语“产品"。从全句说,是犯了偷换主语 的毛病。句②“全面推广”什么呢?“推广喂猪”这是说不通的,句中缺少了动 词“推广”的宾语,应补上(的)经验”(的)做法”之类,以作为“推广 的宾语。句③犯了成分赘余的毛病,应该删去“在作祟”这三个字。 (3)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也称为句子杂糅,即把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述方式糅合在一个包 子中,造成了结构混乱。 例3:①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 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 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便是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是指该有的成分却没有出现,这是指缺主 语、谓语和宾语这些骨干成分,而不包括修饰成分;赘余,即冗余、多余,通常 表现重复累赘。 例 2:①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 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②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 了三期饲养员技术训练班。 ③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解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 在作祟。 本例句①的主语是“工厂”,它能不能作“三次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这一 分句的主语呢?显然不能,这里缺少主语“产品”。从全句说,是犯了偷换主语 的毛病。句②“全面推广”什么呢?“推广喂猪”这是说不通的,句中缺少了动 词“推广”的宾语,应补上“(的)经验”“(的)做法”之类,以作为“推广” 的宾语。句③犯了成分赘余的毛病,应该删去“在作祟”这三个字。 (3)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也称为句子杂糅,即把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述方式糅合在一个句 子中,造成了结构混乱。 例 3:①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 15 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 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这两句都有结构混乱的毛病。句①的主语是“学员”,可以说“学员除 外,还有…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即“短训班除 参加外,来自…参加了学习”。而句①把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用,势必 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句②也犯了杂糅的毛病。我们可以说“深受….欢迎”,也 可以说“深为……所欢迎”,而句②把这两种表示被动的格式掺杂糅合在一起 造成了结构上的混乱。 3.逻辑性病句 不合逻辑”就是指逻辑性病句。通俗说来,所谓逻辑性病句就是不符合事 理。主要有概念使用不当、判断不当、推理不当等情况。 我们知道,概念(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并列关系、交叉关系 种属关系等,只有并列关系的概念可以并列使用,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的词语都 不能并列使用,否则不合逻辑。如:“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切出版物 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本句在概念使用上有多处不合逻辑,“杂志”就是“刊,因此“报刊”和“杂志” 不能并列,应改为“报纸、杂志”或“报纸、刊物”;再则“报刊、杂志”本身 也是“出版物”,它们之间不能并列,应在“出版物”前加“其他”。从逻辑上说 本句犯了种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错误。 判断不当,主要表现为自相矛盾、误用多重否定,包括误用反问句。 例4:①经过刻苦努力,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各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 上的好成绩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这两句都有结构混乱的毛病。句①的主语是“学员”,可以说“学员除…… 外,还有……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即“短训班除…… 参加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而句①把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用,势必 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句②也犯了杂糅的毛病。我们可以说“深受……欢迎”,也 可以说“深为……所欢迎”,而句②把这两种表示被动的格式掺杂糅合在一起, 造成了结构上的混乱。 3.逻辑性病句 “不合逻辑”就是指逻辑性病句。通俗说来,所谓逻辑性病句就是不符合事 理。主要有概念使用不当、判断不当、推理不当等情况。 我们知道,概念(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并列关系、交叉关系、 种属关系等,只有并列关系的概念可以并列使用,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的词语都 不能并列使用,否则不合逻辑。如:“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本句在概念使用上有多处不合逻辑,“杂志”就是“刊”,因此“报刊”和“杂志” 不能并列,应改为“报纸、杂志”或“报纸、刊物”;再则“报刊、杂志”本身 也是“出版物”,它们之间不能并列,应在“出版物”前加“其他”。从逻辑上说, 本句犯了种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错误。 判断不当,主要表现为自相矛盾、误用多重否定,包括误用反问句。 例 4:①经过刻苦努力,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各门功课平均都在 90 分以 上的好成绩。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呢 本例三句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句①中,究竟是“平均”在90分以上,还 是“都”在90分以上?“平均”与“都”连用自相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删除 其中的一个。句②的“忌”禁忌,通俗地说就是不能这样做,该句前有“三忌 作总领,每一分句有“忌”和“不可”作两次否定,意思说反了,应删除三个“不 可”。句③误用了反问句。反问句“谁……呢?”应是肯定句表示否定义,否定 句表是肯定义。句中提到“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应是肯定的,而句中使用“否 认…不”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句,结果句子就表示了否定的意思。正确的表 述应该删除句中的“不"。 至于推理不当,主要表现为在复句中误用关联词语,滥用因果关系,这一点 留待以后再讲。 命题的特点 1.侧重于语法性病句的辨析 《考试说明》规定的六类病句中,有四类属于语法性病句,这是侧重于语法 性病句辨析的命题依据。再从若τ年来的试题看,虽然偶或岀现语意性病句单独 命题的情况,但大多数辨析病句只有一道试题。这一道试题中,三个错误项,一 般为两个是语法性病句,一个为其他病句。不过,在高考试题中的语法病句 般句子都比较长,语病比较隐蔽,不是很容易发现的。 2.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 高考试题中的病句,极少是命题者自己编拟的,多来自报刊,也有学生作文 中的病句。这就决定了病句的语意材料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大而至于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如美国在海湾地区的行为,日本的对外政策,俄罗
呢? 本例三句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句①中,究竟是“平均”在 90 分以上,还 是“都”在 90 分以上?“平均”与“都”连用自相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删除 其中的一个。句②的“忌”,禁忌,通俗地说就是不能这样做,该句前有“三忌” 作总领,每一分句有“忌”和“不可”作两次否定,意思说反了,应删除三个“不 可”。句③误用了反问句。反问句“谁……呢?”应是肯定句表示否定义,否定 句表是肯定义。句中提到“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应是肯定的,而句中使用“否 认……不”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句,结果句子就表示了否定的意思。正确的表 述应该删除句中的“不”。 至于推理不当,主要表现为在复句中误用关联词语,滥用因果关系,这一点 留待以后再讲。 二、命题的特点 1.侧重于语法性病句的辨析 《考试说明》规定的六类病句中,有四类属于语法性病句,这是侧重于语法 性病句辨析的命题依据。再从若干年来的试题看,虽然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 命题的情况,但大多数辨析病句只有一道试题。这一道试题中,三个错误项,一 般为两个是语法性病句,一个为其他病句。不过,在高考试题中的语法病句,一 般句子都比较长,语病比较隐蔽,不是很容易发现的。 2.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 高考试题中的病句,极少是命题者自己编拟的,多来自报刊,也有学生作文 中的病句。这就决定了病句的语意材料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大而至于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如美国在海湾地区的行为,日本的对外政策,俄罗
斯的改革,小而至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校园生活,都有涉及。这一方面 让学生看来较为熟悉,内容上不会有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辨别的困难,误 以为报上就这么写的,平常就这么说的,不会错。其实现在报刊上、电视节目主 持人说的话中,病句是不少的,要留心辨别。譬如“先河”一词,古代帝王先祭 祀黄河,后祭祀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来称倡导在先的事物为先河。可见只能 说“开先河”,而我们的报纸上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标题:"首开先河”,这 在语法就是“赘余”,应该删除“首”字。 、典型题分析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 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本栏目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 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调色,进行再创作。 C.俄罗斯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 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 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这是2002年全国卷的第6题。本题四个选项的语言材料全部来自现实生活, 每一句都比较长,有60字左右,语病比较隐蔽。A句的语病是成分残缺、意义 不明。首先是“人类已进入…分成”不通,“进入”这个动词无宾语,应该加 上“……的阶段”之类的词语作“进入”的宾语;其次是“并已开始…….倾项斜 这一分句缺主语。虽然这种情况有时可以承前省略主语,但这一句是不能用“人
斯的改革,小而至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校园生活,都有涉及。这一方面 让学生看来较为熟悉,内容上不会有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辨别的困难,误 以为报上就这么写的,平常就这么说的,不会错。其实现在报刊上、电视节目主 持人说的话中,病句是不少的,要留心辨别。譬如“先河”一词,古代帝王先祭 祀黄河,后祭祀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来称倡导在先的事物为先河。可见只能 说“……开先河”,而我们的报纸上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标题:“……首开先河”,这 在语法就是“赘余”,应该删除“首”字。 三、典型题分析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 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本栏目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 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调色,进行再创作。 C.俄罗斯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 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 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这是 2002 年全国卷的第 6题。本题四个选项的语言材料全部来自现实生活, 每一句都比较长,有 60 字左右,语病比较隐蔽。A 句的语病是成分残缺、意义 不明。首先是“人类已进入……分成”不通,“进入”这个动词无宾语,应该加 上“……的阶段”之类的词语作“进入”的宾语;其次是“并已开始……倾斜” 这一分句缺主语。虽然这种情况有时可以承前省略主语,但这一句是不能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