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讲 区域资源环境 爱国 诚信 和谐 奋进
1 第一部分 第一讲 区域资源环境
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基本组成以及我国的区 域经济的资源环境 内容分为四节: 1、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环境; 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环境: 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4、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重点问题: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 2
2 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基本组成以及我国的区 域经济的资源环境 内容分为四节: 1、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环境; 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环境; 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4、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重点问题: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概念与内涵 ·1、自然资源的定义 ·(1)定义 ·(2)分类 3
3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 (一)自然资源概念与内涵 • 1、自然资源的定义 • (1)定义 • (2)分类
2、自然资源的特点 ·(1)稀缺性 ·(2)区域性 ·3、自然资源的价值 4
4 2、自然资源的特点 • (1)稀缺性 • (2)区域性 • 3、自然资源的价值
·(二)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 发展 ()社会发展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目 的。 ·(2)社会公平原则。 5
5 • (二)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 发展 • (1)社会发展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目 的。 • (2)社会公平原则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 低的趋势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 调越来越重要。 6
6 •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 低的趋势 •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 调越来越重要
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一)纯自然资源型 ·1、高消耗高效益型 ·2、高消耗低效益型 ·3、高输出高收益型 ·4、高输出低收益型) 7
7 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 (一)纯自然资源型 • 1、高消耗高效益型 • 2、高消耗低效益型 • 3、高输出高收益型 • 4、高输出低收益型)
·(二)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型 ·(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四)资源缺乏型 8
8 • (二)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型 • (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 (四)资源缺乏型
三、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 ☒无法显示该图片。 (一)自然资源优势度的评价 。 某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一(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 量×对比的地区数量一某地区所有种类的资源拥有 量占全国的位次的总和)/(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 类数量×对比的地区数量一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 量)。 =(mn-∑D,)mn-m) P为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 m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 n为对比的地区数, D,为地区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 9
9 三、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 • (一)自然资源优势度的评价 • 某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 量×对比的地区数量 — 某地区所有种类的资源拥有 量占全国的位次的总和) /(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 类数量×对比的地区数量—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 量)。 D i j 。 n , m , P i , i j i 为 地区 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 为对比的地区数 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 为 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 P = (mn− D )/(mn−m) i i j
,(二)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1、优势:资源种类多、储量较丰富、有一 些资源位居世界前列 ·2、劣势:人均资源量少,耕地资源、森林 资源和草场资源缺少。 10
10 • (二) 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 1、优势:资源种类多、储量较丰富、有一 些资源位居世界前列 • 2、劣势:人均资源量少,耕地资源、森林 资源和草场资源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