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 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 全选。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D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 B.钥匙汤匙漩涡脶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 C.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瓜俩枣 D.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 解释:D、果脯q6f,胸脯 Xiong pu。胳臂qbei。 强颜欢笑 giang yan huan xiao A,刨除 pao chu刨根问底pao B,漩涡 xuan w6涡轮机w6C驻扎扎实 zhu zha zh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 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 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 全选。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D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磅秤/磅礴 仿佛/佛手瓜 刨除/刨根问底 B. 钥匙/汤匙 漩涡/涡轮机 调节/调虎离山 C. 驻扎/扎实 亲事/亲家母 伎俩/仨瓜俩枣 D. 果脯/胸脯 胳臂/长臂猿 倔强/强颜欢笑 解释: D、果脯 guǒ fǔ ,胸脯 xiōng pú。 胳臂 gēbei 。 强颜欢笑 qiǎng yán huān xiào A,刨除 páo chú 刨根问底 páo B,漩涡 xuán wō 涡轮机 wō C 驻扎/扎实 zhù zhā zhā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签署 发贴子 雍容华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 端详 螺丝钉 额手称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 惊诧 震慑力 眼花瞭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案:B。A发帖子c眼花缭乱D沿袭。 3.依次填入下列橫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 定问题,久坐会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 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 B.提出引发合适 C.提醒产生合适 D.提醒引发适合 解析: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 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 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 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 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解析:答案,C。A漫无边际,应为浩如烟海。 B闲言碎语,应为只言片语。D良莠不齐,应为鱼龙混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 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 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 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 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D. 延袭 扫描仪 不屈不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案:B。 A 发帖子 C 眼花缭乱 D 沿袭。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 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 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 提出 产生 适合 B. 提出 引发 合适 C. 提醒 产生 合适 D. 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 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 抗日英雄。 C. 在 44 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 浓墨重彩的一笔。 D. 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 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解析:答案,C.。 A 漫无边际,应为 浩如烟海。 B 闲言碎语,应为只言片语。 D 良莠不齐,应为鱼龙混杂。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 了很高的评价。 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 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 成以上,为 271.6 万人。 D.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 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解析:答案B。A、主客易 语是红楼梦,“给予”承接,显然搭配不当。C 杂糅。据与显示杂,去掉“据”。D、搭配不当,迎接“成为”舞台,显然错误,去掉迎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 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 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 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 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 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 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 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 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 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 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 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 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摩。我们有一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 情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情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 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 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 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 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 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 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 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 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
解析:答案 B。A、主客易位,一句主语是红楼梦,“给予”承接,显然搭配不当。C、 杂糅。据与显示杂,去掉“据”。D、搭配不当,迎接“成为”舞台,显然错误,去掉“迎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 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 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 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 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 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 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 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 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 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 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 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 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 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 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 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 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 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 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 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 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
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 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6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解析:答案D。“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无中生有。 7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 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 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 画风格相通。 解析:答案C。A、是“相通”,而不是影响。B、不是“时代”,是“才气、学养 心态”。D、强加因果。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 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解析:答案C。A、原文是:“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不是“创新 B、没有弃形式 D、时态错误,是“时期,不是“以后”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 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6.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解析:答案 D。“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无中生有。 7.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 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 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 画风格相通。 解析:答案 C。 A、是“相通”,而不是影响。B、不是“时代”,是“才气、学养、 心态”。D、强加因果。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 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解析:答案 C。 A、原文是:“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不是“创新”。 B、没有弃形式。 D、时态错误,是“时期”,不是“以后”。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 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 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 “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 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 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呵可。”公曰:“安始 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 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 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 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 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 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 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 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 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 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 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优饥, 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 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 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 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 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 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 “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 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 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 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 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 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 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 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 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 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 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 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 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 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 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 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 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 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解析:B、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答案C表条件,那么。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 表转折。D、取独;的。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A①、体现了。②、不是。③、是。④、为官吏立法令,不是。 ⑤、很直接,是。⑥、是。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 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 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 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 方百姓的拥护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解析:B、 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 志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答案 C. 表条件,那么。 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 表转折。D、取独;的。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A. ①、体现了。②、不是。③、是。④、为官吏立法令,不是。 ⑤、很直接,是。⑥、是。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 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 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 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 方百姓的拥护
答案C.以退为进,错误 第Ⅱ卷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 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 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 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 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 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 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 “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 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 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 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喑管子 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 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 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 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民富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答案 C. 以退为进,错误。 第Ⅱ卷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 苦,二是要 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 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 少呢?治理人 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 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 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 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 “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 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 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 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 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 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 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 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 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民富 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 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 说话一定算数,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 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 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 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 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 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 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 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 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 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 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 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 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 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 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 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 流水一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 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 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 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 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 说话一定算 数,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 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 “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 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 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 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 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 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 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 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 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 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 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 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 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 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 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 ,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 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 流水一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 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 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 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润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 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_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 序》)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_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五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做筹划,不妨就预做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做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 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高考资源网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 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答案:621354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 字 发展前景 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6.7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 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玉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 序》)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五、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做筹划,不妨就预做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做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 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高考资源网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 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答案: 621354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 字。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口囗口口口口口m口口口口口(不超过30个字),四 00000OD00OD0ODODOOOOOOOD 口(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口口口m口口m口口口m口口口口m口口口 (不超过30个字)。 答案:1、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18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 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个字。(5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 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 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审丑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 了。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 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 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 份差事挣来的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不超过 30 个字),□□□□□□□□□□□□□□□□□□□□□□□□□□□□□ □(不超过 30 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不超过 30 个字)。 答案:1、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 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 3、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18.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 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 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 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六、(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审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 了。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 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 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 份差事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