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 201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 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蜡烛/污浊惩罚/驰骋 着火/不着边际 B.漂白/饿我殍 与会/参与胴体/栋梁之材 C.惬意/提挈殷实/殷红擂台/危若累卵 D.框架/诓騙 杂烩/教诲 打颤/颤颤巍巍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成也国亡,败也国亡。越王勾践会稽山败于夫差,两年时间,勾践含污忍垢,居石屋为 夫差精心养马,甚至亲尝夫差粪便识其病情,赚得夫差信任。归国后,卧薪尝胆,亲近百姓 拉帮结派,日夜操劳,寢食不安,完成了十年生聚,十生教训,宝剑一挥,兵民争先,终于 洗雪大辱,灭亡吴国,成就了一方霸业。勾践集复国兴邦智慧与归附人心才情于一身,倒是 因国亡国复而名垂青史。 含污忍垢 B.拉帮结派 C.寝食不安 D.名垂青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 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 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刊登名为《日中 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珠海市 2011 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 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蜡烛./ 污浊. 惩.罚/驰骋. 着.火/不着.边际 B.漂.白/饿殍. 与.会/参与. 胴.体/ 栋.梁之材 C.惬.意/ 提挈. 殷.实/ 殷.红 擂.台/危若累.卵 D.框.架/诓.骗 杂烩./教诲. 打颤./颤颤..巍巍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成也国亡,败也国亡。越王勾践会稽山败于夫差,两年时间,勾践含污忍垢,居石屋为 夫差精心养马,甚至亲尝夫差粪便识其病情,赚得夫差信任。归国后,卧薪尝胆,亲近百姓, 拉帮结派,日夜操劳,寝食不安,完成了十年生聚,十生教训,宝剑一挥,兵民争先,终于 洗雪大辱,灭亡吴国,成就了一方霸业。勾践集复国兴邦智慧与归附人心才情于一身,倒是 因国亡国复而名垂青史。 A.含污忍垢 B.拉帮结派 C.寝食不安 D.名垂青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 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 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11 月 26 日、27 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刊登名为《日中 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
D.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 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要那些无聊的你在耳边絮语。你尽管嘲笑我的妄想,我的追求, 我的执着吧 你是怯懦,是恐惧,是懒惰,是空虚,是乏味,是一切 丑恶的东西。即使你曾经暂时的统治,炫耀,我也不会向你屈腰。挣扎是成长的过程,我们 决定要相信自己,而不是把人生交给别人。或许你不比别人出色 或许你 不比别人富有,但你要比别人快乐。或许你不比别人美丽, 。你就是你,独 无二的你。生命不会有第二次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奇迹。现在的我,心里澎湃着感动。 ①生活不能让我妥协,什么都不能 ②但你要比别人高尚 ③但你要比别人有气质 ④让那些阻碍我人生的东西都死去吧,我愿意做我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 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 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 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 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 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 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 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 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 药死弟子繚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 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恢谢不与通 谢:感谢 B.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多:称赞 D.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收:拘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请托无所容 鱼,我所欲也 B.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D.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 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不要那些无聊的你在耳边絮语。你尽管嘲笑我的妄想,我的追求, 我的执着吧。 。你是怯懦,是恐惧,是懒惰,是空虚,是乏味,是一切 丑恶的东西。即使你曾经暂时的统治,炫耀,我也不会向你屈腰。挣扎是成长的过程,我们 决定要相信自己,而不是把人生交给别人。或许你不比别人出色, 。或许你 不比别人富有,但你要比别人快乐。或许你不比别人美丽, 。你就是你,独 一无二的你。生命不会有第二次,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奇迹。现在的我,心里澎湃着感动。 ①生活不能让我妥协,什么都不能 ②但你要比别人高尚 ③但你要比别人有气质 ④让那些阻碍我人生的东西都死去吧,我愿意做我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 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 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 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 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 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 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 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 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 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 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 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恢谢.不与通 谢:感谢 B.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D.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收:拘禁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请托无所.容 鱼,我所.欲也 B.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C.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D.后永以事被考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3分)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⑤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⑥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 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 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C.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 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 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 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繚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 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3分 ②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 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3分) (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 (4分)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 琶行》)
D.后永以.事被考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3 分) ( )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⑤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⑥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 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 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C.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 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 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 分) 时 窦 太 后 临 朝 和 帝 未 亲 万 机 恢 以 意 不 得 行 乃 称 疾 乞 骸 骨 窦 宪 因 是 风 厉 州 郡 迫 胁 恢 遂 饮 药 死 弟 子 縗 絰 挽 者 数 百 人 庶 众 痛 伤 之 后 窦 氏 诛 帝 始 亲 事 恢 门 生 何 融 等 上 书 陈 恢 忠 节 除 子 己 为 郎 中 (2)翻译下面句子。(6 分) ①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3 分) ②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 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3 分) (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 (4 分)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 琶行》)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4)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 秋风 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城 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 城市化,“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已经造成巨大经 济社会问题的错误 城市化是什么?稍微观察一下当下中国就会发现,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是,城市存在 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则没有。人们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就是看中了这些公共 设施带给自己的收益。它意味着生活的便利、高效,也意味着文雅。这是城市对人们的吸引 力所在。依据这一观察,人们当然可以说,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 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共设施在乡村同样存在。即使 稍微差一些,也不会差太多。这样的事实足以让人们反思关于城市化的理念 确实,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它可以区分为有形的、无形的两大类。无形的 公共品就是较为合理的治理制度安排,有形的公共品就是公用基础设施。它们共同支持了城 市较为高效、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网络。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在欧洲,这些公共品最早出现、发育并完备于城市。现代城市形 成于中世纪,当时的城市是广袤的封建制网络中的孤岛。与当时的乡村地区相比,城市更为 自由,较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治制度,当时有“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一语。同时,城市 因为聚集了商业、工业,并卷入更大范围的交易网络中,因而,财富的生产效率更高,因而 也就更有能力建设便利的基础设施。这样,城市就率先“现代化”起来,城市也就成为现代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4)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 秋风 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城 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 城市化,“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已经造成巨大经 济社会问题的错误。 城市化是什么?稍微观察一下当下中国就会发现,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是,城市存在 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则没有。人们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就是看中了这些公共 设施带给自己的收益。它意味着生活的便利、高效,也意味着文雅。这是城市对人们的吸引 力所在。依据这一观察,人们当然可以说,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 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共设施在乡村同样存在。即使 稍微差一些,也不会差太多。这样的事实足以让人们反思关于城市化的理念。 确实,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它可以区分为有形的、无形的两大类。无形的 公共品就是较为合理的治理制度安排,有形的公共品就是公用基础设施。它们共同支持了城 市较为高效、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网络。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在欧洲,这些公共品最早出现、发育并完备于城市。现代城市形 成于中世纪,当时的城市是广袤的封建制网络中的孤岛。与当时的乡村地区相比,城市更为 自由,较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治制度,当时有“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一语。同时,城市 因为聚集了商业、工业,并卷入更大范围的交易网络中,因而,财富的生产效率更高,因而 也就更有能力建设便利的基础设施。这样,城市就率先“现代化”起来,城市也就成为现代
文明的发育点,伦敦、巴黎、纽约等现代化的城市后来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然而,只要政府没有对知识、人力、资源的流动施加人为的法律与政治限制,则形成于 城市的现代文明元素,必然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如哈耶克所说,现代文明的特性就是具有 “可扩展性"。这也正是欧美各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 确实,在这些国家,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居住了,国民的城市化率相当高。但另一方面, 乡村地区的人口并未继续生活在原来比较低劣的环境相反乡村地区也引入了城市的制度, 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换言之,乡村也城市化了。乡村人口不必迁徙到城市,同样也能够享有现代的各种基础 设施。这样一来,一个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生活,基本上不再是在幸福与痛苦、机会与困顿 之间进行选择,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选择——这其实根本不是选择 相反,只有当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基础相近的时候,才有选择可言。城市与乡村自然地形 成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各有优劣,当其基础设施相近的时候,人们方可各依性情进行 权衡抉择。因而,人们看到,在乡村城市化的国家,既有人从乡村迁居城市,但也有人从城 市迁居乡村。同一个人,一生也可以在城乡之间多次来回迁徙,因为人生不同阶段的追求不 同。 城市化不等于人口大规模迁居城市。当然,在城市化发展之初,会有人口迁居城市的大 趋势,但在中国,制度的不健全却使这种流动变成畸形的单向流动。户籍制度既限制人口从 乡村流入城市,也限制人口从城市流向乡村。政府则基于现代化就等于城市化的理念,只在 城市建设现代基础设施,基本遗忘了乡村。于是,在中国,现代化就只是城市的现代化。 长期实行这种城乡歧视政策的结果是,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城市永远是公共品供应充 分的城市,乡村永远是公共品恶劣的乡村。 这样,乡村人口——尤其是其精英——被诱导长期地、大规模地迁入城市,哪怕他们
文明的发育点,伦敦、巴黎、纽约等现代化的城市后来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然而,只要政府没有对知识、人力、资源的流动施加人为的法律与政治限制,则形成于 城市的现代文明元素,必然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如哈耶克所说,现代文明的特性就是具有 “可扩展性”。这也正是欧美各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 确实,在这些国家,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居住了,国民的城市化率相当高。但另一方面, 乡村地区的人口并未继续生活在原来比较低劣的环境。相反,乡村地区也引入了城市的制度, 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换言之,乡村也城市化了。乡村人口不必迁徙到城市,同样也能够享有现代的各种基础 设施。这样一来,一个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生活,基本上不再是在幸福与痛苦、机会与困顿 之间进行选择,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选择——这其实根本不是选择。 相反,只有当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基础相近的时候,才有选择可言。城市与乡村自然地形 成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各有优劣,当其基础设施相近的时候,人们方可各依性情进行 权衡抉择。因而,人们看到,在乡村城市化的国家,既有人从乡村迁居城市,但也有人从城 市迁居乡村。同一个人,一生也可以在城乡之间多次来回迁徙,因为人生不同阶段的追求不 同。 城市化不等于人口大规模迁居城市。当然,在城市化发展之初,会有人口迁居城市的大 趋势,但在中国,制度的不健全却使这种流动变成畸形的单向流动。户籍制度既限制人口从 乡村流入城市,也限制人口从城市流向乡村。政府则基于现代化就等于城市化的理念,只在 城市建设现代基础设施,基本遗忘了乡村。于是,在中国,现代化就只是城市的现代化。 长期实行这种城乡歧视政策的结果是,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城市永远是公共品供应充 分的城市,乡村永远是公共品恶劣的乡村。 这样,乡村人口——尤其是其精英——被诱导长期地、大规模地迁入城市,哪怕他们
在城市享受的公共品大打折扣。城市不断筛选、抽取乡村的精英,由此导致一个可怕后果: 乡村丧失了自我发展的主体 专家们说,进入城市就是乡村人口享受幸福的前提。就当下的现实而言,这说法完全正 确。问题是,我们能够设想—个全部人口都迁入城市集中居住、从而根本就不再存在乡村的 中国吗?乡村人口到城市谋求幸福的自由权利,城市和政府理当尊重。但与此同时,政府与 整个社会恐怕也该反省,什么是城市化?乡村是否可以并且有权具备城市的那些公共品?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11期,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 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2.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5分) A.在当下中国,是否存在较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 B.便利、高效、文雅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对人们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C.就算城乡公共基础相近,城乡生活方式仍各有优劣,人们仍需权衡抉择。 D.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乡村的公共设施均稍差于城市,尽管差别不大 E.要满足现代人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现代文明具有可扩展性”的一项是(3分)() A.乡村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B.乡村连通了城市的交易网络。 C.乡村精英大规模地迁入城市。 D.乡村地区引入了城市的制度。 14.“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歧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问题上,政府要怎样做才能解决好城市和乡村两方面的关系?请概 括作者的认识。(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
在城市享受的公共品大打折扣。城市不断筛选、抽取乡村的精英,由此导致一个可怕后果: 乡村丧失了自我发展的主体。 专家们说,进入城市就是乡村人口享受幸福的前提。就当下的现实而言,这说法完全正 确。问题是,我们能够设想一个全部人口都迁入城市集中居住、从而根本就不再存在乡村的 中国吗?乡村人口到城市谋求幸福的自由权利,城市和政府理当尊重。但与此同时,政府与 整个社会恐怕也该反省,什么是城市化?乡村是否可以并且有权具备城市的那些公共品?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 年第 11 期,有改动)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 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5 分) ( ) A.在当下中国,是否存在较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 B.便利、高效、文雅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对人们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C.就算城乡公共基础相近,城乡生活方式仍各有优劣,人们仍需权衡抉择。 D.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乡村的公共设施均稍差于城市,尽管差别不大。 E.要满足现代人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现代文明具有可扩展性”的一项是(3 分) ( ) A.乡村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B.乡村连通了城市的交易网络。 C.乡村精英大规模地迁入城市。 D.乡村地区引入了城市的制度。 14.“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 “歧义”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5.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问题上,政府要怎样做才能解决好城市和乡村两方面的关系?请概 括作者的认识。(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提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 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 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岀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 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 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 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 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 份三干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 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 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干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 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岀门了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提 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 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 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 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 f 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 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 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 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 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 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 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 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 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 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 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 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 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 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 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魔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 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 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 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 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 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 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 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
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 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 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晩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 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 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 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 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6.小说以提琴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17.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5分) 18.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 文学是灯
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 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 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 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 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 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 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6.小说以提琴为题,有什么作用?(4 分) 17.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5 分) 18.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9-21 题。 文学是灯 铁凝
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 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 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 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的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 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紧张着自卑着也还坚持写着,只是那时的日记都是“忏悔体″了。 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 体的不屑。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 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 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 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 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 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 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 次领略到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另一本书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 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 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像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 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 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
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 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 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 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的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 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紧张着自卑着也还坚持写着,只是那时的日记都是“忏悔体”了。 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 体的不屑。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 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 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 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 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 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 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 次领略到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另一本书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 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 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像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 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 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