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饵子大学 SHIHEZ☑UNIVERSITY 石河子大学 全日制本科课程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开课单位 理学院 授课教师 葛本伟 地理系制 二0一二年八月
石河子大学 全日制本科课程教 案 (2012-2013 学年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开课单位 理学院 授课教师 葛本伟 地理系 制 二 0 一二年八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授课班级 资环2012级1班 授课教师 葛本伟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56 使用散材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著,高等教有出版社,2008,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地球的字宙环境、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 教学目的 貌、土壤、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等自然地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技能,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提高了解自 然、认识自然和开展地理学研究的能力。并为学习区域地理等后续课程服 务。同时,也使学生具备从事地理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能力,培养既能掌 握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章节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地球 8 第三章 地壳 18 学 第四章 地貌 20 $ 第五章 课内实践 海 分 配 以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及多媒体技 术来讲述本门课程。在每节课程内容讲授之前,安排学习预习,并在课后 势 布置相应的思考题。 课内实践则在自然地理实验室中完成
1 2012—2013 学年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授课班级 资环 2012 级 1 班 授课教师 葛本伟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 56 使用教材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 貌、土壤、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等自然地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技能,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提高了解自 然、认识自然和开展地理学研究的能力。并为学习区域地理等后续课程服 务。同时,也使学生具备从事地理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能力,培养既能掌 握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教 学 内 容 分 配 章节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地球 8 第三章 地壳 18 第四章 地貌 20 第五章 课内实践 8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及多媒体技 术来讲述本门课程。在每节课程内容讲授之前,安排学习预习,并在课后 布置相应的思考题。 课内实践则在自然地理实验室中完成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教师葛本伟职称副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了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以及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认识了解自然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3.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 科的关系:4.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趋势:(1)理论、方法的发展:(2)应用研究的发 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2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了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以及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认识了解自然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2.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3. 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 科的关系;4. 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趋势:(1)理论、方法的发展;(2)应用研究的发 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教师葛本伟职称救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二章地球:地球在字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地球在字宙天体中的位置 2.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内容: 1.宇宙和天体:2.太阳和太阳系:3.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4.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5.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太阳系、地球及其卫星 [难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3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二章 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地球在宇宙天体中的位置 2.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内容: 1. 宇宙和天体;2. 太阳和太阳系;3. 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4.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5.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太阳系、地球及其卫星 [难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师葛本伟职称副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二章地球: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地球的运动如何被发现的 2.掌握和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学内容: 1地球自转的证明和地球自转规律:2.地球公转的证明和地球公转规律:3.地球自 转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4.岁差、章动和极移:5.时间:(1)恒星时、真太阳时: (2)平太阳时、地方时和区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意义 [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证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4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二章 地球: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地球的运动如何被发现的 2. 掌握和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教学内容: 1. 地球自转的证明和地球自转规律;2. 地球公转的证明和地球公转规律;3. 地球自 转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4. 岁差、章动和极移;5. 时间;(1)恒星时、真太阳时; (2)平太阳时、地方时和区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律、意义 [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证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教师葛本伟职称刷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二章地球:地球坐标: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地理坐标定位的原理 2.掌据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构造 教学内容: 1.纬线与纬度:2.经线与经度:3.地球的圈层构造:(1)地球的圈层分化:(2)地 球的内部构造:(3)地球的外部构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坐标的表示方法、地球的圈层构造 [难点]: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5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二章 地球:地球坐标;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地理坐标定位的原理 2. 掌握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构造 教学内容: 1. 纬线与纬度;2. 经线与经度;3. 地球的圈层构造;(1)地球的圈层分化;(2)地 球的内部构造;(3)地球的外部构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坐标的表示方法、地球的圈层构造 [难点]: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师葛本伟职称副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二章:地球: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了解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海陆分布:2.海陆起伏曲线:3.世界大洋和陆地: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海陆起伏曲线、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6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二章:地球: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了解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海陆分布;2. 海陆起伏曲线;3. 世界大洋和陆地;4.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海陆起伏曲线、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教师葛本伟职称刷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三章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化学成分与矿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矿物的含义及其成因:了解矿物的分类 2.掌握矿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矿物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矿物的概念:2.矿物的基本特性与分类:3.矿物的基本特性与分类:(1)自然元 素矿物:(2)含氧盐类和矿物:(3)硫化物类矿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见矿物的典型特性与结构 [难点]:解理产生的实质:矿物的晶体构造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7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化学成分与矿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矿物的含义及其成因;了解矿物的分类 2. 掌握矿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矿物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 矿物的概念;2. 矿物的基本特性与分类;3. 矿物的基本特性与分类;(1)自然元 素矿物;(2)含氧盐类矿物;(3)硫化物类矿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见矿物的典型特性与结构 [难点]:解理产生的实质;矿物的晶体构造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师葛本伟职称副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三章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岩浆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岩浆岩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了解火成岩的分类 2.掌握岩浆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岩浆、岩浆作用与岩浆岩的概念:2.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3.岩浆岩的成分:4.岩 浆岩的结构和构造:5.岩浆岩的分类:6.主要岩浆岩简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难点]:岩浆岩的生成环境与结构构造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8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岩浆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岩浆岩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了解火成岩的分类 2. 掌握岩浆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 岩浆、岩浆作用与岩浆岩的概念;2. 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3. 岩浆岩的成分;4. 岩 浆岩的结构和构造;5. 岩浆岩的分类;6. 主要岩浆岩简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难点]:岩浆岩的生成环境与结构构造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教师葛本伟职称刷教授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级授课方式理论学时2 授课章节第三章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沉积岩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沉积岩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了解沉积岩的分类 2.掌握沉积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沉积岩的特性:3.沉积岩的分类和主要沉积岩:(1)碎屑 岩类:(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3)特殊沉积岩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难点]:沉积岩的胶结物与胶结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趣: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
9 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一) 教 师 葛本伟 职 称 副教授 班 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 级 授课方式 理论 学时 2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沉积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沉积岩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了解沉积岩的分类 2.掌握沉积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岩石的典型特征 教学内容: 1.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 沉积岩的特性;3. 沉积岩的分类和主要沉积岩;(1)碎屑 岩类;(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3)特殊沉积岩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难点]:沉积岩的胶结物与胶结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 结合的教学手段,班级授课的教学形式。 课后思考题: 教学效果课后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