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学习要求 http8:/b23.tv/ay60868266 1.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概念,个体生长和群 体生长的概念; 2.掌握衡量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指标,微生 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3.掌握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和环境因素 的影响;
学习要求 https://b23.tv/av60868266 1.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概念,个体生长和群 体生长的概念; 2.掌握衡量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指标,微生 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3.掌握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和环境因素 的影响;
“馊味”“臭味”“哈喇味”等
“馊味” “臭味”“哈喇味”等
食品的表面变黏,变色,长霉斑,质地 变软等
食品的表面变黏,变色,长霉斑,质地 变软等
概论 ◆生长:细胞物质不可逆地增加,体积增大的过程。 (量变过程) ◆繁殖: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过程。 (质变过程) ◆群体生长: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细胞数量的增加;实质 上包含着个体细胞生长与繁殖交替进行的过程。 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群体生长 群体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
概 论 ◆ 生长:细胞物质不可逆地增加,体积增大的过程。 (量变过程) ◆ 繁殖: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过程。 (质变过程) ◆ 群体生长: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细胞数量的增加;实质 上包含着个体细胞生长与繁殖交替进行的过程。 群体生长 =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 → 群体生长
单个微生物细胞 合适的外界条件,吸收营养物质,进行代谢。 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 个体的生长 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 个体的繁殖 如果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 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 群体的生长
单个微生物细胞 合适的外界条件,吸收营养物质,进行代谢。 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 个体的生长 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 个体的繁殖 如果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 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 群体的生长
第一节★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一、测生长量: (一)直接法(精确的称干重法;粗放的测体积法) (二)间接法(比浊法,生理指标法)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一、测生长量: (一)直接法(精确的称干重法;粗放的测体积法) (二)间接法(比浊法,生理指标法)
(一)直接法 称干重 >将一定量的菌液中的菌体通过离心或过滤分离出来,然 后烘干(干燥温度可采用105℃、100℃或80℃)、称重。 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一20%,而一个细菌细胞一般重约 1012~10-13g。 该法适合菌液浓度较高的样品
➢ 将一定量的菌液中的菌体通过离心或过滤分离出来,然 后烘干(干燥温度可采用105℃、100℃或80℃)、称重。 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而一个细菌细胞一般重约 10-12~10-13g。 ➢ 该法适合菌液浓度较高的样品。 (一)直接法 称干重
(二) 间接法 1.比浊法: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450-650nm波 段)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就可反应出菌液的浓度。 >原理: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 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越多,光密度越大。 >特点:快速、简便。 浊度仪
(二)间接法 1.比浊法: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450-650nm波 段)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就可反应出菌液的浓度。 ➢ 原理: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 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越多,光密度越大。 ➢ 特点:快速、简便。 浊度仪
2.生理指标法 >测含氮量: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物质,含量稳定,而氨是 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通过测含氮量就可推知微生物的浓度。 含氮量乘以6.25即为粗蛋白的含量。 粗蛋白的含量=含氮量(%)×6.25 >其他方法:含碳、磷、DNA、RNA、耗氧量、消耗底物量、 产C02、产酸、产热、粘度等,都可用于生长量的测定
2.生理指标法 ➢测含氮量: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物质,含量稳定,而氮是 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通过测含氮量就可推知微生物的浓度。 含氮量乘以6.25即为粗蛋白的含量。 粗蛋白的含量= 含氮量(%)x6.25 ➢其他方法:含碳、磷、DNA、RNA、耗氧量、消耗底物量、 产CO2、产酸、产热、粘度等,都可用于生长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