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新浦新区新舟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题(一)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夙愿(su) 呜咽(ydn) 促塍谈心(qi) 铩羽而归(sha) B.狙击(z) 兑现(dui) 自怨自艾(yi) 长歌当哭(dang) C.摇曳(ye) 熨帖( 熠熠闪光(yi) 命运多舛( chuan) D.叱咤(zha) 佳看(xiao)蹑手蹑脚(nie)曲水流觞( shang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抢盐潮”,这种现 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 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 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 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猎鹰”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重要项目,让美国能根据所面临威胁的特点,从核打击、 常规打击和非动能打击中灵活选择威慑方案 B.孙杨通过微博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终于实现了参加大运会的多年夙愿,能在开幕式上参 加火炬接力,我非常自豪 C.据央视报道,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 制等内容组成 D.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 其是80后这一代更迫切的希望融入城市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D.⑤⑥②④③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 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 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 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 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侍德者昌,侍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 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 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 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 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 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 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 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
1 贵州省遵义新浦新区新舟中学 2012 届高三语文模拟题(一) 第Ⅰ卷(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夙愿(sù) 呜咽(yàn) 促膝谈心(qī) 铩羽而归(shā) B.狙击(zǔ) 兑现(duì) 自怨自艾(yì) 长歌当哭(dàng) C.摇曳(yè) 熨帖(yù) 熠熠闪光(yì) 命运多舛(chuǎn) D.叱咤(zhà) 佳肴(xiáo) 蹑手蹑脚(niè) 曲水流觞(shāng)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抢盐潮”,这种现 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 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 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 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猎鹰”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重要项目,让美国能根据所面临威胁的特点,从核打击、 常规打击和非动能打击中灵活选择威慑方案。 B.孙杨通过微博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终于实现了参加大运会的多年夙愿,能在开幕式上参 加火炬接力,我非常自豪。” C.据央视报道,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 制等内容组成。 D.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 其是 80 后这一代更迫切的希望融入城市。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 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 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 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 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侍德者昌,侍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 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 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 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 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 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 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 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
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 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 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 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 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 而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 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5.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核心。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兼容性。 7.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 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 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 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 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 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 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 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 者,皆为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 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意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 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 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 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注]①生口:指俘虏 8.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竟从安议 竞:竟然B.书连上辄寝 寝:搁置 C.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遮:拦阻D.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诛:诛杀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袁安严肃正直的一组是( ①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②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③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④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⑤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 ⑥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 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2 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 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 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 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 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 而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 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5.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 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 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 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核心。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兼容性。 7.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 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 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 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 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 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 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 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 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 者,皆为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 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 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 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 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注]①生口:指俘虏。 8.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竟从安议 竟:竟然 B.书连上辄寝 寝:搁置 C.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 遮:拦阻 D.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 诛:诛杀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袁安严肃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②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③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④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⑤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 ⑥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朝廷先交给楚郡审理,刘英供词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到任后深入调查, 严加审理,掌握了大量证据,力排众议,当即释放了四百多家无罪的人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其他)公卿最初都反 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的上策,他多 次上书力谏,甚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多次。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守正不移,直言敢谏,不怕得罪贵戚。窦景专掌大权,指使门客公然夺百姓 财物,袁安弹劾窦景,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5分 (2)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5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①,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绿:指酒。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4分) (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宗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 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 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 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 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 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泆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 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 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 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 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 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 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冇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淸冷中 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 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 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3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朝廷先交给楚郡审理,刘英供词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到任后深入调查, 严加审理,掌握了大量证据,力排众议,当即释放了四百多家无罪的人。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其他)公卿最初都反 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的上策,他多 次上书力谏,甚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多次。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守正不移,直言敢谏,不怕得罪贵戚。窦景专掌大权,指使门客公然夺百姓 财物,袁安弹劾窦景,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5分) (2)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5分)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①,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绿:指酒。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4分) (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5)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 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 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 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 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 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 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 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 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 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 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 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 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 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 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 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 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 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 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掉 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 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 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绣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 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14.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17.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6分) 18.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给“光通信”下定义。(5分) 有线电通信是一种电信号,光通信则是靠光发出的信号。光通信的光源是小型激光器或发光的极 管。有线通信是靠电缆传输信号的,而光通信的线路则是光导纤维或光缆。石英、玻璃等是重要的光 学材料,是制作光导纤维或光缆的主要材料 光通信 19.下面两个表格是oCⅣV《东方时空》栏目关于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査的截取部分,请你概括 出两个表格数据反映出的调查结论:(不超过30个字)(4分) 表1 如果一周内不使用短信不太适应,心里会不舒无所谓,不 会表现出的感觉 影响生活 很不适应,无法忍受 被调查人的选择所占百 分比 24% 表2 国家 日本中国韩国德国英国美国 平均每人每 天的短信量 4.5条2.5条2.43条0.54条0.23条0.14条 调查结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 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4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 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 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 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掉 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 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 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绣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 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14.怎样理解第 13 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5.第 6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 分) 17.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6 分) 1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给“光通信”下定义。(5 分) 有线电通信是一种电信号,光通信则是靠光发出的信号。光通信的光源是小型激光器或发光的极 管。有线通信是靠电缆传输信号的,而光通信的线路则是光导纤维或光缆。石英、玻璃等是重要的光 学材料,是制作光导纤维或光缆的主要材料。 光通信 19. 下面两个表格是 CCTV《东方时空》栏目关于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的截取部分,请你概括 出两个表格数据反映出的调查结论:(不超过 30 个字)(4 分) 表 1 如果一周内不使用短信 会表现出的感觉 不太适应,心里会不舒 服 无所谓,不 影响生活 很不适应,无法忍受 被调查人的选择所占百 分比 56% 24% 20% 表 2 国家 日本 中国 韩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平均每人每 天的短信量 4.5 条 2.5 条 2.43 条 0.54 条 0.23 条 0.14 条 调查结 论: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 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1.C(A呜咽ye促膝x谈心B狙j击D佳肴yo) 2、B(A.“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C项应为“无可非议”。D“顺藤摸瓜”比 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 3.A(B语义重复,C句式杂糅,D成分残缺) 4.C解析:⑤起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此”连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 有机制,在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 5.A原文是“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6.B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注意联系题肢前后分析。 7.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太绝对化 8.A(最终) 10.A.(“深入调査,严加审理,掌握了大量证据,力排众议,释放了四百多家无罪 的人”不正确,应是袁安上奏要求将其中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释放,获得皇帝许可后, 才释放的人) 11.(1)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分 条上奏使他们出狱。(2)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的优待宽恕, 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实在是正确的。 12.(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 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4分) (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 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 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13.(1)日月忽其不淹兮②2)驽马十驾(3)凌万顷之茫然(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 众里寻他千百度 14.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透支健康甚至生命, 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5.草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与前文草木沉睡和后文草木惶惑的情态呼应 烘托出紧张的气氛,预示爸爸命运的变化。 16.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 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 17.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他对爸爸的 怀念和伤痛之情;深化意蕴,余味无穷。 18.光通信是一种由小型激光器或光极管发出的,由以石英或玻璃等为原料制成的光导 纤维或光缆传导的光信号。19.多数人喜欢发手机短信。对于发短信,亚洲人比欧美人 兴趣更浓。 20.生命是图画,意味着风景,只要你去涂抹。生命是乐章,意味着旋律,只要你去演 生命是诗行,意味着哲思,只要你去书写。 附参考译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被州里人敬重。起初任县功 曹,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袁安说:“公事有邮驿办理,私情
5 参考答案: 1.C(A 呜咽 yè 促膝 xī 谈心 B 狙 jū 击 D 佳肴 yáo) 2、B(A.“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C 项应为“无可非议”。 D“顺藤摸瓜”比 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 3.A(B 语义重复,C 句式杂糅,D 成分残缺) 4.C 解析:⑤起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此”连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 有机制,在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 5. A 原文是“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6. B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注意联系题肢前后分析。 7. 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太绝对化。 8.A(最终) 9.C 10.A.(“深入调查,严加审理,掌握了大量证据,力排众议,释放了四百多家无罪 的人”不正确,应是袁安上奏要求将其中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释放,获得皇帝许可后, 才释放的人) 11.(1)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分 条上奏使他们出狱。(2)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的优待宽恕, 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实在是正确的。 12.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 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4分) (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 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 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13. (1)日月忽其不淹兮(2) 驽马十驾(3) 凌万顷之茫然(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众里寻他千百度 14.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透支健康甚至生命, 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5.草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与前文草木沉睡和后文草木惶惑的情态呼应; 烘托出紧张的气氛,预示爸爸命运的变化。 16.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 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 17.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他对爸爸的 怀念和伤痛之情;深化意蕴,余味无穷。 18. 光通信是一种由小型激光器或光极管发出的,由以石英或玻璃等为原料制成的光导 纤维或光缆传导的光信号。19. 多数人喜欢发手机短信。对于发短信,亚洲人比欧美人 兴趣更浓。 20. 生命是图画,意味着风景,只要你去涂抹。生命是乐章,意味着旋律,只要你去 演 奏。 生命是诗行,意味着哲思,只要你去书写。 附参考译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被州里人敬重。起初任县功 曹,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袁安说:“公事有邮驿办理,私情
则不是功曹所应做的。”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 为楚郡太守。此时刘英供辞所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狱吏追査十分 急迫,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自相诬陷,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 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分条上奏释放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 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 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 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建初八年,升任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已和亲,我们应该 将俘虏归还他们,以安抚他们。”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 从不满足,得到我们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惟独袁安说:“北 虏遣使贡献和亲,在边境捕获到人口时,便把他们交还我方,这是表明他们畏惧威严, 而不是先违背誓约。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的优待,又使边境百 姓得到安定,实在是正确的。”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不满,说:“各 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司隶校尉也上奏,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 肃宗下诏回复说:“很久以来议政沉滞,大家都各有各的主见。而政策正是由众人商议 决定的,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任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 匈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 浪费国家财用,万里求功,这不是为国家考虑的上策。然而接连几次上书都被搁置不发 九卿也都渐渐不再上奏。惟有袁安坚持正道不肯改变,直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 几次。太后不听从,众人都为他感到危险恐惧,然而袁安神色自若 窦宪出征之后,他的弟弟执金吾窦景专掌大权,公然在京师派门客拦路抢夺百姓财 物。有关主管官员害怕,不敢上报。袁安便弹劾窦景使官民不安,应当公开处死。奏章 被搁置没有回音。窦氏家族十分忌恨。但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因此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 的把柄
6 则不是功曹所应做的。”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 为楚郡太守。此时刘英供辞所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狱吏追查十分 急迫,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自相诬陷,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 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分条上奏释放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 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 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 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建初八年,升任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已和亲,我们应该 将俘虏归还他们,以安抚他们。”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 从不满足,得到我们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惟独袁安说:“北 虏遣使贡献和亲,在边境捕获到人口时,便把他们交还我方,这是表明他们畏惧威严, 而不是先违背誓约。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的优待,又使边境百 姓得到安定,实在是正确的。”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不满,说:“各 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司隶校尉也上奏,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 肃宗下诏回复说:“很久以来议政沉滞,大家都各有各的主见。而政策正是由众人商议 决定的,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任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 匈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 浪费国家财用,万里求功,这不是为国家考虑的上策。然而接连几次上书都被搁置不发。 九卿也都渐渐不再上奏。惟有袁安坚持正道不肯改变,直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 几次。太后不听从,众人都为他感到危险恐惧,然而袁安神色自若。 窦宪出征之后,他的弟弟执金吾窦景专掌大权,公然在京师派门客拦路抢夺百姓财 物。有关主管官员害怕,不敢上报。袁安便弹劾窦景使官民不安,应当公开处死。奏章 被搁置没有回音。窦氏家族十分忌恨。但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因此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 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