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贵州省重点高中2014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贵州省重点高中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59.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贵州省重点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基础知识考查(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苍海桑田 沁(qin)园春 百舸 (ke) 喋血 B、陨身不恤 瞋( cheng)目 漫溯 (shuo) 辽廓 C、图穷匕现 挥斥方遒(qiu) 颓圮 (q1) 租赁 D、稗官野史 浪遏(e)飞舟 青荇 (xing) 忤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似乎以为,二战以后干涉别国内政屡遭失败的事实不足为训, 仍然在世界 上四处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学校的校园网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班班都有多媒体设备,教学效率大 大提高,我 们真是大快人心。 C、这次选举,本来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 落选了。 D、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情况,老师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学生都很满 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美国警方公布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 力的照片 让公众有机会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 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 个平台, 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C、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 干预, 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为促进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塑造市民的良好形象,市政府规定,以“科 学发展 观”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时间在本月之内进行。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贵州省重点高中 2013-2014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考查(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词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苍海桑田 沁(qìn)园春 百舸 (kě) 喋血 B、陨身不恤 瞋(chēng)目 漫溯 (shuò) 辽廓 C、图穷匕现 挥斥方遒(qiú) 颓圮 (qí) 租赁 D、稗官野史 浪遏(è)飞舟 青荇 (xìng) 忤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政府似乎以为,二战以后干涉别国内政屡遭失败的事实不足为训, 仍然在世界 上四处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学校的校园网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班班都有多媒体设备,教学效率大 大提高,我 们真是大快人心。 C、这次选举,本来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 落选了。 D、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情况,老师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学生都很满 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美国警方公布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 力的照片, 让公众有机会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 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 个平台, 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C、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 干预, 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为促进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塑造市民的良好形象,市政府规定,以“科 学发展 观”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时间在本月之内进行。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 ____: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 秋》顺 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 言论的历 史著作 C、鲁迅原名周树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始以“鲁迅”为笔名 代表作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 集《华盖 集》、《南腔北调集》等。 D、一代文豪巴金,用他的笔刻画了时代的巨变。他创作了“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还有《寒夜》、《憩园》等。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 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 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 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 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 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 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 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 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髙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 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B、杀人如不能举 举:举起。 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D、沛公起如厕 如:往。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起,立而饮之 图穷而匕首见。 C、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D、我为鱼肉,何辞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下列句子中和“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沛公安在? B、求人可使报秦者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 秋》顺 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 言论的历 史著作。 C、鲁迅原名周树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始以“鲁迅”为笔名。 代表作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 集《华盖 集》、《南腔北调集》等。 D、一代文豪巴金,用他的笔刻画了时代的巨变。他创作了“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还有《寒夜》、《憩园》等。 二、古诗文阅读(21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 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 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 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 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 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 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 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 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 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B、杀人如不能举 举:举起。 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D、沛公起如厕 如:往。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起,立而饮之。 图穷而匕首见。 C、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D、我为鱼肉,何辞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下列句子中和“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沛公安在?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吾属今为之虏矣。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惊 恐、警戒 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 态栩栩如 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 C、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 词离席 显示了其机敏。 D、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 硬形成 对比,也显示了项羽“为人不忍”的性格。 10、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分) 译 文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 分) 译 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5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2分) 三、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 沙》 (2)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 目,发尽上指 《荆轲刺秦王》 (3)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 幸福者? 《记念刘和珍君》 四、现代文阅读(13分)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吾属今为之虏矣。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惊 恐、警戒 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 态栩栩如 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 C、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 词离席, 显示了其机敏。 D、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 硬形成了 对比,也显示了项羽“为人不忍”的性格。 10、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分) 译 文: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 分) 译 文: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5 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2.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2 分) 三、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 长 沙》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 目,发尽上指 冠。 《荆轲刺秦王》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 幸福者? 《记念刘和珍君》 四、现代文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 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 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 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 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 这也就够了 14、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无恶意的闲 人人 ②有恶意的闲 15、“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 小块,但 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意在说明什么?(3分) ①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 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 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 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 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 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强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 而不知 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 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为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 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 16、根据全文,写出开篇“真是晴天霹雳”写法上的特点及效果。(4分) 、第⑥自然段空格处所填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爱戴崇仰拥护 B.拥护爱戴崇仰 C.爱戴拥护崇仰 D.崇仰拥护爱戴 18、写出本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 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 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 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 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 这也就够了。 14、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 分) ①无恶意的闲 人: ②有恶意的闲 人: 15、“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 一小块,但 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意在说明什么?(3 分) (二) ①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 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 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 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 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 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强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 而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 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为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 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 月。 16、根据全文,写出开篇“真是晴天霹雳”写法上的特点及效果。(4 分) 17、第⑥自然段空格处所填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爱戴 崇仰 拥护 B.拥护 爱戴 崇仰 C.爱戴 拥护 崇仰 D.崇仰 拥护 爱戴 18、写出本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2 分)

五.语言运用(10分) 19.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 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合理。(6 分)。(3句中任选2句) [示例]喜怒不形于色 另一种看法: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一对身体不好,二是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 工于心计,所以我宁可把喜怒写在脸上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一种看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一种看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一种看 20.根据文意和前后句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4分) 如今呢?过的是花的生 活 过的是鸟的 生活,游息于白云高山之上,寄身于佳树芳草之间;过的是水的生 活 过的是风的生活,随性地四 处游走;过的是云的生活 六、写作(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位诗人说:只要上路,随时能与美相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一或许读书和旅 行正是在不断赶赴一次次盛宴,而我们一路行来,总有一些动心的片刻,美好的 瞬间,让我们的心霎时充满了喜悦。 请以“与美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 的故事。 要求:注意选好记叙的角度,兼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以展现人物的个 性或事件的波澜 2016届高一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语文答案 1、D(A、沧海桑田、百舸(g);B、殒身不恤、瞋(chen)目、漫溯(su) 寥廓; 图穷匕见、颓圮(pi)) 2、C(A、望文生义,B、对象误用C、对象误用)

五.语言运用(10 分) 19.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 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合理。(6 分)。(3 句中任选 2 句) [示例]喜怒不形于色 另一种看法: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一对身体不好,二是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 工于心计,所以我宁可把喜怒写在脸上。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一种看 法: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一种看 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一种看 法: 20.根据文意和前后句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4 分) 如今呢?过的是花的生 活, , ;过的是鸟的 生活,游息于白云高山之上,寄身于佳树芳草之间;过的是水的生 活, ;过的是风的生活,随性地四 处游走;过的是云的生活, 。 六、写作(4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 。 一位诗人说:只要上路,随时能与美相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许读书和旅 行正是在不断赶赴一次次盛宴,而我们一路行来,总有一些动心的片刻,美好的 瞬间,让我们的心霎时充满了喜悦。 请以“与美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 的故事。 要求:注意选好记叙的角度,兼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以展现人物的个 性或事件的波澜。 2016 届高一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语文答案 1、D(A、沧海桑田、百舸(gě); B、殒身不恤、瞋(chēn)目、漫溯(sù)、 寥廓; C、图穷匕见、颓圮(pĭ) ) 2、C(A、望文生义,B、对象误用 C、对象误用)

3、A(B、滥用介词,缺主语;C.否定不当,“避免”和“不再”相互冲突; D.搭配 不当,“时间”和“进行”不搭配 4、B这道题是从陈述对象是否一致的角度来考査语言连贯的。文段陈述对象 自然是南天门。 上文谈的是“门”,下文也要以“门”起首,句子才能与之衔接。文末写的是对 联内 容,上文只有以“对联一副”作结才能与之衔接。 5、A 6,B 8.A 10.略 11.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2、比喻和情景交融 13、(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1)无恶意的闲人:那些没有坏心,只是被蒙蔽,不知道真相,麻木不仁 的人们。 (2)有恶意的闲人:那些坏人,那些帮闲、帮凶,政府的狗腿子等等。 15、这段话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 血的代价。 徒手请愿虽然付出极大牺牲,但结果对社会进步影响并不大。因此,作者不主张 徒手请 愿,而希望人们从这次惨案中吸取教训,采用更有效的斗争方式 16、特点:开门见山,倒装 效果:①制造悬念 ②表明鲁迅逝世的突然③抒发自己的震惊、悲愤。 17、B(注意轻重顺序) 18、鲁迅的伟大精神、思想给黑夜中的人们带来希望。 19.(6分)[答案示例] (1)孰能无过?何况并非每一个人说话都是一贯正确的,说错了,改了就好 (2)前边就是死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人的批评当耳边风,有你 吃亏的那一天。 (3)自己不喜欢的,就以为别人也不乐意;自己喜欢的,不问别人愿意与否就 强加给别人,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每小题3分,答案不惟一,只要符合题 干要求即可计3分) 20、[答案示例] 绽放于光天霁月之下,生长于微风细雨之中(或:绽放于日月星辰之下,生长于 芳菲馥郁之中) 快乐地一心奔流(或:随意地奔向四方) 自在地八方飘游(或:随性地游走世界) (开放性试题,所答语句必须分别与“花”、“水”、“云”的特点相吻合,每 空1分) 21、略

3、A(B、滥用介词,缺主语 ; C.否定不当,“避免”和“不再”相互冲突; D.搭配 不当,“时间”和“进行”不搭配; 4、B 这道题是从陈述对象是否一致的角度来考查语言连贯的。文段陈述对象 自然是南天门。 上文谈的是“门”,下文也要以“门”起首,句子才能与之衔接。文末写的是对 联内 容,上文只有以“对联一副”作结才能与之衔接。 5、A 6.B 7.C 8.A 9.D 10.略 11.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12、比喻和情景交融。 13、(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4、(1)无恶意的闲人:那些没有坏心,只是被蒙蔽,不知道真相,麻木不仁 的人们。 (2)有恶意的闲人:那些坏人,那些帮闲、帮凶,政府的狗腿子等等。 15、这段话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 血的代价。 徒手请愿虽然付出极大牺牲,但结果对社会进步影响并不大。因此,作者不主张 徒手请 愿,而希望人们从这次惨案中吸取 教训,采用更有效的斗争方式。 16、特点:开门见山,倒装。 效果:①制造悬念 ②表明鲁迅逝世的突然 ③抒发自己的震惊、悲愤。 17、B(注意轻重顺序) 18、鲁迅的伟大精神、思想给黑夜中的人们带来希望。 19.(6 分)[答案示例] (1)孰能无过?何况并非每一个人说话都是一贯正确的,说错了,改了就好。 (2)前边就是死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人的批评当耳边风,有你 吃亏的那一天。 (3)自己不喜欢的,就以为别人也不乐意;自己喜欢的,不问别人愿意与否就 强加给别人,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每小题 3 分,答案不惟一,只要符合题 干要求即可计 3 分) 20、[答案示例] 绽放于光天霁月之下,生长于微风细雨之中(或:绽放于日月星辰之下,生长于 芳菲馥郁之中)。 快乐地一心奔流(或:随意地奔向四方) 自在地八方飘游(或:随性地游走世界) (开放性试题,所答语句必须分别与“花”、“水”、“云”的特点相吻合,每 空 1 分) 21、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