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语文 第I卷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坚持“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与诗歌和 小说比较,散文这一文体颇似平淡之水,没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却几近于道,而真 正的“道”包含在无色之色、无声之声和无味之味中。同理,我们在散文理论的建构中,也 应避开各种干扰,去体悟其中的“道”。 ②散文是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如果说,小说是民族历史的再现,诗歌是民族精神 的写照,散文则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八大家”、晚明小品、“五 四”白话散文,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散文创作成绩辉煌,不容忽视。古人有 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 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意味着散文这种文体蕴藏着 民族情感的密码。 ③散文还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当今的港台散文、东南亚和欧美华语散文蓬勃发展, 都得益于中国传统散文的滋养。如果回溯文学和文化历史,就可以发现散文是“文体之母” 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是由散文呈现的,“散文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的基本载体” ④诗歌、小说分别是意象和故事的审美,而散文主要是感觉的审美。诗歌的沉思给予人 们更为梦想的生活感觉,小说的虚构给予人们更为想象的生活感觉,而散文的亲和给予人们 更为实际的生活感觉。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倾向于简单易懂,而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 学的简洁,更直接流畅地进入生活世界,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感觉 ⑤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热闹异常,却不乏平庸狭隘之作,这是因为散文作者缺乏高雅 精致、大气开阔的诗性情趣追求。中国古代散文辉煌,是因为其中常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 有为国家、历史、思想、天地而写的情趣,所以有像先秦散文那样汪洋恣肆的气魄,而现在 的散文常偏于个人生活一隅,为个人玩味和自我情致而写 ⑥但这并不意味着写“高大上”题材就是好散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人们对 文学审美的实际需求,已不再是单一性的“载道”或“言志”,更趋于精神生活的趣味提升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 语文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坚持“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与诗歌和 小说比较,散文这一文体颇似平淡之水,没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却几近于道,而真 正的“道”包含在无色之色、无声之声和无味之味中。同理,我们在散文理论的建构中,也 应避开各种干扰,去体悟其中的“道”。 ②散文是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如果说,小说是民族历史的再现,诗歌是民族精神 的写照,散文则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八大家”、晚明小品、“五 四”白话散文,再到 20 世纪 90 年代的“散文热”,散文创作成绩辉煌,不容忽视。古人有 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 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意味着散文这种文体蕴藏着 民族情感的密码。 ③散文还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当今的港台散文、东南亚和欧美华语散文蓬勃发展, 都得益于中国传统散文的滋养。如果回溯文学和文化历史,就可以发现散文是“文体之母”, 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是由散文呈现的,“散文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的基本载体”。 ④诗歌、小说分别是意象和故事的审美,而散文主要是感觉的审美。诗歌的沉思给予人 们更为梦想的生活感觉,小说的虚构给予人们更为想象的生活感觉,而散文的亲和给予人们 更为实际的生活感觉。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倾向于简单易懂,而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 学的简洁,更直接流畅地进入生活世界,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感觉。 ⑤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热闹异常,却不乏平庸狭隘之作,这是因为散文作者缺乏高雅 精致、大气开阔的诗性情趣追求。中国古代散文辉煌,是因为其中常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 有为国家、历史、思想、天地而写的情趣,所以有像先秦散文那样汪洋恣肆的气魄,而现在 的散文常偏于个人生活一隅,为个人玩味和自我情致而写。 ⑥但这并不意味着写“高大上”题材就是好散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人们对 文学审美的实际需求,已不再是单一性的“载道”或“言志”,更趋于精神生活的趣味提升
现在的读者之所以喜欢散文,就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历史负载,更没有什么“救亡图存”的宏 大志向,它将人们带入到一种恬静而安详的审美世界,去感悟历史、咀嚼人生,以及品味生 活,更能够体现出文学审美的基本宗旨:娱乐与享受 ⑦但散文创作不可止步于简单的“娱乐与享受”。要写好散文,作者需要具备卓异的审 美素养、从容有致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具备有襟怀、有情怀、有高品质和高品位的情思 理趣。 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一个成熟、健旺的人,他在思想、在行动,并通过一种朴素的 话语来见证这个思想着、行动着的人,这便是散文写作之所以感人的真实原因。而要成为一 个真正的散文读者,与这个“人”顺畅地交流,则须放弃分析和阐释,更多地去阅读、感受、 体悟。只有会读散文了,才能了悟、阐释散文的精微和妙处。 (选自王国平、吴春燕《散文如水何以悟“道”》,有删改) 1.联系全文,下列关于散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散文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蕴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成为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 B.散文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的基本载体,也滋养着华语散文的发 展 C.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的简洁,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的感觉。因此,写了 散文就能感到生活简单 D.散文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文学审美的实际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相联系。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遵照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划分,将散文与其他各种文体一一进行比较,从而引出散 文文体平淡而几近于道的基本特征 B.②至④段紧承上文,分别从精神载体,文化传承、传播纽带,审美角度等不同角度,论述 了散文文体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主要特征 C.⑤⑥段首先对新时期散文创作实践进行评价,然后指出现在读者之所以喜欢散文,在于其 更能够体现出文学审美的意趣 D.⑦段分别从创作与阅读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新时期散文繁荣的原因,在于既拥有优秀的 散文作者,也拥有真正的散文读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这种文体蕴臧着民族情感的密码,读者读散文的时候就能够读岀民族情感里的酸、甜 苦、辣、咸
现在的读者之所以喜欢散文,就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历史负载,更没有什么“救亡图存”的宏 大志向,它将人们带入到一种恬静而安详的审美世界,去感悟历史、咀嚼人生,以及品味生 活,更能够体现出文学审美的基本宗旨:娱乐与享受。 ⑦但散文创作不可止步于简单的“娱乐与享受”。要写好散文,作者需要具备卓异的审 美素养、从容有致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具备有襟怀、有情怀、有高品质和高品位的情思 理趣。 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一个成熟、健旺的人,他在思想、在行动,并通过一种朴素的 话语来见证这个思想着、行动着的人,这便是散文写作之所以感人的真实原因。而要成为一 个真正的散文读者,与这个“人”顺畅地交流,则须放弃分析和阐释,更多地去阅读、感受、 体悟。只有会读散文了,才能了悟、阐释散文的精微和妙处。 (选自王国平、吴春燕《散文如水 何以悟“道”》,有删改) 1. 联系全文,下列关于散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散文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蕴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成为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 B. 散文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的基本载体,也滋养着华语散文的发 展。 C. 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的简洁,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的感觉。因此,写了 散文就能感到生活简单。 D. 散文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文学审美的实际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相联系。 2.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段遵照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划分,将散文与其他各种文体一一进行比较,从而引出散 文文体平淡而几近于道的基本特征。 B. ②至④段紧承上文,分别从精神载体,文化传承、传播纽带,审美角度等不同角度,论述 了散文文体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主要特征。 C. ⑤⑥段首先对新时期散文创作实践进行评价,然后指出现在读者之所以喜欢散文,在于其 更能够体现出文学审美的意趣。 D. ⑦段分别从创作与阅读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新时期散文繁荣的原因,在于既拥有优秀的 散文作者,也拥有真正的散文读者。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散文这种文体蕴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读者读散文的时候就能够读出民族情感里的酸、甜、 苦、辣、咸
B.从文学和文化历史来看,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都是散文,所以传统四大文体中的散文是 文体之母” C.散文既可以“宏大”,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也可以“简单”,将人们带入恬静而安详 的审美世界 D.创作散文至少需要具备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阅读散文则需要放弃分析和阐释,多些感 受与体悟 【答案】1.C2.B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 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而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 的简洁,更直接流畅地进入生活世界,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感觉”分析可知,无中 生有,文中没有写了散文就感到生活简单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 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A项,第①段“并没有与其他各种文体一一进 行比较”。C项,偷换概念,原文为体现文学审美的“基本宗旨”而不是“意趣”。D项,前 后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另外,作者并没说“新时期散文繁荣”,作者只是说“热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 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 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与诗歌和小说比较,散文这一文体颇似平淡之水,没有酸、 甜、苦、辣、咸五味,却几近于道,而真正的‘道’包含在无色之色、无声之声和无味之味中分析可 知,曲解文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路向暖 于艳丽 父亲坐在轮椅上:他垂着头,看不到脸,花白稀疏的头发掩盖不住头皮,一道勒痕从他 低垂的后颈处显露出来,红紫色的於血让人触目惊心
B. 从文学和文化历史来看,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都是散文,所以传统四大文体中的散文是 “文体之母”。 C. 散文既可以“宏大”,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也可以“简单”,将人们带入恬静而安详 的审美世界。 D. 创作散文至少需要具备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阅读散文则需要放弃分析和阐释,多些感 受与体悟。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 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结合文本内容“而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 的简洁,更直接流畅地进入生活世界,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感觉”分析可知,无中 生有,文中没有写了散文就感到生活简单。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 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A 项,第①段“并没有与其他各种文体一一进 行比较”。C 项,偷换概念,原文为体现文学审美的“基本宗旨”而不是“意趣”。D 项,前 后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另外,作者并没说“新时期散文繁荣”,作者只是说“热闹”。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路向暖 于艳丽 父亲坐在轮椅上:他垂着头,看不到脸,花白稀疏的头发掩盖不住头皮,一道勒痕从他 低垂的后颈处显露出来,红紫色的於血让人触目惊心
她“啊”地一声站起来,埋头工作的同事抬起头莫名其妙地望了一眼,复又低下头去了。 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谁有工夫关心她的情绪呢? 此刻正是中午,一天中最暖的时候,明媚的阳光从窗户外铺展到室内,她用手摸索了一 下脸,恍惚中做了一个梦!她觉得有必要请假回老家一趟,这个打算已经有了好久了。从去 年的秋天开始,她知道父亲的中风更严重了之后,就打算回去。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 个任务套着一个任务,她没有办法停下来 无论如何必须回去一趟了。这几天,网络里、电视上,轮番轰炸似地播报一个关于保姆 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这让她时不时地做噩梦。 伺候父亲的保姆是自己在中介找到的,五十岁左右,圆脸,有一双与年纪不大相符的清 澈的眼睛。她就是看中了她那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凭她在社会上多年历练的经验,那笑不 是逢迎的、卑微的,而是从心底里生长出来的善良结成的笑。把一个失语的瘫痪在床的老人 交给有着这样善意笑容的人,她觉得自己是能够放心的。可现在,她对自己的判断有了怀疑 电视上那个老女人看起来多憨厚,多无辜,如果不是证据确凿,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 样的一个人竟然会像掐死一只蚊子一样害人! 终于还是请了假,头也不回地挤进了火车站。她坐在候车室,心神不宁地盯着候车大厅 门口那个圆形挂钟上的时针和分针等车。母亲去世后,父亲得了脑中风,不能自由行动,也 不能言语,自己又没有能力将他带在身边,只好在老家雇了一个保姆,伺候他的饮食起居 最近两年,新换了工作,压力大,而她似乎也有意识地逃避着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 直到最近看到那则保姆出事的新闻,她才慌乱起来。她想,应该回去看看了,如果父亲出事 ,那冥冥中她也成了杀人者的同谋。 回乡的路曲折漫长,火车爬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越过一道河又一道河,可终点似乎遥遥 无期,对面一个回乡的小孩问:妈妈,火车爬得这么慢,为什么不站起来跑呢?她在众人的 惊叹中,哑然失笑。小时候,她也问过父母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但是父母亲无一例外地慈祥地笑她,抚摸她的头,甚至给她一个奖赏性的拥抱,让她觉得问 些没头没脑的问题虽然没有答案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下了车,神思还在恍惚。有两年多没回来,站前的大楼在新广告牌衬托下,似乎更显破 旧,一辆黄色的出租车恰当地停在她的身边。司机师傅按响喇叭,这让她竟然有了手足无措 的感觉,就像偶遇一个曾经十分熟悉却又被自己疏远的朋友。车上,她试探性地提起保姆杀 人的案子,司机师傅打着哈哈说,现在这世道,什么稀奇事都有。前段日子,这里一个老人 死在家里,十几天才被发现,等打开家门,发现人已经臭了。她的胃抽搐了一下,嘴里涌出
她“啊”地一声站起来,埋头工作的同事抬起头莫名其妙地望了一眼,复又低下头去了。 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谁有工夫关心她的情绪呢? 此刻正是中午,一天中最暖的时候,明媚的阳光从窗户外铺展到室内,她用手摸索了一 下脸,恍惚中做了一个梦!她觉得有必要请假回老家一趟,这个打算已经有了好久了。从去 年的秋天开始,她知道父亲的中风更严重了之后,就打算回去。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 一个任务套着一个任务,她没有办法停下来。 无论如何必须回去一趟了。这几天,网络里、电视上,轮番轰炸似地播报一个关于保姆 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这让她时不时地做噩梦。 伺候父亲的保姆是自己在中介找到的,五十岁左右,圆脸,有一双与年纪不大相符的清 澈的眼睛。她就是看中了她那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凭她在社会上多年历练的经验,那笑不 是逢迎的、卑微的,而是从心底里生长出来的善良结成的笑。把一个失语的瘫痪在床的老人 交给有着这样善意笑容的人,她觉得自己是能够放心的。可现在,她对自己的判断有了怀疑。 电视上那个老女人看起来多憨厚,多无辜,如果不是证据确凿,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 样的一个人竟然会像掐死一只蚊子一样害人! 终于还是请了假,头也不回地挤进了火车站。她坐在候车室,心神不宁地盯着候车大厅 门口那个圆形挂钟上的时针和分针等车。母亲去世后,父亲得了脑中风,不能自由行动,也 不能言语,自己又没有能力将他带在身边,只好在老家雇了一个保姆,伺候他的饮食起居。 最近两年,新换了工作,压力大,而她似乎也有意识地逃避着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 直到最近看到那则保姆出事的新闻,她才慌乱起来。她想,应该回去看看了,如果父亲出事 了,那冥冥中她也成了杀人者的同谋。 回乡的路曲折漫长,火车爬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越过一道河又一道河,可终点似乎遥遥 无期,对面一个回乡的小孩问:妈妈,火车爬得这么慢,为什么不站起来跑呢?她在众人的 惊叹中,哑然失笑。小时候,她也问过父母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但是父母亲无一例外地慈祥地笑她,抚摸她的头,甚至给她一个奖赏性的拥抱,让她觉得问 一些没头没脑的问题虽然没有答案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下了车,神思还在恍惚。有两年多没回来,站前的大楼在新广告牌衬托下,似乎更显破 旧,一辆黄色的出租车恰当地停在她的身边。司机师傅按响喇叭,这让她竟然有了手足无措 的感觉,就像偶遇一个曾经十分熟悉却又被自己疏远的朋友。车上,她试探性地提起保姆杀 人的案子,司机师傅打着哈哈说,现在这世道,什么稀奇事都有。前段日子,这里一个老人 死在家里,十几天才被发现,等打开家门,发现人已经臭了。她的胃抽搐了一下,嘴里涌出
股酸水,想吐,却又忍住了。她用一只手扶着头,转脸看向窗外,马路边的老柳树不知什 么时候已经没了,路边被水泥和花砖铺出了停车场,她想起那几棵老柳树,想起曾经在春天 的时候,它们早早地把春天的消息捎给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们! 她拖着行李,走进小区,心脏跟着行李箱的碌碌声,快节奏地跳着。一个小女孩牵着妈 妈的手迎面走了过去,一只毛毛狗跟在母女俩的身后摇晃着尾巴。隔着几十米远,她看到了 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圆脸的老妇人在和旁边的人攀谈,老人坐在轮椅上,春天的阳 光照着他黢黑又有几分红润的脸,他正看着前方,想必从视线里发现了令他惊喜的事物。他 的眼神瞬间明亮了起来,嘴角有一丝微笑慢慢地鲜活,慢慢地鲜活,最后连她都觉得那微笑 已经如这三春暖阳一样铺展开,让她的世界也跟着温暖鲜活了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2016年4月10日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境是对现实的曲折反映。小说开篇对女主人公的一段梦境描写,用意在于表现女主人公 听到保姆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后加剧了对父亲安危的牵挂 B.女主人公午睡做噩梦,惊心处“啊”的一声站起来,同事望了一眼又埋头工作,可见她所 在的城市人情冷漠 C.小说中关于保姆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保姆真诚、善良,表明女主人公的选择是正确的, 也为后文老人被照顾安好做了铺垫。 D.女主人公没有回乡看望父亲,更多的是因为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失语瘫痪在床后,有 意识地逃避那个地方 5.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对待生病的父亲,她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 化?请简要分析。 6.小说中间为什么要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妈提问题这个情节?请 简要分析 【答案】4.B5.第一问:女主人公是一个有贵任感、孝顺、有进取心、善于识人的城市 青年女性。第二问:情感变化:①一开始由于工作压力面对脑中风的父亲,在情感上刻意疏 远:②在听到保姆弑杀雇主的新闻后,对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忡忡;③在火车上看到小孩向 母亲提问的场景后激发起内心对父亲的依恋,产生了愧疚之情:④在听到的士司机的话后加 深了父亲的关切。 6.①内容上,这一情节使她联想起小时候自己问父母稚气问题,父母无一例外慈祥地笑她, 奖赏性地拥抱她,给她带来了幸福感,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重新感受到父母对她的深爱
一股酸水,想吐,却又忍住了。她用一只手扶着头,转脸看向窗外,马路边的老柳树不知什 么时候已经没了,路边被水泥和花砖铺出了停车场,她想起那几棵老柳树,想起曾经在春天 的时候,它们早早地把春天的消息捎给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们! 她拖着行李,走进小区,心脏跟着行李箱的碌碌声,快节奏地跳着。一个小女孩牵着妈 妈的手迎面走了过去,一只毛毛狗跟在母女俩的身后摇晃着尾巴。 隔着几十米远,她看到了 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圆脸的老妇人在和旁边的人攀谈,老人坐在轮椅上,春天的阳 光照着他黢黑又有几分红润的脸,他正看着前方,想必从视线里发现了令他惊喜的事物。他 的眼神瞬间明亮了起来,嘴角有一丝微笑慢慢地鲜活,慢慢地鲜活,最后连她都觉得那微笑 已经如这三春暖阳一样铺展开,让她的世界也跟着温暖鲜活了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2016 年 4 月 10 日有删改)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梦境是对现实的曲折反映。小说开篇对女主人公的一段梦境描写,用意在于表现女主人公 听到保姆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后加剧了对父亲安危的牵挂。 B. 女主人公午睡做噩梦,惊心处“啊”的一声站起来,同事望了一眼又埋头工作,可见她所 在的城市人情冷漠。 C. 小说中关于保姆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保姆真诚、善良,表明女主人公的选择是正确的, 也为后文老人被照顾安好做了铺垫。 D. 女主人公没有回乡看望父亲,更多的是因为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失语瘫痪在床后,有 意识地逃避那个地方。 5.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对待生病的父亲,她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 化?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中间为什么要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妈提问题这个情节?请 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第一问:女主人公是一个有贵任感、孝顺、有进取心、善于识人的城市 青年女性。第二问:情感变化:①一开始由于工作压力面对脑中风的父亲,在情感上刻意疏 远;②在听到保姆弑杀雇主的新闻后,对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忡忡;③在火车上看到小孩向 母亲提问的场景后激发起内心对父亲的依恋,产生了愧疚之情;④在听到的士司机的话后加 深了父亲的关切。 6. ①内容上,这一情节使她联想起小时候自己问父母稚气问题,父母无一例外慈祥地笑她, 奖赏性地拥抱她,给她带来了幸福感,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重新感受到父母对她的深爱;
②手法上,间接体现了父母对她深沉的爱,与上文写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后,有意识地逃 避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的行为形成对比,体现她的愧疚之情:③结构上,与上文写她 请假迫不及待地回家相呼应,体现了她对父母的依恋和牵挂。(或:与下文写她听到的士大哥 的话后忧虑更深做了铺垫,向读者交代了她牵挂父亲安危的原因) 【解析】 4.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尖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 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 看是否有出入。A项“长期以来”错,女主人公是在听到保姆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后才加剧了 对父亲安危的牵挂。B项“她所在的城市人情冷漠”错,小说只体现了女主人公单位工作的繁 忙。D项,女主人公没有回乡看望父亲,更多的是因为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失语瘫痪在床 后,有意识地逃避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 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 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 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 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 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 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 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 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 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
②手法上,间接体现了父母对她深沉的爱,与上文写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后,有意识地逃 避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的行为形成对比,体现她的愧疚之情;③结构上,与上文写她 请假迫不及待地回家相呼应,体现了她对父母的依恋和牵挂。(或:与下文写她听到的士大哥 的话后忧虑更深做了铺垫,向读者交代了她牵挂父亲安危的原因) 【解析】 4.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尖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 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 看是否有出入。A 项“长期以来”错,女主人公是在听到保姆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后才加剧了 对父亲安危的牵挂。B 项“她所在的城市人情冷漠”错,小说只体现了女主人公单位工作的繁 忙。D 项,女主人公没有回乡看望父亲,更多的是因为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失语瘫痪在床 后,有意识地逃避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 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 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 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 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 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 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 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 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 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 评说
5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考查学生把 握文中人物形象能力。从文中“从去年的秋天开始,她知道父亲的中风更严重了之后,就打 算回去。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一个任务套着一个任务,她没有办法停下来看出文中 她具有责任感;“这几天,网络里、电视上,轮番轰炸似地播报一个关于保姆弑杀老年雇 主的新闻,这让她时不时地做噩梦”说明她孝顺;“她就是看中了她那一双带着笑意的眼 睛,凭她在社会上多年历练的经验,那笑不是逢迎的、卑微的,而是从心底里生长出来的 善良结成的笑。把一个失语的瘫痪在床的老人交给有着这样善意笑容的人,她觉得自己是 能够放心的”“她看到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圆脸的老妇人在和旁边的人攀谈, 老人坐在轮椅上,春天的阳光照着他繁黑又有几分红润的脸”说明她善于识人;“从去年的 秋天开始,她知道父亲的中风更严重了之后,就打算回去。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 个任务套着一个任务,她没有办法停下来说明她有进取心。第二问:对待生病的父亲,她 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化。回答时抓住“疏远”、“回避”愧疚”、嗨侮恨”“担心"忧尤虑”来回 6.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中间为什么要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 妈提问题这个情节?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査学生把握文中情节作用能力。解答此类题,根据 情节所写的具体内容,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其作用。比如本文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 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妈提问题这个情节,使她联想起小时候自己问父母稚气问题,父母无 例外慈祥地笑她,奖赏性地拥抱她,给她带来了幸福感,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重新感受 到父母对她的深爱:与上文写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后,有意识地逃避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 暖的家的行为形成对比,体现她的愧疚之情:同时还与上文写她请假迫不及待地回家相呼应, 体现了她对父母的依恋和牵挂。(或:与下文写她听到的士大哥的话后忧虑更深做了铺垫,向 读者交代了她牵挂父亲安危的原因)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谭云山和东方最早的“孔子学院
6.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中间为什么要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 妈提问题这个情节?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把握文中情节作用能力。解答此类题,根据 情节所写的具体内容,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其作用。比如本文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 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妈提问题这个情节,使她联想起小时候自己问父母稚气问题,父母无一 例外慈祥地笑她,奖赏性地拥抱她,给她带来了幸福感,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重新感受 到父母对她的深爱;与上文写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后,有意识地逃避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 暖的家的行为形成对比,体现她的愧疚之情;同时还与上文写她请假迫不及待地回家相呼应, 体现了她对父母的依恋和牵挂。(或:与下文写她听到的士大哥的话后忧虑更深做了铺垫,向 读者交代了她牵挂父亲安危的原因)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谭云山和东方最早的“孔子学院
1937年在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建成的中国学院,堪称是东方最早的“孔子学院”,它培 养了大批中印友好往来的使者和学者,极大促进了中印友好事业的发展,而这一切功绩都和 个人分不开,他就是谭云山。谭云山和高僧玄奘一样,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同之处在于玄奘是“西天取经”,谭云山是“东土送经”。 谭云山是湖南茶陵县人。1924年,他到南洋教书、办报。1927年7月,他在新加坡见到 慕名已久的印度“诗圣”泰戈尔,泰戈尔很喜欢这位热情有理想的年轻中国人,就真挚地邀 请他去印度国际大学工作 1928年9月,谭云山来到国际大学,他先在国际大学学习梵文并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 还开设了中文课程。同时,他不断给国内报刊写文章,介绍印度政局和印度文化。1932年和 1935年,谭云山先后完成《印度周游记》和《印度丛谈》,为中国学者进一步了解印度提供了 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931年,谭云山离开印度。离开前,他和印度朋友商量了一个计划,想多招收几个中国 学者到印度,在国际大学办个中国学院,目的在于讲授中文和传播中国文化。在国际大学开 展中印文化交流是泰戈尔1924年到中国访问时提出的,当时没有办成,现在这个重任落到了 谭云山的肩上。谭云山回国后到上海任教,除了不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印度的情况,还 不停地为中印文化交流奔波。1933年,在谭云山的多方努力和倡议下,在国民政府和各界名 流的支持下,“中印学会”成立。泰戈尔听到这一消息,喜出望外,写信称赞“唯此伟大学 会,所以保持两国文化之永远交流”,并提议“宜速即于此间建一中国学院”。 1934年春,谭云山再次赴印,与泰戈尔商谈建立中国学院事宜。10月,谭云山回国,之 后用一年多时间,募集到了足够建筑中国学院的款项,购买了10万卷中文图书,募捐到图书 约5万卷。1936年,谭云山回到印度,国际大学立即选择了一块最好的位置开工兴建中国学 院。1937年4月14日,正值孟加拉新年,中国学院建成并正式揭幕。泰戈尔亲自主持揭幕式, 还发表了激动人心的长篇讲话。甘地和尼赫鲁都写信对中国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蒋介 石也特地发电报给泰戈尔表示祝贺 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建立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座中国学院可 以说是印度国土上的一块中国文化试验田,也可以视为中国在印度的“孔子学院”。学院大 楼柜子里的图书都是中文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以汉语为主,直到现在一切都没有改变 (摘编自孟昭毅《谭云山和东方最最早的“孔子学院”》) 【相关链接】谭云山是个“土包子”出身而最终被人誉为“现代玄奘”的人物, 谭云山却又不是“现代玄奘”,因为他没有像玄奘那样骑着白马归国,而是在印度“归西
1937 年在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建成的中国学院,堪称是东方最早的“孔子学院”,它培 养了大批中印友好往来的使者和学者,极大促进了中印友好事业的发展,而这一切功绩都和 一个人分不开,他就是谭云山。谭云山和高僧玄奘一样,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同之处在于玄奘是“西天取经”,谭云山是“东土送经”。 谭云山是湖南茶陵县人。1924 年,他到南洋教书、办报。1927 年 7 月,他在新加坡见到 慕名已久的印度“诗圣”泰戈尔,泰戈尔很喜欢这位热情有理想的年轻中国人,就真挚地邀 请他去印度国际大学工作。 1928 年 9 月,谭云山来到国际大学,他先在国际大学学习梵文并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 还开设了中文课程。同时,他不断给国内报刊写文章,介绍印度政局和印度文化。1932 年和 1935 年,谭云山先后完成《印度周游记》和《印度丛谈》,为中国学者进一步了解印度提供了 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931 年,谭云山离开印度。离开前,他和印度朋友商量了一个计划,想多招收几个中国 学者到印度,在国际大学办个中国学院,目的在于讲授中文和传播中国文化。在国际大学开 展中印文化交流是泰戈尔 1924 年到中国访问时提出的,当时没有办成,现在这个重任落到了 谭云山的肩上。谭云山回国后到上海任教,除了不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印度的情况,还 不停地为中印文化交流奔波。1933 年,在谭云山的多方努力和倡议下,在国民政府和各界名 流的支持下,“中印学会”成立。泰戈尔听到这一消息,喜出望外,写信称赞“唯此伟大学 会,所以保持两国文化之永远交流”,并提议“宜速即于此间建一中国学院”。 1934 年春,谭云山再次赴印,与泰戈尔商谈建立中国学院事宜。10 月,谭云山回国,之 后用一年多时间,募集到了足够建筑中国学院的款项,购买了 10 万卷中文图书,募捐到图书 约 5 万卷。1936 年,谭云山回到印度,国际大学立即选择了一块最好的位置开工兴建中国学 院。1937 年 4 月 14 日,正值孟加拉新年,中国学院建成并正式揭幕。泰戈尔亲自主持揭幕式, 还发表了激动人心的长篇讲话。甘地和尼赫鲁都写信对中国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蒋介 石也特地发电报给泰戈尔表示祝贺。 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建立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座中国学院可 以说是印度国土上的一块中国文化试验田,也可以视为中国在印度的“孔子学院”。学院大 楼柜子里的图书都是中文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以汉语为主,直到现在一切都没有改变。 (摘编自孟昭毅《谭云山和东方最最早的“孔子学院”》) 【相关链接】谭云山是个“土包子”出身而最终被人誉为“现代玄奘”的人物,……但 谭云山却又不是“现代玄奘”,因为他没有像玄奘那样骑着白马归国,而是在印度“归西
(谭中《谭云山立志超越的一生》) 7.下列对印度国家大学中国学院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视为在东方最早创办的“孔子学院”,其建立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意义重大 B.由泰戈尔于1924年提出初步建设计划,后由谭云山主持完成募捐和建设工作 C.建成揭幕仪式举办时间特殊,规格较高,中印政要特地来信或来电表示祝贺 D.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至今仍保留着阅读中文图书、交流以汉语为主的传统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谭云山富有理想,勇于担当,他为中印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泽被后人,深受赞誉。 B.出于对泰戈尔的仰慕,谭云山接受他的邀请,从国内辞职来到国际大学教授中文。 C.谭云山的《印度周游记》和《印度丛谈》,让中国学者第一次看到现代真实的印度 谭云山倡议成立的“中印学会”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得到了泰戈尔的高度评价 E.谭云山一生辗转于国内、南洋和印度,最后却客死他乡,结局悲惨,令人痛心不已。 9.为什么说谭云山是“现代玄奘”,又不是“现代玄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7.B8.AD 9.①谭云山和玄奘一样,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因此可称为“现代玄奘”。②谭 云山在印度“归西”而没有像玄奘一样归国,他的贡献主要是“东土送经”而不是玄奘般的 “西天取经”,所以说他不是“现代玄奘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印度国家大学中国学院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对词语的解说 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 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B项,结合文本内容“在国际大学开展中印文 化交流是泰戈尔1924年到中国访问时提出的,当时没有办成”“1933年,在谭云山的多方努 力和倡议下,在国民政府和各界名流的支持下,“中印学会’成立。泰戈尔听到这一消息, 喜出望外”分析可知,时间应该是1933年。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于文无据,“从国内辞职 来到国际大学教授中文”的信息原文中找不到。C项,无中生有,原文为“1932年和1935年, 谭云山先后完成《印度周游记》和《印度丛谈》,为中国学者进一步了解印度提供了丰富的第 手资料。”没有说“让中国学者第一次看到现代真实的印度”。E项,无中生有,“结局悲 惨”的信息在原文和相关链接中都找不到根据。 点睛:本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
(谭中《谭云山立志超越的一生》) 7. 下列对印度国家大学中国学院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视为在东方最早创办的“孔子学院”,其建立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意义重大。 B. 由泰戈尔于 1924 年提出初步建设计划,后由谭云山主持完成募捐和建设工作。 C. 建成揭幕仪式举办时间特殊,规格较高,中印政要特地来信或来电表示祝贺。 D. 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至今仍保留着阅读中文图书、交流以汉语为主的传统。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谭云山富有理想,勇于担当,他为中印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泽被后人,深受赞誉。 B. 出于对泰戈尔的仰慕,谭云山接受他的邀请,从国内辞职来到国际大学教授中文。 C. 谭云山的《印度周游记》和《印度丛谈》,让中国学者第一次看到现代真实的印度。 D. 谭云山倡议成立的“中印学会”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得到了泰戈尔的高度评价。 E. 谭云山一生辗转于国内、南洋和印度,最后却客死他乡,结局悲惨,令人痛心不已。 9. 为什么说谭云山是“现代玄奘”,又不是“现代玄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AD 9. ①谭云山和玄奘一样,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因此可称为“现代玄奘”。②谭 云山在印度“归西”而没有像玄奘一样归国,他的贡献主要是“东土送经”而不是玄奘般的 “西天取经”,所以说他不是“现代玄奘”。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印度国家大学中国学院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对词语的解说 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 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B 项,结合文本内容“在国际大学开展中印文 化交流是泰戈尔 1924 年到中国访问时提出的,当时没有办成”“1933 年,在谭云山的多方努 力和倡议下,在国民政府和各界名流的支持下,‘中印学会’成立。泰戈尔听到这一消息, 喜出望外”分析可知,时间应该是 1933 年。 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 项,于文无据,“从国内辞职 来到国际大学教授中文”的信息原文中找不到。C 项,无中生有,原文为“1932 年和 1935 年, 谭云山先后完成《印度周游记》和《印度丛谈》,为中国学者进一步了解印度提供了丰富的第 一手资料。”没有说“让中国学者第一次看到现代真实的印度”。E 项,无中生有,“结局悲 惨”的信息在原文和相关链接中都找不到根据。 点睛:本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
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 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 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 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 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文本内容分析、概括。说谭云山是“现代玄奘”,又不是“现代 玄奘”的原因,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别分析是“现代玄奘”的原因,不是“现代玄奘”的 原因。重点围绕第一段和相关链接进行分析。结合文本第一节内容“谭云山和高僧玄奘一样, 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分析可知,谭云山和玄奘一样,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 卓越贡献,是“现代玄奘”的原因。结合文本内容“不同之处在于玄奘是‘西天取经’,谭 云山是‘东土送经’”,【相关链接】内容“因为他没有像玄奘那样骑着白马归国,而是在印 度‘归西”分析可知,谭云山在印度“归西”而没有像玄奘一样归国,他的贡献主要是“东 土送经”而不是玄奘般的“西天取经”,不是“现代玄奘”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 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 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 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 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 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
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 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 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 微的差别。注意 1 分选项,1 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概括。说谭云山是“现代玄奘”,又不是“现代 玄奘”的原因,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别分析是“现代玄奘”的原因,不是“现代玄奘”的 原因。重点围绕第一段和相关链接进行分析。结合文本第一节内容“谭云山和高僧玄奘一样, 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分析可知,谭云山和玄奘一样,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 卓越贡献,是“现代玄奘”的原因。结合文本内容“不同之处在于玄奘是‘西天取经’,谭 云山是‘东土送经’”,【相关链接】内容“因为他没有像玄奘那样骑着白马归国,而是在印 度‘归西’”分析可知,谭云山在印度“归西”而没有像玄奘一样归国,他的贡献主要是“东 土送经”而不是玄奘般的“西天取经”,不是“现代玄奘”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 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 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 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 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 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