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二县(市)期中联 考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学校:信丰中学、全南中学、定南中学、龙南中学 命题人:李宇黄添明裴小华李怡审题人:李怡 第卷(选择题36分) 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夙(s)愿歆(xin)享敕(she)造敛声屏(bing)气 讪讪(shan)忖(cin)度内疚(ji)人烟阜(f)盛 C.炮(pdo)烙新正( zheng)崔嵬(wei)锲(qi)而不舍 D.吞噬(shi)按捺(ndi)掌舵(dub)笑靥(ye)如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暇想贬谪度长挈大奄奄一息 锻练杜撰揣揣不安磨牙吮血 C.撕打璀璨广袤无垠慢不经心 D.瞋视嬉闹雕梁画栋神秘莫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然,由于这项改革政策触及官员根本利益,遇到各方阻力亦是情理之中。因此 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有孤注,掷的勇气和誓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推行到底的强大决 B.《让“死”活下去》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妻子陈希米对亡夫的回忆之书,记述了陈希 米与史铁生相濡以沫的爱情以及如何从爱人过世的伤痛中走出的精神历程。 C.煤炭的确是雾霾“污染源”,但在一些大城市污染物的来源中,汽车尾气“贡献率” 在20%左右,对此,石油部门“攀比”煤炭,岂不是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 D.读纳兰容若的词,轻而易举就可以感觉出他的不快和寂寞,“人生若只如初见”,几 多悲悯,几多无奈,白头如新,会是怎样一种寂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古人对诗的欣赏强调“悟”,因此读诗的人必须通过反复涵咏,把握它内部血脉的贯
2O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二县(市)期中联 考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学校:信丰中学、全南中学、定南中学、龙南中学 命题人:李宇 黄添明 裴小华 李 怡 审题人:李怡 第 I 卷 (选择题 36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夙.(sù)愿 歆.(xīn)享 敕.(shè)造 敛声屏.(bǐng)气 B.讪讪.(shàn) 忖.(cǔn)度 内疚.(jiù) 人烟阜.(fù)盛 C.炮.(pào)烙 新正.(zhēng) 崔嵬.(wéi) 锲.(qì)而不舍 D.吞噬.(shì) 按捺.(nài) 掌舵.(duò) 笑靥.(yè)如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暇想 贬谪 度长挈大 奄奄一息 B. 锻练 杜撰 揣揣不安 磨牙吮血 C. 撕打 璀璨 广袤无垠 慢不经心 D. 瞋视 嬉闹 雕梁画栋 神秘莫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然,由于这项改革政策触及官员根本利益,遇到各方阻力亦是情理之中。因此, 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有孤注一掷 ....的勇气和誓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推行到底的强大决 心。 B.《让“死”活下去》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妻子陈希米对亡夫的回忆之书,记述了陈希 米与史铁生相濡以沫 ....的爱情以及如何从爱人过世的伤痛中走出的精神历程。 C. 煤炭的确是雾霾“污染源”,但在一些大城市污染物的来源中,汽车尾气“贡献率” 在 20%左右,对此,石油部门“攀比”煤炭,岂不是有“五十步笑百步 ......”之嫌! D. 读纳兰容若的词,轻而易举就可以感觉出他的不快和寂寞,“人生若只如初见”,几 多悲悯,几多无奈,白头如新 ....,会是怎样一种寂寞?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古人对诗的欣赏强调“悟”,因此读诗的人必须通过反复涵咏,把握它内部血脉的贯
通,才能接触到诗歌鲜活的生命,得到美的享受。 B.要以平常心、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苦难和不幸,这样,不仅你能医治创伤,调整人生 的方向,还会得到有益的启迪和收到好的效果 C.一部国产原创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上映,我们不仅看到了机智勇敢可爱的 羊,还见识了执着温柔另类的狼。 D.每年秋天的圣得岛,海水清澈见底,浅水区的鱼群和珊瑚清晰可见,是潜水的黄金 季节。在这里可以看见美丽的鱼群和硕大的贝类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有人说:幽默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宽容:幽默是自信的表现,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 你是怎么看的呢? B.如何协调解决地区冲突,使非盟在地区事务中扮演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的角色, 成为会议的重要内容 C.我们把整整一个假日花费在这条50码长的线路(1码=0.91米)上,缠绕和安装笨 重的线圈,这种线圈将使高能电子的运动路径发生弯曲。 D.三十年来,他经常奔波于蒙古的大戈壁、南美的安第斯山、格陵兰的冰天雪地· 等等,为祖国的地质矿产事业做出了贡献。 6.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谈自己的生平时,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展示了一个理想人格的成长过程。(《论语》) B.爱斯梅拉达在受审时,坚决否认用邪术杀害弗比斯,但法警把她带进拷问室,给她 穿上了铁靴,铁靴越来越紧,女郎发出了惨叫,只好含冤招供,被判处绞刑。(《巴黎圣母院》) C.刘备怕曹操猜忌,于是韬光养晦,每日种菜消遣。一天,曹操请来刘备,二人对坐 畅饮。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认为天下英雄只有曹刘二人,刘备听后,吓得手中筷子掉了下 来。(《三国演义》) D.《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高,而且大都符合人物的身份、思想气质和性 格特点。如:同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 则表现出“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红楼梦》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界画
通,才能接触到诗歌鲜活的生命,得到美的享受。 B. 要以平常心、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苦难和不幸,这样,不仅你能医治创伤,调整人生 的方向,还会得到有益的启迪和收到好的效果。 C. 一部国产原创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上映,我们不仅看到了机智勇敢可爱的 羊,还见识了执着温柔另类的狼。 D. 每年秋天的圣得岛,海水清澈见底,浅水区的鱼群和珊瑚清晰可见,是潜水的黄金 季节。在这里可以看见美丽的鱼群和硕大的贝类。 6. 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孔子在谈自己的生平时,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展示了一个理想人格的成长过程。(《论语》) B.爱斯梅拉达在受审时,坚决否认用邪术杀害弗比斯,但法警把她带进拷问室,给她 穿上了铁靴,铁靴越来越紧,女郎发出了惨叫,只好含冤招供,被判处绞刑。(《巴黎圣母院》) C.刘备怕曹操猜忌,于是韬光养晦,每日种菜消遣。一天,曹操请来刘备,二人对坐 畅饮。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认为天下英雄只有曹刘二人,刘备听后,吓得手中筷子掉了下 来。(《三国演义》) D.《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高,而且大都符合人物的身份、思想气质和性 格特点。如:同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 则表现出“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红楼梦》)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界 画
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是当今国画发展的前提。无论是大写意,还是工笔花乌,都是传 统绘画技法的延续。然而,距今已有数千年的传统绘画技法-一界画,却遗到相当长时间的 冷落 中国画传统技法界画,起源很早,据史书记载,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界画的技法日 见成熟。唐代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隋代画家展子虔的 界画,他还讦价了董伯仁的界画是“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 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 熟。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凤格的作品,其中《宫苑》描画工細,设色浓丽,金碧辉 煌,洋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 界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故名。明代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把中国传统绘画分 为十三种,即彿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 花竹翎毛、野贏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而界画并列 其中 界画讲究的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画面处理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粗细相 兼、方圆对应等对比绘法。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 门类。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数万间佛寺落墨于 数万计的图本,可谓是“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 但是,界画也有其自身的弱点,由于过分精细,画者不仅要具有极深的绘画功底,同时 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文人画家为了挥洒自如,纵情于一时灵感,不太愿意把精 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久而久之,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这种艺术上的偏 见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 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在18世纪下半叶、 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 然而,在元代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代有几位画家因向皇宫献界画而被重用,甚或 升官。其中最著名者为何澄、王振鹏。何澄曾向皇帝迸献界画佳作《姑苏台》《阿房宫》《昆 明池》,得到皇帝器重,官至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王振鹏很得元仁宗赏识,献上《大 明宫图》,竭力迎合,仁宗赐他在秘书监任职。在献画风气的影响下,不少文人画家从事界 画,即使非专职,亦兼而能之 令人欣喜的是,界画在中国美术教学,特别是工笔画教学中,仍有一席之地。也许界画与昆 曲有着同等的命运,如何改变文人对界画的轻视,使这一传统的绘画得以延续,很值得我们 7.关于“界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
界画讲究的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画面处理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粗细相 兼、方圆对应等对比绘法。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 门类。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数万间佛寺落墨于 数万计的图本,可谓是“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 但是,界画也有其自身的弱点,由于过分精细,画者不仅要具有极深的绘画功底,同时 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文人画家为了挥洒自如,纵情于一时灵感,不太愿意把精 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久而久之,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这种艺术上的偏 见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自从 18 世纪初以来的约 300 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 3 位有 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和 1979 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在 18 世纪下半叶、 整个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期的将近 200 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 然而,在元代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代有几位画家因向皇宫献界画而被重用,甚或 升官。其中最著名者为何澄、王振鹏。何澄曾向皇帝进献界画佳作《姑苏台》《阿房宫》《昆 明池》,得到皇帝器重,官至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王振鹏很得元仁宗赏识,献上《大 明宫图》,竭力迎合,仁宗赐他在秘书监任职。在献画风气的影响下,不少文人画家从事界 画,即使非专职,亦兼而能之。 令人欣喜的是,界画在中国美术教学,特别是工笔画教学中,仍有一席之地。也许界画与昆 曲有着同等的命运,如何改变文人对界画的轻视,使这一传统的绘画得以延续,很值得我们 一思。 7.关于“界画”的理解,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
B.“界画”突出的特点,主要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 C.“界画”以画宗教建筑为主,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 D.“界画”主要运用对比绘法处理画面,如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 8.下面不属于界画日渐没落原因的一项是() A.界画过分精细,要求画者必须具备极深的绘画功底。 B.大多数文人画家为了纵情于一时灵感,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 C.由于艺术上的偏见,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 D.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界画和大写意、工笔花鸟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 B.界画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技法日见成熟,在唐代到达顶峰 C.何澄因向句皇帝进献界画《姑苏台》《阿房宫》《大明宫图》而得到皇帝器重 D.界画在中国美术工笔画数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其命运已大大改善。 三、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 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 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偾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 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 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 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 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 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 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 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 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 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梅圣俞即梅尧臣(公元1002年∽公元1060年),北宋著名诗人,欧阳修之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得志 B.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凡:一共 C.辄序而藏之 序:序言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选取
B.“界画”突出的特点,主要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 C.“界画”以画宗教建筑为主,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 D.“界画”主要运用对比绘法处理画面,如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 三、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 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 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 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 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 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 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 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 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 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 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 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梅圣俞即梅尧臣(公元 1002 年∽公元 1060 年),北宋著名诗人,欧阳修之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得志 B.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凡:一共 C.辄序.而藏之 序:序言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选取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不得奋见于事业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 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其皆出于此乎 而为穷者之诗 圣前以疾卒于京师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作者提出“穷而后工”这一闪耀千古的诗论,后文的内容多围绕这一观点展开。 B.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这些并非闲笔,从正面肯定了梅尧臣 诗文所取得的成就。 .三、四两段交代梅圣俞诗集编次的情况,不仅反映了梅圣俞诗作之多,而且表达了作者 对他逝去的哀痛之情 D.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在评梅诗,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表 示同司情和不平。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12分)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4分) 译文 (2)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4分) 译文 (3)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4分) 译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 28 分 ) 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12 分)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4 分) 译文: 。 (2)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4 分) 译文: 。 (3)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4 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1)请对颔联“乱”“平”二字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15.诗文填空。(下列5小题任选4小题做;每空1分,共8分)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 李白《蜀道难》)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生非异 (《荀子·劝学) 颁白者不 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共21分) 紫貂 乔迁 猎貂,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毛皮珍贵。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则暖,着 水不濡,点雪即消。满清王朝规定非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不得着貂皮 据说,老辈人猎貂,为使貂皮无损,在风雪天赤身裸体躺在有紫貂的山里。紫貂心善, 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使其暧,便被捉。只是,十人捉貂,常十人不得生还。 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 两行热泪夺眶而下。随着凉意岀来的,还有母亲胸腔里那如风匣一般的呼嗒声。 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 三皮起身去了猎人四爷家 四爷望着下了决心要去猎貂的三皮,缓缓的从身后拽出一坛陈年老酒来,起了封皮 股浓烈的酒香立刻溢满屋子。闻着酒香,三皮身子就暖暖的了。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 了吧!能顶阵子的 三皮喝了酒,就去了红马山。四爷找到三皮时,三皮都冻僵了,可僵了的三皮没有死, 嘴里一口一口地呼着白气呢!一只紫貂像一张小毯子似的把三皮的胸口捂个严严实实
⑴ 请对颔联 “乱”“平”二字作简要赏析。 。 ⑵ 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 15.诗文填空。(下列 5 小题任选 4 小题做;每空 1 分,共 8 分) ⑴ ,此时无声胜有声。 ,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⑵ 上 有 六 龙 回 日 之 高 标 , 。 黄 鹤 之 飞 尚 不 得 过, 。(李白《蜀道难》) 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君子生非异 也, 。(《荀子·劝学) ⑷ , ,颁白者不 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⑸ ,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共 21 分) 紫 貂 乔 迁 猎貂,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毛皮珍贵。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则暖,着 水不濡,点雪即消。满清王朝规定:非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不得着貂皮。 据说,老辈人猎貂,为使貂皮无损,在风雪天赤身裸体躺在有紫貂的山里。紫貂心善, 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使其暖,便被捉。只是,十人捉貂,常十人不得生还。 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 两行热泪夺眶而下。随着凉意出来的,还有母亲胸腔里那如风匣一般的呼嗒声。 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 三皮起身去了猎人四爷家。 四爷望着下了决心要去猎貂的三皮,缓缓的从身后拽出一坛陈年老酒来,起了封皮,一 股浓烈的酒香立刻溢满屋子。闻着酒香,三皮身子就暖暖的了。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 了吧!能顶一阵子的。” 三皮喝了酒,就去了红马山。四爷找到三皮时,三皮都冻僵了,可僵了的三皮没有死, 嘴里一口一口地呼着白气呢!一只紫貂像一张小毯子似的把三皮的胸口捂个严严实实
四爷把伏卧在三皮胸口的紫貂拾起,装进蛇皮口袋里。用雪擦了三皮的身体,又用狍皮 袄裹了三皮,把三皮背了回来 三皮醒过来,看到了母亲的眼泪和贴在母亲胸口的紫貂皮。三皮说:“紫貂也疼咱母亲 四爷说:“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 日军占领东北,各地抗联勇击日寇。 日,一抗联小分队路过,小住。三皮在四爷家里见到抗联队长不住捶腰,嘴里咝咝痛 苦呻吟,一问得知,因天寒地冻腰处枪伤疼痛。 三皮便对四爷说:“给我坛陈年老酒吧 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 三皮顶着风雪上了山 四爷寻上山来,远远便看见了三皮,惊奇万分,感叹不已。躺在雪地上的三皮身上覆盖 着一层厚厚的貂毯,从头到脚,只留下两个鼻孔出气,数不清多少只紫貂卧在三皮身上… 四爷热泪长叹:“仁心呢! 三皮参加了抗联。 参加了抗联的三皮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 三皮没熬得住日军的诱惑,成了汉奸。 汉奸三皮领着日军找到了抗联小分队的营地,上百条铮铮不屈的汉子血洒黑土。 凊理抗联物品的时候,日军少佐发现了抗联队长腰间的紫貂皮,惊喜地扯下来。一看 却有四五个枪眼,可惜的哇哇直叫 三皮过来,谄笑着,吹噓说道:“这还是我猎到的呢…….” 少佐目露神采,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指三皮:“你的,再猎一只给我。 三皮惊出了一身冷汗。望着寒光闪闪的战刀,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脱光了衣衫。 四爷在山上发现了死去多日、冻得硬邦邦、光条条的三皮 四爷来到三皮跟前,看到三皮胸口处有个碗大的洞。四爷往里面看了看,里面没有了心 早让紫貂掏吃了。 (《小小说精选》2011年1月20日) 16.联系文本,回答小说为何从对“猎貂”的介绍切入?(6分) 7.小说形象鲜明,词约意丰,试举例赏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4分) 18.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的人说是“三皮”,有的人说是“紫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 看法。(7分)
四爷把伏卧在三皮胸口的紫貂拾起,装进蛇皮口袋里。用雪擦了三皮的身体,又用狍皮 袄裹了三皮,把三皮背了回来。 三皮醒过来,看到了母亲的眼泪和贴在母亲胸口的紫貂皮。三皮说:“紫貂也疼咱母亲 呢!” 四爷说:“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 日军占领东北,各地抗联勇击日寇。 一日,一抗联小分队路过,小住。三皮在四爷家里见到抗联队长不住捶腰,嘴里咝咝痛 苦呻吟,一问得知,因天寒地冻腰处枪伤疼痛。 三皮便对四爷说:“给我坛陈年老酒吧!” 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 三皮顶着风雪上了山。 四爷寻上山来,远远便看见了三皮,惊奇万分,感叹不已。躺在雪地上的三皮身上覆盖 着一层厚厚的貂毯,从头到脚,只留下两个鼻孔出气,数不清多少只紫貂卧在三皮身上…… 四爷热泪长叹:“仁心呢!” 三皮参加了抗联。 参加了抗联的三皮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 三皮没熬得住日军的诱惑,成了汉奸。 汉奸三皮领着日军找到了抗联小分队的营地,上百条铮铮不屈的汉子血洒黑土。 清理抗联物品的时候,日军少佐发现了抗联队长腰间的紫貂皮,惊喜地扯下来。一看, 却有四五个枪眼,可惜的哇哇直叫。 三皮过来,谄笑着,吹嘘说道:“这还是我猎到的呢……” 少佐目露神采,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指三皮:“你的,再猎一只给我。” 三皮惊出了一身冷汗。望着寒光闪闪的战刀,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脱光了衣衫。 四爷在山上发现了死去多日、冻得硬邦邦、光条条的三皮。 四爷来到三皮跟前,看到三皮胸口处有个碗大的洞。四爷往里面看了看,里面没有了心, 早让紫貂掏吃了。 (《小小说精选》2011 年 1 月 20 日) 16. 联系文本,回答小说为何从对“猎貂”的介绍切入?(6 分) 答: 17. 小说形象鲜明,词约意丰,试举例赏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4 分) 答: 18. 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的人说是“三皮”,有的人说是“紫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 看法。(7 分) 答: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始介绍“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的习性,不仅表现其灵性,与小说 结尾相呼应,而且富有神秘传奇色彩。 B.“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这句话突出了紫貂皮 的妙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紫貂也疼咱母亲呢!”“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三皮与四爷的对话,不仅映衬了 三皮的“孝心”,而且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 D.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貂有心善的习性,这里又写它残忍的掏吃人心,不 合情理,自相矛盾,是一处明显的败笔 E.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人与线索的作用,他的“陈年老酒”也如同“紫貂”一般,给 小说带来传奇的色彩 六、小作文〔15分) 成长过程中,孩子很容易与父母发生口角,从而产生对立,造成家庭冷战,这个时候, 只需一个道歉一一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的,一切就风轻云淡。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你把 当时的情景描述一下 要求:①不要写事情的来龙去脉,只写道歉时的情景。②运用神态描写的方法。运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④不能少于200字。 七、大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一个推销员在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 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降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 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 衣袖,望着他,并闷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 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以一种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 西使它们上升的。” 请围绕“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这句话,联系社会或自身作文,自拟标题,写 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19.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小说开始介绍“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的习性,不仅表现其灵性,与小说 结尾相呼应,而且富有神秘传奇色彩。 B.“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这句话突出了紫貂皮 的妙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紫貂也疼咱母亲呢!”“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三皮与四爷的对话,不仅映衬了 三皮的“孝心”,而且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 D.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貂有心善的习性,这里又写它残忍的掏吃人心,不 合情理,自相矛盾,是一处明显的败笔。 E.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人与线索的作用,他的“陈年老酒”也如同“紫貂”一般,给 小说带来传奇的色彩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二县〔市)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A项“敕(she)造”读“敕(chi)造”;C项“炮(pio)烙”读“炮(p6o)烙” “锲(q)而不舍”读“锲(qie)而不舍”:D项“按捺(ni)”读“按捺(na)” 2.D(A项“暇想”应改为“遐想”,“度长挈大”应改为“度长絜大”;B项“锻练”应改 为“锻炼”,“揣揣不安”应改为“惴惴不安”C项“撕打”应改为“厮打”,“慢不经 心”应改为“漫不经心”) 3.A(“孤注一掷”意为把所有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 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多含贬义,应改为“破釜沉舟”。B项“相濡以沫”泉水干了, 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 相帮助,延续生命。C项“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 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 别人。D项“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指相识虽久,仍跟冽认识一样,有的刚认识,却像 老友一样。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4.A(B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不仅”应该放到“你”的后面;C项成分残缺,“我们”前 面加“让”;D项“圣得岛是…季节”搭配不当 5.B(A项冒号一管到底,“润滑剂”后的逗号改为句号;C项表解释内容的括号应紧紧地跟 在被解释的词语后面;D项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 6.D(D项应是,林黛玉表现出“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薛宝钗则 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 7.C(“以画宗教建筑为主”理解错误。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 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 8.D(D项,是界画日渐没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9.A(B.“在唐代到达顶峰”与原文内容不符:只是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 很高的境界。C.《大明宫图》不是何澄的。D.“其命运已大大改善”文中无据。) 10.C(序:为……作序) 11.C(动词,“写作”。A项,介词,“在”;介词,“比”。B项,第三人称代词,“他”:表揣 测,“大概”。D项,介词,“因为”;介词,“凭借”。) 12.B(应是从侧面反映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世人也没有惊异于梅的诗才。) 13.(1)既然这样,那么,并非写诗使人困厄,大概是困厄后才能写出工巧的好诗来吧。(然 则、穷、殆、工,各1分)
6. D(D 项应是,林黛玉表现出“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薛宝钗则 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 。) 7. C(“以画宗教建筑为主”理解错误。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 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 8. D(D 项,是界画日渐没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9. A(B.“在唐代到达顶峰”与原文内容不符;只是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 很高的境界。C.《大明宫图》不是何澄的。D.“其命运已大大改善”文中无据。) 10. C(序:为……作序) 11.C(动词,“写作”。A 项,介词,“在”;介词,“比”。B 项,第三人称代词,“他”;表揣 测,“大概”。D 项,介词,“因为”;介词,“凭借”。) 12.B(应是从侧面反映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世人也没有惊异于梅的诗才。) 13.(1)既然这样,那么,并非写诗使人困厄,大概是困厄后才能写出工巧的好诗来吧。(然 则、穷、殆、工,各 1 分)
(2)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他的父老长辈惊异 了。(童子、长老各1分,惊,使动用法,使……惊异,1分,大意分1分) (3)他写的文章,简洁古朴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人,世上的人只知道他的诗罢了。 (为、纯粹、而已各1分,“说”通“悦”1分) 14.(1)“乱”是自然、随意。这一“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 活画出来。(2分)“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 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2分)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遭遇贬谪的忧闷心情。(1分) 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春 兩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蘋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 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网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人正是以乐景反衬忧郁的情绪。(2分 15.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辇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善假于物也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千载琵琶作胡语 百年多病独登台 16.一是交代背景,为情节发展铺垫蓄势;二是借猎貂的方式和结果来塑造人物形象:三是 暗示小说主题,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每点2分,共6分) 17.作者使用语言、动作、肖像、细节及环境烘托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如,“三皮把脸贴在 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 下。”此处作者用“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的动作、“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的细节描写, 突出了三皮的“孝 再如,“四爷把酒逸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把对三皮的赞赏之情浓 缩在简短语句中,可谓言简意赅,含蕴丰富。(共4分 18.参考一:三皮为小说主人公。(1分) ①从篇幅看,三皮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 ②从情节看,三皮的三次“猎貂”就是小说的核心情节。 ③从主题思想看,三皮最能表现“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这一主题思想。 ④从手法看,紫貂着墨不多,只起到衬托三皮的作用 (至少能从三个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可,6分) 参考二:“紫貂”是主人公。(1分) ①从标题看,小说以“紫貂”为题,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 ②从情节看,“紫貂”贯穿小说始终,两“救”一“掏心”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③从主题看,紫貂寄予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地表达了“惩恶扬善”这
(2)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他的父老长辈惊异 了。(童子、长老各 1 分,惊,使动用法,使……惊异,1 分,大意分 1 分) (3)他写的文章,简洁古朴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人,世上的人只知道他的诗罢了。 (为、纯粹、而已各 1 分,“说”通“悦”1 分) 18.参考一:三皮为小说主人公。(1 分) ① 从篇幅看,三皮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 ② 从情节看,三皮的三次“猎貂”就是小说的核心情节。 ③ 从主题思想看,三皮最能表现“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这一主题思想。 ④从手法看,紫貂着墨不多,只起到衬托三皮的作用。 (至少能从三个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可,6 分) 参考二:“紫貂”是主人公。(1 分) ①从标题看,小说以“紫貂”为题,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 ②从情节看,“紫貂”贯穿小说始终,两“救”一“掏心”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③从主题看,紫貂寄予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地表达了“惩恶扬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