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 新舟中学刘承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大约西汉初 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 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 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 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 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 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 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 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 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 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 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 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 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 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 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 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 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 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之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 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 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 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 素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 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类应该有所敬畏。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 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 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使人类不至于亳无顾忌地为所欲为, 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这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 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1.下列不属于对“敬畏伦理”这一概念理解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促使人们有所作为,告诫人类有所不为 B.“敬畏伦理”是人类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C.“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 惧”的内涵。 D.敬畏伦理是以人类特有的敬畏感为基础的道德规范
1 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 新舟中学 刘承德 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11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第小题 3 分) 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大约西汉初 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 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 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 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 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 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 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 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 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 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 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 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 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 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 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 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 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 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之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 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 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 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 素。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 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类应该有所敬畏。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 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 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使人类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 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这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 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1.下列不属于对“敬畏伦理”这一概念理解的一项是( ) A.“敬畏伦理”促使人们有所作为,告诫人类有所不为。 B.“敬畏伦理”是人类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C.“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 惧”的内涵。 D.敬畏伦理是以人类特有的敬畏感为基础的道德规范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A.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B.敬畏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 的象征 C.敬畏感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当今一些人的敬畏感日趋淡漠。 D.对敬畏感的褒扬,不是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限制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慎独就是在独处无人看见时,也要警示、规约自身的言行,谨慎不苟,这凸显了敬 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 因为敬畏伦理是人类培养人格、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敬畏伦理对自然的合理演化 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C.当今时代,有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 弱化,这种趋势,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D.培育公民的仁爱之心,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的道德境界,敬畏必然性 律令,就能建构成和谐社会。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 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 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 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 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 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 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 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 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不听。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 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 上辽王贵焓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 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 望。八年,致仕,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诬:被诬陷。B.俾驰驿之任奏 俾:使,让 C.免逋赋杂役 逋:逃亡。D.雨亦旋降 旋:不久。 5.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表明魏源“有为”的一组是( ①西安大疫,疗活甚众 ②两遭丧,俱起复 ③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 ④发仓廪,免逋赋杂役 ⑤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 ⑥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源治政宽缓,体恤百姓。他巡按陕西,救治瘟疫中的百姓,并奏请输钞代税;河 南旱灾,他开仓赈济百姓,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 B.魏源治边有方,守卫为务。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派遣、奏请更换将吏守卫,修 筑军事设施,储备军火,妥善安置军民,稳定了边境。 C.魏源理政有为,深得皇帝信任。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时,皇帝准许他便宜行事: 谏官上奏弹劾他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皇帝不予追究。 魏源治狱多平恕,亦有不当。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没有上报朝廷,但也有 因为断案不当而入狱的经历
2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 A.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B.敬畏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 的象征。 C.敬畏感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当今一些人的敬畏感日趋淡漠。 D.对敬畏感的褒扬,不是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限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慎独就是在独处无人看见时,也要警示、规约自身的言行,谨慎不苟,这凸显了敬 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 B.因为敬畏伦理是人类培养人格、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敬畏伦理对自然的合理演化、 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C.当今时代,有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 弱化,这种趋势,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D.培育公民的仁爱之心,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的道德境界,敬畏必然性 律令,就能建构成和谐社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 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 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 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 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 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 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 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 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不听。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 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 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 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 望。八年,致仕,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 诬:被诬陷。 B.俾.驰驿之任奏 俾:使,让。 C.免逋.赋杂役 逋:逃亡。 D.雨亦旋.降 旋:不久。 5.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表明魏源“有为”的一组是( ) ①西安大疫,疗活甚众 ②两遭丧,俱起复 ③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 ④发仓廪,免逋赋杂役 ⑤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 ⑥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源治政宽缓,体恤百姓。他巡按陕西,救治瘟疫中的百姓,并奏请输钞代税;河 南旱灾,他开仓赈济百姓,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 B.魏源治边有方,守卫为务。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派遣、奏请更换将吏守卫,修 筑军事设施,储备军火,妥善安置军民,稳定了边境。 C.魏源理政有为,深得皇帝信任。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时,皇帝准许他便宜行事; 谏官上奏弹劾他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皇帝不予追究。 D.魏源治狱多平恕,亦有不当。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没有上报朝廷,但也有 因为断案不当而入狱的经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焓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江楼月夜闻笛 刂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注]①二妃: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8.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朱砂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菜刚刚摆上饭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 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一一如他此刻的生活。 2008年,他所在的投资公司破了产,不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带走 了儿子和家里仅有的一点现金 想到儿子,他鼻子一酸,眼圈儿红了。他点了根烟,习惯性地走出了客厅 站在17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灯火辉煌的夜景,想着失业的自己,想着身上背负的也许一生 都无法偿还的债务,想着即将因断供而被银行拍卖的汽车和房子,他苦笑,连哭的勇气都没有 许多时候,人,总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才会想到亲情。几天后,借着传统的中秋 佳节,他回了老家,看望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且,给爹上了坟 “这该死的电,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赶着大家吃团圆饭的时候停。”母亲气嘟嘟地牢骚着。 “没事儿的,娘,咱有这个呢。”说话间,哥从柜子里拿出一盏马灯,点燃,屋里瞬间便有了 光亮。虽然亮度比起电灯来差了不少,但并不影响吃饭 接下来,一家人先后上了炕,围在母亲身边,话题从这马灯说开来,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着。 瞅着那盏马灯,他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从前。那个时侯父亲在生产队上当饲养员,马灯是队 里配给父亲晚上给牲口加料用的。曾几何时,这盏马灯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是他向伙伴们炫耀的东西 与其他人家那些豆粒大小的煤油灯光比起来,这盏马灯简直就像大功率的探照灯。想来,那个时候 可真幸福啊,在这马灯下,爹编苇筐,娘纳鞋底,他和哥哥做作业,偶尔,娘从柜子里摸岀块冰糖 来,给哥俩咬开,一人一半儿,含在嘴里,甜到脚底儿……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忽然就涌出一股 温润。 他和哥你一杯我一杯地对饮着,说小时候的事,说到兴起处,哥俩儿的嗓门越来越大,哥说他
3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1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注]①二妃: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8.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朱砂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菜刚刚摆上饭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 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如他此刻的生活。 2008 年,他所在的投资公司破了产,不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带走 了儿子和家里仅有的一点现金。 一想到儿子,他鼻子一酸,眼圈儿红了。 他点了根烟,习惯性地走出了客厅。 站在 17 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灯火辉煌的夜景,想着失业的自己,想着身上背负的也许一生 都无法偿还的债务,想着即将因断供而被银行拍卖的汽车和房子,他苦笑,连哭的勇气都没有。 许多时候,人,总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才会想到亲情。几天后,借着传统的中秋 佳节,他回了老家,看望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且,给爹上了坟。 “这该死的电,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赶着大家吃团圆饭的时候停。”母亲气嘟嘟地牢骚着。 “没事儿的,娘,咱有这个呢。”说话间,哥从柜子里拿出一盏马灯,点燃,屋里瞬间便有了 光亮。虽然亮度比起电灯来差了不少,但并不影响吃饭。 接下来,一家人先后上了炕,围在母亲身边,话题从这马灯说开来,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着。 瞅着那盏马灯,他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从前。那个时侯父亲在生产队上当饲养员,马灯是队 里配给父亲晚上给牲口加料用的。曾几何时,这盏马灯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是他向伙伴们炫耀的东西。 与其他人家那些豆粒大小的煤油灯光比起来,这盏马灯简直就像大功率的探照灯。想来,那个时候 可真幸福啊,在这马灯下,爹编苇筐,娘纳鞋底,他和哥哥做作业,偶尔,娘从柜子里摸出块冰糖 来,给哥俩咬开,一人一半儿,含在嘴里,甜到脚底儿……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忽然就涌出一股 温润。 他和哥你一杯我一杯地对饮着,说小时候的事,说到兴起处,哥俩儿的嗓门越来越大,哥说他
小时候偷了邻居张大爷院前的瓜,被张大爷找到家里来,他竟然对爹说谎是哥哥让他偷的,为此哥 稀里糊涂地挨了爹一顿揍。他耍赖,不承认,说哥哥也窥视那瓜很久了;而且,瓜偷来后,哥哥也 吃了。哥哥说他只吃了个瓜腚,而且不知道那瓜是他偷来的 哥俩儿争得面红耳赤,嫂子乐得前仰后合的,娘更是高兴得咧着缺了牙的嘴,瞅瞅这个,看看 那个,欢喜地不得了。多日来的第一次,他忘了所有的烦恼,整个人都沉浸在童年的趣事里。那一 晚,酒喝得高兴,话也很多,他和哥你来我往地划拳,嗓子都喊哑了。 夜里,睡觉时,嫂子给他抱来了崭新的棉被,躺在娘的身边,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日子可以 过得如此踏实,好几次,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的。第二天早晨,他不得不向娘告别,他很想就这样一辈子守在娘的身 边,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可是,他不敢,他必须装得工作很忙的样子,他不想让娘和哥知道他此时 的境遇 和娘道了别,走到院子外,发动了车,正欲关上车门,哥哥走了过来,双手抱着个小纸箱,放 在了副驾驶座上,叮嘱他,回到家再看。 他疑惑地看了看哥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和哥嫂说了再见,车驶出胡同,上了马路。虽然答 应了哥哥,可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刚刚驶出村子,他便把车停在路边,打开了那个纸箱。 纸箱上面,是一张纸,展开,哥哥的笔迹赫然入目:刚子,昨天你在爹坟上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电闸是我让你嫂子拉的,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 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 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 刚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哥都希望,明年的中秋节,你不要让娘在眼泪里度过 纸条下面,是那盏马灯和厚厚的一摞钱:几捆一百的,还有一叠散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块的, 甚至还有一块的。 虽然那些钱和他所欠的债务相比微不足道,但他却知道,那是哥哥所能给他的全部 秋阳下,一个男人,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 (1)下列对文本分析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中秋夜停电是哥哥为能让“他”接受兄长的帮助而设的一个 计策 B.中秋夜的这盏普普通通的马灯不仅是应急的照明灯,更是一盏照亮他的前程让他走 出阴影的灯。 觉得“真幸福”,是因为在追忆往事时,想起那时家里因有一盏其他人家没有的马灯。 D.马灯下,他和母亲、哥哥唠家常,忆往事,想到当年哥俩曾经为了偷瓜、吃瓜的事 争得面红耳赤。 E.“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的内涵很丰富,其中有家人的关爱让他觉得日子可以过 得踏实的意思。 (2)请分析③~⑥自然段插叙内容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3)哥哥说:“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 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 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4)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刚子”?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 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 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 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 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査》,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 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4 小时候偷了邻居张大爷院前的瓜,被张大爷找到家里来,他竟然对爹说谎是哥哥让他偷的,为此哥 稀里糊涂地挨了爹一顿揍。他耍赖,不承认,说哥哥也窥视那瓜很久了;而且,瓜偷来后,哥哥也 吃了。哥哥说他只吃了个瓜腚,而且不知道那瓜是他偷来的。 哥俩儿争得面红耳赤,嫂子乐得前仰后合的,娘更是高兴得咧着缺了牙的嘴,瞅瞅这个,看看 那个,欢喜地不得了。多日来的第一次,他忘了所有的烦恼,整个人都沉浸在童年的趣事里。那一 晚,酒喝得高兴,话也很多,他和哥你来我往地划拳,嗓子都喊哑了。 夜里,睡觉时,嫂子给他抱来了崭新的棉被,躺在娘的身边,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日子可以 过得如此踏实,好几次,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的。第二天早晨,他不得不向娘告别,他很想就这样一辈子守在娘的身 边,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可是,他不敢,他必须装得工作很忙的样子,他不想让娘和哥知道他此时 的境遇。 和娘道了别,走到院子外,发动了车,正欲关上车门,哥哥走了过来,双手抱着个小纸箱,放 在了副驾驶座上,叮嘱他,回到家再看。 他疑惑地看了看哥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和哥嫂说了再见,车驶出胡同,上了马路。虽然答 应了哥哥,可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刚刚驶出村子,他便把车停在路边,打开了那个纸箱。 纸箱上面,是一张纸,展开,哥哥的笔迹赫然入目:刚子,昨天你在爹坟上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电闸是我让你嫂子拉的,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 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 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 刚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哥都希望,明年的中秋节,你不要让娘在眼泪里度过。 纸条下面,是那盏马灯和厚厚的一摞钱;几捆一百的,还有一叠散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块的, 甚至还有一块的。 虽然那些钱和他所欠的债务相比微不足道,但他却知道,那是哥哥所能给他的全部。 秋阳下,一个男人,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 (1)下列对文本分析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中秋夜停电是哥哥为能让“他”接受兄长的帮助而设的一个 计策。 B.中秋夜的这盏普普通通的马灯不仅是应急的照明灯,更是一盏照亮他的前程让他走 出阴影的灯。 C.他觉得“真幸福”,是因为在追忆往事时,想起那时家里因有一盏其他人家没有的马灯。 D.马灯下,他和母亲、哥哥唠家常,忆往事,想到当年哥俩曾经为了偷瓜、吃瓜的事 争得面红耳赤。 E.“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的内涵很丰富,其中有家人的关爱让他觉得日子可以过 得踏实的意思。 (2)请分析③~ ⑥自然段插叙内容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6 分) (3)哥哥说:“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 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 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4)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刚子”?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 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 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 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 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 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 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 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 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 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 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別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 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 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 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 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己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 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 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 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 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 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 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 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 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 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 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 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 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 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 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 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 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 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 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 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 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 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5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 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 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 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 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 也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 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 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 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 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 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 一。 1998 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 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 10 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 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 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 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 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 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 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 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 朱清时说。这些在 1917 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 20 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 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 年 3 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 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 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 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 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10 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 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 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 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B. 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 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 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 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 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 2010 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 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分)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 处理。 B.在这个信息大社会,我们所需要的决不是局限于课堂的咬文嚼字的小语文课,而是与生活息息 相关的大语文课。 C.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诚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的 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D.这篇文章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等只能望其项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共建文明道德风尚,以及 对于重构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起到十分重要意义的作用。 B.中石化去年净利润为716.97亿元,平均日赚2亿,研究中石化利润变化曲线可以发现,几乎与国 内油价调价频率保持一致,只要油价调整次数多,中石化盈利增长就快。 C.数据显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但比不上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且比不上美国、英国等发达国 家,甚至还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D在生活中,当困难与挫折袭来的时候,有的人心灰意冷,颓废沮丧,放弃追求:;有的人则勇敢面 对,百折不挠,永不言弃。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琴声渐起 。琴声欲 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①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 ②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裏挟者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 势力发起猛烈冲击 ③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 ④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 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 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D.③①②④ 16.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来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5分) 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 罗哩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故称“肥 皂剧”。一度时期非常流行的韩剧就是典型的肥皂剧。严格来说,肥皂剧在我国的电视媒体还是个 空缺。尽管国内许多情景剧的姿态和形式都酷似肥皂剧,但是多数都因为没有像西方肥皂剧那样饶 有女权主义的深刻意义,以致失去了大批的女性观众。当然,这与东西方文化和欣赏水平的差异有 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当国内的观众与电视剧制作人都沉迷于大量的公安题材和古装连续剧的 时候,是否应该找到女性观众的市场与卖点呢? 17.根据上下文语段,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6分) 喜欢蔡琴,喜欢听蔡琴的歌。蔡琴的声音,深沉、惆怅而又缠绵。深沉如星月下无声的大河, 她的歌声里,饱含岁月沧桑;她的歌声里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澳大利亚,有一片肥美的草原,每当羊群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大 批羊争先恐后地跳下草原尽头的一片悬崖 这些羊为什么要自寻死路呢?动物学家是这样解释的:为了吃到更多更好的青草,每只羊都想
6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 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 分)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 分)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 ....,集中带到山下,分类 处理。 B.在这个信息大社会,我们所需要的决不是局限于课堂的咬文嚼字的小语文课,而是与生活息息.. 相关..的大语文课。 C.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的 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 D.这篇文章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等只能望其项背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共建文明道德风尚,以及 对于重构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起到十分重要意义的作用。 B.中石化去年净利润为 716.97 亿元,平均日赚 2 亿,研究中石化利润变化曲线可以发现,几乎与国 内油价调价频率保持一致,只要油价调整次数多,中石化盈利增长就快。 C.数据显示,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但比不上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且比不上美国、英国等发达国 家,甚至还达不到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 D.在生活中,当困难与挫折袭来的时候,有的人心灰意冷,颓废沮丧,放弃追求;有的人则勇敢面 对,百折不挠,永不言弃。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琴声渐起。 。 。 。 。琴声欲 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①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 ②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者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 势力发起猛烈冲击。 ③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 ④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 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 A.④②①③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16.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来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50 字。(5 分) 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 罗哩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故称“肥 皂剧”。一度时期非常流行的韩剧就是典型的肥皂剧。严格来说,肥皂剧在我国的电视媒体还是个 空缺。尽管国内许多情景剧的姿态和形式都酷似肥皂剧,但是多数都因为没有像西方肥皂剧那样饶 有女权主义的深刻意义,以致失去了大批的女性观众。当然,这与东西方文化和欣赏水平的差异有 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当国内的观众与电视剧制作人都沉迷于大量的公安题材和古装连续剧的 时候,是否应该找到女性观众的市场与卖点呢? 17.根据上下文语段,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6 分) 喜欢蔡琴,喜欢听蔡琴的歌。蔡琴的声音,深沉、惆怅而又缠绵。深沉如星月下无声的大河, ① , ② 。她的歌声里,饱含岁月沧桑;她的歌声里, ③ 。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在澳大利亚,有一片肥美的草原,每当羊群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大 批羊争先恐后地跳下草原尽头的一片悬崖。 这些羊为什么要自寻死路呢?动物学家是这样解释的:为了吃到更多更好的青草,每只羊都想
赶到羊群的最前头,吃到最鲜嫩的青草,于是为了那一点青草,即使已身处悬崖的边缘,那些羊← 中想到的、眼里看到的,还是那点青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这是对“伦理”的理解,非敬畏伦理。) 2.D 3.D(太绝对化) 4.C(逋:拖欠) 5.B 6.D(与“奏寝之”不符。) 7.(1)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 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竣”“詈”“以闻”各1分,大意2分) (2)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焓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 被关进钦犯监狱。(“宥”“上”“系”各1分,大意2分) 8.诗的首联先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渲染了凄清寥落的气氛,奠定了全诗哀怨凄愁的感情基 调:(2分)其次紧扣诗题抒写自己江楼独处,忽闻笛声的寂寥;(2分)“怨”字,还是全诗的 眼,点明全诗的主旨。(1分) 9.颈联抒发了诗人思乡思亲而不得归的愁苦之情。(2分)通过借景抒情、用典(或想象、虚实结 合等)来抒发情感的,诗人借“河汉”“孤雁”“潇湘”之景象写羁旅孤单、思念亲人离家遥远 归途漫漫之情。(2分)“二妃愁”用娥皇、女英二妃想念舜帝之典,从妻子的角度写妻子盼归 人之苦。(2分) 10.(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3)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11、(1).B((3分)E(2分)C(1分) (2)①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现实处境。(2分) ②为后文哥哥设计停电以及篇末送纸箱的情节做铺垫。(2分) ③以妻子的无情无义和“他”的绝望来反衬哥哥的手足情深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2分) (3)①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再难的日子人都是可以活下去的。(2分)( ②不论处境多么艰难,只要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幸福的日子一定会到来。(2分) ③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生活中有阴霾也有阳光,社会的发展,会让未来的日子会更美好。(2 分) (4)答案观点一,哥哥是主要人物。(2分) ①从主题的角度看:小说表现的是浓浓的亲情一一手足情深,它是疗治心灵伤痛的良药。而最 能展现手足情深的是哥哥。(2分) ②从情节结构的发展来看:设计停电—一点燃马灯一一灯下晚餐一一灯下话家常、忆往事一一 临别赠物等环节,都是围绕哥哥展开的。(2分) ③从人物关系看:结尾处写刚子“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是衬托哥哥的真情相助;是哥哥 的手足情深让身处绝境的刚子感动不已,由此也突出了主题。(2分) 观点二,刚子是主要人物。(2分) ①从主题的角度看:本文表现的是人在艰难困苦时更需要浓浓的亲情,这是使人走出困境 的动力之一。刚子就是这样的受益者。(2分) ②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看:刚子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破产而陷入妻离子散的绝望中,在艰 难中想到了亲情并在中秋节回家,这才有了哥哥设计停电一一点燃马灯一一灯下晚餐一一灯 下话家常、忆往事一一临别全力相助等环节。(2分) ③从人物关系看:马灯的价值与意义须是在有刚子的变化前提下,才能得以展示的。(2分) 7
7 赶到羊群的最前头,吃到最鲜嫩的青草,于是为了那一点青草,即使已身处悬崖的边缘,那些羊心 中想到的、眼里看到的,还是那点青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B(这是对“伦理”的理解,非敬畏伦理。) 2. D 3. D(太绝对化) 4. C(逋:拖欠) 5. B 6. D(与“奏寝之”不符。) 7. (1)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 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竣”“詈”“以闻” 各 1 分,大意 2 分) (2)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 被关进钦犯监狱。(“宥”“上”“系”各 1 分,大意 2 分) 8.诗的首联先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渲染了凄清寥落的气氛,奠定了全诗哀怨凄愁的感情基 调;(2 分)其次紧扣诗题抒写自己江楼独处,忽闻笛声的寂寥;(2 分)“怨”字,还是全诗的 诗眼,点明全诗的主旨。(1 分) 9.颈联抒发了诗人思乡思亲而不得归的愁苦之情。(2 分)通过借景抒情、用典(或想象、虚实结 合等)来抒发情感的,诗人借“河汉”“孤雁”“潇湘”之景象写羁旅孤单、思念亲人离家遥远、 归途漫漫之情。(2 分)“二妃愁”用娥皇、女英二妃想念舜帝之典,从妻子的角度写妻子盼归 人之苦。(2 分) 10.(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3)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11、(1).B((3 分)E(2 分)C(1 分) (2)①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现实处境。(2 分) ②为后文哥哥设计停电以及篇末送纸箱的情节做铺垫。(2 分) ③以妻子的无情无义和“他”的绝望来反衬哥哥的手足情深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2 分) (3)①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再难的日子人都是可以活下去的。(2 分)( ② 不论处境多么艰难,只要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幸福的日子一定会到来。(2 分) ③ 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生活中有阴霾也有阳光,社会的发展,会让未来的日子会更美好。(2 分) (4)答案 观点一,哥哥是主要人物。(2 分) ①从主题的角度看:小说表现的是浓浓的亲情——手足情深,它是疗治心灵伤痛的良药。而最 能展现手足情深的是哥哥。(2 分) ②从情节结构的发展来看:设计停电——点燃马灯——灯下晚餐——灯下话家常、忆往事—— 临别赠物等环节,都是围绕哥哥展开的。(2 分) ③从人物关系看:结尾处写刚子“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是衬托哥哥的真情相助;是哥哥 的手足情深让身处绝境的刚子感动不已,由此也突出了主题。(2 分) 观点二,刚子是主要人物。(2 分) ① 从主题的角度看:本文表现的是人在艰难困苦时更需要浓浓的亲情,这是使人走出困境 的动力之一。刚子就是这样的受益者。(2 分) ②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看: 刚子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破产而陷入妻离子散的绝望中,在艰 难中想到了亲情并在中秋节回家,这才有了哥哥设计停电——点燃马灯——灯下晚餐——灯 下话家常、忆往事——临别全力相助等环节。(2 分) ③ 从人物关系看:马灯的价值与意义须是在有刚子的变化前提下,才能得以展示的。(2 分)
12.(1)A(3分)、D(2分)、B(1分),答C和E不给分。(B项表述不准确,应是“在教育主管 部门眼里”。C项理解错误。“实施书院式管理制度”只是一种设想,没有实现。E项中的“中 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说法绝对化,不符合文意。) (2)①随时做好准备,祖国需要人才,自己能有所作为。这从他平时坚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上可以看出。②能够抓住机遇。这从他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急需物理人才时朱清时前去自荐可以 看出。③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有一种拼搏的力量。这从他初到美国从事相关研 究时的表现可以看出。 (3)①为保证教学质量,中科大实行不扩招政策。②在治校期间,提出“去行政化”和“教授 治校”传统,拟在学校实施“书院式”改革。③在任南科大校长任上,未经教育部批准,自主 招生。④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提出放弃行政级别。(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4)观点一:朱清时是学者。①学识与治学方面: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 丰硕成果,是物理化学领域的翘楚:具有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努力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展 现出学者的本性。②为人方面:主动放弃省部级待遇,体现了一个学者不慕名利的清高操守 具有书生气质。③做事方面:秉持知识分子的良心,把匡正中国教育积弊当做终生使命,敢于 坚持真理,具有学者的使命感、责任感 观点二:朱清时是理想主义者。①拥有崇高理想,一心想创办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世界一流 的人才,并不断付诸实践。②在教育方面,他总是特立独行,按照自己的理想办学,并能忠于 理想不退缩。③他的理想并不完全契合中国教育实情,有理想化的一面。 观点三:两者都是,两面兼顾,言之成理即可。 13.B(A.“信手拈来”,语境不符。C此处应为“一蹴而就”;D“望其项背”多用否定式) 14.D(A句式杂糅,将“具有意义”与“起到作用”保留一个即可。B.“几乎…”主语残缺。C句 关联词语,也是语序不当。递进关系颠倒,应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与“印度等许多发展 中国家”对调。) 5.A 16.(5分)肥皂剧是源于西方的、最初插播肥皂等广告的、主要适合于家庭妇女轻松欣赏的、饶 有女权主义含义的长篇连续剧。(定义格式正确得1分,给出一个要点得1分。) 17答案示例:①惆怅若大漠上落寞的黄昏 ②缠绵似长亭里垂泪的离人 尽是人生悲喜 18.略。 参考译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 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 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 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 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 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 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 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 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 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 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 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 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 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 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 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 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 为镇守参赞。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皇 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
8 12.(1)A(3 分)、D(2 分)、B(1 分),答 C 和 E 不给分。(B 项表述不准确,应是“在教育主管 部门眼里”。C 项理解错误。“实施书院式管理制度”只是一种设想,没有实现。E 项中的“中 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说法绝对化,不符合文意。) (2)①随时做好准备,祖国需要人才,自己能有所作为。这从他平时坚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上可以看出。②能够抓住机遇。这从他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急需物理人才时朱清时前去自荐可以 看出。③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有一种拼搏的力量。这从他初到美国从事相关研 究时的表现可以看出。 (3)①为保证教学质量,中科大实行不扩招政策。②在治校期间,提出“去行政化”和“教授 治校”传统,拟在学校实施“书院式”改革。③在任南科大校长任上,未经教育部批准,自主 招生。④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提出放弃行政级别。(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 (4)观点一:朱清时是学者。①学识与治学方面: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 丰硕成果,是物理化学领域的翘楚;具有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努力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展 现出学者的本性。②为人方面:主动放弃省部级待遇,体现了一个学者不慕名利的清高操守, 具有书生气质。③做事方面:秉持知识分子的良心,把匡正中国教育积弊当做终生使命,敢于 坚持真理,具有学者的使命感、责任感。 观点二:朱清时是理想主义者。①拥有崇高理想,一心想创办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世界一流 的人才,并不断付诸实践。②在教育方面,他总是特立独行,按照自己的理想办学,并能忠于 理想不退缩。③他的理想并不完全契合中国教育实情,有理想化的一面。 观点三:两者都是,两面兼顾,言之成理即可。 13.B(A.“信手拈来”,语境不符。C 此处应为“一蹴而就”;D“望其项背”多用否定式) 14.D(A 句式杂糅,将“具有意义”与“起到作用”保留一个即可。B.“几乎…”主语残缺。C 句 关联词语,也是语序不当。递进关系颠倒,应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与“印度等许多发展 中国家”对调。) 15.A 16.(5 分)肥皂剧是源于西方的、最初插播肥皂等广告的、主要适合于家庭妇女轻松欣赏的、饶 有女权主义含义的长篇连续剧。(定义格式正确得 1 分,给出一个要点得 1 分。) 17 答案示例:①惆怅若大漠上落寞的黄昏 ②缠绵似长亭里垂泪的离人 ③尽是人生悲喜 18.略。 参考译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 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 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 1090 多万石,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 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 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 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 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 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 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 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 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 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 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 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 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 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 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 为镇守参赞。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皇 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
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 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 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焓的罪状,不 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 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 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 止了这一做法。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退休回家,去世
9 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 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 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 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 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 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 止了这一做法。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退休回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