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 、质量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金牛区深入推 进“质量强区”战略,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综合实力持续增 强,质量监管不断强化,质量基础不断夯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质量文化,基本完成了质量强区目标任务,为质量工作在“十三 五”期间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质量发展基础 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区大力实施“优二强三”战略,促进了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由2011年71%提升到2015 年的7779%,服务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批发零售业、金融 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累计增长 贡献率达到80%以上
— 1 — 金牛区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质量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金牛区深入推 进“质量强区”战略,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综合实力持续增 强,质量监管不断强化,质量基础不断夯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质量文化,基本完成了质量强区目标任务,为质量工作在“十三 五”期间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质量发展基础 1.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区大力实施“优二强三”战略,促进了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由 2011 年 71%提升到 2015 年的 77.79%,服务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批发零售业、金融 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累计增长 贡献率达到 80%以上
金牛区2011-2015年三产发展图,万元 第三产业 5081134 6218679 第二产业171700 1935043 1934925 1943696 第一产业 1714 1665 945 2011年_2012年2013年_2014m2015年 数据来源于金牛区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十二五”期间,金牛区已聚集形成电 子信息、现代医药两大新兴产业和机械制造、饮料食品两大传统 产业的四大重点产业格局,新增加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8 家。2015年四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8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360亿元。 (2)四大质量稳步提升 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全区工业产品平均合格率达95% 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100%,食品评价性抽 验合格率达986%,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95%以上。 服务业质量整体提升。先导型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批发零 售、科技服务与金融业三大产业増加值位列服务业前三强,生产 性服务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大于86,积极引导旅游业开展各种服 务标准化和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医疗、文化等
— 2 — (数据来源于金牛区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十二五”期间,金牛区已聚集形成电 子信息、现代医药两大新兴产业和机械制造、饮料食品两大传统 产业的四大重点产业格局,新增加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8 家。2015 年四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8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 360 亿元。 (2)四大质量稳步提升 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全区工业产品平均合格率达 95% 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 100%,食品评价性抽 验合格率达 98.6%,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 95%以上。 服务业质量整体提升。先导型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批发零 售、科技服务与金融业三大产业增加值位列服务业前三强,生产 性服务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大于 86,积极引导旅游业开展各种服 务标准化和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医疗、文化等
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加强,初步实现“人有普保、劳有应获 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生活性服务业顾 客满意度指数大于80,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率100%。先后荣获首 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最 佳案例奖等70项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 金牛区2010-2014年服务业发展统计 4500000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000000 批发和零售业 89758 住宿和餐饮业 3500000 金融业 88952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三冷长 3000000 782997 7330 836893 2500000 0023 732190 658672 2000000 13071 1500000 12534861171375 7375 1092091 1000000 773313 500000 04823 68940 1445 81520 59170 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 (数据来源于金牛区统计年鉴) 工程质量安全有保障。现有建筑100%实施节能改造,报监 工程监督覆盖率100%,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100%,一般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次验收合 格率100%,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全区优质结构工程7 个
— 3 — 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加强,初步实现“人有普保、劳有应获、 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生活性服务业顾 客满意度指数大于 80,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率 100%。先后荣获首 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最 佳案例奖等 70 项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 (数据来源于金牛区统计年鉴) 工程质量安全有保障。现有建筑 100%实施节能改造,报监 工程监督覆盖率 100%,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100%,一般工程验收合格率 100%,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次验收合 格率 100%,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全区优质结构工程 7 个
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深入推进污染源整治工作,加大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力度,落实“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加快建设环城 生态区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大工程,总量减排任务全面 完成,2015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55%。大气环境 噪声、水环境逐步改善,2015年PM2.5平均浓度低至68微克/ 立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2.6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 升至426%;全区环境噪声平均值降低至55分贝,比成都市环 境噪声平均值低26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质量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名牌战略成效显著。全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全区各龙 头企业全面实施品牌助推竞争力提升,涌现出了康弘药业、徽记 食品、九正科技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企业,极大增强了 “金牛造”的核心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全区已有中国驰名 商标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四川省天府质量奖1个,四 川省著名商标36个、四川名牌19个、成都市著名商标33个。 加大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十二 五”期间共8家企业12个产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7家 企业15个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360余家企业开展了 执行标准登记工作,杜绝了“无标”生产的现象。引导企业积极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已成功采标168个,采标工作领 先五城区,企业采标前和采标后产品销售收入平均提高3%。欢 乐谷旅游服务标准化通过了省级验收,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社会
— 4 — 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深入推进污染源整治工作,加大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力度,落实“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加快建设环城 生态区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大工程,总量减排任务全面 完成,2015 年万元 GDP 能耗比 2010 年降低 15.5%。大气环境、 噪声、水环境逐步改善,2015 年 PM2.5 平均浓度低至 68 微克/ 立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 12.63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 升至 42.6%;;全区环境噪声平均值降低至 55 分贝,比成都市环 境噪声平均值低 2.6 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2.质量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名牌战略成效显著。全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全区各龙 头企业全面实施品牌助推竞争力提升,涌现出了康弘药业、徽记 食品、九正科技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企业,极大增强了 “金牛造”的核心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全区已有中国驰名 商标 7 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 个、四川省天府质量奖 1 个,四 川省著名商标 36 个、四川名牌 19 个、成都市著名商标 33 个。 加大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十二 五”期间共 8 家企业 12 个产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7 家 企业 15 个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360 余家企业开展了 执行标准登记工作,杜绝了“无标”生产的现象。引导企业积极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已成功采标 168 个,采标工作领 先五城区,企业采标前和采标后产品销售收入平均提高 3%。欢 乐谷旅游服务标准化通过了省级验收,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社会
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 五城区采用先进标准统计,个 168 80 132 140 120 20 成华区 青羊区 锦江区 武侯区 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实施了知识产权 贯标工作,强化了知识产杈助力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发挥。全 区专利申请量超过14000件,发明专利申请超过4000件,人均 有效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达到103件。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比例 从2011年458%增加至2015年47.5%,企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 体 3.质量文化建设特色鲜明 诚信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多维度大力开展质量宣传,初步建 立“教育-文化-产业-实践”相结合的诚信教育体系,大力宣扬“品 质金牛”城市质量诚信精神,积极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传统 文化和契约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成功创 建国家级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在社会各界中开展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诚信宣传及实践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 质量意识
— 5 — 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 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实施了知识产权 贯标工作,强化了知识产权助力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发挥。全 区专利申请量超过 14000 件,发明专利申请超过 4000 件,人均 有效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达到 10.3 件。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比例 从 2011 年 45.8%增加至 2015 年 47.5%,企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 体。 3.质量文化建设特色鲜明 诚信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多维度大力开展质量宣传,初步建 立“教育-文化-产业-实践”相结合的诚信教育体系,大力宣扬“品 质金牛”城市质量诚信精神,积极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传统 文化和契约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成功创 建国家级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在社会各界中开展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诚信宣传及实践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 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诚信监管。实施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质量 信用奖惩机制,加大质量失信惩处力度。开展“守合同、重信用” 活动,树立诚信典型,公开失信企业,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诚信 有奖、失信受罚的诚信价值观。 打造质量标杆。开展质量标杆示范点打造推广,制定了《成 都市金牛区质量强区质量示范点打造工作方案》,不断创新工作 模式,培育企业质量文化,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完成 了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四个方面质量示范点打造推广工程。 2012年产品质量提升示范标杆打造工作获得省级先进。 4.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落实质量统计分析制度。对全区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分 析,并发布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十二五”期间全区产品质量 等级品率上升到9442%,其中优等品产值率72.53%,一等品产 值率2724%,产品质量损失率0.17%,工业产品销售率8961%, 新产品产值率5142%。 发挥认证认可支撑作用。在工业生产、商贸、旅游、文化教 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广泛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认证。全区现有426家企业(单位)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 系认证,123家企业(单位)取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97家企业(单位)取得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 证,1家企业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家企业通过测量管 理体系认证,2家企业通过 HACCP认证,34家企业通过3C强
— 6 — 加强质量诚信监管。实施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质量 信用奖惩机制,加大质量失信惩处力度。开展“守合同、重信用” 活动,树立诚信典型,公开失信企业,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诚信 有奖、失信受罚的诚信价值观。 打造质量标杆。开展质量标杆示范点打造推广,制定了《成 都市金牛区质量强区质量示范点打造工作方案》,不断创新工作 模式,培育企业质量文化,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完成 了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四个方面质量示范点打造推广工程。 2012 年产品质量提升示范标杆打造工作获得省级先进。 4.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落实质量统计分析制度。对全区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分 析,并发布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十二五”期间全区产品质量 等级品率上升到 94.42%,其中优等品产值率 72.53%,一等品产 值率 27.24%,产品质量损失率 0.17%,工业产品销售率 89.61%, 新产品产值率 51.42%。 发挥认证认可支撑作用。在工业生产、商贸、旅游、文化教 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广泛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认证。全区现有 426 家企业(单位)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 系认证,123 家企业(单位)取得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97 家企业(单位)取得 OHSA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 证,1 家企业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 家企业通过测量管 理体系认证,2 家企业通过 HACCP 认证,34 家企业通过 3C 强
制认证。 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提升质 量管理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区通过首席质量官培训的企业 约为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的1/3,覆盖全部21家名牌企业,积极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做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工 作,组织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培训。至“十二五”末,年度培训涵 盖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4500人次,通过高校培训全区科 级及以下干部120人次。 5.质量监管工作坚实有力 完成监管组织机构建设。一步一步完成“三局合一”机构调 整,整合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的基层监管队伍和监管力量,进 一步完善了监管机制建设,增强了监管能效 完善质量监管工作机制建设。制(修)定了《联合打击食品 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机制》、《金牛区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 衔接机制》、《金牛区食品药品联动执法工作制度》,建立了公安 市场监管局、商务局等多部门联合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工 作机制,积极开展“红盾春雷行动”“质检利剑行动”等打击假 冒伪劣及专项整治工作。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损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建立健全了《金牛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制订了《金 牛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金牛区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群体不
— 7 — 制认证。 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提升质 量管理水平,截至 2015 年底,全区通过首席质量官培训的企业 约为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的 1/3,覆盖全部 21 家名牌企业,积极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做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工 作,组织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培训。至“十二五”末,年度培训涵 盖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 4500 人次,通过高校培训全区科 级及以下干部 120 人次。 5.质量监管工作坚实有力 完成监管组织机构建设。一步一步完成“三局合一”机构调 整,整合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的基层监管队伍和监管力量,进 一步完善了监管机制建设,增强了监管能效。 完善质量监管工作机制建设。制(修)定了《联合打击食品 药品安全违法行为机制》、《金牛区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 衔接机制》、《金牛区食品药品联动执法工作制度》,建立了公安、 市场监管局、商务局等多部门联合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工 作机制,积极开展“红盾春雷行动”“质检利剑行动”等打击假 冒伪劣及专项整治工作。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损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建立健全了《金牛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制订了《金 牛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金牛区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群体不
良事件(事故)应急预案》等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形成了以风险 管控为中心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12312”“12315” “12328”“12365”“12369”“96110”等质量投诉热线作用,畅 通质量投诉和消费者维权渠道,不断健全质量申诉投诉处理机 制,做到案件受理回复率达100%,办结率达100%。 (二)质量发展面临形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进入 深度调整周期,经济走势逐步分化,全球产业分布和市场需求结 构出现明显变化。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重大机遇,同时也带 来巨大挑战,国际间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标准、人才、技术 市场等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消费、要素结构快速升级,新科技、 新产品、新业态的爆炸式发展引发了经济格局和社会形态的全面 深刻变化,给新形势下的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电子 商务、快递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流通领域的产品质 量监管乏力,消费维权存在较大难度,质量安全隐患突出。加强 流通领域产品的质量提升、质量监管及消费维权工作刻不容缓。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人 民群众对质量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 求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 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金牛区担负着省、市打 造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使命,肩负着建设全域城市化、全面现
— 8 — 良事件(事故)应急预案》等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形成了以风险 管控为中心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12312”“12315” “12328”“12365”“12369”“96110”等质量投诉热线作用,畅 通质量投诉和消费者维权渠道,不断健全质量申诉投诉处理机 制,做到案件受理回复率达 100%,办结率达 100%。 (二)质量发展面临形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进入 深度调整周期,经济走势逐步分化,全球产业分布和市场需求结 构出现明显变化。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重大机遇,同时也带 来巨大挑战,国际间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标准、人才、技术、 市场等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消费、要素结构快速升级,新科技、 新产品、新业态的爆炸式发展引发了经济格局和社会形态的全面 深刻变化,给新形势下的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电子 商务、快递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流通领域的产品质 量监管乏力,消费维权存在较大难度,质量安全隐患突出。加强 流通领域产品的质量提升、质量监管及消费维权工作刻不容缓。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人 民群众对质量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 求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 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金牛区担负着省、市打 造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使命,肩负着建设全域城市化、全面现
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中西部综合实力领先城区的时代重任,这要 求更加强化质量作为创新发展方式和新动能的重要作用。当前我 区质量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质量安全诚信意识需进一步强 化,质量机制体制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需进 步提高,质量责任需进一步落实。亟需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 和效益”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谋篇布局,推动金牛区经济社会迈 向“质量时代”。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 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话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提 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15441”发展思路和“一升两转”主 攻方向,秉承弘扬“质量至优、诚信至上、品质金牛”城市质量 精神,创新质量投入、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以质量为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以质量为基持续改善民计民生, 着力打造金牛标准、金牛品牌,树立金牛信誉,积极增创质量发 展新优势,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区、中心优城典范区、枢 纽经济示范区、文化旅游新兴区、幸福和谐首善区”,率先高标 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全域城市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 化的中西部综合实力领先城区,谱写伟大中国梦金牛篇章奠定坚 实的质量基础
— 9 — 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中西部综合实力领先城区的时代重任,这要 求更加强化质量作为创新发展方式和新动能的重要作用。当前我 区质量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质量安全诚信意识需进一步强 化,质量机制体制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需进一 步提高,质量责任需进一步落实。亟需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 和效益”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谋篇布局,推动金牛区经济社会迈 向“质量时代”。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 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话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提 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15441”发展思路和“一升两转”主 攻方向,秉承弘扬“质量至优、诚信至上、品质金牛”城市质量 精神,创新质量投入、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以质量为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以质量为基持续改善民计民生, 着力打造金牛标准、金牛品牌,树立金牛信誉,积极增创质量发 展新优势,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区、中心优城典范区、枢 纽经济示范区、文化旅游新兴区、幸福和谐首善区”,率先高标 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全域城市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 化的中西部综合实力领先城区,谱写伟大中国梦金牛篇章奠定坚 实的质量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引领发展 始终把质量效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 坚持一切经济工作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改 革创新与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打造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可 持续发展经济形态。 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完善全面质量创新体系,既注重技 术、产品、产业创新,也重视理念、文化、管理和制度创新。汇 聚各方创新人才,激发全区创新活力,以强劲的创新推动质量 标准、品牌的提升,以质量、标准、品牌引领经济社会高水平发 展 3.坚持统筹协调发展 持续深化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量文化建设,统筹监管和服 务,把握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 追求规模、速度与结构、效益相统一,资源、环境和人的发展相 协调 4.坚持质量安全底线 把安全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强化全民质量安全意识, 逐级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实施各领域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提 升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质量安全保障和质量安全事件处理能力,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10
— 10 —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引领发展 始终把质量效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 坚持一切经济工作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改 革创新与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打造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可 持续发展经济形态。 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完善全面质量创新体系,既注重技 术、产品、产业创新,也重视理念、文化、管理和制度创新。汇 聚各方创新人才,激发全区创新活力,以强劲的创新推动质量、 标准、品牌的提升,以质量、标准、品牌引领经济社会高水平发 展。 3.坚持统筹协调发展 持续深化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量文化建设,统筹监管和服 务,把握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 追求规模、速度与结构、效益相统一,资源、环境和人的发展相 协调。 4.坚持质量安全底线 把安全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强化全民质量安全意识, 逐级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实施各领域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提 升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质量安全保障和质量安全事件处理能力,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