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讲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水准测量原理及如何操作水准仪 重点难点:重点:水准测量原理;难点:视差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二章:水准测量 高程测量的概念 根据已知点高程,测定该点与未知点的高差,然后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方 即 H未=H已+h 高程测量的方法分类 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为 水准测量( eveling) 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 气压高程测量( air pressure leveling) GPS测量。( GPS leveling) §21水准测量原理与仪器操作 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 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1 第二章 第一讲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水准测量原理及如何操作水准仪 重点难点:重点:水准测量原理;难点: 视差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二章:水 准 测 量 高程测量的概念 根据已知点高程,测定该点与未知点的高差,然后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方 法。 即: H 未=H 已+h 高程测量的方法分类 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为: 水准测量(leveling) 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 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 GPS 测量。(GPS leveling) §2.1 水准测量原理与仪器操作 一. 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 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前进方向 水平视线 A a一后视读数 A一一后视点 b-一前视读数 B—一前视点 1.A、B两点间高差 hB=HB-H=a-b 2.测得两点间高差hB后,若已知A点高程H4,则可得B点的高程。 HB=H4+hB° 3.视线高程: H=h+a=h+b 4.转点 TP(turning point)的概念 结论:A、B两点间的高差h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仪器和工具 (一)水准仪eve) 1.望远镜( telescope)一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组成。 2.水准器bube)有两种: 圆水准器( circular bubble)-—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 水准管 (bubble tube)-一精度高,用于精平。 特性: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
2 a——后视读数 A——后视点 b——前视读数 B——前视点 1.A、B 两点间高差: hAB = HB − HA = a −b 2.测得两点间高差 AB h 后,若已知 A 点高程 HA ,则可得 B 点的高程。 HB = HA + hAB。 3.视线高程: Hi = HA + a = HB + b 4.转点 TP(turning point)的概念。 = = − i i i hAB h a b 1 1 1 结论:A、B 两点间的高差 AB h 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二. 仪器和工具 (一)水准仪(level) 1.望远镜(telescope)——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组成。 2.水准器(bubble)有两种: 圆水准器(circular bubble)——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 水准管(bubble tube)——精度高,用于精平。 特性: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
3.基座( tribrach) (二)水准尺( eveling staf)一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1.尺面分划为lcm,每10cm处(E字形刻划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 2.双面尺的红面尺底刻划:一把为4687mm,另一把为4787mm (三)尺垫( (staff plate) 放置在转点上,为防止观测过程中水准尺下沉。 三.水准仪的使用 操作程序:粗平一一瞄准一一精平一一读数 (一)湘粗平一一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方法:对向转动脚螺旋1、2—一使气泡移至1、2方向的中间—一转动脚螺旋 3,使气泡居中 2.规律: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二)瞄准 1.方法:先用准星器粗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2.视差 概念: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时,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 产生原因: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方法:仔细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 (三)精平 1、方法:如图所示微倾式水准仪( (tilt level),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成像抛 物线符合。 2、说明:若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 compensator level),仪器无微倾螺旋,故不需 进行精平工作 (四)读数一一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1.方法: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厘米数尺面上的格数,毫米估读
3 3.基座(tribrach) (二)水准尺(leveling staff)——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1.尺面分划为 1cm,每 10cm 处(E 字形刻划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 2.双面尺的红面尺底刻划:一把为 4687mm,另一把为 4787mm。 (三)尺垫(staff plate) 放置在转点上,为防止观测过程中水准尺下沉。 三. 水准仪的使用 操作程序: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一)粗平——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1.方法:对向转动脚螺旋 1、2——使气泡移至 1、2 方向的中间——转动脚螺旋 3,使气泡居中。 2.规律: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二)瞄准 1.方法:先用准星器粗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2.视差 概念: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时,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 产生原因: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方法:仔细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 (三)精平 1、方法:如图所示微倾式水准仪(tilt level),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成像抛 物线符合。 2、说明:若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compensator level),仪器无微倾螺旋,故不需 进行精平工作。 (四)读数——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1.方法: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厘米数尺面上的格数,毫米估读
2.规律:读数在尺面上由小到大的方向读。故对于望远镜成倒像的仪器,即从上 往下读,望远镜成正像的仪器,即从下往上读。(举例) 课后作业: 教材第29页习题1、2、3、4题 第二章第二讲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水准路线的布设、水准测量闭合差的分配 重点难点:水准测量闭合差的分配。 教学内容: §22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四.水准点( Bench mark) 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BM,一般用表示 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见图) 五.水准路线 leveling line) 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 closed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BMl—一已知点BMl 2.附合水准路线( annexed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BM1-一已知点BM2 3.支水准路线( (spur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BM1-一某一待定水准点A 已知高杈点 附合水梅路线 8种测定高程点 水路线及前进 闭合水惠路线 支水梅路线
4 2.规律:读数在尺面上由小到大的方向读。故对于望远镜成倒像的仪器,即从上 往下读,望远镜成正像的仪器,即从下往上读。(举例) 课后作业: 教材第 29 页习题 1、2、3、4 题。 第二章 第二讲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水准路线的布设、水准测量闭合差的分配。 重点难点:水准测量闭合差的分配。 教学内容: §2.2 普通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 四. 水准点(Bench Mark) 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BM,一般用表示。 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见图) 五.水准路线(leveling line) 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closed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 BM1——已知点 BM1 2.附合水准路线(annexed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 BM1——已知点 BM2 3.支水准路线(spur leveling line)。 由已知点 BM1——某一待定水准点 A
六.水准测量的实施(外业) a)观测要求 如图,有 (1)水准仪安置在离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之处。 (2)为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两次仪器高法:高差之差h-h'±≤5mm;双面尺法,①红黑面读数差土≤3mm②h黑 红土≤5mm。 前进方向 h=+0.385 e12 l2=+096129-45 h:=-0.543 BMB h2=+0.120u.92 1134-LBr1:4324 TP4 BMA TP3 2.水准测量记录表 点号 水淮尺数 平均岛 改正后 1.44 1.32 +0120 1.622 0.876+0.946 1.820 LTP41.422 sAME +0118 7.6426.616+1.026 注意:(1)起始点只有后视读数,结束点只有前视读数,中间点既有后视读数 又有前视读数。 (2)∑α-∑b=∑h,只表明计算无误,不表明观测和记录无误
5 六.水准测量的实施(外业) a) 观测要求 如图,有: (1)水准仪安置在离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之处。 (2)为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 “双面尺法”。 两次仪器高法:高差之差 h-h’5mm;双面尺法,①红黑面读数差3mm ② h 黑 -h 红5mm。 2.水准测量记录表 注意:(1)起始点只有后视读数,结束点只有前视读数,中间点既有后视读数 又有前视读数。 (2) a −b = h ,只表明计算无误,不表明观测和记录无误
四.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内业) (一)计算闭合差:=∑h∑h理 1.闭合水准路线:=∑∑l=∑h 2.附合水准路线:f=∑h∑h组=∑h(H终-H始) (二)分配高差闭合差 1.高差闭合差限差(容许误差) fn=±40√……适用于平原区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有: f 适用于山区 式中,f容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一一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n—测站数 分配原则 按与距离L或测站数n成正比,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三)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用改正后的高差和已知点的高程,来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水准测量的成果实例 【例】如图为按图根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略图。BM-A和 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图中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路线上方的数字为 测得的两点间的高差(以m为单位),路线下方数字为该段路线的长度(以km为单 位),试计算待定点1、2、3点的高程 +2.3 31 2.813 BM-A BM-B 1.6km 2. 1km 2.244 3 +1.430 H4=45.286 1.7km 2.0km H a=49.579 解算如下
6 四.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内业) (一)计算闭合差: f h = h测 −h理 1.闭合水准路线: f h =h测 −h理 =h测 2.附合水准路线: f h测 h理 h测 (H终 H始) h = − = − − (二)分配高差闭合差 1.高差闭合差限差(容许误差)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有: = = 适用于山区 适用于平原区 容 容 f n f L h h 12 40 式中, f h容 ——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n——测站数 2.分配原则: 按与距离 L 或测站数 n 成正比,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三)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用改正后的高差和已知点的高程,来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水准测量的成果实例 【例】如图为按图根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略图。BM-A 和 BM-B 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图中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路线上方的数字为 测得的两点间的高差(以 m 为单位),路线下方数字为该段路线的长度(以 km 为单 位),试计算待定点 1、2、3 点的高程。 解算如下:
第一步计算高差闭合差:f=∑h-(H-H如)=4330-4293=37mm) 第二步计算限差:f容=±4L=±4074=±1088m) 因为团f|<|,可进行闭合差分配。 第三步计算每km改正数:=二A 5mm/km L 第四步计算各段高差改正数:V=n,。四舍五入后,使∑v=-f 故有:V1=8mm,V2=l1mm,V3=8mm,V4=10mm。 第五步计算各段改正后高差后,计算1、2、3各点的高程 改正后高差=改正前高差+改正数V1 HI=HBMA+(h+V1)45286+2323=47609m) Hz=H+(h+V)47509+2802=504l1m) H3=H2+(h+V3)=50.3l1-2252=48.159m) HBMB=H3+(h4+V4)=48059+1.420=49579(m) 可用 EXCEL软件计算如下图: 表2-3等外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1234567 点名路线长km)观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 BM-A 45.286 1.6 2.331-0.008 2.323 47.609 2.1 2813-0.01052.802550.4115 2.244 .0085-2.252548 BM-B 1.43 49.579 33-0.0374.29349,579 10闭合差(m)0.037 11闭和差允许值c)0.10818 12km高差改正数m)-0.005 课后作业: 教材第29页习题6、7、8、9、10题
7 第一步计算高差闭合差: f h (H H ) 4.330 4.293 37(mm) h = 测 − 终 − 始 = − = 第二步计算限差: f 40 L 40 7.4 108.8(mm) h容 = = = 因为 f h f h容 ,可进行闭合差分配。 第三步计算每 km 改正数: mm km L f V h 5 / 0 = − − = 第四步计算各段高差改正数: Vi V ni = 0 。四舍五入后,使 i = − h v f 。 故有:V1=-8mm,V2=-11mm,V3=-8mm,V4=-10mm。 第五步计算各段改正后高差后,计算 1、2、3 各点的高程。 改正后高差=改正前高差+改正数 Vi H1=HBM-A+(h1+V1)=45.286+2.323=47.609(m) H2=H1+(h2+V2)=47.509+2.802=50.411(m) H3=H2+(h3+V3)=50.311-2.252=48.159(m) HBM-B=H3+(h4+V4)=48.059+1.420=49.579(m) 可用 EXCEL 软件计算如下图: 课后作业: 教材第 29 页习题 6、7、8、9、10 题
第二章第三讲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普通水准仪的检校方法、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并对精 密水准仪有初步的认识。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普通水准仪i角的检验与校正 教学内容: §2.3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轴线的几何关系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 1.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 2.圆水准轴LL/竖轴WV 3.横丝要水平(即:⊥竖轴W) 如下图所示: LL轴 vv轴LL轴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气泡居中后,再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看气泡是否居中。 2.校正:用脚螺旋使气泡向中央移动一半,再用拨针拨动三个“校正螺旋”, 使气泡居中。 (二)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见图) 整平后,用横丝的一端对准一固定点P,转动微动螺旋,看P点是否沿着
8 第二章 第三讲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普通水准仪的检校方法、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并对精 密水准仪有初步的认识。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普通水准仪 i 角的检验与校正 教学内容: §2.3 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 水准仪轴线的几何关系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 1.水准管轴 LL//视准轴 CC 2.圆水准轴 L ’ L ’ //竖轴 VV 3.横丝要水平(即:⊥竖轴 VV) 如下图所示: 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气泡居中后,再将仪器绕竖轴旋转 180°,看气泡是否居中。 2.校正:用脚螺旋使气泡向中央移动一半, 再用拨针拨动三个“校正螺旋”, 使气泡居中。 (二)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见图) 整平后,用横丝的一端对准一固定点 P,转动微动螺旋,看 P 点是否沿着
横丝移动。 2.校正:旋下目镜处的十字丝环外罩,转动左右2个“校正螺丝”。 (三)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i角)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1)平坦地上选A、B两点,约50m。 (2)在中点C架仪,读取a1、bl,得h=a1-bi (3)在距B点约2~3m处架仪,读取a、b2,得h2=a2-b2 (4)若h2≠h1,则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有i角 因为①h1为正确高差②b2的误差可忽略不计,故有: 对于S3水准仪,若i角大于20″时,需校正 D1. 2.校正方法有二种 (1)校正水准管 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横丝对准(a'=h+b),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2)校正十字丝一一可用于自动安平水准仪 保持水准管气泡居中,拨动十字丝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横丝对准a2’
9 横丝移动。 2.校正 :旋下目镜处的十字丝环外罩,转动左右 2 个“校正螺丝”。 (三)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i 角)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 (1)平坦地上选 A、B 两点,约 50m。 (2)在中点 C 架仪,读取 a1、b1,得 h1=a1-b1 (3)在距 B 点约 2~3m 处架仪,读取 a2、b2,得 h2=a2-b2 (4)若 h2≠h1 ,则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有 i 角。 因为①h1 为正确高差②b2 的误差可忽略不计,故有: − = DAB h h i 2 1 对于 S3水准仪,若 i 角大于 20 时,需校正。 2.校正 方法有二种: (1) 校正水准管 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横丝对准(a2’=h1+b2),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2)校正十字丝——可用于自动安平水准仪 保持水准管气泡居中,拨动十字丝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横丝对准 a2’
§2.4自动安平、精密、电子水准仪简介 自动安平水准仪( compensator1eve1) 1.原理一一与普通水准仪相比,在望远镜的光路上加了一个补偿器 2.使用一—粗平后,望远镜内观察警告指示窗若全部呈绿色,方可读数:最好状 态是指示窗的三角形尖顶与横指标线平齐。 3.检校—一与精通水准仪相比,要增加一项补偿器的检验,即:转动脚螺旋,看 警告指示窗是否出现红色;以此来检查补偿器是否失灵 精密水准仪( precise leve1)(每公里往返平均高差中误差≤1m) 精密水准仪一一提供精确的水平视线和精确读数 2、精密水准尺一一刻度精确(铟钢带水准尺 invar leveling staff)。 3、读数方法 (1)精平后,转动测微螺旋,使十字丝的楔形丝精确夹准某一整分划线。 (2)读数时,将整分划值和测微器中的读数合起来 数字水准仪( digital leve1)及条纹码水准尺( coding level staff) 、具有自动安平、显示读数和视距功能。 2、能与计算机数据通讯,避免了人为观测误差。 §2.5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来源有:伙器误差操作误差、外界条件影响。 仪器误差 主要有: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i角)的误差、水准尺误差 操作误差 主要有:水准气泡未严格居中、视差、估读误差、水准尺未竖直。 .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 主要有:仪器下沉、尺垫下沉、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气温和风力
10 §2.4 自动安平、精密、电子水准仪简介 一. 自动安平水准仪(compensator level) 1.原理——与普通水准仪相比,在望远镜的光路上加了一个补偿器。 2.使用——粗平后,望远镜内观察警告指示窗若全部呈绿色,方可读数;最好状 态是指示窗的三角形尖顶与横指标线平齐。 3.检校——与精通水准仪相比,要增加一项补偿器的检验,即:转动脚螺旋,看 警告指示窗是否出现红色;以此来检查补偿器是否失灵。 二.精密水准仪(precise level)(每公里往返平均高差中误差1mm) 1、精密水准仪——提供精确的水平视线和精确读数; 2、精密水准尺——刻度精确(铟钢带水准尺 invar leveling staff)。 3、读数方法 (1) 精平后,转动测微螺旋,使十字丝的楔形丝精确夹准某一整分划线。 (2) 读数时,将整分划值和测微器中的读数合起来。 三.数字水准仪(digital level)及条纹码水准尺(coding level staff) 1、具有自动安平、显示读数和视距功能。 2、能与计算机数据通讯,避免了人为观测误差。 §2.5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来源有: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外界条件影响。 一.仪器误差 主要有: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i 角)的误差、水准尺误差 二.操作误差 主要有:水准气泡未严格居中、视差、估读误差、水准尺未竖直。 三.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 主要有:仪器下沉、尺垫下沉、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气温和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