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过关检测题 说“帘 陈从周 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地感到幽绝,瓶花妥贴,十分宜人。这小 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起左右吧! 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说得率直点,是增添了所谓诗情画意,而 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真是变化无端。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 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己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 就呤出了古人这句词来。 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 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教人遐思,引人入画 记得在“文革“中失去的数十封女作家凌叔华写给徐志摩的信,是用荣宝斋特制的花笺。画 的是帘影双燕,毛笔小楷出之,文情令人魂销。当年的作家们是如昆高雅绝俗,而今事隔几 十年,她远客英伦,八十多岁的老人提起此事,还分明记得呢 “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 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慈禧太后垂 帘听政,也是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而产生了许多故事:“珠帘寨”、“水 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同,帘者恋也,因 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爱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 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
- 1 -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过关检测题 一、说“帘” 陈从周 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地感到幽绝,瓶花妥贴,十分宜人。这小 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起左右吧! 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说得率直点,是增添了所谓诗情画意,而 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真是变化无端。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 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 就呤出了古人这句词来。 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 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教人遐思,引人入画。 记得在“文革“中失去的数十封女作家凌叔华写给徐志摩的信,是用荣宝斋特制的花笺。画 的是帘影双燕,毛笔小楷出之,文情令人魂销。当年的作家们是如昆高雅绝俗,而今事隔几 十年,她远客英伦,八十多岁的老人提起此事,还分明记得呢! “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 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慈禧太后垂 帘听政,也是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而产生了许多故事:“珠帘寨”、“水 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同,帘者恋也,因 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爱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 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
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著名博物馆。单就湘帘、珠帘来 说,通风好,隔景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而且分外雅洁…….几乎好说有帘如无帘,可 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起子千变万 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尺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来也不会太 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 能在滕王阁上方得体。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帘上画画称 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那真是移 步换影了。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建成,邀我小住,窗上装有竹帘,这迷人的山居,添上这迷人的帘影, 不愧为出于大师手笔,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浓厚的感情,小至一帘,也不肯轻易放过。我在录 音机中放出了昆曲《琴桃》,华文漪的那句“帘卷残荷水殿风”唱词,正仿佛帘动风来,客中寻 趣,我则得之了 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拉,似乎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 是一个功能的问题,它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 1、作者笔下“帘”的特点体现在哪里?请简要说出三条。(不超过15字) 2、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人的用帘……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在内”根据文意,加以阐释 、本文多处援引古诗句,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4、说说第二段引用“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两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参考答案
- 2 - 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著名博物馆。单就湘帘、珠帘来 说,通风好,隔景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而且分外雅洁……几乎好说有帘如无帘,可 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起子千变万 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尺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来也不会太 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 能在滕王阁上方得体。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帘上画画称 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那真是移 步换影了。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建成,邀我小住,窗上装有竹帘,这迷人的山居,添上这迷人的帘影, 不愧为出于大师手笔,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浓厚的感情,小至一帘,也不肯轻易放过。我在录 音机中放出了昆曲《琴桃》,华文漪的那句“帘卷残荷水殿风”唱词,正仿佛帘动风来,客中寻 趣,我则得之了。 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拉,似乎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 是一个功能的问题,它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 1、作者笔下“帘”的特点体现在哪里?请简要说出三条。(不超过 15 字) 2、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人的用帘……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在内”根据文意,加以阐释。 3、本文多处援引古诗句,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4、说说第二段引用“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两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参考答案:
增添诗情画意隔中有透、雅致因物生情。 2、(1)帘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2)历史上有着许多与帘有关的故事传说:(3)要求 建筑师、园林师重视用帘背后的文化意蕴。 3、(1)形象表现帘千变万化的特点;(2)凸现诗情画意(3)使文章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4、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愁思,表达了作者对老妻去世的伤感之情 孟庙的树 孙继权 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了 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庙的树生长 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 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 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落尽,银杏看去又像 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焚帛池内,一株老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向枝头输送着养分,高处裂透 出一个锅盖大小的树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孟子后裔在祭祀完先祖后,昂头望天,惊 喜地从这个树洞中望见了西沉的橘红色的月亮。从此,孟庙中又添一景一——“洞槐望月
- 3 - 1、增添诗情画意 隔中有透、雅致 因物生情。 2、(1)帘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2)历史上有着许多与帘有关的故事传说;(3)要求 建筑师、园林师重视用帘背后的文化意蕴。 3、(1)形象表现帘千变万化的特点;(2)凸现诗情画意(3)使文章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4、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愁思,表达了作者对老妻去世的伤感之情。 二、孟庙的树 孙继权 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了。 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庙的树生长 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 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 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落尽,银杏看去又像 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焚帛池内,一株老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向枝头输送着养分,高处裂透 出一个锅盖大小的树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孟子后裔在祭祀完先祖后,昂头望天,惊 喜地从这个树洞中望见了西沉的橘红色的月亮。从此,孟庙中又添一景———“洞槐望月
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栒杞,这便是孟庙中著名 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咂出枸杞的甘美 和桧树的陈香。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苍老得树身只剩下 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 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谁知道这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柏和桧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一派森然气 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柯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而树顶却 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力留下的 创伤? 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众多花喜鹊、灰 喜鹊在树上盘旋、鸣叫。地上落满柏子。潮湿的草皮上钻岀几朵黑褐色的野蘑菇。阳光透过 树隙照射过来,给弥漫寒气的孟庙注入几分温暖。游人很少。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的张慧女 士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年岁远远 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三四千只 灰鹭。这些鹭在这儿不知生活多少年了。它专吃活物,以微山湖中的鱼虾为食。成鹭每日往 返庙与湖之间,衔鱼叼虾,哺育幼雏,繁衍生息。夏日,游客会不时在柏树下发现一些从树 上掉下来的鱼虾,那是灰鹭在饲喂幼鹭时不慎落下的 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如炬。平缓 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 养吾浩然之气
- 4 - 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枸杞,这便是孟庙中著名 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咂出枸杞的甘美 和桧树的陈香。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苍老得树身只剩下一 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 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谁知道这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柏和桧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一派森然气 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柯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而树顶却 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力留下的 创伤? 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众多花喜鹊、灰 喜鹊在树上盘旋、鸣叫。地上落满柏子。潮湿的草皮上钻出几朵黑褐色的野蘑菇。阳光透过 树隙照射过来,给弥漫寒气的孟庙注入几分温暖。游人很少。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的张慧女 士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年岁远远 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三四千只 灰鹭。这些鹭在这儿不知生活多少年了。它专吃活物,以微山湖中的鱼虾为食。成鹭每日往 返庙与湖之间,衔鱼叼虾,哺育幼雏,繁衍生息。夏日,游客会不时在柏树下发现一些从树 上掉下来的鱼虾,那是灰鹭在饲喂幼鹭时不慎落下的。 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如炬。平缓 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 养吾浩然之气。”……
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一片绿荫下 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两千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壤。孟子在他年富力强之时 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 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六十五岁时,孟子退居邹国,教学、 著述,终其一生 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 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年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 林,荫庇天下。(选自《人民日报》2005年1月22日) 1、第②段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的“你”和“我”代指和_。 2、文章标题“孟庙的树”有哪两层含义?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第⑧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请问引用这些名句有什么作用? 4、试分析第D段话的含义。 5、从写作内容看,本文是如何安排行文思路的? 6、尽管后来孟子思想成为儒家经典,但当初他的政治抱负也是如“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 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经历了类似的磨难。请另举一例 参考答案 1、银杏、紫藤
- 5 - 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一片绿荫下 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两千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壤。孟子在他年富力强之时, 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 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六十五岁时,孟子退居邹国,教学、 著述,终其一生。 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 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年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 林,荫庇天下。 (选自《人民日报》2005 年 1 月 22 日) 1、第②段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的“你”和“我”代指 和 。 2、文章标题“孟庙的树”有哪两层含义?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第⑧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请问引用这些名句有什么作用? 4、试分析第⑾段话的含义。 5、从写作内容看,本文是如何安排行文思路的? 6、尽管后来孟子思想成为儒家经典,但当初他的政治抱负也是如“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 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经历了类似的磨难。请另举一例。 参考答案: 1、银杏、紫藤
2、孟庙里各种古老的树以及孟子这株大树。“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 的”写古树为写孟子作了铺垫。 3、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和哲学理想:为下文赞扬孟子的思想做了充分的铺垫 增加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化了主题。(意思对即可) 4、孟子的治国理想和政治抱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终于迎来了尊崇儒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使 孟子思想深入人心,逐渐得到弘扬光大。(意思对即可) 5、(1)由所见到所思所想所感:(2)由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3)移步换景等。(写出 两点即给4分) 6、(略) 三、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 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叠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 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总是 令初来的北方人吃惊。可以想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 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 和活泼,是一种封建正统文化的稀疏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点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 它们不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良仆,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 制,不越雷池 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汇。建筑外观上的南北差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尤其
- 6 - 2、孟庙里各种古老的树以及孟子这株大树。 “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 的” 写古树为写孟子作了铺垫。 3、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和哲学理想;为下文赞扬孟子的思想做了充分的铺垫; 增加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化了主题。(意思对即可) 4、孟子的治国理想和政治抱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终于迎来了尊崇儒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使 孟子思想深入人心,逐渐得到弘扬光大。(意思对即可) 5、(1)由所见到所思所想所感;(2)由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3)移步换景等。(写出 两点即给 4 分) 6、(略) 三、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 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叠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 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总是 令初来的北方人吃惊。可以想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 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 和活泼,是一种封建正统文化的稀疏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点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 它们不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良仆,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 制,不越雷池。 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汇。建筑外观上的南北差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尤其
是一些富宅,其实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间,可供主人安 置侍卫和女佣;很讲究家庭封闭与谐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排儿 孙及其宝眷,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节日大团囻。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坐,上下分明, 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庭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萧吹秋月,酒饮 冬霜,也就免不了生出种陶潜式的清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 院里咳血和低吟。 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纷纷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 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庭更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庭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 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活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 要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 睽睽之下? 如今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般来说缺少个性, 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毎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岀彼此相似的 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时刻关闭电视 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产生同 样流行的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绪?以前有一些人说, 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向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 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日本东 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在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 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说:“因 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
- 7 - 是一些富宅,其实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间,可供主人安 置侍卫和女佣;很讲究家庭封闭与谐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排儿 孙及其宝眷,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节日大团圆。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坐,上下分明, 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庭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萧吹秋月,酒饮 冬霜,也就免不了生出一种陶潜式的清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 院里咳血和低吟。 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纷纷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 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庭更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庭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 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活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 要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 睽睽之下? 如今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 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 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 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产生同 样流行的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绪?以前有一些人说, 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向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 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日本东 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在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 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说:“因 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
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 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 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 或者在汽车疾驰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萧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 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点真趣;这不能 不使人遗憾。这遗憾常常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 18、文中第1段写古代南北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由此反映出的南北人心又有什么不 同?作者写此要阐明一个什么观点?(5分) (1)古代南方建筑特点是(不超过20字) (2)古代北方建筑特点是(不超过12字) (3)反映出南方人的心理是(不超过25字) (4)反映出北方人的心理是(不超过12字) (5)阐明的观点是(不超过15字) 19、第2段说:“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1)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2)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超过40字) 20、第3段说:“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纷纷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序号分条概述如下(每条不超过14字)(6分) 答 21、文章的标题取为《阳台上的遗憾》,下面对这个“遗憾”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缺少个性的现代化建筑正在使城市的面貌趋于同 B.现代建筑少了古代建筑的特色。 C.城市面貌的趋同使人也少了鲜明的个性 D.形式趋同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定会使人从此眠灭了清心和雅趣 E.现代建筑正在改变社会的结构,改变人的心理,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 18、(1)老街很少有直的、正的:有各种偏门和曲道。(2)四合院一栋一檐都有定向。(3) 对封建正统文化轻视和不顺从,是自由活泼和生机勃勃的。(4)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5) 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19、(1)修辞:拟人。(2)意思:我们仍然能在南方宅院里找到汉文化的踪迹,只是它已变 得病态,失去生机。(或:汉文化已变得病态,失去生机,但我们仍然能在南方宅院里找 到它的踪迹)。 20、(1)金钱成了更有力的社会纽带。(2)个人成为更重要的社会单元。(3)都市生活一胎 化。(4)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 21、B、D(B.见第1段最后一句、第3段第1句。作者并不认为古代建筑的特色应该恢复
- 8 - 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 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 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 或者在汽车疾驰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萧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 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点真趣;这不能 不使人遗憾。这遗憾常常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 18、文中第 1 段写古代南北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由此反映出的南北人心又有什么不 同?作者写此要阐明一个什么观点?(5 分) (1)古代南方建筑特点是 (不超过 20 字): (2)古代北方建筑特点是 (不超过 12 字): (3)反映出南方人的心理是 (不超过 25 字): (4)反映出北方人的心理是 (不超过 12 字): (5)阐明的观点是(不超过 15 字): 19、第 2 段说:“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如何理解这句话?(3 分) (1)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超过 40 字): 20、第 3 段说:“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纷纷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序号分条概述如下(每条不超过 14 字)(6 分) 答: 21、文章的标题取为《阳台上的遗憾》,下面对这个“遗憾”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 ] A.缺少个性的现代化建筑正在使城市的面貌趋于同一。 B.现代建筑少了古代建筑的特色。 C.城市面貌的趋同使人也少了鲜明的个性。 D.形式趋同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定会使人从此眠灭了清心和雅趣。 E.现代建筑正在改变社会的结构,改变人的心理,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 18、(1)老街很少有直的、正的;有各种偏门和曲道。(2)四合院一栋一檐都有定向。(3) 对封建正统文化轻视和不顺从,是自由活泼和生机勃勃的。(4)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5) 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19、(1)修辞:拟人。(2)意思:我们仍然能在南方宅院里找到汉文化的踪迹,只是它已变 得病态,失去生机。(或:汉文化已变得病态,失去生机,但我们仍然能在南方宅院里找 到它的踪迹)。 20、(1)金钱成了更有力的社会纽带。(2)个人成为更重要的社会单元。(3)都市生活一胎 化。(4)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 21、B、D(B.见第 1 段最后一句、第 3 段第 1 句。作者并不认为古代建筑的特色应该恢复
也不认为现代建筑少了古代建筑的特色是一种遗憾,他认为古代建筑形式被取代是一种必然 作者是希望现代建筑不要千篇一律。D.“定会使人从此”太绝对化。A.依据见第4段第1句。 C.依据见第4段第2、3句。E.依据见第5段) 四、书店里的书 本书从作家酝酿到青灯孤伴的写作,再辗转邮寄到各出版社编辑案头,几经审看周折, 待到终于送给印刷车间排版师和技工师手中,书的模样才会大抵胚胎成形。当纸页们列队集 合最终以集团军的方式涌出厂门,它们会经过长途跋涉奔赴到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图书市场, 虽说那儿并非是书的最后栖息之地一一庄穆典雅的幽静书房,却是一本书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 驿站,一次奇遇的最紧要关口。在这里,它将与它的主人相遇、结识,并最终被阅读和接纳, 从而成为朋友、知交、导师、奴仆、情人等等。 我每次一走进书店门,总是瞥见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伫立着一排排精装简装的书们:穿 长衫的书,着西装的书,披袈裟法衣的书,穿旗袍中山装列宁装露脐装的书…以及苹果脸的 书,满面沧桑的书,油头粉面的书,素面朝天的书,皓首白发的书,赤身裸体的书,搔首弄 姿的书,男扮女装的书,忧愤叹嘘的书,隐性埋名鬼鬼祟祟的书.… 本书里承载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一本书里隐蔽着一个卑鄙的阴谋;一本书或许是一个不 屈灵魂的啸傲呐喊,一本书或许深深浸淫着写作者经年的血与汨。有时,我会看见一本哭泣 着的书,它缓缓向我讲叙发生在遥远年代里的陈怨积案;有时,我会留意到一本窃窃低笑的 书,那是那个装着一肚皮噱头,做过小品演员的家伙急着为人们抖落幽默暴笑的“包袱”:也有 时我会遇见一本愤怒之极的书,它是另一种主义的倡导者,它主张用暴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 理想 是的,一本睡得昏头胀脑的书会发出无聊的呓语,一本挤眉弄眼的书则用它封面的艳照引 诱每一个走过身边的脚步
- 9 - 也不认为现代建筑少了古代建筑的特色是一种遗憾,他认为古代建筑形式被取代是一种必然。 作者是希望现代建筑不要千篇一律。D.“定会使人从此”太绝对化。A.依据见第 4 段第 1 句。 C.依据见第 4 段第 2、3 句。E.依据见第 5 段)。 四、书店里的书 一本书从作家酝酿到青灯孤伴的写作,再辗转邮寄到各出版社编辑案头,几经审看周折, 待到终于送给印刷车间排版师和技工师手中,书的模样才会大抵胚胎成形。当纸页们列队集 合最终以集团军的方式涌出厂门,它们会经过长途跋涉奔赴到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图书市场, 虽说那儿并非是书的最后栖息之地——庄穆典雅的幽静书房,却是一本书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 驿站,一次奇遇的最紧要关口。在这里,它将与它的主人相遇、结识,并最终被阅读和接纳, 从而成为朋友、知交、导师、奴仆、情人等等。 我每次一走进书店门,总是瞥见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伫立着一排排精装简装的书们:穿 长衫的书,着西装的书,披袈裟法衣的书,穿旗袍中山装列宁装露脐装的书……以及苹果脸的 书,满面沧桑的书,油头粉面的书,素面朝天的书,皓首白发的书,赤身裸体的书,搔首弄 姿的书,男扮女装的书,忧愤叹嘘的书,隐性埋名鬼鬼祟祟的书…… 一本书里承载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一本书里隐蔽着一个卑鄙的阴谋;一本书或许是一个不 屈灵魂的啸傲呐喊,一本书或许深深浸淫着写作者经年的血与泪。有时,我会看见一本哭泣 着的书,它缓缓向我讲叙发生在遥远年代里的陈怨积案;有时,我会留意到一本窃窃低笑的 书,那是那个装着一肚皮噱头,做过小品演员的家伙急着为人们抖落幽默暴笑的“包袱”;也有 时我会遇见一本愤怒之极的书,它是另一种主义的倡导者,它主张用暴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 理想…… 是的,一本睡得昏头胀脑的书会发出无聊的呓语,一本挤眉弄眼的书则用它封面的艳照引 诱每一个走过身边的脚步
想一想,一个人与一本书相遇,这情景总是相当奇妙的。是的,是什么触动了他,使他想 要将其拥有?我时常会在书店的木柜前,看见一个读者欣喜若狂紧紧抱着书籍的情形,他的 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或突然拥有一大笔财富的兴奋,这是那本书的福气,也是那个人的福气 不是么? 有时,我也会看见某个人在一本书面前疑疑惑惑,一会儿抓起一会儿又恋恋不舍放下的事 情,又是什么使他对拥有一本书产生怀疑呢?价格抑或内容?我不得而知。这就如同那种人 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有许多约会被无端取消么,不是有许多人在赴约的瞬间蓦然毁约么! 可见一本书的自身魅力是决定其走向的主要原因,而绝非读者。 如果一个人对一本书视而不见,不能说是书的不幸,也不能简单地推测为人的无知。书与 人之间的沟通,绝对应该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相互吸引的秘密,因为书即心灵,而文字和纸张 不过是心灵践约的途径而己 我曾为一本老处女般的书扼腕叹息,又曾为一本惨遭下架折价处理的书暗暗鸣不平,这是 真的。一本积满厚厚尘埃的书却有着火一般的激情,而一本被许多年轻年老的手无数次抚摸 的书,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生性淫荡的娼妓 似乎有过这样的先例,一个人因为一本书的指引从而改变了一生一一他因为这本书发动了 场革命,建立了一个政权,并使无数人与他一样改变了命运!谁能说一本书里没有枪炮声, 厮杀声和战车的轰鸣声?当然,我看见一本书代替机床生产出成堆的产品,我还看见一本书 取代讲台上那位之乎者也的教授,让一颗年轻的心长久地激跳 我知道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早晨走进书店,黄昏出来时会变得步履蹒跚老态龙钟;我知 道那位祖祖辈辈汉语身坯的家伙,会因为几册外文书,从而改头换面变成着西装系领带的字 母
- 10 - 想一想,一个人与一本书相遇,这情景总是相当奇妙的。是的,是什么触动了他,使他想 要将其拥有?我时常会在书店的木柜前,看见一个读者欣喜若狂紧紧抱着书籍的情形,他的 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或突然拥有一大笔财富的兴奋,这是那本书的福气,也是那个人的福气。 不是么? 有时,我也会看见某个人在一本书面前疑疑惑惑,一会儿抓起一会儿又恋恋不舍放下的事 情,又是什么使他对拥有一本书产生怀疑呢?价格抑或内容?我不得而知。这就如同那种人 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有许多约会被无端取消么,不是有许多人在赴约的瞬间蓦然毁约么! 可见一本书的自身魅力是决定其走向的主要原因,而绝非读者。 如果一个人对一本书视而不见,不能说是书的不幸,也不能简单地推测为人的无知。书与 人之间的沟通,绝对应该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相互吸引的秘密,因为书即心灵,而文字和纸张 不过是心灵践约的途径而已。 我曾为一本老处女般的书扼腕叹息,又曾为一本惨遭下架折价处理的书暗暗鸣不平,这是 真的。一本积满厚厚尘埃的书却有着火一般的激情,而一本被许多年轻年老的手无数次抚摸 的书,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生性淫荡的娼妓。 似乎有过这样的先例,一个人因为一本书的指引从而改变了一生——他因为这本书发动了 一场革命,建立了一个政权,并使无数人与他一样改变了命运!谁能说一本书里没有枪炮声, 厮杀声和战车的轰鸣声?当然,我看见一本书代替机床生产出成堆的产品,我还看见一本书 取代讲台上那位之乎者也的教授,让一颗年轻的心长久地激跳…… 我知道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早晨走进书店,黄昏出来时会变得步履蹒跚老态龙钟;我知 道那位祖祖辈辈汉语身坯的家伙,会因为几册外文书,从而改头换面变成着西装系领带的字 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