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设计 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目标预览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内外部各圈层的划分和名称 (2)尝试: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3)掌握: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说出地球的圈(4)了解: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层结构,概括各圈层◇过程与方法 的主要特点。 (1)通过展示具有圈层结构鸡蛋、荔枝等的切面图片,引 出对地球也具有圈层结构 (2)通过图表资料,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结构的思考,激发学 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的情趣 (2)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教学重点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地壳厚度变化规律; 2外部圈层的划分、特点与重要性 ◆学生学习过程可能出现的难点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幔及软流层和岩石圈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工具 PPT、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主要教学技能 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绘图法 ◆教学过程 《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过程 教 内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容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以外的宇宙环境。非常轻松的回答出用生活中常 新 课/这节课,我们将目光转回到地球上 图片是荔枝、鸡蛋、见的鸡蛋、 导 展示图片: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它们分别奇异果,能看出它荔枝作为引 |是(荔枝、鸡蛋)没错,它们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荔枝和鸡蛋们都具有明显的圈|子,一方面 的切面图。它们的结构都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有利于激发
……………………………………………………………最新资料推荐………………………………………………… 1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设计 ——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1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目标预览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说出地球的圈 层结构,概括各圈层 的主要特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内外部各圈层的划分和名称; (2)尝试: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3)掌握: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4)了解: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具有圈层结构鸡蛋、荔枝等的切面图片,引 出对地球也具有圈层结构; (2)通过图表资料,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结构的思考,激发学 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的情趣; (2)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教学重点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地壳厚度变化规律; 2.外部圈层的划分、特点与重要性; ◆学生学习过程可能出现的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幔及软流层和岩石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工具 PPT、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主要教学技能: 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绘图法 ◆教学过程 《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以外的宇宙环境。 这一节课,我们将目光转回到地球上。 展示图片: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它们分别 是(荔枝、鸡蛋)没错,它们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荔枝和鸡蛋 的切面图。它们的结构都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非常轻松的回答出 图片是荔枝、鸡蛋、 奇异果,能看出它 们都具有明显的圈 层结构。 用生活中常 见的鸡蛋、 荔枝作为引 子,一方面 有利于激发
·最新资料推荐…………… 它们都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对吧? 学生学习的 兴趣,另 引出主题:预习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地球也有类似的圈 方面便于学 层结构,那同学们想了解地球先生的身体结构吗?怎样了解地 生对地球内 球的内部结构呢? 部圈层的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一一地球的圈层结构,我们将 解。 分别从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两个方面由里及外地 探讨地球圈层结构的构成。(PPT展示课题)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思考: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者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 球息呢? 的数据: 内1.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过3千米。 部|2.目前,最深的钻井是12.260千米,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 圈|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物质到地球表层。 通过显示地 层4.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 球巨大的半 过450km。 径,让学生 A显示地球半径数据:地球非常庞大, 北极 思考可以通 她的半径大约6371004千米。(这 学生思考、讨论。过什么途径 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 (钻探、挖井、火获取地球内 距离的平均值。) 山喷发的岩浆)部信息,引 赤道半径 导学生回答 结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数 出地球内部 赤通周长约4千利 据相对于地球的半径来说,非常的他1化方 圈层的划分 依据一一地 渺小,如果把地球喻成一个水煮蛋 (PPT展示图片),那么这些方法所 震波。 能研究到的深度相当于蛋壳的厚 度,所以,这些方法都不能把地球最深处的地心的信息传递出 问题: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地震波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研究主要借助于地震波。 通过表格的 划分依据:地震波 形式,让学 1含义 生结合课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 本,熟悉纵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波与横波的 2分类 性质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或在同一轴的波。 对地面的振动是上下颠簸的。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对地面的振 动是左右摇晃 2
……………………………………………………………最新资料推荐………………………………………………… 2 它们都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对吧? 引出主题:预习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地球也有类似的圈 层结构,那同学们想了解地球先生的身体结构吗?怎样了解地 球的内部结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我们将 分别从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两个方面由里及外地 探讨地球圈层结构的构成。(PPT 展示课题) 板书: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学生学习的 兴趣,另一 方面便于学 生对地球内 部圈层的理 解。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A 思考: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者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 息呢? 数据: 1.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过 3 千米。 2.目前,最深的钻井是 12.260 千米,还不到地球半径的 1/500。 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 20~30km 物质到地球表层。 4.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 过 450km。 显示地球半径数据:地球非常庞大, 她的半径大约 6371.004 千米 。(这 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 距离的平均值。) 结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数 据相对于地球的半径来说,非常的 渺小,如果把地球喻成一个水煮蛋 (PPT 展示图片),那么这些方法所 能研究到的深度相当于蛋壳的厚 度.,所以,这些方法都不能把地球最深处的地心的信息传递出 来! 学生思考、讨论。 (钻探、挖井、火 山喷发的岩浆) 通过显示地 球巨大的半 径,让学生 思考可以通 过什么途径 获取地球内 部信息,引 导学生回答 出地球内部 圈层的划分 依据——地 震波。 问题: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地震波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研究主要借助于地震波。 划分依据:地震波 1.含义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2.分类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或在同一轴的波。 对地面的振动是上下颠簸的。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对地面的振 动是左右摇晃。 通过表格的 形式,让学 生结合课 本,熟悉纵 波与横波的 性质
·最新资料推荐…………… ◇活动一: 1请打开课本27页,结合文本资料,及图1.26“地震波的传播 地速度”,完成表格 球纵波与横波的性质 学生根据物理课 的|「名称传播速度传播介质 共同点 堂所学习的知识, 内 结合本节课的讲解 部纵波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都随所 理解地震波的纵波 圈横波较慢固体 通过物质的 性质而改变 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层 变化的特点。 以问题1的 形式,回到 B问题1 生活中,让 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地面上的人有何感觉?水中的潜水员会 学生理解地 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震与地震波 (参考答案) 的同时,感 震中地面上的人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纵 受到地理就 波传播速度较快 在我们生活 水中的潜水员只是上下颠簸,因为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中,地理是 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有用的。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速度仟千米秒) 地壳 900 1000 纵波\下地幔 莫霍界面 待学生思考后,引 地幔 导学生根据地震波该部分为重 的传播速度划分地点内容,要 球的内部圈层结给学生一定 外核 古登保界面 时间思考, 并能通过板 500 地核 千51 书、PPT动 6000 画逐步、清 图126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晰展示地球 内部圈层的 我们可以看到地震波速度在某些深度发生突然的变化 划分。 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 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的增加 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 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界面叫做古 登堡界面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 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
……………………………………………………………最新资料推荐………………………………………………… 3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B ◇活动一: 1.请打开课本 27 页,结合文本资料,及图 1.26“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 ,完成表格。 纵波与横波的性质: 问题 1: 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地面上的人有何感觉?水中的潜水员会 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参考答案) 震中地面上的人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纵 波传播速度较快。 水中的潜水员只是上下颠簸,因为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我们可以看到地震波速度在某些深度发生突然的变化。 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 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 33 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的增加, 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 2900 千米处,在这 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界面叫做古 登堡界面。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 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 名称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共同点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 通过物质的 性质而改变 横波 较慢 固体 学生根据物理课 堂所学习的知识, 结合本节课的讲解 理解地震波的纵波 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变化的特点。 待学生思考后,引 导学生根据地震波 的传播速度划分地 球的内部圈层结 构。 以问题 1 的 形式,回到 生活中,让 学生理解地 震与地震波 的同时,感 受到地理就 在我们生活 中,地理是 有用的。 该部分为重 点内容,要 给学生一定 时间思考, 并能通过板 书、PPT 动 画逐步、清 晰展示地球 内部圈层的 划分
·最新资料推荐 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的厚薄不一,大 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根据 地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将地核 球分为内核和外核两层。 的板书: 内部圈层 地壳 莫霍界面 组成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问题2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 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地幔的物质状态是 固态,地核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该部分内容 主要是知识 理解、记忆 ◇活动二:读图:“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地球内部各圈 内容,较为 层的基本特征 简单,学生 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 可结合课本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独立完成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 以培养学生 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看图、分析 (岩石圈不等同于地壳。) 总结能力 地球的内部各圈层的基本特征 1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基本特征 学生根据活动 地震波不连圈层名称厚度 特征 以及课本文本资 速变化续面 料,完成表格填空。 平均为 地壳的厚度不一, 大陆部分比厚, 地壳 地震波速莫霍 17千米 大洋部分比较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度加快界面 上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2800多软流层,一般认为这 该部分,课 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 度古登下地幔千米发源地 表没有显性 外核 要求,课本 地核的温度很 压力和密度很大 没有过多的 内核 多千米 涉及,通过 老师讲解传 授,帮助学 生了解地球 内部圈层的
……………………………………………………………最新资料推荐………………………………………………… 4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C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D 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的厚薄不一,大 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为 17 千米。)根据 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将地核 分为内核和外核两层。 板书: 地壳 莫霍界面 组成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问题 2: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 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地幔的物质状态是 固态,地核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活动二:读图:“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地球内部各圈 层的基本特征。 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 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不等同于地壳。) 1.地球的内部各圈层的基本特征 学生根据活动一, 以及课本文本资 料,完成表格填空。 该部分内容 主要是知识 理解、记忆 内容,较为 简单,学生 可结合课本 独立完成, 以培养学生 看图、分析、 总结能力。 该部分,课 表没有显性 要求,课本 没有过多的 涉及,通过 老师讲解传 授,帮助学 生了解地球 内部圈层的
·最新资料推荐…………… 特点,扩展 学生的视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 把三大圈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 层的空间分 布作为唯 地 而岩石圈则是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特殊的圈 对象进行汇 层。 球 总比较,能 思考:三大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是怎么样的? 更好的掌握 的 外|三大圈层 空间分布 地球外部圈 部 通过生活经验以及层的空间位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是外部圈层的最外围。 圈 外部圈层示意图完置特点。 层水圈 占据于地球表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成思考题 和生物水 生物圈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 外部圈层 概念 物质组成特点或重要性 三大圈层 体和悬浮物是地球自然环境的 组成了我们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质,主要成分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赖以生 学生能根据生活存和发展的 由地球地表水体构成地表水、地下水圈里的水处于 经验思考地球外部自然环境, 水圈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水大气水、不问断的循环运动 圈层的特点 对于各个圈 生物水等 之中。 层的物质组 地球的外部圈层B 生物圈与大气圈、 成,及其特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 生物圈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 水圈和岩石国相卫 点或重要性 生存环境渗透,相互影响 的中结,能 的结果 让学生感受 到自然环境 的重要性, 感恩地球 喜欢地理
……………………………………………………………最新资料推荐………………………………………………… 5 特点,扩展 学生的视 野。 地 球 的 外 部 圈 层 A 地 球 的 外 部 圈 层 B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 境。 而岩石圈则是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特殊的圈 层。 思考:三大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是怎么样的? 三大圈层 空间分布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是外部圈层的最外围。 水圈 占据于地球表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和生物水。 生物圈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 通过生活经验以及 外部圈层示意图完 成思考题。 学生能根据生活 经验思考地球外部 圈层的特点。 把三大圈 层的空间分 布作为唯一 对象进行汇 总比较,能 更好的掌握 地球外部圈 层的空间位 置特点。 三大圈层 组成了我们 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 自然环境, 对于各个圈 层的物质组 成,及其特 点或重要性 的中结,能 让学生感受 到自然环境 的重要性, 感恩地球、 喜欢地理
·最新资料推荐…………… 做一个简单 地球上的六大圈层的特点是: 的总结,能 以地心为圆心的同心圈层 让学生对地 结 2、各圈层基本上互相平行 球的内全部 3、在地表附近,几个圈层 圈层结构有 互相渗透、互相重叠 一个整体的 认识 1莫霍界面是(A)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2在莫霍界面以下(A)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练/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习/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巩固学生对 巩 匈|3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B) 能快速解答问题。本节课的重 点知识的理 A.地壳 B地幔C地核D岩石圈 解 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 A.大气圈 B岩石圈C生物圈 D水圈 本节知识框架 划分 依据一地震波 横波 纵波 地 内圈 部层 地壳 莫霍界面 便于学生系 组成 形成完整的知识框 框层 地幔 架图 统的把握本 架结 古登堡界面 节内容。 构 地核 大气囤 外圈 部层 水圈 物圈
……………………………………………………………最新资料推荐………………………………………………… 6 小 结 地球上的六大圈层的特点是: 1、以地心为圆心的同心圈层; 2、各圈层基本上互相平行 3、在地表附近,几个圈层 互相渗透、互相重叠 做一个简单 的总结,能 让学生对地 球的内全部 圈层结构有 一个整体的 认识。 练 习 巩 固 1.莫霍界面是(A)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2.在莫霍界面以下( A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3.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 B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 能快速解答问题。 巩固学生对 本节课的重 点知识的理 解。 知 识 框 架 本节知识框架 形成完整的知识框 架图。 便于学生系 统的把握本 节内容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资料推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