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第四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第四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的语义学解析 “道”即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 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 “德”即“得”,是指人们将道“内得于己, 外施于人” 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最早见于荀子 《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 谓道德之极
道德的语义学解析 “道”即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 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 范。 “德”即“得”,是指人们将道“内得于己, 外施于人”。 道德即从物之道引出人之得。最早见于荀子 《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 谓道德之极
*道德的含义P85 ■本质规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 形态 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 (良心) 作用方式:善恶评价 存在形式: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
*道德的含义P85 本质规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 形态。 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 (良心) 作用方式:善恶评价 存在形式: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道德起源的几种学说: 神启论 天赋论 情感欲望论 动物本能论 ■科学道德起源论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一)道 德 起 源 的 几 种 学 说 : 神启论 天赋论 情感欲望论 动物本能论 科学道德起源论
(一)道德起源学说 ■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和上帝的意志 (圣经)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和自然本性,即人先天 就有道德意识。(康德) 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 中。(爱尔维修、卢梭) ■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达尔文
(一)道德起源学说 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和上帝的意志。 (圣经)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和自然本性,即人先天 就有道德意识。(康德) 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 中。 (爱尔维修、卢梭) 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 。(达尔文)
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 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 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 表现在某一民族 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 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 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 会实践中
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 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 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 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 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 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 会实践中
1、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人们在劳 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 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 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道 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 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 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 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 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 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1、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人们在劳 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 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 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道 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 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 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 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 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 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二)道德的本质 *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道德是属于上 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 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 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 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本质 * 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道德是属于上 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 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 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 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 规范调节方式 这种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 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 方面: 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 规范调节方式。 这种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 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 方面: 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讨论 ■既然经济决定道德,为什么延安时期经济落 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高;今天经济发展 ,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下降了? 与延安时代比,今天的道德水平真的降低了 吗? 注意道德现象与道德本质的差异 延安时代的道德是战时状态的非常态表现 (人员的绝对纯化、经济的赤贫、国难当头 的现实是延安时代的特殊社会背景) 结论 ■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具有不同步性。 ■经济决定道德是从终极意义而言
讨论 既然经济决定道德,为什么延安时期经济落 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高;今天经济发展 了,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下降了? 与延安时代比,今天的道德水平真的降低了 吗?-------注意道德现象与道德本质的差异 延安时代的道德是战时状态的非常态表现 (人员的绝对纯化、经济的赤贫、国难当头 的现实是延安时代的特殊社会背景) 结论 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具有不同步性。 经济决定道德是从终极意义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