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模拟试卷(一)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42KB,团购合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国内生产净值 2.有效需求: 3.财政政策: 4.边际消费倾向: 5.通货膨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国内生产净值 2.有效需求 3.财政政策 边际消费倾向 5.通货膨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哪一项不应记入GDP?() A.购买一辆当年生产的自行车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2.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以上都是 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植为06那么自发支出乘 数必是() A.2.5 B.1.6 4.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 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 向为() A.2/3 B.3/4 C.4/5 5.实际利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为()。 A.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上升B.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下降 C.实际利率上升可能导致储蓄上升也可能导致储蓄下降 D.实际利率上升,不会导致储蓄有任何改变,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6.如果银行想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金,居民户和企业想把存款中的20%作 为现金持有,则货币乘数是()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国内生产净值 2.有效需求: 3. 财政政策: 4.边际消费倾向: 5.通货膨胀: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哪一项不应记入 GDP?( ) A.购买一辆当年生产的自行车 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C.汽车制造厂买进 10 吨钢板 D.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2.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植为 0.6 那么自发支出乘 数必是( ) A.2.5 B.1.6 C.5 D.4 4.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 2000 元,而当其收入为 6000 元时其 消费支出为 6000 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 向为( )。 A.2/3 B.3/4 C.4/5 D.1 5.实际利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为( )。 A.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上升 B.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下降 C.实际利率上升可能导致储蓄上升也可能导致储蓄下降 D.实际利率上升,不会导致储蓄有任何改变,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6.如果银行想把存款中的 10%作为准备金,居民户和企业想把存款中的 20%作 为现金持有,则货币乘数是()

A.2.8 B.3.3 7.自发投资增加12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向右移动12亿美元 B.向左移动12亿美元 C.右移动支出乘数乘以12亿美元 D.左移动支出乘数乘以12亿美元 8.如果IS方程为 Y=KrA-KeDr(Ke为支出乘数,则IS曲线斜率变小的原因是 A.Ke变大和d变大 B.Ke变小和d变大 C.Ke变大和d变小 D.Ke变小和d也变小 9.若LM方程为Y=750+2000R,当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候利率和收入为 A.R=10%Y=750 B.R=10%Y=800 C。R=10%Y=950 D.R=10%Y=900 10.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 则必须()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LM曲线陡峭,IS曲线平缓 1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铲除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12.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13.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A.2.8 B.3.3 C.4 D.10 7.自发投资增加 12 亿美元,会使 IS 曲线( ) A.向右移动 12 亿美元 B.向左移动 12 亿美元 C.右移动支出乘数乘以 12 亿美元 D.左移动支出乘数乘以 12 亿美元 8.如果 IS 方程为 Y=KrA-KeDr(Ke 为支出乘数),则 IS 曲线斜率变小的原因是 ( ) A.Ke 变大和 d 变大 B.Ke 变小和 d 变大 C.Ke 变大和 d 变小 D.Ke 变小和 d 也变小 9.若 LM 方程为 Y=750+2000R,当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候利率和收入为 ( ) A.R=10% Y=750 B.R=10% Y=800 C。R=10% Y=950 D.R=10% Y=900 10.政府购买增加使 IS 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 IS 曲线的移动量, 则必须( )。 A.LM 曲线平缓,IS 曲线陡峭 B.LM 曲线垂直,IS 曲线陡峭 C.LM 曲线和 IS 曲线一样平缓 D.LM 曲线陡峭,IS 曲线平缓 1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铲除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12.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13.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4.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说 1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 5100 总投资 1100 折旧 500 「消费 3300 政府购买 1000 政府预算盈余 10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2.假设总供给函数为Ys=1800+P,总需求函数为Yd=2100-P (1)求供给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2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2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四、论述题(10分) 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 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 策?并用I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等于计划的投资? 2什么是自然失业率?那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4.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说 1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三、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 5100 总投资 1100 折旧 500 消费 3300 政府购买 1000 政府预算盈余 10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2.假设总供给函数为 Ys=1800+P,总需求函数为 Yd=2100-P。 (1)求供给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2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3) 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2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四、论述题(10 分) 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 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 策?并用 IS-LM 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五、 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等于计划的投资? 2.什么是自然失业率?那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3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具有那些优点? 4.请简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5.请说明当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 求的原因

3.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具有那些优点? 4.请简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5.请说明当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 IS 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 求的原因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