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初唐四杰”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虽然见识了太多艰辛困顿,前途未卜,现 实充满无法预见的种种未知,但他们却以超乎寻常的坚定与执着,自由驰骋在对 理想的追逐和对未来的诗意想象之中。诗歌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式,他们通过诗 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 历史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几百年来的政治风云 和民族融合,造就了唐代文化的博大与包容。文人士子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 论出身,无问西东。在政治风云中家道中落的旧族,因时事变幻而乘势突起的新 贵,以及依靠创新制度和灵活政策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 运的万丈雄心。 依靠门第与家世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新生的科举制度提供了依靠才学进身的 仕宦途径,并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是否科举及第已经成为人生成功与否的核心 标尺。即如祖孙三代都担任最高层命令文字撰写之职的河东薛氏,到唐高宗时期 担任宰相中书令的薛元超这一代,也要感喟自己未能科举出身的憾恨人生。他曾 说:“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 参修国史。 科举制带来的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已经深植于各阶层人士的心 中。对于没有应举条件的士子来说,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 择。即使科举(包括各种科目)及第的文人,也都在同一个时期通过杨炯的诗句 集体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豪言壮语。堪称 唐代第一代边塞诗人的骆宾王也写有《从军行》诗,表达了“不求生入塞,唯当 死报君”的豪情壮志 “四杰”以旷达的心胸来面对辛酸的人生。我们熟悉的骆宾王,曾给主持铨选的 裴行俭写诗致意,虽然感叹“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 人”,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他又以生不逢时的浮槎自 况,一边失落地叹咏着“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紧接着还不忘展望一下未 来,“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浮槎》)。 在那个时代,文学才华开始冲破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在文士中间受到重视。 让杨炯不服气的王勃,出自儒学世家,六岁善文辞,长而好读书,“勃属文,初 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 谓勃为腹稿”(《新唐书·王勃传》)。又如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狂妄自傲得令 人称奇,《旧唐书·杜审言传》谓其“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然恃才謇 傲,甚为时辈所嫉”。唐髙宗乾封年间,他参加完吏部的铨选考试之后,感觉自 己发挥超常,一定会令主考官苏味道在看到他的答卷后羞愧而死 以“四杰”为代表的文学史上的初唐士人,评论家们可以批评他们还缺少浑融的 意蕴和秀美的风神,但是那种“健全的欲望”(闻一多语)、不甘沉沦、不惧艰 险的精神,却推动了一个盛世的到来。 (摘编自刘后滨的《“初唐四杰”的壮志豪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唐四杰”通过诗歌创作将盛唐精神化作永远的记忆,堪称盛唐精神的探 路者
2019 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初唐四杰”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虽然见识了太多艰辛困顿,前途未卜,现 实充满无法预见的种种未知,但他们却以超乎寻常的坚定与执着,自由驰骋在对 理想的追逐和对未来的诗意想象之中。诗歌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式,他们通过诗 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 历史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几百年来的政治风云 和民族融合,造就了唐代文化的博大与包容。文人士子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 论出身,无问西东。在政治风云中家道中落的旧族,因时事变幻而乘势突起的新 贵,以及依靠创新制度和灵活政策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 运的万丈雄心。 依靠门第与家世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新生的科举制度提供了依靠才学进身的 仕宦途径,并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是否科举及第已经成为人生成功与否的核心 标尺。即如祖孙三代都担任最高层命令文字撰写之职的河东薛氏,到唐高宗时期 担任宰相中书令的薛元超这一代,也要感喟自己未能科举出身的憾恨人生。他曾 说:“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 参修国史。” 科举制带来的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已经深植于各阶层人士的心 中。对于没有应举条件的士子来说,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 择。即使科举(包括各种科目)及第的文人,也都在同一个时期通过杨炯的诗句 集体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豪言壮语。堪称 唐代第一代边塞诗人的骆宾王也写有《从军行》诗,表达了“不求生入塞,唯当 死报君”的豪情壮志。 “四杰”以旷达的心胸来面对辛酸的人生。我们熟悉的骆宾王,曾给主持铨选的 裴行俭写诗致意,虽然感叹“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 人”,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他又以生不逢时的浮槎自 况,一边失落地叹咏着“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紧接着还不忘展望一下未 来,“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浮槎》)。 在那个时代,文学才华开始冲破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在文士中间受到重视。 让杨炯不服气的王勃,出自儒学世家,六岁善文辞,长而好读书,“勃属文,初 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 谓勃为腹稿”(《新唐书·王勃传》)。又如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狂妄自傲得令 人称奇,《旧唐书·杜审言传》谓其“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然恃才謇 傲,甚为时辈所嫉”。唐高宗乾封年间,他参加完吏部的铨选考试之后,感觉自 己发挥超常,一定会令主考官苏味道在看到他的答卷后羞愧而死。 以“四杰”为代表的文学史上的初唐士人,评论家们可以批评他们还缺少浑融的 意蕴和秀美的风神,但是那种“健全的欲望”(闻一多语)、不甘沉沦、不惧艰 险的精神,却推动了一个盛世的到来。 (摘编自刘后滨的《“初唐四杰”的壮志豪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初唐四杰”通过诗歌创作将盛唐精神化作永远的记忆,堪称盛唐精神的探 路者
B.唐代为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旧族、新贵和发家致富的百姓冲破现实改 变了命运。 C.原有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导致唐朝必须依靠新生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D.在唐代,应募从军、立功沙场是很多文人士子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一种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列举薛元超一例,论证了非科举及第的人生是不成功的,分析具体,有 说服力。 B.文章论证“四杰”心胸旷达,引用了骆宾王的诗句,分析紧扣第一段,结构 严谨。 C.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初唐四杰”产生壮志豪情的原因,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D.文章没有否定评论家们对“四杰”缺少浑融意蕴和秀美风神的评价,分析客 观中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朝代的文化环境宽松,有利于文人士子追求理想,实现价值,改变命运。 B.科举制度在唐代对选拔官吏起了积极作用,因此它是一种进步的选拔制度 C.王勃的文才、杜审言的诗名被文士看重,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已受冲击 D.盛唐时代的到来,与文学史上初唐士人的壮志豪情、无所畏惧密切相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 目。校园欺凌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上周,中国青 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受欺负的学生跑到 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性。”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认为,欺凌事件如果没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 就容易发展得越来越恶劣。她向记者讲述,初一时,她班上有个女同学长得黑, 被男生取了各种各样的外号。到了课间,几个男生经常围着这个女生坐一圈, 起取笑她。后来该女生就不爱讲话了。 “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 为,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对于老师、家长讲的 大道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已经‘免疫’了。处理力度不够,会导致他们之后 越来越放纵,变本加厉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防治校园欺凌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 长沟通》) 材料二: 说到底,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显示了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某一环节的缺失,对此, 父母难辞其咎。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发嗲、装嫩,拒绝让孩子成长、断奶,另一方 面又笃信圆滑市侩、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他们从小就对孩子诱之以利,而 不是晓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原则。他们追求华而不实的表象,早早地把 孩子训练出流利的成人腔,却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这种看似离谱的错乱无时无 刻不在发生。家庭教育失败导致的校园霸凌事件,很多最终只能以“力争达到多 方认可的结果”为结局
B.唐代为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旧族、新贵和发家致富的百姓冲破现实改 变了命运。 C.原有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导致唐朝必须依靠新生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D.在唐代,应募从军、立功沙场是很多文人士子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一种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列举薛元超一例,论证了非科举及第的人生是不成功的,分析具体,有 说服力。 B.文章论证“四杰”心胸旷达,引用了骆宾王的诗句,分析紧扣第一段,结构 严谨。 C.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初唐四杰”产生壮志豪情的原因,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D.文章没有否定评论家们对“四杰”缺少浑融意蕴和秀美风神的评价,分析客 观中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朝代的文化环境宽松,有利于文人士子追求理想,实现价值,改变命运。 B.科举制度在唐代对选拔官吏起了积极作用,因此它是一种进步的选拔制度。 C.王勃的文才、杜审言的诗名被文士看重,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已受冲击。 D.盛唐时代的到来,与文学史上初唐士人的壮志豪情、无所畏惧密切相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 目。校园欺凌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上周,中国青 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22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受欺负的学生跑到 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性。”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认为,欺凌事件如果没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 就容易发展得越来越恶劣。她向记者讲述,初一时,她班上有个女同学长得黑, 被男生取了各种各样的外号。到了课间,几个男生经常围着这个女生坐一圈,一 起取笑她。后来该女生就不爱讲话了。 “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 为,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对于老师、家长讲的 大道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已经‘免疫’了。处理力度不够,会导致他们之后 越来越放纵,变本加厉。”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防治校园欺凌 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 长沟通》) 材料二: 说到底,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显示了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某一环节的缺失,对此, 父母难辞其咎。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发嗲、装嫩,拒绝让孩子成长、断奶,另一方 面又笃信圆滑市侩、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他们从小就对孩子诱之以利,而 不是晓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原则。他们追求华而不实的表象,早早地把 孩子训练出流利的成人腔,却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这种看似离谱的错乱无时无 刻不在发生。家庭教育失败导致的校园霸凌事件,很多最终只能以“力争达到多 方认可的结果”为结局
个大学生,其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差不多已完成。大学的思想工作做得再 好,也替代不了中小学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从源头的 疏浚与治理,也涉及更多教育主体的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的学生德育 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校园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 材料三: 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并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 的 (Tell them to stop 逃离现场,不要让他们得逞。( Walk away.) 跑不了的时候,保护自己,不提倡正面反击。( Protect yourself.) 告诉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者,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变现。( Tell an adult you trust. 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跟欺负你的人去一些私隐的地方。( Find a safe place. 和信任的伙伴在一起,结伴同行。( Stick together.) 寻找新的朋友。( Find opportunities to make new friends.)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校园霸凌中校方责任刍议》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众多校园欺凌案频频曝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危害, 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B.欺凌事件发生在课间、校外,未能引起老师的重视,是校园欺凌现象越演越 烈的重要原因之 C.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危害不容小觑。受害者在遭受语言欺 凌时,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或随之出现逃避、辍学甚至精神等问题 D.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校园欺凌事件,有效法律手段的缺失,使 霸凌者变本加厉。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了校园霸凌案发生的原因,但材料一主要从学校的角 度加以分析;材料二则主要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探究 B.材料二认为,校园霸凌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问题的“投射”。“强权即公理、 摆平即水平”这种处世态度,会使孩子将暴力奉为真理 C.因为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所以 个人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 D.美国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应对校园霸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伴而行;二是 不跟霸凌者去偏僻的地方;三是勇敢机智应对霸凌者;四是事后要寻求帮助。 6.如何才能预防校园暴力?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最后一季豌豆 周大新 在诸种庄稼中,我最喜欢豌豆
一个大学生,其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差不多已完成。大学的思想工作做得再 好,也替代不了中小学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从源头的 疏浚与治理,也涉及更多教育主体的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的学生德育 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校园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 材料三: 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并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 的”。 (Tell them to stop.) 逃离现场,不要让他们得逞。(Walk away.) 跑不了的时候,保护自己,不提倡正面反击。(Protect yourself.) 告诉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者,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变现。(Tell an adult you trust.) 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跟欺负你的人去一些私隐的地方。(Find a safe place.) 和信任的伙伴在一起,结伴同行。(Stick together.) 寻找新的朋友。(Find opportunities to make new friends.)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校园霸凌中校方责任刍议》)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众多校园欺凌案频频曝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危害, 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B.欺凌事件发生在课间、校外,未能引起老师的重视,是校园欺凌现象越演越 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C.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危害不容小觑。受害者在遭受语言欺 凌时,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或随之出现逃避、辍学甚至精神等问题。 D.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校园欺凌事件,有效法律手段的缺失,使 霸凌者变本加厉。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了校园霸凌案发生的原因,但材料一主要从学校的角 度加以分析;材料二则主要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探究。 B.材料二认为,校园霸凌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问题的“投射”。“强权即公理、 摆平即水平”这种处世态度,会使孩子将暴力奉为真理。 C.因为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所以 一个人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 D.美国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应对校园霸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伴而行;二是 不跟霸凌者去偏僻的地方;三是勇敢机智应对霸凌者;四是事后要寻求帮助。 6.如何才能预防校园暴力?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8 题。 最后一季豌豆 周大新 在诸种庄稼中,我最喜欢豌豆
小时候,每到豌豆苗长得有筷子高时,娘总要让我拎个小篮,去豌豆地里掐一点 豌豆叶回来,放在面条锅里当菜。一大锅面条有这一把豌豆叶,就显出一股青鲜 之气,我们兄妹几个逢着吃这豌豆叶面条,都要呼噜呼噜吞个肚子滚圆。 豌豆开花的时候,便是我们这些乡间孩子最快活的赏花日子。在诸种庄稼中,只 有豌豆开起花来最好看。小麦花花朵太小,绿豆花颜色单调,玉米花香味太淡 唯有豌豆花又大又艳香味又好闻。豌豆花大部分是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相掺其 间。红色中又分深红、浅红、粉红多种,一根豌豆蔓上常有几种颜色的花,一眼 望去,真是五彩缤纷。因在豆蔓上的高度不等,豌豆花常分几层,看上去如楼阁 相叠;又因豆蔓横爬在地的长度不同且互相纠结,花便分一簇一簇,瞧上去似花 球相连。 豌豆花常常是在一个早晨陡然大放,一地的花朵猛然出现在人们眼前,浓浓的香 味在空气中弥漫,由不得人们不深深地呼吸,快活地揉着胸腹。我们这些平日无 缘赏花,根本见不到大片玫瑰、月季的农家孩子,常被这大片的豌豆花激动得嗷 嗷乱喊,总要绕着豌豆地四周的田埂边跑边叫:嗬,看那片!哟,看这片! 豌豆角长岀后,我们便要千方百计地去偷摘来解馋。豆粒没长成、豆角还扁还嫩 时,我们便把豆角整个地塞到嘴里嚼,直嚼得满嘴青甜,绿汁直滴。待豆粒凸起 还不老不硬时,我们便把豆荚小心地打开,凑到牙上用齿尖一捋,把那些青嫩的 豆粒全捋进口中,又香又甜地吞咽。 豆角将熟未熟时,大人们也常摘些到家,在锅里带荚一煮,让我们剥荚吃豆,这 时候的豆粒已是十分筋道分外香了。待把豌豆收割下来拉到晒场上一打,我们便 又可以吃到喷喷香的豌豆糕了。娘做的豌豆糕最好吃,她总把豌豆磨碎成面,用 细箩箩过了,而后拌了香油、花椒、茴香、盐、蛋清和酵子等,搅成糊状,摊在 笼屉上放锅里蒸,蒸出后用刀切成方块,让我们用筷子夹了吃,那种鲜味和香气 让人吃了还想吃。 经石碾碾压打净豆粒之后的干豌豆秧,除了可烧锅,还特别柔软好玩,我们常在 豆秧上打闹翻滚游戏。遇到家里来客床不够睡时,娘便在地上铺厚厚一层豌豆秧, 让我盖了被在上面睡。每当我躺在那柔软的透着香气的豌豆秧上时,总想起奶奶 给我讲的那个神话故事:老天爷为了使自己造出的人能在世上活下来,便叫自己 的几个儿女各变成一种可供人吃的庄稼。性情不好的长子变成了小麦,身上有芒; 身高体胖的次子变成了苞谷,棒子特大;性情温顺、身子柔软的女儿变成了豌豆, 所以豌豆全身没有一点坚硬刺人之处,而且通体溢着香气… 因了这些,我对豌豆怀了特别的喜爱之情。 去年初夏我回故乡探亲,当时正是豌豆长角的时节。到地头一见那久别了的青绿 色的豆秧,我立时高兴地蹲下去抚摸它们,同时扭头问弟弟:“自己的责任田 为何不多种点豌豆?”不想弟弟沉了声答:“就这一亩我都不想种了,这是最后 ·季!”“为什么?”我一惊。“你看看,还有哪家在种豌豆?”他抬手朝四野 抡。我搭眼朝周围的田里望去,可不,到处种的都是麦子,自家的豌豆田是唯 的一块。“咋都不种了?”我很惊异。 “这是低产庄稼,又怕大风,化肥又贵,种了根本赚不到钱!”弟弟瓮声瓮气说 道,“加上如今人们的口味变了,都只愿吃麦面,不愿吃粗粮,收了豌豆卖给 谁 我“哦”了一声,很觉意外,不过细想之后又觉得这话有理 “怕是豌豆也要走大麦、荞麦、赤色豆的路了。”娘在一旁叹了一句。我听后心 里一震。早先这地方每年都种的大麦、荞麦、赤色豆,这些年已基本上绝迹。从
小时候,每到豌豆苗长得有筷子高时,娘总要让我拎个小篮,去豌豆地里掐一点 豌豆叶回来,放在面条锅里当菜。一大锅面条有这一把豌豆叶,就显出一股青鲜 之气,我们兄妹几个逢着吃这豌豆叶面条,都要呼噜呼噜吞个肚子滚圆。 豌豆开花的时候,便是我们这些乡间孩子最快活的赏花日子。在诸种庄稼中,只 有豌豆开起花来最好看。小麦花花朵太小,绿豆花颜色单调,玉米花香味太淡, 唯有豌豆花又大又艳香味又好闻。豌豆花大部分是红色,也有紫色和白色相掺其 间。红色中又分深红、浅红、粉红多种,一根豌豆蔓上常有几种颜色的花,一眼 望去,真是五彩缤纷。因在豆蔓上的高度不等,豌豆花常分几层,看上去如楼阁 相叠;又因豆蔓横爬在地的长度不同且互相纠结,花便分一簇一簇,瞧上去似花 球相连。 豌豆花常常是在一个早晨陡然大放,一地的花朵猛然出现在人们眼前,浓浓的香 味在空气中弥漫,由不得人们不深深地呼吸,快活地揉着胸腹。我们这些平日无 缘赏花,根本见不到大片玫瑰、月季的农家孩子,常被这大片的豌豆花激动得嗷 嗷乱喊,总要绕着豌豆地四周的田埂边跑边叫:嗬,看那片!哟,看这片! 豌豆角长出后,我们便要千方百计地去偷摘来解馋。豆粒没长成、豆角还扁还嫩 时,我们便把豆角整个地塞到嘴里嚼,直嚼得满嘴青甜,绿汁直滴。待豆粒凸起 还不老不硬时,我们便把豆荚小心地打开,凑到牙上用齿尖一捋,把那些青嫩的 豆粒全捋进口中,又香又甜地吞咽。 豆角将熟未熟时,大人们也常摘些到家,在锅里带荚一煮,让我们剥荚吃豆,这 时候的豆粒已是十分筋道分外香了。待把豌豆收割下来拉到晒场上一打,我们便 又可以吃到喷喷香的豌豆糕了。娘做的豌豆糕最好吃,她总把豌豆磨碎成面,用 细箩箩过了,而后拌了香油、花椒、茴香、盐、蛋清和酵子等,搅成糊状,摊在 笼屉上放锅里蒸,蒸出后用刀切成方块,让我们用筷子夹了吃,那种鲜味和香气 让人吃了还想吃。 经石碾碾压打净豆粒之后的干豌豆秧,除了可烧锅,还特别柔软好玩,我们常在 豆秧上打闹翻滚游戏。遇到家里来客床不够睡时,娘便在地上铺厚厚一层豌豆秧, 让我盖了被在上面睡。每当我躺在那柔软的透着香气的豌豆秧上时,总想起奶奶 给我讲的那个神话故事:老天爷为了使自己造出的人能在世上活下来,便叫自己 的几个儿女各变成一种可供人吃的庄稼。性情不好的长子变成了小麦,身上有芒; 身高体胖的次子变成了苞谷,棒子特大;性情温顺、身子柔软的女儿变成了豌豆, 所以豌豆全身没有一点坚硬刺人之处,而且通体溢着香气…… 因了这些,我对豌豆怀了特别的喜爱之情。 去年初夏我回故乡探亲,当时正是豌豆长角的时节。到地头一见那久别了的青绿 色的豆秧,我立时高兴地蹲下去抚摸它们,同时扭头问弟弟:“自己的责任田, 为何不多种点豌豆?”不想弟弟沉了声答:“就这一亩我都不想种了,这是最后 一季!”“为什么?”我一惊。“你看看,还有哪家在种豌豆?”他抬手朝四野 一抡。我搭眼朝周围的田里望去,可不,到处种的都是麦子,自家的豌豆田是唯 一的一块。“咋都不种了?”我很惊异。 “这是低产庄稼,又怕大风,化肥又贵,种了根本赚不到钱!”弟弟瓮声瓮气说 道,“加上如今人们的口味变了,都只愿吃麦面,不愿吃粗粮,收了豌豆卖给 谁?” 我“哦”了一声,很觉意外,不过细想之后又觉得这话有理。 “怕是豌豆也要走大麦、荞麦、赤色豆的路了。”娘在一旁叹了一句。我听后心 里一震。早先这地方每年都种的大麦、荞麦、赤色豆,这些年已基本上绝迹。从
我记事到现在,不过几十年时间,就有三种庄稼不种了,难道我十分喜爱的豌豆 也要步它们的后尘? “明年咱也不种了!”弟弟又决然地说。我不好再劝弟弟,眼看赚不了钱,继续 种下去又有何益?也许,人类就是这样在对庄稼的比较和抛弃中前进的。祖先们 当初大约是太饿了,选定的庄稼种类太多。如今,现代人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比 较和选择,把好吃的、高产的、容易种的保留下去,把粗糙的、低产的、不易种 的抛弃掉。然而这种抛弃是否对人类自己都有益? “豌豆这东西有时可做中药引子。”娘在一旁幽幽地说,“日后都不种了,用时 去哪里找?” 我长久地站在豌豆地头,望着那些青闪闪的生机勃勃的豌豆秧在心里思忖:它们 就要在这块地上消失了,也许几百年之后住在这里的人们,就不会知道他们的祖 先曾经种过吃过豌豆,那时的孩子,更不会享受到我们童年时摘豌豆角解馋的乐 趣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豌豆花的大小、香味、颜色、位置层次等多角度来描写豌豆花,表现 了它的鲜艳香甜,突出了豌豆花给作者带来的巨大冲击。 B.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自己喜欢豌豆的原因;第二部分记叙了 豌豆种植的现状。主旨突出,结构分明。 C.文章写作者躺在豌豆秧上想起奶奶讲的神话故事,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也通 过对比赞扬了豌豆性情的温顺,秧苗的柔软 D.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颇为明显,作者越是喜爱豌豆,就越为豌豆被抛弃的事 实而感伤和忧虑。 8.请简要分析“我”对豌豆怀了特别的喜爱之情的原因。(6分) 9.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最后一季豌豆”的含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淯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 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 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 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 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 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 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 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 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运上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 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 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 颇感悟,召运谓之曰:“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 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我记事到现在,不过几十年时间,就有三种庄稼不种了,难道我十分喜爱的豌豆 也要步它们的后尘? “明年咱也不种了!”弟弟又决然地说。我不好再劝弟弟,眼看赚不了钱,继续 种下去又有何益?也许,人类就是这样在对庄稼的比较和抛弃中前进的。祖先们 当初大约是太饿了,选定的庄稼种类太多。如今,现代人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比 较和选择,把好吃的、高产的、容易种的保留下去,把粗糙的、低产的、不易种 的抛弃掉。然而这种抛弃是否对人类自己都有益? “豌豆这东西有时可做中药引子。”娘在一旁幽幽地说,“日后都不种了,用时 去哪里找?” 我长久地站在豌豆地头,望着那些青闪闪的生机勃勃的豌豆秧在心里思忖:它们 就要在这块地上消失了,也许几百年之后住在这里的人们,就不会知道他们的祖 先曾经种过吃过豌豆,那时的孩子,更不会享受到我们童年时摘豌豆角解馋的乐 趣……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豌豆花的大小、香味、颜色、位置层次等多角度来描写豌豆花,表现 了它的鲜艳香甜,突出了豌豆花给作者带来的巨大冲击。 B.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自己喜欢豌豆的原因;第二部分记叙了 豌豆种植的现状。主旨突出,结构分明。 C.文章写作者躺在豌豆秧上想起奶奶讲的神话故事,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也通 过对比赞扬了豌豆性情的温顺,秧苗的柔软。 D.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颇为明显,作者越是喜爱豌豆,就越为豌豆被抛弃的事 实而感伤和忧虑。 8.请简要分析“我”对豌豆怀了特别的喜爱之情的原因。(6 分) 9.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最后一季豌豆”的含义。(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淯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 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 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 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 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 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 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 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 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运上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 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 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 颇感悟,召运谓之曰:“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 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尝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 左迁运为广州蚩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 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 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 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B.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 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C.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 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D.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 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人入学时取的,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 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文中指的就是皇帝到同州。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 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D.“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 是“侯”“伯”“子”“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运体恤亲属,孝顺母嫂。他用自己做佣工赚来的钱为沦为奴隶的亲属赎身, 长期侍奉母亲和寡嫂。因此孝名远播。 B.乐运忠诚正直,不欺瞒皇帝。当皇帝问乐运太子是什么样的人时,他据实回 答是一般人,并指出皇帝一般会受左右近臣的影响 C.乐运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他带着棺材到朝堂劝谏皇帝,陈述皇帝的八大过 失,宣帝大怒,准备杀掉他。 D.乐运仕途坎坷,著书明志。乐运因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能被任 用为谏官。于是发愤著书,取名《谏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 (2)内史郑译尝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春风试手先梅蕊,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png):光润而美的样子。端须:只该。瑶池:相传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内史郑译尝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 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 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 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 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B.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 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C.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 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D.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 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字”,是古人入学时取的,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 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文中指的就是皇帝到同州。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 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D.“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 是“侯”“伯”“子”“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乐运体恤亲属,孝顺母嫂。他用自己做佣工赚来的钱为沦为奴隶的亲属赎身, 长期侍奉母亲和寡嫂。因此孝名远播。 B.乐运忠诚正直,不欺瞒皇帝。当皇帝问乐运太子是什么样的人时,他据实回 答是一般人,并指出皇帝一般会受左右近臣的影响。 C.乐运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他带着棺材到朝堂劝谏皇帝,陈述皇帝的八大过 失,宣帝大怒,准备杀掉他。 D.乐运仕途坎坷,著书明志。乐运因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能被任 用为谏官。于是发愤著书,取名《谏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 (2)内史郑译尝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4~15 题。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春风试手先梅蕊,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png):光润而美的样子。端须:只该。瑶池:相传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的起句奇绝。“试手”二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独钟情于梅花,暗含 对梅花的赞颂。 B.上片第三、四句先扬后抑。第三句削弱了梅花孤高的气势,隐含一丝落魄的 哀伤;第四句则把梅花之清高孤绝与月亮相匹配 C.下片第一、二句写梅花的幽香。正因为花香清雅而幽远,女子便纷纷把梅花 装饰在头发上,一个“先”字强调了它与“众芳”的区别。 D.整首词始终围绕梅花来写,赞誉梅花的品格。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以梅花自 喻,寄托自己深沉的感情。 15.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 ”,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 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 (2)《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的句子是“ 女 子在婚姻中没有什么过错,男子却对爱情没有定准 ,以致 女子婚姻生活悲惨。 (3)《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风光。作者通过光线的明 暗变化来描写山间朝暮之景色,其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描写山间夏天景色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社会需要的是真抓实干的人,而非巧舌如 簧的人;是一心为公的人,而非 的人;是追求进步的人,而非贪图 荣华的人。当代青年要改变一些不合时宜、与“大气候” 的陈规陋 习、陈腐风气,跟官气、躁气、暮气说再见。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 会各界,都需要给青年成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空间,在他们出现过失的时候少些 “大棒”“板砖”和“紧箍”,而是给予 的指导、正人先正己的引 导,从而使其在面对象牙塔之外的纷繁世事之时,有活力又有定力,不至 于 ,也不至于被一时的名利“遮望眼”。摒弃“官本位”思想不能 仅仅停留于倡议,或者是简单地依靠自律。一方面要对青年学生官僚化、行政化 的作风与作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矫正;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官 僚化和行政化的作风。毕竟学校不是象牙塔,学生不能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 而然地产生“免疫”。解决“官本位”的问题,应该( ),而不能 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的层面。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好大喜功 南辕北辙 有的放矢 老气横 秋B沉C沉秋 好大喜功 格格不入 春风化雨 暮气沉 好高骛远 格格不入 有的放矢 暮气沉 好高骛远 南辕北辙 春风化雨 老气横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词的起句奇绝。“试手”二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独钟情于梅花,暗含 对梅花的赞颂。 B.上片第三、四句先扬后抑。第三句削弱了梅花孤高的气势,隐含一丝落魄的 哀伤;第四句则把梅花之清高孤绝与月亮相匹配。 C.下片第一、二句写梅花的幽香。正因为花香清雅而幽远,女子便纷纷把梅花 装饰在头发上,一个“先”字强调了它与“众芳”的区别。 D.整首词始终围绕梅花来写,赞誉梅花的品格。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以梅花自 喻,寄托自己深沉的感情。 15.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_______________”,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 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女 子在婚姻中没有什么过错,男子却对爱情没有定准,“_____________”,以致 女子婚姻生活悲惨。 (3)《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风光。作者通过光线的明 暗变化来描写山间朝暮之景色,其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描写山间夏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社会需要的是真抓实干的人,而非巧舌如 簧的人;是一心为公的人,而非 的人;是追求进步的人,而非贪图 荣华的人。当代青年要改变一些不合时宜、与“大气候” 的陈规陋 习、陈腐风气,跟官气、躁气、暮气说再见。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 会各界,都需要给青年成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空间,在他们出现过失的时候少些 “大棒”“板砖”和“紧箍”,而是给予 的指导、正人先正己的引 导,从而使其在面对象牙塔之外的纷繁世事之时,有活力又有定力,不至 于 ,也不至于被一时的名利“遮望眼”。摒弃“官本位”思想不能 仅仅停留于倡议,或者是简单地依靠自律。一方面要对青年学生官僚化、行政化 的作风与作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矫正;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官 僚化和行政化的作风。毕竟学校不是象牙塔,学生不能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 而然地产生“免疫”。解决“官本位”的问题,应该( ),而不能 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的层面。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好大喜功 南辕北辙 有的放矢 老气横 秋 B.好大喜功 格格不入 春风化雨 暮气沉 沉 C.好高骛远 格格不入 有的放矢 暮气沉 沉 D.好高骛远 南辕北辙 春风化雨 老气横 秋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免疫”。 B.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免疫”。 C.学生不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产生“免疫” D.学生不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免疫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现实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B.从大学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C.从现实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D.从大学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20.下面是某同学在文学社招新会上的一段自我介绍,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 出并作修改。(5分) 大家好,我叫邓课,是本校高一的一名新生。我热爱文学,曾荣任初中学校文学 社社长一职,并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几篇大作,希望能得到你社的垂怜, 敬谢不敏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改为 21.下面是某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病人就诊流程图,请根据该图写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个字。(6分) [转载]2019年髙考(207)新课标卷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98年12月19日,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去世。彼时敬仰钱钟书先生的读者 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得知消息后,到书店排队购买《围城》,以此来纪念他。 2018年3月14日,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霍金去世,朋友圈转发悼念,“云 悼念”“云戴孝”轰轰烈烈,而很多人却连霍金的英文全拼以及他研究的内容都 毫不了解。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 语文·全解全析 12345710111214171819 D B D C A B A 1.D【解析】A项歪曲文意。文章说的是“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 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初唐四杰”处于唐朝初期,尚无 “盛唐精神”。B项将未然说成已然。文本第二段说旧族、新贵和发家致富的百 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运的万丈雄心”。有雄心不意味着可以改变命运
A.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免疫”。 B.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免疫”。 C.学生不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产生“免疫”。 D.学生不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免疫”。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从现实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B.从大学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C.从现实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D.从大学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20.下面是某同学在文学社招新会上的一段自我介绍,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 出并作修改。(5 分) 大家好,我叫邓课,是本校高一的一名新生。我热爱文学,曾荣任初中学校文学 社社长一职,并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几篇大作,希望能得到你社的垂怜, 敬谢不敏。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某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病人就诊流程图,请根据该图写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50 个字。(6 分) [转载]2019 年高考(207)新课标卷 2019 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98 年 12 月 19 日,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去世。彼时敬仰钱钟书先生的读者 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得知消息后,到书店排队购买《围城》,以此来纪念他。 2018 年 3 月 14 日,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霍金去世,朋友圈转发悼念,“云 悼念”“云戴孝”轰轰烈烈,而很多人却连霍金的英文全拼以及他研究的内容都 毫不了解。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9 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 语文·全解全析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 D A B D C A B A A B B A C 1.D 【解析】A 项歪曲文意。文章说的是“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 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初唐四杰”处于唐朝初期,尚无 “盛唐精神”。B 项将未然说成已然。文本第二段说旧族、新贵和发家致富的百 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运的万丈雄心”。有雄心不意味着可以改变命运
C项强加因果。“原有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并非“唐朝必须依靠新生的科举 制度选拔人才”的原因。 2.A 3.B D【解析】D项表述过于绝对,“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校园欺 凌事件”错误,原文说“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 并不是“完全不适用” 5.C【解析】C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可知,应是因为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 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所以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 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6.老师要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事件,要教育学生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学校要加强 对校园欺凌的监督和管束。政府要岀台制裁校园欺凌的有效法律法规。相关部门 和学校之间职责分工要明确。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政府、社 会、学校和家庭要广泛参与,通力合作,做好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借鉴别国较 好的应对校园欺凌的办法。(一点1分,答对六点即可) 9.表层含义:“最后一季豌豆”指的是弟弟在自家责任田种的最后一季豌豆, 以后弟弟就不再种植豌豆了。深层含义:标题突出“最后一季”,意味着豌豆的 种植可能绝迹。标题揭示文章主旨:低产的、不易种的粗粮日渐消失在田间地头 和人们的餐桌,对人类而言并非有益,失去它们,对需要粗粮的身体无益;失去 它们,也将失去人生的某些乐趣。这也启示我们,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有些农 作物是需要保护、不可任其消失的。(每点3分 【解析】解答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分析:一是思考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 义;二是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三是思考题目是否表达 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四是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五是思考题 目是不是文章的线索。 0.B【解析】此题考査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通读全文 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 巧妙断句,比如找名词或代词,找动词,借助虚词(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 借助句式,借助修辞(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借助对话词“曰”“云” 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建德二年,任命为万年县丞, 乐运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武帝嘉奖他,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 入宫中,有不利于时政的事,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句中没有明显的断句 标志,主要根据“主谓宾”的结构来进行断句。“除”是谓语,意思是“任命” 主语“乐运”承前省,宾语是“万年县丞”,“县丞”后面应断开。“抑挫”是 谓语,主语“乐运”承前省,宾语是“豪右”。“号称强直”的不是“豪右”, 而是承前省的主语“乐运”。“武帝嘉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特许”的主语 是承前省的“武帝”,“通籍”是“特许”的宾语,其后断开。“事有不便于时 者”是一个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不便于时者事”,考生若能辨别此句式, 就知道“者”字后面应断开。故选B 11.A 12.A【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 力。题干要求选出分析归纳不正确的一项,筛选区间遍布全文。常见的错误有“混
C 项强加因果。“原有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并非“唐朝必须依靠新生的科举 制度选拔人才”的原因。 2. A 3. B 4.D 【解析】D 项表述过于绝对,“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校园欺 凌事件”错误,原文说“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 并不是“完全不适用”。 5.C 【解析】C 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可知,应是因为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 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所以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 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6.老师要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事件,要教育学生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学校要加强 对校园欺凌的监督和管束。政府要出台制裁校园欺凌的有效法律法规。相关部门 和学校之间职责分工要明确。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政府、社 会、学校和家庭要广泛参与,通力合作,做好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借鉴别国较 好的应对校园欺凌的办法。(一点 1 分,答对六点即可) 7. A 9.表层含义:“最后一季豌豆”指的是弟弟在自家责任田种的最后一季豌豆, 以后弟弟就不再种植豌豆了。深层含义:标题突出“最后一季”,意味着豌豆的 种植可能绝迹。标题揭示文章主旨:低产的、不易种的粗粮日渐消失在田间地头 和人们的餐桌,对人类而言并非有益,失去它们,对需要粗粮的身体无益;失去 它们,也将失去人生的某些乐趣。这也启示我们,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有些农 作物是需要保护、不可任其消失的。(每点 3 分) 【解析】解答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分析:一是思考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 义;二是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三是思考题目是否表达 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四是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五是思考题 目是不是文章的线索。 10.B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通读全文 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 巧妙断句,比如找名词或代词,找动词,借助虚词(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 借助句式,借助修辞(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借助对话词“曰”“云” 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建德二年,任命为万年县丞, 乐运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武帝嘉奖他,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 入宫中,有不利于时政的事,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句中没有明显的断句 标志,主要根据“主谓宾”的结构来进行断句。“除”是谓语,意思是“任命”, 主语“乐运”承前省,宾语是“万年县丞”,“县丞”后面应断开。“抑挫”是 谓语,主语“乐运”承前省,宾语是“豪右”。“号称强直”的不是“豪右”, 而是承前省的主语“乐运”。“武帝嘉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特许”的主语 是承前省的“武帝”,“通籍”是“特许”的宾语,其后断开。“事有不便于时 者”是一个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不便于时者事”,考生若能辨别此句式, 就知道“者”字后面应断开。故选 B。 11. A 12.A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 力。题干要求选出分析归纳不正确的一项,筛选区间遍布全文。常见的错误有“混
淆时间范围”“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歪曲文意”“以偏概 全”“混淆已然未然”等。A项“因此孝名远播”错误,该句中的“此”应单指 乐运侍奉母亲和寡嫂,不包括他为亲属赎身,原文为“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 孝闻”。故选A 13.(1)等到武帝去世,宣帝继承帝位,葬礼刚刚结束,就下诏因事繁忙,皇 帝临时除去丧服 (2)内史郑译曾经以私事请求托付,乐运没有答应他,郑译因此记恨他。 【解析】此题考査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以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 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 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本题第(1)句中“崩”,译为“去世”; “讫”,译为“结束”;“公除”,译为“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 除下丧服”。第(2)句,“托”,译为“托付”;“衔”,译为“记恨 不 之许”为宾语前置句,译为“没有答应他”。 【参考译文】 乐运字承业,是南阳淯阳人。乐运少年时就喜欢学习,涉猎经书史籍。十五岁时 (梁的都城)江陵被攻占,(乐运)按照惯例被送到长安。他的亲属大多被没收 家产(成为奴蜱),乐运多年给别人做雇工,(乐运)用财物把亲属都赎为平民。 他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嫂很恭敬,因此凭着有孝行闻名。梁故都官郎琅邪郡的王 澄赞赏他,编列他的品行事迹写进《孝义传》。乐运秉性正直,未曾讨好别人 担任露门学士。前后多次冒犯劝谏武帝,多被采用。建德二年,任命为万年县丞, 乐运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武帝嘉奖他,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 入宫中,有不利于时政的事,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武帝曾经到同州巡视, 召乐运赶赴同州。乐运到后,武帝对他说:“你说太子是什么样的人?”乐运回 答:“是平常人。”当时齐王宇文宪及以下的大臣都在武帝身边,武帝回头对宇 文宪等人说:“百官讨好我,都说太子聪颖明智,只有乐运说是平常人,正好证 明乐运的忠诚正直啊。”于是又问乐运平常人是什么样子的。乐运回答说:“班 固认为齐桓公就是平常人,管仲扶助他就成就了霸业,竖貂辅佐他国家就乱。可 以和他做好事,也可以和他做坏事。”武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就精选东宫 官员来匡正辅导太子。等到武帝去世,宣帝继承帝位,葬礼刚刚结束,就下诏因 事繁忙,皇帝临时除去丧服。乐运上奏疏说:“三年服丧期,从天子到平民百姓 (都应遵循)。先王礼仪,怎么可以改变呢。”奏疏呈上,宣帝不接受。从这以 后宣帝不修德政,而糊涂凶暴更加厉害。乐运于是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 述宣帝的八大过失。宣帝大怒,准备杀掉他。内史元严劝谏,因而得以免死。第 二天,宣帝稍微有点感悟,召见乐运并且对他说:“我昨天夜里思考你所奏的事, 你实在是忠臣。”于是赐给他帝王饮食来奖赏他。满朝的公卿,起初见宣帝很愤 怒,无不为乐运担心。后来见他受到赏赐,又都祝贺他,认为他是幸免于虎口。 内史郑译曾经以私事请求托付,乐运没有答应他,郑译因此记恨他。当隋文帝为 丞相时,郑译担任长史,于是将乐运降职为广州澧阳县令。开皇五年,转任毛州 高唐县令。连续历任二县,都有声誉政绩。乐运常常希望能做一名谏官,可以从 容不迫地进行劝谏议论,然而他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被任用为谏官。 于是就发愤抄录夏朝、商朝以来直言谏争的事例,集合成一部书,取书名叫《谏 苑》。将书奏上,隋文帝阅读后赞赏他
淆时间范围”“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歪曲文意”“以偏概 全”“混淆已然未然”等。A 项“因此孝名远播”错误,该句中的“此”应单指 乐运侍奉母亲和寡嫂,不包括他为亲属赎身,原文为“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 孝闻”。故选 A。 13.(1)等到武帝去世,宣帝继承帝位,葬礼刚刚结束,就下诏因事繁忙,皇 帝临时除去丧服。 (2)内史郑译曾经以私事请求托付,乐运没有答应他,郑译因此记恨他。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以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 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 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本题第(1)句中“崩”,译为“去世”; “讫”,译为“结束”;“公除”,译为“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 除下丧服”。第(2)句,“托”,译为“托付”;“衔”,译为“记恨”;“不 之许”为宾语前置句,译为“没有答应他”。 【参考译文】 乐运字承业,是南阳淯阳人。乐运少年时就喜欢学习,涉猎经书史籍。十五岁时 (梁的都城)江陵被攻占,(乐运)按照惯例被送到长安。他的亲属大多被没收 家产(成为奴蜱),乐运多年给别人做雇工,(乐运)用财物把亲属都赎为平民。 他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嫂很恭敬,因此凭着有孝行闻名。梁故都官郎琅邪郡的王 澄赞赏他,编列他的品行事迹写进《孝义传》。乐运秉性正直,未曾讨好别人。 担任露门学士。前后多次冒犯劝谏武帝,多被采用。建德二年,任命为万年县丞, 乐运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刚强正直。武帝嘉奖他,特许他记名于门籍随时进 入宫中,有不利于时政的事,令他无论大小都可以奏报。武帝曾经到同州巡视, 召乐运赶赴同州。乐运到后,武帝对他说:“你说太子是什么样的人?”乐运回 答:“是平常人。”当时齐王宇文宪及以下的大臣都在武帝身边,武帝回头对宇 文宪等人说:“百官讨好我,都说太子聪颖明智,只有乐运说是平常人,正好证 明乐运的忠诚正直啊。”于是又问乐运平常人是什么样子的。乐运回答说:“班 固认为齐桓公就是平常人,管仲扶助他就成就了霸业,竖貂辅佐他国家就乱。可 以和他做好事,也可以和他做坏事。”武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就精选东宫 官员来匡正辅导太子。等到武帝去世,宣帝继承帝位,葬礼刚刚结束,就下诏因 事繁忙,皇帝临时除去丧服。乐运上奏疏说:“三年服丧期,从天子到平民百姓 (都应遵循)。先王礼仪,怎么可以改变呢。”奏疏呈上,宣帝不接受。从这以 后宣帝不修德政,而糊涂凶暴更加厉害。乐运于是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 述宣帝的八大过失。宣帝大怒,准备杀掉他。内史元严劝谏,因而得以免死。第 二天,宣帝稍微有点感悟,召见乐运并且对他说:“我昨天夜里思考你所奏的事, 你实在是忠臣。”于是赐给他帝王饮食来奖赏他。满朝的公卿,起初见宣帝很愤 怒,无不为乐运担心。后来见他受到赏赐,又都祝贺他,认为他是幸免于虎口。 内史郑译曾经以私事请求托付,乐运没有答应他,郑译因此记恨他。当隋文帝为 丞相时,郑译担任长史,于是将乐运降职为广州滍阳县令。开皇五年,转任毛州 高唐县令。连续历任二县,都有声誉政绩。乐运常常希望能做一名谏官,可以从 容不迫地进行劝谏议论,然而他秉性刚直,被人排斥打击,最终未被任用为谏官。 于是就发愤抄录夏朝、商朝以来直言谏争的事例,集合成一部书,取书名叫《谏 苑》。将书奏上,隋文帝阅读后赞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