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宁市第九年级学科素养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2|3456 89101112131415 C|BAc|DDA|B、C B「DDC|B 1.C【解析】C项中“弱冠”的“冠”读作“ guan”,“譬”读作“pi”。 2.B【解析】A项中“班”应为“斑”,C项中的“由”应为“油”;D中的“鹜” 应为“骛”。 3.A【解析】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 4C【解析】A:缺主语B:否定不当D:动宾搭配不当 5.D【解析】“后会有期”指以后有见面的时候,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用在此 处有不符合语境和医生的身份。 6.D【解析】根据句子之间内容的逻辑联系以及句子前面的关联词进行排序。 7.A【解析】《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 8.B【解析】父亲强迫“我”背诵的是一字也看不懂的《鉴略》。 C【解析】“小福子另嫁他人”应为“小福子自杀”。 二、现代文阅读(一) 9.C【解析】第②段“红薯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膳食纤维,特别是含有大量可溶 性纤维素 10.D【解析】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 11.B【解析】“红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能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的结 缔组织萎缩。” 三、古诗文阅读 12.D【解析】尾联诗人直抒胸臆,未使用白描的方法,情感水到渠成,未着意渲 染。另外,“钱塘江”应为“钱塘湖”。 13.D【解析】选D,“拿”(A.担心/祸患;B.更加/增加;C.脸色/颜色)
1 2019 年南宁市第九年级学科素养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题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 项 C B A C D D A B、C C D B D D C B 1.C 【解析】C 项中“弱冠”的“冠”读作“guàn”,“譬”读作“pì”。 2.B 【解析】A 项中“班”应为“斑”,C 项中的“由”应为“油”;D 中的“鹜” 应为“骛”。 3.A【解析】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 4.C【解析】A:缺主语 B:否定不当 D:动宾搭配不当。 5.D 【解析】“后会有期”指以后有见面的时候,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用在此 处有不符合语境和医生的身份。 6.D【解析】根据句子之间内容的逻辑联系以及句子前面的关联词进行排序。 7.A【解析】《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 8.B【解析】父亲强迫“我”背诵的是一字也看不懂的《鉴略》。 C【解析】“小福子另嫁他人”应为“小福子自杀”。 二、现代文阅读(一) 9. C【解析】第②段“红薯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膳食纤维,特别是含有大量可溶 性纤维素……” 10. D【解析】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 11.B【解析】“红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能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的结 缔组织萎缩。” 三、古诗文阅读 12.D【解析】尾联诗人直抒胸臆,未使用白描的方法,情感水到渠成,未着意渲 染。另外,“钱塘江”应为“钱塘湖”。 13.D 【解析】选 D,“拿”(A.担心/祸患;B.更加/增加;C.脸色/颜色)
14.C【解析】选C,“好像”(A.取独/代词;B.向,介词/比,表比较;D.却, 表转折/表修饰)。 15.B【解析】“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几句从正面描写 角度来突出作者的求学态度 16.(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或:我却 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儿也没有羡慕他们的心。)(“缊袍敝 衣”译为“破旧的衣服”:“慕艳”译为“羡慕、艳羡”得1分,句意通顺得 分) (2)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卑”译为“低 下、不高、较低”;“则”译为“而是”得1分,句意通顺得1分) 7.(1)像蛇一样;(1分)(2)连词,表目的,来(1分) 18.这件事也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足”也可译为“值 得”1分,句意通顺1分) 19.示例一:从老虎不考虑洞的大小,强行进入反送命的故事,(1分)告诉人 们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坚持的事情,不要强求继续下去,要“当 止则止”。(1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二:从老虎不考虑洞的大小,强行进入反送命的故事,(1分)告诉人们人 要懂得控制自己的利欲,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必为之所害。(1分)(意 思相近即可) 【翻译 有个砍柴的人,在山里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只老虎,(他)就躲到一个石洞里, 老虎也跟着他进了洞。石洞本来幽深而曲折,(砍柴人)辗转向里走,泂渐渐地 容不下老虎了,可是老虎一心想吃了砍柴的人,就拼力强行向里走。砍柴人十分 为难,(他)看到旁边一个小洞,仅能容下一人,就像蛇一样爬了进去。没想到 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忽然看到光亮,最终,(他)竟然走出山洞。于是(砍柴 人)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架柴堆来烧老虎,老虎 被烟火熏烧,怒吼声震动山谷,不到一顿饭工夫,就死了。这件事足以让那些应 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 四、古诗词默写 20.(1)风正一帆悬(2)会挽雕弓如满月(3)佳木秀而繁阴(4)岱宗夫如何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
2 14.C【解析】选 C,“好像”(A.取独/代词; B.向,介词/比,表比较;D.却, 表转折/表修饰)。 15.B【解析】“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几句从正面描写 角度来突出作者的求学态度。 16.(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或:我却 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儿也没有羡慕他们的心。)(“缊袍敝 衣”译为“破旧的衣服”;“慕艳”译为“羡慕、艳羡”得 1 分,句意通顺得 1 分) (2)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卑”译为“低 下、不高、较低”;“则”译为“而是”得 1 分,句意通顺得 1 分) 17.(1)像蛇一样;(1 分) (2)连词,表目的,来(1 分) 18.这件事也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足”也可译为“值 得”1 分,句意通顺 1 分) 19. 示例一:从老虎不考虑洞的大小,强行进入反送命的故事,(1 分)告诉人 们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坚持的事情,不要强求继续下去,要“当 止则止”。(1 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二:从老虎不考虑洞的大小,强行进入反送命的故事,(1 分)告诉人们人 要懂得控制自己的利欲,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必为之所害。(1 分)(意 思相近即可) 【翻译】 有个砍柴的人,在山里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只老虎,(他)就躲到一个石洞里, 老虎也跟着他进了洞。石洞本来幽深而曲折,(砍柴人)辗转向里走,洞渐渐地 容不下老虎了,可是老虎一心想吃了砍柴的人,就拼力强行向里走。砍柴人十分 为难,(他)看到旁边一个小洞,仅能容下一人,就像蛇一样爬了进去。没想到 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忽然看到光亮,最终,(他)竟然走出山洞。于是(砍柴 人)就用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架柴堆来烧老虎,老虎 被烟火熏烧,怒吼声震动山谷,不到一顿饭工夫,就死了。这件事足以让那些应 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 四、古诗词默写 20. (1)风正一帆悬(2)会挽雕弓如满月(3)佳木秀而繁阴(4)岱宗夫如何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
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综合性学习 21.(1)示例一:文明祭奠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祭奠方式(1分)。它能减少 传统祭奠方式对环境的污染(1分);同时使祭奠更加方便快捷(1分)。因此 我们应该顺应潮流,文明祭奠(1分)。 示例二:传统祭奠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1分)。它是我们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1分):它能让祭奠活动更有仪式感,从而延续传统的文化(1 分)。因此我们应延续传统祭奠方式(1分) (②)示例1:物理学家邓稼先为了中国国防事业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分),领 导科学家们成功设计中国原子弹和氢弹(1分),被称为“两弹元勋”。(1 分。) 示例2:物理学家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分)。他为中 国国防事业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分),领导科学家们成功设计中国原子弹 和氢弹(1分)。 示例3:物理学家邓稼先为了中国国防事业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分),领导科 学家们成功设计中国原子弹和氢弹(1分),是中国核武器工作的开拓者和 奠基人(1分)。 (3)清明献花祭祖先(清明焚香祭祖先)(1分) 六、现代文阅读 22.①严肃(1分)②呆滞、冷漠(1分) 23.(1)“疯狂”形容人发疯的精神状态(1分);这里指他穿梭速度极快, 表现他为关心学生安危而焦急、担忧的心理(1分) (2)运用了外貌描写(1分。如有写外貌、细节描写,可以得分,只写细节描 写,不得分),写出三儿重视教师的仪表,表现他儒雅、温暖的形象,与下 文他的遭遇形成对比(1分) 24.参考1:从“太阳刚刚升起——竿子高一—乌云遮住太阳”(1分。或者: 环境描写),点明时间的推移,引出三儿上课的情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 分),表现了三儿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学生的关心爱护(1分) 参考2:第①段太阳刚刚升起,点明时间,说明乡村教师工作的艰辛。第④ 段太阳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有一竿子高了。点明时间,说明三儿工作的认真。第 ⑦段乌云遮住太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三儿为学生的安危而焦虑担忧 的情节。(意思对即可,答对1点得1分,共3分)
3 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综合性学习 21. (1)示例一:文明祭奠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祭奠方式(1 分)。它能减少 传统祭奠方式对环境的污染(1 分);同时使祭奠更加方便快捷(1 分)。因此 我们应该顺应潮流,文明祭奠(1 分)。 示例二:传统祭奠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1 分)。它是我们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1 分);它能让祭奠活动更有仪式感,从而延续传统的文化(1 分)。因此我们应延续传统祭奠方式(1 分)。 (2)示例 1:物理学家邓稼先为了中国国防事业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 分),领 导科学家们成功设计中国原子弹和氢弹(1 分),被称为“两弹元勋”。(1 分。)。 示例 2:物理学家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 分)。他为中 国国防事业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 分),领导科学家们成功设计中国原子弹 和氢弹(1 分)。 示例 3:物理学家邓稼先为了中国国防事业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 分),领导科 学家们成功设计中国原子弹和氢弹(1 分),是中国核武器工作的开拓者和 奠基人(1 分)。 (3)清明献花祭祖先 (清明焚香祭祖先) (1 分) 六、现代文阅读 22.①严肃(1 分) ②呆滞、冷漠(1 分) 23.(1)“疯狂”形容人发疯的精神状态(1 分);这里指他穿梭速度极快, 表现他为关心学生安危而焦急、担忧的心理(1 分)。 (2)运用了外貌描写(1 分。如有写外貌、细节描写,可以得分,只写细节描 写,不得分),写出三儿重视教师的仪表,表现他儒雅、温暖的形象,与下 文他的遭遇形成对比(1 分)。 24.参考 1:从“太阳刚刚升起——一竿子高——乌云遮住太阳”(1 分。或者: 环境描写),点明时间的推移,引出三儿上课的情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 分),表现了三儿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学生的关心爱护(1 分) 参考 2:第①段太阳刚刚升起,点明时间,说明乡村教师工作的艰辛。第④ 段太阳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有一竿子高了。点明时间,说明三儿工作的认真。 第 ⑦段乌云遮住太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三儿为学生的安危而焦虑担忧 的情节。(意思对即可,答对 1 点得 1 分,共 3 分)
表层含义:精神失常的三儿,只能在假想的没有学生的教室里上课。(1分) 深层含义:表现他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乡村教育教育事业热爱到了痴迷的地步 (1分)也表达了“我”对三儿的处境感到痛心惋惜。(1分 七.作文。(50分) 26.参照评分细则 分 (好) 二(较好)三(中 四(差) 五(很差) 50~45分 44~35分34-25分 24~15分 数 分 18~16分 15~12分 118分75分 内容「切题,中心突「切题,中心明基本切题,中「基本切题,中严重偏离题 (18分)出,内容充实,显,内容较充心基本明确,心不明确。意 立意新颖、深|实,立意正内容尚充实 16~14分 13~11分 10~8 分 4~0分 语言「行文流畅,语言文从字顺,语语言基本通语句不通顺,文理不通。 (16分)生动准确,表达言基本准确,顺,有少量语语病较多。 表达尚好。病 10~9分 8~7分 6~5分 4~3 结构「结构严谨,层次结构紧凑,层结构完整,层∏结构层次混丨结构不完整, (10分)清晰,构思新次清楚,构思次尚清楚。|乱 层次混乱。 颖、巧妙。 新颖。 6~5分 4~3分 0分 文面书写字体整美字体端,书字是,旬字尬浓草[字体不易 (6分) 格式正确,卷面式正确,卷面和标点错误,标点错误较标点错误多, 整洁。 干净。 有少量涂改。多,有较多涂卷面很不整 补充说明:(1)没有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扣2分。1(2)文中每错3 个字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3)字数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1 分,最多扣3分。(4)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一经查实扣2分
4 25.表层含义:精神失常的三儿,只能在假想的没有学生的教室里上课。(1 分) 深层含义:表现他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乡村教育教育事业热爱到了痴迷的地步。 (1 分)也表达了“我”对三儿的处境感到痛心惋惜。(1 分) 七.作文。(50 分) 26.参照评分细则 等 分 次 数 项 目 一(好) 50~45 分 二(较好) 44~35 分 三(中) 34~25 分 四(差) 24~15 分 五(很差) 14~0 分 内容 (18 分) 18~16 分 15~12 分 11~8 分 7~5 分 4~0 分 切题,中心突 出,内容充实, 立意新颖、深 刻。 切题,中心明 显,内容较充 实,立意正 确。 基本切题,中 心基本明确, 内容尚充实。 基本切题,中 心不明确。 严重偏离题 意。 语言 (16 分) 16~14 分 13~11 分 10~8 分 7~5 分 4~0 分 行文流畅,语言 生动准确,表达 好。 文从字顺,语 言基本准确, 表达尚好。 语言基本通 顺,有少量语 病。 语句不通顺, 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结构 (10 分) 10~9 分 8~7 分 6~5 分 4~3 分 2~0 分 结构严谨,层次 清晰,构思新 颖、巧妙。 结构紧凑,层 次清楚,构思 新颖。 结构完整,层 次尚清楚。 结构层次混 乱。 结构不完整, 层次混乱。 文面书写 (6 分) 6~5 分 4~3 分 2 分 1 分 0 分 字体工整、美 观,书写、标点、 格式正确,卷面 整洁。 字体端正,书 写、标点、格 式正确,卷面 干净。 字迹清楚,有 少量错别字 和标点错误, 有少量涂改。 字迹潦草难 辨,错别字和 标点错误较 多,有较多涂 改。 字体不易辨 认,错别字和 标点错误多, 卷面很不整 洁。 补充说明:(1)没有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扣 2 分。1(2)文中每错 3 个字扣 1 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3 分。(3)字数不足 600 字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4)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一经查实扣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