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奉贤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6.1) 、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院》) 为伊消的人憔悴。 (《蝶恋花》) 3、半匹红绡一丈绫 (《卖炭翁》) 4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 5、自云先是避秦时乱,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醐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1.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 (2分) 1.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平众矣! 8、文中的“予”指的是 (人名),他是 (朝代)哲学家。(2分) 1.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0、对第2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15 学年奉贤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016.1) 一、文言文阅读(共 39 分) (一)默写(15 分) 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院》) 2、_______________,为伊消的人憔悴。 (《蝶恋花》) 3、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 5、自云先是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6-7 题。(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1.6 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分) 1.8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8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朝代)哲学家。(2 分) 1.4 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0、对第 2 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 B.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形 象 C.暗示了像自己一样品德高尚的人很少 D.表达了对莲花坚守节操的 敬重。 1.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 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 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 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6于家。 【注释】①豕(shi):猪。②里落:与后文“里陌”意思相同,村庄。③方正: 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讧):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6终:死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相约不犯孙先生舍( 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1.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 B.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 C.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 D.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 1.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3、孙期是个读书人,但他却不耻做粗鄙之事。其中,“牧豕于大泽中”是为了 驱豕入草不顾”是为了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4、根据本篇“传”的内容,完成下表。(4分) 姓名:孙期 家庭住 家庭成员:母亲 经济条 品质特 点 (至少写出两点) 1.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21分 占领一座“制高点” ①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很是壮观。在人 的世界里,同样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 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
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 B.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形 象。 C.暗示了像自己一样品德高尚的人很少。 D.表达了对莲花坚守节操的 敬重。 1.8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4 题。(12 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 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 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 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 6 于家。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与后文“里陌”意思相同,村庄。③方正: 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6 终:死。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①相约不犯孙先生舍( ) 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 ) 1.2 掌握 150 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 B.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 C.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 D.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 1.5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3、孙期是个读书人,但他却不耻做粗鄙之事。其中,“牧豕于大泽中”是为了 _______ ___; “驱豕入草不顾”是为了____ 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1.6 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4、根据本篇“传”的内容,完成下表。(4 分) 姓名:孙期 家庭住 址: 家庭成员:母亲 经济条 件: 品质特 点: (至少写出两点) 1.8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二、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8 题。(21 分) 占领一座“制高点” ①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很是壮观。在人 的世界里,同样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 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
②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奇伟瑰丽,难以企及;梅兰芳、 周信芳占领的是京剧的制高点,美轮美奂,光彩照人 ;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 深,奇妙无比……想和他们一较高低,想从他们手里夺取制高点,一般来说不大 可能,弄不好就会被人嘲笑为“蚍蜉(pif蚂蚁)撼树” ③然而,这并不是说后来的人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了,因为还有次一级 的制高点,同样很重要,很壮美。如果说李杜占领的是三山五岳,你还可以去占 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一样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譬如诗歌, 即便不能和李杜争老大,仍可以独树一帜,占领自己的山头,苏、辛占领的是豪 放派的制高点,柳永、李清照占领的是婉约派制高点,岑参、王昌龄占领的是边 塞诗制高点,陶渊明、谢灵运占领的是田园诗制高点,读他们的诗作,或 或 都诗意盎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 神熏陶。退一步讲,如果连占领普陀山、五台山的机会也没有了,你也不要灰心, 只要你有志向,还有无数有名或无名的山头在等着你去征服、去占领。有了自己 的山头,就拥有了一座事业的制高点,你就是标准、楷模,你就是权威泰斗,你 就有了话语权。 ④可是,当今世界人才济济,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想拥有一座自己的 制高点,是越来越难了。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制高点呢? ⑤关键要选准方向,找好突破口。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决不重复别人, 务必要独出心裁。比如练书法,我们练一辈子隶书也超不过汉隶水平,终生研习 草书也难赶上张旭、怀素,然而,前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苦心揣摩多年,终于发 明了一种韵味独特的“草隶”体,清新明快,一鸣惊人,发挥“杂交优势”,硬 是在草、隶两座大山之间崛起了一座新的制高点 ⑥再就是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每个制高点都是一点一点地堆起来的 说是占领其实更是建设,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可能奏效,有的甚至要倾终 生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看 看我们周围那些拥有制高点的人,哪一个不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狂,哪一个不是把 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⑦每个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不一定是珠穆朗玛 不一定高耸入云,但一定是独具特色的、饱含自己心血的事业高地。 15、阅读第2段,完成下列题目。(5分) (1)“蚍蜉撼树”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3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②)根据第2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3分) 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不能用本 卷上出现的材料) 2.14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 【对补充论据的考察】 16、根据文章内容,第3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
②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奇伟瑰丽,难以企及;梅兰芳、 周信芳占领的是京剧的制高点,美轮美奂,光彩照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 深,奇妙无比……想和他们一较高低,想从他们手里夺取制高点,一般来说不大 可能,弄不好就会被人嘲笑为“蚍蜉(pí fú 蚂蚁)撼树”。 ③然而,这并不是说后来的人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了,因为还有次一级 的制高点,同样很重要,很壮美。如果说李杜占领的是三山五岳,你还可以去占 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一样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譬如诗歌, 即便不能和李杜争老大,仍可以独树一帜,占领自己的山头,苏、辛占领的是豪 放派的制高点,柳永、李清照占领的是婉约派制高点,岑参、王昌龄占领的是边 塞诗制高点,陶渊明、谢灵运占领的是田园诗制高点,读他们的诗作,或________, 或_________,或_________,或_________,都诗意盎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 神熏陶。退一步讲,如果连占领普陀山、五台山的机会也没有了,你也不要灰心, 只要你有志向,还有无数有名或无名的山头在等着你去征服、去占领。有了自己 的山头,就拥有了一座事业的制高点,你就是标准、楷模,你就是权威泰斗,你 就有了话语权。 ④可是,当今世界人才济济,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想拥有一座自己的 制高点,是越来越难了。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制高点呢? ⑤关键要选准方向,找好突破口。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决不重复别人, 务必要独出心裁。比如练书法,我们练一辈子隶书也超不过汉隶水平,终生研习 草书也难赶上张旭、怀素,然而,前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苦心揣摩多年,终于发 明了一种韵味独特的“草隶”体,清新明快,一鸣惊人,发挥“杂交优势”,硬 是在草、隶两座大山之间崛起了一座新的制高点。 ⑥再就是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每个制高点都是一点一点地堆起来的, 说是占领其实更是建设,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可能奏效,有的甚至要倾终 生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看 看我们周围那些拥有制高点的人,哪一个不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狂,哪一个不是把 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⑦每个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不一定是珠穆朗玛, 不一定高耸入云,但一定是独具特色的、饱含自己心血的事业高地。 15、阅读第 2 段,完成下列题目。(5 分) (1)“蚍蜉撼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3 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根据第 2 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不能用本 卷上出现的材料) 2.14 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 【对补充论据的考察】 16、根据文章内容,第 3 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柔情似水金戈铁马小桥流水波澜壮阔 B.波澜壮阔柔情似水金 戈铁马小桥流水 C.波澜壮阔小桥流水金戈铁马柔情似水 D.金戈铁马小桥流水波 澜壮阔柔情似水 【分析】一一对应到前文的各流派诗词特点来填空。 17、本文的论点是 其中第1、2段主要阐述的是 第3段阐述 的是 第4-6段阐述了能拥有属于自己制高点的方法,分别是 (9分) 2.5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2.6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对论点和分论点的考察】 18、下列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屠呦呦从二十多岁起,就坚持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实验室潜心研究,历经十余年 190次的失败后,终于发现了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一一青蒿素;又经过了近二十 年的不懈努力,她发明了疗效更出色的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耄耋之年的 屠呦呦凭借她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贡献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台 2.8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对论据放回位置的考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 最美的对视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 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 深地鞠了一gong_。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4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 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 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 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 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 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 (⑦)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 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 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 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 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
A.柔情似水 金戈铁马 小桥流水 波澜壮阔 B.波澜壮阔柔情似水 金 戈铁马 小桥流水 C.波澜壮阔 小桥流水 金戈铁马 柔情似水 D.金戈铁马小桥流水 波 澜壮阔 柔情似水 【分析】一一对应到前文的各流派诗词特点来填空。 17、本文的论点是______。其中第 1、2 段主要阐述的是________,第 3 段阐述 的是________, 第 4-6 段阐述了能拥有属于自己制高点的方法,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9 分) 2.5 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2.6 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对论点和分论点的考察】 18、下列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 分) 屠呦呦从二十多岁起,就坚持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实验室潜心研究,历经十余年、 190 次的失败后,终于发现了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又经过了近二十 年的不懈努力,她发明了疗效更出色的双氢青蒿素。2015 年 10 月,耄耋之年的 屠呦呦凭借她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贡献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对论据放回位置的考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3 题(19 分) 最美的对视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 16 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 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 深地鞠了一 gong__。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4 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 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 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 6 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 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 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 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 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 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 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 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 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
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 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 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术 (8)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 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 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 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 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9)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10)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 眼角膜,那“0.5克的挚爱” (11)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2)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 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 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 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3)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 热泪盈眶。 (14)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5)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 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19、看拼音写汉字:鞠了一个gong (2分) 【2.1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0、她的母亲被社区评为“最美的人”,从第(6)-(8)段看吗,母亲的“最 美”具体表现在 (2) (6分) 【2.5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2.6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分析: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含义,在文中能提取概括相关的答案 21、第(6)段画线句具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作简要的分析。(4分) 【2.13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 见解。】 分析:对重点句子把握分析以及表达的效果 22、文中第(10)段把老人的眼角膜说成是“Q.5克的挚爱”,其用意 是 (3分) 【2.7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所蕴含的的情感和作用 23、对本文的题目“最美的对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她和受捐男孩的对视像亲人间的对视 B.因为对视,她母亲的生命在受捐男孩身上得到了延续 C.她和男孩的对视背后承载着老母亲的一份朴素的爱心
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 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 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术。 (8)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 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 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 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 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9)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10)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 眼角膜,那“O.5 克的挚爱”。 (11)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2)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 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 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 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3)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 热泪盈眶。 (14)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5)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 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19、看拼音写汉字:鞠了一个 gong_______(2 分) 【2.1 能正确书写 3500 个常用汉字。】 20、她的母亲被社区评为“最美的人”,从第(6)-(8)段看吗,母亲的“最 美”具体表现在: (1) (2) (3) (6 分) 【2.5 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2.6 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分析: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含义,在文中能提取概括相关的答案 21、第(6)段画线句具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作简要的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 【2.13 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 见解。】 分析:对重点句子把握分析以及表达的效果 22、文中第(10)段把老人的眼角膜说成是“O.5 克的挚爱”,其用意 是 。(3 分) 【2.7 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所蕴含的的情感和作用 23、对本文的题目“最美的对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4 分) A.她和受捐男孩的对视像亲人间的对视。 B.因为对视,她母亲的生命在受捐男孩身上得到了延续。 C.她和男孩的对视背后承载着老母亲的一份朴素的爱心
D.对视中受捐男孩流露出对她的思念之情 【23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5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分析:对文章标题的含义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4-26题(11分) 从2014年秋季开始,全新的供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 笔字》教材进入上海市中小学课堂。从此,学写字、练书法成为上海中小学的“必 修课”。 翻开写字教材会发现,硬笔字部分完全以上海市语文教材为基础,祺目录与语文 教材目录完全一样。新的《写字》教材也打破了以往只有练写的形式内容,硬笔 字部分增加了书法经纬、说文解字等栏目,毛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大观园、海派 书法家等栏目,其中“书法综合实践”板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本土的文化,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此外,教材的语言和图片清晰,知识体 系从小学到中学呈现了很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一套集规范“教本”、阶梯“学 本”和情趣“练本”为一体的多功能教材。 24、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符的两项是 (4分) A.《写字》教材目录与上海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致。 B.《写字》教材不仅仅是学生的“练本” C.《写字》教材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D.《写字·硬笔字》教材有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 【3.1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 决问题。】 分析:对文段的正确理解和判断 25、开设写字课以来,学生的书法水平明显进步。为此,学校开展一次师生书法 作品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要求2-6个字,包含一个“墨”或一个 “书”字。如:“翰墨扬贤风”。(3分) 作品展活动名称:某某学校“ 师生书法作品展 【3.2能根据要求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分析:拟写活动主题 26、下列几种书法字体中,你最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4分) 1、楷书 2、隶 书 3、行书 我最欣赏的字体是 理 由 (要求50字左右,从结构形态和审美感受两个方面说理由 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1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 决问题。】 分析:对传统文化知识,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见解
D.对视中受捐男孩流露出对她的思念之情 【2.3 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5 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分析:对文章标题的含义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11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24-26 题(11 分) 从 2014 年秋季开始,全新的供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 笔字》教材进入上海市中小学课堂。从此,学写字、练书法成为上海中小学的“必 修课”。 翻开写字教材会发现,硬笔字部分完全以上海市语文教材为基础,祺目录与语文 教材目录完全一样。新的《写字》教材也打破了以往只有练写的形式内容,硬笔 字部分增加了书法经纬、说文解字等栏目,毛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大观园、海派 书法家等栏目,其中“书法综合实践”板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本土的文化,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此外,教材的语言和图片清晰,知识体 系从小学到中学呈现了很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一套集规范“教本”、阶梯“学 本”和情趣“练本”为一体的多功能教材。 24、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符的两项是______、______(4 分) A.《写字》教材目录与上海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致。 B.《写字》教材不仅仅是学生的“练本”。 C.《写字》教材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D.《写字·硬笔字》教材有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 【3.1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 决问题。】 分析:对文段的正确理解和判断 25、开设写字课以来,学生的书法水平明显进步。为此,学校开展一次师生书法 作品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要求 2-6 个字,包含一个“墨”或一个 “书”字。如:“翰墨扬贤风”。(3 分) 作品展活动名称:某某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生书法作品展 【3.2 能根据要求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分析:拟写活动主题 26、下列几种书法字体中,你最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4 分) 1、楷书 2、隶 书 3、行书 我最欣赏的字体是:______ 理 由: (要求 50 字左右,从结构形态和审美感受两个方面说理由, 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1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 决问题。】 分析:对传统文化知识,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见解
四、写作(60分) 27、题目:另一种温度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4.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4.2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4.3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4.4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 4.5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摯,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表达通顺、连贯。 4.6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分析 1、审题:理解“温度”所蕴含的的深刻含义,不仅仅理解表面含义外,还要理 解“温度”可以是来自外界(学校、家庭和自身所处的社会中等)的给我的一 种感受体验或者是自己生活成长中一种体验;另外特别注意的是“另”,说明 在文章表现出温度与一直感觉到的温度不一样,这个“另”在文章要体现出来 2、立意:可以是家庭学校带给我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或者在 自己成长中体会到的幸福和成长 3、构思: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事件的开始可展现之前同种事情我感受到的“温 度”,从而引出现在事情所展现的“另一种温度”。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4、语言:注意语言流畅连贯,开头结尾精致优美,注意点题。中间事情的经过 要围绕中心来写,运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
四、写作(60 分) 27、题目:另一种温度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4.1 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4.2 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4.3 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4.4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600 字左右的文章。 4.5 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表达通顺、连贯。 4.6 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分析: 1、审题:理解“温度”所蕴含的的深刻含义,不仅仅理解表面含义外,还要理 解“温度”可以是来自外界(学校、家庭和自身所处的社会中等)的给我的一 种感受体验或者是自己生活成长中一种体验;另外特别注意的是“另”,说明 在文章表现出温度与一直感觉到的温度不一样,这个“另”在文章要体现出来。 2、立意:可以是家庭学校带给我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或者在 自己成长中体会到的幸福和成长 3、构思: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事件的开始可展现之前同种事情我感受到的“温 度”,从而引出现在事情所展现的“另一种温度”。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4、语言:注意语言流畅连贯,开头结尾精致优美,注意点题。中间事情的经过 要围绕中心来写,运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