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学期语文七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学科试题卷共4页,28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祝亲爱的同学们取得好成绩,旗开得胜! 基础知识应用(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滑雅(j)斑(m)菜畦(w)皂荚(jia) B.笸箩(p61uo)猝(cu)不及防秕(bi)谷掸子(dan) C.发瞢(zan)暗中诽谤( fei bang)风流倜傥( ti tang) D.珊瑚( shan hu)进(f6)谤乳臭(chou未干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悬念徘徊人情事故不能自己B.人声鼎沸质朴云霄脑髓 C.懒惰静默栅栏廊檐 D.戏谑刮目相看分寸恶作剧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 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站在海边,他想到自己终于夺得了亚运会射击金牌,不禁望洋兴叹 B.分别三十年后,这几个衡阳人在陌生的沈阳萍水相逢了,他们百感交集 C.214斑篮球队输给我们班后,他们盛气凌人来指责我们在赛场上犯规太多 D.今年的省运会上,盒辛茹苦训练了一年多的逸夫中学女排取得了好成绩。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杂诗》的作者是王维,他被称为“诗佛”。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2016 年下学期语文七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学科试题卷共 4 页,28 道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量 12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祝亲爱的同学们取得好成绩,旗开得胜! 一、基础知识应用(30 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滑稽.(jì) 斑蝥(máo) 菜畦(wā) 皂荚(jiá) B.笸箩..(pǒ luo) 猝.(cù)不及防 秕(bǐ)谷 掸子(dān) C.发簪 ( zān ) 暗中诽谤(fěi bàng) 风流倜傥( tì tǎng ) D.珊瑚..( shān hú) 诽.(fěi)谤 乳臭.(chòu)未干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A.悬念 徘徊 人情事故 不能自己 B.人声鼎沸 质朴 云霄 脑髓 C.懒惰 静默 栅栏 廊檐 D.戏谑 刮目相看 分寸 恶作剧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 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站在海边,他想到自己终于夺得了亚运会射击金牌,不禁望洋兴叹 ....。 B.分别三十年后,这几个衡阳人在陌生的沈阳萍水相逢 ....了,他们百感交集。 C. 214 班篮球队输给我们班后,他们盛气凌人 ....来指责我们在赛场上犯规太多。 D.今年的省运会上,含辛茹苦 ....训练了一年多的逸夫中学女排取得了好成绩。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杂诗》的作者是王维,他被称为“诗佛”。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C.《乘船》一文中我们了解到了做人不能轻诺寡信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建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浙江绍兴人。 6.下列选项中“而”是表转折的是()(3分)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择其善者而从之D三十而立 综合运用(共6分)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一些“读经班”“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茶。这些班让学生朗 读背诵诸如《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启蒙教材,有时还学习着装作揖 等古代礼节。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 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人相处,自私自利,不会关心他人。对此,某 班同学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7.国学常识了解。国学经典中的“四书”除了大家熟知的《论语》和《孟子》外,还有哪 两本,请写出来。(2分 8.有同学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懂,现在又不用文言说话和写文章,干吗还 浪费时间精力?请你针对这种想法进行劝说。(2分) 9.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至少两条)?(2分) 10古诗文默写(6分) 11.(1)你可以用《论语六则》中的“ 来表达我市人 民对客人的欢迎之情。 (2)海内存知己 (3)《嘲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 是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二、课内阅读(9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
C.《乘船》一文中我们了解到了做人不能轻诺寡信。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建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浙江绍兴人。 6.下列选项中“而”是表转折的是( )(3 分)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三十而立 综合运用(共 6 分)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一些“读经班”“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荼。这些班让学生朗 读背诵诸如《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启蒙教材,有时还学习着装作揖 等古代礼节。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 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人相处,自私自利,不会关心他人。对此,某 班同学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7.国学常识了解。国学经典中的“四书”除了大家熟知的《论语》和《孟子》外,还有哪 两本,请写出来。(2 分) 8.有同学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懂,现在又不用文言说话和写文章,干吗还 浪费时间精力?请你针对这种想法进行劝说。(2 分) 9. 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至少两条)?(2 分) 10.古诗文默写(6 分) 11.(1)你可以用《论语六则》中的“ , ” 来表达我市人 民对客人的欢迎之情。 (2)海内存知己, 。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 是: , 。 资*源%库(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二、课内阅读(9 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
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螂们在这里弹琴。翻 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 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 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 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掼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1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 面回答。(2分) 1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螂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 这里“指 )(3分) 13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2分) 14.“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2分)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期 乃: 委 16翻译句子:(2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2分) 18.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谈谈这则短文给你的启示(要求用上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3 分
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 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 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 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 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1.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 面回答。(2 分) 1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 ( )。 “这里“指( )(3 分) 13.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2 分) 14.“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2 分) 三、文言文阅读(11 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 分) 期:________ 乃:________ 委:_________ 顾:_________ 16.翻译句子:(2 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谈谈这则短文给你的启示(要求用上一句名言或一个成语)(3 分)
(二)阅读《伤仲永》,回答9-13小题。(11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男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9、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不能称前时之闻( 20、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泯然众人矣!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②泯然众人矣。 22、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用原文)(2分) 23、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四、现代文阅读(9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 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 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 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
(二)阅读《伤仲永》,回答 9—13 小题。(11 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9、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2 分) (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 20、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1 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泯然众人矣!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②泯然众人矣。 22、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用原文)(2 分) 23、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2 分) 四、现代文阅读(9 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 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 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 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
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 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 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慈爱给了他的孙子 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成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 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 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 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 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槽书 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 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 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 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 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蒙陇中突然听到一声“昌 ”,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 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 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24.“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25.“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
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 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 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慈爱给了他的孙子 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 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 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 80 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 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 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 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 岁还能上街买菜。他 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 “疼有什么办法呢? 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 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 150 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 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 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蒙眬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 ——”,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 好 10 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 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24.“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25. “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
一种心理? 26.“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 表现 27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3分) 五、作文(50分) 28作文题目:迈进中学大门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表现自己的新生活和新体验 2注意写真情实感,题材尽量新颖独特。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CAADDB 7.《大学》《中庸》 8.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如果认真对待 用心积累,必然会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让我们说话写文章有典雅之气,增添民族自豪感 9.认真学好课本上的文言文;课外阅读一些着名的文言作品;参加国学社等相关学生社团; 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国学培训课程等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天涯若比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却话巴山夜雨 1突出“我”好奇的心理,表现我的执着及究根问底的想法。表现出百草园,富有神秘感、 吸引力。 12拟人昆虫的叫声此起彼伏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13.表现百草园有无穷的乐趣,表达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和怀恋之情 14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约定才丢下、抛弃回头看
一种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 “孝子”的 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 分) 28 作文题目:迈进中学大门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表现自己的新生活和新体验。 2.注意写真情实感,题材尽量新颖独特。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CAADDB 7.《大学》 《中庸》 8.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如果认真对待, 用心积累,必然会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让我们说话写文章有典雅之气,增添民族自豪感 等。 9.认真学好课本上的文言文;课外阅读一些著名的文言作品;参加国学社等相关学生社团; 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国学培训课程等 1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天涯若比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却话巴山夜雨 11.突出“我”好奇的心理,表现我的执着及究根问底的想法。表现出百草园,富有神秘感、 吸引力。 12.拟人 昆虫的叫声此起彼伏 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13.表现百草园有无穷的乐趣,表达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和怀恋之情。 14 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15 约定 才 丢下、抛弃 回头看
16不是人啊。和人约定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高开了。 17失礼或者不失礼,一定要讲明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18言之有理即可 19立即完成符合20.B 21同县的人认为很神奇,纷纷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仲永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了。 2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3.一个人即使先天条件再好也应该重视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意思相近即 24“我’没买西瓜,空手去看病中的父亲。 25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 26①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②写信求药方,⑨为父亲按摩,④“我”在奔丧中的表现。(其 中两个就可以了) 27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表 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种内疚、遗憾的感情
16.不是人啊。和人约定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17.失礼或者不失礼,一定要讲明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18 言之有理即可 19.立即完成 符合 20. B 21.同县的人认为很神奇,纷纷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仲永 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了。 2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3.一个人即使先天条件再好也应该重视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意思相近即 24“我’’没买西瓜,空手去看病中的父亲。 25 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 26①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②写信求药方,③为父亲按摩,④“我”在奔丧中的表现。(其 中两个就可以了) 27 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表 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种内疚、遗憾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