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综合测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糙(zao)笞刑(ch)针砭(bian)沉湎(man) B.肇事(zhao)恫吓(dong)抽搐(xu)桎梏(gu) C.惊愕(e)拙劣(zhuo)铿锵(keng)缴械(xie) D.卓越(zhuo)玉砌(qe)伺候(ci)崔嵬(wei) 解析:选C。A.“糙”应读cao;B.“搐”应读chu:;D.“砌”应读qi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读过因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B.在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 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C.我怀着真诚的希望播种,这希望决不会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D.每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每一位诗人的诗篇,过一段时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面貌,都 将得到新的理解,并在读者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解析:选D。A语序不当。B.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C多重否定不当 3.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内容要点,不超过30字。 书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完整的书目。自汉代以后,历代官 修史书,都要撰写书目,反映藏书的情况。清代编著出现规模宏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宋元以后版刻书籍盛行,私人藏书家也多起来了,许多藏书 家把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流传于世。这种私人藏书书目数量很多,是对官修书目的补充。 答: 答案:自西汉有正式而完整的官修书目,宋元后出现了私人藏书书目。 4.“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断,请概述故事情节。 答案:曹操请刘备饮酒赏梅并谈论天下英雄,以试探刘备。刘备列举孙策、袁绍等人。曹操 却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筷子落地,恰逢天上打雷,便借机掩饰自 己,骗过曹操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贾岛传 岛,字阆仙,范阳人也。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 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尝叹曰: “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 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 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敵之势,傍观皆迓。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 右拥到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 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 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酿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 既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临死之 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命薄
必修四 综合测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糙.(zào) 笞.刑(chī) 针砭.(biān) 沉湎.(miǎn) B.肇.事(zhào) 恫.吓(dònɡ) 抽搐.(xù) 桎梏.(ɡù) C.惊愕.(è) 拙.劣(zhuō) 铿.锵(kēnɡ) 缴械.(xiè) D.卓.越(zhuó) 玉砌.(qiè) 伺.候(cì) 崔嵬.(wéi) 解析:选 C。A.“糙”应读 cāo;B.“搐”应读 chù;D.“砌”应读 q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读过因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B.在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 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C.我怀着真诚的希望播种,这希望决不会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D.每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每一位诗人的诗篇,过一段时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面貌,都 将得到新的理解,并在读者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解析:选 D。A.语序不当。B.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C.多重否定不当。 3.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内容要点,不超过 30 字。 书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完整的书目。自汉代以后,历代官 修史书,都要撰写书目,反映藏书的情况。清代编著出现规模宏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宋元以后版刻书籍盛行,私人藏书家也多起来了,许多藏书 家把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流传于世。这种私人藏书书目数量很多,是对官修书目的补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西汉有正式而完整的官修书目,宋元后出现了私人藏书书目。 4.“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断,请概述故事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曹操请刘备饮酒赏梅并谈论天下英雄,以试探刘备。刘备列举孙策、袁绍等人。曹操 却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筷子落地,恰逢天上打雷,便借机掩饰自 己,骗过曹操。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贾岛传 岛,字阆仙,范阳人也。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 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尝叹曰: “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 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 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 右拥到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 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 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 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 既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临死之 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命薄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咀峿。自题曰:“两句三年得, 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 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唐才子传贾岛》,有改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 旋:不久 B.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衢:大道 C.喜不自胜胜:能承受 D.后稍迁普州司仓迁:贬职 解析:选D。迁:升职。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选C。①是其诗歌风格;③是贾岛外出在路上的情景:⑥表现贾岛对富贵之人的蔑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 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土,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刘栖楚心胸狭窄,而相比之 下,韩愈不仅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个爱才惜才的伯乐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侮辱。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 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每到除夕之夜,取出 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谣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解析:选B。其中“刘栖楚心胸狭窄”与韩愈“心胸豁达”的表述不正确。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译文 (2)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答案:(1)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 (2)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并伸手作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 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 参考译文: 贾岛,字阆仙,范阳人。当初,贾岛科场考试屡次失利,囊空如洗,就出家为僧,法名唤作 无本。他来到东都洛阳,不久又去京都长安,住在青龙寺。元和年间,贾岛独辟蹊径,诗风 转入冷僻,用来矫正浮艳风气。当他沉思搜寻诗句的时候,面前站着王公贵人都视而不见 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 即使走路、坐着、睡觉、吃饭,都不停地苦苦吟诵。 贾岛曾经骑瘦驴打着伞,横穿大道。当时秋风正猛烈地吹着,树上掉下来的枯叶堆积可扫, 于是吟道:“落叶满长安。”正思索对句,茫然无所得,忽然想到用“秋风吹渭水”作对 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因此冒犯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队,被关押了一夜,天亮时才获释。 贾岛后来又乘空闲骑着瘦驴去李凝的隐居之处拜访,吟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 门。”又想把“僧推”改为“僧敲”,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岨峿。自题曰:“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 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唐才子传·贾岛》,有改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 旋:不久 B.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衢:大道 C.喜不自胜. 胜:能承受 D.后稍迁.普州司仓 迁:贬职 解析:选 D。迁:升职。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选 C。①是其诗歌风格;③是贾岛外出在路上的情景;⑥表现贾岛对富贵之人的蔑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 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士,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刘栖楚心胸狭窄,而相比之 下,韩愈不仅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个爱才惜才的伯乐。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侮辱。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 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每到除夕之夜,取出 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谣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解析:选 B。其中“刘栖楚心胸狭窄”与韩愈“心胸豁达”的表述不正确。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 (2)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并伸手作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 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 参考译文: 贾岛,字阆仙,范阳人。当初,贾岛科场考试屡次失利,囊空如洗,就出家为僧,法名唤作 无本。他来到东都洛阳,不久又去京都长安,住在青龙寺。元和年间,贾岛独辟蹊径,诗风 转入冷僻,用来矫正浮艳风气。当他沉思搜寻诗句的时候,面前站着王公贵人都视而不见。 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 即使走路、坐着、睡觉、吃饭,都不停地苦苦吟诵。 贾岛曾经骑瘦驴打着伞,横穿大道。当时秋风正猛烈地吹着,树上掉下来的枯叶堆积可扫, 于是吟道:“落叶满长安。”正思索对句,茫然无所得,忽然想到用“秋风吹渭水”作对, 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因此冒犯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队,被关押了一夜,天亮时才获释。 贾岛后来又乘空闲骑着瘦驴去李凝的隐居之处拜访,吟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 门。”又想把“僧推”改为“僧敲”,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
并伸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任京兆尹,正好带着车队 出来。贾岛不知不觉撞到第三节车队中,韩愈手下的人一拥而上,把贾岛拉到韩愈马前。贾 岛把具体的情况如实地告诉韩愈,说自己无法确定“推”和“敲”哪个好,心思游于物象之 外,不知道回避车队了 韩愈立马良久,说:“敲字好。”于是与贾岛并骑而归,共同讨论作诗之法。韩愈与贾岛结 成平民之交,于是将写作诗文的方法传授给贾岛。贾岛还了俗,考中了进士,从此出了名。 当时贾岛刚刚考取进士,寓居在法乾寺诗僧无可的住所。有一天,宣宗微服出行到了法乾寺 听到钟楼上有吟诗的声音,就登上楼去,在贾岛的书案上拿起诗卷看起来,贾岛不认识皇上, 就变了脸色,捋起袖子,斜看着宣宗,夺过诗卷说:“先生你衣食华美也该自足了,懂诗歌 干什么呢?”皇上就下楼去了。不久贾岛省悟了,非常害怕,伏在皇宫阶下等待治罪,皇上 感到很诧异。后来,就让贾岛做了遂州长江县的主簿,后来升为普州司仓。临死的时候,家 里没有一文钱,只有病驴一头,古琴一张而已。当他的死讯传开的时候,谁不爱怜他的诗才 而惋惜他命薄啊! 贾岛面貌消瘦而神情不俗,爱谈论玄理,信仰佛教,他结交的朋友都是尘世外的人。他的家 境萧条,生计艰难。自己题诗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每到除夕之夜,贾岛必定会把一年所作诗歌拿出来放在几案上,焚了香,拜上两次,并洒酒 在地祷告说:“这是我一年来的苦心啊。”然后举杯痛饮放声唱歌才罢休。 三、古诗词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 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人,生活年代为唐末五代战乱时期。所作词语言 清丽温婉,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②垆:酒店里安放酒缸的土台。 (1)“江南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词加以概括。 (2)“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江南景色明丽,生活悠闲,人物美好,游子流连忘返 (2)对江南的留恋与赞美,故乡因战乱而景象凄凉,使人伤心断肠,寄托着有家难归的深沉 感喟。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4)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8)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答案:(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不尽长江滚滚来(4)千呼万唤始 出来(5)相逢何必曾相识(6庄生晓梦迷蝴蝶(⑦)昨夜西风凋碧树(8)响穷彭蠡之滨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窗里窗外的世界 迟子建 哈尔滨是一座缺少绿地的城市,所以在这里是没有草地上的阅读的。我所渴望的在假日中带
并伸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任京兆尹,正好带着车队 出来。贾岛不知不觉撞到第三节车队中,韩愈手下的人一拥而上,把贾岛拉到韩愈马前。贾 岛把具体的情况如实地告诉韩愈,说自己无法确定“推”和“敲”哪个好,心思游于物象之 外,不知道回避车队了。 韩愈立马良久,说:“敲字好。”于是与贾岛并骑而归,共同讨论作诗之法。韩愈与贾岛结 成平民之交,于是将写作诗文的方法传授给贾岛。贾岛还了俗,考中了进士,从此出了名。 当时贾岛刚刚考取进士,寓居在法乾寺诗僧无可的住所。有一天,宣宗微服出行到了法乾寺, 听到钟楼上有吟诗的声音,就登上楼去,在贾岛的书案上拿起诗卷看起来,贾岛不认识皇上, 就变了脸色,捋起袖子,斜看着宣宗,夺过诗卷说:“先生你衣食华美也该自足了,懂诗歌 干什么呢?”皇上就下楼去了。不久贾岛省悟了,非常害怕,伏在皇宫阶下等待治罪,皇上 感到很诧异。后来,就让贾岛做了遂州长江县的主簿,后来升为普州司仓。临死的时候,家 里没有一文钱,只有病驴一头,古琴一张而已。当他的死讯传开的时候,谁不爱怜他的诗才 而惋惜他命薄啊! 贾岛面貌消瘦而神情不俗,爱谈论玄理,信仰佛教,他结交的朋友都是尘世外的人。他的家 境萧条,生计艰难。自己题诗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每到除夕之夜,贾岛必定会把一年所作诗歌拿出来放在几案上,焚了香,拜上两次,并洒酒 在地祷告说:“这是我一年来的苦心啊。”然后举杯痛饮放声唱歌才罢休。 三、古诗词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韦 庄 ①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②边人似月,皓腕凝 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 ①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人,生活年代为唐末五代战乱时期。所作词语言 清丽温婉,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②垆:酒店里安放酒缸的土台。 (1)“江南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词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江南景色明丽,生活悠闲,人物美好,游子流连忘返。 (2)对江南的留恋与赞美,故乡因战乱而景象凄凉,使人伤心断肠,寄托着有家难归的深沉 感喟。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7)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8)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答案:(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3)不尽长江滚滚来 (4)千呼万唤始 出来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庄生晓梦迷蝴蝶 (7)昨夜西风凋碧树 (8)响穷彭蠡之滨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窗里窗外的世界 迟子建 哈尔滨是一座缺少绿地的城市,所以在这里是没有草地上的阅读的。我所渴望的在假日中带
着一本书,能够懒洋洋地坐在草地上的阅读也就只能成了一种奢望。好的读书环境应该是与 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在拥挤、喧闹的城市里,你只能蜗居在家里读书。 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到哈尔滨工作,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脱离了北京那种躁动的生 活环境,哈尔滨的相对宁静让我觉得格外舒适。在北京的三年中,读了很多“热点”和“潮 流”中的作家作品,比如马尔克斯、劳伦斯、米兰·昆德拉等。那些作品完全是由于大家 致叫好而跟着去阅读的,其实读后觉得他们并不像人们推崇的那么伟大。 我刚来哈尔滨时,住在省图书馆附近。那时我就有了创作长篇小说《满洲国》的动机。我在 省图办了一个借阅证,每周都要去那里几次,查阅关于“满洲国”的相关资料,做了大量笔 记。有的时候懒得回家做饭,从省图出来就进了附近的小餐馆,吃上一盘水饺,或者是一个 玉米面菜团子。街市是热闹的,可人一旦进入读书状态,所有的热闹似乎都与己无关了。由 于沉浸在对“满洲国”的幻想中,所以我常常觉得街上的行人穿的是长袍马褂,某个门脸俗 艳的铺子是那个时代的妓院,有点“不知今夕何夕”之感。在留意“满洲国”相关资料的同 时,我也阅读其他的书籍。我发现,人越是独自面对着生活,才会有独特的判断力。这时我 已经不喜欢读那些人云亦云的“潮流”中的书籍了,我重拾经典著作,读《红楼梦》、《三国 演义》、《复活》、《包法利夫人》、《神曲》、《红与黑》、《悲惨世界》、《鱼王》等作品,同时也 读安徒生、格林的一些童话作品,觉得它们真是好,它们的魅力有如陈年老酒,愈久愈醇。 读书之余,有的时候也到外面走一走,最常去的是松花江边,我喜欢黄昏时去,倚着江畔的 栏杆看落日。落日浸在江水中时,水面的波光就会变成金黄色,好像江上游着一群一群的金 鱼 哈尔滨有“冰城”之称,它一年之中大约有半年时间是在冬天。冬天更是读书的好时节。夜 晚,你坐在灯下,听着北风在窗棂上呜呜地叫,感受着室内有如春天般的温暖,你随便拿起 一本书来,都会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尤其是下雪的日子,你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飘飞 的雪花,手中握着一卷书,会更加的思绪翩翩。这种时候你会想起叶芝的诗:当你老了,头 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地读,回想你昔日眼神的柔和……所以 我每年创作力最旺盛的季节,就是冬季。大自然进入了休眠状态,再没有绿树红花了,但我 的思维却空前活跃起来,不仅创作激情飞扬,而且爱大量地读书。我的枕畔,常同时摆着好 几本书。比如读累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我会马上拿起辛弃疾的诗词:被《日瓦戈医生》 的沉重而压抑得要出现失眠的感觉时,赶紧读两篇周作人的散文。中国那些好的文学作品, 从来都不乏优雅、闲适的气息。好的文字对我来说就是一片片飘舞的雪花,让人赏心悦目、 滋润心田。 哈尔滨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春天,你能感受到暖融融的微风:;夏季,雷声常在城市的上空 响起:秋季,林阴道上会堆积着金黄色的落叶,而冬季,这城市在雪中看上去一派苍茫。读 书写作之余,到道里的中央大街踏着青色的石子路走上一程,随便踅进哪家咖啡馆呷上一杯 咖啡,你会有一种格外温存的感觉。当然,你还可以到索菲亚大教堂去,看着教堂的建筑, 你会联想到那些总是给人带来一股博大、忧伤之气的俄罗斯文学。不过,在哈尔滨,这样的 老街老建筑在九十年代初疯狂的“动迁”建设中折损不少,好在现在政府意识到了历史遗迹 对一座城市文化积累的重要性,使一些老建筑“幸免于难”。 我们在窗里读书,在窗外阅读这座城市。窗里与窗外的世界有时是隔绝的,有时又是相互联 系的。总在窗外流连,人就不容易走进“自我”,缺乏一个作家所应具有的内心生活,容易 使艺术陷入平庸和世俗的泥潭;可是固执于在窗里营造自己的那种“阳春白雪”般的读书生 活,又容易脱离了琐碎却又朴素、喧闹却又透露着温馨之气的现实生活,使艺术成为“空中 楼阁”。对一个作家来讲,窗里与窗外的生活都不可或缺。 我在阅读这座城市的时候,它也在悄悄阅读我。我阅读它的风霜雨雪,它阅读我的喜怒哀乐 虽然在这里没有浪漫的草地上的阅读,我一样觉得愉悦。 11.从全文看,作者围绕“窗里世界”和“窗外世界”分别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1)窗里世界 (2)窗外世界 答案:(1)窗里世界:在省图书馆査数据,读书;重读《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冬天夜晚读 书,创作
着一本书,能够懒洋洋地坐在草地上的阅读也就只能成了一种奢望。好的读书环境应该是与 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在拥挤、喧闹的城市里,你只能蜗居在家里读书。 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到哈尔滨工作,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脱离了北京那种躁动的生 活环境,哈尔滨的相对宁静让我觉得格外舒适。在北京的三年中,读了很多“热点”和“潮 流”中的作家作品,比如马尔克斯、劳伦斯、米兰·昆德拉等。那些作品完全是由于大家一 致叫好而跟着去阅读的,其实读后觉得他们并不像人们推崇的那么伟大。 我刚来哈尔滨时,住在省图书馆附近。那时我就有了创作长篇小说《满洲国》的动机。我在 省图办了一个借阅证,每周都要去那里几次,查阅关于“满洲国”的相关资料,做了大量笔 记。有的时候懒得回家做饭,从省图出来就进了附近的小餐馆,吃上一盘水饺,或者是一个 玉米面菜团子。街市是热闹的,可人一旦进入读书状态,所有的热闹似乎都与己无关了。由 于沉浸在对“满洲国”的幻想中,所以我常常觉得街上的行人穿的是长袍马褂,某个门脸俗 艳的铺子是那个时代的妓院,有点“不知今夕何夕”之感。在留意“满洲国”相关资料的同 时,我也阅读其他的书籍。我发现,人越是独自面对着生活,才会有独特的判断力。这时我 已经不喜欢读那些人云亦云的“潮流”中的书籍了,我重拾经典著作,读《红楼梦》、《三国 演义》、《复活》、《包法利夫人》、《神曲》、《红与黑》、《悲惨世界》、《鱼王》等作品,同时也 读安徒生、格林的一些童话作品,觉得它们真是好,它们的魅力有如陈年老酒,愈久愈醇。 读书之余,有的时候也到外面走一走,最常去的是松花江边,我喜欢黄昏时去,倚着江畔的 栏杆看落日。落日浸在江水中时,水面的波光就会变成金黄色,好像江上游着一群一群的金 鱼。 哈尔滨有“冰城”之称,它一年之中大约有半年时间是在冬天。冬天更是读书的好时节。夜 晚,你坐在灯下,听着北风在窗棂上呜呜地叫,感受着室内有如春天般的温暖,你随便拿起 一本书来,都会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尤其是下雪的日子,你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飘飞 的雪花,手中握着一卷书,会更加的思绪翩翩。这种时候你会想起叶芝的诗:当你老了,头 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地读,回想你昔日眼神的柔和……所以 我每年创作力最旺盛的季节,就是冬季。大自然进入了休眠状态,再没有绿树红花了,但我 的思维却空前活跃起来,不仅创作激情飞扬,而且爱大量地读书。我的枕畔,常同时摆着好 几本书。比如读累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我会马上拿起辛弃疾的诗词;被《日瓦戈医生》 的沉重而压抑得要出现失眠的感觉时,赶紧读两篇周作人的散文。中国那些好的文学作品, 从来都不乏优雅、闲适的气息。好的文字对我来说就是一片片飘舞的雪花,让人赏心悦目、 滋润心田。 哈尔滨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春天,你能感受到暖融融的微风;夏季,雷声常在城市的上空 响起;秋季,林阴道上会堆积着金黄色的落叶,而冬季,这城市在雪中看上去一派苍茫。读 书写作之余,到道里的中央大街踏着青色的石子路走上一程,随便踅进哪家咖啡馆呷上一杯 咖啡,你会有一种格外温存的感觉。当然,你还可以到索菲亚大教堂去,看着教堂的建筑, 你会联想到那些总是给人带来一股博大、忧伤之气的俄罗斯文学。不过,在哈尔滨,这样的 老街老建筑在九十年代初疯狂的“动迁”建设中折损不少,好在现在政府意识到了历史遗迹 对一座城市文化积累的重要性,使一些老建筑“幸免于难”。 我们在窗里读书,在窗外阅读这座城市。窗里与窗外的世界有时是隔绝的,有时又是相互联 系的。总在窗外流连,人就不容易走进“自我”,缺乏一个作家所应具有的内心生活,容易 使艺术陷入平庸和世俗的泥潭;可是固执于在窗里营造自己的那种“阳春白雪”般的读书生 活,又容易脱离了琐碎却又朴素、喧闹却又透露着温馨之气的现实生活,使艺术成为“空中 楼阁”。对一个作家来讲,窗里与窗外的生活都不可或缺。 我在阅读这座城市的时候,它也在悄悄阅读我。我阅读它的风霜雨雪,它阅读我的喜怒哀乐。 虽然在这里没有浪漫的草地上的阅读,我一样觉得愉悦。 11.从全文看,作者围绕“窗里世界”和“窗外世界”分别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1)窗里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窗外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窗里世界:在省图书馆查数据,读书;重读《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冬天夜晚读 书,创作
(2)窗外世界:松花江边看落日;观赏哈尔滨的四季美景:漫步中央大街;观看索菲亚大教 12.文章开头写“哈尔滨是一座缺少绿地的城市,所以在这里是没有草地上的阅读的”。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作者身边环境写起,自然引出本文“窗里窗外世界”这个话题,巧妙自然。②为 下文具体写“只能蜗居在家里读书”的情境作必要的铺垫。③从结构上看,这样写使文章首 尾呼应,自然圆合 13.文章第四段分别写到“北风在窗棂上呜呜地叫”和“窗外飘飞的雪花”,请简要赏析其 作用 答案:①写“北风在窗棂上呜呜地叫”是为了反衬哈尔滨冬天室内的春天般的温暖和冬日夜 读的惬意和幸福感。同时也形象地表明“窗里与窗外的世界有时是隔绝的”。②写“窗外飘 飞的雪花”是为了交代是窗外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创作激情,也正面映衬了优雅、闲适的中 国文学作品让作者“赏心悦目、滋润心田”;同时也表明“窗里与窗外的世界有时又是相互 联系的” 14.作者对“窗里世界”与“窗外世界”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艺术创作作了阐 述。对两者的关系,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以“学生学习”为例进行探究。 答案:(示例我的观点:窗里与窗外的世界是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学习而言,“窗外世界”可以扩大视野,通过时间加深对 所学知识的理解:“窗里世界”可以为课外实践提供基础。正所谓“知行合一”。学生总在 “窗外世界”流连,一味观察、模仿,所学知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一味在“窗内世界” 钻研、思考、练习,容易迷失方向,陷入思维怪圈,影响学习效果。(言之成理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朱光潜的“美学”人生 张金言 ①一谈到朱(光潜)先生的学问,大家自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的美学,原因是美学研究伴随了 他的一生,是他最感兴趣和下工夫最多的学科。在朱先生的美学著作中,有最早留学欧洲时 期用英文写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回国后写成出版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谈文学》 《克罗齐美学述评》,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的大学教材《西方美学史》。正是这些 著作奠定了朱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美学家的地位和声誉。 ②与此同时,朱先生还译出了大量西方美学经典著作,其中包括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 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的《美学》(三卷)、克罗齐的《美学原 理》和维柯的《新科学》等。作为20世纪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翻译大家,也许只有朱先生 可以与19世纪后期的严复相提并论 ③美学对朱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朱先生在《论美感教育》一文中说:“道德起于仁 爱,仁爱就是同情,同情起于想象。”还说:“儒家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严格 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 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 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 养。”在朱先生看来,美学与伦理学始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 提供完美的人生理想 ④朱先生在讲艺术时必讲到人生,而在讲人生时又必讲到艺术。从艺术讲到人生,是说艺术 来自人生。他说:“离开人生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从人生讲到艺术,是说人们要以艺术家的眼光观察人生,做到超功利的观赏。这样人生才有 情趣,才能从狭隘的功利束缚下解脱出来。 ⑤朱先生在《谈美》一书的开场话中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艺
(2)窗外世界:松花江边看落日;观赏哈尔滨的四季美景;漫步中央大街;观看索菲亚大教 堂。 12.文章开头写“哈尔滨是一座缺少绿地的城市,所以在这里是没有草地上的阅读的”。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作者身边环境写起,自然引出本文“窗里窗外世界”这个话题,巧妙自然。②为 下文具体写“只能蜗居在家里读书”的情境作必要的铺垫。③从结构上看,这样写使文章首 尾呼应,自然圆合。 13.文章第四段分别写到“北风在窗棂上呜呜地叫”和“窗外飘飞的雪花”,请简要赏析其 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写“北风在窗棂上呜呜地叫”是为了反衬哈尔滨冬天室内的春天般的温暖和冬日夜 读的惬意和幸福感。同时也形象地表明“窗里与窗外的世界有时是隔绝的”。②写“窗外飘 飞的雪花”是为了交代是窗外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创作激情,也正面映衬了优雅、闲适的中 国文学作品让作者“赏心悦目、滋润心田”;同时也表明“窗里与窗外的世界有时又是相互 联系的”。 14.作者对“窗里世界”与“窗外世界”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艺术创作作了阐 述。对两者的关系,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以“学生学习”为例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的观点:窗里与窗外的世界是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学习而言,“窗外世界”可以扩大视野,通过时间加深对 所学知识的理解;“窗里世界”可以为课外实践提供基础。正所谓“知行合一”。学生总在 “窗外世界”流连,一味观察、模仿,所学知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一味在“窗内世界” 钻研、思考、练习,容易迷失方向,陷入思维怪圈,影响学习效果。(言之成理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朱光潜的“美学”人生 张金言 ①一谈到朱(光潜)先生的学问,大家自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的美学,原因是美学研究伴随了 他的一生,是他最感兴趣和下工夫最多的学科。在朱先生的美学著作中,有最早留学欧洲时 期用英文写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回国后写成出版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谈文学》 《克罗齐美学述评》,一直到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出版的大学教材《西方美学史》。正是这些 著作奠定了朱先生作为 20 世纪中国最重要美学家的地位和声誉。 ②与此同时,朱先生还译出了大量西方美学经典著作,其中包括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 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的《美学》(三卷)、克罗齐的《美学原 理》和维柯的《新科学》等。作为 20 世纪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翻译大家,也许只有朱先生 可以与 19 世纪后期的严复相提并论。 ③美学对朱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朱先生在《论美感教育》一文中说:“道德起于仁 爱,仁爱就是同情,同情起于想象。”还说:“儒家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严格 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 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 养。”在朱先生看来,美学与伦理学始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 提供完美的人生理想。 ④朱先生在讲艺术时必讲到人生,而在讲人生时又必讲到艺术。从艺术讲到人生,是说艺术 来自人生。他说:“离开人生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从人生讲到艺术,是说人们要以艺术家的眼光观察人生,做到超功利的观赏。这样人生才有 情趣,才能从狭隘的功利束缚下解脱出来。 ⑤朱先生在《谈美》一书的开场话中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艺
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一副‘无所为而 为’的精神,……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 襟。”“文革”之后,他每天打一趟太极拳,晚上喝一点酒,过着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的生活。他之所以能够保持平淡宁静的心态自然得力于平素的道德修养功夫。朱先生一生都 在追求“美学的人生”也就是“艺术的人生”“有情趣的人生”,所以他一直以求真务实的 豁达开朗的精神去看世界,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然处之。 ⑥朱先生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己经达到很高的境界。我想再也没有比《人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 种态度》里说的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松更能比拟朱先生的人格的了。记得在50年代初,大学 教师刚刚开始改造,朱先生一时间成了被批判的“典型”、“重点”。但是他却处变不惊 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事后也不为此耿耿于怀,而是表现出心胸开阔、豁达大度, 照常上课。如果不是有深厚的人格修养,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⑦朱先生一生勤勤恳恳工作,从事教学工作,为国家培育了不少人才。他在历次运动中,虽 经受冲击,多次受到批判,但他仍以其特有的睿智,走完了他卓有成果的一生。古人说人生 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说朱先生做到了三不朽!一点都不为过,他称得上是20世 纪中国少有的道德学问都值得后世景仰的大师。(选自《人物》,有删改) 【注】朱光潜(1897~1986年),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 5.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从朱光潜先生的美学研究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因为:①美学研究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②美学是 他观察人生的重要视角,同他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密不可分。 (2)作用:开篇扣题,凸显出他的成就,让读者对朱光潜先生产生一种感性的认识和深刻的 印象。从而自然引入对下文的叙写。 16.根据全文的内容,概括出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答案:(1)美是一种善,善也是一种美。美与善的统一和结合,才会有最高的人生境界。 (2)人生要有情趣,要淡泊功利,用艺术家的眼光观察人生,对人生做到超越功利的观赏 (3)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平淡宁静的心态和豁达开朗的精神去看世界、看人生。 17.文章最后说“说朱先生做到了三不朽,一点都不为过,他称得上是20世纪中国少有的 道德学问都值得后世景仰的大师”,请联系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答案:古人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朱先生确实做到了这三不朽,理由是:(1) 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足以为后世楷模,可以说是立德;(2)朱先生一生从事教学 工作,培育了不少人才,可以说是立功:(3)朱先生一生著作甚丰,留下的著作有几百万字 可以说是立言。朱光潜先生的学术成就确实值得我们景仰,但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精 神,朱光潜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他的成就背后的思想和人格的闪光点更值得后人学习。 七、作文 18.请以“幸福,从未远去”为题写一篇记叙 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一副‘无所为而 为’的精神,……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 襟。”“文革”之后,他每天打一趟太极拳,晚上喝一点酒,过着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的生活。他之所以能够保持平淡宁静的心态自然得力于平素的道德修养功夫。朱先生一生都 在追求“美学的人生”也就是“艺术的人生”“有情趣的人生”,所以他一直以求真务实的 豁达开朗的精神去看世界,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然处之。 ⑥朱先生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我想再也没有比《人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 种态度》里说的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松更能比拟朱先生的人格的了。记得在 50 年代初,大学 教师刚刚开始改造,朱先生一时间成了被批判的“典型”、“重点”。但是他却处变不惊, 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事后也不为此耿耿于怀,而是表现出心胸开阔、豁达大度, 照常上课。如果不是有深厚的人格修养,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⑦朱先生一生勤勤恳恳工作,从事教学工作,为国家培育了不少人才。他在历次运动中,虽 经受冲击,多次受到批判,但他仍以其特有的睿智,走完了他卓有成果的一生。古人说人生 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说朱先生做到了三不朽!一点都不为过,他称得上是 20 世 纪中国少有的道德学问都值得后世景仰的大师。(选自《人物》,有删改) 【注】 朱光潜(1897~1986 年),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 15.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从朱光潜先生的美学研究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①美学研究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②美学是 他观察人生的重要视角,同他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密不可分。 (2)作用:开篇扣题,凸显出他的成就,让读者对朱光潜先生产生一种感性的认识和深刻的 印象。从而自然引入对下文的叙写。 16.根据全文的内容,概括出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美是一种善,善也是一种美。美与善的统一和结合,才会有最高的人生境界。 (2)人生要有情趣,要淡泊功利,用艺术家的眼光观察人生,对人生做到超越功利的观赏。 (3)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平淡宁静的心态和豁达开朗的精神去看世界、看人生。 17.文章最后说“说朱先生做到了三不朽,一点都不为过,他称得上是 20 世纪中国少有的 道德学问都值得后世景仰的大师”,请联系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朱先生确实做到了这三不朽,理由是:(1) 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足以为后世楷模,可以说是立德;(2)朱先生一生从事教学 工作,培育了不少人才,可以说是立功;(3)朱先生一生著作甚丰,留下的著作有几百万字, 可以说是立言。朱光潜先生的学术成就确实值得我们景仰,但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精 神,朱光潜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他的成就背后的思想和人格的闪光点更值得后人学习。 七、作文 18.请以“幸福,从未远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