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阳县皖新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谣盲为什么不缺受众 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 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 得更远了。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 圈子,微信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 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虛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 再次转发扩散。《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肯德基的 鸡都长着六个翅膀》《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 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类似已辟 谣的文章达280148篇,而2015年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21695437 次。微信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分别为失实报道 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数据显示,2015 年失实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9%,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食品安全 (20%)与人身安全(12%)。《倒着输银行卡密码能自动报警》《长期喝豆浆会 致乳腺癌》等入选年度十大谣言,举报次数最多的《微信朋友圈降权》达到了 233210次。 很多人疑惑,许多诸如“六个翅膀的鸡”等谣言明明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 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反复传播?在不少专家看来,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 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 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尹雪赓分析认为:“从传播规律来看, 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岀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失实报道之所以能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满足 了不少人的猎奇心理。此外,失实报道还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因而更容易 取信于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管健指出,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 间中,网民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更容易强化原有观点,甚至倾向于有选择地接 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一直是各大网络平台经久不衰的“牛皮癣”。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此类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 本能,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往往宁可信其有,不愿 信其无。 追寻更深层的原因,管健分析了网络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她认为,谣言的 产生和传播,还归因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 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管健说:“个体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难以应对
1 凤阳县皖新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谣言为什么不缺受众 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 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 100 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 得更远了。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 6 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 圈子,微信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 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 再次转发扩散。《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肯德基的 鸡都长着六个翅膀》《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 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类似已辟 谣的文章达 280148 篇,而 2015 年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 21695437 次。微信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分别为失实报道、 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数据显示,2015 年失实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 29%,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食品安全 (20%)与人身安全(12%)。《倒着输银行卡密码能自动报警》《长期喝豆浆会 致乳腺癌》等入选年度十大谣言,举报次数最多的《微信朋友圈降权》达到了 233210 次。 很多人疑惑,许多诸如“六个翅膀的鸡”等谣言明明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 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反复传播?在不少专家看来,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 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 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尹雪赓分析认为:“从传播规律来看, 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失实报道之所以能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满足 了不少人的猎奇心理。此外,失实报道还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因而更容易 取信于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管健指出,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 间中,网民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更容易强化原有观点,甚至倾向于有选择地接 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一直是各大网络平台经久不衰的“牛皮癣”。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此类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 本能,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往往宁可信其有,不愿 信其无。 追寻更深层的原因,管健分析了网络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她认为,谣言的 产生和传播,还归因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 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管健说:“个体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难以应对
复杂的社会生活,越是不确定,就越会依赖别人。在焦虑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人 们通常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而是更多地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这就为 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此外,从众与责任分散弱化了谣言传播的负 罪感。”管健说,网络世界中,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常常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 响,而自己的判断、认识上也会慢慢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而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 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认为,要求公众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实际上很难 做到,尤其是突发事件,公众急于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及其进展,但又无法掌握 手材料、缺少专业判断能力。因此,辟谣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的共同努力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失实报道是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满足了大部分人的猎奇心理,因其符合部分网民 的固有观念,更容易被网民信任 B.因微信朋友圈中多为平日打过交道、联系较为密切的人,所以每一条转发显得更有说服 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C.公众往往选择相信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此类谣言在各大网络平台中持续时间 较长、难以平复。 D.网络谣言根据危害大小可将其分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 全、科学常识、迷信等七类 2.下列对谣言传播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 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B.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总是抓住人们更关注新奇的、颠覆常识的讯息的猎奇心理,成为部 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 C.在焦虑普遍存在的当下,人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更多的是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 和观点,因而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D.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 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应该理性判断,不应只坚持趋利避害 的态度—一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B.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 易得到传播。 C.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只要引导公众警惕网络信息,仔细辨别信息真伪,谣言定能得到有 效的制止 D.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 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 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 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釆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 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
2 复杂的社会生活,越是不确定,就越会依赖别人。在焦虑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人 们通常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而是更多地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这就为 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此外,从众与责任分散弱化了谣言传播的负 罪感。”管健说,网络世界中,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常常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 响,而自己的判断、认识上也会慢慢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而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 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认为,要求公众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实际上很难 做到,尤其是突发事件,公众急于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及其进展,但又无法掌握一 手材料、缺少专业判断能力。因此,辟谣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的共同努力。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实报道是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满足了大部分人的猎奇心理,因其符合部分网民 的固有观念,更容易被网民信任。 B.因微信朋友圈中多为平日打过交道、联系较为密切的人,所以每一条转发显得更有说服 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C.公众往往选择相信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此类谣言在各大网络平台中持续时间 较长、难以平复。 D.网络谣言根据危害大小可将其分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 全、科学常识、迷信等七类。 2.下列对谣言传播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 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B.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总是抓住人们更关注新奇的、颠覆常识的讯息的猎奇心理,成为部 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 C.在焦虑普遍存在的当下,人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更多的是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 和观点,因而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D.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 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应该理性判断,不应只坚持趋利避害 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B.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 易得到传播。 C.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只要引导公众警惕网络信息,仔细辨别信息真伪,谣言定能得到有 效的制止。 D.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 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 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 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 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 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
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 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 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 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 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 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 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 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 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它的如 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 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 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 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 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 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 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 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 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 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 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遄应用》) 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 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 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 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 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 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 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 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 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你 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 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
3 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 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 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 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 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 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 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 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 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 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 2.0 的时代。其它的如 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 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 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 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 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 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 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 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 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 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 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 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 材料三: 目前的 AI 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 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 AI 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 AI 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 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 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 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 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 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 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 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你 给 AI 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 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
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述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 把利器。 B.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 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 C.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完全满足 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 D.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写作者作为人,仍然 可以凭借自己的独特性与人T智能写作展开竞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 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B.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主要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几个领域取得 了巨大成功,正在不断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C.“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人工智能并不理解那些数值背后的 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 D.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 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6.如何克服机器人新闻的那些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飞来的木桶 高军 1939年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 来说是很不舒服的。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 百姓家里多转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 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 他:“大爷,够冷的哈。”徐向前觉 得那破被子薄 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 说着,他把自已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 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 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徐向前 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 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 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 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 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 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4 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述说,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 一把利器。 B.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 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 C.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完全满足 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 D.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写作者作为人,仍然 可以凭借自己的独特性与人 T 智能写作展开竞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 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B.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主要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几个领域取得 了巨大成功,正在不断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C.“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人工智能并不理解那些数值背后的 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 D.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 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6.如何克服机器人新闻的那些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飞来的木桶 高军 1939 年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 来说是很不舒服的。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 百姓家里多转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 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徐向前觉 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 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 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 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徐向前 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 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 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 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 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 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 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 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 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 白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 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 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 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了。 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 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 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 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 他家的木桶。”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 紧接上说:“我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 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 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 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 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 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 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 铁筲桶,招呼说:“走吧。”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 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 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 别,再来看看您老人家哈。”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 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 別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 “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徐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 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 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 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 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麻其嗫嚅着:“你看看 你看看,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 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经意的 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 B.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大衣 赠送给麻其作铺垫 C.“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 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 D.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筲桶送 给麻其埋下了伏笔
5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 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 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 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 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 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 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 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了。 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 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 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 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 他家的木桶。”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 紧接上说:“我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 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 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 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 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 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 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 铁筲桶,招呼说:“走吧。”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 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 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 别,再来看看您老人家哈。”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 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 別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 “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徐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 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 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 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 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麻其嗫嚅着:“你看看 你看看,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 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经意的 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 B.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大衣 赠送给麻其作铺垫。 C.“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 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 D.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筲桶送 给麻其埋下了伏笔
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9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6分) 、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 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毎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 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 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袒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 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杭,乃使二顷五十亩种 秫,五十亩种杭。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東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 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眀尝往庐山,弘命渊眀故人庞通之赍酒具 于半道栗里①之间要之。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 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毎酒适,辄抚弄 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年来书 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五月北宽下卧遇凉风系自谓是羲太人元 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书·陶潜传》,有删改) 【注】①栗里,地方名 10.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躬:亲自 B.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白:禀告 C.而蓄素琴一张 素:古老的 D.毕,还复著之 著:穿,戴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遇凉风暂至/自谓是/ 羲皇上人 B.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 羲皇上人 C.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偿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 皇上人 D.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怎食/偿言五六月北窗下/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 皇上人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 8.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6 分) 9.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 (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 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 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 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 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 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 秫,五十亩种秔。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 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 于半道栗里①之间要之。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 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 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少年来好书偶 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元 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书·陶潜传》,有删改) 【注】①栗里,地方名。 10.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躬:亲自 B.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白:禀告 C.而蓄素.琴一张 素:古老的 D.毕,还复著.之 著:穿,戴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 羲皇上人 B.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 羲皇上人 C.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 皇上人 D.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 皇上人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陶潜自幼志向高远,但因家境贫困,父母年迈,不得不去做官:又因无法容忍官府的束 缚,所以不久便又辞官 B.陶潜有志过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怎奈身体瘦弱多病,不得不再次出来做官 C.陶潜先后多次出仕,分别做了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著作佐郎等,终于不能忍 受官府的束缚,彻底辞官归家,并赋《归去来兮辞》 D.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陶潜,但陶潜却不予理会。在陶潜前往庐山的途中,王弘便让陶潜 的老朋友庞通之在半道上邀请他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①之间要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幕次①忆汉上旧居 王安石 汉水泱泱绕凤林②,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③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①幕次:临时搭起的帐篷。 ②凤林:凤凰所居之处。借指仙境 ③据《三国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元龙让自己睡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 你没有忧国忘家,反而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A.首联描写了汉上旧居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依,远离喧嚣尘世。 B.颔联写诗人为自己在忧国忘家之时,依然保有求田问舍之心而感到欣慰 C.本诗两处涉及求田典故,第一处侧重于借许汜暗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D.汉上旧居为回忆之景,诗人由此生发自己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15.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 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2)《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 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3)《陈情表》中“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 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 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 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对于动物究竟 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 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 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 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
7 A.陶潜自幼志向高远,但因家境贫困,父母年迈,不得不去做官;又因无法容忍官府的束 缚,所以不久便又辞官。 B.陶潜有志过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怎奈身体瘦弱多病,不得不再次出来做官。 C.陶潜先后多次出仕,分别做了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著作佐郎等,终于不能忍 受官府的束缚,彻底辞官归家,并赋《归去来兮辞》。 D.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陶潜,但陶潜却不予理会。在陶潜前往庐山的途中,王弘便让陶潜 的老朋友庞通之在半道上邀请他。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①之间要之。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幕次①忆汉上旧居 王安石 汉水泱泱绕凤林②,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③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①幕次:临时搭起的帐篷。 ②凤林:凤凰所居之处。借指仙境。 ③据《三国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元龙让自己睡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 你没有忧国忘家,反而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 分) ( ) A.首联描写了汉上旧居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依,远离喧嚣尘世。 B.颔联写诗人为自己在忧国忘家之时,依然保有求田问舍之心而感到欣慰。 C.本诗两处涉及求田典故,第一处侧重于借许汜暗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D.汉上旧居为回忆之景,诗人由此生发自己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15.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 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 (2)《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 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3)《陈情表》中“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 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 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 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 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 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 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 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
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 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 加 的故事出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植物的根不但多,而且长。植物为什么要有如此庞大的根系?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 面 这是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和水分来供给枝叶生长和结 果,植物的根系越发达,枝叶就越繁茂:反之,枝细叶黄,生长发育不良。另一方面 如大风、大雨、洪水的冲刷等。总之,植物要顽强地生长下去, 21.2016年11月30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5分) ①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②竹摇清影罩幽窗,量量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③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4分) ③ ④ 请根据一年中节气的先后对上述四个节气进行排序(只排序号) (1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师否?否!滚去学习!”云南某中学的一条另类横幅日前引 发舆论热议。校方称,横幅标语取自儒家经典《大学》,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但 批评方认为,这校将这样的标语公悬挂在中学校园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据悉,校方事 后已将横幅撤下,并称会找一个中肯而非个性化的标语来代替。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8 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 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 加 的故事出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植物的根不但多,而且长。植物为什么要有如此庞大的根系?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 面 。这是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和水分来供给枝叶生长和 结 果,植物的根系越发达,枝叶就越繁茂;反之,枝细叶黄,生长发育不良。另一方面 , 如大风、大雨、洪水的冲刷等。总之,植物要顽强地生长下去, 。 21.2016 年 11 月 30 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5 分) ①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②竹摇清影罩幽窗,量量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③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4 分)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请根据一年中节气的先后对上述四个节气进行排序(只排序号):___________(1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师否?否!滚去学习!”云南某中学的一条另类横幅日前引 发舆论热议。校方称,横幅标语取自儒家经典《大学》,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但 批评方认为,这校将这样的标语公悬挂在中学校园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据悉,校方事 后已将横幅撤下,并称会找一个中肯而非个性化的标语来代替。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风阳县皖新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根据危害大小”分类的表述有误 2B【解析】强加因果,且“总是”一词过于绝对 3C【解析】“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表述过于绝对。 4.D【解析】A.“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有误,原文说“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 推广 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中应该是“思辨能力”而不是“鉴赏能 力”。C.“完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有误,去掉“完全 5.B【解析】原文是“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是“主要” 和“几个方面”。 6.(1)借助人工智能,不断提升新闻选材标准的精度,努力提高机器新闻的选材能力;(2)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机器人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3)利用人在思考、创作、 沟通、情感交流方面的独特性,加强人机的协调合作。(每条2分,酌情扣分) 7.【答案】C(“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错误,徐向前早知道是麻大爷送的,后 文给铁桶的情节可以验证) 8.【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用“按”“脱”“盖”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刻画 了徐向前关心爱护百姓的形象:“大爷,够冷的哈”“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等 极具方言特色的语言,拉近了徐向前与麻其老人的距离,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平易近人的一 9.【答案】①是全文的线索。小说围绕“木桶”叙事写人,“木桶”贯穿全文始末 ②展现人物形象,通过“送木桶”展现了麻其老人知恩图报的品质,通过“还木桶”塑造了 徐向前治军严明的形象。 ③揭示主旨。揭示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小说主题。 10C【解析】素:质朴的、无装饰的 11.C 12C【解析】“著作佐郎”是陶潜写《归园田居》后的事,且未就职。 13.(1)喜欢读书,却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 有所领会,就高兴的忘了吃饭。(“好”“甚”“会意”各1分,翻译2分) (2)陶潜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潜的老朋友庞通之带着酒肉,在他前往庐山的半路栗里 那里邀请陶潜。(“故人”“赍”“要”各1分,翻译2分) 附【参考译文】 陶潜字渊明,也有人说渊明字元亮,是浔阳柴桑人(陶渊明),曾祖陶侃是晋朝的大司 马。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的情趣。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说:先生不知道是哪里 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 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 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一直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 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 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 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 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没几天就辞职,自己回家了
9 凤阳县皖新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根据危害大小”分类的表述有误。 2.B【解析】强加因果,且“总是”一词过于绝对。 3.C【解析】“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表述过于绝对。 4.D 【解析】A.“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有误,原文说“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 推广”。B.“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中应该是“思辨能力”而不是“鉴赏能 力”。C.“完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有误,去掉“完全”。 5.B 【解析】原文是“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是“主要” 和“几个方面”。 6.(1)借助人工智能,不断提升新闻选材标准的精度,努力提高机器新闻的选材能力;(2)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机器人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3)利用人在思考、创作、 沟通、情感交流方面的独特性,加强人机的协调合作。(每条 2 分,酌情扣分) 7.【答案】C (“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错误,徐向前早知道是麻大爷送的,后 文给铁桶的情节可以验证) 8.【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用“按”“脱”“盖”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刻画 了徐向前关心爱护百姓的形象; “大爷,够冷的哈”“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等 极具方言特色的语言,拉近了徐向前与麻其老人的距离,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平易近人的一 面。 9.【答案】①是全文的线索。小说围绕“木桶”叙事写人,“木桶”贯穿全文始末。 ②展现人物形象,通过“送木桶”展现了麻其老人知恩图报的品质,通过“还木桶”塑造了 徐向前治军严明的形象。 ③揭示主旨。揭示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小说主题。 10.C【解析】素:质朴的、无装饰的。 11.C 12.C【解析】“著作佐郎”是陶潜写《归园田居》后的事,且未就职。 13.(1)喜欢读书,却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 有所领会,就高兴的忘了吃饭。(“好”“甚”“会意”各 1 分,翻译 2 分) (2)陶潜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潜的老朋友庞通之带着酒肉,在他前往庐山的半路栗里 那里邀请陶潜。(“故人”“赍”“要”各 1 分,翻译 2 分) 附【参考译文】 陶潜字渊明,也有人说渊明字元亮,是浔阳柴桑人(陶渊明),曾祖陶侃是晋朝的大司 马。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的情趣。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说:先生不知道是哪里 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 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 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一直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 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 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 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 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没几天就辞职,自己回家了
州里征召他为主簿,不去就职,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他又做镇军、建 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姑且想做个文官,把这作为补贴家用的资本。”管这些事的人听 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 粳米。于是命令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 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 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当天将印绶交还辞职,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年,征召为著作郎,不去就职。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认识他,但是却不能叫他来(指叫 陶潜来他府上)。陶潜曾经去庐山,王弘命令陶潜的老熟人庞通之携带着酒肉,在他前往庐 山的道路栗里那里邀请他。曾经九月九日走出宅边菊丛中坐着,很久,满手拿着菊花。忽碰 上王弘送酒来,马上就喝,喝醉酒就回去。潜不通晓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质朴的琴,没有 琴弦,每喝酒恰到好处时,就抚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无论尊贵和卑微的人来拜访他, 有酒就设宴。陶潜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 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郡将(官职名)看望陶潜时,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潜)就用头上葛布制的头巾过 滤酒液,过滤完了又把头巾戴在头上。(陶潜)从幼年起就喜爱读书,只喜欢淸静寡欲,读 书有所获得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曾经说在五六月间,高卧在北窗之下,碰到清风突然扑面吹 来,说自己像羲皇。(陶潜)在元嘉四年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14.B 15.答案:①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②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归隐的 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③两种感情错 综矛盾,“却”字表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风,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7.B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此处正确。声势浩大:声 威和气势非常壮大。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 敢变易之意;正确。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 走。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此处正 确。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正确。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 使人喜欢听。正确答案是 18.B,A项错误在于“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的说法,介词“通过”不能同后面的“作为 参照”搭配。C项错误在于“辨析”不能同“方冋”搭配,只能说“辨别方向”。D项错误 在于“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和“辨识方向”的说法。正确答案是B。 19.C,A项错误在于“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的说法;B项不恰当之处在于叙述主体“它们” 同上文的叙述主体“迁徙的方向感”不很吻合。D项错误主要在于叙述主体的不吻合。正确 答案为C 20.【答案】①是为了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和水分②是为了抵抗自然界的各种灾害③根系 就必须发达 21.【答案】霜降立夏白露惊蛰④②③① 22.(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10 州里征召他为主簿,不去就职,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他又做镇军、建 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姑且想做个文官,把这作为补贴家用的资本。”管这些事的人听 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 粳米。于是命令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 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 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当天将印绶交还辞职,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年,征召为著作郎,不去就职。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认识他,但是却不能叫他来(指叫 陶潜来他府上)。陶潜曾经去庐山,王弘命令陶潜的老熟人庞通之携带着酒肉,在他前往庐 山的道路栗里那里邀请他。曾经九月九日走出宅边菊丛中坐着,很久,满手拿着菊花。忽碰 上王弘送酒来,马上就喝,喝醉酒就回去。潜不通晓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质朴的琴,没有 琴弦,每喝酒恰到好处时,就抚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无论尊贵和卑微的人来拜访他, 有酒就设宴。陶潜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 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郡将(官职名)看望陶潜时,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潜)就用头上葛布制的头巾过 滤酒液,过滤完了又把头巾戴在头上。(陶潜)从幼年起就喜爱读书,只喜欢清静寡欲,读 书有所获得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曾经说在五六月间,高卧在北窗之下,碰到清风突然扑面吹 来,说自己像羲皇。(陶潜)在元嘉四年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14.B、 15.答案:①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②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归隐的 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③两种感情错 综矛盾,“却”字表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风,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7.B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此处正确。声势浩大:声 威和气势非常壮大。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 敢变易之意;正确。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 走。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此处正 确。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正确。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 使人喜欢听。正确答案是 B。 18. B,A 项错误在于“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的说法,介词“通过”不能同后面的“作为 参照”搭配。C 项错误在于“辨析”不能同“方向”搭配,只能说“辨别方向”。D 项错误 在于“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和“辨识方向”的说法。正确答案是 B。 19. C,A 项错误在于“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的说法;B 项不恰当之处在于叙述主体“它们” 同上文的叙述主体“迁徙的方向感”不很吻合。D 项错误主要在于叙述主体的不吻合。正确 答案为 C。 20.【答案】 ①是为了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和水分 ②是为了抵抗自然界的各种灾害 ③根系 就必须发达 21.【答案】霜降 立夏 白露 惊蛰 ④②③① 22. (参照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