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沫考 课件省:林
炉中煤 郭沫若 课件制作者:林耕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 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人。幼年受家塾教育,1905 年考入嘉定县高等小学,1913年中学毕业,次年 赴日留学,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先后 接触过素戈尔、歌德、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并深受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1921年出版新 诗集《女神》,为中国新诗开了一代浪漫主义诗 风;同年6月,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 奇等在日本东京创立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 五四运动后,又创作《星空》《瓶》《前茅》等 诗集,还写了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 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人。幼年受家塾教育,1905 年考入嘉定县高等小学,1913年中学毕业,次年 赴日留学,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先后 接触过泰戈尔、歌德、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并深受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1921年出版新 诗集《女神》,为中国新诗开了一代浪漫主义诗 风;同年6月,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 奇等在日本东京创立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 五四运动后,又创作《星空》《瓶》《前茅》等 诗集,还写了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
1924年以后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提倡革命文学。 1926年出任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同时参加北伐 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副主任。1927年3月写了讨蒋 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北伐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同年8 月加入中国共产常,后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字学的研究 工作,并创作诗集《恢复》。1928年旅居日本,开始 了对中国古代史和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 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居日时积极支持 留日青年学生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1937年 抗战爆发,他毅然回到祖国,积极为中华民旅的生死 生存亡奔走呼号,组织和团结国统区的进步文化人士, 主编《救亡日报》,出任军委政治部第三第三厅厅长 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1924年以后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提倡革命文学。 1926年出任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同时参加北伐 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副主任。1927年3月写了讨蒋 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北伐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同年8 月加入中国共产常,后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字学的研究 工作,并创作诗集《恢复》。1928年旅居日本,开始 了对中国古代史和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 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居日时积极支持 留日青年学生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1937年 抗战爆发,他毅然回到祖国,积极为中华民旅的生死 生存亡奔走呼号,组织和团结国统区的进步文化人士, 主编《救亡日报》,出任军委政治部第三第三厅厅长 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献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战文艺运动。这时期,创作了 《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六部大型历史剧和诗 歌《战声集》等。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总结 历史上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1945年应邀访 问苏联,写下《访苏纪行》。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和香 港领导文化界同蒋介石的法西斯专制统治和发动内战的 阴谋进行斗争。这时期写了回忆录《洪波曲》。1948年 到达解放区。1949年7月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 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校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在中 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代表大会上,均被先为中央 委员;在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常务 委员会长;曾任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
献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战文艺运动。这时期,创作了 《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六部大型历史剧和诗 歌《战声集》等。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总结 历史上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1945年应邀访 问苏联,写下《访苏纪行》。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和香 港领导文化界同蒋介石的法西斯专制统治和发动内战的 阴谋进行斗争。这时期写了回忆录《洪波曲》。1948年 到达解放区。1949年7月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 表大会上被选 为全国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校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在中 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代表大会上,均被先为中央 委员;在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常务 委员会长;曾任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
解放后的著作有: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 《潮汐集》《长春集》《东风集》等;历史剧《蔡 文姬》《武则天》;论著《奴隶制时代》《李白与 杜甫》等。1978年6月12日病逝前夕,他还在全国文 联扩大会议具备了书面发言《衷心的祝愿》,热烈 欢呼我国科学和文艺的春天的到来。郭沫若一生著 述极多,重要的均收入1957年至1963年由人民文学 出版社出版的《沫若文集》十七卷中;1982年人民 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郭沫若全集》
解放后的著作有: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 《潮汐集》《长春集》《东风集》等;历史剧《蔡 文姬》《武则天》;论著《奴隶制时代》《李白与 杜甫》等。1978年6月12日病逝前夕,他还在全国文 联扩大会议具备了书面发言《衷心的祝愿》,热烈 欢呼我国科学和文艺的春天的到来。郭沫若一生著 述极多,重要的均收入1957年至1963年由人民文学 出版社出版的《沫若文集》十七卷中;1982年人民 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郭沫若全集》
写作背景: 《炉中煤》写于1920年年初,当时郭沬若在日本福冈九州 帝国大学医学部上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肆意侵夺, 早已激起作者强烈愤慨,中国封建军阀的腐败和混战,同 样使作者深为痛恨。1919年的五四运动,像报春的惊雷, 预示着一场空前的大革命暴风雨已经来临,燃起了诗人胸 中的革命激情。他以文艺插别是诗歌为武器,歌颂人民的 革命,迎接祖国的新生。郭沫若称五四后的几年是自己的 “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我几乎每天都有在诗的陶醉 里。每每有诗的发作袭来就好像生了热病一样,使我作寒 作冷,使我提出起笔来战颤着有时候写不成字。”《炉中 煤》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他把这时期的 诗,集为《女神》,于1921年8月出版,这是郭沫若的第 部诗集,也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写作背景: 《炉中煤》写于1920年年初,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 帝国大学医学部上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肆意侵夺, 早已激起作者强烈愤慨,中国封建军阀的腐败和混战,同 样使作者深为痛恨。1919年的五四运动,像报春的惊雷, 预示着一场空前的大革命暴风雨已经来临,燃起了诗人胸 中的革命激情。他以文艺插别是诗歌为武器,歌颂人民的 革命,迎接祖国的新生。郭沫若称五四后的几年是自己的 “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我几乎每天都有在诗的陶醉 里。每每有诗的发作袭来就好像生了热病一样,使我作寒 作冷,使我提出起笔来战颤着有时候写不成字。”《炉中 煤》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他把这时期的 诗,集为《女神》,于1921年8月出版,这是郭沫若的第 一部诗集,也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煤的象征意义 火红、炽热、旺盛、熊 能燃烧。 ■为人类奉献火与热,燃 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 身精神
煤的象征意义 ◼火红、炽热、旺盛、熊 熊燃烧。 ◼为人类奉献火与热,燃 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 身精神
这是一首喻体诗, 用比喻的手法来 表达感情
这是一首喻体诗, 用比喻的手法来 表达感情
借物言志 ■炉中煤 ■年青的女郎 作者自喻 ■祖图 ■抒写了献身祖■不仅表达了对祖 国的赤子情怀 国深切真挚的眷 恋,也反映出作 者对“五四”精 神的肯定和对祖 国新生的信念
借物言志 ◼ 炉中煤 ◼ 作者自喻 ◼ 抒写了献身祖 国的赤子情怀 ◼ 年青的女郎 ◼ 祖国 ◼ 不仅表达了对祖 国深切真挚的眷 恋,也反映出作 者对“五四”精 神的肯定和对祖 国新生的信念
为什么将祖国比喻为“年青的女郎” 而不是母亲? “年青的女郎”首先表达的是诸人 对祖国在“五四”之后所显现的新 气象的认识,就像一位青春焕发的 姑娘,体现了对祖国的赞羨。 ■从抒情角度讲,更易于抒发炽烈 奔放的情感
为什么将祖国比喻为“年青的女郎” 而不是母亲? ◼ “年青的女郎”首先表达的是诗人 对祖国在“五四”之后所显现的新 气象的认识,就像一位青春焕发的 姑娘,体现了对祖国的赞美。 ◼ 从抒情角度讲,更易于抒发炽烈、 奔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