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 、基础知识及运用 1、将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田字格里。(2分) 锐不可挡张皇失措惟命是从运筹帷屋头昏目眩严阵以待 触目伤怀大庭广众连声喏喏惟妙惟肖因地制宜不加思索 2、给汉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4分) ()退 靖 疾 烧灼() 地jo()晨xi() 憬 3、给下面对应的各项内容连线。(4分) 【课文】 【作者】 【人物】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西蒙洛夫 明赫白 《蜡烛》 孙犁 契柯拉耶夫 《亲爱的爸爸妈妈》 毛泽东 老头子 《芦花荡》 聂华苓 康泽 4、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 是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1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B.喂!我要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5、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2分) 人 从 众 利用利用利用 森 林>木 答: 、阅读理解题 (一)(15分 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 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到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 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 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象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 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 却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1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将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田字格里。(2 分)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惟命是从 运筹帷屋 头昏目眩 严阵以待 触目伤怀 大庭广众 连声喏喏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不加思索 2、给汉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4分) 溃.( )退 suí( )靖. 疟.( )疾 烧灼.( ) 地jiào( ) 晨xī( ) 杀lù( ) 憧.( )憬 3、给下面对应的各项内容连线。(4 分) 【课文】 【作者】 【人物】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西蒙洛夫 明赫白 《蜡烛》 孙犁 契柯拉耶夫 《亲爱的爸爸妈妈》 毛泽东 老头子 《芦花荡》 聂华苓 康泽 4、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 是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 )(1 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 B.喂!我要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5、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2 分) 人 从 众 利用 利用 利用 森 林 木 答: 二、 阅读理解题 (一)(15 分)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 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到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 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 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象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 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 却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 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 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 子,抓上抓下。 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 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 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 钩子却全找上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 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 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丝 绒,正在迎风飘散。 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 当代著名作家 ”派文学的代表。 2、注音:剥莲蓬 释词:张皇失措 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是故事的高潮和结 局部分。 4、老头子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5、“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个“找”字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6、文中最后一句话属于 描写,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 (3分 )(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 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 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 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 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
2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 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 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 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 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 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 钩子却全找上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 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 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丝 绒,正在迎风飘散。 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 ,当代著名作家, “ ”派文学的代表。 2、注音:剥.莲蓬 释词:张皇失措: 3、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是故事的高潮和结 局部分。 4、老头子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5、“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一个“找”字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6、文中最后一句话属于 描写,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 (3 分) (二)(14 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 千余华里 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 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 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 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 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 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 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 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 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 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 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 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 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 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 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7、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分) 8、“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 作用?(3分) 答 9、“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10、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一⑧/⑨-15 B.①②一⑦/⑧-15 C.①/②-⑤/⑥一15 D.①/②一⑨/⑩-15 1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2、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17分)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 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 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 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
3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 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 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 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 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 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 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 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 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 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 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 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7、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 分) 8、“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 作用?(3 分) 答: 9、“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答: 10、本段共 15 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①/②一⑧/⑨一 15 B.①②一⑦/⑧一 15 C.①/②一⑤/⑥一 15 D.①/②一⑨/⑩一 15 1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 分) 主观原因:_________________ 客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三)(17 分)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 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 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 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
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査。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 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 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 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 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 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 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 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 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 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 他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 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 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 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 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3、“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个“秘密” 分别是12类词中的 词和』词。(2分) 14、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A.严谨B.严峻C.严密D. 严厉)的搜查。(1分) 15、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 指: (2分 16、“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联系上下文可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 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 的态度。(3分) 17、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 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 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 又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 了德军的 (4分) 18、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2分)如 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伯诺德夫人
4 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 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 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 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 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 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 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 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 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 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 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 他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 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 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 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 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3、“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个“秘密” 分别是 12 类词中的 词和 词。(2 分) 14、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___(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 严厉)的搜查。(1 分) 15、第 5 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16、“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上下文可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 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___________ 的态度。(3 分) 17、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 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 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_______又_______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 了德军的 。(4 分) 18、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2 分)如: 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儿杰奎琳 19、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 的优秀品质(3分) 参考答案 、1、挡一当屋一幄喏一诺加一假 kui)退 su(绥)靖 疟(nue)疾烧灼(zhu) 地jo(窖)晨x(曦 杀(戮)憧(chng)憬 3、略 4、给下面对应的各项内容连线。(4分) 【课文】 【作者】 人物】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西蒙洛夫明赫白 《蜡烛》 孙犁 契柯拉耶夫 《亲爱的爸爸妈妈文、毛泽东老头子 《芦花荡 聂华 、康泽 5、D 6、“难道抢劫其他车就合法吗?”此标语语言不严密,给犯罪分子空子钻。 让人理解为值钱的东西可大胆去偷,没有制止违法犯罪的威慑力 7、略(提示:只要扣住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 回答,语言简洁明了即可。) 、1、《芦花荡》孙犁白洋淀(荷花淀) 2、bao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智斗日本鬼子 4、预先设下埋伏,用莲蓬做诱饵,假装慌张,引诱敌人到陷阱。(言之有 理即可) 5、拟人体现作者对老英雄行为的佩服之情,同时也是对敌人的憎恨。(意 思符合就可) 6、环境描写表现老头子报仇后心里的痛快,轻松自在、愉快的心情,先 前的自责、懊丧也有所减轻。(意思符合就可 7、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 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8、“均”是“全”的意思,突出我军渡江的气势。 9、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体现新闻语言的准确 性 11、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 12、D 3、名 形容 15、(1)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就遭破坏。(2)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 将告结束。 16、你可以不用蜡烛。粗暴 17、夸张紧张憎恨凶恶
5 小女儿杰奎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优秀品质(3 分) 参考答案 二、1、挡一当 屋一幄 喏—诺 加—假 2、溃( kuì )退 suí( 绥 )靖 疟( nuè )疾 烧灼( zhuó ) 地jiào( 窖 ) 晨xī( 曦 ) 杀lù( 戮 ) 憧( chōng )憬 3、略 4、给下面对应的各项内容连线。(4分) 【课文】 【作者】 【人物】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西蒙洛夫 明赫白 《蜡烛》 孙犁 契柯拉耶夫 《亲爱的爸爸妈妈》 毛泽东 老头子 《芦花荡》 聂华苓 康泽 5、D 6、“难道抢劫其他车就合法吗?”此标语语言不严密,给犯罪分子空子钻。 让人理解为值钱的东西可大胆去偷,没有制止违法犯罪的威慑力。 7、略(提示:只要扣住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 回答,语言简洁明了即可。) 三、1、《芦花荡》 孙犁 白洋淀(荷花淀) 2、bao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智斗日本鬼子 4、预先设下埋伏,用莲蓬做诱饵,假装慌张,引诱敌人到陷阱。(言之有 理即可) 5、拟人 体现作者对老英雄行为的佩服之情,同时也是对敌人的憎恨。(意 思符合就可) 6、环境描写 表现老头子报仇后心里的痛快,轻松自在、愉快的心情,先 前的自责、懊丧也有所减轻。(意思符合就可) 7、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 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 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8、 “均”是“全”的意思,突出我军渡江的气势。 9、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体现新闻语言的准确 性 10、A 11、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 12、D 13、名 形容 14、c 15、 (1)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就遭破坏。(2)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 将告结束。 16、 你可以不用蜡烛。 粗暴 17、 夸张 紧张 憎恨 凶恶
18、出油灯,吹熄蜡烛推说睡觉,拿走蜡烛 19、机智、勇敢、镇定(或沉着) 20 略
6 18、 出油灯,吹熄蜡烛推说睡觉,拿走蜡烛 19、 机智、勇敢、镇定(或沉着) 2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