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2013年初四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亲爱的同学 请用智慧与热情、细心与信心,尽情展示你的个性与精彩。相信你定会拥抱满园花开! 评卷人 积累与运用(20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巢穴(xue) 记载(zai)斤斤计较(jiao) B.解剖(pao) 暂时(zhan)茅塞顿开(se) C.脑髓(sui) 颠簸(b6) 牵强附会( qiang) D酝酿( nIang)应酬(ying)扣人心弦(xian)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田字格中订正。(2分) 根深缔固不屑置辩迫不急待相形见拙急燥鸦雀无声通宵达旦 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从下列题目中任选4题作答,8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3)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5)中国政府宣布,免除非洲贫困国家100亿人民币的债务。这种关注人间冷暖的举动,体现了中华 ”的济世情怀。(请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 句作答 (6)临近毕业,请你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连续的两句作为离别赠言送给你的同窗好友 (7)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崇尚美德的古诗文名句。这些名句激励着我们追求更高 的人生境界。你能写出两句上下相连表现美德的古诗文名句吗?(课内外均可) 示例: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山东省荣成市 2013 年初四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亲爱的同学: 请用智慧与热情、细心与信心,尽情展示你的个性与精彩。相信你定会拥抱满园花开!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巢穴(xué) 记载(zài) 斤斤计较(jiǎo) B.解剖(pāo) 暂时(zhàn) 茅塞顿开(sè) C.脑髓(suǐ) 颠簸(bō) 牵强附会(qiáng) D.酝酿(niànɡ) 应酬(yìng) 扣人心弦(xián)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田字格中订正。(2 分) 根深缔固 不屑置辩 迫不急待 相形见拙 急燥 鸦雀无声 通宵达旦 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从下列题目中任选 4 题作答,8 分) (1) 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3)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5)中国政府宣布,免除非洲贫困国家 100 亿人民币的债务。这种关注人间冷暖的举动,体现了中华 民族“ , ”的济世情怀。(请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 句作答) (6)临近毕业,请你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连续的两句作为离别赠言送给你的同窗好友: , 。 (7)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崇尚美德的古诗文名句。这些名句激励着我们追求更高 的人生境界。你能写出两句上下相连表现美德的古诗文名句吗?(课内外均可) 示例: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得 分 评卷人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就不会觉得在吃穿方面不如别 人的句子是:“ 4.将下列短语按结构类型分成三组。(只填序号,3分) (1)《人类的语言》(2)《愚公移山》(3)《回忆我的母亲》(4)《范进中举》 (5)《纪念白求恩》(6)《曹刿论战》(7)《藤野先生》(8)《竞选州长》(9)《最后一课》 第二组: 第三组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分)()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 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一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6.校学生会和团委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一次以“母爱颂”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邀请你做主持人,请 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诗文朗诵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60 字,至少用一种修辞格。(3分) 得分评卷人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0题(14分)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8)《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就不会觉得在吃穿方面不如别 人的句子是:“ , 。” 4.将下列短语按结构类型分成三组。(只填序号,3 分) ⑴《人类的语言》 ⑵《愚公移山》 ⑶《回忆我的母亲》 ⑷《范进中举》 ⑸《纪念白求恩》 ⑹《曹刿论战》 ⑺《藤野先生》 ⑻《竞选州长》 (9)《最后一课》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 分)( )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 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6.校学生会和团委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一次以“母爱颂”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邀请你做主持人,请 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诗文朗诵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 60 字,至少用一种修辞格。(3 分) 二、文言文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7——10 题(14 分)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得 分 评卷人
(选自《出师表》)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 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 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 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④魏武帝:曹 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7.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10.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 ”,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 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 (4分) 11.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 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选自《出师表》) (丙)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 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 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 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 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 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7.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 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 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10.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 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4 分) 11.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 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得分评卷人 好雨随风 乔忠延 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 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 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 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 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 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 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一一滋一 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旦头爬得还要慢 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是夜里来的。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 似的。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于是, 忽然想起昨目后晌太阳落在了云里,风也是东南风,还潮潮的。接着又倒头睡下,梦里也就多了几分甜蜜, 不睡到吃早饭不会起来。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端上碗吃早饭,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 有些亮了。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亮鲜亮的。(B)天空如刚擦过的塑童二没有一点尘 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⑩田里泥了,无法干活,仍有人踩着泥到田头去,看看嫩嫩的禾苗,心更喜了,喜滋滋地唱出声来。 (选自《中国散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涸(yin):向四处散开或渗透 12.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4分 答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2~15 题。(16 分) 好雨随风 乔忠延 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 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 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 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 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 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 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 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旦头爬得还要慢。 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是夜里来的。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 似的。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于是, 忽然想起昨目后晌太阳落在了云里,风也是东南风,还潮潮的。接着又倒头睡下,梦里也就多了几分甜蜜, 不睡到吃早饭不会起来。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端上碗吃早饭,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 有些亮了。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亮鲜亮的。(B)天空如刚擦过的塑童二没有一点尘 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⑩田里泥了,无法干活,仍有人踩着泥到田头去,看看嫩嫩的禾苗,心更喜了,喜滋滋地唱出声来。 (选自《中国散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涸(yīn):向四处散开或渗透。 12.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4 分) 答: 得 分 评卷人
13.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4分) 1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我选()句,赏析: 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好雨随风》一文筒摹阐率:三位作家在描写春雨时,表达了怎样一种基 回睁博卡不?(4分) 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 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 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②有如天降甘露。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 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 片温馨,一片祥和。(季羡林《听雨》)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6~18题。(共15分) 不要把别人的赞许当成一种需要【美】戴埃 ①你可能花费了大量时光竭力贏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如 果寻求赞许已成为你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你现在就该做些事了。你应该认识到:寻求赞许与其说是生活 之必需,不如说是个人之欲望。当然,我们都愿意博得掌声、听到赞扬。而且也的确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放 弃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赞许是十分令人惬意的。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 在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 ②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那仅仅是乐于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如果你需要赞许,那么你在未能如愿以偿 时便会十分沮丧。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同样,当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 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许。假如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你就会产生惰性。在这 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 ③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就够糟糕的了,然而如果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得到每一个人的赞许,这就更糟糕 了。如果是这样,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自我否定心理 ④人的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现实,是你为“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 免的现象。我曾接待过一位名叫奧齐的中年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需要赞许心理的人。奥齐起初对于
13.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4 分) 答: 14.请从文中画线的 A、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4 分) 我选( )句,赏析: 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好雨随风》一文筒摹阐率:三位作家在描写春雨时,表达了怎样一种基 回睁博卡不?(4 分) 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 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 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②有如天降甘露。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 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 片温馨,一片祥和。(季羡林《听雨》) 答: (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 16~18 题。(共 15 分) 不要把别人的赞许当成一种需要 【美】戴埃 ①你可能花费了大量时光竭力赢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如 果寻求赞许已成为你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你现在就该做些事了。你应该认识到:寻求赞许与其说是生活 之必需,不如说是个人之欲望。当然,我们都愿意博得掌声、听到赞扬。而且也的确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放 弃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赞许是十分令人惬意..的。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 在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 ②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那仅仅是乐于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如果你需要赞许,那么你在未能如愿以偿 时便会十分沮丧..。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同样,当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 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许。假如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你就会产生惰性。在这 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 ③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就够糟糕的了,然而如果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得到每一个人的赞许,这就更糟糕 了。如果是这样,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自我否定心理。 ④人的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现实,是你为“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 免的现象。我曾接待过一位名叫奥齐的中年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需要赞许心理的人。奥齐起初对于 得 分 评卷人
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计划生育、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 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便感到十分沮丧。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每一个人所赞 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向我谈起他同岳父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法,而当他察 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直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 气。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自己赞成无痛致死法,然而却遭到强烈的训斥。奧齐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 马上改变以自己的立场。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奥齐在讲述他通常如何与人打交道时举出的,他在社会交往中 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就个人思维而言,奥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所存在 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着奥齐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 别人希望奧齐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 ⑤寻求赞许一旦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几乎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 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 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⑥的确,应付受人斥责的局面很不容易,而采取为人所赞许的行为则容易得多。但如果为回避困难而 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中难于避免 的危险陷阱 16.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4分) 惬意:() 沮丧:( 17.(1)写出①段的中心句 (2)第③段、⑤段主要写了 (2分) (3)④段用 的论证方法论证了③段中的哪句话?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3分) 18.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赞许,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哪些不利影响?通读全文后,你 认为对待别人赞许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4分)
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计划生育、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 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便感到十分沮丧。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每一个人所赞 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向我谈起他同岳父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法,而当他察 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直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 气。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自己赞成无痛致死法,然而却遭到强烈的训斥。奥齐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 马上改变以自己的立场。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奥齐在讲述他通常如何与人打交道时举出的,他在社会交往中 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就个人思维而言,奥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所存在 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着奥齐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 别人希望奥齐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 ⑤寻求赞许一旦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几乎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 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 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⑥的确,应付受人斥责的局面很不容易,而采取为人所赞许的行为则容易得多。但如果为回避困难而 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中难于避免 的危险陷阱。 16.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4 分) 惬.意:( ) 沮.丧:( ) 17.(1)写出①段的中心句 (2 分) (2)第③段、⑤段主要写了 (2 分) (3)④段用 的论证方法论证了③段中的哪句话?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3 分) 18.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赞许,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哪些不利影响?通读全文后,你 认为对待别人赞许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4 分) 答:
得分评卷人 四、写作(50分) 以“带着 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据自己所写内容(如理想、自信、尊严、感动、感恩、挫折、伤痛、遗憾、微笑、眼泪、鲜花等), 补足题目,然后将完整的题目抄写在正文前:(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卷面整洁,字数600字左右;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附:答案 、积累与运用(20分) 1.D(②2分)2.缔—一蒂急—一及拙—一绌燥一一躁(每个0.5分,共2分3.(1)人迹 板桥霜(2)志在千里(3)君子好逑(4)长风破浪会有时(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四、写作(50 分) 以“带着 ,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据自己所写内容(如理想、自信、尊严、感动、感恩、挫折、伤痛、遗憾、微笑、眼泪、鲜花等), 补足题目,然后将完整的题目抄写在正文前;(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卷面整洁,字数 600 字左右;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D (2 分) 2.缔——蒂 急——及 拙——绌 燥——躁(每个 0.5 分,共 2 分 3.(1) 人迹 板桥霜 (2)志在千里 (3)君子好逑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得 分 评卷人
欢颜(6)(7)从略(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则该句不得 分,共8分。如果全答,错一句扣1分,扣完为止) 4.(1)(7)(9);(2)(4)(6);(3)(5)(8)(每组1分,顺序不限,共3分)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引号、问号、破折号的用法。A项中俗话“礼多人不怪”,不能加“嘛” 故后单引号在“嘛”之前;B项是陈述句,而非真正发问:D项是间接引用,故句号在外边,或者在“那 样”后加冒号也可。(2分) 6.答案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一个温馨的节日一一母亲节!这个世上有 种爱重于泰山,那是母亲的爱:这个世间有一种情高于爱情,那是母亲对儿女的真情。为了我们,母亲辛 勤的双手布满老茧;为了我们,母亲丰腴的面容日渐憔悴:为了我们,母亲的眼角过早地爬上的皱纹,为 了我们,母亲的双鬓已经斑白。千言万语道不尽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写不完我们对母亲的谢意。同学们, 就让我们把真挚的情意化为美丽的诗文,献给我们伟大的母亲吧!(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意思对 即可,共3分) 、文言文阅读(共14分 7.B(2分) 8.B(2分) 9.(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 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 (每句1分,意思对可,共2分) 10.水何澹澹洪波涌起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的以身作则重要。(每空1分,作用2 分,共4分) 1.诸葛亮称其为“贼”,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诡诈”(用自己的话说亦可)曹操是个具有宏伟的政 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人。(每问2分,意思对可,共4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6分) 12.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 分的铺垫,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解析:此题考査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眼巴巴 地”盼望春雨,表现了人们盼望雨来的急切心情。而下文有语句来渲染这种心情,所以是为下文写这种急 切的心情作铺垫 13.甜美、滋润:来得快,去得也快。解析:此题考査了对文章描写对象特点的把握。本文的写作 对象是“好雨”,即春雨。完成时,先把描写春雨的语句找得出来。从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 14.不设统一答案。(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
欢颜 (6)(7)从略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每空 1 分,出现错别字则该句不得 分,共 8 分。如果全答,错一句扣 1 分,扣完为止) 4. (1)(7)(9); (2)(4)(6); (3)(5)(8)(每组 1 分,顺序不限,共 3 分) 5.[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了引号、问号、破折号的用法。A 项中俗话“礼多人不怪”,不能加“嘛”, 故后单引号在“嘛”之前;B 项是陈述句,而非真正发问;D 项是间接引用,故句号在外边,或者在“那 样”后加冒号也可。(2 分) 6.答案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一个温馨的节日——母亲节!这个世上有一 种爱重于泰山,那是母亲的爱;这个世间有一种情高于爱情,那是母亲对儿女的真情。为了我们,母亲辛 勤的双手布满老茧;为了我们,母亲丰腴的面容日渐憔悴;为了我们,母亲的眼角过早地爬上的皱纹,为 了我们,母亲的双鬓已经斑白。千言万语道不尽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写不完我们对母亲的谢意。同学们, 就让我们把真挚的情意化为美丽的诗文,献给我们伟大的母亲吧! (每点 1 分,语句通顺 1 分,意思对 即可,共 3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4 分) 7. B(2 分) 8. B(2 分) 9.(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 (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 (每句 1 分,意思对可,共 2 分) 10.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的以身作则重要。(每空 1 分,作用 2 分,共 4 分) 11.诸葛亮称其为“贼”,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诡诈”(用自己的话说亦可)曹操是个具有宏伟的政 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人。(每问 2 分,意思对可,共 4 分) 三、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16 分) l2.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 分的铺垫,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眼巴巴 地”盼望春雨,表现了人们盼望雨来的急切心情。而下文有语句来渲染这种心情,所以是为下文写这种急 切的心情作铺垫。 l3.甜美、滋润;来得快,去得也快。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文章描写对象特点的把握。本文的写作 对象是“好雨”,即春雨。完成时,先把描写春雨的语句找得出来。从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 14.不设统一答案。 (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
们希望细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②“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 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很陕一些的焦急心情。③用比较的手法,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 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B)句示例: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净,表达了作 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大地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 美。解析:此题考査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完成时,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和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应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然后对该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才是该句抒发的情感。 15.不设统一答案。围绕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关注,适当阐述即可。解析:此题 从比较阅读的范畴,考查了对三段文字抒发情感的把握。因为题干中提示“表达了怎样一种共同的情怀” 所以找出其共同点即可。 (二)(15分) 16.qie意愿得到满足而感到愉快。 j灰心丧气。 (注音各1分,解词各1分,共4分) 17.(1)中心句: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2分) (2)把赞许当成需要会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概括出来即可,不必具体写出,2分) (3)举例论证或摆事实 “如果这样,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 是自我否定的心理。”(论证方法1分,写对原句2分,共3分) 18.不利因素:会缺少即时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对自己的言行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会便得自以为是等, 这些均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2分,不必答完整,意思相近即可。) 正确态度应是:希望得到有利于成长的赞许,但不能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而失去自我和是非原则,不 能完全把别人的赞许当成自己的一种需要。(2分,大意相同即可:鼓励学生发表合理的独特见解。) 四、写作、(50分) 19、作文评分参考 项目、类别 A 语句通顺 类卷 中心突出,内容 条理清楚 语言生动流畅,表达 (44分—50分)新颖,有真情实感 结构完整 方式恰当 中心明确 类卷 语句较通顺 条理较清楚 材料得当 (37分-43分) 表达方式恰当 结构较完整 有真情实感 类卷 有中心 语句不通 条理不够清楚
们希望细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②“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 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很陕一些的焦急心情。③用比较的手法,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 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 (B)句示例: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净,表达了作 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大地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 美。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完成时,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和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应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然后对该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才是该句抒发的情感。 l5.不设统一答案。围绕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关注,适当阐述即可。 解析:此题 从比较阅读的范畴,考查了对三段文字抒发情感的把握。因为题干中提示“表达了怎样一种共同的情怀”, 所以找出其共同点即可。 (二)(15 分) 16.qiè 意愿得到满足而感到愉快。 jǔ 灰心丧气。 (注音各 1 分,解词各 1 分,共 4 分) 17.(1)中心句: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2 分) (2)把赞许当成需要会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概括出来即可,不必具体写出,2 分) (3)举例论证或摆事实 “如果这样,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 是自我否定的心理。”(论证方法 1 分,写对原句 2 分,共 3 分) 18.不利因素:会缺少即时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对自己的言行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会便得自以为是等, 这些均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2 分,不必答完整,意思相近即可。) 正确态度应是:希望得到有利于成长的赞许,但不能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许而失去自我和是非原则,不 能完全把别人的赞许当成自己的一种需要。(2 分,大意相同即可;鼓励学生发表合理的独特见解。) 四、写作、(50 分) 19、作文评分参考 项目、类别 A B C 一类卷 (44 分—50 分) 中心突出,内容 新颖,有真情实感 语句通顺 语言生动流畅,表达 方式恰当 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 二类卷 (37 分—43 分) 中心明确 材料得当 有真情实感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恰当 条理较清楚 结构较完整 三类卷 有中心 语句不通 条理不够清楚
(30分-36分) 较有真情实感 病句较多 结构不够完整 无中心 四类卷 文理不通 文不对题目 条理和结构混乱 (30分以下) 语无伦次 胡编乱造
(30 分 —36 分) 较有真情实感 病句较多 结构不够完整 四类卷 (30 分以下) 无中心 文不对题目 胡编乱造 文理不通 语无伦次 条理和结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