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传导机制
第十章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 稳定币值: 对内和对外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金融稳定 平衡国际收支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平衡国际收支 稳定币值: 对内和对外 金融稳定
◇四大目标的含义 ◆诸目标之间的统一与冲突: 物价稳定 ①充分就业 ⑤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⑥金融稳定
❖ 四大目标的含义 ❖ 诸目标之间的统一与冲突: 物价稳定 ① 充分就业 ⑤ ② ③ ④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⑥ 金融稳定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存在三种情况: 1、在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模式下 二者是协调的,即失业率的下降 物价变 动率 (经济增长)并不会引起物价上 涨 8% 2、在凯恩斯学派的充分就业模式下, 二者是矛盾的。这一矛盾可用著 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来加以说明。3% 3、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时期, 二者又是协调统一的,即低通货04%10% 失业率 膨胀率可以和低失业率(经济高 增长率)并存。 图1菲利普斯曲线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存在三种情况: 1、在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模式下, 二者是协调的,即失业率的下降 (经济增长)并不会引起物价上 涨; 2、在凯恩斯学派的充分就业模式下, 二者是矛盾的。这一矛盾可用著 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来加以说明。 3、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时期, 二者又是协调统一的,即低通货 膨胀率可以和低失业率(经济高 增长率)并存。 失业率 图1 菲利普斯曲线 物价变 动率 8% 3% 0 4% 10%
(二)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1、在劳动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有两种可能: 1、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增加,会导致迸口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 但是,有利于扭转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 2、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外物价上涨,会促进出口的增 长,有利于扭转国际收支逆差;但却加大国际收支顺差。 (四)物价稳定、金融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二者之间均存在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关系,即物价、利率 和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相反,国际收支平衡则 有利于物价、利率和汇率的稳定。但是,短期内仍然存在矛 盾
(二)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1、在劳动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有两种可能: 1、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 但是,有利于扭转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 2、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外物价上涨,会促进出口的增 长,有利于扭转国际收支逆差;但却加大国际收支顺差。 (四)物价稳定、金融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二者之间均存在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关系,即物价、利率 和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相反,国际收支平衡则 有利于物价、利率和汇率的稳定。但是,短期内仍然存在矛 盾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一)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几种做法 1、多重目标 2、双重目标 3、单一目标 (二)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 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三)基本目标的选择: 统筹兼顾,力求协调; ■侧重于权衡和选择:视经济环境需要突出重点
❖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一)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几种做法 1、多重目标 2、双重目标 3、单一目标 (二)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 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 (三)基本目标的选择: ◼ 统筹兼顾,力求协调 ; ◼ 侧重于权衡和选择:视经济环境需要突出重点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 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 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但不宜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 1、法定准备金率调高---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结 构一一影响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一一影响货币供给量 2、法定准备金率一一影响货币乘数一一影响货币供给量 优缺点: 效果明显,一视同仁 冲击巨大,无法微调 缺乏弹性,无法进行经常性调整
二、货币政策工具 ❖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 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 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但不宜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 1、法定准备金率调高-——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结 构——影响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影响货币供给量 2、法定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量 优缺点: 效果明显,一视同仁 冲击巨大,无法微调 缺乏弹性,无法进行经常性调整
(二)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以及 规定有关的可再贴现票据的资格,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 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一种手段。 作用: 1.再贴现率的调整一—影响基础货币—一—影响货币供给; 再贴现票据标准的规定一—影响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 给 2.充当最后贷款人,解决银行体系流动性问题 3.告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及公众预期,直接起作用 缺点: 被动性:央行不能完全控制再贴现规模(诱导,遏制) 信息传递失真:告示效应是不确定的
(二)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以及 规定有关的可再贴现票据的资格,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 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一种手段。 作用: 1. 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给; 再贴现票据标准的规定——影响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 给; 2.充当最后贷款人,解决银行体系流动性问题 3.告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及公众预期,直接起作用 缺点: 被动性:央行不能完全控制再贴现规模(诱导,遏制) 信息传递失真:告示效应是不确定的
(三)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 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 短期债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操作方式: >动态的公开市场操作,又可称为永久性准备金调节, 目的在于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 防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又可称为临时性准备金调节, 目的在于抵消基础货币的非意愿变化,维持既定的货 币政策 作用机制:影响基础货币进而货币供给量 影响利率水平及结构
(三)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 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 短期债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 操作方式: ➢ 动态的公开市场操作,又可称为永久性准备金调节, 目的在于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 ➢ 防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又可称为临时性准备金调节, 目的在于抵消基础货币的非意愿变化,维持既定的货 币政策 ➢ 作用机制:影响基础货币进而货币供给量 影响利率水平及结构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主动性; 灵活多变:可以微调,效果和缓 易于进行反向修正 操作方便快捷; 可以影响利率的结构
❖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 主动性; ➢ 灵活多变:可以微调,效果和缓 ➢ 易于进行反向修正 ➢ 操作方便快捷; ➢ 可以影响利率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