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二模语文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588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 20l1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关于现代游民问题的思考 钱理群 王学泰先生在书中谈到鲁迅的《阿Q正传》对他的研究的启示,并且指明阿Q就是 游民″。这可以说是—语道破了我们争论多年而说不清楚的阿Q的典型性问题。我要补充的 是,鲁迅关注的中心是“阿Q式的革命党”和阿Q式的革命和改革"。1936年7月19 日,即鲁迅逝世前三个月,他在一封通信中还谈到,“《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 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他因此感到“隔膜”与“无聊″。其实鲁迅的“本意”,在十 年前即1926年写的《(阿Q正传〉的成因》里,已经讲得很清楚:“此后倘再有改革 我相信还会有阿Q式的革命党出现”,“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 或者竟是二三十年后″。鲁迅所思虑的是,中国进入“现代”历程“其后”的问题:他深 知,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很容易培育出“阿Q式的革命党”,出现阿Q式的革命和改革 至少说,在中国“其后”的革命和改革中必要打上“游民文化”的烙印。 本来,阿Q这样的游民,被社会挤压,抛弃,受到“赵太爷”、“假洋鬼子”们的欺辱, 他们要造反,是必然的,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鲁迅早就说过:“人受压迫了,为什 么不反抗?”学泰先生强调“游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含贬义的概念,应该区分“游民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1 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鲁迅关于现代游民问题的思考 钱理群 王学泰先生在书中谈到鲁迅的《阿 Q 正传》对他的研究的启示,并且指明 “阿 Q 就是 游民”。这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我们争论多年而说不清楚的阿 Q 的典型性问题。我要补充的 是,鲁迅关注的中心是 “阿 Q 式的革命党”和 “阿 Q 式的革命和改革”。1936 年 7 月 19 日,即鲁迅逝世前三个月,他在一封通信中还谈到, “《阿 Q 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 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他因此感到 “隔膜”与 “无聊”。其实鲁迅的 “本意”,在十 年前即 1926 年写的 《〈阿 Q 正传〉的成因》里,已经讲得很清楚: “此后倘再有改革, 我相信还会有阿 Q 式的革命党出现”, “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 或者竟是二三十年后”。鲁迅所思虑的是,中国进入 “现代”历程 “其后”的问题:他深 知,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很容易培育出 “阿 Q 式的革命党”,出现“阿 Q 式的革命和改革”; 至少说,在中国 “其后”的革命和改革中必要打上“游民文化”的烙印。 本来,阿 Q 这样的游民,被社会挤压,抛弃,受到 “赵太爷”、“假洋鬼子”们的欺辱, 他们要造反,是必然的,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鲁迅早就说过: “人受压迫了,为什 么不反抗?”学泰先生强调 “游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含贬义的概念,应该区分 “游民

与“流氓"(阿Q就不是流氓,只是一个沾染了流氓气的游民),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游民 反抗、阿Q造反的合理性。问题是怎样的“反抗”,如何“造反”?鲁迅有一个精辟的分 析。他在《学界的三魂》里引用一位学者的观点说:“表面上看只是些土匪和强盗(造反), 其实是农民革命军”,而农民革命是要“自己过皇帝瘾”的;因此,鲁迅说,“在中国最 有大利的买卖”就是“造反”。著名的阿Q在土谷祠的梦就说明他的造反就是为了得到“权 势,元宝与女人"。这是反映了游民文化的特点的:他的思想仍旧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 对奴役制度有内在的依附性,他的反抗,最大目标就是“受招安”和“取而代之”,于是 也就没有真正的信仰,“有奶便是娘”,为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什么事都可以做, 便是必然的逻辑。鲁迅在《杂忆》里还谈到,中国人(他们中许多人是游民)“所蕴蓄的 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敢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 发泄”,阿Q受了假洋鬼子的气,不是向小尼姑转嫁气愤吗?鲁迅说,这正是证明“这些 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娆掉甚么呢?”这也是游民文 化的特点:不仅是欺弱怕强、欺软怕硬的“卑怯”,更是“烧掉”一切的破坏性。鲁迅既 看到了这样的阿Q式的游民反抗的必然发生,并有其合理性,又忧虑其不能根本走出“奴 隶时代”,及可能带来的破坏作用。历史已经证明鲁迅的远见性。 当然,以后发生的中 国革命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阿Q式的革命,或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再演,其基本性质还是 个现代革命;但所打上的游民造反、游民文化、游民政治(如学泰先生所讨论的会党政治) 的印记,从而构成了某种“中国特色”,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说的鲁迅的远见性即 指此:他是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的。 (节选自钱理群《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游民问题》) 1.下面对“游民文化特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游民的思想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对奴役制度有内在的依附性 B.游民的反抗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受到统治者招抚和成为统治者。 C.没有任何信仰,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与 “流氓”(阿 Q 就不是流氓,只是一个沾染了流氓气的游民),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游民 反抗、阿 Q 造反的合理性。问题是怎样的 “反抗”,如何 “造反”?鲁迅有一个精辟的分 析。他在《学界的三魂》里引用一位学者的观点说: “表面上看只是些土匪和强盗(造反), 其实是农民革命军”,而农民革命是要 “自己过皇帝瘾”的;因此,鲁迅说, “在中国最 有大利的买卖”,就是“造反”。著名的阿 Q 在土谷祠的梦就说明他的造反就是为了得到“权 势,元宝与女人”。这是反映了游民文化的特点的:他的思想仍旧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 对奴役制度有内在的依附性,他的反抗,最大目标就是 “受招安”和 “取而代之”,于是 也就没有真正的信仰, “有奶便是娘”,为达到 “取而代之”的目的,什么事都可以做, 便是必然的逻辑。鲁迅在 《杂忆》里还谈到,中国人(他们中许多人是游民) “所蕴蓄的 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敢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 发泄”,阿 Q 受了假洋鬼子的气,不是向小尼姑转嫁气愤吗?鲁迅说,这正是证明 “这些 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这也是游民文 化的特点:不仅是欺弱怕强、欺软怕硬的 “卑怯”,更是 “烧掉”一切的破坏性。鲁迅既 看到了这样的阿 Q 式的游民反抗的必然发生,并有其合理性,又忧虑其不能根本走出 “奴 隶时代”,及可能带来的破坏作用。历史已经证明鲁迅的远见性。——当然,以后发生的中 国革命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阿 Q 式的革命,或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再演,其基本性质还是一 个现代革命;但所打上的游民造反、游民文化、游民政治 (如学泰先生所讨论的会党政治) 的印记,从而构成了某种 “中国特色”,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说的鲁迅的远见性即 指此:他是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的。 (节选自钱理群《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游民问题》) 1.下面对“游民文化特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游民的思想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对奴役制度有内在的依附性。 B.游民的反抗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受到统治者招抚和成为统治者。 C.没有任何信仰,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D.不仅表现出欺软怕强、欺软怕硬的卑下怯懦,更具有毁掉一切的破坏性 2.下面不属于鲁迅先生的观点的一项是 A.阿Q就是游民。 B.此后倘再有改革还会有阿Q式的革命党出现。 C.在中国最有大利的买卖就是“造反”。 D.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 3.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认为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很容易培育出“阿Q式的革命党”,出现“阿Q 式的革命和改革。” B.王学泰先生强调“游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含贬义的概念,应该区分“游民”与“流 氓”。 C.鲁迅先生忧虑阿Q式的游民根本不能走出“奴隶时代”,及可能带来的破坏作用。 历史已 经证明鲁迅的远见性。 D.作者认为鲁迅以后发生的中国革命是打上了游民造反、游民文化和游民政治印记的 现代革 命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于頔,字允元,后周太师谨七世孙。荫补干牛,调华阴尉,累劳迁侍御史。为吐蕃计会 使,有专对材。擢长安令、驾部郎中。 出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干顷,久廞废,頔行县,命脩复堤阏,岁获粳 稻蒲鱼无虑万计。州地庳薄,葬者不掩柩,頔为坎,瘗枯骨干余,人赖以安。 未几,改苏州。罢淫祠,浚沟浍,端路衢,为政有绩。然暴横少恩,杖前部尉以逞憾 观察使王纬以闻,德宗不省。俄迁大理卿,为陕虢观察使,慢言谢纬曰:“始足下劾我,三 进官矣『益自肆。峻罚苛惩,官吏惴恐,皆重足一迹。参军事姚岘不胜虐,自沉于河。 贞元十四年,拜山南东道节度使。是时,吴少诚叛,頔率兵自唐州战昊房眀山,取之 禽其将李璨,又胜之濯神沟。于是请升襄州为大都督府,广募战士,储良械,攪然有专汉 南意,所牾者类治军法。帝晩务姑息,頔所奏建,无不开允。公敛私输,持下益急,而慢于 奉上。尝怒判官薛正伦,奏贬陕州长史,比诏下,頔中悔,奏复署旧职。正伦死,以兵围其

D.不仅表现出欺软怕强、欺软怕硬的卑下怯懦,更具有毁掉一切的破坏性。 2.下面不属于鲁迅先生的观点的一项是 ( ) A.阿 Q 就是游民。 B.此后倘再有改革还会有阿 Q 式的革命党出现。 C.在中国最有大利的买卖就是“造反”。 D.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 3.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鲁迅先生认为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很容易培育出“阿 Q 式的革命党”,出现“阿 Q 式的革命和改革。” B.王学泰先生强调“游民”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含贬义的概念,应该区分“游民”与“流 氓”。 C.鲁迅先生忧虑阿 Q 式的游民根本不能走出“奴隶时代”,及可能带来的破坏作用。 历史已 经证明鲁迅的远见性。 D.作者认为鲁迅以后发生的中国革命是打上了游民造反、游民文化和游民政治印记的 现代革 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于頔,字允元,后周太师谨七世孙。荫补千牛,调华阴尉,累.劳迁侍御史。为吐蕃计会 使,有专对材。擢长安令、驾部郎中。 出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廞①废,頔行县,命脩复堤阏,岁获粳 稻蒲鱼无虑万计。州地庳薄,葬者不掩柩,頔为坎,瘗枯骨千余,人赖以安。 未几,改苏州。罢淫祠,浚沟浍,端路衢,为政有绩。然暴横少恩,杖前部尉以逞憾, 观察使王纬以闻,德宗不省。俄迁大理卿,为陕虢观察使,慢言谢纬曰:“始足下劾我,三 进官矣!”益自肆。峻罚苛惩,官吏惴恐,皆重足一迹。参军事姚岘不胜虐,自沉于河。 贞元十四年,拜山南东道节度使。是时,吴少诚叛,頔率兵自唐州战吴房朗山,取之, 禽其将李璨,又胜之濯神沟。于是请升襄州为大都督府,广募战士,储良械,撊然②有专汉 南意,所牾者类治军法。帝晚务姑息,頔所奏建,无不开允。公敛私输,持下益急,而慢于 奉上。尝怒判官薛正伦,奏贬陕州长史,比诏下,頔中悔,奏复署旧职。正伦死,以兵围其

居,强使孽子与婚。昵吏高洪,纵使剥下,别将陈仪不胜忿,刺杀洪,一府惊溃。累迁检校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燕国公。俄擅以兵取邓州,天子未始谁何 宪宗立,权纲自出,頔稍惧,愿以子尚主,帝许之。遂入朝,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 久之,拜户部尚书。帝讨蔡,頔献家财以助国,帝却之。又坐季友居丧荒宴,削金紫 光禄大夫。帝初欲頔告者,宰相李逢吉谓得谢乃优礼,非所以示责。明年,乃致仕。宰司将 以太子少保官之,帝改署宾客。郁郁不得意卒,赠太保,太常谥日厉。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廞(xin):淤塞。②攔(xian)然:凶猛的样子, 4.对下列句子中辊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累劳迁侍御史 累:连续 B.攔然有专汉南意 专:独占 C.頔稍惧,愿以予尚主 尚:匹配 D.又坐季友居丧荒宴 坐:因为 5.下列四组句子,分别表明于頔“为政有绩”和“暴横少恩”的一组是(3分) A.①为吐蓖计会使,有专对材 ②峻罚苛惩,官吏惴恐,皆重足一迹 B.①命脩复堤阏,岁获粳稻蒲鱼无虑万计②参军事姚岘不胜虐,自沉于河 C.①頔为坎,瘗枯骨千余,人赖以安②广募战士,储良械 D.①帝讨蔡,頔献家财以助国 ②俄擅以兵取邓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頔因祖先的功勋而做官。出使吐蕃有独自应对的才能,被提拔为长安令、贺部郎 B.于頔做官也有政绩,比如修复堤闸,疏浚沟渠,掩埋枯骨,废除淫祠,休整道路等 C.于頔为人残暴,因为惩罚过于严厉,官吏非常恐惧,有个官员受不了凌虐而沉河自 D.于頔尽管暴横擅权,但却被宪宗无原则地宽容,甚至想与宪宗结为儿女亲家都被应 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暴横少恩,杖前部尉以逞憾,观察使王纬以闻,德宗不省。 (2)尝怒判官薛正伦,奏贬陕州长史,比诏下,頔中悔,奏复署旧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居,强使孽子与婚。昵吏高洪,纵使剥下,别将陈仪不胜忿,刺杀洪,一府惊溃。累迁检校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燕国公。俄擅以兵取邓州,天子未始谁何。 宪宗立,权纲自出,頔稍惧,愿以子尚.主,帝许之。遂入朝,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 久之,拜户部尚书。帝讨蔡,頔献家财以助国,帝却之。又坐.季友居丧荒宴,削金紫 光禄大夫。帝初欲頔告老,宰相李逢吉谓得谢乃优礼,非所以示责。明年,乃致仕。宰司将 以太子少保官之,帝改署宾客。郁郁不得意卒,赠太保,太常谥曰厉。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廞(xīn):淤塞。②撊(xiàn)然:凶猛的样子。 4.对下列句子中辊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累.劳迁侍御史 累:连续 B.撊然有专.汉南意 专:独占 C.頔稍惧,愿以予尚.主 尚:匹配 D.又坐.季友居丧荒宴 坐:因为 5.下列四组句子,分别表明于頔“为政有绩”和“暴横少恩”的一组是(3 分) ( ) A.①为吐蓖计会使,有专对材 ②峻罚苛惩,官吏惴恐,皆重足一迹 B.①命脩复堤阏,岁获粳稻蒲鱼无虑万计 ②参军事姚岘不胜虐,自沉于河 C.①頔为坎,瘗枯骨千余,人赖以安 ②广募战士,储良械 D.①帝讨蔡,頔献家财以助国 ②俄擅以兵取邓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于頔因祖先的功勋而做官。出使吐蕃有独自应对的才能,被提拔为长安令、贺部郎 中。 B.于頔做官也有政绩,比如修复堤闸,疏浚沟渠,掩埋枯骨,废除淫祠,休整道路等。 C.于頔为人残暴,因为惩罚过于严厉,官吏非常恐惧,有个官员受不了凌虐而沉河自 尽。 D.于頔尽管暴横擅权,但却被宪宗无原则地宽容,甚至想与宪宗结为儿女亲家都被应 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然暴横少恩,杖前部尉以逞憾,观察使王纬以闻,德宗不省。 (2)尝怒判官薛正伦,奏贬陕州长史,比诏下,頔中悔,奏复署旧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8-9题 酹江月·和邓光荐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③。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 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③, 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释】①1297年8月文天祥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其时,同时被俘并被押送大 都的邓光荐因病滞留健康。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 相和。②能:这样。如许。③本句语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 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④牢愁:忧愁。⑤龙沙:龙堆沙漠。 这里指极北之地 8.“堪笔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一句中作者笑谁?笑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分) 9.下阕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乡为身死而不受 亦不可以已乎? (《孟子·告子上》) (3)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荀子《劝学》)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5分) 会说话的墙 马来西亚]朵拉 沉静的周末下午,客厅里的两个人都没有看电视的嗜好,一个在看报纸,一个在看杂志。 斜斜的阳光穿过窗口,像一条一条明亮的线照在厅里。余芳美把手上的书放在桌子上 刚好放在阳光里,反射的光刺着她的眼,她抬头,看着浴在一丝丝阳光里却纹风不动的赵百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 8—9 题。 酹江月·和邓光荐① 文天祥 乾坤能②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③。风雨牢愁④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 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⑤, 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释】①1297 年 8 月文天祥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其时,同时被俘并被押送大 都的邓光荐因病滞留健康。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 相和。②能:这样。如许。③本句语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 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④牢愁:忧愁。⑤龙沙:龙堆沙漠。 这里指极北之地。 8.“堪笔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一句中作者笑谁?笑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分) 9.下阕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乡为身死而不受, ,亦不可以已乎? (《孟子·告子上》) (3)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荀子《劝学》)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5 分) 会说话的墙 [马来西亚]朵拉 沉静的周末下午,客厅里的两个人都没有看电视的嗜好,一个在看报纸,一个在看杂志。 斜斜的阳光穿过窗口,像一条一条明亮的线照在厅里。余芳美把手上的书放在桌子上, 刚好放在阳光里,反射的光刺着她的眼,她抬头,看着浴在一丝丝阳光里却纹风不动的赵百

越。 要不要拉上窗帘?”她其实走前去把窗帘拉起来便可以,但她却问他 赵百越的头仍然埋在报纸里,只是轻轻地摇摆。 自从认识赵百越,余芳美就知道他最怕阳光炙晒的。因为他怕热。 他们两个人开始走在一起,余芳美的好友苏丽亚曾说过:“奇怪,你那么怕冷,他那么 怕热,一个要开冷气,一个连风扇都不要。” 但是,他们还是越过众人的诧异,并且给大家一个意外,不只恋爱,还结了婚。 随着时光的脚步,渐渐地,怕热的人似乎不那么怕热,怕冷的人仿佛也不那么怕冷,然 而,两个人的话题却像存款一直都没有增加的户口,银行里头的钱一日一日少了。 沉默变成两个人之间的墙 余芳美发现以后,她担心的是有一天,墙最终将会倒場 有一次她下班回来,经过巷口,看到辆推土机正在推着那间旧杂货店的墙,她亲眼看 着那堵-块块由红砖砌成稳固如山的墙在瞬息间崩塌了去,就在眨眼间,迅速得让观看的人 心慌意乱。然后她又看见杂货店铺里面,一片破落,又脏又乱 还是有一道墙隔着,比较让人安心。 他们夫妇之间的墙是由谁、是什么时侯砌起来的呢 半年前莫方才开始进入她工作的公司当总经理,也在那个时侯,她搭莫方才的便车上下 用不着让你踅来踅去的,浪费时间。”她是这样同赵百越说的。 只不过,她花在购买化妆品和衣物的钱和时间越来越多了。 念书的时侯,余芳美听到老师告诉同学们说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她深信不疑。外在 的美丽是不可恃的,人的外皮终究会老会丑,谁都躲不过光阴的大手,唯有内在美才是永恒

越。 “要不要拉上窗帘?”她其实走前去把窗帘拉起来便可以,但她却问他。 赵百越的头仍然埋在报纸里,只是轻轻地摇摆。 自从认识赵百越,余芳美就知道他最怕阳光炙晒的。因为他怕热。 他们两个人开始走在一起,余芳美的好友苏丽亚曾说过:“奇怪,你那么怕冷,他那么 怕热,一个要开冷气,一个连风扇都不要。” 但是,他们还是越过众人的诧异,并且给大家一个意外,不只恋爱,还结了婚。 随着时光的脚步,渐渐地,怕热的人似乎不那么怕热,怕冷的人仿佛也不那么怕冷,然 而,两个人的话题却像存款一直都没有增加的户口,银行里头的钱一日一日少了。 沉默变成两个人之间的墙。 余芳美发现以后,她担心的是有一天,墙最终将会倒塌。 有一次她下班回来,经过巷口,看到一辆推土机正在推着那间旧杂货店的墙,她亲眼看 着那堵一块块由红砖砌成稳固如山的墙在瞬息间崩塌了去,就在眨眼间,迅速得让观看的人 心慌意乱。然后她又看见杂货店铺里面,一片破落,又脏又乱。 还是有一道墙隔着,比较让人安心。 他们夫妇之间的墙是由谁、是什么时侯砌起来的呢 半年前莫方才开始进入她工作的公司当总经理,也在那个时侯,她搭莫方才的便车上下 班。 “用不着让你踅来踅去的,浪费时间。”她是这样同赵百越说的。 只不过,她花在购买化妆品和衣物的钱和时间越来越多了。 念书的时侯,余芳美听到老师告诉同学们说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她深信不疑。外在 的美丽是不可恃的,人的外皮终究会老会丑,谁都躲不过光阴的大手,唯有内在美才是永恒

不变的。走到社会上以后,余芳美仍然没有否定老师的话,但是,外在美对于一个人在社会 上行走,依旧是有帮助的。她给了自己这个理由,买衣物服饰时,掏钱便理直气壮得多了, 当她在莫方才面前越来越活泼,说的话题越来越繁复而不仅只是公事的时侯,她在赵百 越面前就越来越木然,越来越不知道要同他如何沟通。 赵百越看着她的转变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看报纸的时间加长了。 而她比前些时侯买更多的女性杂志,一呆在家里就努力地读,心虚地却像就要上考场去 考试,正在用心地找资料那样的专心一意。 是什么声音?”赵百越突然问 她被赵百越这意外的问题吓一跳:“什么声音?没有呀 她以为自己心里的秘密被揭穿了。 赵百越走到客厅的墙边,把耳朵靠在当初漆成米白色,而如今己经有数点黄渍的墙上 “好像有说话的声音呢! 不『余芳美摇头,坚持:“我没有听到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婚前生活习惯相差太大,成为婚后夫妻生活的隐患。 B.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感情之所以越来越淡薄,他们的存款一直没有增加,银行里 的钱越来 越少,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C.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在小说中总共只说了两句话,他在家里的主要表现,就是埋 头看报纸。 D.在小说中,有两处对真实的墙的直接描写,形成了小说中的两座山峰,让小说 在平稳 的叙述中有了起伏 E.小说中有虚写的墙和实写的墙,虚实结合,以虚衬实,富有韵味。 (2)小说的标题“会说话的墙”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用它做标题的好处有哪些?(6分) (3)小说中有两处描写真实的墙,第一处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表现出女主人公什么样的 心理?第二处描写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不变的。走到社会上以后,余芳美仍然没有否定老师的话,但是,外在美对于一个人在社会 上行走,依旧是有帮助的。她给了自己这个理由,买衣物服饰时,掏钱便理直气壮得多了。 当她在莫方才面前越来越活泼,说的话题越来越繁复而不仅只是公事的时侯,她在赵百 越面前就越来越木然,越来越不知道要同他如何沟通。 赵百越看着她的转变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看报纸的时间加长了。 而她比前些时侯买更多的女性杂志,一呆在家里就努力地读,心虚地却像就要上考场去 考试,正在用心地找资料那样的专心一意。 “是什么声音?”赵百越突然问。 她被赵百越这意外的问题吓一跳:“什么声音?没有呀!” 她以为自己心里的秘密被揭穿了。 赵百越走到客厅的墙边,把耳朵靠在当初漆成米白色,而如今己经有数点黄渍的墙上: “好像有说话的声音呢!” “不!”余芳美摇头,坚持:“我没有听到。”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婚前生活习惯相差太大,成为婚后夫妻生活的隐患。 B.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感情之所以越来越淡薄,他们的存款一直没有增加,银行里 的钱越来 越少,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C.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在小说中总共只说了两句话,他在家里的主要表现,就是埋 头看报纸。 D.在小说中,有两处对真实的墙的直接描写,形成了小说中的两座山峰,让小说 在平稳 的叙述中有了起伏。 E.小说中有虚写的墙和实写的墙,虚实结合,以虚衬实,富有韵味。 (2)小说的标题“会说话的墙”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用它做标题的好处有哪些?(6 分) (3)小说中有两处描写真实的墙,第一处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表现出女主人公什么样的 心理?第二处描写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 分)

第一处 第二处: 4)小说中“夫妇之间的墙”是由谁砌起来的呢?请结合文本分析。你认为怎样才能避 免砌起 这道墙?如果有了这道墙,应该怎样拆除?(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一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徐梅易洁 1916年,马寅初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和哲学博士学位回国,时年34岁。他先在北 洋政府财政部任职,后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经济系任教。 1920年起,他—边创办新式商科学校,一边陆续在上海、北京的学校和金融机构发表 演讲,普及经济常识、吁请整顿币制。197年,45岁的他辞教入仕,抱着“为国牺牲”、“为 社会服务”的理想加入了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立法院 经济委员会与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官越做越大,最初秉持的信仰却越来越虚空动摇,寄望税制改革、再造中国经济的他最 终发现,政府“不能办富人税,只能在穷人身上着想”;“三民主义”是虚、权贵资本是实; 此种丧心病狂之事,在昔日满清政府及军阀所不敢为者,而今已现于青天白日之下,诚可 谓每况愈下,令人为之痛哭也 今旧道德已渐失其势力,欲打破人民升官发财之思想,非用武力可能奏效。应将新旧 两教育互为表里,10年教育之后,或有希望。”他重返文教阵地,先后在杭州财务学校、上 海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 很多人赞叹祖父在1958至1960年间的表现,其实这既不是他第一次因言获罪,也不 是他第一次知难而进

第一处: 第二处: (4)小说中“夫妇之间的墙”是由谁砌起来的呢?请结合文本分析。你认为怎样才能避 免砌起 这道墙?如果有了这道墙,应该怎样拆除?(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马寅初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徐梅 易洁 1916 年,马寅初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和哲学博士学位回国,时年 34 岁。他先在北 洋政府财政部任职,后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经济系任教。 1920 年起,他一边创办新式商科学校,一边陆续在上海、北京的学校和金融机构发表 演讲,普及经济常识、吁请整顿币制。1927 年,45 岁的他辞教入仕,抱着“为国牺牲”、“为 社会服务”的理想加入了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立法院 经济委员会与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官越做越大,最初秉持的信仰却越来越虚空动摇,寄望税制改革、再造中国经济的他最 终发现,政府“不能办富人税,只能在穷人身上着想”;“三民主义”是虚、权贵资本是实; “此种丧心病狂之事,在昔日满清政府及军阀所不敢为者,而今已现于青天白日之下,诚可 谓每况愈下,令人为之痛哭也!” “今旧道德已渐失其势力,欲打破人民升官发财之思想,非用武力可能奏效。应将新旧 两教育互为表里,10 年教育之后,或有希望。”他重返文教阵地,先后在杭州财务学校、上 海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 “很多人赞叹祖父在 1958 至 1960 年间的表现,其实这既不是他第一次因言获罪,也不 是他第一次知难而进

马思泽指的是1939年。那时,国民党的达官显贵们大发国难财,马寅初在《新华日报》 等进步报刊上接连发表《提议对发国难财者开办临时财产税以充战后之复兴经费》、《对发国 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为我国财政与金融唯一的出路》等檄文,并公开发表“我对于抗战的 透视”、“我们要发国难财的人拿出钱收回膨胀的纸币”等演讲,矛头直指“蒋委员长"。 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我看他只能算是个家族英雄,因为他庇护的只是他的亲戚 家族。他们用租税、公债和通货膨胀三种方法,刮尽了天下的民脂民膏,甚至连他们子子孙 孙的棺材钱都捞足了,哪里还管老百姓的死活 他把儿女带到演讲现场,对着人群中的特务说:“我马某人愿效谭嗣同先生,可以毫不 惭愧地说,我自横刀向天笑!为了抗战,英勇的数十万将士在前方流血牺牲,我们文人在后 方无所贡献,也应当不惜死于后方,把应该说的话大胆地说出来。如果我惨遭毒手,也让他 们妻子儿女知道我是怎么死的,从而把我今天讲的话,当作赠给他们的一笔遗产 1940年12月,马寅初被逑捕,国民党中央社发稿称“立法委员马寅初,奉命派赴前方 研究战区经济”,实际上他已被押进贵州息烽看守所。次年8月,他被转押至江西上饶集中 营。1942年8月回到重庆,被软禁在歌乐山家中 经周恩来等人在国民参政会上的强烈呼吁,1944年12月,62岁的马寅初终得自由,当 月月底他在重庆工商界“星期五聚餐会”上第一次公开露面。数年监禁丝毫未能折损他的刚 正公义,他作了题为《中国工业化与民主是不可分割的》的演讲,这位声名远播的经济学家、 资深国民党员亮出了自己最新的政治主张,“今日中国之最大事业,要先走上民主的路而后 方可解决经济问题。若反其道而行走,就是舍本逐末"。 其后数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党外盟友,以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观察开启民智, 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发表《中国为什么穷》、《今日我国经济的总检讨》、《有黄金美钞的 不要卖出来》、《我们应该怪什么》等演讲

马思泽指的是 1939 年。那时,国民党的达官显贵们大发国难财,马寅初在《新华日报》 等进步报刊上接连发表《提议对发国难财者开办临时财产税以充战后之复兴经费》、《对发国 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为我国财政与金融唯一的出路》等檄文,并公开发表“我对于抗战的 透视”、“我们要发国难财的人拿出钱收回膨胀的纸币”等演讲,矛头直指“蒋委员长”。 “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我看他只能算是个家族英雄,因为他庇护的只是他的亲戚 家族。他们用租税、公债和通货膨胀三种方法,刮尽了天下的民脂民膏,甚至连他们子子孙 孙的棺材钱都捞足了,哪里还管老百姓的死活!” 他把儿女带到演讲现场,对着人群中的特务说:“我马某人愿效谭嗣同先生,可以毫不 惭愧地说,我自横刀向天笑!为了抗战,英勇的数十万将士在前方流血牺牲,我们文人在后 方无所贡献,也应当不惜死于后方,把应该说的话大胆地说出来。如果我惨遭毒手,也让他 们(妻子儿女)知道我是怎么死的,从而把我今天讲的话,当作赠给他们的一笔遗产!” 1940 年 12 月,马寅初被逮捕,国民党中央社发稿称“立法委员马寅初,奉命派赴前方 研究战区经济”,实际上他已被押进贵州息烽看守所。次年 8 月,他被转押至江西上饶集中 营。1942 年 8 月回到重庆,被软禁在歌乐山家中。 经周恩来等人在国民参政会上的强烈呼吁,1944 年 12 月,62 岁的马寅初终得自由,当 月月底他在重庆工商界“星期五聚餐会”上第一次公开露面。数年监禁丝毫未能折损他的刚 正公义,他作了题为《中国工业化与民主是不可分割的》的演讲,这位声名远播的经济学家、 资深国民党员亮出了自己最新的政治主张,“今日中国之最大事业,要先走上民主的路而后 方可解决经济问题。若反其道而行走,就是舍本逐末”。 其后数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党外盟友,以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观察开启民智, 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发表《中国为什么穷》、《今日我国经济的总检讨》、《有黄金美钞的 不要卖出来》、《我们应该怪什么》等演讲

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欲言者难,言人之不敢言者就更难′。我爷爷的这句话传播很 广,很多人佩服他的硬骨头精神,把他想象成了钢铁战士;马思泽看过一些有关祖父的文 章以及影视作品,“大义凛然,言辞激昂,很正面很高大。” 他笑着说,很多细节“是作者善意地夸大和演绎"″,“我爷爷的性格确实具有嵊州人特有 的那种倔强,但通常他为人做事、撰文演讲的风格很平实,很多时候又显得诙谐幽默。在新 人口论′遭到全国范围持续的口诛笔伐、‘右派′帽子随时可能扣下来的政治高压态势下, 他居然还会公开撰文调侃自己被批得'心广体胖了′,对我泼冷水,是最受欢迎的”,可见 他那深入骨子里的倔强和幽默。 (节选自《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两项是(5分) A.从选文看,马寅初从美国留学归来,经历了任教——人仕一一任教的过程。 B.不管人仕还是任教,都表现出马寅初热爱国家、服务社会的思想。 C.国民党也曾经给予马寅初很大的理想,但后来国民党的极端腐败让马寅初彻底 失望 D.马寅初也于痛斥国民党腐败政府和最高统治者蒋介石,主要是他的性格倔强使 E.选文通过马寅初敢于冒死抨击国民党腐败政府的种种丑恶行径,展现给读者 位正气凛 然、刚直不屈的勇士形象。 (2)文中哪几件事表现了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请简要概括。(6分) (3)选文中直接引用了马寅初和他的孙子马思泽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分) (4)马寅初说:“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欲言者难,言人之不敢言者更难”,请问:“言 人之欲言者难,言从不敢言者就更难”,“难”在哪?马寅初为什么明知难却还要言? 请你另外找出一位我国古代或现代的人物,结合他们的事迹谈谈知难而言精神的可 贵。(8分) 第Ⅱ卷表达题

“‘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欲言者难,言人之不敢言者就更难’。我爷爷的这句话传播很 广,很多人佩服他的硬骨头精神,把他想象成了钢铁战士,”马思泽看过一些有关祖父的文 章以及影视作品,“大义凛然,言辞激昂,很正面很高大。” 他笑着说,很多细节“是作者善意地夸大和演绎”,“我爷爷的性格确实具有嵊州人特有 的那种倔强,但通常他为人做事、撰文演讲的风格很平实,很多时候又显得诙谐幽默。在‘新 人口论’遭到全国范围持续的口诛笔伐、‘右派’帽子随时可能扣下来的政治高压态势下, 他居然还会公开撰文调侃自己被批得‘心广体胖了’,‘对我泼冷水,是最受欢迎的’,可见 他那深入骨子里的倔强和幽默。” (节选自《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两项是(5 分) ( ) A.从选文看,马寅初从美国留学归来,经历了任教——人仕——任教的过程。 B.不管人仕还是任教,都表现出马寅初热爱国家、服务社会的思想。 C.国民党也曾经给予马寅初很大的理想,但后来国民党的极端腐败让马寅初彻底 失望。 D.马寅初也于痛斥国民党腐败政府和最高统治者蒋介石,主要是他的性格倔强使 然。 E.选文通过马寅初敢于冒死抨击国民党腐败政府的种种丑恶行径,展现给读者一 位正气凛 然、刚直不屈的勇士形象。 (2)文中哪几件事表现了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请简要概括。(6 分) (3)选文中直接引用了马寅初和他的孙子马思泽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 分) (4)马寅初说:“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欲言者难,言人之不敢言者更难”,请问:“言 人之欲言者难,言从不敢言者就更难”,“难”在哪?马寅初为什么明知难却还要言? 请你另外找出一位我国古代或现代的人物,结合他们的事迹谈谈知难而言精神的可 贵。(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