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目录
1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目录
水环境 海洋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固体废物 辐射环境 耕地/土地 森林/草地 生物多样性 气候与自然灾害 专栏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环境法制建设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相关产业调查 农村改水、改厕 地方病防治 环境保护标准、规范和技术经济政策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
2 水环境 海洋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固体废物 辐射环境 耕地/土地 森林/草地 生物多样性 气候与自然灾害 专栏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环境法制建设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相关产业调查 农村改水、改厕 地方病防治 环境保护标准、规范和技术经济政策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2001年《中 国环境状况公报》,于2002年5月22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 二00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2001 年《中 国环境状况公报》,于 2002 年 5 月 22 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 二 00 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2001年3月11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 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 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01年1月11 日,朱鎔基总理视 察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并听取“全国 环境质量状况”的 汇报
4 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2001 年 3 月 11 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 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 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01年1月11 日,朱鎔基总理视 察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并听取“全国 环境质量状况”的 汇报
2001年是新世纪承前启后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十五”计划开 局之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环境 保护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要求全党和全社会高度重视和积极参 与,把环境保护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 中,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全党长期奋斗的历史仼务,要求“努力开创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国人大九届四次 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确定了“十五”期 间全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十 五”计划》。 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部分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总量有 所削减;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得到巩固,防止了污染反弹; “33211”重点治理工程成效明显,在迳流量明显低于常均值的情况 下“三河三湖”水质基本稳定;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建 设取得大的进展,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但生态形势不容乐观。2001 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全面完成。 在经济增长τ%的形势下,2001年度全国环境质量总体变化不大, 基本维持在2000年度水平。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半以上的监测断面属于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城市及其附近河段污染 严重;滇池、太湖和巢湖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岀;东海和渤海近岸海 域污染较重;城市空气质量基本稳定,颗粒物污染范围较广,城市空 气质量满足国家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各占 三分之一;酸雨区范围和污染程度稳定,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 雨控制区内90%以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多数城市受到轻度噪声污染
5 2001 年是新世纪承前启后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十五”计划开 局之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环境 保护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要求全党和全社会高度重视和积极参 与,把环境保护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 中,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全党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要求“努力开创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国人大九届四次 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确定了“十五”期 间全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十 五”计划》。 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部分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总量有 所削减;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得到巩固,防止了污染反弹; “33211”重点治理工程成效明显,在迳流量明显低于常均值的情况 下“三河三湖”水质基本稳定;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建 设取得大的进展,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但生态形势不容乐观。2001 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全面完成。 在经济增长 7%的形势下,2001 年度全国环境质量总体变化不大, 基本维持在 2000 年度水平。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一半以上的监测断面属于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城市及其附近河段污染 严重;滇池、太湖和巢湖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东海和渤海近岸海 域污染较重;城市空气质量基本稳定,颗粒物污染范围较广,城市空 气质量满足国家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各占 三分之一;酸雨区范围和污染程度稳定,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 雨控制区内90%以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多数城市受到轻度噪声污染
水环境 状况 2001年度七大水系监测的 类 Ⅱ类 1.5% 18.0% 752个重点断面中,Ⅰ~Ⅲ类水 44.0% 质占295%Ⅳ类水质占177% V类和劣Ⅴ类水质占52.8%。其 Ⅳ类 中,七大水系干流154个国控断 面中,I~Ⅲ类水质断面占 50.69%,Ⅳ类占260%,V类和 劣Ⅴ类占234%,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2001年度七大水系污染 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是: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 珠江。与上年相比,污染轻重顺序未变,污染程度相近。 主要水系 长江水系142个水质 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 劣V类类 Ⅳ类8.53%6.3 面42个,以Ⅱ类水质 为主,Ⅰ、Ⅱ、Ⅲ、Ⅳ Ⅲ类 类水的比例分别为 13.4% Ⅱ类 9.5%、81.0%、7.1%和 24%。主要一级支流 (岷江、沱江、嘉陵江、 亥米Al 乌江、汉江、湘江、资 江、沅江、澧水和赣江)断面100个,Ⅰ~Ⅲ类水质占680%。长江 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与上年相比, 水质持平
6 水环境 状况 2001 年度七大水系监测的 752 个重点断面中,Ⅰ~Ⅲ类水 质占 29.5%,Ⅳ类水质占 17.7%, 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 52.8%。其 中,七大水系干流 154 个国控断 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 50.6%,Ⅳ类占 26.0%,Ⅴ类和 劣Ⅴ类占 23.4%,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2001 年度七大水系污染 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是: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 珠江。与上年相比,污染轻重顺序未变,污染程度相近。 主要水系 长江水系 142 个水质 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 面 42 个,以Ⅱ类水质 为主,Ⅰ、Ⅱ、Ⅲ、Ⅳ 类 水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9.5%、81.0%、7.1%和 2.4%。主要一级支流 (岷江、沱江、嘉陵江 、 乌江、汉江、湘江、资 江、沅江、澧水和赣江)断面 100 个,Ⅰ~Ⅲ类水质占 68.0%。长江 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与上年相比, 水质持平。 Ⅰ类 4.9% Ⅲ类 13.4% Ⅳ类 8.5% Ⅴ类 8.5% 劣Ⅴ类 6.3% Ⅱ类 58.4% 长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Ⅱ类 18.0% Ⅲ类 10.0% Ⅳ类 17.7% Ⅴ类 8.8% 劣Ⅴ类 44.0% Ⅰ类 1.5% 2001 年度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黄河水系175个水质 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 1类Ⅱ类Ⅲ类 2.8%6.3%2.9% 面29个。2001年黄河 Ⅳ类 水系污染总体较重,V劣V类 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 56.0% V类 占629%。黄河干流水 质稍好,Ⅱ、Ⅲ、Ⅳ 黄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V类和劣Ⅴ类水的比 例分别为13.8%、34%、44.8%、10.3%和27.6%。主要污染指标为溶 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和石油类。黄河干流悬浮 物浓度很高,最高达4851毫克/升。与上年相比,水体污染程度加重。 珠江水系28个水质监测断 劣V类 Ⅳ类 7.1% 面中,Ⅱ~Ⅲ类水质的断面占 786%,Ⅳ类水质占143%,劣 Ⅲ类 Ⅱ类 V类水质占7.1%主要污染指 17.9% 60.7% 标是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珠江水系广西境内江段水 质好于广东境内江段。与上年 相比,水质持平 松花江水系66个水质监测断面 劣V类 Ⅱ类 16.7% 3.0% 中,Ⅱ~Ⅲ类水质的断面占 Ⅲ类 88%31.8%其中嫩江满足Ⅲ类水质要 V类 求,吉林省境内松花江干流以 18.2% Ⅳ类 Ⅲ~Ⅳ类水质为主,黑龙江省境 内松花江干流以Ⅳ类水质为主, 污染严重的河流是伊通河和安肇 松花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新河,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
7 黄河水系 175个水质 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 面 29 个。2001 年黄河 水系污染总体较重,Ⅴ 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 占 62.9%。黄河干流水 质稍好,Ⅱ、Ⅲ、Ⅳ、 Ⅴ类和劣Ⅴ类水的比 例分别为 13.8%、3.4%、44.8%、10.3%和 27.6%。主要污染指标为溶 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和石油类。黄河干流悬浮 物浓度很高,最高达 4851 毫克/升。与上年相比,水体污染程度加重 。 珠江水系 28 个水质监测断 面中,Ⅱ~Ⅲ类水质的断面占 78.6%,Ⅳ类水质占 14.3%,劣 V 类水质占 7.1%。主要污染指 标是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珠江水系广西境内江段水 质好于广东境内江段。与上年 相比,水质持平。 松花江水系 66 个水质监测断面 中, Ⅱ ~ Ⅲ 类水 质 的 断 面 占 31.8%。其中嫩江满足Ⅲ类水质要 求,吉林省境内松花江干流以 Ⅲ~Ⅳ类水质为主,黑龙江省境 内松花江干流以Ⅳ类水质为主, 污染严重的河流是伊通河和安肇 新河,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 Ⅱ类 6.3% Ⅲ类 2.9% Ⅳ类 25.1% Ⅴ类 6.9% 劣Ⅴ类 56.0% Ⅰ类 2.8% 黄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Ⅱ类 60.7% Ⅲ类 17.9% Ⅳ类 14.3% 劣Ⅴ类 7.1% 珠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Ⅱ类 3.0% Ⅲ类 28.8% Ⅳ类 33.3% Ⅴ类 18.2% 劣Ⅴ类 16.7% 松花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下降。 淮河水系7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Ⅳ类水质的断面占 40.3%,V类和劣V类水质占597%。2001年水系丰水期水质较差, 枯、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好,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与 上年相比,由于水量大幅度下降,水体污染加重 Ⅱ类 Ⅲ类 14.3% 53.2% Ⅳ类 18.2% 6.5% 淮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2001年度淮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河流/类别比例% 劣V 淮河干流 0.022.211.133.40.033.3 级支流 0.014.39.528.69.538.1 级支流0.00.012.518.86.2625 山东境内诸河0.00.018.218.218.245.4 省界河段 0.08.016.04.08.064.0 年度总计 0.07.814.318.26.553.2 淮河干流Ⅱ~Ⅳ类水质的断面占667%;一级支流Ⅱ~Ⅳ类水质 的断面占524%;二、三级支流、省界河段和山东境内河流以V类和 劣V类水质为主,分别有31.3%、280%和364%的断面满足Ⅱ~Ⅳ 类水质要求。 海河水系16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44% Ⅳ类水质占108%,V类水质占78%,劣V类水质断面占67.1%。主 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77.7%的Ⅴ类、 劣Ⅴ类水质断面首要污染物是氨氮。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平
8 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下降。 淮河水系 77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Ⅳ类水质的断面占 40.3%,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 59.7%。2001 年水系丰水期水质较差, 枯、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好,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与 上年相比,由于水量大幅度下降,水体污染加重。 2001 年度淮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单位:% 淮河干流Ⅱ~Ⅳ类水质的断面占 66.7%;一级支流Ⅱ~Ⅳ类水质 的断面占 52.4%;二、三级支流、省界河段和山东境内河流以Ⅴ类和 劣Ⅴ类水质为主,分别有 31.3%、28.0%和 36.4%的断面满足Ⅱ~Ⅳ 类水质要求。 海河水系 167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 14.4%, Ⅳ类水质占 10.8%,Ⅴ类水质占 7.8%,劣Ⅴ类水质断面占 67.1%。主 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77.7%的Ⅴ类、 劣Ⅴ类水质断面首要污染物是氨氮。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平。 河流/类别比例% Ⅰ Ⅱ Ⅲ Ⅳ Ⅴ 劣Ⅴ 淮河干流 0.0 22.2 11.1 33.4 0.0 33.3 一级支流 0.0 14.3 9.5 28.6 9.5 38.1 二、三级支流 0.0 0.0 12.5 18.8 6.2 62.5 山东境内诸河 0.0 0.0 18.2 18.2 18.2 45.4 省界河段 0.0 8.0 16.0 4.0 8.0 64.0 年度总计 0.0 7.8 14.3 18.2 6.5 53.2 Ⅱ类 7.8% Ⅲ类 14.3% Ⅳ类 18.2% Ⅴ类 6.5% 劣Ⅴ类 53.2% 淮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8.)类 Ⅱ类 Ⅳ类 31个跨省界断面中,64.5% 0.8% 的断面水质为V类或劣V类, V类 67.0 山西入河北省境内水质较好 基本达到功能要求;北京、山 海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东、河南省入河北省境内水质 为劣Ⅴ类;河北省入天津淋河 桥断面、入密云水库的清水河墙子路断面水质为Ⅱ类;北京入天津境 内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挥 发酚。 海河水系有11座水库为水源地,除黄壁庄水库生化需氧量超标 外,其他水库均满足或优于Ⅲ类水质要求。 辽河水系97个水质监 Ⅱ类Ⅲ类 测断面中,除鸭绿江水系 Ⅳ类水质较好外,其他河流水 体污染都很严重,V类和 劣V类 V类 劣V类水质断面占70% 12.4%以上。主要污染指标是高 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 辽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和氨氮。与上年相比,由 于水量大幅度下降,水体污染加重 浙闽片河流污染较轻,水质达到Ⅰ类的断面占176%,Ⅱ类占 4129%,Ⅳ类占353%,Ⅴ类占6.0%,没有劣V类水质。主要污染指 标为石油类和氨氮。甬江宁波段污染较重。 内陆河流总体水质良好,I类水质断面占21.0%,Ⅱ类占 520%,Ⅲ类占26.0%,Ⅳ类占1.0%
9 31 个跨省界断面中,64.5% 的断面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 , 山西入河北省境内水质较好, 基本达到功能要求;北京、山 东、河南省入河北省境内水质 为劣Ⅴ类;河北省入天津淋河 桥断面、入密云水库的清水河墙子路断面水质为Ⅱ类;北京入天津境 内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挥 发酚。 海河水系有 11 座水库为水源地,除黄壁庄水库生化需氧量超标 外,其他水库均满足或优于Ⅲ类水质要求。 辽河水系 97 个水质监 测断面中,除鸭绿江水系 水质较好外,其他河流水 体污染都很严重,Ⅴ类和 劣Ⅴ类水质断面占 70% 以上。主要污染指标是高 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 和氨氮。与上年相比,由 于水量大幅度下降,水体污染加重。 浙闽片河流 污染较轻,水质达到Ⅰ类的断面占 17.6%,Ⅱ类占 41.2%,Ⅳ类占 35.3%,Ⅴ类占 6.0%,没有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 标为石油类和氨氮。甬江宁波段污染较重。 内陆河流 总体水质良好,Ⅰ类水质断面占 21.0%,Ⅱ类占 52.0%,Ⅲ类占 26.0%,Ⅳ类占 1.0%。 Ⅱ类 8.4% Ⅲ类 6.0% Ⅳ类 10.8% Ⅴ类 劣Ⅴ类 7.8% 67.0% 海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Ⅱ类 2.1% Ⅲ类 6.2% Ⅳ类 19.6% Ⅴ类 12.4% 劣Ⅴ类 59.7% 辽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南水北调(东线)44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南水北调工程源水 长江江都(镇江)段、洪泽 I类 2.4% Ⅲ类 湖、东平湖和北大港水库水 Ⅳ类 质较好,满足Ⅲ类水质要求 劣V类 57.1% 其余江段均受到不同程度污 染,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类别比例 湖泊水库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2001年太湖和滇池外海均属 中度富营养状态,巢湖属轻度富营养状态。 2001年度“三湖”营养状态指数 湖泊名称营养状态指数富营养程度 太湖 60.93 中度富营养 58.31 轻度富营养 滇池(外海) 66.12 中度富营养 太湖100个水质监测点位中,湖体20个,环湖主要河流28个 环湖交界水体52个。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平。 2001年度太湖湖体主要污染指标值 单位:毫克/升 盐指数总磷总氮叶绿素a/写养状态 高锰酸 湖区 指数 水质类别 五里湖 7.240.1925.640.10270.32劣V类 梅梁湖 0.1533.94 .92劣V类 西部沿岸区 0.1192.710.039 63.91 劣V类 湖心区及东部沿岸区4730.0731.350.01856.37劣V类 全湖平均5.380.0972.190.03060.93劣V类 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属于Ⅲ类水质,总磷属于Ⅴ类水质,总氮 劣于Ⅴ类标准。由于氮、磷污染严重,20个湖体水质监测断面中, 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15%和85‰湖体处于中度富营
10 南水北调(东线) 44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南水北调工程源水—— 长江江都(镇江)段、洪泽 湖、东平湖和北大港水库水 质较好,满足Ⅲ类水质要求, 其余江段均受到不同程度污 染,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湖泊水库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2001 年太湖和滇池外海均属 中度富营养状态,巢湖属轻度富营养状态。 2001 年度“三湖”营养状态指数 太湖 100 个水质监测点位中,湖体 20 个,环湖主要河流 28 个 , 环湖交界水体 52 个。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平。 2001 年度太湖湖体主要污染指标值 单位:毫克/升 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属于Ⅲ类水质,总磷属于Ⅴ类水质,总氮 劣于Ⅴ类标准。由于氮、磷污染严重,20 个湖体水质监测断面中, 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 15%和 85%。湖体处于中度富营 湖泊名称 营养状态指数 富营养程度 太湖 60.93 中度富营养 巢湖 58.31 轻度富营养 滇池(外海) 66.12 中度富营养 湖区 高锰酸 盐指数 总磷 总氮 叶绿素 a 营养状态 指数 水质类别 五里湖 7.24 0.192 5.64 0.102 70.32 劣Ⅴ类 梅梁湖 6.37 0.153 3.94 0.047 65.92 劣Ⅴ类 西部沿岸区 6.26 0.119 2.71 0.039 63.91 劣Ⅴ类 湖心区及东部沿岸区 4.73 0.073 1.35 0.018 56.37 劣Ⅴ类 全湖平均 5.38 0.097 2.19 0.030 60.93 劣Ⅴ类 Ⅰ类 2.4% Ⅲ类 14.3% Ⅳ类 14.3% Ⅴ类 11.9% 劣Ⅴ类 57.1% 南水北调(东线)水质类别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