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槁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卷有5分卷面书写分数,包含在总分中,答题时考生可以使用《新华字典》;考 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板子矶在芜湖市荻港南面的江边上,登矶远眺,江滔拍岸,浪卷如雪,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居高临下,扼长江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6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 大江,也是从板子矶登陆突破长江天险的。矶上绿树抱合,簇拥着一座花岗岩石碑,灰白的 石片耸立如帆,当中那片最高,镌刻着鲜红的大字“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左右各 片,错落有致,象征着万船竟渡。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咽喉()②镌刻()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心旷神怡: ②错落有致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②③句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6 分) 2009年4月22日晚,在奥林匹克体育馆,①我市举办了一场红色经典歌曲万人歌咏 大会——暨纪念芜湖解放60周年大型文艺晩会。市文化馆承担了此次歌咏大会合唱方阵队
安徽省芜湖市 2009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三大题,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卷有 5 分卷面书写分数,包含在总分中,答题时考生可以使用《新华字典》;考 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板子矶在芜湖市荻港南面的江边上,登矶远眺,江滔拍岸,浪卷如雪,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居高临下,扼长江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60 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 大江,也是从板子矶登陆突破长江天险的。矶上绿树抱合,簇拥着一座花岗岩石碑,灰白的 石片耸立如帆,当中那片最高,镌刻着鲜红的大字“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左右各 一片,错落有致,象征着万船竟渡。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 分) ①咽.喉( ) ②镌.刻(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 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 分) ①心旷神怡: ②错落有致: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②③句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6 分) 2009 年 4 月 22 日晚,在奥林匹克体育馆,①我市举办了一场红色经典歌曲万人歌咏 大会——暨纪念芜湖解放 60 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市文化馆承担了此次歌咏大会合唱方阵队
的辅导排练工作,②并全程接待外地来芜演职人员的吃、住、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受 到了大会组委会的表彰。③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全馆工作人员进一步认识到文化馆是开 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单位 改正:① 5.名句默写。(10分) ①窈窕淑女,。(《诗经》) ②己所不欲 (《论语》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⑤』,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岑参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 是 ⑧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 外均可) 6.走进《西游记》。(5分) ①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之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你 印象深刻的两个国家是 (2分) ②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 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 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 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 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 僧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3分) 7.语文综合运用。(8分) ①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2008年的变化情 况。(不超过35字)(3分)
的辅导排练工作,②并全程接待外地来芜演职人员的吃、住、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受 到了大会组委会的表彰。③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全馆工作人员进一步认识到文化馆是开 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单位。 改正:① ② ③ 5.名句默写。(10 分) ①窈窕淑女, 。(《诗经》) ②己所不欲, 。(《论语》)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⑦《白 雪歌 送武 判官归 京》 中表 现诗人 岑参 送别 友人 时依依 不舍 之情 的诗句 是: , 。 ⑧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 外均可): , 。 6.走进《西游记》。(5 分) ①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之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你 印象深刻的两个国家是 、 。(2 分) ②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 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 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 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 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 僧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3 分) 答: 7.语文综合运用。(8 分) ①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 2008 年的变化情 况。(不超过 35 字)(3 分)
成人图书阅读率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 2007年 488% 458本 2008年 4.72本 答:调查显示2008年: ②小丽准备对九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 休闲消遣”。请你用四个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2分) ③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说: 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 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阅读(35分) (一)(20分) 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 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 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 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 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 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 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 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
成人图书阅读率 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 2007 年 48.8% 4.58 本 2008 年 49.3% 4.72 本 答:调查显示 2008 年: ②小丽准备对九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 “休闲消遣”。请你用四个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2 分) ③2 月 28 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说: “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 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 分) 二、阅读(35 分) (一)(20 分) 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 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 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 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 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 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 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 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
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 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 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 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 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岀一丛碧绿的“瓦上草 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长苔 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 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 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 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 江南瓦 (选自《散文》杂志2009第2期,有改动) 8.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方框中。(4分) 答:外观与功能 瓦上草和苔藓 9.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 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 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 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 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 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 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 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 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 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 江南瓦。 (选自《散文》杂志 2009 第 2 期,有改动) 8.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方框中。(4 分) 答: → → → → → 9.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外观与功能 瓦上草和苔藓
10.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11.①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②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 的?为什么?(5分) (二)(20分) 纯真与练达 郭启宏 ①纯真与练达是两种不同的素质,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 ②纯真,指的是文学家胸中一片赤诚,有时竟如未曾入世的处子。《浮生六记》作者沈 复绝无掩饰地敞露胸襟,是其纯真;鲁迅让爱子骑在脖子上,吟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 如何不丈夫”,是其纯真;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为一曲《思乡曲》所动,竟于稠人广座之中 失声恸泣,是其纯真;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田间,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口若悬 河的雄辩家,据丁玲所记,说话还有些腼腆,这也是其纯真。至于作家写作时异于常人的诸 般表现,更令人见其肝胆。传说汤显祖写《牡丹亭》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抑制不住, 跑到染房里落泪;狄更斯伏在自己的手稿上哀哭;福楼拜为他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服毒而痛苦 呻吟;果戈理突如其来的哈哈大笑……作家坦然披露胸怀,让世人一览无余。没有这种纯真, 作者绝写不出真性情的文字,而免不了时有造假。 ③练达,照字面上解,是熟练通达,实际上是对事情本质透彻的理解。《红楼梦》中有 一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倘若剔除其世故的一面,便是很好的说明。 上面列举的大作家都有各自的深沉,鲁迅的深刻固不消说,郭沫若又岂止热烈而已?对于巴 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恩格斯认为自己从中“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的职业的历史 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果戈理晩年为世界观所苦,终将 《死魂灵》第二部手槁付之一炬,也是练达的曲折表现。没有这种练达,作家绝写不岀深刻 的文字,而难兔要流于肤浅。 ④纯真与练达这两种不同素质,乍看来似若冰炭,然而,它们却应该而且能够和谐地统 起来,其实两者本来就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文学创作要求文学
10.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 11.①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②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 的?为什么?(5 分) (二)(20 分) 纯真与练达 郭启宏 ①纯真与练达是两种不同的素质,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 ②纯真,指的是文学家胸中一片赤诚,有时竟如未曾入世的处子。《浮生六记》作者沈 复绝无掩饰地敞露胸襟,是其纯真;鲁迅让爱子骑在脖子上,吟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 如何不丈夫”,是其纯真;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为一曲《思乡曲》所动,竟于稠人广座之中 失声恸泣,是其纯真;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田间,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口若悬 河的雄辩家,据丁玲所记,说话还有些腼腆,这也是其纯真。至于作家写作时异于常人的诸 般表现,更令人见其肝胆。传说汤显祖写《牡丹亭》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抑制不住, 跑到染房里落泪;狄更斯伏在自己的手稿上哀哭;福楼拜为他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服毒而痛苦 呻吟;果戈理突如其来的哈哈大笑……作家坦然披露胸怀,让世人一览无余。没有这种纯真, 作者绝写不出真性情的文字,而免不了时有造假。 ③练达,照字面上解,是熟练通达,实际上是对事情本质透彻的理解。《红楼梦》中有 一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倘若剔除其世故的一面,便是很好的说明。 上面列举的大作家都有各自的深沉,鲁迅的深刻固不消说,郭沫若又岂止热烈而已?对于巴 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恩格斯认为自己从中“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的职业的历史 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果戈理晚年为世界观所苦,终将 《死魂灵》第二部手稿付之一炬,也是练达的曲折表现。没有这种练达,作家绝写不出深刻 的文字,而难免要流于肤浅。 ④纯真与练达这两种不同素质,乍看来似若冰炭,然而,它们却应该而且能够和谐地统 一起来,其实两者本来就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文学创作要求文学
家既纯真又练达。这是因为:只有纯真而无练达,任情感泛滥起来,文字自然缺乏深度;反 之,练达有余纯真不足,又容易变得圆滑,文字也会失却光泽。我们看到,古往今来的大手 笔总是两种素质兼而有之。我特别敬佩伟大的曹雪芹,你看,一部《红楼梦》,通篇是真情 流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同时又通篇蕴涵晢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⑤文学家既要纯真,又须练达,二者间充满辩证法:对待生活既充满热情,又能冷静进 行剖析;立身处世既心无诡诈,又胸有准绳;不论何种际遇,既能深入进去,又能超脱出来; 在创作过程中,既能如痴如醉,走火入魔,又能冷心铁面,不断战胜自己;灵感之强烈,如 霹雳经天,而思维之缜密,又如水银泻地;一篇写就,既能感情浓烈,色彩斑斓,又能鞭辟 入里,力透纸背;甚至行文上疏密有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 不止”。凡此种种,推而广之,都是纯真与练达之间的辩证法。 ⑥时代寄厚望于既纯真又练达的全素质文学家 (选自《云梦生涯》,有改动) 12.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5分) 答:①②③④⑤⑥ 中心论点: 13.文章②③段中提到的人物有几个是重复的,如鲁迅、郭沫若、果戈理,换成其他人 物的实例好不好?为什么?(4分) 14.揣摩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另外选取恰当的事例,写一段能够替代它的话。(3分) 15.文章④⑤两段都是阐述“纯真”和“练达”之间关系的,能否删掉其中一段?为什么? (5分) 16.本文关于文学家素质的论述,带给你怎样的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3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家既纯真又练达。这是因为:只有纯真而无练达,任情感泛滥起来,文字自然缺乏深度;反 之,练达有余纯真不足,又容易变得圆滑,文字也会失却光泽。我们看到,古往今来的大手 笔总是两种素质兼而有之。我特别敬佩伟大的曹雪芹,你看,一部《红楼梦》,通篇是真情 流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同时又通篇蕴涵哲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⑤文学家既要纯真,又须练达,二者间充满辩证法:对待生活既充满热情,又能冷静进 行剖析;立身处世既心无诡诈,又胸有准绳;不论何种际遇,既能深入进去,又能超脱出来; 在创作过程中,既能如痴如醉,走火入魔,又能冷心铁面,不断战胜自己;灵感之强烈,如 霹雳经天,而思维之缜密,又如水银泻地;一篇写就,既能感情浓烈,色彩斑斓,又能鞭辟 入里,力透纸背;甚至行文上疏密有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 不止”。凡此种种,推而广之,都是纯真与练达之间的辩证法。 ⑥时代寄厚望于既纯真又练达的全素质文学家。 (选自《云梦生涯》,有改动) 12.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5 分)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中心论点: 13.文章②③段中提到的人物有几个是重复的,如鲁迅、郭沫若、果戈理,换成其他人 物的实例好不好?为什么?(4 分) 14.揣摩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另外选取恰当的事例,写一段能够替代它的话。(3 分) 15.文章④⑤两段都是阐述“纯真”和“练达”之间关系的,能否删掉其中一段?为什么? (5 分) 16.本文关于文学家素质的论述,带给你怎样的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3 分)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日:“子 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日:“无苛政。”夫子曰:“小孑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 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晩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_(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 题。(每格限填1字)(3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三、写作(55分) 21.以“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55分) 注意:①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经历和感受;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亲爱的同学,做完试卷后,别忘了仔细检查,尽最大的能力,交 上一份自己最满意的答卷。 安徽省芜湖市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分)①yan②juan(各1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 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 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 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 2 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 了 (填 2 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 2 字)的手法突出主 题。(每格限填 1 字)(3 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三、写作(55 分) 21.以“那一次,我很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55 分) 注意:①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经历和感受;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600 字。 亲爱的同学,做完试卷后,别忘了仔细检查,尽最大的能力,交 上一份自己最满意的答卷。 安徽省芜湖市 2009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2 分)①yān ②juān (各 1 分)
2.(2分)①滔涛②竟竞(各1分) 3.(2分)①心胸开阔,精神愉悦②参差交错,颇有情趣。(各1分) 4.(6分)①删去破折号。②将“接待”改为“负责”或删去“的吃、住、行”。③删去“通 过”或“使”。(各2分) 5.(10分)①君子好逑②勿施于人③受任于败军之际④恨别鸟惊心⑤何当共剪西 窗烛⑥千里共婵娟⑦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⑧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不得分) 6.(5分)①西梁女(儿)国、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天竺国、朱紫国、比邱国、祭 赛国、灭法国(写出两个即可,各1分)②老鼋把师徒四人以及宝马经书一同淬(沉)入河 中。(1分)因为唐僧忘记了曾经对老鼋的承诺,没有替它问佛祖,(1分)于是老鼋生气报复 (1分)(意思对即可) 7.(8分)①成人图书阅读率为49.3%,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均比上年略有增长 (每点1分)或:成人图书阅读率比上年增长了0.5%,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比上年增长了0.14 本。(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②示例: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增加知识、满足 兴趣。(每点1分,写出两点,意思对即可)③示例: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 的圣殿,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读书吧,读书让我们充满智慧,读书让我们净化心灵, 读书让我们增添力量。(主旨明确、语句通顺、修辞恰当各1分) 8.(4分)屋瓦风雨声檐下滴雨瓦上日光烟影屋瓦积雪消融(各1分,意思对即可) 9.(6分)①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分)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1分)语言别致, 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1分)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 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1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1分) 10.(5分)对比。(1分)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反 衬它“卑微”中的崇高,“粗糙”中的伟大。(2分)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2分)(意思对即可) 11.(5分)①含蓄地表达了对在以“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逼迫下,以“瓦” 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忧思。(2分,意思对即 可) ②示例:这种担忧没有必要。(1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2分)示例二:这种担忧有必要。(1分)传统 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能以牺牲它为代价来发展现代文明,应该加以大力保护,使其 与现代文明和谐并存,共同发展。(2分) 12.(5分)①‖②③④⑤‖⑥或①‖②③‖④⑤‖⑥(3分) 中心论点:文学家既要纯真,又要练达。(2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不好。(1分这两段文字分别论述“纯真”与“练达”在文学家身上的鲜明体现 (4分)有意识地重复运用这些典型例子,充分证明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可以并存。(1 分)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意思对即可) 14.(3分)示例:我特别喜爱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分)作品把读者带进个 个充满奇趣的童话世界,体现了作者内心可贵的纯真与美好。(1分)其实,尖锐而深刻的 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寄予了作者热切的忧世情怀。(1分) 15.(5分)不能。(1分)因为④段主要是从文学创作角度阐述文学家做到纯真与练达和谐统 的重要性。(2分)而⑤段则具体地从生活态度、立身处世、创作过程、作品特点等方面 进一步阐述纯真与练达在文学家身上的辩证统一,是对前文论述的深化和总结。(2分)(意 思对即可)
2.(2 分)①滔 涛 ②竟 竞(各 1 分) 3.(2 分)①心胸开阔,精神愉悦 ②参差交错,颇有情趣。(各 1 分) 4.(6 分)①删去破折号。②将“接待”改为“负责”或删去“的吃、住、行”。③删去“通 过”或“使”。(各 2 分) 5.(10 分)①君子好逑 ②勿施于人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④恨别鸟惊心 ⑤何当共剪西 窗烛 ⑥千里共婵娟 ⑦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⑧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每空 1 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不得分) 6.(5 分)①西梁女(儿)国、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天竺国、朱紫国、比邱国、祭 赛国、灭法国(写出两个即可,各 1 分)②老鼋把师徒四人以及宝马经书一同淬(沉)入河 中。(1 分)因为唐僧忘记了曾经对老鼋的承诺,没有替它问佛祖,(1 分)于是老鼋生气报复。 (1 分)(意思对即可) 7.(8 分)①成人图书阅读率为 49.3%,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 4.72 本,均比上年略有增长。 (每点1分)或:成人图书阅读率比上年增长了0.5%,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比上年增长了0.14 本。(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②示例: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增加知识、满足 兴趣。(每点 1 分,写出两点,意思对即可)③示例: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 的圣殿,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读书吧,读书让我们充满智慧,读书让我们净化心灵, 读书让我们增添力量。(主旨明确、语句通顺、修辞恰当各 1 分) 8.(4 分)屋瓦风雨声 檐下滴雨 瓦上日光烟影 屋瓦积雪消融(各 1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①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 分)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1 分)语言别致, 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1 分)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 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1 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1 分) 10.(5 分)对比。(1 分)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反 衬它“卑微”中的崇高,“粗糙”中的伟大。(2 分)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2 分)(意思对即可) 11.(5 分)①含蓄地表达了对在以“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逼迫下,以“瓦” “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忧思。(2 分,意思对即 可) ②示例:这种担忧没有必要。(1 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2 分)示例二:这种担忧有必要。(1 分)传统 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能以牺牲它为代价来发展现代文明,应该加以大力保护,使其 与现代文明和谐并存,共同发展。(2 分) 12.(5 分)①‖②③④⑤‖⑥ 或①‖②③‖④⑤‖⑥(3 分) 中心论点:文学家既要纯真,又要练达。(2 分,意思对即可) 13.(4 分)不好。(1 分)这两段文字分别论述“纯真”与“练达”在文学家身上的鲜明体现。 (4 分)有意识地重复运用这些典型例子,充分证明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可以并存。(1 分)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 分)(意思对即可) 14.(3 分)示例:我特别喜爱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 分)作品把读者带进个 个充满奇趣的童话世界,体现了作者内心可贵的纯真与美好。(1 分)其实,尖锐而深刻的 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寄予了作者热切的忧世情怀。(1 分) 15.(5 分)不能。(1 分)因为④段主要是从文学创作角度阐述文学家做到纯真与练达和谐统一 的重要性。(2 分)而⑤段则具体地从生活态度、立身处世、创作过程、作品特点等方面, 进一步阐述纯真与练达在文学家身上的辩证统一,是对前文论述的深化和总结。(2 分)(意 思对即可)
16.(3分)示例:不仅文学家既要纯真又要练达,作为中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把纯真 与练达和谐地统一起来。(1分)我们拥有纯真,就拥有一颗童心,就会热情乐观地拥抱生 活,感受幸福。(1分)拥有练达,就能够恰当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1分)(只谈“纯真”或“练达”者酌情给分) 17.(4分)①交错相通②通“邀”,邀请③你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 18.(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 19.(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反衬(对比)(各1分) 20.(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 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 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第21题,共55分) 21.写作评价等级及赋分标准。 附作文评分标准: 类卷(45—-50分):符合题意,有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具 体,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二类卷(40—-34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比较明确,文字比较通 顺,条理比较清楚。 三类卷(35--39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具 体,文字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清楚 四类卷(30--34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 够具体,文字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 五类卷(29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清 楚(不成篇) 评分要求 ①须二人阅一卷,各自独立给分,若误差超出规定范围,由第三人(终审)重阅。 ②基准分为42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评分类别进行评定。 ③未写题目的扣2分:不足6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酌 情扣1-2分: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扣1分 ④达到一类卷要求的作文,应给高分甚至给满分。满分作文应占全部作文的适当比例 ⑤凡判为满分和五类卷的,原则上须经阅卷组长认定。 注:(1)没有标题扣1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到3分为止。 (3)每少50字扣1分。 (4)特色加分(5分)。达到下列三项之一者可加2-3分:特别突出的可加5分 ①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②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 ③语言生动,有文采 亦画亦诗深情款款 —陈志宏《江南瓦》赏析
16.(3 分)示例:不仅文学家既要纯真又要练达,作为中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把纯真 与练达和谐地统一起来。(1 分)我们拥有纯真,就拥有一颗童心,就会热情乐观地拥抱生 活,感受幸福。(1 分)拥有练达,就能够恰当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1 分)(只谈“纯真”或“练达”者酌情给分) 17.(4 分)①交错相通 ②通“邀”,邀请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 1 分) 18.(4 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 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 分) 19.(3 分)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 1 分) 20.(4 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 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 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 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 分)(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第 21 题,共 55 分) 21.写作评价等级及赋分标准。 附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45--50 分):符合题意,有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具 体,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二类卷(40—34 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比较明确,文字比较通 顺,条理比较清楚。 三类卷(35--39 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大致明确,内容大致具 体,文字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清楚。 四类卷(30--34 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 够具体,文字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 五类卷(29 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清 楚(不成篇)。 评分要求: ①须二人阅一卷,各自独立给分,若误差超出规定范围,由第三人(终审)重阅。 ②基准分为 42 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评分类别进行评定。 ③未写题目的扣 2 分;不足 600 字的,每少 50 字扣 1 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酌 情扣 1--2 分;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扣 1 分。 ④达到一类卷要求的作文,应给高分甚至给满分。满分作文应占全部作文的适当比例。 ⑤凡判为满分和五类卷的,原则上须经阅卷组长认定。 注:(1)没有标题扣 1 分。 (2)每 3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现不计,扣到 3 分为止。 (3)每少 50 字扣 1 分。 (4)特色加分(5 分)。达到下列三项之一者可加 2-3 分;特别突出的可加 5 分。 ①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②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 ③语言生动,有文采。 亦画亦诗 深情款款 ——陈志宏《江南瓦》赏析
这是一篇隽永的托物抒情散文。作者对江南瓦情有独钟他从江南瓦的外观、 结构,瓦缝的风声、檐下的滴雨,瓦上的日光烟影、屋瓦的积雪消融以及瓦上的 野草与苔藓等多个侧面来细细把玩它的美,表现其形、声、色、态、神的个性特 征,写出了对江南瓦的喜爱。作者还将江南瓦与琉璃瓦作比较,突出其“卑微 粗砺”的特点,同时又指出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强调它“卑微 中的崇高、粗砺中的伟大,更深一层揭示了“我”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文章末 尾用一个设问句,委婉地表露了对江南瓦在“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城市文明的 逼迫下渐入历史暗角的“担心”,含蓄地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诸如以“瓦”“瓦蓝” 等为代表的传统的农耕文明、乡土的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的日渐消失的忧思 本文绘景如画,动静结合,声色并茂,呈现出立体、动态的美,抒情真挚而 深婉、蕴藉而舒徐,语言简洁凝练又生动活泼。首先,作者善用修辞,使语言形 象鲜明。比喻形象、新颖、贴切,如开篇的“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 玉点缀屋上”。用“帽″“暗玉”喻瓦,摹状绘色,又以“楚楚″修饰,勾画出 了江南瓦的款款风情,耐人寻味。拟人生动、形象、鲜活,如“风吹来,雨珠飘 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写岀了檐下滴雨因风而 动的美感;又如“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这 句写日影、轻烟中的瓦,因实生虚,静动相宜,想象瑰奇,展现岀“江南风暖瓦 生烟”的诗意美。其次,作者遣词造句。讲究节奏感。整句与散句的交错,叠音 词的穿插,语词的连续反复,这些修辞技巧的使用,都使本文的语言灵动飘逸, 读之极有音乐美
这是一篇隽永的托物抒情散文。作者对江南瓦情有独钟,他从江南瓦的外观、 结构,瓦缝的风声、檐下的滴雨,瓦上的日光烟影、屋瓦的积雪消融以及瓦上的 野草与苔藓等多个侧面来细细把玩它的美,表现其形、声、色、态、神的个性特 征,写出了对江南瓦的喜爱。作者还将江南瓦与琉璃瓦作比较,突出其“卑微” “粗砺”的特点,同时又指出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强调它“卑微” 中的崇高、粗砺中的伟大,更深一层揭示了“我”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文章末 尾用一个设问句,委婉地表露了对江南瓦在“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城市文明的 逼迫下渐入历史暗角的“担心”,含蓄地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诸如以“瓦”“瓦蓝” 等为代表的传统的农耕文明、乡土的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的日渐消失的忧思。 本文绘景如画,动静结合,声色并茂,呈现出立体、动态的美,抒情真挚而 深婉、蕴藉而舒徐,语言简洁凝练又生动活泼。首先,作者善用修辞,使语言形 象鲜明。比喻形象、新颖、贴切,如开篇的“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 玉点缀屋上”。用“帽”“暗玉”喻瓦,摹状绘色,又以“楚楚”修饰,勾画出 了江南瓦的款款风情,耐人寻味。拟人生动、形象、鲜活,如“风吹来,雨珠飘 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 动的美感;又如“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这一 句写日影、轻烟中的瓦,因实生虚,静动相宜,想象瑰奇,展现出“江南风暖瓦 生烟”的诗意美。其次,作者遣词造句。讲究节奏感。整句与散句的交错,叠音 词的穿插,语词的连续反复,这些修辞技巧的使用,都使本文的语言灵动飘逸, 读之极有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