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新疆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 一、高台民居 喀什噶尔老城东南端黄土高崖上有一处维吾尔居民小巷:维吾尔名:阔孜其 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位于喀什老城内地势最高的这一条长达数百米的 高崖,在历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己存在。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 下足迹。 喀什噶尔老城东南端黄土高崖上有一处维吾尔居民小巷:维吾尔名:阔孜其 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位于喀什老城内地势最高的这一条长达数百米的 高崖,在历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己存在。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 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时,就把王宫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高崖 的南面与北面原来都是连在一起的,分南北两端。住在高台民居的94岁高龄士 陶艺人买买提阿西木讲述,高崖分成现在两个互不相连的南崖和北崖的来历。据 说在数百年前一次从帕米尔高原突如其来的大山洪把高崖地带冲出一个大缺口, 从此南北割断,分成各自独立的两个高坡,现在高台民居就建在南坡上。 高台民居现有居民603户,人口2450多人,全都是维吾尔族。到高台民居 参观、访问的游客对维吾尔的风俗习惯要尊重。这里,简单介绍一些维吾尔民族 的风俗习惯和一些注意事项。首先给大家讲一下在进入高台民居,注意的一些事 项:1、高台民居地势崎岖,人口密集,小巷很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巷内还 有很多百年前的老宅住房,有的还是二、三层简易楼房,楼梯多半没有护栏,甚 至还有一些危房,为安全起见,希望游客同志们在导游引导下游访,不要离开队 伍私自进入居民或者在巷内迷失方向走失而找不到团队。2、巷内的维吾尔族居 民对来访客人热情好客,而且都很注重礼貌,见面时须热情问候,在小巷内遇到 维吾尔居民可以说一声“亚克西吗”(维吾尔语问好),见面时要握手问候。3、 维吾尔民族忌讳养猪,不吃猪肉。在家访交谈中切忌问为什么不吃猪肉等这类话 题。以免引起他们的反感。还有一点,见面时不要问“吃饭没有”这会引起他们 的误解。4、与维吾尔族群众交谈,或者到家中做客吃饭最忌讳当着人的面擤鼻 涕、吐痰,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人的不尊敬。 走进庭院,我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院落,有的大、有的小,地形高低不同, 空间利用也多有不相同,无论是走进任何一所院落内,首先看到院内地上栽种维 吾尔人民喜爱的桑树、无花果、石榴、杏树、葡萄、玫瑰、月季、夹竹桃等树和 花卉。果树成荫,环境幽雅。有些面积大的庭院,多种葡萄,搭成凉棚,既能吃
第八章 新疆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 一、高台民居 喀什噶尔老城东南端黄土高崖上有一处维吾尔居民小巷;维吾尔名:阔孜其 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位于喀什老城内地势最高的这一条长达数百米的 高崖,在历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己存在。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 下足迹。 喀什噶尔老城东南端黄土高崖上有一处维吾尔居民小巷;维吾尔名:阔孜其 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位于喀什老城内地势最高的这一条长达数百米的 高崖,在历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己存在。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 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时,就把王宫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高崖 的南面与北面原来都是连在一起的,分南北两端。住在高台民居的 94 岁高龄土 陶艺人买买提阿西木讲述,高崖分成现在两个互不相连的南崖和北崖的来历。据 说在数百年前一次从帕米尔高原突如其来的大山洪把高崖地带冲出一个大缺口, 从此南北割断,分成各自独立的两个高坡,现在高台民居就建在南坡上。 高台民居现有居民 603 户,人口 2450 多人,全都是维吾尔族。到高台民居 参观、访问的游客对维吾尔的风俗习惯要尊重。这里,简单介绍一些维吾尔民族 的风俗习惯和一些注意事项。首先给大家讲一下在进入高台民居,注意的一些事 项:l、高台民居地势崎岖,人口密集,小巷很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巷内还 有很多百年前的老宅住房,有的还是二、三层简易楼房,楼梯多半没有护栏,甚 至还有一些危房,为安全起见,希望游客同志们在导游引导下游访,不要离开队 伍私自进入居民或者在巷内迷失方向走失而找不到团队。2、巷内的维吾尔族居 民对来访客人热情好客,而且都很注重礼貌,见面时须热情问候,在小巷内遇到 维吾尔居民可以说一声“亚克西吗”(维吾尔语问好),见面时要握手问候。3、 维吾尔民族忌讳养猪,不吃猪肉。在家访交谈中切忌问为什么不吃猪肉等这类话 题。以免引起他们的反感。还有一点,见面时不要问“吃饭没有”这会引起他们 的误解。4、与维吾尔族群众交谈,或者到家中做客吃饭最忌讳当着人的面擤鼻 涕、吐痰,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人的不尊敬。 走进庭院,我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院落,有的大、有的小,地形高低不同, 空间利用也多有不相同,无论是走进任何一所院落内,首先看到院内地上栽种维 吾尔人民喜爱的桑树、无花果、石榴、杏树、葡萄、玫瑰、月季、夹竹桃等树和 花卉。果树成荫,环境幽雅。有些面积大的庭院,多种葡萄,搭成凉棚,既能吃
到水果,又是夏季乘凉的好场所。院落内一般都有前廊,建有土炕,上面铺草席 毛毡或地毯。夏季炎热时人们多住在前廊土炕上。 维吾尔族非常喜爱养花种草,庭院里没有空地可种花草,则种在花盆,摆在 院内或楼上凉台。以及可以放置花盆的空间上到处都摆满了花盆。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高台无处不落花。可见维吾尔族人爱美、爱花的习俗,尤其维吾尔妇女与花 更有不解之缘,与花结下深厚感情。维吾尔妇女的生命和生活是和花联系在一起 的。头戴花帽、头围花巾、身穿花裙,用鲜花装扮自己,用大自然花草作化妆品, 用一种维语叫“乌斯曼”的绿草挤出的汁液来画眉,据说此种草的汁液可以促进 眉毛长浓发黑。更为有趣的是维吾尔人用花给出生的女婴起名,如:阿力同古丽 (金花)、齐曼古丽(红梅花)、阿娜古丽(石榴花、)塔吉古丽(鸡冠花)等。 从庭院进入主人的住室、客厅,看看室内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主人卧室比较简 朴,维吾尔人喜欢睡在土炕上,土炕的面积大都占去房间一半地方,不同于我国 北方农村的火杭,用土砖砌成,平整厚实,杭上铺有草席、花毡、地毯以及和炕 一样大的棉褥。敞开式的墙壁柜上整齐的排放着很多被褥。墙上挂着地毯,以作 装饰。热情的主人邀请我们去客厅,请把鞋脱在门外,入客厅席地就座。客厅内 没有任何桌椅陈设,四周地毯上铺有长条棉坐垫,中间铺着餐布,入座时要盘腿 或跪着坐,不要把两腿伸向餐席,更不要把脚底朝着别人。餐席上摆着民族风味 的清真糕点、糖果以及核桃、杏干、葡萄干等干果。如果客人提出想品尝一下维 吾尔族风味饮食,家庭主妇会给客人们做传统的抓饭、手抓羊肉、薄皮包子、拉 面、炒面、曲曲(馄纯)、居瓦瓦(水饺)等风味小吃。按照维吾尔人的就餐习 俗,餐前主人用延续下来的传统待客礼俗“给洗手水”,负责“给洗手水”的通 常是位衣着整洁的年轻人,肩上搭着条毛巾,右手提着专门用于洗浴的水壶“阿 普图瓦”,左手端着与之配套的接水盆“其拉普恰”按习惯一般倒水三次,洗手 三次,人们认为搓洗三遍是为达到最高洁净的下限,不能少于此数。洗手次数不 能是偶数,如四次,六次等,这是穆斯林通行的风俗,如果客人来自异地民族, 多洗手两三遍也无妨,不会为人见怪。洗手时最重要一条是不可甩水。洗手后甩 水是新疆各兄弟民族的一大忌讳。洗手礼俗之后,开始进餐,进餐时或者与维吾 尔族群众交往中,请注意不要当他们的面吐痰、挖鼻涕、打哈欠,也不要把食物 抓来用鼻子嗅来间去,即使不想吃喝也要尝一口,表示尊重。就餐结束后,主人 中的长者带领客人作“都瓦”(祝福语)大家可以学着主人的动作跟随作一下, 比较简单,(伸开双手在脸面从上而下合十而过)以表示对主人全家和所有人的 祝福。离席时,不要急忙走出,更不要踏过或跨过餐布。离开主人家时,要热情
到水果,又是夏季乘凉的好场所。院落内一般都有前廊,建有土炕,上面铺草席、 毛毡或地毯。夏季炎热时人们多住在前廊土炕上。 维吾尔族非常喜爱养花种草,庭院里没有空地可种花草,则种在花盆,摆在 院内或楼上凉台。以及可以放置花盆的空间上到处都摆满了花盆。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高台无处不落花。可见维吾尔族人爱美、爱花的习俗,尤其维吾尔妇女与花 更有不解之缘,与花结下深厚感情。维吾尔妇女的生命和生活是和花联系在一起 的。头戴花帽、头围花巾、身穿花裙,用鲜花装扮自己,用大自然花草作化妆品, 用一种维语叫“乌斯曼”的绿草挤出的汁液来画眉,据说此种草的汁液可以促进 眉毛长浓发黑。更为有趣的是维吾尔人用花给出生的女婴起名,如:阿力同古丽 (金花)、齐曼古丽(红梅花)、阿娜古丽(石榴花、)塔吉古丽(鸡冠花)等。 从庭院进入主人的住室、客厅,看看室内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主人卧室比较简 朴,维吾尔人喜欢睡在土炕上,土炕的面积大都占去房间一半地方,不同于我国 北方农村的火炕,用土砖砌成,平整厚实,炕上铺有草席、花毡、地毯以及和炕 一样大的棉褥。敞开式的墙壁柜上整齐的排放着很多被褥。墙上挂着地毯,以作 装饰。热情的主人邀请我们去客厅,请把鞋脱在门外,入客厅席地就座。客厅内 没有任何桌椅陈设,四周地毯上铺有长条棉坐垫,中间铺着餐布,入座时要盘腿 或跪着坐,不要把两腿伸向餐席,更不要把脚底朝着别人。餐席上摆着民族风味 的清真糕点、糖果以及核桃、杏干、葡萄干等干果。如果客人提出想品尝一下维 吾尔族风味饮食,家庭主妇会给客人们做传统的抓饭、手抓羊肉、薄皮包子、拉 面、炒面、曲曲(馄纯)、居瓦瓦(水饺)等风味小吃。按照维吾尔人的就餐习 俗,餐前主人用延续下来的传统待客礼俗“给洗手水”,负责“给洗手水”的通 常是位衣着整洁的年轻人,肩上搭着条毛巾,右手提着专门用于洗浴的水壶“阿 普图瓦”,左手端着与之配套的接水盆“其拉普恰”按习惯一般倒水三次,洗手 三次,人们认为搓洗三遍是为达到最高洁净的下限,不能少于此数。洗手次数不 能是偶数,如四次,六次等,这是穆斯林通行的风俗,如果客人来自异地民族, 多洗手两三遍也无妨,不会为人见怪。洗手时最重要一条是不可甩水。洗手后甩 水是新疆各兄弟民族的一大忌讳。洗手礼俗之后,开始进餐,进餐时或者与维吾 尔族群众交往中,请注意不要当他们的面吐痰、挖鼻涕、打哈欠,也不要把食物 抓来用鼻子嗅来间去,即使不想吃喝也要尝一口,表示尊重。就餐结束后,主人 中的长者带领客人作“都瓦”(祝福语)大家可以学着主人的动作跟随作一下, 比较简单,(伸开双手在脸面从上而下合十而过)以表示对主人全家和所有人的 祝福。离席时,不要急忙走出,更不要踏过或跨过餐布。离开主人家时,要热情
与主人告别,可用维语说声“热合买提”(谢谢之意)和“浩西”(再见之意) 亲切握手告别。 走进小巷,就犹如走进了维吾尔族的风情画中。那些并未经过规划的、随意 建造的、根据住宿要求和在原住地向四周延伸,向高随意加层楼上楼、楼外楼, 民居错落有致的排列出幽深却四通八达的小巷。小巷幽幽,小巷深深,初进小巷 的人都会认为走进了迷宫:七绕八弯,左转右拐,爬上爬下,从一个小巷口走进 去,可走大半天还出不来。有些外地迁入小巷的人因不熟悉小巷布局,出外购物 竟然找不到住地,人穿行在纵横交错的巷里,走了好多圈又回到出发地,小巷内 的民居与曲曲弯弯忽上忽下,有宽有窄,有长有短的形形色色的小巷连为一个整 体的民居奇观。喀什市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高台民居是名城诸多景观中既 有文物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有着深厚的维吾尔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文化 底蕴的民俗景观。维吾尔族人居住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土的依恋, 最早开始在高台落户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走进小巷中的任何 一户居民家中,他都会指着历经沧桑的泥土院墙告诉人们,我的祖辈就是在这里 生息、繁衍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一代。想到当初这院落在祖上手里时,该是十分宽 散的。 随着人口增加得越来越多,逐渐增多住房,使占去院落的一部分。随着代代 繁衍、生息,仅有院落内再无地方扩展修房,于是就向院落四周连接墙体扩建住 房,到了四周已形成民居群体。小巷,再也无法扩大家族的住宅,便开始向高空 延伸,聪明的维吾尔人就在原来住房上加建一层,甚至加二层,从此在民居中有 了土楼房。人口多的住户连楼房也不够用时,想出一个奇特的办法,有些人在修 二楼时,将楼延伸出去,跨过小街小巷搭建到对面,这种颇具创造性的建筑形式 逐渐被推广开来,经过数百年,渐渐形成了喀什小巷特有的“过街楼”景观,“过 街楼”的巧妙之处在于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是一种在 有限的范围内极大的利用空间的建筑。充分反映维吾尔人的聪明才智。除了最多 见的“过街楼”外,还有占街面一半的“半街楼”。在小巷深处还可看到将楼房 盖在小巷十字路口上的“悬空楼”。从远处望去就象立在小巷内的炮楼或是碉堡。 看过小巷街景各式楼台后,沿着小巷内的任何一条小道走去,便可看到沿巷道修 建的民居院落大门依墙外而开,门都是两扇的,一户挨着一户。 维吾尔民居有着浓厚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其风格特点的形成是喀什的特殊 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并经过数百年历史的演变而逐渐形 成的。高台民居有样几个特点:一,民居院落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居民建筑的室
与主人告别,可用维语说声“热合买提”(谢谢之意)和“浩西”(再见之意) 亲切握手告别。 走进小巷,就犹如走进了维吾尔族的风情画中。那些并未经过规划的、随意 建造的、根据住宿要求和在原住地向四周延伸,向高随意加层楼上楼、楼外楼, 民居错落有致的排列出幽深却四通八达的小巷。小巷幽幽,小巷深深,初进小巷 的人都会认为走进了迷宫;七绕八弯,左转右拐,爬上爬下,从一个小巷口走进 去,可走大半天还出不来。有些外地迁入小巷的人因不熟悉小巷布局,出外购物 竟然找不到住地,人穿行在纵横交错的巷里,走了好多圈又回到出发地,小巷内 的民居与曲曲弯弯忽上忽下,有宽有窄,有长有短的形形色色的小巷连为一个整 体的民居奇观。喀什市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高台民居是名城诸多景观中既 有文物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有着深厚的维吾尔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文化 底蕴的民俗景观。维吾尔族人居住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土的依恋, 最早开始在高台落户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走进小巷中的任何 一户居民家中,他都会指着历经沧桑的泥土院墙告诉人们,我的祖辈就是在这里 生息、繁衍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一代。想到当初这院落在祖上手里时,该是十分宽 敞的。 随着人口增加得越来越多,逐渐增多住房,使占去院落的一部分。随着代代 繁衍、生息,仅有院落内再无地方扩展修房,于是就向院落四周连接墙体扩建住 房,到了四周已形成民居群体。小巷,再也无法扩大家族的住宅,便开始向高空 延伸,聪明的维吾尔人就在原来住房上加建一层,甚至加二层,从此在民居中有 了土楼房。人口多的住户连楼房也不够用时,想出一个奇特的办法,有些人在修 二楼时,将楼延伸出去,跨过小街小巷搭建到对面,这种颇具创造性的建筑形式 逐渐被推广开来,经过数百年,渐渐形成了喀什小巷特有的“过街楼”景观,“过 街楼”的巧妙之处在于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是一种在 有限的范围内极大的利用空间的建筑。充分反映维吾尔人的聪明才智。除了最多 见的“过街楼”外,还有占街面一半的“半街楼”。在小巷深处还可看到将楼房 盖在小巷十字路口上的“悬空楼”。从远处望去就象立在小巷内的炮楼或是碉堡。 看过小巷街景各式楼台后,沿着小巷内的任何一条小道走去,便可看到沿巷道修 建的民居院落大门依墙外而开,门都是两扇的,一户挨着一户。 维吾尔民居有着浓厚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其风格特点的形成是喀什的特殊 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并经过数百年历史的演变而逐渐形 成的。高台民居有样几个特点:一.民居院落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居民建筑的室
内外空间布置都是根据具体条件的实际需要而定,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 利用地形和空间修建,高台民居里的院落住宅有平房、二层楼房、三层楼甚至有 七层楼,崖上建有三层、崖下四层,从崖上、崖下都可上,宅主绝妙设计充分利 用了地形,土崖上的三层可以从崖上出进,崖下四层即可从三层下到最底层,也 可从最底一层沿上下互通的楼阶到达任何一层。二、庭院有强烈的封闭性。既能 满足维吾尔族人民家庭生活的要求,又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起到防风防雨的遮蔽 作用。三、简朴变化多端的外形。维吾尔族建筑组成建筑外墙凹凸线脚不多,墙 面大方流畅,户外大门,多为两扇门,庄重厚实,门上镶有、刻有图案花纹的铜 质、铁质护板压条。吊装两个碗大的门环供上锁用。沿街外墙用土坯砌成,抹上 麦草泥,数十年甚至百年依旧如故。也有用白石灰涂刷的。四、室内建筑分为主 人居住室、客厅、两侧多为子女和同代家族的住房。住室内不设木床,几乎都睡 在土坑上。不同于我国北方农村的火坑,而是填实的平整土坑,占去整个面积的 一半或三分之二。墙壁上则建有敞开式的墙壁柜,有许多层,放置生活用品。客 厅墙壁上壁柜更有伊斯兰建筑装饰风格。多为拱形,大小不同的壁龛,数层不等。 四周有维吾尔传统的石膏花边图案。有的壁龛则是石膏楼空花纹图案镶嵌在整个 壁龛上。石音雕花呈兰底白色花纹图案,一眼望去就是一幅民族特色鲜明的雕刻 艺术品。住宅和客厅墙壁上还挂有和田地毯。大一点的庭院屋前一般有回廊、回 廊立柱上雕刻有各种花卉图案,回廊下有护栏条都是木匠旋制出来的,圆形粗细 间隔长短不一的木质护栏。回廊里有土坑,铺上花毡地毯,院内的葡萄架连架回 廊,葡萄藤依架爬上回廊顶,是绝好的纳凉好地方。五、高台民居的悠久历史, 有些古老的民居大多都有数百年历史,也有一些民居世代相传,至今保留了三四 百年。房的结构、屋顶、墙体、门窗,甚至颜色都依然如故。一户民居就是一部 家族繁衍、生息、兴衰、后代延续的家族历史。许多民居都七、八代人传下来的, 由于维吾尔族的宗族观念很强,民居文化中的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眷故土的依 恋。有些大的民居院落内住房多达一、二十间楼上楼下,两侧厢房几代人同住一 个院落,是真正的四世同堂。看过民居小巷景观,了解维吾尔族民居文化特色, 领略、体验小巷深院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和民宅的文化内涵。高台小巷 除了民居奇观外,还有一个更为古老、历史悠久,原始泥土手工制作陶器的土陶 作坊,现在己保存有十七、八家古老作坊,高台民居所在地,维吾尔语叫“阔孜 其亚具希”,汉语意思是“高崖土陶”。土崖上独特的民居和古老的土陶作坊成 为高台上两个最具有文物和观赏价值的景点。 高崖距地面高三十多米,居高临下,空气清新,可免受洪水,暴雨灾害,优
内外空间布置都是根据具体条件的实际需要而定,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 利用地形和空间修建,高台民居里的院落住宅有平房、二层楼房、三层楼甚至有 七层楼,崖上建有三层、崖下四层,从崖上、崖下都可上,宅主绝妙设计充分利 用了地形,土崖上的三层可以从崖上出进,崖下四层即可从三层下到最底层,也 可从最底一层沿上下互通的楼阶到达任何一层。二、庭院有强烈的封闭性。既能 满足维吾尔族人民家庭生活的要求,又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起到防风防雨的遮蔽 作用。三、简朴变化多端的外形。维吾尔族建筑组成建筑外墙凹凸线脚不多,墙 面大方流畅,户外大门,多为两扇门,庄重厚实,门上镶有、刻有图案花纹的铜 质、铁质护板压条。吊装两个碗大的门环供上锁用。沿街外墙用土坯砌成,抹上 麦草泥,数十年甚至百年依旧如故。也有用白石灰涂刷的。四、室内建筑分为主 人居住室、客厅、两侧多为子女和同代家族的住房。住室内不设木床,几乎都睡 在土坑上。不同于我国北方农村的火坑,而是填实的平整土坑,占去整个面积的 一半或三分之二。墙壁上则建有敞开式的墙壁柜,有许多层,放置生活用品。客 厅墙壁上壁柜更有伊斯兰建筑装饰风格。多为拱形,大小不同的壁龛,数层不等。 四周有维吾尔传统的石膏花边图案。有的壁龛则是石膏楼空花纹图案镶嵌在整个 壁龛上。石膏雕花呈兰底白色花纹图案,一眼望去就是一幅民族特色鲜明的雕刻 艺术品。住宅和客厅墙壁上还挂有和田地毯。大一点的庭院屋前一般有回廊、回 廊立柱上雕刻有各种花卉图案,回廊下有护栏条都是木匠旋制出来的,圆形粗细 间隔长短不一的木质护栏。回廊里有土坑,铺上花毡地毯,院内的葡萄架连架回 廊,葡萄藤依架爬上回廊顶,是绝好的纳凉好地方。五、高台民居的悠久历史, 有些古老的民居大多都有数百年历史,也有一些民居世代相传,至今保留了三四 百年。房的结构、屋顶、墙体、门窗,甚至颜色都依然如故。一户民居就是一部 家族繁衍、生息、兴衰、后代延续的家族历史。许多民居都七、八代人传下来的, 由于维吾尔族的宗族观念很强,民居文化中的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眷故土的依 恋。有些大的民居院落内住房多达一、二十间楼上楼下,两侧厢房几代人同住一 个院落,是真正的四世同堂。看过民居小巷景观,了解维吾尔族民居文化特色, 领略、体验小巷深院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和民宅的文化内涵。高台小巷 除了民居奇观外,还有一个更为古老、历史悠久,原始泥土手工制作陶器的土陶 作坊,现在己保存有十七、八家古老作坊,高台民居所在地,维吾尔语叫“阔孜 其亚具希”,汉语意思是“高崖土陶”。土崖上独特的民居和古老的土陶作坊成 为高台上两个最具有文物和观赏价值的景点。 高崖距地面高三十多米,居高临下,空气清新,可免受洪水,暴雨灾害,优
越的地形,千百年以来,维吾尔先民最早一千多年前就来此定居,在此后的岁月 中,陆陆续续有很多维吾尔人先后来高崖建房安家。在修房中就地取土和泥,在 高崖土层中有一种维吾尔人叫“色格孜”的土质,这种泥土质地细腻,粘性强牢, 是制作土陶器的绝好材料。大约在800年前有一个烧制土陶的匠人首先发现了 “色格孜”土,于是就在土崖上建造了第一个土陶作坊。随后相继有很多土陶艺 人在高崖上开设土陶作坊。在过去的岁月有,土陶制品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 俗紧密相连。生活中一日三餐不能分离的泥巴豌,维吾尔人叫“塔瓦克”,和面 盛饭放食物的陶盆,洗浴用的土陶脸盆,洗手用的“吾肉克”(陶壶),盛水的 “库甫(陶缸),洗衣用的“台西台克”(陶洗衣盆)、挑水用的“库扎”(土 陶水桶)。夜晚用的各式土陶油灯、烛台、以及婴儿摇床便具,甚至还有土陶制 的捕鸟猎具等等,其土陶制品品种多达百种,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时 历史条件下,土陶器伴随着维吾尔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贡献之大,可谓功不 可没。 土陶历史上鼎盛时期,高台上有一百多家土陶作坊,全喀什市土陶作坊全部 集中在这土崖上,所以维吾尔人叫“土陶崖”。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陶业处在衰落阶段,现在高台上仅现存古 老土陶作坊不足三十家,从事土陶制作的师徒从最多的五、六百人,现在剩下五 十多人,虽然很多陶器都己退出生活舞台,现在只生产少数几种仍有市场需求的 陶器外,很多品种都已绝迹,大有失传的危机。但是至今仍在从事土陶业的十几 家作放坊主人,继承祖辈留下的手艺,痴迷于土陶制作。这仅存的十几家土陶作 坊,都是经过五、六代祖辈留传下来的,其泥土选料、过筛、和泥拌揉、坯体成 形、彩绘、琢雕刻花、上釉、入窑烧制,出窑晾干等十数道工序,全是手工工艺, 甚至,现在可以用电动装置旋转成型转盘,可以省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这些 陶器艺人仍在沿用相传了800多年的古老传统方法,地下的千年泥土,木制的脚 踏旋转坯盘,用手捏塑、用草木烧窑。用于给土陶彩绘,上釉的颜色及加工方法 也是祖传配方,釉色颜料都是矿物质的,从戈壁滩或山上采集的各色石头粉碎、 石碾研磨而成,经过十余道繁重的体力劳动加工而成的土坯造型最终成为一件精 美的彩釉陶器或艺术品。虽然土陶制品不值几个钱,不在土陶本身的质地,直说 了吧,值钱的那糅合其中的历史。这一点从国内外来的考古家、艺术家、收藏家、 为喀什土陶而不远万里痴迷亲近中便可见一窥。这便是历经千年历史,直到今天, 其制作工艺没有改变的魅力所在。高台民居现有居民603户,人口2450多人
越的地形,千百年以来,维吾尔先民最早一千多年前就来此定居,在此后的岁月 中,陆陆续续有很多维吾尔人先后来高崖建房安家。在修房中就地取土和泥,在 高崖土层中有一种维吾尔人叫“色格孜”的土质,这种泥土质地细腻,粘性强牢, 是制作土陶器的绝好材料。大约在 800 年前有一个烧制土陶的匠人首先发现了 “色格孜”土,于是就在土崖上建造了第一个土陶作坊。随后相继有很多土陶艺 人在高崖上开设土陶作坊。在过去的岁月有,土陶制品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 俗紧密相连。生活中一日三餐不能分离的泥巴碗,维吾尔人叫“塔瓦克”,和面 盛饭放食物的陶盆,洗浴用的土陶脸盆,洗手用的“吾肉克”(陶壶),盛水的 “库甫(陶缸),洗衣用的“台西台克”(陶洗衣盆)、挑水用的“库扎”(土 陶水桶)。夜晚用的各式土陶油灯、烛台、以及婴儿摇床便具,甚至还有土陶制 的捕鸟猎具等等,其土陶制品品种多达百种,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时 历史条件下,土陶器伴随着维吾尔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贡献之大,可谓功不 可没。 土陶历史上鼎盛时期,高台上有一百多家土陶作坊,全喀什市土陶作坊全部 集中在这土崖上,所以维吾尔人叫“土陶崖”。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陶业处在衰落阶段,现在高台上仅现存古 老土陶作坊不足三十家,从事土陶制作的师徒从最多的五、六百人,现在剩下五 十多人,虽然很多陶器都已退出生活舞台,现在只生产少数几种仍有市场需求的 陶器外,很多品种都已绝迹,大有失传的危机。但是至今仍在从事土陶业的十几 家作放坊主人,继承祖辈留下的手艺,痴迷于土陶制作。这仅存的十几家土陶作 坊,都是经过五、六代祖辈留传下来的,其泥土选料、过筛、和泥拌揉、坯体成 形、彩绘、琢雕刻花、上釉、入窑烧制,出窑晾干等十数道工序,全是手工工艺, 甚至,现在可以用电动装置旋转成型转盘,可以省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这些 陶器艺人仍在沿用相传了 800 多年的古老传统方法,地下的千年泥土,木制的脚 踏旋转坯盘,用手捏塑、用草木烧窑。用于给土陶彩绘,上釉的颜色及加工方法 也是祖传配方,釉色颜料都是矿物质的,从戈壁滩或山上采集的各色石头粉碎、 石碾研磨而成,经过十余道繁重的体力劳动加工而成的土坯造型最终成为一件精 美的彩釉陶器或艺术品。虽然土陶制品不值几个钱,不在土陶本身的质地,直说 了吧,值钱的那糅合其中的历史。这一点从国内外来的考古家、艺术家、收藏家、 为喀什土陶而不远万里痴迷亲近中便可见一窥。这便是历经千年历史,直到今天, 其制作工艺没有改变的魅力所在。高台民居现有居民 603 户,人口 2450 多人
除了从事土陶制作业的以外,还有许多居民从事绣花帽、刀具制作、皮苹加工、 纺织、铁匠、缝纫等多种手工业人家。 二、图瓦人木板房 在遥远的新疆布尔津县,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区,生活着大约2000名图 瓦人。图瓦人即是晚清《新疆图志》所记载的“乌梁海”人,世代沿袭传统的生活 方式。图瓦村夹在两山之间,不宽的山谷,刚好供这么80多户人居住。由于山 不高,山谷便显得开阔,村庄因而也显得安详。村庄的背后是山坡,山坡的顶端 是雪峰。正值夏季,雪峰被葱绿的树林遮掩得若隐若现。 在夕照中,图瓦村里那些带有尖项的、颇具瑞士风格的小木屋反射出一丝丝 温暖的金黄色光芒。小屋旁边的松树三三两两地散布着,全都高大笔直。村中还 长有白桦树,一棵一棵散落在松树中间,因为枝干雪白,便很显眼,再加上蓬勃 的树冠,似一把把大伞。在图瓦村的背后,就是中俄边境上的友谊峰,西伯利亚 的风从友谊峰吹过来,随着地势降低,骤然变暖,便孕有出了这片浓密的山林。 这里的木刻楞房屋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显得原始古朴。房顶外用木板钉成 “人”字形雨篷,房体四周用单层圆木堆成。小木屋是图瓦人建筑的标志,木屋 基本有大半埋在土里,以抵挡这一高纬度地区冬季的严寒,小木屋的屋顶一般用 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据介绍,这种人字形的房顶建筑造型,可以防止大雪把屋 顶压塌。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 图瓦人的房舍很特别,都是清一色的木头房子,房子外面还有一圈一圈的橱 栏,整个村庄的景致和北欧村落十分类似。每家图瓦人的房前都有栅栏,大门 就在栅栏的中间:房后也有栅栏,大多用于围住牛羊圈。在房后栅栏的外面还有 栅栏,用于围住菜地。 三、哈萨克毡房 哈萨克毡房不同于蒙古包,同时它具有独特的民俗和精神文化的内涵。 它融入了哈萨克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气质、审美倾向、行 为准则、宗教情怀等,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精神气质,它和 哈萨克人的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 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逐水草而迁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一 种易于支撑和拆卸的毡房。毡房上部为穹行,下部为圆柱行,四壁有网状
除了从事土陶制作业的以外,还有许多居民从事绣花帽、刀具制作、皮革加工、 纺织、铁匠、缝纫等多种手工业人家。 二、图瓦人木板房 在遥远的新疆布尔津县,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区,生活着大约 2000 名图 瓦人。图瓦人即是晚清《新疆图志》所记载的"乌梁海"人,世代沿袭传统的生活 方式。图瓦村夹在两山之间,不宽的山谷,刚好供这么 80 多户人居住。由于山 不高,山谷便显得开阔,村庄因而也显得安详。村庄的背后是山坡,山坡的顶端 是雪峰。正值夏季,雪峰被葱绿的树林遮掩得若隐若现。 在夕照中,图瓦村里那些带有尖顶的、颇具瑞士风格的小木屋反射出一丝丝 温暖的金黄色光芒。小屋旁边的松树三三两两地散布着,全都高大笔直。村中还 长有白桦树,一棵一棵散落在松树中间,因为枝干雪白,便很显眼,再加上蓬勃 的树冠,似一把把大伞。在图瓦村的背后,就是中俄边境上的友谊峰,西伯利亚 的风从友谊峰吹过来,随着地势降低,骤然变暖,便孕育出了这片浓密的山林。 这里的木刻楞房屋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显得原始古朴。房顶外用木板钉成 “人”字形雨篷,房体四周用单层圆木堆成。小木屋是图瓦人建筑的标志,木屋 基本有大半埋在土里,以抵挡这一高纬度地区冬季的严寒,小木屋的屋顶一般用 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据介绍,这种人字形的房顶建筑造型,可以防止大雪把屋 顶压塌。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 图瓦人的房舍很特别,都是清一色的木头房子,房子外面还有一圈一圈的栅 栏,整个村庄的景致和北欧村落十分类似 。每家图瓦人的房前都有栅栏,大门 就在栅栏的中间;房后也有栅栏,大多用于围住牛羊圈。在房后栅栏的外面还有 栅栏,用于围住菜地。 三、哈萨克毡房 哈萨克毡房不同于蒙古包,同时它具有独特的民俗和精神文化的内涵。 它融入了哈萨克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气质、审美倾向、行 为准则、宗教情怀等,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精神气质,它和 哈萨克人的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 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逐水草而迁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一 种易于支撑和拆卸的毡房。毡房上部为穹行,下部为圆柱行,四壁有网状
的木杆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再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围住,外包白毡。毡 房内,靠门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 哈萨克族的毡房艺术在草原到处可见。毡房内四周是挂壁,地上是花毡, 各种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哈萨克 妇女中有很多人称得上是民间艺术家,她们编织的毡房外围主带(哈语称 巴斯胡尔),是用一根根彩色毛线,按照一定的图案精织而成的,主要用 来加固毡房的木栅栏,美化毡房。做一条花毡,要经过很多工序,最基本 的材料是民用的各种呢子和布片,把这些呢子和布片剪成毛角花、鹿角花 等图案,精心帖缝在毡子上,构图严谨,色彩协调、美观大方,同时又经 久耐磨。特别是作为姑娘结婚嫁妆的壁挂,是每个毡房必备的装饰品。姑 娘们都要把自己喜爱的花卉、花边图案刺绣和勾绣在上面,有的还在图案 周围镶上金丝,缀上银珠,手法巧妙,是很有欣赏价值的装饰品。铺在毡 房地上,用于隔潮防寒、美化室内环境的补花毡(哈语称“西尔达克”) 大多绣有毛角、鹿角、树枝、云等图案,用红、黑、桔、绿、蓝等色布套 剪,正反对补,虚实相映,图案粗犷豪放,色彩对比强烈,艳丽夺目,充 满草原气息。 哈萨克族毡房内铺着各种花毡,哈萨克语称花毡为“斯尔马克”。妇 女们利用精巧的构思,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用染配成各种色彩的毛线 沿着布剪的图案,千针万线,把两层新毡缜密地缝制在一起,花毡中有黑 底红花、白底黄花、黄边绿叶、绿边白花,五颜六色,把整个毡片点缀得 华丽美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些花毡大小各异,方正有别,用场不 同。长方形的,多铺在毡房地上,专供客人就坐:扇形的则是按照圆形毡 房的角案而制作,做睡觉时的铺毡,既软绵舒适,又能防潮防寒。 在新疆广表无垠的草原上,缀满了白色蘑菇似的毡房,由于毡房是由白 色毡子做成的,里面又布置得十分讲究,所以人们称之为“白宫”。 新疆哈萨克族的毡房历史比较悠久。汉武帝时嫁给哈萨克族祖先乌孙 王的江都公主刘细君在《黄鹤》歌中唱到:“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食 兮酪为浆…”这首诗中就描写了毡房。看来,哈萨克的毡房最少也有最 少两千年的历史了。 毡房高一般在三米左右,占地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毡墙 上面是圆形的屋顶。毡房的骨架是戈壁滩上的红柳木做的:外围的墙篱是 用芨芨草编的:横竖交错成菱形的围墙也是用细红柳木做的:连接的材料
的木杆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再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围住,外包白毡。毡 房内,靠门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 哈萨克族的毡房艺术在草原到处可见。毡房内四周是挂壁,地上是花毡, 各种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 哈萨克 妇女中有很多人称得上是民间艺术家,她们编织的毡房外围主带(哈语称 巴斯胡尔),是用一根根彩色毛线,按照一定的图案精织而成的,主要用 来加固毡房的木栅栏,美化毡房。做一条花毡,要经过很多工序,最基本 的材料是民用的各种呢子和布片,把这些呢子和布片剪成毛角花、鹿角花 等图案,精心帖缝在毡子上,构图严谨,色彩协调、美观大方,同时又经 久耐磨。特别是作为姑娘结婚嫁妆的壁挂,是每个毡房必备的装饰品。姑 娘们都要把自己喜爱的花卉、花边图案刺绣和勾绣在上面,有的还在图案 周围镶上金丝,缀上银珠,手法巧妙,是很有欣赏价值的装饰品。铺在毡 房地上,用于隔潮防寒、美化室内环境的补花毡(哈语称“西尔达克”), 大多绣有毛角、鹿角、树枝、云等图案,用红、黑、桔、绿、蓝等色布套 剪,正反对补,虚实相映,图案粗犷豪放,色彩对比强烈,艳丽夺目,充 满草原气息。 哈萨克族毡房内铺着各种花毡,哈萨克语称花毡为“斯尔马克”。妇 女们利用精巧的构思,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用染配成各种色彩的毛线 沿着布剪的图案,千针万线,把两层新毡缜密地缝制在一起,花毡中有黑 底红花、白底黄花、黄边绿叶、绿边白花,五颜六色,把整个毡片点缀得 华丽美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些花毡大小各异,方正有别,用场不 同。长方形的,多铺在毡房地上,专供客人就坐;扇形的则是按照圆形毡 房的角案而制作,做睡觉时的铺毡,既软绵舒适,又能防潮防寒。 在新疆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缀满了白色蘑菇似的毡房,由于毡房是由白 色毡子做成的,里面又布置得十分讲究,所以人们称之为“白宫”。 新疆哈萨克族的毡房历史比较悠久。汉武帝时嫁给哈萨克族祖先乌孙 王的江都公主刘细君在《黄鹤》歌中唱到:“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食 兮酪为浆……”这首诗中就描写了毡房。看来,哈萨克的毡房最少也有最 少两千年的历史了。 毡房高一般在三米左右,占地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毡墙, 上面是圆形的屋顶。毡房的骨架是戈壁滩上的红柳木做的;外围的墙篱是 用芨芨草编的;横竖交错成菱形的围墙也是用细红柳木做的;连接的材料
是牛皮绳和牛筋:门框和门用松木制作。除此之外,要用大量的毡子和毛 绳,整个毡房不用一枚钉子。牧区的哈萨克族一年要搬十几次家,除冬季 外,一年三季都要住这种毡房。这种毡房不仅具有便于携带、坚固和轻便 等优点,而且,拆卸和安装也很容易,一般两个多小时即可“盖”起来, 所以很受牧民的欢迎。 整个毡房看起来用的东西不多,但建造一个毡房得花很大力气。因为 所有的建材全部是用手工加工而成的。就拿作为墙篱的芨芨草来说,都要 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绕有红、黄、绿、白、黑等色毛线,并要排成美 丽、和谐的图案。一座毡房几乎要用上千根芨芨草,这得花多大功夫啊。 毡房的大小是根据房墙的多少来定的。一般的毡房多用六块毡墙。每 块房墙宽约2~3米,高约1.7~2米:如果人口多,经济条件好,可建造8~ 10块房墙的毡房。普通的毡房造价在2007年可达到四五千元。 毡房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不仅使毡房轻便耐用,而且富有浓厚的民族 艺术特色,扎围墙用的彩色主带,宽约20~40公分。全部是用五颜六色的 毛线织成的,花纹美丽大方。这种彩带主要用于捆房墙和房杆的接头处, 不仅起到使毡房牢固的作用,而且使毡房显得“富丽堂皇”。房门制作的 也很讲究,并雕有花纹和绘有图案,吊在门上的毡子也用彩色的绒线,绣 出各种鲜艳夺目的图案,显得大方,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也许有的毡房在外表看,不怎么起眼,但在内部却布置的大方、合 理,井井有条,试想在一个只有30多平方米的毡房内,既要有“客厅”、 “卧室”,又要有“伙房”、“库房”。要安排得好是不容易的。毡房的 门一般朝东开。毡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有 时三代人要住在一个毡房里,他们也会安排得很好。进门左上方是儿子和 儿媳妇的床位,床前挂有缎幔:正中上方摆被、褥、衣、箱等物:右上方 是主人的床位,有的还设有特制的床,一般不允许晚辈在上面坐卧,正中 的农物箱子前,铺有华丽的毡子和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右下方摆有食 物和饮具: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和猎具'正中央的天窗下放铁皮炉。毡房 的四周几乎摆满了东西,中间还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来十几位客人也不 显得拥挤,有时在毡房里举行赛歌会、音乐会和舞会,可想而之这草原上 的“白宫”容量有多大。 四、高昌古城
是牛皮绳和牛筋;门框和门用松木制作。除此之外,要用大量的毡子和毛 绳,整个毡房不用一枚钉子。牧区的哈萨克族一年要搬十几次家,除冬季 外,一年三季都要住这种毡房。这种毡房不仅具有便于携带、坚固和轻便 等优点,而且,拆卸和安装也很容易,一般两个多小时即可“盖”起来, 所以很受牧民的欢迎。 整个毡房看起来用的东西不多,但建造一个毡房得花很大力气。因为 所有的建材全部是用手工加工而成的。就拿作为墙篱的芨芨草来说,都要 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绕有红、黄、绿、白、黑等色毛线,并要排成美 丽、和谐的图案。一座毡房几乎要用上千根芨芨草,这得花多大功夫啊。 毡房的大小是根据房墙的多少来定的。一般的毡房多用六块毡墙。每 块房墙宽约 2~3 米,高约 1.7~2 米;如果人口多,经济条件好,可建造 8~ 10 块房墙的毡房。普通的毡房造价在 2007 年可达到四五千元。 毡房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不仅使毡房轻便耐用,而且富有浓厚的民族 艺术特色,扎围墙用的彩色主带,宽约 20~40 公分。全部是用五颜六色的 毛线织成的,花纹美丽大方。这种彩带主要用于捆房墙和房杆的接头处, 不仅起到使毡房牢固的作用,而且使毡房显得“富丽堂皇”。房门制作的 也很讲究,并雕有花纹和绘有图案,吊在门上的毡子也用彩色的绒线,绣 出各种鲜艳夺目的图案,显得大方,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也许有的毡房在外表看,不怎么起眼,但在内部却布置的大方、合 理,井井有条,试想在一个只有 30 多平方米的毡房内,既要有“客厅”、 “卧室”,又要有“伙房”、“库房”。要安排得好是不容易的。毡房的 门一般朝东开。毡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有 时三代人要住在一个毡房里,他们也会安排得很好。进门左上方是儿子和 儿媳妇的床位,床前挂有缎幔;正中上方摆被、褥、衣、箱等物;右上方 是主人的床位,有的还设有特制的床,一般不允许晚辈在上面坐卧,正中 的衣物箱子前,铺有华丽的毡子和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右下方摆有食 物和饮具;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和猎具’正中央的天窗下放铁皮炉。毡房 的四周几乎摆满了东西,中间还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来十几位客人也不 显得拥挤,有时在毡房里举行赛歌会、音乐会和舞会,可想而之这草原上 的“白宫”容量有多大。 四、高昌古城
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位于吐鲁番 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高昌古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总面积200万平方 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1961年高昌古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2?公里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始建于公 元前1世纪汉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周长 5.4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 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 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 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 登高跳望,全程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 三部分。城垣保存较完整。 外城略呈方形,周长约五公里,占地面二百万平方米。城墙为夯筑,墙基厚 约12米,高11.5米,周长约5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 的士坯,有清楚地夹棍眼:城垣外侧有突出的垛台一“马面”建筑。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 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 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唐代佛教高僧玄类,为了提高佛 教学水平,不畏杀身之祸,于公元629年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 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在高昌,玄 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高昌故城自公元前一世纪 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纪废弃,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了。它是吐鲁番地区千年沧桑的见证。 五、苏公塔 苏公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葡萄乡木纳尔村,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 的伊斯兰教塔。苏公塔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 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 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 两建造。 苏公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
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位于吐鲁番 市东面 40 多公里的三堡乡。高昌古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总面积 200 万平方 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1961 年高昌古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 27 公里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始建于公 元前1世纪汉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周长 5.4 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 12 米,墙高 11.5 米,夯士 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 13 世纪末的战乱 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 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 登高眺望,全程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 三部分。城垣保存较完整。 外城略呈方形,周长约五公里,占地面二百万平方米。城墙为夯筑,墙基厚 约12米,高 11.5 米,周长约 5 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 8-12 厘米,间杂少量 的土坯,有清楚地夹棍眼;城垣外侧有突出的垛台一“马面”建筑。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 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 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唐代佛教高僧玄奘,为了提高佛 教学水平,不畏杀身之祸,于公元 629 年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 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 17 年。在高昌,玄 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高昌故城自公元前一世纪 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纪废弃,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了。它是吐鲁番地区千年沧桑的见证。 五、苏公塔 苏公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 2 公里处的葡萄乡木纳尔村,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 的伊斯兰教塔。苏公塔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建成于公元 1778 年,迄今 已有 230 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 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 7000 两建造。 苏公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 2
公里的木纳村,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 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 7000两建造,额敏和卓死后次年,其次子苏来曼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 苏公塔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 的古塔,全部用青灰色砖建成。高44米,塔基直径为10米,塔身下大上 小,呈园锥形。塔内有螺旋形台阶72级通往顶部。塔身周围不同方向和高 度,设有14个窗口。塔的表面分层砌出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 纹等15种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位于吐鲁番市东南2千 米许一处开阔的空地上,塔的南面就是安乐古城遗址。 苏公塔全是用一式的灰黄色砖砌成的圆形巨塔,塔高44米,基部直径 10米。塔门入口处有两通阴刻石碑立于塔下,一为维吾尔文,一为汉文。 汉文碑记全文如下: 大清乾隆皇帝旧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口领扎萨克口苏来满等。念 额敏和卓自受命以来,寿享八旬三岁。口口上天福庇,并无纤息灾难,保 佑群生,因此报答开恩,虔修塔一座,费银七千两整。爱立碑记,以垂永 远,可为名教,恭报天恩于万一矣。乾隆四十口年端月吉日立。 很明显,修建额敏塔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知遇之恩, 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留芳千古。“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 旁边建一可容纳千人作礼拜的清真寺。塔体简朴,明快,有14种几何 图案和整体向上均匀收缩的圆柱体形,十分悦目。更妙的是塔的内部结构, 这里不用一根木料,而是在塔的中心用砖砌出72级螺旋式阶梯当作中心柱 体,既代替木结构支撑加固了塔身,又可作梯攀登通达塔顶,这是木材奇 缺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们创造的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艺术珍品。 额敏和卓是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由于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 被清王朝册封为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耗银7000多两在额 敏和卓83岁时建成此塔。塔基下的一块石碑,记载着建塔的原委,是额敏 和卓晚年为庆寿、报答安拉的天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流芳干古, “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表达对清朝皇帝的忠诚。该塔近年已 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来这里参观礼拜的人络绎不绝。 与苏公塔相邻的苏公塔礼拜寺,是新疆境内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寺之一 占地2500平方米,室内宽散,建筑庄严、古朴、可容纳上千人做乃玛孜
公里的木纳村,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 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 7000 两建造,额敏和卓死后次年,其次子苏来曼建成于 1777 年,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 苏公塔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 的古塔,全部用青灰色砖建成。高 44 米,塔基直径为 10 米,塔身下大上 小,呈园锥形。塔内有螺旋形台阶 72 级通往顶部。塔身周围不同方向和高 度,设有 14 个窗口。塔的表面分层砌出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 纹等 15 种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位于吐鲁番市东南 2 千 米许一处开阔的空地上,塔的南面就是安乐古城遗址。 苏公塔全是用一式的灰黄色砖砌成的圆形巨塔,塔高 44 米,基部直径 10 米。塔门入口处有两通阴刻石碑立于塔下,一为维吾尔文,一为汉文。 汉文碑记全文如下: 大清乾隆皇帝旧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口领扎萨克口苏来满等。念 额敏和卓自受命以来,寿享八旬三岁。口口上天福庇,并无纤息灾难,保 佑群生,因此报答开恩,虔修塔一座,费银七千两整。爰立碑记,以垂永 远,可为名教,恭报天恩于万一矣。乾隆四十口年端月吉日立。 很明显,修建额敏塔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知遇之恩, 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留芳千古。“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 旁边建一可容纳千人作礼拜的清真寺。塔体简朴,明快,有 14 种几何 图案和整体向上均匀收缩的圆柱体形,十分悦目。更妙的是塔的内部结构, 这里不用一根木料,而是在塔的中心用砖砌出 72 级螺旋式阶梯当作中心柱 体,既代替木结构支撑加固了塔身,又可作梯攀登通达塔顶,这是木材奇 缺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们创造的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艺术珍品。 额敏和卓是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由于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 被清王朝册封为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公元 1777 年),耗银 7000 多两在额 敏和卓 83 岁时建成此塔。塔基下的一块石碑,记载着建塔的原委,是额敏 和卓晚年为庆寿、报答安拉的天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流芳千古,, “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表达对清朝皇帝的忠诚。该塔近年已 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来这里参观礼拜的人络绎不绝。 与苏公塔相邻的苏公塔礼拜寺,是新疆境内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寺之一, 占地 2500 平方米,室内宽敞,建筑庄严、古朴、可容纳上千人做乃玛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