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嘉积中学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1-6题和 13—-15题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其他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泰对艺术ˆ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 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 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 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ˆ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 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 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 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 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 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 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
海南省嘉积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1—6 题和 13—15 题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其他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 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 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 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 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 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 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 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 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 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
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 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 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 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凊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對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 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 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 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 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 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 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一部剧作的灵魂是剧作家从自我情感世界提炼而升华的思想理念。 C.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 2.下列内容不能用来说明“戏剧需要激情”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 美价值 B.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 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C.戏剧性是剧本的基本特征,所以戏剧不能没有戏剧性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 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 一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 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 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 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 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 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 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 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 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一部剧作的灵魂是剧作家从自我情感世界提炼而升华的思想理念。 C.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 2.下列内容不能用来说明“戏剧需要激情”的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 美价值。 B.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 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C.戏剧性是剧本的基本特征,所以戏剧不能没有戏剧性。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 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戏剧和抒情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对立。 B.第一段引述别林斯基的话,是为了说明了富于激情的剧作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C.最后一段引述别林斯基的话,是为了说明戏剧少了抒情性,就失去了生命和灵魂。 D.戏剧和抒情诗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有差异性,戏剧通过动作、人物性格、情节来抒 情,不同于诗歌用语言来抒情。 、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7题。(19分) 胡建传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 慰藉走卒,甚得其心。 时监军御史为奷,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日:我欲有所诛 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①上。建从走卒 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 斩之!遂斩监御史 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 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 亡以帅先土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日:”壁垒已定, 穿逾不由路,是谓奷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军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干 石以下行法焉。臣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制日:“《司马法》日:国容②不入军,军容③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 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 疑焉?“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④相善。 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 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 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⑤门,知吏贼伤奴,辟报
A.戏剧和抒情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对立。 B.第一段引述别林斯基的话,是为了说明了富于激情的剧作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C.最后一段引述别林斯基的话,是为了说明戏剧少了抒情性,就失去了生命和灵魂。 D.戏剧和抒情诗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有差异性,戏剧通过动作、人物性格、情节来抒 情,不同于诗歌用语言来抒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4—7 题。(19 分) 胡建传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 慰藉走卒,甚得其心。 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有所诛, 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①上。建从走卒 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 “斩之!”遂斩监御史。 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 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 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 穿逾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军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 石以下行法焉。'臣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制曰:“《司马法》曰:”国容②不入军,军容③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 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 疑焉?“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④相善。 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 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 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⑤门,知吏贼伤奴,辟报
故不穷审。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 今渭城立其祠。 (节选自《汉书·胡建传》 【注解】①堂皇:又作“堂隍”,官署的厅堂。②国容:国家(平时)的法令制度 ③军容:军中(特殊)的军法制度。 ④丁外人:人名。⑤甲舍:甲级住宅,指公主的住宅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慰藉走卒,甚得其心慰藉:抚慰 B.时监军御史为奸为奸:做奸邪之事 C.执事不诿上诿上:连累上司 D.奔射追吏,吏散走散走:散开行走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约其走卒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诛恶以禁邪焉用亡郑以陪邻 C.欲民先成其虑也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D.或将交刃而誓青取之于蓝而青出于蓝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胡建秉公执法,发现监军御史违法,就带领下属前去捉拿并斩杀了他,为严肃军法 起到了模范作用 B.胡建执法斩杀监军御史,是谨遵军法上所说的“军正执法,不属于将军,将军有罪, 军正可以上奏;二千石以下的校尉都尉,军正都可以依法治理”的条例执行的 C.皇帝的诏书中说:国家的法律不完全适用于军营。因此打消了胡建关于副职执法的 疑虑。 D.胡建扬名是因为在渭城令与帝妹盖主等皇亲国戚的斗争中,表现出的不畏权贵.敢 于同恶势力斗争得精神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5分) 译文: (2)壁垒已定,穿逾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5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谒金门怀故居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词人 8.“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故不穷审。大将军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 今渭城立其祠。 (节选自《汉书·胡建传》 【注解】①堂皇:又作“堂隍”,官署的厅堂。②国容:国家(平时)的法令制度。 ③军容:军中(特殊)的军法制度。 ④丁外人:人名。⑤甲舍:甲级住宅,指公主的住宅。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所以慰.藉.走卒,甚得其心 慰藉:抚慰 B.时监军御史为奸.. 为奸:做奸邪之事 C.执事不诿上.. 诿上:连累上司 D.奔射追吏,吏散走.. 散走:散开行走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乃.约其走卒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诛恶以.禁邪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欲民先成其.虑也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D. 或将交刃而.誓 青取之于蓝而.青出于蓝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胡建秉公执法,发现监军御史违法,就带领下属前去捉拿并斩杀了他,为严肃军法 起到了模范作用。 B.胡建执法斩杀监军御史,是谨遵军法上所说的“军正执法,不属于将军,将军有罪, 军正可以上奏;二千石以下的校尉都尉,军正都可以依法治理”的条例执行的。 C.皇帝的诏书中说:国家的法律不完全适用于军营。因此打消了胡建关于副职执法的 疑虑。 D.胡建扬名是因为在渭城令与帝妹盖主等皇亲国戚的斗争中,表现出的不畏权贵.敢 于同恶势力斗争得精神。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 分) (1)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壁垒已定,穿逾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谒金门 怀故居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词人。 8.“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5分) 答 9.“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答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8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 夜吟应觉月光寒。 似曾相识燕归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 柳暗花明又一村。 (7)不畏浮云遮望眼, 甲光向日金鳞开 乙选考题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能跨大题选做小题。 请在答题卷上你所选的题号前打“√”!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小说,回答(1)—(4)题 信任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 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他整理好详细资料后,再由将 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 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 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 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 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
(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 8 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 。 (2) ,夜吟应觉月光寒。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 。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6) ,柳暗花明又一村。 (7)不畏浮云遮望眼, 。 (8) ,甲光向日金鳞开。 乙 选考题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能跨大题选做小题。 请在答题卷上你所选的题号前打“√”!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小说,回答(1)—(4)题。 信 任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 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他整理好详细资料后,再由将 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 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 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 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 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
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 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 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 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竟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 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 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土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 全国人民的赞叹。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 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 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 一种阴泠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 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 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岀了手枪。斯曼岀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
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 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 着他。”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 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 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 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 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 全国人民的赞叹。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 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 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 一种阴冷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 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 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
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 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 他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 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 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 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 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 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复仇为暗线 B.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士埋下 了伏笔。 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他一种 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造作。 D.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 仇人的儿子 E.文章结尾虽然没有交代将军为谁所杀,但却暗示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竞会杀害自己。 (2)小说以“信任”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3)请分析小说中将军的形象。(6分)
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 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 他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 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 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 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 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 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两项是( )( )(5 分) A.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复仇为暗线。 B.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士埋下 了伏笔。 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他一种 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造作。 D.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 仇人的儿子。 E.文章结尾虽然没有交代将军为谁所杀,但却暗示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竟会杀害自己。 (2)小说以“信任”为题,有什么作用?。(6 分) (3)请分析小说中将军的形象。(6 分)
(4)关于小说结尾段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 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一(4)题 朱自清先生 冯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 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 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目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 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 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 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 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 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 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 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 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 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 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
(4)关于小说结尾段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 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朱自清先生 冯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 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 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 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 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 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 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 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 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 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 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 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 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 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
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 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 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 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 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 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晩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 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 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 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 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 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 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 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 该怎样呢?毎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 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 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九四八年,北京
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 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 ——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 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 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 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 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 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 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 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 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 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 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 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 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 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年,北京
1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 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B.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先生是《雪朝》的作者之 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先生质 朴的品质 C.文中的“迁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有深厚情感 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D.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朱自清先生对作者的委婉批评。这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朋友的宽 容——即使朋友说错了,也要先肯定 E.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知 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 (2)文章结尾一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6分) (3)文章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析。(6分) (4)朱自清先生对人过于宽容,甚至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而第 五段又说他“绝不宽容”,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探究。(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有限的篇幅里概述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就像用一块砖头做样品来兜售房屋,要 别人从这块砖头见出楼房的全貌,这不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吗! B.裕发商场才开张,隆兴百货又敲响了开业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C.有很多我们的义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都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 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 D.虽然有数百篇小小说佳作入选多种选本和语文教材,但真正被社会认可并可能被写 进文学史的小小说作家,实属雪泥鸿爪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生灵涂炭,杜甫也因之辗转流离, 漂泊湖川,最后客死他乡 B.要修复被损毁的穿越海底的通讯光纤电缆,最困难的不是确定光纤电缆损毁的具体
1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两项是( )( )(5 分) A.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 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B.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先生是《雪朝》的作者之 一,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先生质 朴的品质。 C.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有深厚情感 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D.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朱自清先生对作者的委婉批评。这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朋友的宽 容——即使朋友说错了,也要先肯定。 E.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知 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 (2)文章结尾一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6 分) (3)文章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析。(6 分) (4)朱自清先生对人过于宽容,甚至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而第 五段又说他“绝不宽容”,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探究。(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在有限的篇幅里概述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就像用一块砖头做样品来兜售房屋,要 别人从这块砖头见出楼房的全貌,这不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吗! B.裕发商场才开张,隆兴百货又敲响了开业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 C.有很多我们的义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都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 这些都是罄竹难书 ....,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 D.虽然有数百篇小小说佳作入选多种选本和语文教材,但真正被社会认可并可能被写 进文学史的小小说作家,实属雪泥鸿爪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 分) A.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生灵涂炭,杜甫也因之辗转流离, 漂泊湖川,最后客死他乡。 B.要修复被损毁的穿越海底的通讯光纤电缆,最困难的不是确定光纤电缆损毁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