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上潮到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 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 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中土意识。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 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足 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德 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中 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的 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为其 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侵略 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上讲 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调军事 技术的发展。 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化 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强调“和为贵”。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
绝密★启用前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 现 代文阅读(3 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 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上潮到 1200 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 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 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中土意识。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 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足 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德 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中 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的 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为其 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侵略 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上讲, 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调军事 技术的发展。 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化 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强调“和为贵”。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
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想。 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诚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慍而致战”,“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可以说,中 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具有 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三,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一个文明的毁灭往往 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围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原 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 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不但没 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反而会无气大伤,遭受严重控败。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 汤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失 的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槭 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 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人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主动回撒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 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 围,中国绝不会走所谓“国强必霸”之路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年第10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A.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奇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具体表现了中国军 事的防御思想 B.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使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原始驱动力 C.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集因,即中国文化本质上 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D.正是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 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水远不称霸 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论述中国军事防御思想与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时,作者指出不同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B.本文第三段以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 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想。 “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慍而致战”,“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可以说,中 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具有 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三,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一个文明的毁灭往往 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围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原 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 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不但没 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反而会无气大伤,遭受严重控败。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 汤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失败 的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槭。 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 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人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主动回撒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 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 围,中国绝不会走所谓“国强必霸”之路。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 年第 10 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 分) ( ) A.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奇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具体表现了中国军 事的防御思想。 B.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使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原始驱动力。 C.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集因,即中国文化本质上 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D.正是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 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水远不称霸。 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论述中国军事防御思想与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时,作者指出不同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B.本文第三段以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 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C.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者其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出了 解决问题的办法,层次分明。 D.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比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面不是谋杀。”可以用 来佐证“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 3.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文化的一项是(3分)() A.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把“天人合”视 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非攻”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 平的根本途径。 B.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 明 C.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 欺寡、强凌弱。”给所经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 D.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 明的伟大实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调查发现,82.55%的高校有报纸;84.29%的高校有广播:46.07%的高校有新闻网 71.2%的高校有通讯社:45.9%的高校有电视台:39.62%的高校有新闻类杂志:87.26% 的高校有微信公众号;72.25%的高校有微博。可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 信公众号发展迅速,跃居第一位。报纸、广播、微博等紧随其后。 对比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1年发布的《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传统校园 媒体数量均有缩减。其中报纸下降8.95%,广播下降5.91%,电视台下降12.1%,新 闻类杂志波动最小,下降0.33%。传统的校园媒体形态中,仅通讯社类校园媒体呈上升 趋势,上升1.6% 相比其他类型的校园媒体,校园电视台需要的技术、资金投入较多,专业性更强, 普及率相对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64.57%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 产能力,生产的视频类型最主要的三种为文艺娱乐类(74.32%),新闻类(61.08%), 谈话类(42.16%)
C.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者其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出了 解决问题的办法,层次分明。 D.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比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面不是谋杀。”可以用 来佐证“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 3.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文化的一项是(3 分) ( ) A.早在 2000 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把“天人合”视 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非攻”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 平的根本途径。 B.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 明。 C.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 欺寡、强凌弱。”给所经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 D.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 明的伟大实践。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调查发现,82.55%的高校有报纸;84.29%的高校有广播;46.07%的高校有新闻网; 71.2%的高校有通讯社;45.9%的高校有电视台;39.62%的高校有新闻类杂志;87.26% 的 高校有微信公众号;72.25%的高校有微博。可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 信公众 号发展迅速,跃居第一位。报纸、广播、微博等紧随其后。 对比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2011 年发布的《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传统校园 媒体数量均有缩减。其中报纸下降 8.95%,广播 下降 5.91%,电视台下降 12.1%,新 闻类杂志波动最小,下降 0.33%。传统的校园媒体形态中,仅通讯社类校园媒体呈上升 趋势, 上升 1.6%。 相比其他类型的校园媒体,校园电视台需要的技术、资金投入较多,专业性更强, 普及率相对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64.57%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 产能力,生产的视频类型最主要的三种为文艺娱乐类(74.32%),新闻类(61.08%), 谈话类 (42.16%)
调査发现,融合型校园媒体大幅增加。在此次调査中,4.19%的校园媒体组织仅有 一种媒体形态,其他校园媒体组织均具有一种以上的媒体类型。而在《2011-年校园媒体 发展白皮书》中,单一类型的校园媒体组织占总数的76.7% 数据显示,39.92%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以前成立,16.53%在2013年成立, 2014年到达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的高峰期,比例为24.6%;2014年以后,校园微信公 众号成立趋势减缓,2015年成立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为13.91%,2016年仅为5.04%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汹涌而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校园媒体顺势转型,通过开通微信公 众号等新的媒体形态寻求长远发展。在已经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的校园媒体类型中, 92.37%的通讯社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7.65%的纸媒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2.86%的电视 台有微信公众号,广播(电台)有78.02%,网站有76.32%。 (摘编自《2016年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 材料二: 现在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几乎是手不离机。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新媒体平台中获 取最新信息。 校园市场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大学生是“下一代消费者”,是未来的消费主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下一代消费者、保持品牌的持续年轻态。从2013年开始,广告 主数量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量率。2016年,校园广告主數量达95万个,预估2017年会 达到120万个,随着消费升级和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子女进入大学,未来进行校园营销 的企业将会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传统媒体并不能高效地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高校新媒体的出现,部 分解决了这一困扰,但投放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70%的高校新媒体主要通过软文 广告来实现盈利,在当下的高校品牌营销,软文投放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企业营销诉求。 (摘编自《2016年中国高校新媒体蓝皮书》 材料三: 当前一些校媒的“媒体融合”只能算作“多媒体合作”,并没能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 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没有丰富受众的信息获取体验,反而不少受众产生了信息雷同 的阅读疲劳。 (摘编自左军《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状况硏究》) 材料四: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很多优势,如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用
调查发现,融合型校园媒体大幅增加。在此次调查中,4.19%的校园媒体组织仅有 一种媒体形态,其他校园媒体组织均具有一种以上的媒体类型。而在《2011 年校园媒体 发展白皮书》中,单一类型的校园媒体组织占总数的 76.7%。 数据显示,39.92%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在 2013 年以前成立,16.53%在 2013 年成立, 2014 年到达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的高峰期,比例为 24.6%;2014 年以后,校园微信公 众号成立趋势减缓,2015 年成立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为 13.91%,2016 年仅为 5.04%。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汹涌而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校园媒体顺势转型,通过开通微信公 众号 等新的媒体形态寻求长远发展。在已经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的校园媒体类型中, 92.37%的通讯社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7.65%的纸媒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2.86%的电视 台有微信公众号, 广播(电台)有 78.02%,网站有 76.32%。 (摘编自《2016 年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 材料二: 现在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几乎是手不离机。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新媒体平台中获 取最新信息。 校园市场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大学生是“下一代消费者”,是未来的消费主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下一代消费者、保持品牌的持续年轻态。从 2013 年开始,广告 主数量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量率。2016 年,校园广告主數量达 95 万个,预估 2017 年会 达到 120 万个,随着消费升级和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子女进入大学,未来进行校园营销 的企业将会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传统媒体并不能高效地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高校新媒体的出现,部 分解决了这一困扰,但投放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70%的高校新媒体主要通过软文 广告来实现盈利,在当下的高校品牌营销,软文投放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企业营销诉求。 (摘编自《2016 年中国高校新媒体蓝皮书》) 材料三: 当前一些校媒的“媒体融合”只能算作“多媒体合作”,并没能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 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没有丰富受众的信息获取体验,反而不少受众产生了信息雷同 的阅读疲劳。 (摘编自左军《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状况研究》) 材料四: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很多优势,如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用
户参与感强等。 材料五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微倍公 众号的普及率跃居第一位。 B.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髙校传统校园媒体数量,除通讯社类校园媒体略有上升外,其 余的均不同程度地呈现缩减趋势。 C.超过六成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生产的视频有文艺娱乐类,新闻类等, 这表明,视频类节目将迎来大发展时期 D.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髙校传统校园媒体转型加快,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 态以求长远发展是一大趋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校园电视台普及率相对偏低,是因为校园电视台相较于其他校园媒体需要投入更多的 技术与资金,而且专业性更强 B.2014年以后,中国髙校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这表明这种校园新媒体必将被 其他类型校园新媒体取代
户参与感强等。 材料五: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微倍公 众号的普及率跃居第一位。 B.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髙校传统校园媒体数量,除通讯社类校园媒体略有上升外,其 余的均不同程度地呈现缩减趋势。 C. 超过六成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生产的视频有文艺娱乐类,新闻类等, 这表明,视频类节目将迎来大发展时期。 D.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髙校传统校园媒体转型加快,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 态 以求长远发展是一大趋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校园电视台普及率相对偏低,是因为校园电视台相较于其他校园媒体需要投入更多的 技术与资金,而且专业性更强。 B. 2014 年以后,中国髙校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这表明这种校园新媒体必将被 其他类型校园新媒体取代
C.现在的校园媒体融合,不是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只是多媒 体合作,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感。 D.髙校新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它以软文广告等形式实 现盈利,这是传统媒体办不到的 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髙校校园新媒体为什么具有很高的营销价值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窗的猫 王伟锋 林老太这次住院,是因为对窗的两只猫。 两只小猫,通体雪白,相互依偎,趴卧在对面六楼的窗沿上。林老太揉揉眼睛,没 错儿,是两只小猫,描耳朵支棱着,像是在倾听楼下的什么动静。会是什么动静呢? 以至于它们那么认真专注,又有耐心。几个小时过去,它们依然趴在窗沿上,一动不动。 这让林老太感到好奇。她费劲儿打开纱窗,两只手支撐住身子,试探着,努力往楼 下张望。楼下除了散乱的进进出出的人和车,什么也没有。 林老太是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时候,偶然望见这两只小猫的。电视是儿子孝敬的。说 是在看,其实跟听电视也不差多少。林老太守寡多年,将儿子拉扯大,自是吃了不少苦 长年累月地操劳,加上走投无路时深夜里的悲泣,林老太的眼睛,早就沤“瞎”了,看 东西总像隔了层什么。 隔了层什么呢?林老太想想,幽自己一默说:我与这个世界,只是隔着一层毛玻璃 的距离。幽默归幽默,去掉虚幻的毛玻璃,世界依然是坚硬的现实。 对林老太来说,现实的问题就是,儿子还没女朋友呢。儿子不是没谈过,有次还把 女孩子带回家里来,林老太一激动,就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给她。但那女孩子与她似乎 只有一个红包的緣分,之后彼此再未谋面。 中午,外面起风了。风很大,在楼宇间往来穿梭,发出低沉或尖利的呜呜声。林老 太一惊,赶紧去阳台收拾衣物,又一个接一个把窗子关严实 这么大的风,两只小猫怎么样了?林老太不时朝对窗张望。两只小猫仍然待在窗沿 上,几乎半个身子探出来。万一,风把猫刮下楼一一虽说猫有九命,林老太心里还是不 由得打了个寒战
C.. 现在的校园媒体融合,不是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只是多媒 体合作,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感。 D. 髙校新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它以软文广告等形式实 现盈利,这是传统媒体办不到的。 6.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高校校园新媒体为什么具有很高的营销价值。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窗的猫 王伟锋 林老太这次住院,是因为对窗的两只猫。 两只小猫,通体雪白,相互依偎,趴卧在对面六楼的窗沿上。林老太揉揉眼睛,没 错儿,是两只小猫, 描耳朵支棱着,像是在倾听楼下的什么动静。会是什么动静呢? 以至于它们那么认真专注,又有耐心。几个小时过去,它们依然趴在窗沿上,一动不动。 这让林老太感到好奇。她费劲儿打开纱窗,两只手支撐住身子,试探着,努力往楼 下张望。楼下除了散乱的进进出出的人和车,什么也没有。 林老太是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时候,偶然望见这两只小猫的。电视是儿子孝敬的。说 是在看,其实跟听电视也不差多少。林老太守寡多年,将儿子拉扯大,自是吃了不少苦。 长年累月地操劳,加上走投无路时深夜里的悲泣,林老太的眼睛,早就沤“瞎”了,看 东西总像隔了层什么。 隔了层什么呢?林老太想想,幽自己一默说:我与这个世界,只是隔着一层毛玻璃 的距离。幽默归幽默,去掉虚幻的毛玻璃,世界依然是坚硬的现实。 对林老太来说,现实的问题就是,儿子还没女朋友呢。儿子不是没谈过,有次还把 女孩子带回家里来,林老太一激动,就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给她。但那女孩子与她似乎 只有一个红包的緣分,之后彼此再未谋面。 中午,外面起风了。风很大,在楼宇间往来穿梭,发出低沉或尖利的呜呜声。林老 太一惊,赶紧去阳台收拾衣物,又一个接一个把窗子关严实。 这么大的风,两只小猫怎么样了?林老太不时朝对窗张望。两只小猫仍然待在窗沿 上,几乎半个身子探出来。万一,风把猫刮下楼——虽说猫有九命,林老太心里还是不 由得打了个寒战
她甚至听到了猫的叫声,凄然迷离,又无助,一声一声,如百爪挠心,挠得林老太 站起来又坐下去。她终于忍不住了,决定给儿子打个电话。儿子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饭。 儿子孝顺,早餐做好后,顺便把中餐也准备了,林老太只需热一热。 电话接通,儿子警觉地问她什么事。她不能让儿子担心,就装作很随意的样子,说 起了对窗的两只猫。几番对话下来,儿子终于释然,说,什么猫啊狗的,我一上午忙得 够呛,资料还没整理完呢。儿子再三追问,老妈,除了猫的事一一还有没有什么人的 事 林老太默然无语,边在心里嗔怪儿子,边挂断了电话。她暗自埋怨,这是瞎橾的什 么心。但她偏是个藏不住事儿的人,越是想放下,心里越是放不下。林老太打开防盗 门,得想办法提醒一下对窗。 就在下楼时,林老太不慎滑倒,顺着楼梯滚落下去 好在伤得不重,右腿和左臂轻度骨折,需要住院治疗。儿子赶到医院,林老太已经 打上了厚厚的石骨,躺在病床上轻声呻吟。 护士打针的动作很娴熟,林老太却疼在心里。不过,发现年轻护士的姣好的身材, 虽然隔层口罩看不清容颜,但林老太还是为之一振,让儿子请假来陪护,说不定和哪个 小护士就谈上了。林老太心头的阴云消散了许多 林老大也没高兴糊涂,她坚持要儿子回去一趟,提醒对窗人家。 儿子拗不过,只好照办。先是打车回家,取了母亲住院所需的衣物,然后气喘吁吁 爬上对面的六楼,敲响了厚重的防盗门。 很长时间,不见开门。对门儿倒是有人睡眼惺忪地出来,狐疑地打量他良久。搞清 事情原委,那人慢慢回忆说,里面好像住着一位老人,有些日子了吧,没见老人出来过 几经周折,老人的电话始终打不通,亲友又都在外地,虽万分焦急,但确实一时难 以赶来。那就报警。警察找来了开锁公司的人。 打开门进去,众人这才发现,老人赤身裸体,倒在卫生间里。他的身子半弓,如 只趴卧的大猫。白瓷砖上,是一摊暗红的血迹。人已经昏迷,所幸尚有呼吸。众人七手 八脚,齐心协力将老人抬上救护车。之后,儿子恍然记起两只猫的事,赶紧再次飞身冲 上六楼阳台看。 哪里是两只猫,分明是一双雪白的鞋子。包着卫生纸的鞋帮高高竖起,可不就像猫 的两只耳朵嘛!
她甚至听到了猫的叫声,凄然迷离,又无助,一声一声,如百爪挠心,挠得林老太 站起来又坐下去。她终于忍不住了,决定给儿子打个电话。儿子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饭。 儿子孝顺,早餐做好后,顺便把中餐也准备了,林老太只需热一热。 电话接通,儿子警觉地问她什么事。她不能让儿子担心,就装作很随意的样子,说 起了对窗的两只猫。几番对话下来,儿子终于释然,说,什么猫啊狗的,我一上午忙得 够呛,资料还没整理完呢。儿子再三追 问,老妈,除了猫的事——还有没有什么人的 事? 林老太默然无语,边在心里嗔怪儿子,边挂断了电话。她暗自埋怨,这是瞎橾的什 么心。但她偏是个 藏不住事儿的人,越是想放下,心里越是放不下。林老太打开防盗 门,得想办法提醒一下对窗。 就在下楼时,林老太不慎滑倒,顺着楼梯滚落下去…… 好在伤得不重,右腿和左臂轻度骨折,需要住院治疗。儿子赶到医院,林老太已经 打上了厚厚的石骨,躺在病床上轻声呻吟。 护士打针的动作很娴熟,林老太却疼在心里。不过,发现年轻护士的姣好的身材, 虽然隔层口罩看不清容颜,但林老太还是为之一振,让儿子请假来陪护,说不定和哪个 小护士就谈上了。林老太心头的阴云消散了许多。 林老大也没高兴糊涂,她坚持要儿子回去一趟,提醒对窗人家。 儿子拗不过,只好照办。先是打车回家,取了母亲住院所需的衣物,然后气喘吁吁 爬上对面的六楼, 敲响了厚重的防盗门。 很长时间,不见开门。对门儿倒是有人睡眼惺忪地出来,狐疑地打量他良久。搞清 事情原委,那人慢慢回忆说,里面好像住着一位老人,有些日子了吧,没见老人出来过。 几经周折,老人的电话始终打不通,亲友又都在外地,虽万分焦急,但确实一时难 以赶来。那就报警。警察找来了开锁公司的人。 打开门进去,众人这才发现,老人赤身裸体,倒在卫生间里。他的身子半弓,如一 只趴卧的大猫。白瓷砖上,是一摊暗红的血迹。人已经昏迷,所幸尚有呼吸。众人七手 八脚,齐心协力将老人抬上救护车。之后,儿子恍然记起两只猫的事,赶紧再次飞身冲 上六楼阳台看。 哪里是两只猫,分明是一双雪白的鞋子。包着卫生纸的鞋帮高高竖起,可不就像猫 的两只耳朵嘛!
已是夜半时分,林老太正闭着眼睛假寐,儿子轻手轻脚走过来,替她掖了下被角。 林老太忽地睁开眼睛,盯着儿子。儿子将手机伸到林老太跟前,打开按键,给她看。屏 幕上,两只小猫在沙发上嬉戏,亲密无间,一个赛一个漂亮 林老太满意地笑了。她眨了眨眼睛,顿觉困意袭来,遂暂时忘却身上的疼痛,打了 个大哈欠,接着很快便响起了均匀的鼾声。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6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与这个世界,只是隔着一层毛玻璃的距离”,这句话表现了林老太因守寡后 生活坚难而痛苦悲伤,以致患了眼疾,也表现了林老太和这现实世界的隔阂 B.“在楼宇间往来穿梭,发出低沉或尖利的呜呜声”,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 一场大风,既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林老太晚年的心病是儿子的婚事,在医院里,她“心头的阴云消散了许多”,就 是因为她想到儿子来医院就会和护士谈恋爱,可见她爱子至深。 D.结尾处揭示了两只小猫是一双雪白的鞋子,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 文章前面有多处伏笔,比如小猫几个小时不动。 8.这篇小说有两条叙事主线,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6分) 9.“对窗的猫”在文中有什么意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段达,武威姑臧人也。父严,周朔州刺史。达在周,年始三岁,袭爵襄垣县公。及长, 身长八尺,美须髯,便弓马。高祖为丞相,以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及践阼,为左直 斋,累迁车骑将军,兼晋王参军。高智惠、李积等之作乱也,达率众一万,击定方、滁二州, 赐缣千段,迁进仪同。又破汪文进等于宣州,加开府,赐奴婢五十口,绵绢四千段。 仁寿初,太子左卫副率。大业初,以蕃邸之旧,拜左翊卫将军。征吐谷浑,进位金紫光 禄大夫。帝征辽东,百姓苦役,平原祁孝德、清河张金称等并聚众为群盗,攻陷城邑,郡县 不能御。帝令达击之,数为金称等所挫,亡失甚多。诸贼轻之,号为段姥。后用邮令杨善会 之计,更与贼战,方致克捷。还京师,以公事坐免。明年,帝征辽东,以达留守涿郡。俄复 拜左翊卫将军。高阳魏刀兒聚众十余万,自号历山飞,寇掠燕赵。达率涿郡通守郭绚击败之
已是夜半时分,林老太正闭着眼睛假寐,儿子轻手轻脚走过来,替她掖了下被角。 林老太忽地睁开眼睛,盯着儿子。儿子将手机伸到林老太跟前,打开按键,给她看。屏 幕上,两只小猫在沙发上嬉戏,亲密无间,一个赛一个漂亮。 林老太满意地笑了。她眨了眨眼睛,顿觉困意袭来,遂暂时忘却身上的疼痛,打了 个大哈欠,接着很快便响起了均匀的鼾声。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 年第 6 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与这个世界,只是隔着一层毛玻璃的距离”,这句话表现了林老太因守寡后 生活坚难而痛苦悲伤, 以致患了眼疾,也表现了林老太和这现实世界的隔阂。 B.“在楼宇间往来穿梭,发出低沉或尖利的呜呜声”,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 一场大风,既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林老太晚年的心病是儿子的婚事,在医院里,她“心头的阴云消散了许多”,就 是因为她想到儿子来医院就会和护士谈恋爱,可见她爱子至深。 D.结尾处揭示了两只小猫是一双雪白的鞋子,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 文章前面有多处伏笔, 比如小猫几个小时不动。 8.这篇小说有两条叙事主线,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6 分) 9.“对窗的猫”在文中有什么意义?(6 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段达,武威姑臧人也。父严,周朔州刺史。达在周,年始三岁,袭爵..襄垣县公。及长, 身长八尺,美须髯,便弓马。高祖为丞相,以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及践阼..,为左直 斋,累迁车骑将军,兼晋王参军。高智惠、李积等之作乱也,达率众一万,击定方、滁二州, 赐缣千段,迁进仪同。又破汪文进等于宣州,加开府,赐奴婢五十口,绵绢四千段。 仁寿初,太子左卫副率。大业初,以蕃邸之旧,拜左翊卫将军。征吐谷浑,进位金紫光 禄大夫。帝征辽东,百姓苦役,平原祁孝德、清河张金称等并聚众为群盗,攻陷城邑,郡县 不能御。帝令达击之,数为金称等所挫,亡失甚多。诸贼轻之,号为段姥。后用鄃令杨善会 之计,更与贼战,方致克捷。还京师,以公事坐免。明年,帝征辽东,以达留守涿郡。俄复 拜左翊卫将军。高阳魏刀兒聚众十余万,自号..历山飞,寇掠燕赵。达率涿郡通守郭绚击败之
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梼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芃 十二年,帝幸江都宫,诏达与太府卿元文都留守东都。李密据洛口,纵兵侵掠城下,达与监 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霍举率内兵出御之。颇有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王充之败也,密复进 据北芒,来至上春门,达与判左丞郭文懿、尚书韦津出兵拒之。达见贼盗,不阵而走,为密 所乘,军大溃,津没于阵。由是贼势日盛。及帝崩于江都,达与元文都等推越王侗为主,署 开府仪同三司,兼纳言,封陈国公。元文都等谋诛王充也,达阴告充,为之内应。及事发, 越王侗执文都于充,充基德于达,特见崇重。既破李密,达等劝越王加充九锡备物,寻讽令 禅让。充僭尊号,以达为司徒。及东都平,坐诛,妻子籍 (选自 《隋书列传卷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 为怯芃 B.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 为怯芃 C.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 为怯芃 D.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 为怯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爵原指有爵位者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而其余继承人则减等袭爵 B.践阼即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有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祚有“登基”意。 C.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一般有自号和赠号,一人只能一生一号。 D.籍没是对罪犯家产清查登记予以没收的制度,古代妻儿家眷等如同财物,在籍没之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年的段达形貌高大俊美,有武力,深受高祖赏识而视为亲信,曾因率军平定高智惠 李积等的叛乱有功,受朝廷提拔赏赐 B.帝征伐辽东,百姓苦于役事而聚众为盜,攻陷城邑,段达受命征讨,始故意数为敌军 所败,让对方心生轻敌,后一举将其打败
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芃。 十二年,帝幸江都宫,诏达与太府卿元文都留守东都。李密据洛口,纵兵侵掠城下,达与监 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霍举率内兵出御之。颇有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王充之败也,密复进 据北芒,来至上春门,达与判左丞郭文懿、尚书韦津出兵拒之。达见贼盗,不阵而走,为密 所乘,军大溃,津没于阵。由是贼势日盛。及帝崩于江都,达与元文都等推越王侗为主,署 开府仪同三司,兼纳言,封陈国公。元文都等谋诛王充也,达阴告充,为之内应。及事发, 越王侗执文都于充,充甚德于达,特见崇重。既破李密,达等劝越王加充九锡备物,寻讽令 禅让。充僭尊号,以达为司徒。及东都平,坐诛,妻子 籍. 没.。 (选自 《隋书列传卷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 为怯芃 B.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 为怯芃 C.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 为怯芃 D.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 为怯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袭爵原指有爵位者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而其余继承人则减等袭爵。 B.践阼即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有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祚有“登基”意。 C.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一般有自号和赠号,一人只能一生一号。 D. 籍没是对罪犯家产清查登记予以没收的制度,古代妻儿家眷等如同财物,在籍没之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年的段达形貌高大俊美,有武力,深受高祖赏识而视为亲信,曾因率军平定高智惠、 李积等的叛乱有功,受朝廷提拔赏赐。 B. 帝征伐辽东,百姓苦于役事而聚众为盗,攻陷城邑,段达受命征讨,始故意数为敌军 所败,让对方心生轻敌,后一举将其打败
C.帝幸江都宫,李密纵兵侵掠至东都城下,情势危急,段达与监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 霍举率皇宫卫军出城应敌,并击退敌人。 D.段达生于官宦之家,一生颇多武功,屡有建树,隋朝灭亡后,先后效力于越王侗和王 充,但最终没有善终,家人也因之受到牵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达见贼盗,不阵而走,为密所乘,军大溃,津没于阵。 (2)及事发,越王侗执文都于充,充甚德于达,特见崇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 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15.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郦道元在《三峡》巾写山,先正面描写山之相连和高耸,再用 ”侧面烘托,表现出三峡的雄险气势
C. 帝幸江都宫,李密纵兵侵掠至东都城下,情势危急,段达与监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 霍举率皇宫卫军出城应敌,并击退敌人。 D. 段达生于官宦之家,一生颇多武功,屡有建树,隋朝灭亡后,先后效力于越王侗和王 充,但最终没有善终,家人也因之受到牵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达见贼盗,不阵而走,为密所乘,军大溃,津没于阵。 (2)及事发,越王侗执文都于充,充甚德于达,特见崇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 阁 夜①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 ①766 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 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15.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6 分) ( 三 ) 名篇名句默 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 郦道元在《三峡》巾写山,先正面描写山之相连和高耸,再用 “ , ”侧面烘托,表现出三峡的雄险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