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记叙散文 ★第一课时·复习《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把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文言句式。 3、熟读成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文言知识梳理 【教学内容】 、课前检测 1、文学知识填空 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 所作 ②《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称为“ ③春秋时期有、 五等爵位 2、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氾阙 南:佚 之狐;夜缒 而出:共其乏困 秦:;杞 逢孙;不知 3、字形(填空) ①bi 帚自珍;遮 瑜互见:自顾不 迩闻名 二、课文内容复习 1、结构梳理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填空) 第01段 第02段: 第03段: 第04段: 2、内容探究 (1)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异:郑伯: 烛之武: (2)晋文公最终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缘由退兵,你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 (3)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3、语段赏析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曲折委婉,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必修一第二单元 古代记叙散文 ★第一课时·复习《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把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文言句式。 3、熟读成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文言知识梳理 【教学内容】 一、课前检测 1、文学知识填空 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__ __所作。 ②《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称为“______”。 ③春秋时期有__、__、__、__、__五等爵位。 2、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氾.___南;佚.___之狐;夜缒.___而出;共.___其乏困; 阙.___秦;杞.___子;逢.___孙;不知.___ 3、字形(填空) ①bì、___帚自珍;遮___;___端; ②xiá、___瑜互见;自顾不___;___迩闻名 二、课文内容复习 1、结构梳理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填空) 第01段:________; 第02段:________; 第03段:________; 第04段:________。 2、内容探究 ⑴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___________ 异:郑伯:________;烛之武:_________ ⑵晋文公最终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缘由退兵,你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 ⑶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3、语段赏析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曲折委婉,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 国庄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曲折委 婉,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十分优美的外交辞令。 ①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君之所知也。”说明_ ⑤“夫晋,何厌之有?”至“唯君图之。”指出 三、文言知识归类(填空)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失其所与,不知 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古今异义 ①且贰于楚也。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行李之往来。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亦去之。 3、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③夜缒而出。 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⑤越国以鄙远。 ⑥共其乏困。 ⑦既东封郑 ⑧若不阙秦 ⑨阙秦以利晋。 ⑩因人之力而敝之,不 4、一词多义(实词和虚词) 封、①既东封郑。 ②肆其西封 之、①唯君图之 ②子犯请击之。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臣之壮也。 其、①君知其难也 ②吾其还也。 ③以其无礼于晋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 国庄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曲折委 婉,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十分优美的外交辞令。 ①“_____,________。”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________________。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_______________。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君之所知也。”说明_______________。 ⑤“夫晋,何厌之有?”至“唯君图之。”指出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知识归类(填空) 1、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失其所与,不知。 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古今异义 ①且贰于楚也。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行李之往来。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亦去之。 3、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③夜缒而出。 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⑤越国以鄙远。 ⑥共其乏困。 ⑦既东封郑。 ⑧若不阙秦。 ⑨阙秦以利晋。 ⑩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一词多义(实词和虚词) 封.、①既东封郑。 ②肆其西封。 之.、①唯君图之。 ②子犯请击之。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臣之壮也。 其.、①君知其难也。 ②吾其还也。 ③以其无礼于晋
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以乱易整。 ④越国以鄙远。 而、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示判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定] (2)、宾语前置句 ①夫晋,何厌之有? (3)、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 无礼”] (4)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四、练习和作业 1、完成“文言知识归类”填空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见资料 ●●必修1·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课前检测 1、文学知识填空 ①编年;左丘明②春秋三传③公、侯、伯、子、 2、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3、字形 二、课文复习 1、梳理结构 2、内容探究
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以乱易整。 ④越国以鄙远。 而.、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示判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定] ⑵、宾语前置句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⑶、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 无礼”] ⑷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四、练习和作业 1、完成“文言知识归类”填空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见资料 ●●必修 1·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一、课前检测 1、文学知识填空 ①编年;左丘明②春秋三传③公、侯、伯、子、男 2、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3、字形 二、课文复习 1、梳理结构 2、内容探究
3、语段赏析 三、文言知识归类 1、通假字 ①已,通“矣”:②共,通“供”gong);③厌,通“餍” ④说,通“悦”yue;⑤知,通“智”zhi:⑥“阙”通“缺” 2、古今异义 ①古义:动词,从属二主 ②古义:把……作为;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③古义:使者,出使的人;④古义:那个人:⑤古义:离开 3、词类活用 ①退,使动用法,使……撤兵。②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夜,名词用作状语,在晚上。④亡,使动用法,使……衰亡。) ⑤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⑥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⑦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使动用法, 使……为疆界) ⑧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弱。⑨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⑩敝,形容词用作动词,侵害。 4、一词多义 封、①以…为疆界,做疆界,动词:②疆界,名词 之、①代词,指阙秦以利晋:②代词,代秦军:③助词“的”;④用在主谓之间 其、①此事,代词:②语气副词,表示商量希望;③郑国,代 以、①连词,由于;②介词,拿;③介词,用;④表顺承,连词 而、①连词,表顺承:②表修饰,连词;③表顺承,连词:④表转折,连词 焉、①语气词,表陈述;②疑问副词,为什么;③疑问代词,哪里
3、语段赏析 三、文言知识归类 1、通假字: ①已,通 “矣”;②共,通 “供”gōng);③厌,通 “餍” ④说,通“悦”yuè;⑤知,通 “智”zhì;⑥“阙”通“缺” 2、古今异义 ①古义:动词,从属二主 ②古义:把……作为;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③古义:使者,出使的人;④古义:那个人; ⑤古义:离开 3、词类活用: ①退,使动用法,使……撤兵。②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夜,名词用作状语,在晚上。④亡,使动用法,使……衰亡。) ⑤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⑥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⑦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使动用法, 使……为疆界) ⑧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弱。⑨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⑩敝,形容词用作动词,侵害。 4、一词多义 封、①以……为疆界,做疆界,动词;②疆界,名词 之、①代词,指阙秦以利晋;②代词,代秦军;③助词“的”;④用在主谓之间 其、①此事,代词;②语气副词,表示商量希望;③郑国,代词 以、①连词,由于;②介词,拿;③介词,用;④表顺承,连词; 而、①连词,表顺承;②表修饰,连词;③表顺承,连词;④表转折,连词 焉、①语气词,表陈述;②疑问副词,为什么;③疑问代词,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