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语文2009年3月 命题单位: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五大题,第七大题)、选考题(第六大题,甲 乙阿类文本只能选做其一)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O.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试卷及 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龃龉/含英咀华兑现/蜕化变质参劾/言简意赅 B.疏浚/怙恶不悛桑梓/莘莘学子朔方/横槊赋诗 c.折耗/蟾宫折桂纤绳/纤尘不染数控/数见不鲜 D.调停/调兵遣将薄礼/厚今薄古差旅/差强人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剧情粗糙,台词可笑,并没有影响《赤壁》获得超高的票房收入,这多半要归功于三 国故事的深入人心利古典文学名著在观众心中的分量。 B.目前城市干道交通拥堵的状况曰益严重,有关部门准备采取车辆分流,限制货车在 上下班高峰时段进入市区,以缓解矛盾 C.我国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wDc系列数字航空摄影仪,是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 的重要技术手段,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市政府决定拿出20亿元扶持各专业的创新人才在高新区创业,而对创新型人才的 评判权,将不掌握在政府手中,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 3。下面这段文字包含两层意思,请加以概括。(每层不超过25字(5分)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有观念层 面的,也有操作层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价值导向存在分歧,也就是对“什么是好 的教育”这一价值命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以致出现以下误区:认为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 育就是好的教育;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认为拥有大楼的教育就是好 的教育。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不算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好的教育不能 一概用“一流”标准来衡量。豪华、奢侈的教育不能带来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 教育不等于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应当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是具有理想性 同时也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教育,也是恪守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原则的教育 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 4。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南辕北辙”、“精卫填海”、“东效颦”中任选一个成语,为它写一 段新解。要求: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 例相同。(4分) 示例:守株待兔一万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万物之灵 长的人类重蹈覆辙者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兔子?
2009 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语 文 2009 年 3 月 命题单位: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8 页,包含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五大题,第七大题)、选考题(第六大题,甲、 乙阿类文本只能选做其一)两部分。本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O.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试卷及 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龃龉/含英咀华 兑现/蜕化变质 参劾/言简意赅 B.疏浚/怙恶不悛 桑梓/莘莘学子 朔方/横槊赋诗 c.折耗/蟾宫折桂 纤绳/纤尘不染 数控/数见不鲜 D.调停/调兵遣将 薄礼/厚今薄古 差旅/差强人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剧情粗糙,台词可笑,并没有影响《赤壁》获得超高的票房收入,这多半要归功于三 国故事的深入人心利古典文学名著在观众心中的分量。 B.目前城市干道交通拥堵的状况曰益严重,有关部门准备采取车辆分流,限制货车在 上下班高峰时段进入市区,以缓解矛盾。 c.我国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SwDc 系列数字航空摄影仪,是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 的重要技术手段,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市政府决定拿出 20 亿元扶持各专业的创新人才在高新区创业,而对创新型人才的 评判权,将不掌握在政府手中,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 3。下面这段文字包含两层意思,请加以概括。(每层不超过 25 字)(5 分)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尽如人意,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有观念层 面的,也有操作层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价值导向存在分歧,也就是对“什么是好 的教育”这一价值命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以致出现以下误区:认为有先进教育理念 的教 育就是好的教育;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认为拥有大楼的教育就是好 的教育。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还不算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好的教育不能 一概用“一流”标准来衡量。豪华、奢侈的教育不能带来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 教育不等于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应当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是具有理想性, 同时也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教育,也是恪守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原则的教育。 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 4。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南辕北辙”、“精卫填海”、“东效颦”中任选一个成语,为它写一 段新解。要求: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 例相同。(4 分) 示例:守株待兔—万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万物之灵 长的人类重蹈覆辙者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兔子?
成语: 新解: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8题。 傅伯成,字景初。少从朱熹学。授明州教授。以年少,嫌以师自居,日与诸生论质往复, 后多成才。改知连江县。为石堤三百尺,民蒙其利。 庆元初,召为将作监,进太府寺丞。言吕祖俭不当以上书贬。又言于御史,朱熹大儒, 不可以伪学目之。又言朋党之敝,起于人主好恶之偏。坐是不合,出知漳州,以律己爱民为 本。推熹遗意而遵行之,创惠民局,济民病,以革横④鬼之俗。 迁工部侍郎。时权臣方开边。伯成言:“天下之势,譬如乘舟,中兴且八十年矣,外而 望之,舟若坚致,岁月既久,罅漏浸多,苟安旦夕,犹惧覆败,乃欲侥幸图古人之所难,臣 则未之知也。”进右司郎官,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出为湖、广总领。朝议欲纳金人之 叛降者,伯成言不宜轻弃信誓,乞戒将帅毋生事 嘉定元年,召对,面谕:“前日失于战,今日失之和。小使虽返,要求尚多。陛下不获 己,悉从之。使和议成,犹可以纾一时之急;否则虚帑藏以资敌人,驱降附以绝来者,非计 也。今之策虽以和为主,宜惜日为战守之备。” 知镇江府。全活饥民,瘗②藏野殍,不可胜数。制置司欲移焦山防江军于固山石牌 伯成谓:“虚此实彼,利害等耳。包港在焦、圈之中,不若两寨之兵迭戍焉。”固山寨兵;素 与海盗为地,伯成廉知姓名,会郡都试捕而鞫之,无一逸去。狱具:请贷其死:黥隶诸军 宝庆元年,加宝文阁学士。虽力以老病辞,而爱君忧国之念不少衰。闻大理评事胡梦 昱坐论事贬,蹙然语所亲日:“向吕祖俭之谪,吾为小臣,犹尝抗论。今蒙国恩,叨窃至此 而不言,谁当言者。”遂抗疏。 伯成纯实无妄,表里洞达,每称人善,不啻如己出,语及奸人误国,邪人害正,词色 俱厉,不少假借 注:①裰,读ji,信鬼神。②,、(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嫌以师自居嫌:厌恶 犹可以纾一时之急纾:缓解 B。驱降附以绝来者绝:断绝 D.会郡都试捕而鞫之会:恰巧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傅伯成“表里洞达”的一组是(3分) ①又言朋党之敝,起于人主好恶之偏 ②坐是不合,出知漳州 ③乃欲侥幸图古人之所难,臣则未之知也 ④今之策虽以和为主,宜惜日为战守之备 ⑤全活饥民,瘗藏野殍,不可胜数 ⑥今蒙国恩,叨窃至此而不言,谁当言者 A.①②⑥B.②④⑤C.⑨④⑤D.①⑨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伯成律己爱民,任连江知县时,兴修堤坝以利百姓;在漳州,创办惠民局,救 治百姓的病苦,革除当地相信鬼神的风俗。 B.傅伯成敢于直言,任太府寺丞时曾因上书指责吕祖俭的不当被贬:宝庆元年,听 闻大理评事胡梦昱因议论时事遭贬,不顾年老多病上疏抗言
成语: 新解: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傅伯成,字景初。少从朱熹学。授明州教授。以年少,嫌以师自居,日与诸生论质往复, 后多成才。改知连江县。为石堤三百尺,民蒙其利。 庆元初,召为将作监,进太府寺丞。言吕祖俭不当以上书贬。又言于御史,朱熹大儒, 不可以伪学目之。又言朋党之敝,起于人主好恶之偏。坐是不合,出知漳州,以律己爱民为 本。推熹遗意而遵行之,创惠民局,济民病,以革横④鬼之俗。 迁工部侍郎。时权臣方开边。伯成言:“天下之势,譬如乘舟,中兴且八十年矣,外而 望之,舟若坚致,岁月既久,罅漏浸多,苟安旦夕,犹惧覆败,乃欲侥幸图古人之所难,臣 则未之知也。”进右司郎官,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出为湖、广总领。朝议欲纳金人之 叛降者,伯成言不宜轻弃信誓,乞戒将帅毋生事。 嘉定元年,召对,面谕:“前日失于战,今日失之和。小使虽返,要求尚多。陛下不获 己,悉从之。使和议成,犹可以纾一时之急;否则虚帑藏以资敌人,驱降附以绝来者,非计 也。今之策虽以和为主,宜惜日为战守之备。” 知镇江府。全活饥民,瘗②藏野殍,不可胜数。制置司欲移焦山防江军于固山石牌, 伯成谓:“虚此实彼,利害等耳。包港在焦、圈之中,不若两寨之兵迭戍焉。”固山寨兵;素 与海盗为地,伯成廉知姓名,会郡都试捕而鞫之,无一逸去。狱具:请贷其死:黥隶诸军。 宝庆元年,加宝文阁学士。虽力以老病辞,而爱君忧国之念不少衰。闻大理评事胡梦 昱坐论事贬,蹙然语所亲日:“向吕祖俭之谪,吾为小臣,犹尝抗论。今蒙国恩,叨窃至此 而不言,谁当言者。”遂抗疏。 伯成纯实无妄,表里洞达,每称人善,不啻如己出,语及奸人误国,邪人害正,词色 俱厉,不少假借。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有删节) 注:①裰,读 j i,信鬼神。 ②瘗,读 y i,掩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嫌以师自居 嫌:厌恶 B.犹可以纾一时之急 纾:缓解 B。驱降附以绝来者 绝:断绝 D.会郡都试捕而鞫之 会:恰巧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傅伯成“表里洞达”的一组是(3 分) ①又言朋党之敝,起于人主好恶之偏 ②坐是不合,出知漳州 ③乃欲侥幸图古人之所难,臣则未之知也 ④今之策虽以和为主,宜惜日为战守之备 ⑤全活饥民,瘗藏野殍,不可胜数 ⑥今蒙国恩,叨窃至此而不言,谁当言者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⑨④⑤ D.①⑨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傅伯成律己爱民,任连江知县时,兴修堤坝以利百姓;在漳州,创办惠民局,救 治百姓的病苦,革除当地相信鬼神的风俗。 B.傅伯成敢于直言,任太府寺丞时曾因上书指责吕祖俭的不当被贬;宝庆元年,听 闻大理评事胡梦昱因议论时事遭贬,不顾年老多病上疏抗言
C.傅伯成爱君忧国,针对权臣开拓边疆的主张,他认为南宋朝中兴将近八十年,已 像一只有缝隙和漏洞的大船,要担心它的倾覆颓败。 D.傅伯成正直无妄,称赞他人的长处,就像赞扬自己的孩子一样:谈到奸邪小人误 国,残害忠良,声色俱厉,不加掩饰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与诸生论质往复,后多成才。 (2)杈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 (3)狱具,请贷其死,黥隶诸军。 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为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 (1)词的上片,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6分) (2)下片刻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浔阳江头夜送客 (自居易《琵琶行》) (3)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 (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6)蓬生麻中 ,与之俱黑。(《荀子》)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取景器里的人 李梅 (1)在常人眼里,乞讨者脸上流露出来的大多是卑微哀求的表情。那表情的背后是什么? 我不禁把镜头对准了他们 (2)一老妪在乞讨的空档,坐在花坛的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与一老翁聊天。两人不知 聊些什么,但我的镜头中老妪一脸的平和安详。仿佛是坐在自家地头上,说着田里的青苗瓜 果,让你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3)许多在路边的乞讨者,都像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类动物羚羊,弱者的地位使得它 们的警觉神经尤为发达,像是一个永远在岗哨的士兵。那根比发丝还纤细的神经,被撕成两 条,一条用来正常的活动,一条用来警戒。或许在乞讨者的眼里,我们这些在周围走来走去 的城里人,就如同羚羊眼里看到的在周边不远处徘徊的狮子、猎豹。危险时刻在潜伏中, (4)步行街出口处,一位白发老者经常坐在那里乞讨。他举着钱缸,带着哀求的目光不 停地向过往的行人作揖。 (5)一心想拍近景特写,想清晰地拍出他那种无助哀怜的目光。小相机的焦距有限, 步步地走近,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他害怕地看着我,我也害怕。知道他害怕什么:堡不 知道自己害怕什么。他的眼神被恐怖淹没,刹那间,忽地从地上爬起,朝我抡着拐棍,那架
c.傅伯成爱君忧国,针对权臣开拓边疆的主张,他认为南宋朝中兴将近八十年,已 像一只有缝隙和漏洞的大船,要担心它的倾覆颓败。 D.傅伯成正直无妄,称赞他人的长处,就像赞扬自己的孩子一样;谈到奸邪小人误 国,残害忠良,声色俱厉,不加掩饰。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日与诸生论质往复,后多成才。 (2)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 (3)狱具,请贷其死,黥隶诸军。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为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 (1)词的上片,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6 分) (2)下片刻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浔阳江头夜送客, 。(自居易《琵琶行》) (3)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轼《赤壁赋》) (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6)蓬生麻中, ; ,与之俱黑。(《荀子》)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取景器里的人 李梅 (1)在常人眼里,乞讨者脸上流露出来的大多是卑微哀求的表情。那表情的背后是什么? 我不禁把镜头对准了他们。 (2)一老妪在乞讨的空档,坐在花坛的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与一老翁聊天。两人不知 聊些什么,但我的镜头中老妪一脸的平和安详。仿佛是坐在自家地头上,说着田里的青苗瓜 果,让你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3)许多在路边的乞讨者,都像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类动物羚羊,弱者的地位使得它 们的警觉神经尤为发达,像是一个永远在岗哨的士兵。那根比发丝还纤细的神经,被撕成两 条,一条用来正常的活动,一条用来警戒。或许在乞讨者的眼里,我们这些在周围走来走去 的城里人,就如同羚羊眼里看到的在周边不远处徘徊的狮子、猎豹。危险时刻在潜伏中。 (4)步行街出口处,一位白发老者经常坐在那里乞讨。他举着钱缸,带着哀求的目光不 停地向过往的行人作揖。 (5)一心想拍近景特写,想清晰地拍出他那种无助哀怜的目光。小相机的焦距有限,一 步步地走近,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他害怕地看着我,我也害怕。知道他害怕什么:堡不 知道自己害怕什么。他的眼神被恐怖淹没,刹那间,忽地从地上爬起,朝我抡着拐棍,那架
势就是在乡村通常所见的打狗架势。一脸的怒不可遏,完全不是刚才的卑微委琐状 (6垃圾桶旁边的围墙上,开满了红红粉粉的蔷薇,公寓的楼房被鲜花环绕,长长的花 墙堆积无数的娇艳,美丽得几近奢侈。几个头戴围巾的农村妇女拿着大大的蛇皮袋来到这里, 她们把桶里盛垃圾的塱料袋一个个拿岀来,抖掉垃圾,积攒起来。然后,她们在垃圾桶里翻 拣一些认为合适的东西,放到蛇皮袋里。转脸间看到我的镜头,赧然。以花墙为背景,拍下 了在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 (⑦)那天走在步行街,路过一豪华写字楼,湖蓝色的玻璃幕墙,大理石廊柱的拱形门厅。 这样的写字楼在城市里不胜其数,让我停下脚步的是,廊柱门厅台阶前,几个民工或立或坐 在吃着盒饭,偶然间传来一阵笑声,他们有着明亮的快乐。 (8)写字楼前的步行街上,每到白领们午餐后“放风”的时间,常常会看到一些衣冠楚 楚的职业男女。可是,在写字楼前的门厅台阶上,看到这些吃饭的民工,突然就有了异样的 感觉。巍峨气派富丽堂皇的写字楼,一下子就无情地把这些民工与一座城市剥离开来,让我 们清晰地看到,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边缘另类。他们虽然在这里做着与那些白领同样用以维 生的活计,但他们的笑容不属于这里,就像他们的普通话无法扎根城市的方言。 (9)在按下快门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背景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势力。 (10)相机是我们的一双眼睛,忠实记录下我们瞬间看到的内容。但瞬间只是一个点, 个具有发散性的点,许多镜头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都在那个点之下延伸发散着,直抵心灵 的最深处。我们能看到许多的点,却往往无法看到由点到心灵之间的路 l)“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伸出手来,绘一条路,将让我们人类的一 些动作拥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l1。第(3)节和第(6)节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请选择一小节分析其主要表达技巧及作 用。(6分) 1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6分) (1)知道他害怕什么,但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 (2)在按下快门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背景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势利 13.作者的取景器里摄取了哪几类人?请分别概括他们在面对镜头时的心理。(5分) 1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节提到的“特别的意义”的内涵。(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 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她”从哪里来? 张宝明 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是“她”的代言人。“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青年》诞生并 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被称为新文化旗手的鲁迅是第一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的现代文学作家,即使 如此,他在《呐喊·自序)中仍用“伊”字而不是“她”来指称母亲。衣着时尚的“她”究 竟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何时何地?“她”在新文化中的最早使用是发表于1920年11月1日 (新青年》上由俞平伯撰写的诗歌《题在绍兴柯严照的相片上》。诗的开头一句的第一个字 就由“她”领衔:“她含着所谓的我,我却藏住另外一个她。”在小说中最早使用“她”字的 是茅盾(沈雁冰)。他在翻译法国作家莫泊三(桑)小说《西门底爸爸》中率先使用“她”字, 时间是1921年5月1目。 早期白话文,“他”、“伊”、“他(女)”都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混乱的书写方式给译文
势就是在乡村通常所见的打狗架势。一脸的怒不可遏,完全不是刚才的卑微委琐状。 (6)垃圾桶旁边的围墙上,开满了红红粉粉的蔷薇,公寓的楼房被鲜花环绕,长长的花 墙堆积无数的娇艳,美丽得几近奢侈。几个头戴围巾的农村妇女拿着大大的蛇皮袋来到这里, 她们把桶里盛垃圾的塑料袋一个个拿出来,抖掉垃圾,积攒起来。然后,她们在垃圾桶里翻 拣一些认为合适的东西,放到蛇皮袋里。转脸间看到我的镜头,赧然。以花墙为背景,拍下 了在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 (7)那天走在步行街,路过一豪华写字楼,湖蓝色的玻璃幕墙,大理石廊柱的拱形门厅。 这样的写字楼在城市里不胜其数,让我停下脚步的是,廊柱门厅台阶前,几个民工或立或坐 在吃着盒饭,偶然间传来一阵笑声,他们有着明亮的快乐。 (8)写字楼前的步行街上,每到白领们午餐后“放风”的时间,常常会看到一些衣冠楚 楚的职业男女。可是,在写字楼前的门厅台阶上,看到这些吃饭的民工,突然就有了异样的 感觉。巍峨气派富丽堂皇的写字楼,一下子就无情地把这些民工与一座城市剥离开来,让我 们清晰地看到,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边缘另类。他们虽然在这里做着与那些白领同样用以维 生的活计,但他们的笑容不属于这里,就像他们的普通话无法扎根城市的方言。 (9)在按下快门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背景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势力。 (10)相机是我们的一双眼睛,忠实记录下我们瞬间看到的内容。但瞬间只是一个点,一 个具有发散性的点,许多镜头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都在那个点之下延伸发散着,直抵心灵 的最深处。我们能看到许多的点,却往往无法看到由点到心灵之间的路。 (1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伸出手来,绘一条路,将让我们人类的一 些动作拥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11。第(3)节和第(6)节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请选择一小节分析其主要表达技巧及作 用。(6 分) 1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6 分) (1)知道他害怕什么,但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 (2)在按下快门的同时,第一次体会到背景有时也会像人一样势利。 13.作者的取景器里摄取了哪几类人?请分别概括他们在面对镜头时的心理。(5 分) 1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节提到的“特别的意义”的内涵。(6 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 题。(15 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她”从哪里来? 张宝明 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是“她”的代言人。“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青年》诞生并 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被称为新文化旗手的鲁迅是第一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的现代文学作家,即使 如此,他在《呐喊·自序))中仍用“伊”字而不是“她”来指称母亲。衣着时尚的“她”究 竟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何时何地?“她”在新文化中的最早使用是发表于 1920 年 11 月 1 日 ((新青年》上由俞平伯撰写的诗歌《题在绍兴柯严照的相片上》。诗的开头一句的第一个字 就由“她”领衔:“她含着所谓的我,我却藏住另外一个她。”在小说中最早使用“她”字的 是茅盾(沈雁冰)。他在翻译法国作家莫泊三(桑)小说《西门底爸爸》中率先使用“她”字, 时间是 1921 年 5 月 1 目。 早期白话文,“他”、“伊”、“他(女)”都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混乱的书写方式给译文
和白话文创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外来语英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是分阳性、阴性和中性的(he she,if),汉语难以对译。早在1918年8月之前,刘半农就与友人交流过。当时正值讨论女 性解放、男女权利平等的高潮时期,周作人在他翻译的瑞典小说(改革》译文前特别加上了 段关于“中国第三人称”的说明,其中透露了刘半农的大胆构想:“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 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日本用 彼女’( Kanoio)与‘彼’(Kare)对待,也是近来新造。起初也觉生硬,用惯了就没有什么 了 1920年,远在海外的刘半农在与好友的讨论中形成了(《“她”字问题》一文,这也是 他实践(《教我如何不想她》的理论前奏。《“她”字问题》发表于1920年8月9日。遗憾的 是,他理论指导下的实绩没有很快在报刊上发表。尽管1920年9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 想她》已经成诗,但毕竟没有正式铅字付梓。《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创作是以刘半农留学英 伦为背景的。怀着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刘半农将个人的思乡感情与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编织在 起,写出了以“她”为对象的情诗。声声呼唤的“她”字,带着英伦留洋赤子如泣如诉的 情感,漂洋过海回到了祖国。许多留学生都为刘半农的情诗所感动,主攻语言学的赵元任还 专门为“她”谱写了乐曲。从此,《教我如何不想她》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正是由于刘半农创造出的“她”这半边天具有“男娲”补天之功,鲁迅在20世纪30 年代的一篇杂丈《回忆刘半农君》中深情地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 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年前,单是提 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 现代白话文中流行的‘‘她”’乃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她”绝对不是一个字的形式创 意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她”身上贯注着生气淋漓的现代性。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列举《诗经》和鲁迅作品中用“伊”字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例子,很有典型性 B.虽然俞平伯最早在作品中使用“她”字,但文章认为“她”字的真正创造者是刘半 农。 C.《教我如何不想她》以如泣如诉的情感打动了许多人,这也加速了“她”字的流传。 D.文章认为“她”有“男娲”补天之功,高度肯定刘半农创造“她”字的历史贡献 16.本文作者对刘半农不是第一个使用“她”发表文学作品持什么态度?引用周氏兄弟的话 对文章的论述有什么作用?(6分 17.作者认为“在‘她’身上贯注着生气淋漓的现代性。”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7题 化学奖:给蛋白质打上标记 史军 蛋白质是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人类梦想破解蛋白质如何在生物体中运作,从而使发育 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然而,它没有颜色,在普通的观察中几乎“来无影,去无踪” 虽然有些染色手段可以让某些蛋白现身,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先破坏生物体。我们还是无法得 知这些蛋白在活生物体中的运作情况。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大 大推进了对生命的认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该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美籍华裔 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他们 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的道路上踏出了关键的三步。 踏出第一步的是下村修。1962年,他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在后续研究 中,他发现绿色荧光蛋白中包含一个发光团,被紫外光和蓝光激发后,会吸收光中的能量并 储存起来;随后,发光团会处理这些能量,并以绿色荧光的形式将这些能量释放。这样,荧
和白话文创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外来语英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是分阳性、阴性和中性的(he, she,if),汉语难以对译。早在 1918 年 8 月之前,刘半农就与友人交流过。当时正值讨论女 性解放、男女权利平等的高潮时期,周作人在他翻译的瑞典小说((改革》译文前特别加上了 一段关于“中国第三人称”的说明,其中透露了刘半农的大胆构想:“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 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日本用 ‘彼女’(Kanoio)与‘彼’(Kare)对待,也是近来新造。起初也觉生硬,用惯了就没有什么 了。” 1920 年,远在海外的刘半农在与好友的讨论中形成了(《“她”字问题》一文,这也是 他实践(《教我如何不想她》的理论前奏。《“她”字问题》发表于 1920 年 8 月 9 日。遗憾的 是,他理论指导下的实绩没有很快在报刊上发表。尽管 1920 年 9 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 想她》已经成诗,但毕竟没有正式铅字付梓。《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创作是以刘半农留学英 伦为背景的。怀着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刘半农将个人的思乡感情与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编织在 一起,写出了以“她”为对象的情诗。声声呼唤的“她”字,带着英伦留洋赤子如泣如诉的 情感,漂洋过海回到了祖国。许多留学生都为刘半农的情诗所感动,主攻语言学的赵元任还 专门为“她”谱写了乐曲。从此,《教我如何不想她》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正是由于刘半农创造出的“她”这半边天具有“男娲”补天之功,鲁迅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一篇杂丈《回忆刘半农君》中深情地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 '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年前,单是提 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 现代白话文中流行的‘‘她’’乃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她”绝对不是一个字的形式创 意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她”身上贯注着生气淋漓的现代性。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列举《诗经》和鲁迅作品中用“伊”字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例子,很有典型性。 B.虽然俞平伯最早在作品中使用“她”字,但文章认为“她”字的真正创造者是刘半 农。 C.《教我如何不想她》以如泣如诉的情感打动了许多人,这也加速了“她”字的流传。 D.文章认为“她”有“男娲”补天之功,高度肯定刘半农创造“她”字的历史贡献。 16.本文作者对刘半农不是第一个使用“她”发表文学作品持什么态度?引用周氏兄弟的话 对文章的论述有什么作用?(6 分) 17.作者认为“在‘她’身上贯注着生气淋漓的现代性。”这句话如何理解?(6 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一 17 题。 化学奖:给蛋白质打上标记 史军 蛋白质是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人类梦想破解蛋白质如何在生物体中运作,从而使发育、 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然而,它没有颜色,在普通的观察中几乎“来无影,去无踪”。 虽然有些染色手段可以让某些蛋白现身,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先破坏生物体。我们还是无法得 知这些蛋白在活生物体中的运作情况。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一难题,大 大推进了对生命的认识。200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该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美籍华裔 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他们 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的道路上踏出了关键的三步。 踏出第一步的是下村修。1962 年,他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在后续研究 中,他发现绿色荧光蛋白中包含一个发光团,被紫外光和蓝光激发后,会吸收光中的能量并 储存起来;随后,发光团会处理这些能量,并以绿色荧光的形式将这些能量释放。这样,荧
光蛋白就成为良好的标记细胞位置和活动的指示灯。 在绿色荧光蛋白发现前,人们标记蛋白质的方法都不尽如人意。首先,运用的普通染料 会对生物细胞活动产生影响;其次,很难把这些染料准确注入细微的细胞结构中。荧光蛋白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问题。1988年,马丁·沙尔菲在学术会议上第一次听说绿色荧光 蛋白。当时他正在对线虫进行研究,线虫全身只有959个细胞,1/3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相 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模式生物。沙尔菲意识到,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可以标记出线虫体内不 同细胞的活动。 沙尔菲的想法是,将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连接到不同的蛋白质基因上,在这些蛋白出现 时就可以被检测到,从而确定不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表达的时间和部位,并进一步确定它们 的功能。要实现这一想法,首先要在水母的基因组中找到与绿色荧光蛋白对应的基因。当时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普瑞舍正在克隆相应的基因。在与普瑞舍联系之后,沙尔菲拿到 了梦寐以求的基因。他让研究生尝试将这段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约一个月后,他们得到了在 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的大肠杆菌。之前,科学家猜测生物体发光是多个蛋白和发光引 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沙尔菲的实验明确了单一的绿色荧光蛋白就可以发光。这种神奇的标记 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指示工具进入了生物学研究领域 天然绿色荧光蛋白发光强度不高,颜色单一。在不同蛋白同时表达时,就无法及时准确 反映出不同蛋白质的动向。钱永健的工作弥补了这一缺陷,大大拓展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 范围。他最初的工作是探索在绿色荧光蛋白中发光团是如何组成和行使功能的。他的研究表 明发光需要有氧参与,并揭示了发光过程的机理。随后,他开始运用DNA技术着手设计新 的荧光蛋白,最终造出能够吸收和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蛋白,并且让这些蛋白发光更久 更强烈。这使科学家能在实验中进一步区分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的蛋白的表达时间和部位。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改造与显微镜的发明相提并论,它已成为当代 生物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绿色荧光蛋白发现前,科学家曾采用把染料注入细胞结构的方法来标记蛋白质。 B.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普瑞舍为沙尔菲的实验提供的基因是通过克隆获得的 c.下村修没有运用绿色荧光蛋白来标记其他蛋白,他的贡献不如沙尔菲和钱永键。 D.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可以和显微镜相提并论 16。下村修、马丁·沙尔菲、钱永健三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领域分别取得了什么 成果?(6分) 17.简要说明什么是荧光蛋白标记技术以及它对生物科学研究的意义。(6分) 七、作文(70分) 18.请以“为了明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语文加考题 注意事项 I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2页,供选考历史的考生作答。本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 卡上。 3.答题必须用o.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 律无效
光蛋白就成为良好的标记细胞位置和活动的指示灯。 在绿色荧光蛋白发现前,人们标记蛋白质的方法都不尽如人意。首先,运用的普通染料 会对生物细胞活动产生影响;其次,很难把这些染料准确注入细微的细胞结构中。荧光蛋白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问题。1988 年,马丁·沙尔菲在学术会议上第一次听说绿色荧光 蛋白。当时他正在对线虫进行研究,线虫全身只有 959 个细胞, 1/3 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相 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模式生物。沙尔菲意识到,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可以标记出线虫体内不 同细胞的活动。 沙尔菲的想法是,将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连接到不同的蛋白质基因上,在这些蛋白出现 时就可以被检测到,从而确定不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表达的时间和部位,并进一步确定它们 的功能。要实现这一想法,首先要在水母的基因组中找到与绿色荧光蛋白对应的基因。当时,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普瑞舍正在克隆相应的基因。在与普瑞舍联系之后,沙尔菲拿到 了梦寐以求的基因。他让研究生尝试将这段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约一个月后,他们得到了在 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的大肠杆菌。之前,科学家猜测生物体发光是多个蛋白和发光引 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沙尔菲的实验明确了单一的绿色荧光蛋白就可以发光。这种神奇的标记 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指示工具进入了生物学研究领域。 天然绿色荧光蛋白发光强度不高,颜色单一。在不同蛋白同时表达时,就无法及时准确 反映出不同蛋白质的动向。钱永健的工作弥补了这一缺陷,大大拓展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 范围。他最初的工作是探索在绿色荧光蛋白中发光团是如何组成和行使功能的。他的研究表 明发光需要有氧参与,并揭示了发光过程的机理。随后,他开始运用 DNA 技术着手设计新 的荧光蛋白,最终造出能够吸收和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蛋白,并且让这些蛋白发光更久、 更强烈。这使科学家能在实验中进一步区分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的蛋白的表达时间和部位。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改造与显微镜的发明相提并论,它已成为当代 生物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绿色荧光蛋白发现前,科学家曾采用把染料注入细胞结构的方法来标记蛋白质。 B.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普瑞舍为沙尔菲的实验提供的基因是通过克隆获得的。 c.下村修没有运用绿色荧光蛋白来标记其他蛋白,他的贡献不如沙尔菲和钱永键。 D.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可以和显微镜相提并论。 16。下村修、马丁·沙尔菲、钱永健三位科学家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领域分别取得了什么 成果?(6 分) 17.简要说明什么是荧光蛋白标记技术以及它对生物科学研究的意义。(6 分) 七、作文(70 分) 18.请以“为了明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9 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语文加考题 注意事项 I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2 页,供选考历史的考生作答。本卷满分 40 分,考试时间为 30 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o.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 卡上。 3.答题必须用 o.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 一律无效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 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 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 宾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 (选自李白《与韩荆州书》) 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0.写出这段文字运用的两个典故。(2分) 21.概括李白给韩荆州写信的目的。(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第一回借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交代贾宝玉的来历一一乃是“无材补大” 的顽石,暗示他不可能挽救日益败落的贾府,而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叛逆者。 B.《呐喊》成功塑造了许多封建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贫苦大众形象和被科举制度戕害 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阿Q、闰土、华老栓、夏瑜、孔乙己、陈士成等 C.《家》中的丫环鸣风,与少爷觉民相爱,但被高老太爷送给冯乐山做妾。觉民忙于 读书写稿未能体会前来和自己诀别的鸣风的心情。万般无奈之下,鸣凤投湖自尽。 D.《边城》围绕主人公翠翠纯美人性的成长和她与傩送、天保兄弟的爱情悲剧,处处 点染湘西优美而富于灵性的山水风光、淳朴而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人情。 E.父亲暴亡,母亲改嫁谋杀父亲的新王,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击碎了哈姆莱特的梦想 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微弱的自身处境和重大的社会责任的差距,使他忧郁、探索、徘徊。 23.简答题(10分) (1)请结合《三国演义》中曹操向董卓“献刀”的情节简要分析曹操的性格。(5分) (2)请简要叙述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据统计,世界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以来已上涨了80%。2008年3月,大米价格达到 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仅2008年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 比现实粮价更可怕的是各种因素使得对粮食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在强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灾害性天气不断出现,导致整个世界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粮食出口 采取限制性措施,有的国家降低出口退税或加征出口关税,有的国家削减出口量,有的国家 干脆停止粮食出口,这导致国际粮食贸易量迅速下降,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粮食库 存减少,全球粮食储备已降到历史最低点,以大米为例,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全球大米库存量已跌至7520万吨,创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仅为本世纪初的一半 大量粮食用于制造乙醇燃料也是导致粮价飞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预计2008年将耗费大 约1.3亿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这相当于全美国玉米产量的一半。菲律宾政府通过法案 计划用生物乙醇逐渐替代汽油作为交通运输燃料。泰国能源部也决定从2008年起,在销售 的9号汽油中掺入10%乙醇。全球为了防止能源危机,却陷入了一个更大更危险的危机之 中。粮食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也对粮食价格的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5年来,随着国 际油价不断攀升,国际化肥价格已经上涨了近两倍,这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24.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世界粮价上涨的原因。(不超过60字)(5分 25。说说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粮价上涨的形势。(1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 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 十倍! 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 宾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 (选自李白《与韩荆州书》) 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20.写出这段文字运用的两个典故。(2 分) 21.概括李白给韩荆州写信的目的。(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红楼梦》第一回借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交代贾宝玉的来历——乃是“无材补大” 的顽石,暗示他不可能挽救日益败落的贾府,而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叛逆者。 B.《呐喊》成功塑造了许多封建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贫苦大众形象和被科举制度戕害 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阿 Q、闰土、华老栓、夏瑜、孔乙己、陈士成等。 C.《家》中的丫环鸣风,与少爷觉民相爱,但被高老太爷送给冯乐山做妾。觉民忙于 读书写稿未能体会前来和自己诀别的鸣风的心情。万般无奈之下,鸣凤投湖自尽。 D.《边城》围绕主人公翠翠纯美人性的成长和她与傩送、天保兄弟的爱情悲剧,处处 点染湘西优美而富于灵性的山水风光、淳朴而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人情。 E.父亲暴亡,母亲改嫁谋杀父亲的新王,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击碎了哈姆莱特的梦想。 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微弱的自身处境和重大的社会责任的差距,使他忧郁、探索、徘徊。 23.简答题(10 分) (1)请结合《三国演义》中曹操向董卓“献刀”的情节简要分析曹操的性格。(5 分) (2)请简要叙述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5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4、25 题。 据统计,世界主要粮食价格自 2005 年以来已上涨了 80%。2008 年 3 月,大米价格达到 19 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 28 年来最高。仅 2008 年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 9%。 比现实粮价更可怕的是各种因素使得对粮食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在强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灾害性天气不断出现,导致整个世界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粮食出口 采取限制性措施,有的国家降低出口退税或加征出口关税,有的国家削减出口量,有的国家 干脆停止粮食出口,这导致国际粮食贸易量迅速下降,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粮食库 存减少,全球粮食储备已降到历史最低点,以大米为例,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全球大米库存量已跌至 7520 万吨,创下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最低点,仅为本世纪初的一半。 大量粮食用于制造乙醇燃料也是导致粮价飞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预计 2008 年将耗费大 约 1.3 亿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这相当于全美国玉米产量的一半。菲律宾政府通过法案, 计划用生物乙醇逐渐替代汽油作为交通运输燃料。泰国能源部也决定从 2008 年起,在销售 的 9l 号汽油中掺入 10%乙醇。全球为了防止能源危机,却陷入了一个更大更危险的危机之 中。粮食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也对粮食价格的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 5 年来,随着国 际油价不断攀升,国际化肥价格已经上涨了近两倍,这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24.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世界粮价上涨的原因。(不超过 60 字)(5 分) 25。说说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粮价上涨的形势。(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