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 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 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 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 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 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 (回)北京 见闻感受 ??相识肖像声调 深切怀念 相处”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 悬挂照片 相别神情话语 多写文章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1 1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 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 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 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 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 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 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 (回)北京 见闻感受 ? ? 相 识 肖像 声调 深切怀念 ? ? 相 处 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 ? 悬挂照片 相 别 神情 话语 多写文章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 暗线是什么呢? 四、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 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 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 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 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 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2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 暗线是什么呢? 四、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 6—10 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 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 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 11—23 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 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 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 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呵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 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 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 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 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 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 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 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 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 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竞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3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 6—23 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 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 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 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 60 分是先生泄露了题 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 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 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 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 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 32—35 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 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 36—38 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 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 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 六、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维红fei_宛如wn驿站y解剖pou油光可鉴jn毫不介意 落第畸形j不逊xin匿名ni查无消息yoo美其名曰 诘责j凄然q教诲hui鳖见pie抑扬顿挫cuo深恶痛疾w 2.完成课后练习 2.我的母亲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4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 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 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六、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 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绯红 fēi 宛如 wǎn 驿站 yì 解剖 pōu 油光可鉴 jiàn 毫不介意 落第 畸形 jī 不逊 xùn 匿名 nì 杳无消息 yǎo 美其名曰 诘责 jié 凄然 qī 教诲 huì 瞥见 piē 抑扬顿挫 cuò 深恶痛疾 wù 2.完成课后练习一 2.我的母亲 胡 适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绰号(chuo4)庶祖母(shu4) 吹笙( sheng3)摹画(mo2)眼翳(yi4) 舔去(tian3)侮辱(wu3)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 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5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 绰号(chuo4) 庶祖母(shu4) 吹笙(sheng3) 摹画(mo2) 眼翳(yi4) 舔去(tian3) 侮辱(wu3)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 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 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 . . ,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 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 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ε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 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6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 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 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 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1.研讨与练习一。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 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 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 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 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 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 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 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 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 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 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竞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 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 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一一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 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7 1.研讨与练习一。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 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 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 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 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 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 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 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 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 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 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 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 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 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 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 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 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一—〈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 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 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 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8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 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 邹韬奋。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付林)、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 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 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 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 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掺(chan1)脊(ji1)背枉(wang3)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 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 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9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 掺(chan1) 脊(ji1)背 枉(wang3)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二、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 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 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 1923 年,1940 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四、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五、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林其中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 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八、布置作业 1.研讨练习三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4.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愚钝(dun4)禁锢(gu4) 轩(xuan1)昂犀(xi1)利侏儒(ru2)酒肆(si4)尴尬( gan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 盎(ang4)然 2.解释下列词语
乌江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者 林其中 10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 本。 (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七、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 20 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 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八、布置作业 1.研讨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4.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 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 愚钝(dun4)禁锢(gu4) 轩(xuan1)昂犀(xi1)利 侏儒(ru2) 酒肆(si4) 尴尬(gan1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 盎(ang4)然 2.解释下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