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姓名: 组别: 成绩: 三峡(2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横线的词。(6分) (1)略无阙处( )(2)或王命急宣( )(3)虽乘奔御风 (4)属引凄异( )(5)不见曦月( )(6)素湍绿潭(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6分) (1)A、哀转久绝 B、绝巘多生怪柏 C、沿溯阻绝 (2)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C、屠自后断其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分) 5、指出文章第二段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5分) 短文两篇(25分) (一)答谢中书书(9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3分) (1)晓雾将歇( )(②2)沉鳞竞跃(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姓名: 组别: 成绩: 一、三峡(25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横线的词。(6 分) ⑴略无阙处( )⑵或王命急宣( )⑶虽乘奔御风( ) ⑷属引凄异( )⑸不见曦月( )⑹素湍绿潭( )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6 分) ⑴A、哀转久绝 B、绝巘多生怪柏 C、沿溯阻绝 ⑵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屠自后断其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 分) 5、指出文章第二段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5 分) 二、短文两篇(25 分) (一)答谢中书书(9 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3 分) ⑴晓雾将歇( )⑵沉鳞竞跃( )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测测你的鉴赏力,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你认为写出了 山川之美的语句,并注明作者。(4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16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 (1)解衣欲睡 (2)相与步于中庭 (3)念无与为乐者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全文没有一处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 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4分) 理由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阅下面的背 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 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6分) 、观潮(18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 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 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 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 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2 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测测你的鉴赏力,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你认为写出了 山川之美的语句,并注明作者。(4 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16 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 分) ⑴解衣欲睡 ⑵相与步于中庭 ⑶念无与为乐者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全文没有一处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 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4 分) ⑴ ⑵ 理由: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阅下面的背 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 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6 分) 三、观潮(18 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 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 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 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 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 席地不容间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6分) (1)天下之伟观也 (2)吞天沃日 (3)如履平地 (4)人物略不相睹 (5)则一舸无迹 (6)皆批发文身 2、作者用十分简练的笔墨描绘了钱塘江潮汹涌而至的壮观景象。分别用 等比喻写其状态、色泽:用 写其声音之大:用 写其气势壮 令人叹为观止。(6分) 3、文章最后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人之多?作者以此来表现什么?(6分) 四、湖心亭看雪(20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给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在横线上释义。(4分) (1)拥衣炉火 (2)与余舟一芥。 (3)强饮三大白 (4)客此 2、翻译句子。(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西湖佳景,领略的人很多,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可本文又为何写得别有风神韵味呢? 请说明原因。(4分) 4、舟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3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 席地不容间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6 分) ⑴天下之伟观也 ⑵吞天沃日 ⑶如履平地 ⑷人物略不相睹 ⑸则一舸无迹 ⑹皆批发文身 2、作者用十分简练的笔墨描绘了钱塘江潮汹涌而至的壮观景象。分别用“ ”、“ ” 等比喻写其状态、色泽;用“ ”写其声音之大;用“ ”写其气势壮, 令人叹为观止。(6 分) 3、文章最后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人之多?作者以此来表现什么?(6 分) 四、湖心亭看雪(20 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给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在横线上释义。(4 分) ⑴拥毳衣炉火 ⑵与余舟一芥。 (3)强饮三大白 (4)客此 2、翻译句子。(4 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西湖佳景,领略的人很多,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可本文又为何写得别有风神韵味呢? 请说明原因。(4 分) 4、舟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
5、仿照示例,选择下面(1)(2)句中加点的字一个点评、品味。(3分) 示例:湖中人鸟声俱绝点评: 子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1)独往湖心亭看雪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 点评 五、诗四首(每空一分,共12分) (一)归园田居(其三) 1、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 人勤奋、执著)的诗句是 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主旨句)的语句: 3.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二)使至塞上 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并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的的名句: (三)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 2.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 3.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四)登岳阳楼(其一) 1、从历史角度介绍岳阳楼,并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满腔愁绪的诗句是 2、概括作者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漂泊颠沛的逃难生活,抒发诗人离乡背井、忧国伤时的 愤懑和感慨的诗句是 3、运用双关的修辞,借眼前之景,隐喻社会现实和诗人饱经沧桑、身心交瘁、未老先衰的 境况的诗句是:
4 5、仿照示例,选择下面⑴⑵句中加点的字一个点评、品味。(3 分) 示例:湖中人鸟声俱绝 点评:一个“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⑴独往湖心亭看雪 ⑵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 点评: 五、诗四首(每空一分,共 12 分) (一)归园田居(其三) 1、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 人勤奋、执著)的诗句是: 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主旨句)的语句: 3.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二)使至塞上 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并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的的名句: (三)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 2.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 3.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 句: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四)登岳阳楼(其一) 1、从历史角度介绍岳阳楼,并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满腔愁绪的诗句是: 2、概括作者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漂泊颠沛的逃难生活,抒发诗人离乡背井、忧国伤时的 愤懑和感慨的诗句是: 3、运用双关的修辞,借眼前之景,隐喻社会现实和诗人饱经沧桑、身心交瘁、未老先衰的 境况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