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72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等专业乡村社会学试题 2007年7月 题 三 四 五 总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乡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 为(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兴国调查》 C.《长岗乡调查》 D.《才溪乡调查》 2.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 )。 A.基本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终身社会化 D.再社会化 3.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 象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4,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亲密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强 5.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是( )。 A.家庭 B.家族 C.邻里 D.民间会社 6.以土地人股、统一经营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2184
试卷代号:2722 座位号口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等专业 乡村社会学 试题 2007年 7月 题 号 分 数 二 } 三 } 四 } 五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总计 30分) 1.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乡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 为(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长岗乡调查》 B.《兴国调查》 D.《才溪乡调查》 2.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 )。 A.基本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终身社会化 D.再社会化 3.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 象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4.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亲密 C.存在长久 U.综合性功能强 5.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是( )。 A.家庭 B.家族 C.邻里 D.民间会社 6.以土地人股、统一经营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 )。 A.互助组 B.初级社 (},高级社 U.人 民公社 2184
7.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A.村党支部 B.村民委员会 C.乡镇党委会 D.乡镇人民政府 8.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9.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 A.严格控制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有选择发展小城市 B.适度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 C.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D.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 10.调查人员从一个社会中抽出一些熟悉社区情况的人们为评判员,让他们按事先规定 的高低层次对社区成员进行分类的方式是()。 A.主观法 B.声誉法 C.客观法 D.评判法 11.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 )。 A.人们的主观需要 B.阶级产生的需要 C.劳动分工的需要 D,社会发展的需要 12.乡村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 )。 A.地域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经济性 13.到2000年底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仍有( )。 A.3000万 B.4000万 C.4200万 I).5000万 14.社会保障实质是( )。 A.经济保障 B.政治保障 C.思想保障 D.社会保障 15.我国有关老年人的法律规定,划分老年人的标准是() A.55岁 B.60岁 C.65岁 D.70岁 2185
7.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 A.村党支部 s.村 民委员会 C.乡镇党委会 D.乡镇人民政府 8.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 区化 D.城乡融合 9.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 A.严格控制大城市 ,重点发展中等城市 ,有选择发展 小城市 B.适度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 C.大力发展各类城市 ,特别是大中城市 D.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 10.调查人员从一个社会中抽出一些熟悉社区情况的人们为评判员,让他们按事先规定 的高低层次对社区成员进行分类的方式是( )。 A.主观法 B.声誉法 C.客观法 U.评判法 11.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 )。 A。人们的主观需要 B.阶级产生的需要 C.劳动分工的需要 U.社会发展的需要 12.乡村社会 间题具有明显的( )。 A.地域性 }3.阶级性 C.民族性 D.经济性 13.到 2000年底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仍有( )。 A. 3000万 I3. 4000万 C, 4200万 D. :1000万 14.社会保障实质是( )。 A.经济保障 B,政治保障 C.思想保障 D.社会保障 1:} 我国有关老年人的法律规定 ,划分老年人的标准是( ) A. 55岁 }3. 6 0岁 -. F J岁 U. 70岁 }I}iJ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群体的基本特征有( )。 A.交往的社会性 B.交往的规范性 C.归属感 D.交往活动的经常性 E.交往的持续性 2.村民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包括( )。 A.村民会议 B.村民委员会 C.村民小组 D.工作委员会 E.特派员 3.乡村社区的主要类型有( A.村落 B.县城 C.集镇 D.特区 E.行政村 4.现阶段乡村已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农工商贸副齐头并进的流动格局,其流动方式 主要表现在( )。 A.向乡镇企业流动 B.向林牧副渔业流动 C.向手工业流动 D.向商业流动 E.向服务业流动 5.人口素质包括( A.身体素质 B.文化素质 C.精神素质 D.气质素质 上.运动素质 2186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分,总计 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群体的基本特征有( A.交往的社会性 B.交往的规范性 C.归属感 D.交往活动的经常性 E.交往的持续性 2.村民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包括( A.村民会议 B.村民委员会 C.村 民小组 D.工作委员会 E.特派员 3.乡村社区的主要类型有( A.村落 B.县城 C.集镇 n,特区 E,行政村 4.现阶段乡村已逐渐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农工商贸副齐头并进的流动格局,其流动方式 主要表现在( A.向乡镇企业流动 B.向林牧副渔业流动 C.向手工业流动 D.向商业流动 E.向服务业流动 5.人口素质包括( A.身体素质 B.文化素质 C.精神素质 D.气质素质 E.运动素质 218E
得分 评卷人 三、配伍题(每题2分,总计10分,请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基本社会化:() 2.科层制:() 3.社会流动:() 4.人口问题:() 5.社会救助:() A.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B.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 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 人)的过程。 C.是指关于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 理方式。 D.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提供保证其最 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E.是指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 象。 得 孔 评卷人 四、简答题(总计25分)】 1.农村、农民、农业三者的关系。(9分) 2.社会控制的功能。(10分) 3.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6分)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谈一谈我国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的主要途径。 2187
得 分 评卷人 三、配伍题(每题 2分,总计 10分,请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基本社会化 :( ) 2.科层制 :( ) 3.社会流动:( ) 4.人 口问题 :( ) 5.社会救助 :( ) A.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B.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 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 人)的过程。 C.是指关于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 理方式。 D.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提供保证其最 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E.是指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 象。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 (总计 25分 ) 1.农村 、农 民、农业三者的关系。(9分) 2.社会控制的功能。(10分) 3.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6分)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谈一谈我国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 目标及实现的主要途径 。 ?187
试卷代号:272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等专业乡村社会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A 2.A 3.D 4.B 5.B 6.B 7.D 8.B 9.D 10.B 11.C 12.A 13.A 14.A 15.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ABCDE 2.ABCD 3.AC 4.ABCE 5.ABC 三、配伍题(每题2分,总计10分) 1.基本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 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 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2.科层制:是指关于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 形式及管理方式。 3.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4.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生存 和发展的现象。 5.社会救助:也叫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 水平的公民提供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简答题(总计25分】 1.农民是从事农业、以农为主的劳动者,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方法。农民 的涵义也是广义的。(3分) 农村则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会。它有与城市不同的经济类型、居住形态和生 活方式。(3分) 农民被看作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农村是农民 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3分) 2188
试卷代号:272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等专业 乡村社会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 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总计 30分) 1. A 2. A 3. D 4. B 5. B 6, B 7. D 8. B 9. D 10. B 11.C 12. A 13. A 14. A 15.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分,总计 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l. ABCDE 2. ABCD 3. AC 4. ABCE 5. ABC 三、配伍题(每题 2分,总计 10分) 1.基本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 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 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2.科层制:是指关于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 形式及管理方式。 3.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4.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生存 和发展的现象。 J.社会救助:也叫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 水平的公民提供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简答题 (总计 GJ分 ) 1.农民是从事农业、以农为主的劳动者,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方法。农民 的涵义也是广义的。(3分) 农村则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会。它有与城市不同的经济类型、居住形态和生 活方式。(3分) 农民被看作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农村是农民 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t3分) 2188
2.社会控制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2分) 社会控制是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2分) 社会控制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分) 社会控制的反功能:其目的不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和多数人的利益,而是维护少数人的利 益:社会控制的程度不适当,即过大或不够,都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4分) 3.第一,经济现代化。(1分》 第二,政治民主化。(1分) 第三,组织管理的现代化。(1分) 第四,城市化。(1分)》 第五,生活方式的现代化。(1分) 第六,人的现代化。(1分) 五、论述题(20分)】 现代化生活方式是指与现代化的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有利于人们积极进取、全 面发展的新型生活方式。(3分)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收人水平。深刻认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乡村工作的首要地位;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健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坚持把农业 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其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确保农民显著增加收入。(4分) 建设精神文明,培育“四有”新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是广大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实现生活 方式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的客观要求。(4分) 优化分配体制,促进共同富裕。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目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合理收人差 距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一个本质特征,是与资本主 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区别之一。其一是指所有劳动者的实际收入都有很大提高;其二 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差距不是太大。(4分) 联系实际略。(5分) 2189
2.社会控制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2分) 社会控制是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2分) 社会控制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分) 社会控制的反功能:其 目的不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和多数人的利益,而是维护少数人的利 益;社会控制的程度不适当,即过大或不够,都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4分) 3.第一,经济现代化。(1分) 第二,政治民主化。(1分) 第三,组织管理的现代化。(1分) 第四,城市化。<1分) 第五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1分) 第六,人的现代化。(1分) 五、论述题 (20分 ) 现代化生活方式是指与现代化的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有利于人们积极进取、全 面发展的新型生活方式。(3分)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收人水平。深刻认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乡村工作的首要地位;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健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坚持把农业 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其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确保农民显著增加收人。(4分) 建设精神文明,培育“四有”新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是广大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实现生活 方式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的客观要求。(4分) 优化分配体制,促进共同富裕。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目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合理收人差 距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一个本质特征,是与资本主 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根本性 区别之一。其一是指所有劳动者的实际收人都有很大提高 ;其二 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和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差距不是太大。(4分 ) 联系实际略 。(5分) 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