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第8版 主审刘晶星 主编李凡徐志凯 副主编黄敏郭晓奎
管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数材建设李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同高等学校教材 生结出,临末,院防,口管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第8版 主审刘品星 主编李凡徐志凯 副主编黄敏郭晓奎 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丽(吉林大学白求思医学部) 张凤民(哈尔滨医科大学) 王明丽(安徽医科大学) 陈利玉(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江丽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赵蔚明(山东大学医学院) 汤华(天津医科大学) 胡福泉(第三军医大学) 严杰(浙江大学医学院) 徐志凯(第四军医大学) 李凡(吉林大学白求思医学部》 郭晓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李明远(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黄敏(大连医科大学) 杨春(重庆医科大学) 彭宜红(北京大学医学部) 吴兴安(第四军医大学) 楚雍烈(百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吴移谋(南华大学医学院) 廖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张力平(首都医科大学) 瞿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007007 人民卫生纳发科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医学微生物学/李凡,徐志凯主编。一8版。一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SBN978-7-117-17152-6 1.①医.Ⅱ.①李.②徐.Ⅲ.①医学微生 物学-医学院校-教材N.①R37 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13)第064549号 人卫社官网www,pmph.com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www.ipmph.com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 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 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医学微生物学 第8版 主编:李凡徐志凯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010-597301)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编.100021 Email:pmph @pmph 92010-59787584010-65264830 :北京人 销:新华书店 开 本:850×11681/16 印张:24 字 数:660千字 版 次:1979年6月第1版 2013年3月第8 2013年3月第8版第1次印制(总第59次印刷) 标准书号:15BN978-7-117-17152-6/R·17153 价:52.00元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E-mail:WQ@pmph.com (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市场营销中心联系退换)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第八轮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自1978年第一轮出版至今已有 35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装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 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 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 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 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配套光盘、数 字出版,网络增值服务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干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 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 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 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发展。 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药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和发展 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医药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亲切地称这 套教材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跑”教材。 本套第八轮教材修订启动之时,正是全球医学教育百年反思之际,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 改革和医学教有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之时,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 会议,启动了“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形成了以医改推动教改数改服务医改的 历史发展格局。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综合改革 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为契 机,以规划教材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服务于医改和教改。 第八轮教材的修订原则是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有综合改革的 意见,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发展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 才培养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办法: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 的全过程,强化临床实践教学,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落实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 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辈医学家献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一大批临床 教学,科研,医疗第一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继示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以严谨治学 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敏业精神,积极参与第八轮教材的修订和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五年制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 外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式,不断完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晰 提升编写水平和质量,已逐渐将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学科精品教材,使第八轮全套教材更加成 熟,完善和科学,从而构建了适合“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和卓越临床医师培养需 求的教材体系,推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3
本次修订和编写特点如下: 1.数材编写修订工作是在教育部、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 教有综合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进行顶层设计,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 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院士、专家把关,全国各医学院校知名专家、教授编写, 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质量精品出版。 2.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根据教育部培养目标、卫生部行业要求,社会用人需求,在全国进行 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建设经验,充分研究论证本专业人才 素质要求、学科体系构成、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体系规划后,科学进行的。 3.在全国广泛、深人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和汲取了前七轮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成果,尤其是对 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完著,并在充分体现科学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更考虑其全国 范围的代表性和适用性。 4.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着力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一科学整合 课程,淡化学科意识,实现整体优化,注重系统科学、保证点面结合。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 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以确保教材质量。 5.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减轻学生负担和体现“干细胞”教材特色,全套教材精炼文字、 压缩字数,注重提高内容质量,并根据学科需要,采用大16开国际开本、双色或彩色印刷,以提 高印装质量和可读性。同时,在每一页都增加了留白,便于学生记录和标记书中重点知识。 6.、为满足教学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教材系列化、立体化和数字化建设,大部分教材配有 配套教材和数字出版的教学资料,并实现了全套教材的网络增值服务,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自 主学习,实现了数字化资源共享。 第八轮教材共有53种,其中新增2种,即《医患沟通》和《肿瘤学概论》:更名1种,即《急诊 医学》更名为急诊与灾难医学):合并2种,即(生物化学》与(医学分子生物学)合并为《生物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全套教材均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除《肿瘤学 概论》外)和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于2013年6月全部出版发行。 本套教材是在我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枸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背景下 组织编写的,希望全国广大院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多提供宝贵意见,反馈使用信息,以逐步修改 和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为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工作建言献策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第八轮 1 医用高等数学 第6版主编张选群 主编马建忠丹刘春扬 2 医学物理学 第8版 主编玉磊宽敏 副主鎢李晓存吴明海 3 基础化写 第8版 主编祖期刘德育 倒主策李霄华陈朝军 x 有机化学 第8版 主编陆阳刘俊义 主编叶玲邓健 医学生物学 第8板 主编傅松淀 剧主策王培体刘佳 系统解剖学 第8 主编柏树令 应大 刷主第丁文龙刘学政孙管 局部解剖学 第8版 主编刘树伟 幸璃倒 御上编张绍样羊惠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8版 主编第仲之 李继术 刷主编管山周莉 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8版 主编偶良 药立波 冯作化 方定过 何风田 生理学 第8版 主的 朱大年 王槐 湖主编罗自强管又飞金学 11 医学微生物学 第8版 主编李几徐志凯 刷主编黄敏郭晓金 12 人体寄生虫学 第8版 主编诸欣平苏川 刷主喻吴忠道李朝品 13 医学免疫学 第6版 主编雪沈 刷主编 熊思东 姚智 14. 病理学 第8版 主缩李玉林 删主编 文继斯唐建武来茂德 步 病理生理学 第8版 主编王建枝股莲华 副主绵 吴立玲孙连坤 李文 药理学 第8版 主鴒杨宝峰 湖主绵苏定冯 医学心理学 第6版 主绢树桥 杨彦春 副主编杨艳杰潘芳赵旭东 18. 法医学 第6版 主编王保捷侯一平 制主编丛城赵子零 诊断学 第8版 主编万学红卢雪峰 主编刘成玉胡申江康熙 杨娟 20 医学影像学 第7版 主编白人驹徐克 副主编韩体龚启勇张雪林 21.内科学 第8版 上编葛均波徐水健 副主编梅长林两示放玉辰 周晋 外科学 第8版 主编陈孝平汪建平 副主第秦新格刘玉村张英 妇产科学 第8版 主编谢幸苟文丽 刷主编林种秋秋文马 几北华 儿科学 第8版丰编王卫平 副主锦毛萌李廷长中昆玲 常立 25. 神经病学 第7版主编贾建平做生弟副主剂丽英工伟 26 精神病学 第7版 缩伟于成副翁许爱李 刘金回
2 传染病学 第8版 主编李兰好任红 副主编高志良牛俊奇 眼科学 第8版 主编赵堪兴 畅培增 刷主编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8假 主编 田男泉 副主编韩东一迟放鲁孙爱华 名 口腔科学 第8版 主 张志愿 俞光岩 副主绵凌均檠 杨不山 皮肤性病学 第8版 主瑜 张学军 副主编陆洪光高兴华 核医学 第8版 主编李少林 王荣福 副主编 张水学压安仁 流行病学 第8版 沈洪兵 齐秀英 刷主编 刘民叶冬青 34 卫生学 第8版 主编朱启星 副主给 牛侨吴小南 35. 预防医学 第6版 主编傅华 主偏段广才黄国伟 中医学 第8版 主编 高翔 副主编 人 陈金水 陈利国 医学计算机应用 第5版 主编囊同山阳小华 副主编 宝钢 38. 体育 裴海泓 主编 程鹏 医学细胞生物学 副主编杨恬刘艳平 0 医学遗传学 第6版 主编左 刷主编顾鸣敏张成宁 41 临床药理学 第5版 主编 刷主编 刘克学 洪 医学统计学 第6版 主编李康贺住 副主编 杨土保马骏 4 医学伦理学 主编孙川 王明 副主编 除晓阳宫福清 44.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刘续宝 王素州 刚主编 孙业恒时景现 康复医学 第5版 主编黄晓琳 燕铁斌 到主馆 王宁华励建安 AO. 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第4版 主编 郭继军 副主编 马路张帆 卫生法 第4版 主纳汪建荣 副主编 达庆东田侃 AB. 医学导论 第4版 主编 马建辉 主编 肖海 曹德品 全科医学概论 第4版 主编祝塔珠 剂主 胡传来 60. 麻醉学 第3版 主编杨拔贤 李文志 副主编 刘进姚尚龙郭曲 51. 急诊与灾难医学 第2版主编沈洪刘中民 M主第 王有带周荣斌于学忠 52.医患沟通 主编王锦朝尹梅 刷主编 拟明杰 53. 肿瘤学概论 主编王冠军赫提编张特暖李周云峰 6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名单 顾 问 沈晓明王德炳刘德培吴孟超刘允怡 主任委员 陈灏珠钟南山 副主任委员 王卫平杨宝峰龚非力柯杨石应康郑树森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滨王冠军王家良王鸿利文历阳文民刚文继舫 孔北华田勇泉白波白人驹冯友梅吕兆丰朱明德 刘吉成闫剑群李玉林步宏吴在德吴肇汉汪建平 沈梯陆再英郎景和赵群赵玉沛南登崑柏树令 曹雪涛崔慧先葛均波曾因明曾晓荣雷寒粗佳
序 高水平,高质量的医学教育既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卫生事业改 革发展的重要支撑。随者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草的不断深人,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也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国家需要、人民满意的高质量、高水平医学人才是当前医学教有的首 要任务。为此,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教有部和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医学教育综合改革。 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遊循 医学教有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于医学牧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 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 者力于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明显加强,从而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发展医药卫生 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教材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此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要 求以教材建设为抓手,推动医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一本好的教材,给医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给临床医生以正确的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国家级优秀出版单位,承担了大量教材的规划 和出版工作,形成了课程种类齐全,学科体系合理配套服务全面的教材出版模式。尤其是在以 吴阶平、裘法祖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大家的付出和带领下,在一大批医 学教育精英的努力和参与下,其出版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为我国医学界培养了 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医药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草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此次第八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修订工作是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的背景下,在落实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 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启动的。修订工作贯穿了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特别是注 重将医德教有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增加了《医患沟通》一书,同时强化临床实践教学,配套 编写了相关的实践指导,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我们相信,在教育,卫生系统的通力合作下,在广大医学教有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 第八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修订出版对推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医学人才 培养质量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部长助理 林复青 2013年3月
生编简介 李凡 女,1956年8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任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常务副部长,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 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 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 会吉林省分会刷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 与免学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吉林大学学报)(医学 版)副主委,《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委。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0年。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及科研领城成绩卓 著,是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大 学教学名师和吉林大学白求恩十大名师。培养博士研究生39名,硕 研究生41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负责人 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省级 教学成果奖3项。在科研方面,主要围绕病原体新型检测技术细菌耐 药性及病诗学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粗国家“973”课题和省 部级科研课题14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1收录论文20余篇。 徐志凯 男,1955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 学教研室(国家重点学科)及全军病原微生物防治基础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学科学技术 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每 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 委,中同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溢 主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病毒学杂志》副主编、《医学参 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频道副主编。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35年。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3项,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863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 题6项,是军队~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主缩专答和国家 规划教材4部:发表科研论文2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 和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发明 专利授权4项:培养研究生68名.其中博上生35名。先后获得“全国 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有才奖(金奖”,总后“科 技银星”、“中科协抗救灾先进个人“急后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