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案参考(二) 作者:学生处 来源:学生处 时间:2005-5-918:43:0 第一讲:体验大学境界,培养科学精神(4学时) 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大学环境的分析和大学精神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了解大学的理念,领会大学精神 2.分析大学学习的特点 3.怎样转变学习观念 难点 学会学习 2.培养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 内容: 1.树立崇高的学习目的 1.1新型的学习观 1.1.1学习与学习观的含义 学习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就人类而言,从生活习惯的成型到科学发明创造都属于学习。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 系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过程。它不仅指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需改变不良的行为与习惯 学习观是指人们在了解学习的本质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立场与态度。它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和价值 在哪里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学习的根本问题。教育要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就要不断调整和改革,而调整和改革的先导是教育思想的明 确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学生有必要确立新型的学习观 1.1.2确立学习新观念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总是希望在知识量上下功夫,认为学习掌握的知识越多,学问就越大,本领就越高。所以古人有“读书破 万卷”之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之论。如今进入信息化社会,新知识、新信息剧增、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中,国 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一个侧面也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和教育理念的竞争。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学习观特长的 同时有必确立学习新观念 第一,学会做人。德为行人之本,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灵的美丽和道德的高尚。才是个人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才的基础建立在德之上 仁义礼智,仁义为先。但不是重德轻才,德与才应相辅相成。有德无才,人难成完人:有才无德,人必成恶人:德才兼备,人方成大人。用才为 自己谋私利,损害国家、集体利益,这类人就变成社会的蛀虫。他们的才,就变成了作恶的工具。学习要注意品格修养、能力培养、个性发展 全面实行因材施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美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一一做人。学会做人的要求是具体 的:它包含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做人的普通的、基本的要求,同时也包括为适应社会需要所必需的工具性知识的要求。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掌握广泛的知识,是立身和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工具,二者不可偏废,但有先后轻重之分 第二,学会思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被社会普通接受和认可,但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不能迷信知识、迷信权威。科学结论对外行人来说是”有 或”无”绝对的必然,而对内行人来说,它是特定样组所出现的机率。我们现在所学的文化知识都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和许多例外,甚至还有很多 未知的限制条件和例外,若学生按应试教育或一切唯”标准答案”的方法去学习,科学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正如法国哲学家埃米尔●皮特斯说” 种观点,当它是我们持有的唯一观点时,是最危险不过的”。培根《人生论》也说到:“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 铆的。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能。”这和我国古人”尽信书不如无书”及开卷有益” 的教诲不谋而合。因此大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应该以求知而非功利的心情去读。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于2002年9月16日在上海交大演讲时说 他获得诺贝尔奖是很容易的,最重要的是不能迷信权威,实验物理尤其是高能物理竞争非常激烈,不能盲目地迷信权威,不要害怕别人反对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案参考(二) 作者:学生处 来源:学生处 时间:2005-5-9 18:43:00 返回 第一讲:体验大学境界,培养科学精神(4 学时) 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大学环境的分析和大学精神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重点: 1.了解大学的理念,领会大学精神 2.分析大学学习的特点 3.怎样转变学习观念 难点: 1.学会学习 2.培养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 内容: 1. 树立崇高的学习目的 1.1 新型的学习观 1.1.1 学习与学习观的含义 学习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就人类而言,从生活习惯的成型到科学发明创造都属于学习。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 系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过程。它不仅指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需改变不良的行为与习惯。 学习观是指人们在了解学习的本质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立场与态度。它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和价值 在哪里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学习的根本问题。教育要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就要不断调整和改革,而调整和改革的先导是教育思想的明 确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学生有必要确立新型的学习观。 1.1.2 确立学习新观念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总是希望在知识量上下功夫,认为学习掌握的知识越多,学问就越大,本领就越高。所以古人有“读书破 万卷”之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之论。如今进入信息化社会,新知识、新信息剧增、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中,国 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一个侧面也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和教育理念的竞争。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学习观特长的 同时有必确立学习新观念。 第一,学会做人。德为行人之本,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灵的美丽和道德的高尚。才是个人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才的基础建立在德之上。 仁义礼智,仁义为先。但不是重德轻才,德与才应相辅相成。有德无才,人难成完人;有才无德,人必成恶人;德才兼备,人方成大人。用才为 自己谋私利,损害国家、集体利益,这类人就变成社会的蛀虫。他们的才,就变成了作恶的工具。学习要注意品格修养、能力培养、个性发展, 全面实行因材施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美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学会做人的要求是具体 的:它包含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做人的普通的、基本的要求,同时也包括为适应社会需要所必需的工具性知识的要求。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掌握广泛的知识,是立身和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工具,二者不可偏废,但有先后轻重之分。 第二,学会思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被社会普通接受和认可,但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不能迷信知识、迷信权威。科学结论对外行人来说是“有” 或“无”绝对的必然,而对内行人来说,它是特定样组所出现的机率。我们现在所学的文化知识都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和许多例外,甚至还有很多 未知的限制条件和例外,若学生按应试教育或一切唯“标准答案”的方法去学习,科学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正如法国哲学家埃米尔•皮特斯说“一 种观点,当它是我们持有的唯一观点时,是最危险不过的”。培根《人生论》也说到:“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 聊的。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能。”这和我国古人“尽信书不如无书”及“开卷有益” 的教诲不谋而合。因此大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应该以求知而非功利的心情去读。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于 2002 年9 月 16 日在上海交大演讲时说: “他获得诺贝尔奖是很容易的,最重要的是不能迷信权威,实验物理尤其是高能物理竞争非常激烈,不能盲目地迷信权威,不要害怕别人反对
只安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做下 第三,学会如何学习和终身学习。学习无论对于整个人类,还是对每一个个体,都不仅是生存所必需,也是谋求发展之根本保证,学会学习有两 方面含义:一方面善于吸收、分析、归纳,将传授的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具备吸取知识、吸取信息的能力,即能 独立获新知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远远高于传统的生产要素。大学学习对大部分 学生来说是学校教育向自身教育的过渡阶段,培养自己独立获得新知识能力的意义远远大于掌握一些原理和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竟争的 日益加剧,读书学习成为提高自身修养、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学生只有将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转变为终身学习,使自己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 伐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学习化社会”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要求就是”终身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许多文件和报告中反复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世界的生存概 第四,在实践中学习。从学习的范围来看,过去人们总是强调书本学习的重要性,即所谓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科学文化知识早就超越书本的界限,遍布在各个社会生产、生活环节中。生产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日常生活中各种科学知识含量 日益增加,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领域里,包含丰富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信息。人类也是在不断向自然学习的进化过程中得以发展,不断在生 活实践中发展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观念和作风。一切真知来源实践,世界上很多发明创造来自实 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作为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完成的。这些途径和形式基本上是 两大类:一类是通过书本、课堂、人际交流、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物质媒介所获得的间接知识、经验,另一类就是直接从自己的实践过程 中,从自己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中,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实践学习”的观念既要求重视从第一类途径获得更 多的知识,又要求把这两种途径、形式内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2树立良好的学风 1.2.1良好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心理学研究和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实践经验证明,大学生优良的学习成果,不仅取决于他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以及他是否掌握了适当的学习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的学习作风,这就是学风。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等内容。一所学校 有一所学校的学风,一个班级有一个班级的学风,一个学生有一个学生学风。对于集体来说,良好学风体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集体 风貌,它是一种无形的指导力,催人奋进,潜移默化。对于个人良好的学风是其精神风貌和各种人格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具体体现和反映。良好的 学风,不仅能有力地促进和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且还能弥补大学生在智力方面某些不足,使人的潜力最有效的发挥,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 果。良好的学风还能丰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推动他的人格向着更加高尚和完美的方向发展,有利人美好心灵的塑造。良好的学风,在以 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上,还会转化为良好的工作作风。所以良好学风的形成是大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业和成才的重要保证 1.2.2树立良好的学风的具体要求 ,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科学上来不得半点虚伪,常言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科学与严谨求实互为一体,可以说,没有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就没有现代科学,科学上的每一次进步,都和科学工作者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是分不开的。学习同样需要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要认 严肃对待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对于每一个概念、原理和论证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坚持事实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 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学习活动中不能以想当然代替事实,更不能弄虚作假,抄袭别人的作业,实验中凑数据来蒙骗教师,欺骗自 己。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学到真正的本领,并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二,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勤奋是成功 之母,这是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勤奋刻苦可以弥补人天资上的不足,能超越自我。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学习必须以”勤”字当头。大凡创新人物、有伟大成就与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无不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痛苦磨难历程,是 勤与苦的结果。马克思花了毕生精力,写出了不朽的著作《资本论》,为人类社会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他为写这部著作,在大英图书馆以惊人的 毅力,数十年如一日,阅读了难以计数的浩繁文献资料,全身心投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他座位下的地板被踩出一个凹处,已成为佳话。 见,成才需要刻苦与踏实。勤奋刻苦的学习作风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毅力有恒心,困难面前不畏缩,失败面前不气馁,不断攀登新 的高峰。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复杂劳动,除了需要顽强的意志品质外,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必不可少。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可以 克服人的学习惰性外,还能缓解人情绪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不自觉学习到自觉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习的他 律性向自律性转变,使学习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直至我们能享受学习,享受生活。 1.3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有效地学习 1.3.1确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只安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做下去”。 第三,学会如何学习和终身学习。学习无论对于整个人类,还是对每一个个体,都不仅是生存所必需,也是谋求发展之根本保证,学会学习有两 方面含义:一方面善于吸收、分析、归纳,将传授的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具备吸取知识、吸取信息的能力,即能 独立获新知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远远高于传统的生产要素。大学学习对大部分 学生来说是学校教育向自身教育的过渡阶段,培养自己独立获得新知识能力的意义远远大于掌握一些原理和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 日益加剧,读书学习成为提高自身修养、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学生只有将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转变为终身学习,使自已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 伐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学习化社会”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要求就是“终身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许多文件和报告中反复强调:“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世界的生存概 念。” 第四,在实践中学习。从学习的范围来看,过去人们总是强调书本学习的重要性,即所谓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科学文化知识早就超越书本的界限,遍布在各个社会生产、生活环节中。生产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日常生活中各种科学知识含量 日益增加,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领域里,包含丰富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信息。人类也是在不断向自然学习的进化过程中得以发展,不断在生 活实践中发展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观念和作风。一切真知来源实践,世界上很多发明创造来自实 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作为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完成的。这些途径和形式基本上是 两大类:一类是通过书本、课堂、人际交流、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物质媒介所获得的间接知识、经验,另一类就是直接从自己的实践过程 中,从自己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中,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实践学习”的观念既要求重视从第一类途径获得更 多的知识,又要求把这两种途径、形式内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2 树立良好的学风 1.2.1 良好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心理学研究和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实践经验证明,大学生优良的学习成果,不仅取决于他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以及他是否掌握了适当的学习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的学习作风,这就是学风。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等内容。一所学校 有一所学校的学风,一个班级有一个班级的学风,一个学生有一个学生学风。对于集体来说,良好学风体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集体 风貌,它是一种无形的指导力,催人奋进,潜移默化。对于个人良好的学风是其精神风貌和各种人格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具体体现和反映。良好的 学风,不仅能有力地促进和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且还能弥补大学生在智力方面某些不足,使人的潜力最有效的发挥,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 果。良好的学风还能丰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推动他的人格向着更加高尚和完美的方向发展,有利人美好心灵的塑造。良好的学风,在以 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上,还会转化为良好的工作作风。所以良好学风的形成是大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业和成才的重要保证。 1.2.2 树立良好的学风的具体要求 第一,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科学上来不得半点虚伪,常言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科学与严谨求实互为一体,可以说,没有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就没有现代科学,科学上的每一次进步,都和科学工作者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是分不开的。学习同样需要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要认 真严肃对待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对于每一个概念、原理和论证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坚持事实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 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学习活动中不能以想当然代替事实,更不能弄虚作假,抄袭别人的作业,实验中凑数据来蒙骗教师,欺骗自 己。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学到真正的本领,并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二,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勤奋是成功 之母,这是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勤奋刻苦可以弥补人天资上的不足,能超越自我。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学习必须以“勤”字当头。大凡创新人物、有伟大成就与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无不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痛苦磨难历程,是 勤与苦的结果。马克思花了毕生精力,写出了不朽的著作《资本论》,为人类社会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他为写这部著作,在大英图书馆以惊人的 毅力,数十年如一日,阅读了难以计数的浩繁文献资料,全身心投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他座位下的地板被踩出一个凹处,已成为佳话。可 见,成才需要刻苦与踏实。勤奋刻苦的学习作风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毅力有恒心,困难面前不畏缩,失败面前不气馁,不断攀登新 的高峰。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复杂劳动,除了需要顽强的意志品质外,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必不可少。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可以 克服人的学习惰性外,还能缓解人情绪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不自觉学习到自觉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习的他 律性向自律性转变,使学习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直至我们能享受学习,享受生活。 1.3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有效地学习 1.3.1 确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它对学习活动具有激发和指向作用,它和人的智能一起,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 学习动机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Bggs& Moose,1993年)把学习动机列为四类,简述如下 第一,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什么",例如,获得物质奖励,或可以避免因不学习而带来的惩罚。这种动机 不指向学习过程,甚至也不指向学习结果本身。这种动机是不稳定的 第二,社会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某类重要人物高兴。这类重要人物的意见对学生来说是重耍的,因此,如果这类重要人物 十分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价值,那么,这个学生会因此而重视学习。这时的学习动机不是指向物质后果,而是指向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或 情感的和谐 第三,成就动机:学生可能因为期望通过和其他同学的竞争并击败对手来提高自我,因此而重视学习的价值。努力学习可以使他们对自己和对所 担当的任务”感觉良好”。他们可能对学习过程很”投入”,但严格说来处于他们心目中的中心地位的是学习结果,成功的兴奋激动,而不是任务本 身。他们可能对过程感兴趣,也可能不感兴趣,但是,学习结果却永远是自豪和地位的根源 第四,内部动机:学生的学习就是想了解与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仅仅是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因 为学习之外的什么东西令人感兴趣。他们完成作业,仅仅是因为解题过程的智力活动带来愉悦,而不是因为习题解答结果的重要性。他们的兴趣 在旅途之中,而不是旅途的目的地。 从第一种动机到第四种动机,任务本身变得越来越处于中心地位。外部动机完全指向任务以外的东西,而内部动机则完全指任务本身,而社 会动机和成就动机处于两个极端之间。从第一种动机到第四种动机,个人卷入程度一个比一个高,只有到达第四种动机的境界,才能真正树立良 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由此可见,内 部动机学习起推动作用,成功的学习又转而增强内部动机。研究表明,对获得知识本身的内部动机在学习中是一种最需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能 使学习变得更加深入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的东西,那样重要的就不是学习活动本身,而是获得的奖励或惩罚, 习变成消极被动的活动,学生可能只付出能够达到目的即可的努力程度。因此,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 心理学家强调内部动机头等重要,但是不应片面地排斥其他动机的作用,其理由是:第一,很少有人始终能表现出充分的内部动机(所学内容不 定都有兴趣)。第二,学业上的失败相联系的丧失自尊的威胁可以促使学生作出艰苦努力,正如有的心理学家指出的那样:“考试的动机力量 更多的是在于失败的威胁而不是在于成功的希望”。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法引起学习的动机,这种方法会使人体验到荣誉感、自尊心,体 验的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同样能激发人学习的热情。但不能过分强调这些动机的作用,它不会产生持续而深入的学习愿望 1.3.2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 第一,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理想。动机、信念、理想都属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其中信念和理想属于个性心理倾向的高层次部分,对于动 机具有制约和调节作用。学生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现在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动机缺乏,根源就在 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丧失了理想,看不到学习的意义 第二,唤醒求知方面的好奇心,发展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 个对学习充满兴趣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内部学习动机,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并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兴趣来源于好奇心,但并不等同 于好奇心。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而兴趣有明确的方向,比好奇心更为稳定。因此,应及时把好奇心引导到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探索 上,这样好奇心就升华为求知欲,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学习兴趣。 第三,促进动机迁移。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所谓的迁移现象,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实,在态度、动机上也有迁移 现象。所谓学习动机迁移,是指把对其他活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上来,或者把对这一科目的学习动机迁移到另一科目的学习之中。充分利用已有 的兴趣与动机,但不要局限于此,将其有效地迁移和辐射其它学科中去,使之进一步获得健康发展。 第四,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成败正确归因。维纳(B. Weiner)提出的归因理论分析了一个人对其活动成败原因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对动机的影响 维纳认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是个人分析成败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追求成功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的原 因归结自己不努力。相反,避免失败的人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运气好、任务容易等外部原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无能。我国台湾学者郑 慧玲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若倾向于将其学习成绩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不归因于运气和课程难度时,则高成就动机会对其学习成绩发生积 极作用。 最后,谨慎地利用外部动机。学业上的失败相联系的自尊的丧失,可能促使学生在学业上作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单靠内部动机不足以克服 人的惰性。但不能过分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连续的失败会使人产生过强的焦虑,过强的焦虑可能引起回避和退缩,以至于丧失学习的信心。另 外,过分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还会助长功利主义思想。学习的目的着眼于取得外来的利益,当考试通过后,就失去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愿望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它对学习活动具有激发和指向作用,它和人的智能一起,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学习动机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Biggs & Moose,1993 年)把学习动机列为四类,简述如下。 第一,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什么”,例如,获得物质奖励,或可以避免因不学习而带来的惩罚。这种动机 不指向学习过程,甚至也不指向学习结果本身。这种动机是不稳定的。 第二,社会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某类重要人物高兴。这类重要人物的意见对学生来说是重耍的,因此,如果这类重要人物 十分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价值,那么,这个学生会因此而重视学习。这时的学习动机不是指向物质后果,而是指向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或 情感的和谐。 第三,成就动机:学生可能因为期望通过和其他同学的竞争并击败对手来提高自我,因此而重视学习的价值。努力学习可以使他们对自己和对所 担当的任务“感觉良好”。他们可能对学习过程很“投入”,但严格说来处于他们心目中的中心地位的是学习结果,成功的兴奋激动,而不是任务本 身。他们可能对过程感兴趣,也可能不感兴趣,但是,学习结果却永远是自豪和地位的根源。 第四,内部动机:学生的学习就是想了解与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仅仅是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因 为学习之外的什么东西令人感兴趣。他们完成作业,仅仅是因为解题过程的智力活动带来愉悦,而不是因为习题解答结果的重要性。他们的兴趣 在旅途之中,而不是旅途的目的地。 从第一种动机到第四种动机,任务本身变得越来越处于中心地位。外部动机完全指向任务以外的东西,而内部动机则完全指任务本身,而社 会动机和成就动机处于两个极端之间。从第一种动机到第四种动机,个人卷入程度一个比一个高,只有到达第四种动机的境界,才能真正树立良 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由此可见,内 部动机学习起推动作用,成功的学习又转而增强内部动机。研究表明,对获得知识本身的内部动机在学习中是一种最需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能 使学习变得更加深入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的东西,那样重要的就不是学习活动本身,而是获得的奖励或惩罚,学 习变成消极被动的活动,学生可能只付出能够达到目的即可的努力程度。因此,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 心理学家强调内部动机头等重要,但是不应片面地排斥其他动机的作用,其理由是:第一,很少有人始终能表现出充分的内部动机(所学内容不 一定都有兴趣)。第二,学业上的失败相联系的丧失自尊的威胁可以促使学生作出艰苦努力,正如有的心理学家指出的那样:“考试的动机力量, 更多的是在于失败的威胁而不是在于成功的希望”。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法引起学习的动机,这种方法会使人体验到荣誉感、自尊心,体 验的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同样能激发人学习的热情。但不能过分强调这些动机的作用,它不会产生持续而深入的学习愿望。 1.3.2 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 第一,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理想。动机、信念、理想都属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其中信念和理想属于个性心理倾向的高层次部分,对于动 机具有制约和调节作用。学生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现在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动机缺乏,根源就在 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丧失了理想,看不到学习的意义。 第二,唤醒求知方面的好奇心,发展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个对学习充满兴趣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内部学习动机,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并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兴趣来源于好奇心,但并不等同 于好奇心。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而兴趣有明确的方向,比好奇心更为稳定。因此,应及时把好奇心引导到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探索 上,这样好奇心就升华为求知欲,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学习兴趣。 第三,促进动机迁移。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所谓的迁移现象,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实,在态度、动机上也有迁移 现象。所谓学习动机迁移,是指把对其他活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上来,或者把对这一科目的学习动机迁移到另一科目的学习之中。充分利用已有 的兴趣与动机,但不要局限于此,将其有效地迁移和辐射其它学科中去,使之进一步获得健康发展。 第四,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成败正确归因。维纳(B.Weiner)提出的归因理论分析了一个人对其活动成败原因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对动机的影响, 维纳认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是个人分析成败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追求成功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的原 因归结自己不努力。相反,避免失败的人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运气好、任务容易等外部原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无能。我国台湾学者郑 慧玲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若倾向于将其学习成绩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不归因于运气和课程难度时,则高成就动机会对其学习成绩发生积 极作用。 最后,谨慎地利用外部动机。学业上的失败相联系的自尊的丧失,可能促使学生在学业上作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单靠内部动机不足以克服 人的惰性。但不能过分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连续的失败会使人产生过强的焦虑,过强的焦虑可能引起回避和退缩,以至于丧失学习的信心。另 外,过分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还会助长功利主义思想。学习的目的着眼于取得外来的利益,当考试通过后,就失去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愿望。 2.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1大学学习的特 2.1.1学习安排的自主性 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需要更多的自主性,中学的学习,学习进度、学习时间一切都由教师安排,甚至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弱点了如指掌 会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而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学分制。学分制带来很多机遇,就是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增大了 可以比较主动地安排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在较大范围内选择课程、上课时间和授课老师。这就使得学生从原来被动地由学校安排 切的模式下解放出来,根据自己的情况,比较广泛地接触较多的学科,从而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学分制也给学生带来挑战,某 种意义上说,学分制断绝了学生入大学以后继续依赖学校和老师的后路,直接将学生推上了自己决定自己未来的最前沿。因此,在新生入大学以 后,学生必须尽快了解学分制的含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的选课办法、学分的计算方法等一系列内容,尽快解决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 专业方向、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全面实施学分制,绝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不考虑专业,任意选择自己想上的 课。学校以学科为基础制订教茡计划,学生选修必须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依据来选定课程、选修时间和顺序。选课时要首先保证必修课,再选后 继课。未修完必修课,一般不得选修后继课。另外学校对学生每学期选修学分的多少也有规定,学生只有修完規定的全部学士学位课程包括教学 实践环节并取得学分,才可以毕业。因此学生应尽快培养自己的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自我教育的能力,由原来的”被抱着走”变为”自己走”。 2.1.2学习目标的定向性 初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是让学生学习社会生活所必须掌握的一般性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作一般性的基础文化知识准备。 而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因此大 学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专业知识,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方向性。对于大学生来说,进入某一专业学习,通常 只是确定了大致的专业方向,而更具体、更细微的专业目标是随着学习过程的深人而逐步明确的。各高校根据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和各专业科类的 差异性,通过分门别类的专业化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学习课程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初步奠定未 来职业的理论基础。 2.1.3学习内容的深入性 初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多科性的、全面的、不确定专业方向的。大学教学则是一种基本定向的专业化教学,在深度上大大拓展开来,比中学教学 更透彻、更科学、更严谨、更准确地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学随着教学深度的发展,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亦愈加广泛且更加深刻。大 学教师不仅要讲授与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理论和最新的科学成果:不仅要讲授学科发展上已有的结论,还要向学 生介绍尚在探索和争鸣的问题,教师常常留下一些问题不作结论,引导学生在基本思路上分析探讨:试图把学生引进本学科的研究前沿,使学生 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等多方面的准备 2.1.4学习方法的广泛性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多层次特点。虽然课堂教学仍是大学学习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学 习、探索和研究。由于大学生有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学校各职能部门也提供各种学习途径,因而学生有条件广泛地学习。例如,听取各类知 井座、学术报告、专题研讨、参加命题辩论会、理论交流会、专业实习、社会调查、考察参观、咨询服务等方法,独立钻研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因此大学生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超出教师课堂讲授的范围去遨游知识的海洋,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2大学学习的规律 2.2.1广博与专深的统一 现代科学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方面学科高度分化,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同时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又不断借鉴其它学科的硏 究成果和方法来充实本学科的内容,并形成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如果只懂得自己的一门专业,那就难以适 应科技发展和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但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重专轻博的倾向,他们过分看重考试和考证,没有时间来看考试以外的书籍 大学生不读书,难当大任。虽然目前高等学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但社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从业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教 育不只是为学生的就业准备,同时还是创业准备和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良好的读书习惯应成为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 灵。早在上世纪30年代,吴宓在清华大学开设一门《文学与人生》,试图引导学生用那些人类历史上不朽的经典著作来滋润心灵,美国芝加哥 大学教授艾伦·布鲁斯认为”应该让学生重新阅读从苏格拉底到卢梭等人的著作,他们必须从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读书可以启迪智 慧,能引发人的联想,泛读群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融汇贯通,激发创造 如何看待广博与专深的关系?首先应是专深。大学生应认真扎实地学好专业课程,形成较为稳定而有一定基础的专业研究方向,并掌握一定的专 业技能,同时围绕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学习兴趣,并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来选择扩大自己知识面的领域和方式,亦即求广博,因此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是在专深的目标下求广博,在广博的基础上更专深。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维纳认为,科学工作者应当成为这样的人,"他们 每个人都是自已须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很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
2.1 大学学习的特点 2.1.1 学习安排的自主性 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需要更多的自主性,中学的学习,学习进度、学习时间一切都由教师安排,甚至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弱点了如指掌, 会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而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学分制。学分制带来很多机遇,就是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增大了, 可以比较主动地安排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在较大范围内选择课程、上课时间和授课老师。这就使得学生从原来被动地由学校安排 一切的模式下解放出来,根据自己的情况,比较广泛地接触较多的学科,从而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学分制也给学生带来挑战,某 种意义上说,学分制断绝了学生入大学以后继续依赖学校和老师的后路,直接将学生推上了自己决定自己未来的最前沿。因此,在新生入大学以 后,学生必须尽快了解学分制的含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的选课办法、学分的计算方法等一系列内容,尽快解决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 专业方向、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全面实施学分制,绝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不考虑专业,任意选择自己想上的 课。学校以学科为基础制订教学计划,学生选修必须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依据来选定课程、选修时间和顺序。选课时要首先保证必修课,再选后 继课。未修完必修课,一般不得选修后继课。另外学校对学生每学期选修学分的多少也有规定,学生只有修完规定的全部学士学位课程包括教学 实践环节并取得学分,才可以毕业。因此学生应尽快培养自己的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自我教育的能力,由原来的“被抱着走”变为“自己走”。 2.1.2 学习目标的定向性 初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是让学生学习社会生活所必须掌握的一般性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作一般性的基础文化知识准备。 而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因此大 学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专业知识,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方向性。对于大学生来说,进入某一专业学习,通常 只是确定了大致的专业方向,而更具体、更细微的专业目标是随着学习过程的深人而逐步明确的。各高校根据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和各专业科类的 差异性,通过分门别类的专业化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学习课程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初步奠定未 来职业的理论基础。 2.1.3 学习内容的深入性 初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多科性的、全面的、不确定专业方向的。大学教学则是一种基本定向的专业化教学,在深度上大大拓展开来,比中学教学 更透彻、更科学、更严谨、更准确地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学随着教学深度的发展,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亦愈加广泛且更加深刻。大 学教师不仅要讲授与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高、精、尖的理论和最新的科学成果;不仅要讲授学科发展上已有的结论,还要向学 生介绍尚在探索和争鸣的问题,教师常常留下一些问题不作结论,引导学生在基本思路上分析探讨;试图把学生引进本学科的研究前沿,使学生 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等多方面的准备。 2.1.4 学习方法的广泛性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多层次特点。虽然课堂教学仍是大学学习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学 习、探索和研究。由于大学生有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学校各职能部门也提供各种学习途径,因而学生有条件广泛地学习。例如,听取各类知识 讲座、学术报告、专题研讨、参加命题辩论会、理论交流会、专业实习、社会调查、考察参观、咨询服务等方法,独立钻研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因此大学生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超出教师课堂讲授的范围去遨游知识的海洋,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2 大学学习的规律 2.2.1 广博与专深的统一 现代科学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方面学科高度分化,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同时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又不断借鉴其它学科的研 究成果和方法来充实本学科的内容,并形成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一个 21 世纪的大学生,如果只懂得自已的一门专业,那就难以适 应科技发展和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但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重专轻博的倾向,他们过分看重考试和考证,没有时间来看考试以外的书籍。 大学生不读书,难当大任。虽然目前高等学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但社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从业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教 育不只是为学生的就业准备,同时还是创业准备和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良好的读书习惯应成为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 灵。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吴宓在清华大学开设一门《文学与人生》,试图引导学生用那些人类历史上不朽的经典著作来滋润心灵,美国芝加哥 大学教授艾伦•布鲁斯认为“应该让学生重新阅读从苏格拉底到卢梭等人的著作,他们必须从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读书可以启迪智 慧,能引发人的联想,泛读群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融汇贯通,激发创造。 如何看待广博与专深的关系?首先应是专深。大学生应认真扎实地学好专业课程,形成较为稳定而有一定基础的专业研究方向,并掌握一定的专 业技能,同时围绕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学习兴趣,并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来选择扩大自己知识面的领域和方式,亦即求广博,因此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是在专深的目标下求广博,在广博的基础上更专深。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维纳认为,科学工作者应当成为这样的人,“他们 每个人都是自已须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很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
2.2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条客观规律。曾有人称赞牛顿,认为他成绩斐然。牛顿却说:“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是啊,正是因为有继承才会有创新,伟人才之所以成为伟人!继承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墨守成规、原封不动,它包含在否定中的肯定。对于知识的 学习,要在思考的基础上继承优良的东西,但不能就此止步,继承是为了发展,创新就是继承的发展。邓小平说:“千革命,搞建设,都要有 批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在科学的发 展历史也存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例如哥白尼之后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对天体进行长期的观测,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他 所测定的各个行星的位置,误差不超过0.067度,是那个时代出色的观测家,被称为星学之王”)。但是,他精于观测而短于理论研究和创新 又加上不敢突破地心学说的禁区,因而不能概括出应有的正确理论,反而得出行星围绕太阳转,太阳围绕地球转的折衷体系。而他的助手开普勒 在第谷所积累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经过科学抽象的概括,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真正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知 只。继承和创新的依存关系告诉我们,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和准备,而创新是继承的目标、超越和升华。大学学习先是对前人科学文化成果 成知识的一种继承,在学习继承的过程中,还在努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2.3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知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人们对事物的系统认识,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如何有效地将所掌握的科学 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是我们能力 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为,掌握知识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 能发展,知识的掌握,促进了人门的能力发展,知识贫乏必然限制着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能力与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完全一致,知识多并不意味着 能力高,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有个过程和不断实践,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 培养与专业有关的技术和能力。在学习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基础理论,又要重视现代技术;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能力的训练 发展思维能力,又要发展动手能力。手脑的并用,可以使一个人在专业上达到更高的水平,这已经是被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了的事实 世纪法国著名化学家巴斯德一生都十分重视亲自动手做实验。他曾说过:"实验室是将来的圣庙,是一切财富之源,也是人类幸福之源”。1864 年,他精心设计了有名的”曲颈瓶实验”,通过当众演示,推翻了生命起源问题上的”自生论”,在科学史上传为佳话。努力做到学习知识和培养能 力两不偏废,是每个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必须十分注意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 究、去实践 2.2.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它是参与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理想、动机、需要、兴趣、意志、 情感、个性等,这些因素虽然并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但它们具有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功能,起着激发学习积极性、调节学习活动 的节奏等功能。可见智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在科学上、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想取得成功,除了要以智力因素作保证外,还要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的自信心和敢为天下先的 科学精神。例如,牛顿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17世纪下半叶,牛顿等人提出光的”粒子说”,他认为光是由一道直线运动的粒子 阻成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权威思想盛行,牛顿的威望很高,他的光”粒子说“没有人敢质疑,因而光粒子说”在光学领域统治了一百多年。直到 19世纪初,这种沉闷的局面终于被英国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扬所突破。1802年,托马斯·扬经过多次实验,提出了光的干涉概念,并 在他的论文中用光的波动说解释了许多光学现象。由于这个波动说触犯了权威,因而受到了牛顿粒子学派的猛烈抨击。但托马斯·扬不畏阻力 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得而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 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托马斯·扬以坚强的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实验,不迷信权威,而是敢于独树一帜,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经过实践检验 证实光的波动说是正确的。可见,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十分重视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自己在以后的事业中留下成功的足迹 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大学低年级时许多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也是由于方法应用不当 问题,不了解大学学习方法的特点的缘故。因此了解和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对完成大学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只能简单介绍一下大学学习 3.1有效记忆的方法 记忆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有效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思维也变成无源之水,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根据研究,提高 记忆的方法有: 3.1.1改进学习方法,促进保持 ①提高加工水平。人门既可以对学习材料作表面加工,也可以作深入加工。研究表明人们对学习材料加工水平越深,保持越好。同时保持越好
2.2.2 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条客观规律。曾有人称赞牛顿,认为他成绩斐然。牛顿却说:“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是啊,正是因为有继承才会有创新,伟人才之所以成为伟人!继承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墨守成规、原封不动,它包含在否定中的肯定。对于知识的 学习,要在思考的基础上继承优良的东西,但不能就此止步,继承是为了发展,创新就是继承的发展。邓小平说:“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 批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在科学的发 展历史也存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例如哥白尼之后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 – 1601)对天体进行长期的观测,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他 所测定的各个行星的位置,误差不超过 0.067 度,是那个时代出色的观测家,被称为“星学之王”)。但是,他精于观测而短于理论研究和创新, 又加上不敢突破地心学说的禁区,因而不能概括出应有的正确理论,反而得出行星围绕太阳转,太阳围绕地球转的折衷体系。而他的助手开普勒 在第谷所积累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经过科学抽象的概括,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真正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知 识。继承和创新的依存关系告诉我们,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和准备,而创新是继承的目标、超越和升华。大学学习先是对前人科学文化成果 或知识的一种继承,在学习继承的过程中,还在努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2.3 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知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人们对事物的系统认识,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如何有效地将所掌握的科学 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是我们能力。 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为,掌握知识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 能发展,知识的掌握,促进了人门的能力发展,知识贫乏必然限制着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能力与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完全一致,知识多并不意味着 能力高,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有个过程和不断实践,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 培养与专业有关的技术和能力。在学习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基础理论,又要重视现代技术;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能力的训练;既要 发展思维能力,又要发展动手能力。手脑的并用,可以使一个人在专业上达到更高的水平,这已经是被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了的事实。十九 世纪法国著名化学家巴斯德一生都十分重视亲自动手做实验。他曾说过:“实验室是将来的圣庙,是一切财富之源,也是人类幸福之源”。1864 年,他精心设计了有名的“曲颈瓶实验”,通过当众演示,推翻了生命起源问题上的“自生论”,在科学史上传为佳话。努力做到学习知识和培养能 力两不偏废,是每个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必须十分注意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 究、去实践。 2.2.4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它是参与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理想、动机、需要、兴趣、意志、 情感、个性等,这些因素虽然并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但它们具有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功能,起着激发学习积极性、调节学习活动 的节奏等功能。可见智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在科学上、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想取得成功,除了要以智力因素作保证外,还要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的自信心和敢为天下先的 科学精神。例如,牛顿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17 世纪下半叶,牛顿等人提出光的“粒子说”,他认为光是由一道直线运动的粒子 组成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权威思想盛行,牛顿的威望很高,他的光“粒子说”没有人敢质疑,因而光“粒子说”在光学领域统治了一百多年。直到 19 世纪初,这种沉闷的局面终于被英国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扬所突破。1802 年,托马斯•扬经过多次实验,提出了光的干涉概念,并 且在他的论文中用光的波动说解释了许多光学现象。由于这个波动说触犯了权威,因而受到了牛顿粒子学派的猛烈抨击。但托马斯•扬不畏阻力, 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得而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 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托马斯•扬以坚强的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实验,不迷信权威,而是敢于独树一帜,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经过实践检验, 证实光的波动说是正确的。可见,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十分重视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自己在以后的事业中留下成功的足迹。 3.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大学低年级时许多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也是由于方法应用不当 问题,不了解大学学习方法的特点的缘故。因此了解和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对完成大学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只能简单介绍一下大学学习 方法。 3.1 有效记忆的方法 记忆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有效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思维也变成无源之水,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根据研究,提高 记忆的方法有: 3.1.1 改进学习方法,促进保持 ①提高加工水平。人门既可以对学习材料作表面加工,也可以作深入加工。研究表明人们对学习材料加工水平越深,保持越好。同时保持越好的
材料对后续有关联材料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②双重编码。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才能有效地保持和提取。而编码有形象和语义编码两种形式。如果一个材料不仅有 形象编码而且有语义编码,则称为双重编码。双重编码的理论认为,双重编码的材料能持久保持。从哲学的高度来说,我们必须把抽象的理论与 感性的具体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促进保持 ③超额学习又叫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如读一首短诗,某人学习10分钟,刚能背诵。在能够背诵之后增加的学习 (如再读5分钟或再读5遍)便是超额学习。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学习需要长期保持的材料,则适当的超额学习是必要的。而超额学习的量以 比刚能达到成诵的学习量增加50%为宣。过少不足以阻止遗忘,过量又可能引起厌烦情绪。 ④适当运用记忆术。将没有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意义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3.1.2适当安排复习,促进保持 ①及时复习。对于机械记忆的材料,据艾宾浩斯揭示的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应在材料尚未出现大量遗忘之前及时安排复习。这样的复习可以收 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如果材料是有意义的,学懂以后就不易遗忘,复习时间可以适当延后,即可以在学生的知识开始出现某些遗忘之后复习。这 样可以防止学生产生厌烦,从而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时,时间过分集中容易发生干扰,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机械记忆材料和技能学习,分散练习优越性比较明显,而 学习复杂的需要思考的材料,每次需要较长时间来学习。材料越容易,兴趣愈浓,动机愈强,应该用集中学习的方法 3.2阅读理解的方法 3.2.1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善于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有关信息。资料文献检索是一门科学,不仅是图书专业人员的必修课,也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门知识。大学生掌 握检索,是获得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培养检索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了解检索的要求(如寻找学习参考书或课题参考文献):选定检索工具(人们 用以积累和查找文献线索的手段):确定检索方法(可从书名、篇名、作者、分类、主题等来检索)。通过检索,查到一批资料后,还要分析研 究,去伪存真,决定取舍。 32.2充分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这里介绍SQ3R学习法是由罗宾逊提出来的并盛行于美国大专院校。SQ3R代表:纵览( Survey)、提问( Question)、阅读(Read)、背 甬( Recite)、复习( Revise)。 第一,纵览。纵览就是对全书进行快速的浏览,弄清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对作者的基本观点有一个初步印象。一般来说,先阅读作者的序言(前 言)或后记,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和目的,继而仔细查阅其目录和索引,如有可能,略读各章的提要或小结,确定全书阅读,或取其某些章 节精读。纵览往往可以了解到最新信息,启发自己的思路 第二,提问。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在读书时,要透过书中表面字句去捕捉问题,敢于在 无疑处生疑,提出自己的设想。同时,要认真琢磨其中的某些观点,并把它和自己所掌握的有关观点相对比、相联系,进行评论,提出问题。有 了问题,就会进一步去探索,从而可能提炼出新观点 第三,阅读。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理解和深入掌握文章的精髓,对重点章节学深吃透,做到融会贯通,使其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牢固基础。读 书要能看出书本含蓄之处,也就是书本的言外意、弦外音,这要靠读者自己去思考、捕捉和体会。要能从过去的书本中看到现在,从现在的书本 中想到将来。书本知识是一定时代人们认识水平的记录,因而带有时代的烙印。看出或指出书本中的谬误、漏洞,并非专家、权威莫属,每一位 深思的读者都能发现。因此,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想,必有所得。 第四,背诵。不是指逐句的复诵或默记,而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把有关章节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牢记在脑中,当然,不排除把某些 重要的基本概念背诵出来 第五,复习。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材料必须反复复习。注意每次复习,在内容上要有所开拓,有所发展 下面介绍在国内外大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阅读方法,每种方法不是十全十美,都有局限,每个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审 选择,灵活运用。其中,最有影响的几种程序阅读方法是 ①RURE法:阅读、列提纲、重读、评估 ②3R法:阅读、记录、复述 ③6R法:纵览、阅读、记录、复述、复习、思考 ④oK5R法:观察、纵览、阅读、记录、复述、复习、思考 ⑤ PQRST法:预习、提问、阅读、概括、测试 3.2.3做好读书笔记
材料对后续有关联材料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②双重编码。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才能有效地保持和提取。而编码有形象和语义编码两种形式。如果一个材料不仅有 形象编码而且有语义编码,则称为双重编码。双重编码的理论认为,双重编码的材料能持久保持。从哲学的高度来说,我们必须把抽象的理论与 感性的具体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促进保持。 ③超额学习又叫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如读一首短诗,某人学习 10 分钟,刚能背诵。在能够背诵之后增加的学习 (如再读 5 分钟或再读 5 遍)便是超额学习。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学习需要长期保持的材料,则适当的超额学习是必要的。而超额学习的量以 比刚能达到成诵的学习量增加 50%为宜。过少不足以阻止遗忘,过量又可能引起厌烦情绪。 ④适当运用记忆术。将没有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意义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3.1.2 适当安排复习,促进保持 ①及时复习。对于机械记忆的材料,据艾宾浩斯揭示的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应在材料尚未出现大量遗忘之前及时安排复习。这样的复习可以收 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如果材料是有意义的,学懂以后就不易遗忘,复习时间可以适当延后,即可以在学生的知识开始出现某些遗忘之后复习。这 样可以防止学生产生厌烦,从而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时,时间过分集中容易发生干扰,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机械记忆材料和技能学习,分散练习优越性比较明显,而 学习复杂的需要思考的材料,每次需要较长时间来学习。材料越容易,兴趣愈浓,动机愈强,应该用集中学习的方法。 3.2 阅读理解的方法 3.2.1 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善于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有关信息。资料文献检索是一门科学,不仅是图书专业人员的必修课,也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门知识。大学生掌 握检索,是获得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培养检索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了解检索的要求(如寻找学习参考书或课题参考文献);选定检索工具(人们 用以积累和查找文献线索的手段);确定检索方法(可从书名、篇名、作者、分类、主题等来检索)。通过检索,查到一批资料后,还要分析研 究,去伪存真,决定取舍。 3.2.2 充分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这里介绍 SQ3R 学习法是由罗宾逊提出来的并盛行于美国大专院校。SQ3R 代表:纵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背 诵(Recite)、复习(Revise)。 第一,纵览。纵览就是对全书进行快速的浏览,弄清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对作者的基本观点有一个初步印象。一般来说,先阅读作者的序言(前 言)或后记,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和目的,继而仔细查阅其目录和索引,如有可能,略读各章的提要或小结,确定全书阅读,或取其某些章 节精读。纵览往往可以了解到最新信息,启发自己的思路。 第二,提问。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在读书时,要透过书中表面字句去捕捉问题,敢于在 无疑处生疑,提出自己的设想。同时,要认真琢磨其中的某些观点,并把它和自己所掌握的有关观点相对比、相联系,进行评论,提出问题。有 了问题,就会进一步去探索,从而可能提炼出新观点。 第三,阅读。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理解和深入掌握文章的精髓,对重点章节学深吃透,做到融会贯通,使其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牢固基础。读 书要能看出书本含蓄之处,也就是书本的言外意、弦外音,这要靠读者自己去思考、捕捉和体会。要能从过去的书本中看到现在,从现在的书本 中想到将来。书本知识是一定时代人们认识水平的记录,因而带有时代的烙印。看出或指出书本中的谬误、漏洞,并非专家、权威莫属,每一位 深思的读者都能发现。因此,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想,必有所得。 第四,背诵。不是指逐句的复诵或默记,而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把有关章节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牢记在脑中,当然,不排除把某些 重要的基本概念背诵出来。 第五,复习。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材料必须反复复习。注意每次复习,在内容上要有所开拓,有所发展。 下面介绍在国内外大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阅读方法,每种方法不是十全十美,都有局限,每个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审慎 选择,灵活运用。其中,最有影响的几种程序阅读方法是: ①RURE 法:阅读、列提纲、重读、评估 ②3R 法:阅读、记录、复述 ③6R 法:纵览、阅读、记录、复述、复习、思考 ④OK5R 法:观察、纵览、阅读、记录、复述、复习、思考 ⑤PQRST 法:预习、提问、阅读、概括、测试 3.2.3 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分为后批、摘录、问答、提要、心得等形式。在做笔记时应注意,要规范缩写符号,便于日后回忆:要讲究格式,条理清晰,便于理 和记忆:要注明作者、书名、页目、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便于将来查考。制作卡片的优点是便于保存、分类、查找,有利于积累和扩充知识 卡片一般分为摘录卡片、索引卡片和心得卡片三种,可以灵活运用,但每张卡片上需注明类别和出处,并及时分类存放,以备查阅 3.3科学思维的方法 3.3.1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很多科学家和教育家都提倡从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优良心理品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 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 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3.3.2敢于质疑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现实起点和开端。质疑,就是对现有事物持科学的怀疑态度,以促使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分析、研究、改进和创新。质疑 思维,是一种以审视的目光、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的科学思维方法。敢于质疑是培育和开发创新思维的前提,敢于质疑才能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创造热情,进入创造思维过程。 人们总是羡慕发明创造者,其实,许多创新就在我们身边。捕捉创新的机遇,取得意想不到的创新成果,往往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捕捉问题的敏锐 头脑,有没有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捕提疑点的慧眼,有没有敢于在权威下过”结论”、作过”论断″的所谓终极真理”面前质疑 一敢于刨根问底进行探索创新的勇气 33.3要善于思考 在思维过程中注重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探究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发现现有事物和知识的局限。在思考时,注重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问题,就是说,想问题的思路要灵活,就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转换思维的视角,要不断地把思路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另一个方向,想 事物各方面的问题,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办法,以便比较、选择新颖独特、先进合理、科学可行的方案。逆向性思维是最典型多维思维形式之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逆向性思维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法拉第通过对电产生磁的现象进行逆向思维,大胆提出磁能产生 电的设想,然后通过反复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想,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功,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创新成果。法拉第的成功,应归功于逆向思维 的巧妙运用 3.34善于抓住意外发现,认真思考意外发现 人们的许多灵感往往是由原型启发而意外发现的,灵感常常是在受到某些事物或因素的刺激和启发的情况下产生的,灵感的发生是人们事先难以 预料的,往往是由意想不到的意外因素诱发的,这些意外因素或刺激物,既可能是人们事先从未曾碰到过的,也可能是早己熟知的日常现象。但 当灵感闪现之前,这些熟悉的现象却被忽略了。例如,阿基米德面对鉴别王冠真伪的难题煞费苦心,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当他躺进澡盆洗澡 寸,看到水从澡盆里溢出来,这时他忽然在惊觉中醒悟过来,从而揭开了真假王冠之谜,并由此进一步发现了浮力定律。而牛顿则是在长时间观 察思考树上苹果落地的原因,而诱发出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参考案例 1.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 就现代大学而言其起源系肇始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 universitas)一词愿意主要指”一群先生或一群学生所组合的学术性行会"。中世纪的大 学主要有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隆纳大学,都大约形成于12世纪。此后又相继出现更具现代大学特征的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 国的科隆大学、海德堡大学,意大利的萨里诺大学等。中世纪的大学是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办大学的初始宗旨主要是培养牧师和僧侣。 此,神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科目。同时,大学里还讲授语法、修辞、逻辑、法律、天文、几何、医学、艺术等。由此可以看出,中世纪大学的教 学科目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因而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博雅教育( liberal education)。博雅教育的三大目标是:了解自然、社会 和人生:掌握一定的清晰表达、科学方法的训练等基本技能:形成对学问的忠告、宽容的价值观以及做出明智判断的能力。可以说,中世纪的大 一经产生就争取到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权利,这对现代西方大学的产生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现代大学制度诞生的标志,是当时担任德国内政部宗教和教育司的洪堡(W. von Hum boldt)在1810年受命组建柏林大学。创建柏林大 学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人努力用精神力量来补偿物质损失的一个结果,它来自德国人的战败耻辱感一八六年拿破仑在耶拿击败普鲁士,并于 八七年逼迫普鲁士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并且关闭了耶拿和哈勒大学,德皇室仓呈出逃至东普鲁士的梅梅尔。这一战败国命运强烈刺激了德国 思想家费希特,同年他在普鲁士科学院发表了”致德意志人民”的著名演讲,大声疾呼德国只有靠文化与教育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自立。随后洪堡 出任普鲁士内政部新设的文化教育专员,费希特出任新建柏林大学校长,全力推动德国的文化教育复兴。在短短时间内,德国这个以往欧洲最落 后的民族,跃而执欧洲学术文化之牛耳。可以这样讲,无论德国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没有十九世纪德国学人的精神,就没有柏林大学的典范
读书笔记分为后批、摘录、问答、提要、心得等形式。在做笔记时应注意,要规范缩写符号,便于日后回忆;要讲究格式,条理清晰,便于理解 和记忆;要注明作者、书名、页目、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便于将来查考。制作卡片的优点是便于保存、分类、查找,有利于积累和扩充知识。 卡片一般分为摘录卡片、索引卡片和心得卡片三种,可以灵活运用,但每张卡片上需注明类别和出处,并及时分类存放,以备查阅。 3.3 科学思维的方法 3.3.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很多科学家和教育家都提倡从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优良心理品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 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 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3.3.2 敢于质疑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现实起点和开端。质疑,就是对现有事物持科学的怀疑态度,以促使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分析、研究、改进和创新。质疑 思维,是一种以审视的目光、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的科学思维方法。敢于质疑是培育和开发创新思维的前提,敢于质疑才能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创造热情,进入创造思维过程。 人们总是羡慕发明创造者,其实,许多创新就在我们身边。捕捉创新的机遇,取得意想不到的创新成果,往往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捕捉问题的敏锐 头脑,有没有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捕捉疑点的慧眼,有没有敢于在权威下过“结论”、作过“论断”的所谓“终极真理”面前质疑 ——敢于刨根问底进行探索创新的勇气。 3.3.3 要善于思考 在思维过程中注重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探究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发现现有事物和知识的局限。在思考时,注重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问题,就是说,想问题的思路要灵活,就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转换思维的视角,要不断地把思路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另一个方向,想 到事物各方面的问题,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办法,以便比较、选择新颖独特、先进合理、科学可行的方案。逆向性思维是最典型多维思维形式之 一。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逆向性思维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法拉第通过对电产生磁的现象进行逆向思维,大胆提出磁能产生 电的设想,然后通过反复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想,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功,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创新成果。法拉第的成功,应归功于逆向思维 的巧妙运用。 3.3.4 善于抓住意外发现,认真思考意外发现 人们的许多灵感往往是由原型启发而意外发现的,灵感常常是在受到某些事物或因素的刺激和启发的情况下产生的,灵感的发生是人们事先难以 预料的,往往是由意想不到的意外因素诱发的,这些意外因素或刺激物,既可能是人们事先从未曾碰到过的,也可能是早已熟知的日常现象。但 当灵感闪现之前,这些熟悉的现象却被忽略了。例如,阿基米德面对鉴别王冠真伪的难题煞费苦心,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当他躺进澡盆洗澡 时,看到水从澡盆里溢出来,这时他忽然在惊觉中醒悟过来,从而揭开了真假王冠之谜,并由此进一步发现了浮力定律。而牛顿则是在长时间观 察思考树上苹果落地的原因,而诱发出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参考案例: ⒈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 就现代大学而言.其起源系肇始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universitas)一词愿意主要指“一群先生或一群学生所组合的学术性行会”。中世纪的大 学主要有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隆纳大学,都大约形成于 12 世纪。此后又相继出现更具现代大学特征的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 国的科隆大学、海德堡大学,意大利的萨里诺大学等。中世纪的大学是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办大学的初始宗旨主要是培养牧师和僧侣。因 此,神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科目。同时,大学里还讲授语法、修辞、逻辑、法律、天文、几何、医学、艺术等。由此可以看出,中世纪大学的教 学科目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因而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博雅教育的三大目标是:了解自然、社会 和人生;掌握一定的清晰表达、科学方法的训练等基本技能;形成对学问的忠告、宽容的价值观以及做出明智判断的能力。可以说,中世纪的大 学一经产生就争取到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权利,这对现代西方大学的产生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现代大学制度诞生的标志,是当时担任德国内政部宗教和教育司的洪堡(W. von Humboldt)在 1810 年受命组建柏林大学。创建柏林大 学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人努力用精神力量来补偿物质损失的一个结果,它来自德国人的战败耻辱感──一八○六年拿破仑在耶拿击败普鲁士,并于 一八○七年逼迫普鲁士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并且关闭了耶拿和哈勒大学,德皇室仓皇出逃至东普鲁士的梅梅尔。这一战败国命运强烈刺激了德国 思想家费希特,同年他在普鲁士科学院发表了“致德意志人民”的著名演讲,大声疾呼德国只有靠文化与教育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自立。随后洪堡 出任普鲁士内政部新设的文化教育专员,费希特出任新建柏林大学校长,全力推动德国的文化教育复兴。在短短时间内,德国这个以往欧洲最落 后的民族,一跃而执欧洲学术文化之牛耳。可以这样讲,无论德国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没有十九世纪德国学人的精神,就没有柏林大学的典范
也就没有什么现代大学制度。所以从一开始,柏林大学的办校宗旨就是服务于国家利益。从形式上看,柏林大学像其它大学一样仍然包括哲 神学、医学和法学四个学院但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其它精神教父们所阐发的大学的理念,为柏林大学注入了独特的生命,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现代大学的始祖。洪堡认为,大学首先应当相对独立。洪堡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学术,发展科学,大学应”惟科学是重”,提出了著名的”洪堡 五原则”。洪堡十分强调大学的宁静与自由:“自由是必需的,宁静是有益的: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国家应为大学的自由 与宁静创造保障条件,而不是让大学直接服从与国家的短暂眼前需要:“就整体百言,国家决不能要求大学直接地和完全地为国家服务:而应该 确信,只要大学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最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带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 家之力所及。”为国家利益服务不等于放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恰恰是这种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才更符合普鲁士作为一个文化国家的根本利 益。到了19世纪末叶,在洪堡及阿尔托夫( Ahhoff)等人的鼎力革新下,柏林大学首先改制,依据新人文主义的原则,标榜学术与教学自由,教 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发展知识”和”传授知识″并重,摆脱了中古的学术传统,标举起现代大学的新理念。 1852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并长期担任爱尔兰都柏林新天主教大学校长的约翰·纽曼( John H. Cardinal Newman)将其一系列演讲整理出 版,名为《大学的理念》,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英国大学数百年的办学传统和他本人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理解。他阐明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 育,培育绅士的地方,大学之目的在”传授”学问,而不在发展”知识,大学乃是传授普遄性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 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他强调大学传授的不应该是实用的技 术知识,而应提供以文理科知识为主的博雅教育:大学是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机构,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操作 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或造就有智慧、有哲理、有修养的绅士:大学的职责就是提供智能、理 性和思考的练习。"如果大学的目的在科学与哲学的发明,那么,我看不出为什么大学应该有学生。"他心目中之大学是着重对文化传统之保持 大学之目是对一种特殊型态之人的”性格之模铸"。纽曼的大学理念显然以大学是一个”教学"的场所,是一个培育”才人”的机构,同时也是一个保 存文化传统的地方。这个理念与中古大学所扮演的角色是契合的,直致今天仍然是留给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遗产。(这一点从英国牛津大学可以 看出,它自建立之日起,始终坚持博雅教育理念,教授文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 他们这种着重强调大学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双重功能的大学理念,不但在德国,对美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现代大学的先驱者,以创 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闻名的弗莱克斯,在其出版的《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大学》一书中,系统性的阐扬了他心目中的大学。他开宗明义就 标举出现代大学的理念”:大学的存在,不仅表明人类的历史值得保存,也表明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文化。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 离,不应随俗而流。大学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对社会风尚保持合适的批判性的抵制,有助于社会的清明与理性。大学应该成为科学家、思想家 的家园和绿荫,使他们免于俗务的纷扰,在最适宜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研究各种物理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宗教的现象,去研究各种 与之关联的事务。"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 而是社会所需要的。”佛兰斯纳肯定”研究”对大学之重要,肯定发展知识是大学重大功能之一。同时他没有轻视大学之”教学”功能。他说:”成 功的研究中心都不能代替大学。“在他心目中,大学之目的不止在发展知识,研究学术,同时也在培育人才。美国大学一方面继德国大学重研究 之传统,一方面也承继了英国大学重教学之传统。当代美国大学的研究院与大学本科的二重结构,就系美国采择德、英模式而结合设计的,这个 设计也己成为今日世界各国大学的模式。近代欧洲大学的两种教育理想模式分别以英国牛津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英国大学的教育目的 是在养成" Gentlemen"(绅士),德国大学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 Scholar”(学者)。而美国则兼容了英、德二者的大学理想。大学的功能既 不限于纽曼的”知识传播之地”,也不限于洪堡的”知识传播之地与知识产生之地”,而是赋与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功能 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明显受到了西方诸大学理念的影响和启示。若我们溯流而上,纵向考察中国古代社会之教育,我们会发现,其虽没有大 学之形,但却有大学之实。 几千年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和遗存的古之四书五经之《大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此处所谓大学概念,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 包含了下列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问、大学校,而其根本则指向”大学问”。《大学》开宗明义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新民”是指通过教与学的统一,达到 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止于至善”则是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至善 的理想境界。《大学》对于作为核心理念的大学问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底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而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成了知识分子的做人准则和理想追求,也成为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和终极追求目标。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人成为仁人君子,使 社会得以实现仁爱太平,即止于至善”。《大戴礼·保传》中也写道,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 焉,履大节焉。“据此,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可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和理念
也就没有什么现代大学制度。所以从一开始,柏林大学的办校宗旨就是服务于国家利益。从形式上看,柏林大学像其它大学一样仍然包括哲学、 神学、医学和法学四个学院,但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其它精神教父们所阐发的大学的理念,为柏林大学注入了独特的生命,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现代大学的始祖。 洪堡认为,大学首先应当相对独立。洪堡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学术,发展科学,大学应“惟科学是重”,提出了著名的“洪堡 五原则”。 洪堡十分强调大学的宁静与自由:“自由是必需的,宁静是有益的;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 国家应为大学的自由 与宁静创造保障条件,而不是让大学直接服从与国家的短暂眼前需要:“就整体百言,国家决不能要求大学直接地和完全地为国家服务;而应该 确信,只要大学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最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带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 家之力所及。” 为国家利益服务不等于放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恰恰是这种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才更符合普鲁士作为一个文化国家的根本利 益。到了 19 世纪末叶,在洪堡及阿尔托夫(Ahhoff)等人的鼎力革新下,柏林大学首先改制,依据新人文主义的原则,标榜学术与教学自由,教 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发展知识”和“传授知识”并重,摆脱了中古的学术传统,标举起现代大学的新理念。 1852 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并长期担任爱尔兰都柏林新天主教大学校长的约翰•纽曼(John H.Cardinal Newman)将其一系列演讲整理出 版,名为《大学的理念》,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英国大学数百年的办学传统和他本人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理解。他阐明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 育,培育绅士的地方,大学之目的在“传授”学问,而不在“发展”知识,大学乃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 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他强调大学传授的不应该是实用的技 术知识,而应提供以文理科知识为主的博雅教育;大学是“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机构,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操作 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或造就有智慧、有哲理、有修养的绅士;大学的职责就是提供智能、理 性和思考的练习。 “如果大学的目的在科学与哲学的发明,那么,我看不出为什么大学应该有学生。”他心目中之大学是着重对文化传统之保持, 大学之目是对一种特殊型态之人的“性格之模铸”。纽曼的大学理念显然以大学是一个“教学’’的场所,是一个培育“才人”的机构,同时也是一个保 存文化传统的地方。这个理念与中古大学所扮演的角色是契合的,直致今天仍然是留给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遗产。(这一点从英国牛津大学可以 看出,它自建立之日起,始终坚持博雅教育理念,教授文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 他们这种着重强调大学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双重功能的大学理念,不但在德国,对美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现代大学的先驱者,以创 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闻名的弗莱克斯,在其出版的《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大学》一书中,系统性的阐扬了他心目中的大学。他开宗明义就 标举出“现代大学的理念”:大学的存在,不仅表明人类的历史值得保存,也表明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文化。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 离,不应随俗而流。大学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对社会风尚保持合适的批判性的抵制,有助于社会的清明与理性。大学应该成为科学家、思想家 的家园和绿荫,使他们免于俗务的纷扰,在最适宜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研究各种物理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宗教的现象,去研究各种 与之关联的事务。“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 而是社会所需要的。”佛兰斯纳肯定“研究”对大学之重要,肯定“发展知识”是大学重大功能之一。同时他没有轻视大学之“教学”功能。他说:“成 功的研究中心都不能代替大学。”在他心目中,大学之目的不止在发展知识,研究学术,同时也在培育人才。美国大学一方面继德国大学重研究 之传统,一方面也承继了英国大学重教学之传统。当代美国大学的研究院与大学本科的二重结构,就系美国采择德、英模式而结合设计的,这个 设计也已成为今日世界各国大学的模式。近代欧洲大学的两种教育理想模式分别以英国牛津大学和 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英国大学的教育目的 是在养成“Gentlemen”(绅士),德国大学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Scholar”(学者)。而美国则兼容了英、德二者的大学理想。大学的功能既 不限于纽曼的“知识传播之地”,也不限于洪堡的“知识传播之地与知识产生之地”,而是赋与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功能。 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明显受到了西方诸大学理念的影响 和启示。若我们溯流而上,纵向考察中国古代社会之教育,我们会发现,其虽没有大 学之形,但却有大学之实。 几千年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和遗存的古之四书五经之《大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此处所谓大学概念,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 包含了下列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问、大学校,而其根本则指向“大学问”。《大学》开宗明义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新民”是指通过教与学的统一,达到 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止于至善”则是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至善” 的理想境界。《大学》对于作为核心理念的大学问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而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成了知识分子的做人准则和理想追求,也成为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和终极追求目标。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人成为仁人君子,使 社会得以实现仁爱太平,即“止于至善”。 《大戴礼•保传》中也写道,“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 焉,履大节焉。”据此,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可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和理念
从汉代的太学、到隋朝、魏晋、明、清的国子学(国子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意义上的大学,都是当时的最高学府。西汉时,汉武帝从大儒董仲 舒之请,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其太学生在东汉臻极盛时,达三万人。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不素养士,而欲求 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太学实为国家养贤之所。直致清朝末叶 中日甲午海战,泱泱大国败于撮尔小夷之岛国,才有仁人志士愤而发愤图强,乃有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废科举 立学校。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可说是中国现代大学之发轫。至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成为中国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大学之开端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南京临时政府任命蔡元培先生为教育总长。曾游德国四年的中国杰出的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亲自制定 并颁布了《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大学令》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早期文本。这一法令确定了大学”教授高深学术”的宗旨,作了”学”与”术 的分离,确定了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的综合性,确立了大学设评议会、各科设教授会,采取”教授治校”的制度。《大学令》规定大学分设七科: 文、理、法、商、医、农、工,以文理两科为主。凡文、理两科并设者,或文科兼法、商二科,或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方能 称为大学。蔡元培之改革北京大学就是以德国大学为模式的。1915年,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就任校长时着重阐明了以下三点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 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二曰砥砺德行。方 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要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 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 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三曰敬爱师友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 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宣道义相,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 他在阐明大学之性质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谈到学术自由时,他指出:M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近代码思想自由之公例 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厥为大学。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客观存在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制。苟其确 有所见,而方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1921年,北大校 长蔡元培在美国柏克利大学中国学生会演说,更是进一步具体阐述其大学理想”—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上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 美之服务社会。可以说蔡元培先生奠定了北京大学乃至中国大学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确立了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 精神。从那时起,学术独立,学术自由成为中国大学占主流地位的理念。这对中国的教育影响深远 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有独到理解的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是另一位对清华大学乃至中国教育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教育家。他十分强调大 学在培养人才方式上,应特别注重通才教育理念。他认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大学教育……他的最大目的原在培养通才:文、理、法、工 农等等学院所要培植的是这几方面的通才”,N唯有这种分子才能有组织工业的力量,才能成为国家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工业建设的领袖。”他在著 名的《大学一解》一文中,系统阐述其通识教育思想。文章以《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良”作为其通识教育理念 的基本思想:"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 义之范围。〃而明明德、造就新民就是要通过大学的通识教育,实现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风气的改良。"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 而重心所系,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 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即寄寓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者,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 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 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他系统地提出了通才教育的思想:今日而之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部门: 曰通识者,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己,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 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 止润身而己,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从全部的教育过程来看, 学阶段的目的只是取得一种完成”新民”使命的出身”或资格”。他反复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古训,并反驳了 学期间……应为通专并重”的折衷主张。他说,大学教育之所以”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生活大于 事业,事业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第二,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专识是特种事业的准备:第三,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 之”:第四,如果让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新民”,而是扰民。这种远见卓识,在大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和 讲求终身教育的今天,尤为值得深思 2.张五常谈读书的方法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一一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
从汉代的太学、到隋朝、魏晋、明、清的国子学(国子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意义上的大学,都是当时的最高学府。西汉时,汉武帝从大儒董仲 舒之请,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其太学生在东汉臻极盛时,达三万人。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不素养士,而欲求 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太学实为国家养贤之所。直致清朝末叶, 中日甲午海战,泱泱大国败于撮尔小夷之岛国,才有仁人志士愤而发愤图强,乃有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废科举, 立学校。1898 年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可说是中国现代大学之发轫。至 1912 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成为中国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大学之开端。.。 1912 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南京临时政府任命蔡元培先生为教育总长。曾游德国四年的中国杰出的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亲自制定 并颁布了《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大学令》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早期文本。这一法令确定了大学“教授高深学术”的宗旨,作了“学”与“术” 的分离,确定了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的综合性,确立了大学设评议会、各科设教授会,采取“教授治校”的制度。《大学令》规定大学分设七科: 文、理、法、商、医、农、工,以文理两科为主。凡文、理两科并设者,或文科兼法、商二科,或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方能 称为大学。蔡元培之改革北京大学就是以德国大学为模式的。1915 年,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就任校长时着重阐明了以下三点: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 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二曰砥砺德行。方 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要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 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 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三曰敬爱师友。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 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 ,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 他在阐明大学之性质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在谈到学术自由时,他指出:“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近代码思想自由之公例, 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厥为大学。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客观存在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制。苟其确 有所见,而方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1921 年,北大校 长蔡元培在美国柏克利大学中国学生会演说,更是进一步具体阐述其“大学理想”──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上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 美之服务社会。可以说蔡元培先生奠定了北京大学乃至中国大学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确立了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 精神。从那时起,学术独立,学术自由成为中国大学占主流地位的理念。这对中国的教育影响深远。 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有独到理解的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是另一位对清华大学乃至中国教育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教育家。他十分强调大 学在培养人才方式上,应特别注重通才教育理念。他认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大学教育……他的最大目的原在培养通才;文、理、法、工、 农等等学院所要培植的是这几方面的通才”,“唯有这种分子才能有组织工业的力量,才能成为国家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工业建设的领袖。”他在著 名的《大学一解》一文中,系统阐述其通识教育思想。文章以《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良”作为其通识教育理念 的基本思想:“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 义之范围。”而明明德、造就新民就是要通过大学的通识教育,实现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风气的改良。 “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 而重心所系,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 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即寄寓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者,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 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 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他系统地提出了通才教育的思想: “今日而之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部门; 曰通识者,亦曰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 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 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从全部的教育过程来看,大 学阶段的目的只是取得一种完成“新民”使命的“出身”或“资格”。他反复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古训,并反驳了“大 学期间……应为通专并重”的折衷主张。他说,大学教育之所以“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生活大于 事业,事业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第二,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专识是特种事业的准备;第三,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 之”;第四,如果让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新民”,而是扰民。这种远见卓识,在大学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和 讲求终身教育的今天,尤为值得深思。 ⒉ 张五常谈读书的方法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
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 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 A Means)。然而 香港学生(或教育制度),却很显然地将这两样东西颠倒过来。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 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的 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一一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是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 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义,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 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愈深愈准确,记忆就愈清楚,而应用起来就愈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一一理论上的不 同重点的联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一一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一一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 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是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 错误写在黑板上,200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笔记有两个用途。①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 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 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课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 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 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甚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一一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要 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 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 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 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 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 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兴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烧起来的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 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 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注意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 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一一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一一饿 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一一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 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30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己有小成 能于每次读书对都完全忘记外物1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的原因,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 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 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 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是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要学甚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 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一一A、"是甚么”(What),B、"怎样办”(How?),C、"为甚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那一类。A类问 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那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 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
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然而 香港学生(或教育制度),却很显然地将这两样东西颠倒过来。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 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的。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是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 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义,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 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愈深愈准确,记忆就愈清楚,而应用起来就愈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 同重点的联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 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是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 错误写在黑板上,200 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笔记有两个用途。①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 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 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课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 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 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甚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要 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 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 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 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 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 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兴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烧起来的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 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 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注意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 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 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 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 30 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 能于每次读书对都完全忘记外物1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的原因,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 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 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 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是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要学甚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 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甚么”(What),B、“怎样办”(How? ),C、“为甚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那一类。A类问 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那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 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