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 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 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 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 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 (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普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遑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 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 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 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他把这些观点反 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写的是 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 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 端。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 锋所向,尤在士林”。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 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 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 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 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映了 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 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士,包括王惠、 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荀玫等人之后,《儒林外史》中大着笔墨的便是蘧公 孙娄公子一批官宦之后了,也不过是附庸风雅之辈,接着又引出马二先生匡超人等一批人 物来,坑蒙拐骗,混迹“文坛”上。最后作者写下琴棋书画四大奇人,身有一技之长,谋 生吃饭,闲暇便做“学问”,自言“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 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 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 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 地不管,倒不快活?” 【情节梗概】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
1 《儒林外史》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 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 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 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 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 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 1722 年 (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 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 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 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 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他把这些观点反 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写的是 “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 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 端。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 锋所向,尤在士林”。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 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 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 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 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映了 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 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士,包括王惠、 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荀玫等人之后,《儒林外史》中大着笔墨的便是蘧公 孙娄公子一批官宦之后了,也不过是附庸风雅之辈,接着又引出马二先生匡超人等一批人 物来,坑蒙拐骗,混迹“文坛”上。最后作者写下琴棋书画四大奇人,身有一技之长,谋 生吃饭,闲暇便做“学问”,自言“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 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 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 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 地不管,倒不快活?” 【情节梗概】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
明颗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 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 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 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 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 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后百 年的明朝成化年间,文人们所走的是一条醉心于科举功名的歧略。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充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 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 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 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于是凑了 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 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 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 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 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 当时,范进因为和周进当初相似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对他呼西唤东,老丈人 对他更是百般呵斥。当范进一家正在为揭不开锅,等着卖鸡换米而发愁时,传来范进中举 的喜报,范进从集上被找了回来,知道喜讯后,他高兴得发了疯。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户 给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这场疯病。转眼功夫,范进时来运转,不仅有了钱 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环也有了。范进母亲见此欢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气,竟“命归 了西天。胡屠户也一反常态,到处说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会与常人一样 的,对范进更是毕恭毕敬。后来,范进入京拜见周进,由周进荐引而中了进士,被任为山 东学道。范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经。当别人提起北宋文 豪苏轼的时候,他却以为是明朝的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錄养了一批含官污吏。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 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 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 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 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 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 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 高要县知县汤率,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朝廷有禁杀耕牛的 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父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 锣罢市。事发后。按察司不仅没有处罚汤奉,反而将受害的回民问成“好商挟制官府,依 律枷责”之罪。如此“清廉”的知县,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官吏们贪赃枉法,而在八股科举之下,土豪劣绅也恣意横行。举人出身的张静斋,是南 海一霸。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夺。为了霸占寺庙的田产,他唆使七八个流氓,诬陷和尚与 妇女通奸,让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 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是一个把钱财看作是一切的财主,家财万贯。他病得饮食不进,卧 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 是急躁。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
2 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 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 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 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 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 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后百 年的明朝成化年间,文人们所走的是一条醉心于科举功名的歧路。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 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 60 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 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于是凑了 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 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 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 54 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 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 当时,范进因为和周进当初相似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对他呼西唤东,老丈人 对他更是百般呵斥。当范进一家正在为揭不开锅,等着卖鸡换米而发愁时,传来范进中举 的喜报,范进从集上被找了回来,知道喜讯后,他高兴得发了疯。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户 给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这场疯病。转眼功夫,范进时来运转,不仅有了钱、 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环也有了。范进母亲见此欢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气,竟一命归 了西天。胡屠户也一反常态,到处说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会与常人一样 的,对范进更是毕恭毕敬。后来,范进入京拜见周进,由周进荐引而中了进士,被任为山 东学道。范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经。当别人提起北宋文 豪苏轼的时候,他却以为是明朝的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豢养了一批含官污吏。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 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 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 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 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 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 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 高要县知县汤奉,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朝廷有禁杀耕牛的 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父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 锣罢市。事发后。按察司不仅没有处罚汤奉,反而将受害的回民问成“奸商挟制官府,依 律枷责”之罪。如此“清廉”的知县,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官吏们贪赃枉法,而在八股科举之下,土豪劣绅也恣意横行。举人出身的张静斋,是南 海一霸。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夺。为了霸占寺庙的田产,他唆使七八个流氓,诬陷和尚与 妇女通奸,让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 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是一个把钱财看作是一切的财主,家财万贯。他病得饮食不进,卧 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 是急躁。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
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 他的哥哥贡生严致中,更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 竞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 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 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 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科举制度造就了一批社会蛀虫,同时也毒害着整个社会。温 州府的乐清县有一农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来朴实敦厚。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 流落杭州。后来遇上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赠给他十两银子,劝他读书上进 国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被提 拔考上了秀才。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禄,他更加刻苦学写八股文。不料知县出了事,为避 免被牵累,他逃到到杭州。在这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和衙门里当吏 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又因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 选家”,并吹嘘印出了95本八股文选本,人人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在书案 上供着“先匡子之神位”。 不久,那个曾提拔过他的李知县被平了反,升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为了 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去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贫困濂倒中死在家乡。这时, 帮助过他的潘三爷入了狱,国超人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前程,竟同潘三爷断绝了关系,甚 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先生他不仅不感恩图报,还妄加诽谤嘲笑, 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科举制度不仅使人堕落,同时也是封建礼教帮凶。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 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刻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 反而劝亲家让女儿狗节。又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而 阻拦你?你就这样做罢。”八天以后,女儿穿着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绝食而死,他仰天大笑 说:“死得好!死得好!”但事过之后,当他女儿的灵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突然 感到了伤心。回家看见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离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儿, 凄凄惶惶,到了苏州虎丘,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竟一下想起了穿着孝服殉夫的女 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 凡此种种从明朝成化年间以来形成的风气,到了万历年间则愈演愈烈。科场得意,被认 为才能出众;科场失意的任你有李白、杜甫的文才、颜渊、曾参的品行,都被看成愚笨无 能。大户人家讲的是升官发财,贫贱儒生研究的是逢迎拍马。儒林堕落了,社会更加廣败 看来,要寻找不受科举八股影响的“奇人”,只能抛开儒林,放眼于市井小民之中了 那知市井中间,真的出了几个奇人。 个是会写字的。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无家无业,总在这些寺院里安身。他的字写 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他性格乖张, 但凡人要请他写字他要斋戒一日,亲自磨一天的墨,要等他情愿,他才高兴。他若不情愿 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 直裰,靶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每日写了字,得了人家的笔资,自家吃了饭,剩下的钱就 不要了,随便不相识的穷人,就送了他。一日大雪天,他的烂鞋踩了朋友家一地的泥,朋 友让他换鞋,他居然说我这双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还要算拍举你。一次, 他看见和尚房里摆着一匣子上好的香墨,不管人家是否要写字,拿来就写,当一位有权有 势的乡绅要他去写字时,他竟破口大骂“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 你敢叫我写起字来 又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这人姓王,名太,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他无以为生,每日到 虎踞夫一带卖火纸筒过活
3 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 他的哥哥贡生严致中,更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 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 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 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 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科举制度造就了一批社会蛀虫,同时也毒害着整个社会。温 州府的乐清县有一农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来朴实敦厚。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 流落杭州。后来遇上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赠给他十两银子,劝他读书上进。 匡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被提 拔考上了秀才。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禄,他更加刻苦学写八股文。不料知县出了事,为避 免被牵累,他逃到到杭州。在这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和衙门里当吏 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又因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 “选家”,并吹嘘印出了 95 本八股文选本,人人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在书案 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不久,那个曾提拔过他的李知县被平了反,升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为了 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去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贫困潦倒中死在家乡。这时, 帮助过他的潘三爷入了狱,匡超人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前程,竟同潘三爷断绝了关系,甚 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先生他不仅不感恩图报,还妄加诽谤嘲笑, 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科举制度不仅使人堕落,同时也是封建礼教帮凶。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 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刻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 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又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而 阻拦你?你就这样做罢。”八天以后,女儿穿着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绝食而死,他仰天大笑 说:“死得好!死得好!”但事过之后,当他女儿的灵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突然 感到了伤心。回家看见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离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儿, 凄凄惶惶,到了苏州虎丘,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竟一下想起了穿着孝服殉夫的女 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 凡此种种从明朝成化年间以来形成的风气,到了万历年间则愈演愈烈。科场得意,被认 为才能出众;科场失意的任你有李白、杜甫的文才、颜渊、曾参的品行,都被看成愚笨无 能。大户人家讲的是升官发财,贫贱儒生研究的是逢迎拍马。儒林堕落了,社会更加腐败。 看来,要寻找不受科举八股影响的“奇人”,只能抛开儒林,放眼于市井小民之中了。 那知市井中间,真的出了几个奇人。 一个是会写字的。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无家无业,总在这些寺院里安身。他的字写 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他性格乖张, 但凡人要请他写字他要斋戒一日,亲自磨一天的墨,要等他情愿,他才高兴。他若不情愿 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 直裰,靶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每日写了字,得了人家的笔资,自家吃了饭,剩下的钱就 不要了,随便不相识的穷人,就送了他。一日大雪天,他的烂鞋踩了朋友家一地的泥,朋 友让他换鞋,他居然说我这双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还要算抬举你。一次, 他看见和尚房里摆着一匣子上好的香墨,不管人家是否要写字,拿来就写,当一位有权有 势的乡绅要他去写字时,他竟破口大骂“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 你敢叫我写起字来!” 又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这人姓王,名太,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他无以为生,每日到 虎踞夫一带卖火纸筒过活
那一日,妙意庵做会。王太走将进来,碰到三四个大老官簇拥着两个人在那里下棋。大 家开始很是瞧不起他,但是他们同王太刚下了半盘,就不得不投子认负,众人大惊,就要 拉着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1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 极了,那里还吃的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 像他们这样淡泊功名利禄的隐士在市井中还有,只不过在那些达官贵人看来,追求功名 利禄才是正道。 【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中写得好的不是完人,而是卑微的小人物,或是丑人 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 下人者(如周进、范进、梅玖);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如严贡生、汤知县、王惠 太守);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如杨执中、权勿用、杜慎卿、 娄三、娄四公子);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责,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如王冕、杜少卿、庄 征君、虞育德)”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总也忘不了书中的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 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二 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依靠在村子里私塾中教书糊口,以后随姐夫经商记帐,在贡 院参观时,“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 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为甚么这号 啕痛苦是的?’周进也听不见,只管扶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 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 着他的脖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后来商人们答 应为他捐一个监生进场,他就破涕为笑,趴到地上磕头,表示要变驴变马来报答他们。 范进也是一个连考二十余次不取的老童生,他是一个从二十岁考到五十四岁才中举,而 心理惨遭巨大摧残的典型人物。他在生活中受尽凌辱,他要去考试,岳父胡屠户骂他是“ 蛤蟆想吃天鹑肉。”听到中举的消息后,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着手大笑道:“噫!好! 我中了1”欢喜得发了疯。直到挨了胡屠户的耳光之后才清醒过来。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从 此可以升官发财,他怎能不欣喜若狂,以致神经错乱呢。 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它深深的腐蚀着文士的 心灵,使一些文人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作者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 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 、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如果可怜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进士,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怜的读 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其中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书中这样描绘汤知县:“次日早堂,头一起带进来的是一个偷鸡的积贼,知县怒道:‘你 这奴才,在我手里犯过几次,总不改业,打也不怕,今日如何是好?’因取过朱笔来,在 他脸上写了“偷鸡贼’三个字: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鸡,头向后,尾向前,捆在他头 上,枷了出去。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喇的一声,屙出一泡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 上,胡子粘成一片,滴到枷上。两边看的人多笑。第二起叫将老师父上来,大骂一顿‘大 胆狗奴’,重责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 只剩的两个眼睛,在县前示众。天气又热,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呜呼死了 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个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
4 那一日,妙意庵做会。王太走将进来,碰到三四个大老官簇拥着两个人在那里下棋。大 家开始很是瞧不起他,但是他们同王太刚下了半盘,就不得不投子认负,众人大惊,就要 拉着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 极了,那里还吃的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 像他们这样淡泊功名利禄的隐士在市井中还有,只不过在那些达官贵人看来,追求功名 利禄才是正道。 【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中写得好的不是完人,而是卑微的小人物,或是丑人。 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 下人者(如周进、范进、梅玖);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如严贡生、汤知县、王惠 太守);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如杨执中、权勿用、杜慎卿、 娄三、娄四公子);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如王冕、杜少卿、庄 征君、虞育德)。”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一、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总也忘不了书中的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 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二 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依靠在村子里私塾中教书糊口,以后随姐夫经商记帐,在贡 院参观时,“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 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为甚么这号 啕痛苦是的?’周进也听不见,只管扶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 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 着他的脖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后来商人们答 应为他捐一个监生进场,他就破涕为笑,趴到地上磕头,表示要变驴变马来报答他们。 范进也是一个连考二十余次不取的老童生,他是一个从二十岁考到五十四岁才中举,而 心理惨遭巨大摧残的典型人物。他在生活中受尽凌辱,他要去考试,岳父胡屠户骂他是“癞 蛤蟆想吃天鹅肉。”听到中举的消息后,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着手大笑道:“噫!好! 我中了!”欢喜得发了疯。直到挨了胡屠户的耳光之后才清醒过来。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从 此可以升官发财,他怎能不欣喜若狂,以致神经错乱呢。 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它深深的腐蚀着文士的 心灵,使一些文人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作者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 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 二、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如果可怜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进士,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怜的读 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其中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书中这样描绘汤知县:“次日早堂,头一起带进来的是一个偷鸡的积贼,知县怒道:‘你 这奴才,在我手里犯过几次,总不改业,打也不怕,今日如何是好?’因取过朱笔来,在 他脸上写了‘偷鸡贼’三个字: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鸡,头向后,尾向前,捆在他头 上,枷了出去。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喇的一声,屙出一泡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 上,胡子粘成一片,滴到枷上。两边看的人多笑。第二起叫将老师父上来,大骂一顿‘大 胆狗奴’,重责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 只剩的两个眼睛,在县前示众。天气又热,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呜呼死了。” 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个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
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 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守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 这些官吏就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作威作福;而贪狠、蛮横则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 这就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整个封建官吏政治的腐败不堪。 三、八股迷的典型一一马静、鲁编修 科举既然成了读书人猎取功名富贵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于是无 数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钻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诚的八股制艺信徒当属马静和鲁编修了。 《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马二先生,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终把举业 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他甚至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 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时候,那时用“扬言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 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 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 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马二先生是一个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以“生员”终 身的白丁,但他仍执着的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他“劝导”匡超人说:“古语说得好:‘书 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什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 这不仅写出了马二先生之流受害而不自觉,而且也点出了他们不自觉的原因,正在于举 业是他们能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 才的不合理性 另一个八股迷鲁编修认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 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指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 邪魔歪道。”鲁编修已达到了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实现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作者写他 却是从他在京城清苦得实在混不下去的返乡途中开始的。他出场后的开场白是:“做穷輸林 的人,只望着几回差使。现今肥美的差,都被别人钻谋去了。白白坐在京城,赔钱度日 况且弟年将五十,又无子息,只有一个小女,还不曾许字人家,思量不如告假返舍,料理 些家务,再作道理。”作者以如此寒酸之笔来写这位“成功者”,其画外音显然是说,以整 个的个人尊严和物质生活享受为代价换来的輸林编修之职,除了徒有虚名外,没有任何实 际意义。 《儒林外史》中写得好的不是完人,而是卑微的小人物,或是丑人。 腐儒的典型一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一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一马静、鲁编修; 正面典型一王冕、杜少卿,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儒生形象 a.利禄露心,热衷功名的腐儒: 首先集中力量叙述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巨大的力量引 诱、摧残读书人的心灵。 周进头攮号板,范进中举发疯 b沉迷于八股和封建礼教的自害与害人者: 马纯上、王玉辉、鲁小姐。 马纯上为举业空耗终生,反而一再热心宜扬“科举”,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 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结果成为麻木愚味,精神世界 片荒芜的人。展示一个被科举制度异化的读书人的迁腐灵魂 王玉辉深刻地反映了“良心与礼教之冲突”(鲁迅语),封建礼教对其灵魂之腐蚀已到惊人
5 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 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守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 这些官吏就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作威作福;而贪狠、蛮横则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 这就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整个封建官吏政治的腐败不堪。 三、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科举既然成了读书人猎取功名富贵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于是无 数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钻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诚的八股制艺信徒当属马静和鲁编修了。 《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马二先生,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终把举业 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他甚至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 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时候,那时用‘扬言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 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 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 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马二先生是一个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以“生员”终 身的白丁,但他仍执着的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他“劝导”匡超人说:“古语说得好:‘书 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什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 了。” 这不仅写出了马二先生之流受害而不自觉,而且也点出了他们不自觉的原因,正在于举 业是他们能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 才的不合理性。 另一个八股迷鲁编修认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 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 邪魔歪道。”鲁编修已达到了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实现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作者写他 却是从他在京城清苦得实在混不下去的返乡途中开始的。他出场后的开场白是:“做穷翰林 的人,只望着几回差使。现今肥美的差,都被别人钻谋去了。白白坐在京城,赔钱度日。 况且弟年将五十,又无子息,只有一个小女,还不曾许字人家,思量不如告假返舍,料理 些家务,再作道理。”作者以如此寒酸之笔来写这位“成功者”,其画外音显然是说,以整 个的个人尊严和物质生活享受为代价换来的翰林编修之职,除了徒有虚名外,没有任何实 际意义。 四、 《儒林外史》中写得好的不是完人,而是卑微的小人物,或是丑人。 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一、儒生形象 a.利禄熏心,热衷功名的腐儒: 首先集中力量叙述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巨大的力量引 诱、摧残读书人的心灵。 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 b.沉迷于八股和封建礼教的自害与害人者: 马纯上、王玉辉、鲁小姐。 马纯上为举业空耗终生,反而一再热心宣扬“科举”,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 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结果成为麻木愚味,精神世界 一片荒芜的人。展示一个被科举制度异化的读书人的迂腐灵魂。 王玉辉深刻地反映了“良心与礼教之冲突”(鲁迅语),封建礼教对其灵魂之腐蚀已到惊人
的地步。 c.道德败坏,招摇过市的骗子 匡超人、牛浦郎 原本是纯朴的青年,后来中了八股毒害而堕落。 国超人本是农家子,后诋毁师友,忘恩负义,停妻再娶,成了江湖骗子。 二、官绅形象 科举制度“制造”出来的官僚缙绅,更是令人感到卑鄙可僧。 南昌太守王惠,唯一的信念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刚到位,便了解此地“出产 知县汤奉为求升官,沽各钓誉,竟将回民师傅迫害致死。将五十斤牛肉堆在枷上,三日师 傅断命 绅士:严贡生(严大位,字致中)、严监生(严大育,字致和)、王仁、王德 三、形形色色的假名士 最初热衷科举,碰壁之后,转而清高,毫无真才实学。 类三、类四公子、杜慎卿 他们故弄风雅,空虚做作,不学无术。明明是趋势之徒,却伪装不叩权门;明明是不学无 术之徒,却故弄风雅。愚自嘲,使人发笑,也使人憎恶之行经。 四、作者所肯定、赞颂的人物。分为两类 士林中为数不多的贤者,市井小民(普通民众和“市井奇人”)。 理想人物;杜少卿、沈琼枝。 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 《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作者 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者在第一回中塑造了元末诗人王冕的形象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并作为自己理想 的槽模和臧否人物的标准。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 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作者通过他的嘴,抨击了科举制度,“这个法却定得不 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在作者看来,文士们只有 像王冕那样讲求“文行出处”,才能免于“功名富贵”的牢笼,堪称“品地最上一层。”这 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批判意义的 正面人物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 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他说“这学里的 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这对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讽,也是批判。 他敢于怀疑权威,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者朱熹提出大胆的挑战。他说“朱文公解经,自是一 说,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而今丢了诸儒,只依朱注,这是后人固陋,与朱子不相干。” 这其实是对钦定的理论标准“朱注”的否定,也是对朱熹这一权威的否定 杜少卿:“品行、文章是当今第一人”其身上寄托着作者理想。“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 眼里没有长官,又没有本家”,“做慷慨仗义之事巡抚荐举他入京作官,他装病不去。 县令罢官无处安身,他请到他家住。他无视礼教,与妻子携手游山饮酒。他是具有个性理 想的人物。 沈琼枝:新女性形象,她被骗为盐商宋为富作妾,不甘作小,私选南京,靠刺绣、卖文为 生,自食其力 迟衡山:强调“礼乐兵农”,幻想用古礼古乐来挽救世道人心 庄绍光:无心仕途,专门闭户著书。他们修建和祭祀泰伯祠。在这类文人身上反映了当时 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理想。 市井奇人:最后一回,塑造了四个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贵之外的人物:卖火纸筒的王
6 的地步。 c.道德败坏,招摇过市的骗子。 匡超人、牛浦郎 原本是纯朴的青年,后来中了八股毒害而堕落。 匡超人本是农家子,后诋毁师友,忘恩负义,停妻再娶,成了江湖骗子。 二、官绅形象 科举制度“制造”出来的官僚缙绅,更是令人感到卑鄙可憎。 南昌太守王惠,唯一的信念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刚到位,便了解此地“出产”。 知县汤奉为求升官,沽各钓誉,竟将回民师傅迫害致死。将五十斤牛肉堆在枷上,三日师 傅断命。 绅士:严贡生(严大位,字致中)、严监生(严大育,字致和)、王仁、王德。 三、形形色色的假名士 最初热衷科举,碰壁之后,转而清高,毫无真才实学。 类三、类四公子、杜慎卿 他们故弄风雅,空虚做作,不学无术。明明是趋势之徒,却伪装不叩权门;明明是不学无 术之徒,却故弄风雅。愚蠢自嘲,使人发笑,也使人憎恶之行经。 四、作者所肯定、赞颂的人物。分为两类: 士林中为数不多的贤者,市井小民(普通民众和“市井奇人”)。 理想人物:杜少卿、沈琼枝。 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 《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作者 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者在第一回中塑造了元末诗人王冕的形象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并作为自己理想 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标准。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 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作者通过他的嘴,抨击了科举制度,“这个法却定得不 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在作者看来,文士们只有 像王冕那样讲求“文行出处”,才能免于“功名富贵”的牢笼,堪称“品地最上一层。”这 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批判意义的。 正面人物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 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他说“这学里的 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这对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讽,也是批判。 他敢于怀疑权威,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者朱熹提出大胆的挑战。他说“朱文公解经,自是一 说,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而今丢了诸儒,只依朱注,这是后人固陋,与朱子不相干。” 这其实是对钦定的理论标准“朱注”的否定,也是对朱熹这一权威的否定。 杜少卿:“品行、文章是当今第一人”,其身上寄托着作者理想。“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 , “眼里没有长官,又没有本家”, “做慷慨仗义之事”。巡抚荐举他入京作官,他装病不去。 县令罢官无处安身,他请到他家住。他无视礼教,与妻子携手游山饮酒。他是具有个性理 想的人物。 沈琼枝:新女性形象,她被骗为盐商宋为富作妾,不甘作小,私逃南京,靠刺绣、卖文为 生,自食其力。 迟衡山:强调“礼乐兵农”,幻想用古礼古乐来挽救世道人心。 庄绍光:无心仕途,专门闭户著书。他们修建和祭祀泰伯祠。在这类文人身上反映了当时 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理想。 市井奇人:最后一回,塑造了四个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贵之外的人物:卖火纸筒的王
太,开茶馆的盖宽,写字的季選年,裁荆元。不受名教礼法约束,不受功名富贵羁绊 追求自由生活,表现出正常人的尊严和独立人格。 【小说主题】 全书一开始就通过周进、范进中举前后的悲喜剧,揭示了科举制度是怎样腐蚀着文士的 心灵,以及士子们热衷科举不过是为了爬上统治阶级地位,升官发财,骑在人民头上,作 威作福。一群考取科名的读书人,他们出仕则为贪官污吏,居乡则为土豪劣绅,从而进一 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败。 【艺术特色】 第一,卓越的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以讽刺作为全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讽刺手法又表现出多样性,具有鲜明 的独创性。这是此书的最主要特色 首先,《儒林外史》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作者“秉持公心,指 摘时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不以主观偏见去阉割对象的 丰富内容。小说中许多人物都有生活原型,如马纯上取材于冯粹中,杜慎卿取材于青然先 生,,杜少卿也是以吴敬梓自己为生活原型等。作者注意表现对象身上的喜剧性因素,又将 之还原到生活之中。例如马二先生处处显示出可笑的喜剧性格。但他同时又富有同情心, 慷慨仗义,他出资埋葬了假仙人洪憝仙,他送钱送衣资助流落他乡的匡超人。但是作者在 写他的义举时,又揭示了他可鄙、可笑的一面。他出题目叫匡超人做八股文,嘱咐匡超人 以文章举业为重,以争取功名富贵来荣宗耀祖,显亲扬名。又如,王玉辉是受封建礼教毒 害很深的人,为了“青史留名”,他鼓励女儿殉节,在女儿死后,还“仰天大笑道:死得 好!死得好!”但到了大家送他女儿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却“转为心伤,辞了不肯 来”。后来在苏州见到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却又想起了他的女儿,“心里哽咽,那 热泪直滚出来”。作者通过他矛盾心情的揭露,掌握了人物复杂的性格,同时又揭露了封建 礼教吃人的面目。 其次,《儒林外史》还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使这部书不仅成为 一部儒林丑史,而且成为一部儒林痛史。吴敬梓善于“从悲剧中发现喜剧”。他笔下的喜剧 性人物都有某种悲剧性;如周进、范进都是出身社会最下层、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挣扎着向 上爬的悲喜剧人物。周进考了几十年,却连一个秀才也没考上,一直考到他胡子发白也仍 然只是一个老童生,还受尽年青秀才梅玖的欺侮凌辱。最后,周进连一个赖以维持生计的 私整教师的职位也弄丢了,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之极。以至参观贡院时,见了号板痛器,“ 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当人们可怜他,要凑银子为他捐个监生时,他爬到地上 磕了几个头,说:“劳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范进呢,几十年来一直考试不中,弄得全家缺吃少穿,还受尽岳父胡屠夫等人的欺凌漫 骂,有一天他的梦想突然实现了,自然喜出望外,以致他的精神难以承受而发疯。范进发 疯的状态和过程虽使人发笑,但更令人感到悲惨可怜。正因为吴敬样给可笑注入了辛酸 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更能发人深省。 再次,用夸张法和对照法将喜剧因素放大。 小说第五回写严监生之死,就是著名的例子。 再如范进与张静斋到高腰县打秋风,汤知县不在,只得暂住关帝庙。严贡生来拉关系, 送来九个盘子,并且自夸说:“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 粟的便宜……”正说着,他家的小厮来请他回去,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 家里吵哩。”严贡生强圈别人猪的行动,否定了他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的 谎言,使人哑然失笑
7 太,开茶馆的盖宽,写字的季遐年,裁缝荆元。不受名教礼法约束,不受功名富贵羁绊, 追求自由生活,表现出正常人的尊严和独立人格。 【小说主题】 全书一开始就通过周进、范进中举前后的悲喜剧,揭示了科举制度是怎样腐蚀着文士的 心灵,以及士子们热衷科举不过是为了爬上统治阶级地位,升官发财,骑在人民头上,作 威作福。一群考取科名的读书人,他们出仕则为贪官污吏,居乡则为土豪劣绅,从而进一 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败。 【艺术特色】 第一,卓越的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以讽刺作为全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讽刺手法又表现出多样性,具有鲜明 的独创性。这是此书的最主要特色。 首先,《儒林外史》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作者“秉持公心,指 摘时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不以主观偏见去阉割对象的 丰富内容。小说中许多人物都有生活原型,如马纯上取材于冯粹中,杜慎卿取材于青然先 生,,杜少卿也是以吴敬梓自己为生活原型等。作者注意表现对象身上的喜剧性因素,又将 之还原到生活之中。例如马二先生处处显示出可笑的喜剧性格。但他同时又富有同情心, 慷慨仗义,他出资埋葬了假仙人洪憨仙,他送钱送衣资助流落他乡的匡超人。但是作者在 写他的义举时,又揭示了他可鄙、可笑的一面。他出题目叫匡超人做八股文,嘱咐匡超人 以文章举业为重,以争取功名富贵来荣宗耀祖,显亲扬名。又如,王玉辉是受封建礼教毒 害很深的人,为了“青史留名”,他鼓励女儿殉节,在女儿死后,还“仰天大笑道:‘死得 好 ! 死得好 !’” 但到了大家送他女儿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却“转为心伤,辞了不肯 来”。后来在苏州见到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却又想起了他的女儿,“心里哽咽,那 热泪直滚出来”。作者通过他矛盾心情的揭露,掌握了人物复杂的性格,同时又揭露了封建 礼教吃人的面目。 其次,《儒林外史》还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使这部书不仅成为 一部儒林丑史,而且成为一部儒林痛史。吴敬梓善于“从悲剧中发现喜剧”。他笔下的喜剧 性人物都有某种悲剧性;如周进、范进都是出身社会最下层、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挣扎着向 上爬的悲喜剧人物。周进考了几十年,却连一个秀才也没考上,一直考到他胡子发白也仍 然只是一个老童生,还受尽年青秀才梅玖的欺侮凌辱。最后,周进连一个赖以维持生计的 私塾教师的职位也弄丢了,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之极。以至参观贡院时,见了号板痛器,“一 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当人们可怜他,要凑银子为他捐个监生时,他爬到地上 磕了几个头,说:“劳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范进呢,几十年来一直考试不中,弄得全家缺吃少穿,还受尽岳父胡屠夫等人的欺凌漫 骂,有一天他的梦想突然实现了,自然喜出望外,以致他的精神难以承受而发疯。范进发 疯的状态和过程虽使人发笑,但更令人感到悲惨可怜。正因为吴敬梓给可笑注入了辛酸, 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更能发人深省。 再次,用夸张法和对照法将喜剧因素放大。 小说第五回写严监生之死,就是著名的例子。 再如范进与张静斋到高腰县打秋风,汤知县不在,只得暂住关帝庙。严贡生来拉关系, 送来九个盘子,并且自夸说:“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 粟的便宜……”正说着,他家的小厮来请他回去,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 家里吵哩。”严贡生强圈别人猪的行动,否定了他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的 谎言,使人哑然失笑
又如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满街是仕宦人家的牌杖,满堂有知县、学师等官员 设祭悼念,显得一派庄严肃穆。但盐商方老大此时却正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这些 仪仗,“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便一个一个往嘴里送。”形 成奇怪地比照,禁高庄严也就在这对照中消解了。 第二,《儒林外史》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框架,采用淡化情节与白描手法反映真实的生活 《儒林外史》排除了激烈的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大力描写平平淡淡、细琐平常的生活, 这一特色比同样是采用写实手法的《红楼梦》还要突出,如“马二先生游西湖”一节,只 写他如何在西湖边拜宋徽宗字画、请仙问功名、吃面喝茶、看鸡鸭鱼肉、看女人等小事 便写出了他的迁儒本色。由于《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 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 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 止的人生相,用白描手法来速写和漫画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8 又如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满街是仕宦人家的牌杖,满堂有知县、学师等官员 设祭悼念,显得一派庄严肃穆。但盐商方老大此时却正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这些 仪仗,“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便一个一个往嘴里送。”形 成奇怪地比照,崇高庄严也就在这对照中消解了。 第二,《儒林外史》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框架,采用淡化情节与白描手法反映真实的生活。 《儒林外史》排除了激烈的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大力描写平平淡淡、细琐平常的生活, 这一特色比同样是采用写实手法的《红楼梦》还要突出,如“马二先生游西湖”一节,只 写他如何在西湖边拜宋徽宗字画、请仙问功名、吃面喝茶、看鸡鸭鱼肉、看女人等小事, 便写出了他的迂儒本色。由于《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 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 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 止的人生相,用白描手法来速写和漫画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一及答案 填空题 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秦淮寓客, 安徽全椒人。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2.《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 小说,全书共回。它揭露 3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 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后隐居于会 稽山中,以此自终。 5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 是 6. 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 肚子。 7.在《儒林外史》中 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 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 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娄式兄弟钱财。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 长杜府,后被蓬公孙“看破了相 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但 后来却恩将仇报,撒下妻子。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竞冒名顶替 到处招摇撞骗。 10.整书开首以“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 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 的形象。 11.《儒林外史》塑造了 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学士 12.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 13 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刻守礼教纲 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14.《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 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 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二、简谷题 10.在《儒林外史》中传主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是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遐年、卖纸火筒 的王太、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 11.读完《儒林外史》,你喜欢杜少卿其人吗?为什么? 12.思考:读完《儒林外史》,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今天我们又为何读书?示例(仅供参 考)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9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 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 、秦淮寓客, 安徽全椒人。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2.《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 小说,全书共 回。它揭露 了 。 3.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 。 4. ,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后隐居于会 稽山中,以此自终。 5.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 是 。 6. ,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 肚子。 7.在《儒林外史》中, 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 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 。 8. ,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娄式兄弟钱财。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 长杜府,后被蓬公孙“看破了相”。 9. 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但 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 、到处招摇撞骗。 10.整书开首以“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 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 的形象。 11.《儒林外史》塑造了 、 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学士 12.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 。 13. 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刻守礼教纲 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14.《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 ,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 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二、简答题 10.在《儒林外史》中,传主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是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遐年、卖纸火筒 的王太、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 11.读完《儒林外史》,你喜欢杜少卿其人吗?为什么? 12.思考:读完《儒林外史》,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今天,我们又为何读书?示例(仅供参 考):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且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誊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 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 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呢里频响得一进一 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 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 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 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男爷不在眼前, 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 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 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 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 13.这段文字选自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刻画的主要人物是 和《范进中举》 样,它主要采用了 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14.作者刻画严监生主要从 角度进行描写。严监生临死时念念不忘的 是 ,这件事充分揭示了他的本性。使他成为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形象。 15.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 写,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 (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 中了1”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 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 手黄泥,淋淋滴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 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 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 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 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6、《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 17、用一句话概括选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18、本段可分为四层,请将层意概述出来,每层层意不超过四个字。 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 本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檜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20、选文的另一种技法是侧面描写,在文段中用横线画出来,并选一处谈谈它的作用
10 (一)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旦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 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 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 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 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 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 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 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 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 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 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 气…… 13.这段文字选自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和《范进中举》一 样,它主要采用了________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14.作者刻画严监生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角度进行描写。严监生临死时念念不忘的 是________,这件事充分揭示了他________的本性。使他成为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形象。 15.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 写,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 (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 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 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 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 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 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 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 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6、《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是 。 17、用一句话概括选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18、本段可分为四层,请将层意概述出来,每层层意不超过四个字。 19、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 本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 20、选文的另一种技法是侧面描写,在文段中用横线画出来,并选一处谈谈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