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6.3 串联校正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5,文件大小:792.5KB,团购合买
6.3.1 串联超前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 6.3.2 串联滞后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 6.3.3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16讲 6.3串联校正 63.1串联超前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所加校正装置,改变系 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形状,即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具有如下特点 ①低频段的增益充分大,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 ②中频段的幅频特性的斜率为-20dB/dec,并具有较宽的频带,这一要求是 为了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 ③高频段要求幅值迅速衰減,以较少噪声的影响。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校正网络的相 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量,以达到改善系统瞬态响应的目点。为 此,要求校正网络最大的相位超前角岀现在系统的截止频率(剪切频率) 处 对截止频率没有特别要求时。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 ①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183 第 16 讲 6.3 串联校正 6.3.1 串联超前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所加校正装置,改变系 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形状,即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具有如下特点: 低频段的增益充分大,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 中频段的幅频特性的斜率为-20dB/dec,并具有较宽的频带,这一要求是 为了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 高频段要求幅值迅速衰减,以较少噪声的影响。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校正网络的相 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量,以达到改善系统瞬态响应的目点。为 此,要求校正网络最大的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的截止频率(剪切频率) 处。 对截止频率没有特别要求时。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 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 K

②根据所确定的开环增益K画岀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计算末校正系 统的相位裕度y。 ③根据截止频率ω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关键是选择最大 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即ωn=∞。,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 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显然,on=o成立的条件是 L(2)=L(l)=10lga 由上式可求出aT=-1 (6-36) 由(6-36)求出T。 ④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γ。 ③由给定的相位裕度值γ,计算超前校正装置提供的相位超前量φ,即 =9 +E←补偿 给定的校正前 ε是用于补偿因超前校正装置的引入,使系统截止频率增嶒大而增加的相 角滞后量。ε值通常是这样估计的:如果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在 截止频率处的斜率为-40dB/dec,-般取s=5°~10°;如果为-60dB/dec则取 E=15°~20°。 ④根据所确定的最大相位超前角o按a=1+mgm(6-37) sin p 84

184 根据所确定的开环增益 K,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计算未校正系 统的相位裕度  。 根据截止频率 c  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 a 和 T;关键是选择最大 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即  m c =  ,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 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显然,  m c =  成立的条件是 − Lo (c ) = Lc (c ) =10lg a (6-35) 由上式可求出 a a T  m 1 = (6-36) 由(6-36)求出T。 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  。 由给定的相位裕度值  ,计算超前校正装置提供的相位超前量  ,即 补偿 给定的 校正前 = = − +          m  是用于补偿因超前校正装置的引入,使系统截止频率增大而增加的相 角滞后量。  值通常是这样估计的:如果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在 截止频率处的斜率为-40dB/dec,一般取  = 5 ~10 ;如果为-60dB/dec 则取  =15 ~ 20。 根据所确定的最大相位超前角  m 按 m m a   1 sin 1 sin − + = (6-37)

算出a的值。 ⑤计算校正裝置在ωn处的幅值l0lga图6-10)由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 频特性曲线,求得其幅值为-l0lga处的频率,该频率ωn就是校正后系统的 开环截止频率∞”,即o"=an。 ⑥确定校正网络的转折频率a和o2。 √a ⑦画出校正后系统的波特土并演算相位裕度时候满足要求?如果不满 足,则需增大ε值,从第③步,开始重新进行计算。 例6-1某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s+2) 设计一个超 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20s-,相位裕度γ≥50°, 增益裕度20gh不小于10dB 解:⑩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 K=1,4K2K=20 K=10 当K=10时,未校正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90°-arcg jo(@+2)

185 算出 a 的值。 计算校正装置在  m 处的幅值 10lga (图 6-10)。由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 频特性曲线,求得其幅值为-10lga 处的频率,该频率  m 就是校正后系统的 开环截止频率 c  ,即 c =  m  。 确定校正网络的转折频率 1和2。 a  m 1 = ,2 = m a 画出校正后系统的波特土,并演算相位裕度时候满足要求?如果不满 足,则需增大  值,从第步,开始重新进行计算。 例6-1.某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 4 ( ) + = s s K G s ,设计一个超 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1 20 − K = s v ,相位裕度   50, 增益裕度 20lg h 不小于 10dB。 解: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 K。 2 20 ( 2) 4 lim 0 = = + = → K s s K K s s v , K =10 当 K =10 时,未校正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2 90 ) 2 1 ( 20 ( 2) 40 ( ) 2       arctg j j G j −  − + = + =

②绘制末校正系统的伯特图,如图6-16中的蓝线所示。由该图可知未 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为y=17° 也可计算 lo=6.17y=1796° ③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超前校正网络的相位超前角 p=y-n1+E=509-17+5°=38° ④由式6-37)知a I+sin 1+sn38=42 Snqm1-sn38° ⑤超前校正装置在on处的幅值为 l0ga=10g42=62dB,据此,在为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值为-62B 对应的频率ω=om=9s,这一频率就是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o。 也可计算20g20-20gO-20g -6.2 O=8.93

186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特图,如图 6-16 中的蓝线所示。由该图可知未 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为  = 17 *也可计算 1 ) 2 1 ( 20 2 = +    = 6.17  = 17.96 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超前校正网络的相位超前角 = − + = 50 −17 + 5 = 38 1     由式(6-37)知 4.2 1 sin 38 1 sin 38 1 sin 1 sin = −  +  = − + = m m a   超前校正装置在  m 处的幅值为 10lg a = 10lg 4.2 = 6.2dB ,据此,在为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值为− 6.2dB 对应的频率 1 9 −  =m = s ,这一频率就是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c *也可计算 6.2 4 20lg 20 20lg 20lg 1 2 − − + = −    = 8.93

10 100 -120F 180 20 40 100 0

187 100 101 102 -60 -40 -20 0 20 40 100 101 102 -180 -160 -140 -120 -100 100 101 102 -60 -40 -20 0 20 40 100 101 102 -200 -150 -100 -50 0 50

图6-16校正后系统框图 ⑥计算超前校正网络的转折频率 a4244,02 9√42=184 +44 G2(s) s+1820231+0.227s 1+0.054s 为了补偿因超前校正网络的引入而造成系统开环增益的衰减,必须使 附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a=42 校正后系统的框图如图6-17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188 100 101 102 -60 -40 -20 0 20 40 100 101 102 -200 -150 -100 -50 0 50 图 6-16 校正后系统框图 计算超前校正网络的转折频率 T a m 1  = 4.4 4.2 9 1 = = = a  m  ,2 =m a = 9 4.2 =18.4 s s s s G s c 1 0.054 1 0.227 0.238 18.2 4.4 ( ) + + = + + = 为了补偿因超前校正网络的引入而造成系统开环增益的衰减,必须使 附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a=4.2 校正后系统的框图如图 6-17 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4.2×40s+44) 20(1+0.227s) G2(S)G0(s) (s+182)s(s+2)s(1+0.5s(1+0.0542s) R(S 201+0.227s s(1+0.59)1+0.0542s) 图6-17校正后系统框图 对应的伯特图中红线所示。由该图可见,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为 y≥50°,增益裕度为20gh=∞dB,均已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串联超前校正有如下特点 ①这种校正主要对未校正系统中频段进行校正使恔正后中频段幅值的 斜率为20dB/dec,且有足够大的相位裕度。 ②超前校正会使系统瞬态响应的速度变快。由例6-1知,校正后系统的 截止频率由未校正前的63增大到9。这表明校正后,系统的频带变宽,瞬 态响应速度变快;但系统抗高频噪声的能力变差。对此,在校正装置设计 时必须注意 ③超前校正一般虽能较有效地改善动态性能但未校正系统的相频特性 在截止频率附近急剧下降时,若用单级超前校正网络去校正,收效不大。 因为校正后系统的截至频率向高频段移动。在新的截至频率处,由于未校

189 (1 0.5 )(1 0.0542 ) 20(1 0.227 ) ( 18.2) ( 2) 4.2 40( 4.4) ( ) ( ) s s s s s s s s G s G s c o + + + = + +  + = − R(s) C(s) (1 0.5 )(1 0.0542 ) 2 0(1 0.227 ) s s s s + + + 图 6-17 校正后系统框图 对应的伯特图中红线所示。由该图可见,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为   50 ,增益裕度为 20lg h = dB ,均已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串联超前校正有如下特点: 这种校正主要对未校正系统中频段进行校正,使校正后中频段幅值的 斜率为-20dB/dec,且有足够大的相位裕度。 超前校正会使系统瞬态响应的速度变快。由例 6-1 知,校正后系统的 截止频率由未校正前的 6.3 增大到 9。这表明校正后,系统的频带变宽,瞬 态响应速度变快;但系统抗高频噪声的能力变差。对此,在校正装置设计 时必须注意。 超前校正一般虽能较有效地改善动态性能,但未校正系统的相频特性 在截止频率附近急剧下降时,若用单级超前校正网络去校正,收效不大。 因为校正后系统的截至频率向高频段移动。在新的截至频率处,由于未校

正系统的相角滞后量过大,因而用单级的超前校正网络难以获得较大的相 位裕度。 6.3,2串联滞后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 由于滞后校正网络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因而当它与系统的不可变 部分串联相连时,会使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和髙频投增益降低和截止 频率o减小,从而有可能使系统获得足够大的相位裕度,它不影响频率特 性的低频段。由此可见,滞后校正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 动态和静态的要求 不难看出,滞后校正的不足之处是: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会减小, 瞬态响应的速度要变慢;在截山频率α处,滞后校正网络会产生一定的相 角滞后量。为了使这个滞后角尽可能地小,理论上总希望G()两个转折频 率a,o砒比o越小越好,但考虑物理实现上的可行性,一般取 (025~0.)l为宜 ①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 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②保持原有的已满足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

190 正系统的相角滞后量过大,因而用单级的超前校正网络难以获得较大的相 位裕度。 6.3.2 串联滞后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 由于滞后校正网络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因而当它与系统的不可变 部分串联相连时,会使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和高频段增益降低和截止 频率 c 减小,从而有可能使系统获得足够大的相位裕度,它不影响频率特 性的低频段。由此可见,滞后校正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 动态和静态的要求。 不难看出,滞后校正的不足之处是: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会减小, 瞬态响应的速度要变慢;在截止频率 c 处,滞后校正网络会产生一定的相 角滞后量。为了使这个滞后角尽可能地小,理论上总希望 G (s) c 两个转折频 率 1 2比c , 越小越好,但考虑物理实现上的可行性,一般取 ( ) c T  0.25 ~ 0.1 1 2 = = 为宜。 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 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保持原有的已满足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

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如果所研究的系统为单位反馈最小相位系统,则应用频率法设计串联 滞后校正网络的步骤如下 ①根据稳态性能要求,确定开环増益K ②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増益,画岀未校正系统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确定未 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a、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hdB) ③选择不同的o?,计算或查出不同的y值,在伯特图上绘制(o?)曲线; ⑨根据相位裕度γ"要求,选择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σ;考虑到滞后 网络在新的截止频率α处,会产生一定的相角滞后φ(o"),因此,下列等式 成立 y0)+ 指标要求值 可取-6° 根据(6-38舶的计算结果,在y(o)曲线上可査出相应的a值。 ⑥根据下述关系确定滞后网络参数b和T如下 0gb+L(o")=0 =0.1o bT (6-40)

191 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如果所研究的系统为单位反馈最小相位系统,则应用频率法设计串联 滞后校正网络的步骤如下: 根据稳态性能要求,确定开环增益 K; 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画出未校正系统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确定未 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 c 、相位裕度  和幅值裕度 h(dB) ; 选择不同的 c  ,计算或查出不同的  值,在伯特图上绘制 ( ) c   曲线; 根据相位裕度   要求,选择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 c  ;考虑到滞后 网络在新的截止频率 c  处,会产生一定的相角滞后 ( ) c c  ,因此,下列等式 成立: −     =  +  6 ( ) ( ) 指标要求值 可取 c c c   (6-38) 根据(6-38)的计算结果,在 ( ) c   曲线上可查出相应的 c  值。 根据下述关系确定滞后网络参数 b 和 T 如下: 20lg b + L(c ) = 0 (6-39) c bT = 0.1 1 (6-40)

式(6-39)成立的原因是显然的,因为要保证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为上 一步所选的a值,就必须使带后网络的衰减量20lgb在数值上等于未校正 系统在新截止频率上的对数幅频值L(o"),该值在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 曲线上可以查出,于是,通过式(6-39可以算出b值。 根据(640),由已确定的b值,可以算出滞后网络的T值。如果求得的 T值过大难以实现,则可将(640)式中的系数0.1适当增大,例如在01~025 范围内选取,而φ(o″)的估计值应在-6°~-14°范围内确定。 ⑥验算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例6-2.控制系统如图6-18所示。若要求校正后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等于 30s-相位裕度不低于40°幅值裕度不小于10dB截止频率不小于2.3rads, 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R(s) K S(0.1s+1)(0.2+1) 图6-18控制系统 解:①首先确定开环增益K K,=lim sG(s)=K=30

192 式(6-39)成立的原因是显然的,因为要保证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为上 一步所选的 c  值,就必须使滞后网络的衰减量 20lgb 在数值上等于未校正 系统在新截止频率 c  上的对数幅频值 ( ) L c   ,该值在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 曲线上可以查出,于是,通过式(6-39)可以算出 b 值。 根据(6-40),由已确定的 b 值,可以算出滞后网络的 T 值。如果求得的 T 值过大难以实现,则可将(6-40)式中的系数 0.1 适当增大,例如在 0.1~ 0.25 范围内选取,而 ( ) c c  的估计值应在− 6 ~ −14 范围内确定。 验算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例 6-2. 控制系统如图 6-18 所示。若要求校正后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等于 1 30 − s ,相位裕度不低于 40 ,幅值裕度不小于 10dB,截止频率不小于 2.3rad/s, 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 R(s) C(s) s(0.1s +1)(0.2s +1) K 图 6-18 控制系统 解:首先确定开环增益 K lim ( ) 30 0 = = = → K sG s K s v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