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 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 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 学。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 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 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 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 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 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 不合适的。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 西周的王官之学。诸予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 学术文化母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 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 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 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③这一个视角特別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强调“诸子之学出于王官’ 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儒学的形成离不开这两 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 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 三代时期的王官之学;儒学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 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将儒家的六艺之学与诸子之学结合起来,才构 成完整的儒学。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取得最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儒 家学派是最为重视对夏商周的文明体系继承的学派,他们自称“述而不作”,通 过“六艺之学”的整理、传播,继承了三代时期的优秀华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 儒学又最希望通过切近的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 天下安泰的价值体系、文化理想。 ④因此可见,儒家的“经”与“子”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文化功能。从 文化的渊源与地位来说,“经”是文化根本,“予”不过是文化枝叶;从思想创 新与建构来说,“子”是思想主体,而“经”则不过是思想资源。和其他诸子学 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以这个观点来考察 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改编自朱汉民《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 1.下列对文章①~③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渊源关系,诸子百 家的主张皆出自王官之学
四川省成都市 2017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第 I 卷 阅读题 (共 7 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 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 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 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 学。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 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 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 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 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 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 不合适的。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 西周的王官之学。诸予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 学术文化母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 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 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 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 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③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强调“诸子之学出于王官’’, 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儒学的形成离不开这两 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 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 三代时期的王官之学;儒学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 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将儒家的六艺之学与诸子之学结合起来,才构 成完整的儒学。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取得最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儒 家学派是最为重视对夏商周的文明体系继承的学派,他们自称“述而不作”,通 过“六艺之学”的整理、传播,继承了三代时期的优秀华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 儒学又最希望通过切近的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 天下安泰的价值体系、文化理想。 ④因此可见,儒家的“经”与“子”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文化功能。从 文化的渊源与地位来说,“经”是文化根本,“予”不过是文化枝叶;从思想创 新与建构来说,“子”是思想主体,而“经”则不过是思想资源。和其他诸子学 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以这个观点来考察 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改编自朱汉民《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 1.下列对文章①~③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渊源关系,诸子百 家的主张皆出自王官之学
B.近代以来,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诸子之学产 生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新看法。 C.儒家那些杰出代表人物所著的包含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务实的政治功利 追求的代表著作都属儒家子学 D.相对于诸子百家,儒学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是因为它最重视对传统文化的 继承,又重视思想的创新与建构。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辨析,为 下文对儒学的论述提供了支撑。 B.对于“诸子之学”的产生,作者没有简单倾向于诸子之学“出于王官’ 或“不出于王官”,而是提出了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看法。 C.文章在第③段以儒学为例,证明了诸子百家之学的完整性取决于其将西周 时期的王官之学与其他诸子之学真正结合的程度 D.文章对儒学的阐述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展开,表明儒家的 经’’与“子”各有特点,并阐明了两者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诸子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汉代以来为学者普遍认同的 诸子之学出于王官”,在后代受到了挑战 B.诸子百家的形成离不开对春秋时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离不开对现实 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C.儒学在发展中致力于文化传承和积累自己的思想资源,这是其学术思想体 系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儒家的“经”是其文化根本,代表了儒家的文化传承,而“子”是其思想 主体,代表了儒家的现实关怀,二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 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 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 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 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 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 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 58.1%上升至64。0%,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 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 4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 超过1小时。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 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
B.近代以来,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诸子之学产 生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新看法。 C.儒家那些杰出代表人物所著的包含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务实的政治功利 追求的代表著作都属儒家子学。 D.相对于诸子百家,儒学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是因为它最重视对传统文化的 继承,又重视思想的创新与建构。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辨析,为 下文对儒学的论述提供了支撑。 B.对于“诸子之学”的产生,作者没有简单倾向于诸子之学“出于王官’’ 或“不出于王官”,而是提出了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看法。 C.文章在第③段以儒学为例,证明了诸子百家之学的完整性取决于其将西周 时期的王官之学与其他诸子之学真正结合的程度。 D.文章对儒学的阐述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展开,表明儒家的 “经’’与“子”各有特点,并阐明了两者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诸子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汉代以来为学者普遍认同的 “诸子之学出于王官”,在后代受到了挑战。 B.诸子百家的形成离不开对春秋时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离不开对现实 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C.儒学在发展中致力于文化传承和积累自己的思想资源,这是其学术思想体 系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D.儒家的“经”是其文化根本,代表了儒家的文化传承,而“子”是其思想 主体,代表了儒家的现实关怀,二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材料一: 2 0 1 5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8. 4%,较 2 0 1 4 年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 0 1 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 与 2 0 1 4 年相比增加了 0. 02 本,但对比 2 0 1 3 年的 4. 77 本还有微弱下降。 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 54. 76 期和 4.91 期,与 2 0 1 4 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 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 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 0 1 2 年至 2 0 1 5 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 量分别为 2. 35 本、2.48 本、3.22 本和 3.26 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 2 0 1 4 年的 58.1%上升至 6 4。O%,提升了 5.9 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 统计,201 5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 62. 21 分钟,比 2 0 1 4 年的 33. 82 分钟增加了 28. 39 分钟。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 超过 1 小时。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 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 0 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
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00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2016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 2014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2007年增加了3.48个百 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9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 民综合文化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 阅读调査报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 研究。近5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年 人均图书阅读量4.56研、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 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髙,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 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 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 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 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 究报告》) 材料三: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 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 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 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 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 则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问,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 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 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 品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 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 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根据材料一,2015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2014 年增长了接近一倍,是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 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 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比达到 53%;80 后以 2 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 2 5%,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 OO 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 2016 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 2 0 1 4 年,我国 1 5 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 2007 年增加了 3.48 个百 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 年 6 岁及以上人口中,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 2007 年上升 4.97 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 民综合文化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 阅读调查报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 研究。近 5 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 年 人均图书阅读量 4. 56 研、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8.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 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 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 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 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 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 - 2022 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 究报告》) 材料三: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 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 64 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 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 40 本、20 本和 11 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 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 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 3.156 个小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18 个国家平均值 5.736 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 则达到 9.249 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问,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 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 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 品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 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 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 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根据材料一,2 0 1 5 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 2 0 1 4 年增长了接近一倍,是 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 1 小时。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 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 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5.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 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増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増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 时间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 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 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6.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14分)。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 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 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 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 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 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 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 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 (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 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 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 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 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 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 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 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5.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显示 2013 至 2015 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 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 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 时间进行“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 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 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6.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4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9 题(1 4 分)。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 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 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 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 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 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 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 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 (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 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 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 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 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 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 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 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 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 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 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 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 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 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 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 实。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 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 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 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 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 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 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 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C。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 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 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 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E.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 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8.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 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4分) 9。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僬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5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 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 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 天下亲焉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 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 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 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 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 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 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 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 实。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 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 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 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 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 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 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 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C。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 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 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 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E.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 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8.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 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4 分) 9。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 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0~13 题。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 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 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 天下亲焉
夫将,提鼓挥袍,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 不当,则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袍端,奈何无重将也。 武王伐纣,师渡盟津,右旄左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飞 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 人事修不修而然也。今世将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 臣以为难 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今以 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①,则天下莫当其战矣。故日:举贤用 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占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又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之圣人谨人事而已。 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橄②盖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 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己烦也。 夫烦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尝闻矣。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 忘其亲,援袍而鼓忘其身。吴起临战,左右进剑。起日:“将专主旗鼓尔,临难 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军成行,一舍而后成三舍,三舍之余,如决川源。望敌在前,因其所长而用 之。敌白者垩之,赤者赭之。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 而还。吴起立斩之。军吏谏日:“此材士也,不可斩。"起日:“材士则是也 非吾令也。”斩之。 【注】①奇正:古代兵法术语。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计邀截、袭 击为奇。②朴橄:一种灌木类的小树,泛指树枝 (节选自《尉缭子》)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开百里 陈:陈列 B.则天下莫当其战矣 当:抵挡。 C.舍不平陇亩 舍:住宿。 D.援袍而鼓忘其身 援:持,取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 专而触诚也 B.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 而触/诚也 C.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 而触/诚也 D.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 专而触诚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探讨了作战的道义问题,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乱、制止 不义的行为,作战应该追求兵不血刃而获得天下人信服的境界。 B.文章以武王伐纣为例,论证了国家存亡安危依靠将领,应该重视将领 的道理,强调作战胜利依靠的是人事而不是占卜以知吉凶天象 C.作者认为战争取胜因素众多,既需要决断得当、目标专一、兵器锋锐、 战术精妙,也需要举贤用能,申明法令,奖励战功,人心所向
夫将,提鼓挥袍,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 不当,则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袍端,奈何无重将也。 武王伐纣,师渡盟津,右旄左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飞 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 人事修不修而然也。今世将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 臣以为难。 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今以 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①,则天下莫当其战矣。故日:举贤用 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占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又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之圣人谨人事而已。 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樕②盖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 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己烦也。 夫烦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尝闻矣。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 忘其亲,援袍而鼓忘其身。吴起临战,左右进剑。起日:“将专主旗鼓尔,临难 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军成行,一舍而后成三舍,三舍之余,如决川源。望敌在前,因其所长而用 之。敌白者垩之, 赤者赭之。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 而还。吴起立斩之。军吏谏日:“此材士也,不可斩。"起日:“材士则是也, 非吾令也。”斩之。 【注】①奇正:古代兵法术语。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计邀截、袭 击为奇。②朴樕:一种灌木类的小树,泛指树枝。 (节选自《尉缭子》) 1 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开百里 陈:陈列。 B.则天下莫当其战矣 当:抵挡。 C.舍不平陇亩 舍:住宿。 D.援袍而鼓忘其身 援:持,取。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 专而触诚也 B.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 而触/诚也 C.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 而触/诚也 D.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 专而触诚也 1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首先探讨了作战的道义问题,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乱、制止 不义的行为,作战应该追求兵不血刃而获得天下人信服的境界。 B.文章以武王伐纣为例,论证了国家存亡安危依靠将领,应该重视将领 的道理,强调作战胜利依靠的是人事而不是占卜以知吉凶天象。 C.作者认为战争取胜因素众多,既需要决断得当、目标专一、兵器锋锐、 战术精妙,也需要举贤用能,申明法令,奖励战功,人心所向
D.吴起是一代名将,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使士兵为自己而不惜生死; 为严明军法,维护将帅威严,他果断斩杀擅自行动而有功绩的士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 (5分) (2)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 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 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撥樅③,疏 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 对残釭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 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③樅樅:拟声词。④釭:灯。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诗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 又将王长官其人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 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 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矣,但相见如 梦,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E.“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 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二人的相得。 15.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大量运用对比描写阿房宫的奢靡,其中将阿房 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相比的两句是 (2)王湾《次北固山下》 两句,所表 现出的生活哲理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似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醒统治者北伐当有万全准备, 否则会像刘义隆一样,落得“ 的结局。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D.吴起是一代名将,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使士兵为自己而不惜生死; 为严明军法,维护将帅威严,他果断斩杀擅自行动而有功绩的士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 (1)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 (5 分) (2)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 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 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③,疏 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 对残釭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 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③摐摐:拟声词。④釭:灯。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诗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 又将王长官其人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 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 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矣,但相见如 梦,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E.“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 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二人的相得。 1 5.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大量运用对比描写阿房宫的奢靡,其中将阿房 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相比的两句是: “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 “ , ”两句,所表 现出的生活哲理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似。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醒统治者北伐当有万全准备, 否则会像刘义隆一样,落得“ ”的结局。 第Ⅱ卷 表达题 (共 8 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 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一谈到近日硏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 究院的研究员便会情不自禁地津津乐道说个不停 ②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 店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③作为军工生产战线的技能带头人,游洪建填补了国内硬铝合金薄板淬火矫 正工艺的空白,他在这一领域的技能水平,达到了运斤成风的境界。 ④2月3日是鸡年首个交易日,中国央行闻鸡起舞,全线上调公开市场逆回 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频频出手,引发国债期货暴跌。 ⑤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人的排兵布阵顿 显左支右绌,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 A.①⑤ B.②③ D.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Ⅶ体验收费较髙,据调査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Ⅵ体验价格 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100元也愿意体验 B.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 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 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截至10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 援助4591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22件,超额完成任务。 9.下列各项中,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俗话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 ①未来社会,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升级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产 ②可以预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大量的人员将从事科学研究、创 造发明、文化教 育和艺术行业。 ③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 求、尊重需求和 自我实现需求。 ④为了满足人类各层次的需求,必然会有相应的行业被创造出来。 ⑤尤其是,智能机器人的硏究开发、制造、销鲁和管理可望成为一大产业。 A.④③⑤②① B①②④⑤③ ③④②⑤① D.②①⑤③④ 20.请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点明漫画寓意。要求字数不超过120字。 (5分)
①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 究院的研究员便会情不自禁地津津乐道说个不停。 ②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 店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③作为军工生产战线的技能带头人,游洪建填补了国内硬铝合金薄板淬火矫 正工艺的空白,他在这一领域的技能水平,达到了运斤成风的境界。 ④2 月 3 日是鸡年首个交易日,中国央行闻鸡起舞,全线上调公开市场逆回 购操作利率 0.1 个百分点频频出手,引发国债期货暴跌。 ⑤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人的排兵布阵顿 显左支右绌,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 A.①⑤ B.②③ C.①④ D.③⑤ 1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VR 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 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 VR 体验价格 在 3 0 元以内,仅有 1 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 1 0 0 元也愿意体验。 B.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 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 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截至 1 0 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 援助 4 5 9 1 3 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4 9 2 2 件,超额完成任务。 1 9.下列各项中,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俗话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 饭。” 。 。 。 。 。 ①未来社会,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升级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产 业。 ②可以预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大量的人员将从事科学研究、创 造发明、文化教 育和艺术行业。 ③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 求、尊重需求和 自我实现需求。 ④为了满足人类各层次的需求,必然会有相应的行业被创造出来。 ⑤尤其是,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制造、销鲁和管理可望成为一大产业。 A.④③⑤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④②⑤① D.②①⑤③④ 20.请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点明漫画寓意。要求字数不超过 120 字。 (5 分)
定要看好孩子,因为他们极本不看你! ;2 21.仿照下面这首短诗,续写两节文字,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基本一致。(6分) 示例 粒树的种子 渴望冲破厚重的泥土 在熹微的晨曦中 绽放生命,努力生长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o(60分) 据《钱江晚报》报道,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髙考状元石悦,本科就 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拿到国家奖学金,是 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却最终成为网络游戏直播者,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 09万的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回首自己的人生,她说导师的话坚定了她 的信心。“他告诉我,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人生是跟随自己的灵感和直觉走出 来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要扑灭你心里的小火苗。"“一个不设限的 人生,真的是会从你跟随心声走的每一步里开出花来的。” 你如何看待她的人生选择?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仿照下面这首短诗,续写两节文字,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基本一致。(6 分) 示例: 一粒树的种子 渴望冲破厚重的泥土 在熹微的晨曦中 绽放生命,努力生长 四、写作(6 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o(6 0 分) 据《钱江晚报》报道,2 00 6 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石悦,本科就 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拿到国家奖学金,是一 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却最终成为网络游戏直播者,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 1 0 9 万的关注,新浪微博 9 0 万粉丝。回首自己的人生,她说导师的话坚定了她 的信心。“他告诉我,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人生是跟随自己的灵感和直觉走出 来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要扑灭你心里的小火苗。"“一个不设限的 人生,真的是会从你跟随心声走的每一步里开出花来的。” 你如何看待她的人生选择?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学者们都认为”说法绝对) 2.C(“诸子百家之学的完整性”一句原文无据) 3.C(儒学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是“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 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B(A.“数字化阅读将取代纸质化阅读”文中没有根据;C.“取决于”的说法绝 对。D.“最直接原因”错误) 5.(5分)选B给3分,选C给2分(A.纸质书图2015年的阅读量高于2014年 D.“抵触”一句分析不恰当:E.“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和其它国家进行 比较同时,材料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来越好”。) 6.(4分)答案示例:①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 和阅读权利,鼓励国民读书。从材料看,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途径促进全社会阅读 氛围,如韩美均颁布读书法,这值得我们借鉴。,而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 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②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 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 作用。且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能在这方面下功夫 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的作用,会更有利于阅读的推广与深化。(答出一点2分
成都市 2014 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1.A(“学者们都认为”说法绝对) 2.C(“诸子百家之学的完整性”一句原文无据) 3.C(儒学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是“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 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B(A.“数字化阅读将取代纸质化阅读”文中没有根据;C.“取决于”的说法绝 对。D.“最直接原因”错误) 5.(5 分)选 B 给 3 分,选 C 给 2 分(A.纸质书图 2015 年的阅读量高于 2014 年; D.“抵触”一句分析不恰当;E.“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和其它国家进行 比较同时,材料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来越好”。) 6.(4 分)答案示例:①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 和阅读权利,鼓励国民读书。从材料看,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途径促进全社会阅读 氛围,如韩美均颁布读书法,这值得我们借鉴。,而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 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②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 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 作用。且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能在这方面下功夫, 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的作用,会更有利于阅读的推广与深化。(答出一点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