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9分,每小题3分) “丹培拉”与东方意蕴 程俊礼 绘画材料与作品的画面品质及技法、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西方绘画,材料 几经变更,语言也从客观写实转向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自由表达。西方艺术家曾从 日本浮世绘等亚洲艺术中汲取营养,但是对于中国画水墨意蕴和中国画所特有的 精神情感的表意方式却鲜有深入探究。为了寻求更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我尝试 运用“丹培拉”这一西方传统绘画形式来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以求赋予这 传统绘画形式以新的面貌,借此展开我的艺术探索。 “丹培拉”是英语 Tempera的音译,通常称作“蛋彩画”,起源于古希腊、古罗 马时期,是欧洲最古老的画种之一。丹培拉主要以蛋清或蛋黄等易融水媒介作为 绘画颜料的调和剂,有多种混合方式。它多水时薄如水彩,透明流畅;少水时则 饱满沉稳,速干的特性适于多层次的细腻描绘。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丹培拉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16世纪随着油画的兴起 逐渐衰退,但至今仍广为流传,成就了伦勃朗、波提切利、弗朗西斯科、安德鲁·怀 斯等绘画大师和他们的传世经典之作,体现出丹培拉独特的艺术魅力 多层次的描绘让传统丹培拉绘画的制作过程耗时费力。但其速干的特性是否也适 用于主观情感的即时宣泄?是否为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提供了可能性呢?我 在艺术实践中常常思考,如何将丹培拉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思想表述相融会,如何 以一种中国式的写意观,在丹培拉色彩的流动中表达个人生存体验和对大自然的 审美解读。 中国画强调“意在笔先”。“意”与意境、意象相关,是画家在情景交融的状 态下物我合一的艺术表达。正是在“意”的挥写中,画家将自然的存在状态与人 的生命形态进行了链接,就像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阐释一般。“外师 造化,中得心源”。我试图在丹培拉的色彩挥写中,追求客观描摹和主观精神的 发挥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境,体悟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 中国油画家主动追求油画本土化、民族化的今天,以丹培拉这一西方绘画形式追 求中国传统文人画意韵的“西语式表达” 胸中逸气”,表“象外之意” 为此,我以中国式的写意形式,对适合细腻描绘的传统丹培拉绘画材料进行了颠 覆式运用,在自然风景的描绘等艺术实践中,更注重色彩运用的直觉性、随机性, 强调西方表现主义和东方表现性绘画异质同构的审美特质。我希望通过作品传达 一种更加接近东方古典哲学精神的境界,在色彩的流动中,让西方的丹培拉更多 一抹东方意蕴。 1.下列关于“丹培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丹培拉是一种西方传统绘画形式,作者借它来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 B.丹培拉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通常称作“蛋彩画” C.丹培拉绘画颜料采用的调和剂主要是蛋清或蛋黄等易融水媒介,有多种混合方 式 D.丹培拉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和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并达到顶峰,16世纪逐渐衰 退
四川省成都市 2015-2016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 分 完成时间:150 分钟) 第 I 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題。(9 分,每小题 3 分) “丹培拉”与东方意蕴 程俊礼 绘画材料与作品的画面品质及技法、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西方绘画,材料 几经变更,语言也从客观写实转向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自由表达。西方艺术家曾从 日本浮世绘等亚洲艺术中汲取营养,但是对于中国画水墨意蕴和中国画所特有的 精神情感的表意方式却鲜有深入探究。为了寻求更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我尝试 运用“丹培拉”这一西方传统绘画形式来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以求赋予这一 传统绘画形式以新的面貌,借此展开我的艺术探索。 “丹培拉”是英语 Tempera 的音译,通常称作“蛋彩画”,起源于古希腊、古罗 马时期,是欧洲最古老的画种之一。丹培拉主要以蛋清或蛋黄等易融水媒介作为 绘画颜料的调和剂,有多种混合方式。它多水时薄如水彩,透明流畅;少水时则 饱满沉稳,速干的特性适于多层次的细腻描绘。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丹培拉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16 世纪随着油画的兴起 逐渐衰退,但至今仍广为流传,成就了伦勃朗、波提切利、弗朗西斯科、安德鲁·怀 斯等绘画大师和他们的传世经典之作,体现出丹培拉独特的艺术魅力。 多层次的描绘让传统丹培拉绘画的制作过程耗时费力。但其速干的特性是否也适 用于主观情感的即时宣泄?是否为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提供了可能性呢?我 在艺术实践中常常思考,如何将丹培拉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思想表述相融会,如何 以一种中国式的写意观,在丹培拉色彩的流动中表达个人生存体验和对大自然的 审美解读。 中国画强调“意在笔先”。“意”与意境、意象相关,是画家在情景交融的状 态下物我合一的艺术表达。正是在“意”的挥写中,画家将自然的存在状态与人 的生命形态进行了链接,就像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阐释一般。“外师 造化,中得心源”。我试图在丹培拉的色彩挥写中,追求客观描摹和主观精神的 发挥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境,体悟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 中国油画家主动追求油画本土化、民族化的今天,以丹培拉这一西方绘画形式追 求中国传统文人画意韵的“西语式表达”,写“胸中逸气”,表“象外之意”。 为此,我以中国式的写意形式,对适合细腻描绘的传统丹培拉绘画材料进行了颠 覆式运用,在自然风景的描绘等艺术实践中,更注重色彩运用的直觉性、随机性, 强调西方表现主义和东方表现性绘画异质同构的审美特质。我希望通过作品传达 一种更加接近东方古典哲学精神的境界,在色彩的流动中,让西方的丹培拉更多 一抹东方意蕴。 1.下列关于“丹培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丹培拉是一种西方传统绘画形式,作者借它来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 B.丹培拉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通常称作“蛋彩画”。 C.丹培拉绘画颜料采用的调和剂主要是蛋清或蛋黄等易融水媒介,有多种混合方 式。 D.丹培拉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和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并达到顶峰,16 世纪逐渐衰 退
2.下列对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具有适于多层次的细腻描绘的速干特性的绘画颜料让传统丹培拉绘画制作耗 时费力 B.丹培拉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成就了一批著名的绘画大师及其传世经典之 作 C.丹培拉绘画的速干性适于主观情感的即时宣泄,为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提供 了可能。 D.中国画家想对丹培拉绘画材料进行颠覆运用以创作更接近东方古典哲学精神 境界的作品。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西方绘画材料的变更,语言也从客观写实转向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自由表 达,说明绘画 材料决定着作品画面品质、技法、语言。 B.西方艺术家曾汲取了日本浮世绘艺术的营养,却没有探究中国画水墨意蕴和精 神情感的表 意方式 C.作者在艺术实践中已将丹培拉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思想表述相融会,以一种中国 式的写意观 表达个人生存体验和对大自然的审美解读 D.作者试用“丹培拉”来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是想赋予丹培拉以新的面貌, 更多一份东 方意蕴,寻求更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 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①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②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 清越,桴③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 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④。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 猛兽奇鬼森然欲榑亼而山上栖鹘闻亼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 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呔⑤如钟鼓不绝。舟 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⑥,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 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 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鞯⑦之声,与向之噌呔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 识之乎?噌呔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鞯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 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
2.下列对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具有适于多层次的细腻描绘的速干特性的绘画颜料让传统丹培拉绘画制作耗 时费力。 B.丹培拉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成就了一批著名的绘画大师及其传世经典之 作。 C.丹培拉绘画的速干性适于主观情感的即时宣泄,为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提供 了可能。 D.中国画家想对丹培拉绘画材料进行颠覆运用以创作更接近东方古典哲学精神 境界的作品。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随着西方绘画材料的变更,语言也从客观写实转向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自由表 达,说明绘画 材料决定着作品画面品质、技法、语言。 B.西方艺术家曾汲取了日本浮世绘艺术的营养,却没有探究中国画水墨意蕴和精 神情感的表 意方式。 C.作者在艺术实践中已将丹培拉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思想表述相融会,以一种中国 式的写意观 表达个人生存体验和对大自然的审美解读。 D.作者试用“丹培拉”来表现中国画的意象韵味,是想赋予丹培拉以新的面貌, 更多一份东 方意蕴,寻求更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 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①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②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 清越,桴③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 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④。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 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 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⑤如钟鼓不绝。舟 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⑥,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 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 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⑦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 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 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
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 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磬(qi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②扣,通 叩”,敲击,敲打。③桴(f):鼓槌。④硿硿(kong)焉:硿硿的(发出 响声)。⑤噌( cheng)(hong):形容声音洪亮。⑥罅(xi):裂缝。 ⑦窾(kuan)坎(kan)镗(tang)鞯(tω):窾坎,击物声;镗鞯,钟鼓声。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B.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C.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 面事 物的专著。《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它简要记述了全国137条主 要 河流的水道情况。 B.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 顺序 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如“丁丑” C.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 种称 号以褒奖善行,称为谥或谥号,如周景王、魏庄子。 D.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i)”的大型编钟。无射是 十二律 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 态或声音 描绘得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绘形绘声,写得十分出色。 B.文章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 氛 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C.作者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 大致 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 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②扣,通 “叩”,敲击,敲打。③桴(fú):鼓槌。④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 响声)。⑤噌(chēng )吰( hóng ):形容声音洪亮。⑥罅(xià ):裂缝。 ⑦窾(kuǎn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B.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C.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经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 面事 物的专著。《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它简要记述了全国 137 条主 要 河流的水道情况。 B.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 顺序 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如“丁丑”。 C.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 种称 号以褒奖善行,称为谥或谥号,如周景王、魏庄子。 D.公元前 522 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ì)”的大型编钟。无射是 十二律 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 态或声音 描绘得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绘形绘声,写得十分出色。 B.文章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 氛, 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C.作者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 大致 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D.作者在和儿子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 联系, 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的缘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8-9题。(11分)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8.第二句中的“扇”字是常见的字眼,为什么却显得新鲜有味?(6分) 9.请你简析“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篇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超过6个按前6个计分。(6 分) (1),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2)巴东三峡巫峡长,!(郦道元《三峡》) (3)淇则有岸, (《氓》)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何以解忧,。(曹操《短歌行》) (6),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低头弄莲子, 。(《西洲曲》)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4)题。(24分)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 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 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 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 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 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
D.作者在和儿子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 联系, 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的缘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 8-9 题。(11 分)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8.第二句中的“扇”字是常见的字眼,为什么却显得新鲜有味?(6 分) 9.请你简析“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篇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 个小题;超过 6 个按前 6 个计分。(6 分) (1) ,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 (2)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3)淇则有岸, 。 (《氓》)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何以解忧, 。(曹操《短歌行》) (6) ,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 ,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低头弄莲子, 。(《西洲曲》)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 分) 11.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4)题。(24 分)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 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 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 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 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 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
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 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 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 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 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 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 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 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 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 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 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 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 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 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 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 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 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 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 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 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 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 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 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 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 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 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 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 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 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 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 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 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 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 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 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 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
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 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 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 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 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 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 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 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 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 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 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 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 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 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 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 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 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 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 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 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 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 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 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 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 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 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 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 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 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 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 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 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 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 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 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 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
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 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 ⑩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 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 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 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①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作者在文中为表现荷韵,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并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 用等多种表现手法。 B.荷花从无到有、从稀少到繁茂的生长过程,表现了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 欣 慰和希望 C.本文语言沉郁顿挫、含蓄多情,描写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禅境的理趣和强烈的 美 感体验。 D.本文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对荷抒情,以荷喻人, 借荷明理,是这篇散文最大的成功之处 E.本文与朱自清《荷塘月色》相比,创作背景不同,但描写重点相似,手法和情 趣 也大同小异。 (2)燕园的“季荷”有什么特点?根据文意分点概括。(6分) (3)这篇散文题为“清塘荷韵”,本应详写叶之神、花之韵,为什么还要在第 ④~⑥节 详写荷叶的生长?(6分) 4)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抚慰心灵的 舞者,那 么季老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2.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梵语(fan)攀缘水龙头东渐于海(jian) B.供养(gong)镂刻(lou)殊不知委曲求全 C.夹裙(ji)露脸(lσu)琉璃榻林林种种 D.抑或占卦(zhan)峭楞楞(leng)良晨吉日 13.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5年梅西在不停地创造辉煌,3月,梅西被西甲官网评为“史上最佳球员 他的快速球球路很直,且控球精确,而变速球与滑球的准头也不遑多让
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 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 呢? ⑩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 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 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 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⑪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作者在文中为表现荷韵,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并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 引 用等多种表现手法。 B.荷花从无到有、从稀少到繁茂的生长过程,表现了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 欣 慰和希望。 C.本文语言沉郁顿挫、含蓄多情,描写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禅境的理趣和强烈的 美 感体验。 D.本文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对荷抒情,以荷喻人, 借荷明理,是这篇散文最大的成功之处。 E.本文与朱自清《荷塘月色》相比,创作背景不同,但描写重点相似,手法和情 趣 也大同小异。 (2)燕园的“季荷”有什么特点?根据文意分点概括。(6 分) (3)这篇散文题为“清塘荷韵”,本应详写叶之神、花之韵,为什么还要在第 ④~⑥节 详写荷叶的生长?(6 分) (4)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抚慰心灵的 舞者,那 么季老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12.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梵语(fàn ) 攀缘 水龙头 东渐于海(jiān) B.供养(gòng) 镂刻(lòu ) 殊不知 委曲求全 C.夹裙(jiá ) 露脸(lòu )琉璃榻 林林种种 D.抑或 占卦(zhān) 峭楞楞(léng) 良晨吉日 13.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2015 年梅西在不停地创造辉煌,3 月,梅西被西甲官网评为“史上最佳球员”。 他的快速球球路很直,且控球精确,而变速球与滑球的准头也不遑多让
B.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 能 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 不到实足。 C.金庸灵活运用还珠小说中的奇妙素材,含英咀华,所过皆化;再将西洋文学技巧 及 电影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侠小说脱胎换骨,焕发新姿,普遍获得世人肯定与重 视 D.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贵和持中的和谐精神,正道 直 的正义精神以及修身、礼仪诸方面表现出来的文明素养,就是他们持之以恒地 进行德育教育的巨大成果。 1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讲述了主人公拒绝平 庸 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 中 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C.在此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 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 生 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15.请你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 籍之 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 上网 的时候也会思考。②?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的,而是 ③,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 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16.请你紧扣下面的观点,结合巴金《家》或雨果《巴黎圣母院》的有关内容, 运用排比 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6分) 不少文学作品都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 六、写作(60分) 17.窗体顶端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B.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 能 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 不到实足。 C.金庸灵活运用还珠小说中的奇妙素材,含英咀华,所过皆化;再将西洋文学技巧 及 电影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侠小说脱胎换骨,焕发新姿,普遍获得世人肯定与重 视。 D.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贵和持中的和谐精神,正道 直 行的正义精神以及修身、礼仪诸方面表现出来的文明素养,就是他们持之以恒地 进行德育教育的巨大成果。 1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讲述了主人公拒绝平 庸、 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 中 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C.在此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 得 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 生 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15.请你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 ?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 籍之 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 上网 的时候也会思考。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的,而是 ③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 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16.请你紧扣下面的观点,结合巴金《家》或雨果《巴黎圣母院》的有关内容, 运用排比 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 60 字。(6 分) 不少文学作品都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 。 六、写作(60 分) 17.窗体顶端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 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请以“为青春着色”为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记 叙文 真实感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结合。 成都市五校联考高2015级第二学期期中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混淆了时段,原文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丹培拉得到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在文艺 复兴时期达到顶峰”。 2.B【解析】A这里指出了丹培拉的不足,不是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C 将一种猜想说成了现实, 也不是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D是作者的一种希望,不是丹培拉至今仍 广为流传的原因。 3.D【解析】A推理不合逻辑,原文是“绘画材料与作品的画面品质及技法、语 言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西 方绘画,材料几经变更,语言也从客观写实转向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自由表达” B表述太绝对化,原 文是“鲜有深入探究”。C将未然说成必然,原文是“我在艺术实践中常常思考, 如何将丹培拉和中 国传统绘画的思想表述相融会,如何以一种中国式的写意观,在丹培拉色彩的流 动中表达个人生存体 验和对大自然的审美解读”。 4.A【解析】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 阴森森地像要扑打人; 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e)磔的鸟鸣声 又有一种像老人在 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叫声)。 5.C【解析】谥号用以褒贬善恶,不只褒奖善行。 6.C【解析】先写出了“栖鹘”之名,写水“大声发于水上”。 7.(1)郦道元认为(此山的)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 (发出的)声音好 像大钟一般。(译出“临”“鼓”“搏”各1分,大意2分)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 自己认为得到了石钟 山得名的真相。(译出“陋”“考”“实”各1分,大意2分) 8.扇,shan,动词,摇动扇子加速空气流动,(1分)春风摇动扇子把微微的 暖意一阵一阵送来;(1分) 扇”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既准确地写出了春风和煦的特点,(1分)又 形象生动地将无生命的 春风写得情意绵绵,(1分)传达出心旷神怡之感,(1分)读来格外亲切,显 得新鲜有味
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 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请以“为青春着色”为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字数不少于 800 字的记 叙文, 真实感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结合。 成都市五校联考高 2015 级第二学期期中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混淆了时段,原文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中,丹培拉得到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在文艺 复兴时期达到顶峰”。 2.B【解析】A 这里指出了丹培拉的不足,不是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C 将一种猜想说成了现实, 也不是丹培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原因。D 是作者的一种希望,不是丹培拉至今仍 广为流传的原因。 3.D【解析】A 推理不合逻辑,原文是“绘画材料与作品的画面品质及技法、语 言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西 方绘画,材料几经变更,语言也从客观写实转向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自由表达”。 B 表述太绝对化,原 文是“鲜有深入探究”。C 将未然说成必然,原文是“我在艺术实践中常常思考, 如何将丹培拉和中 国传统绘画的思想表述相融会,如何以一种中国式的写意观,在丹培拉色彩的流 动中表达个人生存体 验和对大自然的审美解读”。 4.A【解析】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 阴森森地像要扑打人; 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的鸟鸣声; 又有一种像老人在 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叫声)。 5.C【解析】谥号用以褒贬善恶,不只褒奖善行。 6.C【解析】先写出了“栖鹘”之名,写水“大声发于水上”。 7.(1)郦道元认为(此山的)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 (发出的)声音好 像大钟一般。(译出“临”“鼓”“搏”各 1 分,大意 2 分)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 自己认为得到了石钟 山得名的真相。(译出“陋”“考”“实”各 1 分,大意 2 分) 8. 扇,shān,动词,摇动扇子加速空气流动,(1 分)春风摇动扇子把微微的 暖意一阵一阵送来;(1 分) “扇”字运用拟人手法,(1 分)既准确地写出了春风和煦的特点,(1 分)又 形象生动地将无生命的 春风写得情意绵绵,(1 分)传达出心旷神怡之感,(1 分)读来格外亲切,显 得新鲜有味
9.“云间月”和“月中华”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2分) 诗人借对花月的嗟叹,抒 发好景不长、华年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3分) 10.(1)还顾望咀乡(2)猿鸣三声泪沾裳 (3)隰则有泮(4)学而不思则置 (5)唯有杜康(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榆柳荫后檐(8)莲子遣如水 (6分,每空1分,错、漏、添字及顺序颠倒均不给分。) (1)C、E【解析】C语言评价不恰当,应该是清新自然、朴实真挚。E两文描写 重点不同一一朱文重点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而季文侧重写荷花从 无到有、从稀少到繁茂的生长过程;两文情趣不同一一朱文主要抒写情感变化, 季文重在表达人生感悟。(4分,每项2分。) (2)①莲芽历经三年方破壳而出; ②荷吐扩张速度和范围惊人; ③荷花高擎花瓣红艳且繁多; ④莲瓣对影落水面意境清幽。 (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满分。) (3)①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体现了荷花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写景状物的脉络 ②写景中细致地描写作者或担心或期盼的心理活动,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荷的挚 爱之情 ③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表现了歌颂顽强生命力的主旨 ④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丰富了读者的知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满分。) (4)(8分)①季老笔下的荷是张扬生命的(1分)强者。(1分)莲子暗暗积 蓄力量,破壳而出;荷 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1分)“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 扩展蔓延的力量”, 让人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1分) ②季老笔下的荷也是彻悟生命的(1分)智者。(1分)荷塘清寂,流水脉脉, 微风乍起,莲瓣 飘落,宁静安详,飘逸洒脱,(1分)让人感受到了面对生命消逝的超然、彻悟。 12.A【解析】B供养(gong);C林林总总;D良辰吉日。 13.B【解析】A不遑多让:不遑,表示没有时间,来不及;不遑多让多表示不比…… 差、跟…比起来毫 不逊色。B实足: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十足:1.成色纯,如:十足的黄 金;2.十分充足。C 含英咀华: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 慢慢咀嚼,比喻细 细地琢磨、领会诗文的精华,也比喻诗文字画等富有精华。D正道直行:比喻办 事公正。 14.A【解析】B项暗换主语,导致逻辑混乱;“都能从中找到”承前省略不当, 在“都”前加“他”。C
9.“云间月”和“月中华”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2 分) 诗人借对花月的嗟叹,抒 发好景不长、华年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3 分) 10.(1)还顾望旧乡 (2)猿鸣三声泪沾裳 (3)隰则有泮 (4)学而不思则罔 (5)唯有杜康(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榆柳荫后檐(8)莲子清如水 (6 分,每空 1 分,错、漏、添字及顺序颠倒均不给分。) (1)C、E【解析】C 语言评价不恰当,应该是清新自然、朴实真挚。E 两文描写 重点不同——朱文重点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而季文侧重写荷花从 无到有、从稀少到繁茂的生长过程;两文情趣不同——朱文主要抒写情感变化, 季文重在表达人生感悟。(4 分,每项 2 分。) (2)①莲芽历经三年方破壳而出; ②荷叶扩张速度和范围惊人; ③荷花高擎花瓣红艳且繁多; ④莲瓣对影落水面意境清幽。 (6 分,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即满分。) (3)①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体现了荷花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写景状物的脉络; ②写景中细致地描写作者或担心或期盼的心理活动,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荷的挚 爱之情; ③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表现了歌颂顽强生命力的主旨; ④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丰富了读者的知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 分,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即满分。) (4)(8 分)①季老笔下的荷是张扬生命的(1 分)强者。(1 分)莲子暗暗积 蓄力量,破壳而出;荷 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1 分)“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 扩展蔓延的力量”, 让人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1 分) ②季老笔下的荷也是彻悟生命的(1 分)智者。(1 分)荷塘清寂,流水脉脉, 微风乍起,莲瓣 飘落,宁静安详,飘逸洒脱,(1 分)让人感受到了面对生命消逝的超然、彻悟。 (1 分) 12.A【解析】B 供养(gōng);C 林林总总 ;D 良辰吉日。 13.B【解析】A 不遑多让:不遑,表示没有时间,来不及;不遑多让多表示不比…… 差、跟……比起来毫 不逊色。B 实足: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十足:1. 成色纯,如:十足的黄 金;2. 十分充足。C 含英咀华: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 慢慢咀嚼,比喻细 细地琢磨、领会诗文的精华,也比喻诗文字画等富有精华。D 正道直行:比喻办 事公正。 14.A【解析】B 项暗换主语,导致逻辑混乱;“都能从中找到”承前省略不当, 在“都”前加“他”。C
项一面对两面配搭不当,“赢得的”与“胜负”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不 仅”应放“电子商务” 后边 15.①什么叫文化 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12字) 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6分,每空2分。) 16.①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的新思想与禁锢人性、等级森严的旧礼教,年轻大胆 个性解放的新青年与衰 老保守、蛮横专制的老太爷,聪明刚烈、纯洁善良的鸣凤与迂腐古怪、荒淫残忍 的冯乐山,《家》 在美丑对照中涌动着生活的激流,凸显了时代交替中的新旧冲突。 ②《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的美丽绝伦与卡西莫多的奇丑无比,爱斯梅拉达 的纯洁善良与弗罗洛 的卑鄙毒辣,卡西莫多的丑陋外表与髙尚内心,美丑对照、善恶互现,既揭示了 复杂真实的人性 也描绘了纷繁多变的社会现实,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各110余字;排比2分,作品内容2分,阐释、连贯2分;字数不足扣1-2 分。) 17.【高考作文四川评分执行细则】 、作文无标题扣2分。 二、基础等级分按标准给分,即以“题意”“中心”“语言”“文体”为重点, 全面衡量,准确入等。 基础等级中的内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特征等级项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 给分。 三、特征等级分是总分的组成部分,不是奖励分,应注意区分度,但不求全面, 可依据等级评分标准 中“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特征等级分以“有 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四、凡认为有政治观点问题的作文,可视为“立意不当”,按等级评分标准相关 要求判分,并须交阅 卷组或指导委员会商量判卷。 五、确认为抄袭的作文,提供核査线索,经阅卷指导委员会核实后,按标准扣分, 即“基础等级分” 在四等之内评分,“特征等级分”记0分。 六、作文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满8分为止。若作文只有200字以 内而又未完篇者,在“内 容”“表达”两项中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0分,“特征等级分”记0分,不 再减字数分。200 400字且未完篇者,扣完8分字数后,“内容”和“表达”在三等级以下考虑, “特征”在第四 等考虑。特殊文体除外,但应提交小组讨论判分。 七、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记,扣满3分为止
项一面对两面配搭不当, “赢得的”与“胜负”不搭配。D 项语序不当,“不 仅”应放“电子商务” 后边。 15.①什么叫文化 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12 字) 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6 分,每空 2 分。) 16.①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的新思想与禁锢人性、等级森严的旧礼教,年轻大胆、 个性解放的新青年与衰 老保守、蛮横专制的老太爷,聪明刚烈、纯洁善良的鸣凤与迂腐古怪、荒淫残忍 的冯乐山,《家》 在美丑对照中涌动着生活的激流,凸显了时代交替中的新旧冲突。 ②《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的美丽绝伦与卡西莫多的奇丑无比,爱斯梅拉达 的纯洁善良与弗罗洛 的卑鄙毒辣,卡西莫多的丑陋外表与高尚内心,美丑对照、善恶互现,既揭示了 复杂真实的人性, 也描绘了纷繁多变的社会现实,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各 110 余字;排比 2 分,作品内容 2 分,阐释、连贯 2 分;字数不足扣 1-2 分。) 17.【高考作文四川评分执行细则】 一、作文无标题扣 2 分。 二、基础等级分按标准给分,即以“题意”“中心”“语言”“文体”为重点, 全面衡量,准确入等。 基础等级中的内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特征等级项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 给分。 三、特征等级分是总分的组成部分,不是奖励分,应注意区分度,但不求全面, 可依据等级评分标准 中“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特征等级分以“有 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四、凡认为有政治观点问题的作文,可视为“立意不当”,按等级评分标准相关 要求判分,并须交阅 卷组或指导委员会商量判卷。 五、确认为抄袭的作文,提供核查线索,经阅卷指导委员会核实后,按标准扣分, 即“基础等级分” 在四等之内评分,“特征等级分”记 0 分。 六、作文不足 8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满 8 分为止。若作文只有 200 字以 内而又未完篇者,在“内 容”“表达”两项中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 10 分,“特征等级分”记 0 分,不 再减字数分。200 —400 字且未完篇者,扣完 8 分字数后,“内容”和“表达”在三等级以下考虑, “特征”在第四 等考虑。特殊文体除外,但应提交小组讨论判分。 七、每一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不记,扣满 3 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