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 2012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语文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2) 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4)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5),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6)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胡美,沔阳人。初名廷瑞,避太祖字,易名美。初仕陈友谅,曲江西行省丞相。太祖既 下江州,遺使招谕美。美遣使诣九江请降,且请无散部曲。太祖初难之,刘基蹴所坐胡床。 太租悟,赐书报曰:“使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 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仼使之。近日龙湾之 役,予所获长张、梁铉、彭指挥诸人,用之如故,视吾诸将,思均义一。长张破安庆水寨。 梁铉等攻江北,并膺厚赏。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巩如足下不劳一卒, 以完城来归者耶?足下当早为计。”美得书,乃遣康泰至九江来降。太租遂如龙兴,至樵舍。 美以陈氏所授丞相印及军民粮储之数来献,迎谒于新城门。太祖慰劳之,俾仍旧官。 美从征武昌,复与徐达等帅马步舟师取淮东,进伐张土诚,下湖州,围平江,别将取无 锡,降莫天祐。师还,加荣禄大夫。其冬,命为征南将军,帅师由江西取福建。美遂渡杉关, 下光泽,邵武守将李宗茂以城降。次建阳,守将曹复畴亦降。进围建宁,守将同佥达里麻、 参政陈子琦谋坚守以劳我师。美数挑战,不出,急攻之,乃降。整军入城,秋毫无所犯。会 汤和等亦取福州、延平、兴化,美遂遣降将谕降汀、泉诸郡。福建悉平。美留守其地。寻召 还,从幸汴梁
莆田市 2012 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2) ,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4)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5)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6)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5 题。 胡美,沔阳人。初名廷瑞,避太祖字,易名美。初仕陈友谅,曲江西行省丞相。太祖既 下江州,遣使招谕美。美遣使诣九江请降,且请无散部曲。太祖初难之,刘基蹴所坐胡床。 太租悟,赐书报曰:“使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 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近日龙湾之 役,予所获长张、梁铉、彭指挥诸人,用之如故,视.吾诸将,思均义一。长张破安庆水寨。 梁铉等攻江北,并膺.厚赏。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巩如足下不劳一卒, 以完城来归者耶?足下当早为计。”美得书,乃遣康泰至九江来降。太租遂如龙兴,至樵舍。 美以陈氏所授丞相印及军民粮储之数来献,迎谒于新城门。太祖慰劳之,俾.仍旧官。 美从征武昌,复与徐达等帅马步舟师取淮东,进伐张士诚,下湖州,围平江,别将取无 锡,降莫天祐。师还,加荣禄大夫。其冬,命为征南将军,帅师由江西取福建。美遂渡杉关, 下光泽,邵武守将李宗茂以城降。次建阳,守将曹复畴亦降。进围建宁,守将同佥达里麻、 参政陈子琦谋坚守以劳我师。美数挑战,不出,急攻之,乃降。整军入城,秋毫无所犯。会 汤和等亦取福州、延平、兴化,美遂遣降将谕降汀、泉诸郡。福建悉平。美留守其地。寻召 还,从幸汴梁
太祖即位,以美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冬论功,封豫章侯,食禄干五百 石,予世券,诰词以窦融归汉为比。十三年改封临川侯,董建潭漂府于长沙。 (节选自《明史胡美传》,有删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视吾诸将视:看 并膺厚赏膺:获得 C.俾仍旧官俾:使 D.董建潭漂府于长沙董:监督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胡美“骁勇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进伐张士诚,下湖州,围平江 ②别将取无锡,降莫天祐 ③渡杉关,下光泽,邵武守将李宗茂以城降 ④数挑战,不出,急攻之,乃降 ⑤整军入城,秋毫无所犯 ⑥会汤和等亦取福州、延平、兴化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美派人前来请降,请求太祖不要解散他的部队,太祖起初对此感到为难,后来答 应了胡美的请求,是因为刘基的提醒 B.太祖的赐书情理兼备,表现了太祖的求贤若渴、宽宏大度,这是胡美请降的重要原 C.胡美最初仕于友谅,归附太祖后,先后平定了湖州、无锡、邵武、建宁等地,为太 祖立下汗马功劳 D.太祖非常赏识胡美,让胡美担任征南将军、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等,并把他跟 窦融相提并论 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3分) (2)寻召还,从幸汴梁。(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梅村 清吴伟业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 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 闲窗听雨摊书卷,独树看云上啸台。 桑落酒香卢橘美,钓船斜系草堂开。 【注】①梅村:诗人别墅名字。②诣:拜访
太祖即位,以美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冬论功,封豫章侯,食禄千五百 石,予世券,诰词以窦融归汉为比。十三年改封临川侯,董.建潭漂府于长沙。 (节选自《明史·胡美传》,有删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3 分) A.视.吾诸将 视:看 B.并膺.厚赏 膺:获得 C.俾.仍旧官 俾:使 D.董.建潭漂府于长沙 董:监督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胡美“骁勇善战”的一组是( )(3 分) ①进伐张士诚,下湖州,围平江 ②别将取无锡,降莫天祐 ③渡杉关,下光泽,邵武守将李宗茂以城降 ④数挑战,不出,急攻之,乃降 ⑤整军入城,秋毫无所犯 ⑥会汤和等亦取福州、延平、兴化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胡美派人前来请降,请求太祖不要解散他的部队,太祖起初对此感到为难,后来答 应了胡美的请求,是因为刘基的提醒。 B.太祖的赐书情理兼备,表现了太祖的求贤若渴、宽宏大度,这是胡美请降的重要原 因。 C.胡美最初仕于友谅,归附太祖后,先后平定了湖州、无锡、邵武、建宁等地,为太 祖立下汗马功劳。 D.太祖非常赏识胡美,让胡美担任征南将军、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等,并把他跟 窦融相提并论。 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3 分) (2)寻召还,从幸汴梁。(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梅村 [清]吴伟业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 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 闲窗听雨摊书卷,独树看云上啸台。 桑落酒香卢橘美,钓船斜系草堂开。 【注】①梅村:诗人别墅名字。②诣:拜访
(1)颔联反映出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试简要分析。(3分)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看到觉新和瑞珏打牌时亲密的样子,梅心里感到一阵酸痛,躲刭淑华的房间里哭了 一场。瑞珏进去告诉梅想真心帮助她,也真想走开,好让梅和觉新幸福地过日子。(《家》) B.为了解决益中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赵伯韬要介绍一个银团放款给益中公司,总数 三百万元,第一批先付五十万元,条件是要用益中公司全部财产做担保。由于条件苛刻, 吴荪甫拒绝了。(《子夜》 C.许褚单搦马超来日决战。次日,两军出营布阵。许褚与马超斗了两个一百回合,不 分胜负。许褚性起,卸甲赤体提刀,来与马超厮杀,直到两人弃刀断枪,在马上乱打。 后来两军混杀,许褚臂中两箭。(《三国演义》) D.拿依提议葛朗台买点肉来招待査理。葛朗台却要拿侬用乌鸦做汤招待。拿依说乌鸦 是吃死人的。葛朗台说:“它们还不是跟大家一样有什么吃什么。难道我们就不吃死人 了吗?什么叫做遗产呢?”(《欧也妮葛朗台》) E.克洛德早在儿时,就由父母做主,决定献身神职。很小的时候便被父母送到托尔希 学院去过幽居生活,在学习弥撒经文与词典中长大成人。由此变得忧郁、阴险、无情 (《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 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鸳鸯为什么这么说?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 (2)聂赫留多夫在监狱医院里见到马丝洛娃,把一张早年的合照送给她。请简述马丝洛 娃的反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②司马牛忧日:“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日:“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 渊》) 【注】①道,通“导”。②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魅的弟弟。桓魅在宋国“犯上作乱”, 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 (1)根据文段,请你阐述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分) (2)子夏劝说司马牛,是践行孔子待友之道的典范。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两则材料 所的待友之道。(4分)
(1)颔联反映出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试简要分析。(3 分)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 ...的两项是( )( )(5 分) A.看到觉新和瑞珏打牌时亲密的样子,梅心里感到一阵酸痛,躲刭淑华的房间里哭了 一场。瑞珏进去告诉梅想真心帮助她,也真想走开,好让梅和觉新幸福地过日子。(《家》) B.为了解决益中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赵伯韬要介绍一个银团放款给益中公司,总数 三百万元,第一批先付五十万元,条件是要用益中公司全部财产做担保。由于条件苛刻, 吴荪甫拒绝了。(《子夜》) C.许褚单搦马超来日决战。次日,两军出营布阵。许褚与马超斗了两个一百回合,不 分胜负。许褚性起,卸甲赤体提刀,来与马超厮杀,直到两人弃刀断枪,在马上乱打。 后来两军混杀,许褚臂中两箭。(《三国演义》) D.拿依提议葛朗台买点肉来招待查理。葛朗台却要拿侬用乌鸦做汤招待。拿依说乌鸦 是吃死人的。葛朗台说:“它们还不是跟大家一样有什么吃什么。难道我们就不吃死人 了吗?什么叫做遗产呢?”(《欧也妮·葛朗台》) E.克洛德早在儿时,就由父母做主,决定献身神职。很小的时候便被父母送到托尔希 学院去过幽居生活,在学习弥撒经文与词典中长大成人。由此变得忧郁、阴险、无情。 (《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 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鸳鸯为什么这么说?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 (2)聂赫留多夫在监狱医院里见到马丝洛娃,把一张早年的合照送给她。请简述马丝洛 娃的反应。 答(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 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②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 渊》) 【注】①道,通“导”。②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魅的弟弟。桓魅在宋国“犯上作乱”, 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 (1)根据文段,请你阐述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 分) (2)子夏劝说司马牛,是践行孔子待友之道的典范。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两则材料 所的待友之道。(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王曾瑜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 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这是不确切的, 因为程朱理学仅是宋学的一个流派,直到南宋中后期,才成为显学,后又长期占据了经学的 主导地位。宋学流派纷呈,非程朱理学一家所能囊括。 谈到宋学的出现,人们自然可以追溯到中唐韩愈等人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形成于北宋中 期。学者们不仅对儒经的注疏,甚至对儒经也提出大胆的怀疑。“从方法论上说,汉学属于 微观类型,而宋学则属于宏观类型。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宋学确实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 面,并表现了它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还表现在,把 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但程朱理学“又把 内心反省工夫放在首位,脱离社会现实的实践,以静、诚、敬等向自己身上使劲”,这大致 上又是理学异于不少宋学流派的基本点 在宋学诸多流派中,先后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则是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两派 尽管有尖锐的分歧,但在尊孟方面,却有其共同性。正是在两派的倡导下,孟子在宋代由诸 子之一而被提到亚圣的地位。儒学开始了孔孟并称的新阶段。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一种倾向,即强调门户之见,道统之说,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 为谠言正论,其他思想是异端邪说,总希望天下只有自己一家之说的声音。”王学的创立者 王安石强调“一道德”,反对“异论纷然。程朱理学则强调“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唯有 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遺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双方其实都认为唯有自己的学说才是儒学 发展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特别是将一种学说贯彻于科举取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0-12 题。 宋 学 王曾瑜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 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这是不确切的, 因为程朱理学仅是宋学的一个流派,直到南宋中后期,才成为显学,后又长期占据了经学的 主导地位。宋学流派纷呈,非程朱理学一家所能囊括。 谈到宋学的出现,人们自然可以追溯到中唐韩愈等人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形成于北宋中 期。学者们不仅对儒经的注疏,甚至对儒经也提出大胆的怀疑。“从方法论上说,汉学属于 微观类型,而宋学则属于宏观类型。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宋学确实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 面,并表现了它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还表现在,把 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但程朱理学“又把 内心反省工夫放在首位,脱离社会现实的实践,以静、诚、敬等向自己身上使劲”,这大致 上又是理学异于不少宋学流派的基本点。 在宋学诸多流派中,先后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则是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两派 尽管有尖锐的分歧,但在尊孟方面,却有其共同性。正是在两派的倡导下,孟子在宋代由诸 子之一而被提到亚圣的地位。儒学开始了孔孟并称的新阶段。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一种倾向,即强调门户之见,道统之说,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 为谠言正论,其他思想是异端邪说,总希望天下只有自己一家之说的声音。”王学的创立者 王安石强调“一道德”,反对“异论纷然”。程朱理学则强调“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唯有 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遣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双方其实都认为唯有自己的学说才是儒学 发展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特别是将一种学说贯彻于科举取
士,起着严重的禁锢思想的恶劣作用。这是宋学发展中留下的一条重要教训。 中国古代缺乏理论科学实验的思维和传统,哲学偏重于政治和伦理,而哲人们大都无兴 趣对自然界进行细微观察和研究,而满足于从某些抽象概念创立宇宙论。如无极、太极、阴 阳、五行等概念长期行用,停滞不前,而缺乏通过实证、分析不断探索宇宙和自然奥秘的 精神和思维模式。宋学也沿袭了这种传统,并有了进一步发展。这又澘藏看中国哲学由先进 转向落后的因素。这是宋学发展中的又一条教训。中国古代哲学,包括宋学的思想模式,也 不可能不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期《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有删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学是包括程朱理学在内的义理之学,在南宋中后期成为显学。 B.宋学受中唐韩愈等人的影响,但主要形成于北宋中期。从方法论上说,宋学属于宏 观类型 C.孟子在宋代被提到“亚圣”的地位,这与王学、程朱理学的倡导密不可分 D.宋学的思想模式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界进行细微观察和研究的兴趣,从而影响了自然 科学的发展 11.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但作者认为这是不确切的,理由是什么? 请概括阐述。(3分) 12.请简述宋学在其发展中留下的教训。(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萨特墓前的鲜花 刘烨园 萨特的墓前,默默凭吊的鲜花。许多的墓,下葬的那天,或节日里(不知西方是否也有 清明节”,也有中国式的大呼隆一拥而上),铺缀的花圈幡挽,来得快,去得也快。来得快 也去得快的都是仪式。因为是仪式 而萨特的墓前鲜花不断。一簇昨天的拿走了,今天的一簇又放下.男的、女的,年轻的
士,起着严重的禁锢思想的恶劣作用。这是宋学发展中留下的一条重要教训。 中国古代缺乏理论科学实验的思维和传统,哲学偏重于政治和伦理,而哲人们大都无兴 趣对自然界进行细微观察和研究,而满足于从某些抽象概念创立宇宙论。如无极、太极、阴 阳、五行等概念长期行用,停滞不前,而缺乏通过实证、分析,不断探索宇宙和自然奥秘的 精神和思维模式。宋学也沿袭了这种传统,并有了进一步发展。这又潜藏看中国哲学由先进 转向落后的因素。这是宋学发展中的又一条教训。中国古代哲学,包括宋学的思想模式,也 不可能不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选自《新华文摘)2007 年第 1 期《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有删 改) 10.下列说法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宋学是包括程朱理学在内的义理之学,在南宋中后期成为显学。 B.宋学受中唐韩愈等人的影响,但主要形成于北宋中期。从方法论上说,宋学属于宏 观类型。 C.孟子在宋代被提到“亚圣”的地位,这与王学、程朱理学的倡导密不可分。 D.宋学的思想模式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界进行细微观察和研究的兴趣,从而影响了自然 科学的发展。 11.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但作者认为这是不确切的,理由是什么? 请概括阐述。(3 分) 12.请简述宋学在其发展中留下的教训。(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15 题。 萨特墓前的鲜花 刘烨园 萨特的墓前,默默凭吊的鲜花。许多的墓,下葬的那天,或节日里(不知西方是否也有 “清明节”,也有中国式的大呼隆一拥而上),铺缀的花圈幡挽,来得快,去得也快。来得快 也去得快的都是仪式。因为是仪式。 而萨特的墓前鲜花不断。一簇昨天的拿走了,今天的一簇又放下…男的、女的,年轻的
年迈的;一个人,两个人,多也不过三五知己好友一同而来,一同而来的也只是一簇。很有 凝聚力的一簇。一天的某个钟点,又一天的某几个时辰……)月月年年,源远流长。因为人类 真挚的情感,生命的敬意还在。历史品位的崇高森林将永恒地生息延续. 落叶 静雪。 春日 夏午。 素馨花,鸢尾,水仙,致瑰,紫罗兰…雪白,雪红,蓝润,金黄……·枝,一簇。来 了,走了,又来。天长地久,鲜花如不止的新生之域,之园。 而在另一些地方,另一片国土,遗忘的墓碑或然荒草自灭;或然游客拥挤,失却忘我的 宁静、深远。英灵像从未有过似的,不如杳然黃鹤的传说和纤素的诗篇箱。历史如此几多迟昧 几多神伤黯然 都在仓天下 都在四季里轮回 而萨特墓前的鲜花,日日不竭 鲜花来到它们的根上。人走入他们的根中。空间的一支一簇,开着时空的精神源、人格 源、知识源的芳芬。 有这鲜花就有任何繁乱嘈杂的时代不会死掉的清新气息。就像墓地之外富丽的超级市场 和遥遥的夏威夷海滨闲适的休憩不一定有历史的深邃一样。 人,应是什么都需要的 他(她)们是自己来献花的。不是强迫,不是号召,不是有组织地,不是非去不可。他 (她)们是自己吸引着自己,走过了自己被自己感动的时刻
年迈的;一个人,两个人,多也不过三五知己好友一同而来,一同而来的也只是一簇。很有 凝聚力的一簇。一天的某个钟点,又一天的某几个时辰……月月年年,源远流长。因为人类 真挚的情感,生命的敬意还在。历史品位的崇高森林将永恒地生息延续。 落叶。 静雪。 春日。 夏午。 素馨花,鸢尾,水仙,致瑰,紫罗兰……雪白,雪红,蓝润,金黄……一枝,一簇。来 了,走了,又来。天长地久,鲜花如不止的新生之域,之园。 而在另一些地方,另一片国土,遗忘的墓碑或然荒草自灭;或然游客拥挤,失却忘我的 宁静、深远。英灵像从未有过似的,不如杳然黄鹤的传说和纤素的诗篇。历史如此几多迟昧, 几多神伤黯然。 都在仓天下。 都在四季里轮回。 而萨特墓前的鲜花,日日不竭。 鲜花来到它们的根上。人走入他们的根中。空间的一支一簇,开着时空的精神源、人格 源、知识源的芳芬。 有这鲜花就有任何繁乱嘈杂的时代不会死掉的清新气息。就像墓地之外富丽的超级市场 和遥遥的夏威夷海滨闲适的休憩不一定有历史的深邃一样。 人,应是什么都需要的。 他(她)们是自己来献花的。不是强迫,不是号召,不是有组织地,不是非去不可。他 (她)们是自己吸引着自己,走过了自己被自己感动的时刻
不是献上。是不断的鲜花从墓泥无形的根上弥漫出来。这根很长很多。它们是那一年又 一年的时间,一个又一个人从世界各地走向蒙巴那斯公墓的行程。 这无形是一脉内在的什么。任何形式上的内在都会有形,有声,有色 让保尔萨特(1905-1980) 墓碑低矮拙小。朴实无华。 简单如一。没有任何装饰性雕塑。 在它的周围,蒙巴那斯公墓凄清、寂寞,石林般丛立的高大墓碑,灰黑森严,雕饰气派 密林蔽日匝地。 几条木头已经朽褪的长椅凝着沧桑风雨。 有人就那样擎着花走入这空旷的墓地。 默立。 然后离去 (选自《经典美文三百家))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写萨特墓前默默凭吊的鲜花,结尾写有人擎着花走入这空旷的墓地默立, 然后离去……,首尾照应,凸显出人们从内心深处默默与这位先驱者在进行交流。 B.作者写蒙巴那斯公墓,是为了与萨特墓形成类比,说明萨特墓碑的凄清、朴实无华 C.文章写萨特墓前的鲜花,写了花的品种颜色繁多,送花人的源源不断,主要是透过 鲜花表达人们对萨特的崇高敬意。 D.从文中我们可读到萨特墓前的鲜花,除了人们凭吊献上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断从墓 泥中生长出来的。 E.萨特墓没有任何装饰性雕塑,简单朴实,但属于他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鲜花,体 现了人们对崇高精神、高尚人格和知识的尊重,折射出传承绚烂的光 14.怎样理解“萨特墓前的鲜花″这个标题的含意?(4分) 15.“来得快也去得快的都是仪式”,“任何形式上的内在都会有形,有声,有色”,文中画线 的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写法与主旨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吕绍刚
不是献上。是不断的鲜花从墓泥无形的根上弥漫出来。这根很长很多。它们是那一年又 一年的时间,一个又一个人从世界各地走向蒙巴那斯公墓的行程。 这无形是一脉内在的什么。任何形式上的内在都会有形,有声,有色。 让·保尔·萨特(1905-1980) 墓碑低矮拙小。朴实无华。 简单如一。没有任何装饰性雕塑。 在它的周围,蒙巴那斯公墓凄清、寂寞,石林般丛立的高大墓碑,灰黑森严,雕饰气派。 密林蔽日匝地。 几条木头已经朽褪的长椅凝着沧桑风雨。 有人就那样擎着花走入这空旷的墓地。 默立。 然后离去…… (选自《经典美文三百家))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开头写萨特墓前默默凭吊的鲜花,结尾写有人擎着花走入这空旷的墓地默立, 然后离去……,首尾照应,凸显出人们从内心深处默默与这位先驱者在进行交流。 B.作者写蒙巴那斯公墓,是为了与萨特墓形成类比,说明萨特墓碑的凄清、朴实无华。 C.文章写萨特墓前的鲜花,写了花的品种颜色繁多,送花人的源源不断,主要是透过 鲜花表达人们对萨特的崇高敬意。 D.从文中我们可读到萨特墓前的鲜花,除了人们凭吊献上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断从墓 泥中生长出来的。 E.萨特墓没有任何装饰性雕塑,简单朴实,但属于他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鲜花,体 现了人们对崇高精神、高尚人格和知识的尊重,折射出传承绚烂的光。 14.怎样理解“萨特墓前的鲜花”这个标题的含意?(4 分) 15.“来得快也去得快的都是仪式”,“任何形式上的内在都会有形,有声,有色”,文中画线 的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写法与主旨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15 题。 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吕绍刚
2008年4月29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亨年89岁。他和李敖都是台 湾著名杂文家,同时又与张学良、李敖-起并称台湾“三大难友"。他的《丑陋的中国人》 一书,曾在大陆一版再版,并在80年代末引起过激烈争论。 柏杨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句号但其思想与人格的火花仍在众多热爱他的读者中闪耀。 柏杨原名郭衣洞,1920年出生于河南,1949年前往台湾,1968年因所谓“挑拨人民与 政府间感情”而获罪于台湾当局,度过了9年零26天的铁窗生涯。事后,柏杨回忆说,“正 是在1968至1977年间,我做了阶下囚,便开始潜心治史。”身陷囹圄,使他对中国历史和 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也成为他一生治学、为文、为人的动力源泉。 柏杨—生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不肯听话,是我自己性格最大 的弱点之一。”他自评道,“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这也成为广大读者熟知的一句名言 柏杨一生著述等身,计有170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面世,成为“十年坐牢,十年 杂文,十年著史,十年小说”的传奇作家。其中,《柏杨版》在台湾被誉为最有 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他其实是借助历史来讽喻现实,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蒋朗朗评价道, 柏杨的一切与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 柏杨说:“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惟一的 立足点 1988年,他第一次回到大陆,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今年年初,“中国现代文学馆 柏杨硏究中心”在北京举行成立揭牌仪式,因健康原因,柏杨未能成行,由妻子张香华女士 代表 “我来时请他写了几个字,他费力写了“重回大陆真好,签名竟用了一个多小时。”张
2008 年 4 月 29 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享年 89 岁。他和李敖都是台 湾著名杂文家,同时又与张学良、李敖一起并称台湾“三大难友”。他的《丑陋的中国人》 一书,曾在大陆一版再版,并在 80 年代末引起过激烈争论。 柏杨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句号,但其思想与人格的火花,仍在众多热爱他的读者中闪耀。 柏杨原名郭衣洞,1920 年出生于河南,1949 年前往台湾,1968 年因所谓“挑拨人民与 政府间感情”而获罪于台湾当局,度过了 9 年零 26 天的铁窗生涯。事后,柏杨回忆说,“正 是在 1968 至 1977 年间,我做了阶下囚,便开始潜心治史。”身陷囹圄,使他对中国历史和 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也成为他一生治学、为文、为人的动力源泉。 柏杨一生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不肯听话,是我自己性格最大 的弱点之一。”他自评道,“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这也成为广大读者熟知的一句名言。 柏杨一生著述等身,计有 170 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面世,成为“十年坐牢,十年 杂文,十年著史,十年小说”的传奇作家。其中,《柏杨版》在台湾被誉为最有 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他其实是借助历史来讽喻现实,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蒋朗朗评价道, 柏杨的一切与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 柏杨说:“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惟一的 立足点。” 1988 年,他第一次回到大陆,回到了阔别 40 年的家乡。今年年初,“中国现代文学馆 柏杨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成立揭牌仪式,因健康原因,柏杨未能成行,由妻子张香华女士 代表。 “我来时请他写了几个字,他费力写了‘重回大陆真好’,签名竟用了一个多小时。”张
香华女士说。尽管当时已是88岁高龄,但是“重回大陆”一直是他非常清晰的愿望。 柏杨曾提起过一件事。大陆一个剧团到台湾表演老舍的《茶馆》,“我在台下,看得老泪 纵横,心情沉重无比,仿佛中国百年来的伤痛逼面而来,我们却束手无策。”正是这种以史 为鉴思考中国问题的视角,使他的思想和情怀具有了深远的穿透力。 不久前他接受采访,认为今日的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的文明度却落在后面,“我只 怕中国人痼疾未除,却暴发各种新的病变。”他对中国及中国人前途命运的忧虑,始终如一。 张香华女士提到柏杨对后起之秀的期盼:“把空白的纸和笔铺在年轻-代的桌上,把手 中的麦克风交给年轻的一代,让他们去试自己的新声。 柏杨先生埋骨台湾,终于停笔休息。一位网友的话道岀了许多人的心声:“‘在他的墓碑 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 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选自2008年5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提到柏杨和张学良、李敖并称台湾的“三大难友”,流露出作者对柏杨的褒 扬以及对其遭遇的同情 B.9年零26天的铁窗生涯,使柏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以史为鉴思考 中国问题的视角,使他的思想和情怀也更具有了深远的穿透力。 C.柏杨的思想和人格之所以在众多热爱他的读者中闪耀,只是因为他一生针砭时事, 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 D.因对世俗文化的真诚批判,所以柏杨在世的时候,让所有的人觉得刺痛:他的逝世 又让文坛丧失一位奇才,所以又让所有的人帐然若失。 E.本文一面叙述关于柏杨的事件,一面借助于作者和蒋朗朗等人对柏杨的评论,表现 了柏杨的思想和人格 14.柏杨说:“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中国一一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惟一的立 足点。"文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这种情怀的?请简要概括。(4分) 15.文章以“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为题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为下列成语各写出一个成语,组成一副对联(平仄可不考虑。选做3个小题)。(3分) (1)瓜熟蒂落, (2)精雕细刻, (3)精卫填海, (4)望梅止渴, (5)见风使舵,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香华女士说。尽管当时已是 88 岁高龄,但是“重回大陆”一直是他非常清晰的愿望。 柏杨曾提起过一件事。大陆一个剧团到台湾表演老舍的《茶馆》,“我在台下,看得老泪 纵横,心情沉重无比,仿佛中国百年来的伤痛逼面而来,我们却束手无策。”正是这种以史 为鉴思考中国问题的视角,使他的思想和情怀具有了深远的穿透力。 不久前他接受采访,认为今日的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的文明度却落在后面,“我只 怕中国人痼疾未除,却暴发各种新的病变。”他对中国及中国人前途命运的忧虑,始终如一。 张香华女士提到柏杨对后起之秀的期盼:“把空白的纸和笔铺在年轻一代的桌上,把手 中的麦克风交给年轻的一代,让他们去试自己的新声。” 柏杨先生埋骨台湾,终于停笔休息。一位网友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他的墓碑 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 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选自 2008 年 5 月 4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两项是( )( )(5 分) A.第一段提到柏杨和张学良、李敖并称台湾的“三大难友”,流露出作者对柏杨的褒 扬以及对其遭遇的同情。 B.9 年零 26 天的铁窗生涯,使柏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以史为鉴思考 中国问题的视角,使他的思想和情怀也更具有了深远的穿透力。 C.柏杨的思想和人格之所以在众多热爱他的读者中闪耀,只是因为他一生针砭时事, 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 D.因对世俗文化的真诚批判,所以柏杨在世的时候,让所有的人觉得刺痛;他的逝世 又让文坛丧失一位奇才,所以又让所有的人帐然若失。 E.本文一面叙述关于柏杨的事件,一面借助于作者和蒋朗朗等人对柏杨的评论,表现 了柏杨的思想和人格。 14.柏杨说:“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惟一的立 足点。”文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这种情怀的?请简要概括。(4 分) 15.文章以“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为题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为下列成语各写出一个成语,组成一副对联(平仄可不考虑。选做 3 个小题)。(3 分) (1)瓜熟蒂落, 。 (2)精雕细刻, 。 (3)精卫填海, 。 (4)望梅止渴, 。 (5)见风使舵, 。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最近,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上称,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三个特 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微博还称,发达国家小学没有该制度,建议 取消。让孩子平等成长。这条微博很火,引发众多网友转发、参与评论。很多网友对“汉奸” 说法表示认同,并纷纷上传小时候被班干部“告密”的事儿。也有网友持相反的意见,有网 友认为,名人都有希望名气更火爆的愿望,郑渊洁是名人,估计也不例外。将小学班干部制 度放大到说是在培养“汉奸”,让那些当班干部的孩子情何以堪。郑渊洁的上述微博也引发 了对于该不该取消小学班千部制度的讨论,《广州日报》开设了官方微博的投票。在短时间 内,1015人参加了投票,45%的网友呼吁取消班干部制度,让孩子们平等成长。而13%的 网友则认为,不该取消,班干部制度能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38%的网友认为问题的根源 在大人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认为该不该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意思是思考问题的时候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情; 做事时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意思是善于怀疑的人,不去怀疑人们都 怀疑的事,而是去怀疑人们不会怀疑的事 关于“疑”历采众说纷纭,对此,你有何经历或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字数不少于800字:⑤不要套作, 不要抄袭
最近,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上称,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三个特 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微博还称,发达国家小学没有该制度,建议 取消。让孩子平等成长。这条微博很火,引发众多网友转发、参与评论。很多网友对“汉奸” 说法表示认同,并纷纷上传小时候被班干部“告密”的事儿。也有网友持相反的意见,有网 友认为,名人都有希望名气更火爆的愿望,郑渊洁是名人,估计也不例外。将小学班干部制 度放大到说是在培养“汉奸”,让那些当班干部的孩子情何以堪。郑渊洁的上述微博也引发 了对于该不该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的讨论,《广州日报》开设了官方微博的投票。在短时间 内,1015 人参加了投票,45%的网友呼吁取消班干部制度,让孩子们平等成长。而 13%的 网友则认为,不该取消,班干部制度能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38%的网友认为问题的根源 在大人。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 分) (2)你认为该不该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请简要阐述。(150 字左右)(7 分) 五、写作(70 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70 分) “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意思是思考问题的时候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情; 做事时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意思是善于怀疑的人,不去怀疑人们都 怀疑的事,而是去怀疑人们不会怀疑的事。 关于“疑”历采众说纷纭,对此,你有何经历或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字数不少于 800 字;⑤不要套作, 不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