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5月单元考试卷 友情提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沉着冷静,认真答题,祝你成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作答)(6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 ,謇朝谇而夕替。 ?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 (3)岂无山歌与村笛,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4)复道行空, 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15分)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为人廉直,喜任侠 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会赵午、 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 余人赭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上召见, 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日:“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日:“臣何足以知之!上日:“公长 者,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 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 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 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土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日:“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日 “梁有之乎?”对日:“有之。”“事安在?″叔日:“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 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 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答,怒之日:“王非汝主邪? 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日:“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 为恶而相为善也。″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常暴坐宛外。终不休,曰 第-1-页共12页
第 - 1 - 页 共 12 页 莆田一中 2008-2009 学年高三语文 5 月单元考试卷 友情提示: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沉着冷静,认真答题,祝你成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作答)(6 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 ,謇朝谇而夕替。 ?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 (3)岂无山歌与村笛, 。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4)复道行空, ? 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 题。(15 分)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为人廉直,喜任侠。 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会赵午、 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 余人赭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上召见, 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 者,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 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 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 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曰: “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 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 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汝主邪? 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 为恶而相为善也。”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常暴坐宛外。终不休,曰:
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日:“义 不伤先人名。”(节选自《汉书卷三十七》)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贤:以…为贤,认为贤能 B、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说:通“悦”,高兴,愉悦 C、今梁王不伏诛。 诛:讨伐 D、鲁王闻之,大惭。 惭:惭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叔由于为人廉直,喜任侠,被赵午举荐给赵王张敖,担任了郎中官职。 B、孟舒率疲惫的士兵争相临战,抵御匈奴冒顿的进攻 C、田叔彻查了梁孝王使人杀人案,并禀报景帝。 D、田叔在对处理民告鲁王与阻止鲁王好猎的两件事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4分) (2)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6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3分)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水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 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 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唐吉诃德战胜镜子骑士后,又路遇曼恰的一位绅士一一绿衣人,一路上两人谈论子女的教 育、诗歌等问题,两人的观点惊人一致,因而绿衣人对唐吉诃德头脑杋敏、能言善辩深感敬佩。 B.一日,众人在大观园芦雪庵联诗,凤姐起头“一夜北风紧”,大家纷纷接句,宝玉又落后 了,众人罚他去栊翠庵妙玉乞梅来。宝玉冒雪前去,向妙玉好言相求,求到一枝佳梅。岫烟、宝 琴等人又就景写了几首《咏红梅花》 第-2-页共12页
第 - 2 - 页 共 12 页 “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义 不伤先人名。”(节选自《汉书卷三十七》)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贤:以…为贤,认为贤能 B、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说:通“悦”,高兴,愉悦 C、今梁王不伏诛.。 诛:讨伐 D、鲁王闻之,大惭.。 惭:惭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田叔由于为人廉直,喜任侠,被赵午举荐给赵王张敖,担任了郎中官职。 B、孟舒率疲惫的士兵争相临战,抵御匈奴冒顿的进攻。 C、田叔彻查了梁孝王使人杀人案,并禀报景帝。 D、田叔在对处理民告鲁王与阻止鲁王好猎的两件事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4 分) (2)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5 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6 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3 分)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水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 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 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唐吉诃德战胜镜子骑士后,又路遇曼恰的一位绅士——绿衣人,一路上两人谈论子女的教 育、诗歌等问题,两人的观点惊人一致,因而绿衣人对唐吉诃德头脑机敏、能言善辩深感敬佩。 B. 一日,众人在大观园芦雪庵联诗,凤姐起头“一夜北风紧”,大家纷纷接句,宝玉又落后 了,众人罚他去栊翠庵妙玉乞梅来。宝玉冒雪前去,向妙玉好言相求,求到一枝佳梅。岫烟、宝 琴等人又就景写了几首《咏红梅花》
C.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被爷爷知道后,被禁足在家,异常苦闷。一日,他去花园闲逛,花园里 红白梅花正开得盛。他遇见鸣凤折梅,就主动帮她上树折梅,两人互诉衷肠,鸣凤说要一辈子在 公馆里头服侍他,做他的丫头,只要他在旁边就安心了。觉慧深受感动 D.马超为父报仇,统西凉兵大战曹操,乘曹操军队渡渭河时杀来,典韦连忙背负操上船,乱 刀砍断攀船士兵的手,撑船下水。马超赶到,下令骁骑绕河射箭,射落船上驾舟之人。典韦独奋 神威,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渭南县令丁斐恐曹操有伤,连忙将 牛马驱到山野,西凉兵都回身抢牛马,无心追赶,曹操终于逃得一命 E.范博文说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是因为吴老太爷自从二十五年前习武骑马 跌伤了腿,又不幸而渐渐成为半身不遂的毛病后,二十五年来,他就不曾跨出他的书斋半步,也不 曾读过《太上感应篇》之外的任何书报。 7、文学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鲁肃是个宽仁长者,见玄德如此哀痛,只得应允。玄德、孔明拜谢。宴毕,送鲁 肃下船。径到柴桑,见了周瑜,具言其事。周瑜顿足曰:“子敬又中诸葛亮之计也!当初 刘备依刘表时,常有吞并之意,何况西川刘璋乎?似此推调,未免累及老兄矣。吾有一计 使诸葛亮不能出吾算中。子敬便当一行。” 问:周瑜的计谋是什么?其结果呢? (2)爱斯美拉达躲在巴黎圣母院避难,想见弗比斯而不得,迁怒到加西莫多身上,叫他滚,加 西莫多想让她醒悟,在夜晚唱忧伤而又古怪的歌曲,他还做了什么?爱斯美拉达又是什么态度?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麴麦,播种而擾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 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 与我同类者。《告子上》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的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外部环境会影响人的性情,比如丰年时青少年大都懒惰,荒年时青少年大都 凶暴。其中也隐含着孟子的“人性本善”的主张。 B.大麦在外部环境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定会准时成熟,作为人如果后天社会环境相同, 那么也会产生相似的思想 C.万事万物,特别是人,生来都是一样的,作为人应该注重后天的深造,圣人也是后天 努力的结果 D.孟子看到了后天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强调应有选择地接受外部环境,从而使 我们思想向好的一面发展。 第-3-页共12页
第 - 3 - 页 共 12 页 C. 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被爷爷知道后,被禁足在家,异常苦闷。一日,他去花园闲逛,花园里 红白梅花正开得盛。他遇见鸣凤折梅,就主动帮她上树折梅,两人互诉衷肠,鸣凤说要一辈子在 公馆里头服侍他,做他的丫头,只要他在旁边就安心了。觉慧深受感动。 D. 马超为父报仇,统西凉兵大战曹操,乘曹操军队渡渭河时杀来,典韦连忙背负操上船,乱 刀砍断攀船士兵的手,撑船下水。马超赶到,下令骁骑绕河射箭,射落船上驾舟之人。典韦独奋 神威,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渭南县令丁斐恐曹操有伤,连忙将 牛马驱到山野,西凉兵都回身抢牛马,无心追赶,曹操终于逃得一命。 E. 范博文说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是因为吴老太爷自从二十五年前习武骑马 跌伤了腿,又不幸而渐渐成为半身不遂的毛病后,二十五年来,他就不曾跨出他的书斋半步,也不 曾读过《太上感应篇》之外的任何书报。 7、文学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鲁肃是个宽仁长者,见玄德如此哀痛,只得应允。玄德、孔明拜谢。宴毕,送鲁 肃下船。径到柴桑,见了周瑜,具言其事。周瑜顿足曰:“子敬又中诸葛亮之计也!当初 刘备依刘表时,常有吞并之意,何况西川刘璋乎?似此推调,未免累及老兄矣。吾有一计, 使诸葛亮不能出吾算中。子敬便当一行。” 问:周瑜的计谋是什么?其结果呢? (2)爱斯美拉达躲在巴黎圣母院避难,想见弗比斯而不得,迁怒到加西莫多身上,叫他滚,加 西莫多想让她醒悟,在夜晚唱忧伤而又古怪的歌曲,他还做了什么?爱斯美拉达又是什么态度?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 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 与我同类者。《告子上》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的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外部环境会影响人的性情,比如丰年时青少年大都懒惰,荒年时青少年大都 凶暴。其中也隐含着孟子的“人性本善”的主张。 B.大麦在外部环境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定会准时成熟,作为人如果后天社会环境相同, 那么也会产生相似的思想。 C.万事万物,特别是人,生来都是一样的,作为人应该注重后天的深造,圣人也是后天 努力的结果。 D.孟子看到了后天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强调应有选择地接受外部环境,从而使 我们思想向好的一面发展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本段文字所表现的孟子思想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必考题: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 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 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 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公民岀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 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 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是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 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 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 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 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 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 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 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 了反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 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 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 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 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 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 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就 已岀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 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 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 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 第-4-页共12页
第 - 4 - 页 共 12 页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本段文字所表现的孟子思想的理解。(3 分) 三、现代文阅读(必考题: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 1500 名 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 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 年版)》,其间列举了 19 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 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 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是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 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 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 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 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 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 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 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 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 了反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 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 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 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 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 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 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 80 年代,就 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 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 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 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
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 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 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⑦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 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但没 有任何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 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节选自《杂文选刊》)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当前,我国的GDP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数的 同步上升。 B.中国人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法国人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说明这两个国家都 要花大力气去重构教养。 C.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文明的形象,必须努力挽救我 们“濒死的教养”。 D.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切实有效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 恢复礼教,保卫民俗等 E.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欧洲的俄罗斯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亚洲的 日本和中国人也可以成为全球公民的榜样。 10、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我 整容”的含义是什么?(3分) 11、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教养”的“昂贵” 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15分) (甲)文学类阅读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2-14题 办事儿 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 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们真是好。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伙食差,经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 多亏了表哥,他当时在县里最气派的第一饭店工作,晚上下了班,经常到学校里给我送去一大 块熟牛肉或狗肉,看着我吃下才笑眯眯地离开。 我有时会问,你这样做好吗? 表哥说,我们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共12页
第 - 5 - 页 共 12 页 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 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 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⑦在 GDP 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 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但没 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 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节选自《杂文选刊》)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 ) ( ) A. 当前,我国的 GDP 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数的 同步上升。 B. 中国人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法国人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说明这两个国家都 要花大力气去重构教养。 C. 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文明的形象,必须努力挽救我 们“濒死的教养”。 D. 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切实有效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 恢复礼教,保卫民俗等。 E. 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欧洲的俄罗斯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亚洲的 日本和中国人也可以成为全球公民的榜样。 10、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我 整容”的含义是什么?(3 分) 11、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教养”的“昂贵” 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15 分) (甲)文学类阅读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 12—14 题。 办事儿 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 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们真是好。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伙食差,经常陷于 “ 饥寒交迫 ” 的境地。 多亏了表哥,他当时在县里最气派的第一饭店工作,晚上下了班,经常到学校里给我送去一大 块熟牛肉或狗肉,看着我吃下才笑眯眯地离开。 我有时会问,你这样做好吗? 表哥说,我们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我很感动,也很诧异,但是狗肉堵着嘴,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只能说,你们不会把饭店拿 垮了吧? 果然被我不幸而言中。我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一饭店停业了。表哥呢?进了一家金属乐 器制造厂 我再次放假回家,发现家里的橱柜、水缸盖、锅盖乃至簸箕,全都是亮闪闪的优质材料。 我的心一沉!侧立起耳朵,看着父亲。他老人家果然又说,你表哥真是不错 我决定和表哥谈一谈。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负 责任的,这样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表哥很尊重我这个小弟,他也相当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你表哥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 拿破料子给亲戚朋友办点事儿;要是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不憋屈死啊;又不是偷出去卖钱, 自己人用嘛,打死了能用多少? 我乖乖地闭上嘴巴。 不过,表哥还是感谢我的开导,他说,放心吧老弟,我倒是想拿金块呢,可也得有啊,厂 里只有铝合金和擦琴的布料。 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里的窗帘、床单、电视机罩…….都是上好的白棉纱布。 我讪讪地说,你们,你们不会把工厂拿垮了吧? 果然又被我不幸而言中。没过两年,乐器厂倒闭了。表哥呢,下岗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再一次回家。阔同学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我去洗手间,没想到竟 遇见了表哥!他做了这里的保洁员 意外相逢,我们都特别高兴。表哥实在见老,也是奔50岁的人啦,但是热情和仗义丝毫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他把“正在维修请您稍候”的大牌子架到洗手间门外,说,不让别人 进来,给你专用! 我大着舌头说,这不太好吧? 表哥说,嗨,这点事情都办不到,你表哥我在这里不是白混了么? 从洗手间出来,我发现衣兜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去的五六包卫生 纸。我隐约记起表哥刚才说过一句话:这里只有这东西,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中的表哥是一个热情仗义、心地善良又假公济私的艺术形象 B.小说中表哥的处境每况愈下启示我们:如果一味假公济私,最终损害的可能就是自身的 利益。 C.小说中的我是一个重亲情讲原则的人,但是因为自己也曾蒙受其利,对表哥的种种做法, 虽然持反对意见,但是态度不够坚决 D.小说中的表哥勤劳勇敢,他三次变换工作,自身利益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所作所为也 是情有可原的。 第-6-页共12页
第 - 6 - 页 共 12 页 我很感动,也很诧异,但是狗肉堵着嘴,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只能说,你们不会把饭店拿 垮了吧? 果然被我不幸而言中。我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一饭店停业了。表哥呢?进了一家金属乐 器制造厂。 我再次放假回家,发现家里的橱柜、水缸盖、锅盖乃至簸箕,全都是亮闪闪的优质材料。 我的心一沉!侧立起耳朵,看着父亲。他老人家果然又说,你表哥真是不错。 我决定和表哥谈一谈。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负 责任的,这样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表哥很尊重我这个小弟,他也相当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你表哥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 拿破料子给亲戚朋友办点事儿;要是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不憋屈死啊;又不是偷出去卖钱, 自己人用嘛,打死了能用多少? 我乖乖地闭上嘴巴。 不过,表哥还是感谢我的开导,他说,放心吧老弟,我倒是想拿金块呢,可也得有啊,厂 里只有铝合金和擦琴的布料。 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里的窗帘、床单、电视机罩…… 都是上好的白棉纱布。 我讪讪地说,你们,你们不会把工厂拿垮了吧? 果然又被我不幸而言中。没过两年,乐器厂倒闭了。表哥呢,下岗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再一次回家。阔同学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我去洗手间,没想到竟 遇见了表哥!他做了这里的保洁员。 意外相逢,我们都特别高兴。表哥实在见老,也是奔 50 岁的人啦,但是热情和仗义丝毫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他把“正在维修请您稍候”的大牌子架到洗手间门外,说,不让别人 进来,给你专用! 我大着舌头说,这不太好吧? 表哥说,嗨,这点事情都办不到,你表哥我在这里不是白混了么? 从洗手间出来,我发现衣兜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去的五六包卫生 纸。我隐约记起表哥刚才说过一句话:这里只有这东西,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小说中的表哥是一个热情仗义、心地善良又假公济私的艺术形象。 B.小说中表哥的处境每况愈下启示我们:如果一味假公济私,最终损害的可能就是自身的 利益。 C.小说中的我是一个重亲情讲原则的人,但是因为自己也曾蒙受其利,对表哥的种种做法, 虽然持反对意见,但是态度不够坚决。 D.小说中的表哥勤劳勇敢,他三次变换工作,自身利益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所作所为也 是情有可原的
E.小说中不断的讲述了表哥下岗的事情,一方面表现了对表哥坎坷人生的痛惜,另一方面 也委婉的传达了经济危机的信号 13.文章的题目是《办事儿》,主人公表哥究竟会不会办事儿,还真是一件难以评价的事。请概 括表哥办了哪些事儿?表哥办事儿的后果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你说说结尾有什么耐人寻味之处。(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2-14题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 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 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 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 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 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 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 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 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 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 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 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 的亲近与随和 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 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 是个农民的女儿啊。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 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 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 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 她说1993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8万册 我微笑着调侃道: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现在我们走 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 因为 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 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 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 Why not 她爽快地说。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5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得到她 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30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 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夫》 第-7-页共12页
第 - 7 - 页 共 12 页 E.小说中不断的讲述了表哥下岗的事情,一方面表现了对表哥坎坷人生的痛惜,另一方面 也委婉的传达了经济危机的信号。 13.文章的题目是《办事儿》,主人公表哥究竟会不会办事儿,还真是一件难以评价的事。请概 括表哥办了哪些事儿?表哥办事儿的后果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你说说结尾有什么耐人寻味之处。(6 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 12—14 题。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 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 我是按约定于 9 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 3 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 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 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 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 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 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 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 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 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 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 的亲近与随和。 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 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 是个农民的女儿啊。”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 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 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 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 她说 1993 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 8 万册。 我微笑着调侃道: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现在我们走 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 因为 The Goden Notebook 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 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 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Why not” 她爽快地说。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 5 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得到她 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 30 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 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夫》
得知她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 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 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些问题。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 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用对比的手法,用普通的家庭妇女和熟悉的邻里乡亲与莱辛相对比,突出莱辛 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作铺垫。 B.文章第2段详细地叙写了莱辛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渲染一种随和、适意的氛围 C.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了国际版权组织,已经走上了正轨,盗版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了,而且莱辛对是否盗版却不是十分在意 D.莱辛之所以坚持不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本写序,一方面是因为她不懂中文,另一方 面是因为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反映她严谨、踏实的写作精神 E.作为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作者对莱辛有更多的了解的基础上,翻译了《金色笔记》。 13.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语言不通”与“语言相通”矛 盾吗?为什么?(4分) 14作者在文中展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至少四 点),并联系生活,就你认同的一种品质进行探究。(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生活中,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考官的 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回答。(3分) 考官: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你将会很有前途的。可我们的工作是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的 考官的言外之意 你的回答: 16.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目前很多电视节目,现场气氛极其热烈,特别是在晚会的相声小品的环节,总有 个别人带头鼓掌,大声呐喊,而这些人往往是已经安排好的“掌托”。据业內人士称:晚会的组 委会总会安排一些观众适时“热烈鼓掌”,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材料二:某大学100多个学生受聘充当某会议的“掌托”,他们按照主办方的要求,领 导说完最后一句话,就一齐鼓掌。据悉,这种聘用“掌托”举行活动的项目,已成为一些礼仪 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之一。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2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5分) 七、作文(7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远方 汪国真 第-8-页共12页
第 - 8 - 页 共 12 页 得知她获得 2007 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 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 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一些问题。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 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开头用对比的手法,用普通的家庭妇女和熟悉的邻里乡亲与莱辛相对比,突出莱辛 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作铺垫。 B.文章第 2 段详细地叙写了莱辛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渲染一种随和、适意的氛围。 C.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了国际版权组织,已经走上了正轨,盗版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了,而且莱辛对是否盗版却不是十分在意。 D.莱辛之所以坚持不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本写序,一方面是因为她不懂中文,另一方 面是因为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反映她严谨、踏实的写作精神。 E.作为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作者对莱辛有更多的了解的基础上,翻译了《金色笔记》。 13.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语言不通”与“语言相通”矛 盾吗?为什么?(4 分) 14.作者在文中展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至少四 点),并联系生活,就你认同的一种品质进行探究。(6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 分) 15、生活中,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考官的 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回答。(3 分) 考官: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你将会很有前途的。可我们的工作是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的。 考官的言外之意: 。 你的回答: 。 16.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 分) 材料一:目前很多电视节目,现场气氛极其热烈,特别是在晚会的相声小品的环节,总有 个别人带头鼓掌,大声呐喊,而这些人往往是已经安排好的“掌托”。据业内人士称:晚会的组 委会总会安排一些观众适时“热烈鼓掌”,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材料二: 某大学 100 多个学生受聘充当某会议的“掌托”,他们按照主办方的要求,领 导说完最后一句话,就一齐鼓掌。据悉,这种聘用“掌托”举行活动的项目,已成为一些礼仪 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之一。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2 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5 分) 七、作文(7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远 方 汪国真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到远方去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5月单元考答案 1、答案:(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猿猱欲度愁攀援 (2)余虽好修姱以軏羁兮,何方圜之能周兮 (3)呕哑嘲难为听。钿头银篦击节碎, (4)不霁何虹?多于在庾之粟粒 2、C。诛:刑戮,杀害 3、B。孟舒并没有率土兵抵御,而士兵主动临城御敌的。 4、(1)这时孟舒因为敌人大举侵犯边塞劫掠,云中郡特别严重而犯罪,被免职。(得分点坐、大入、免) (2)田叔担任丞相刚到任,(就接待了)亲自诉说鲁王夺取他们财物的百姓百余人。 (得分点:相、初、取、倒装句式) [参考译文] 田叔是越国陉城人。他的祖先是齐国的田氏。田叔喜欢舞剑,在乐巨公那里学习黄老之术,他为人清廉 正直,喜欢抑强扶弱,仗义行事。交游各位公卿,赵国人举荐他给赵王的丞相赵午,赵午向赵王张敖禀明了 赵国人举荐田叔的事,赵王就让田叔担任郎中。多年来,赵王认为他贤能,但没及时升迁他的官职。正逢赵 午、贯高等人谋划杀害皇上。(不久)谋反之事被发觉,汉帝传下诏书逮捕赵王以及参与谋反的所有臣子。 赵国如有敢于跟随赵王的人,将罪灭三族。田叔、孟舒等十来个人穿着赭色衣服,自己剃去头发戴上刑具 跟随赵王来到长安。赵王张敖的事査明白获得释放,被废除王爵,降为宣平侯。他向皇上引荐言说田叔等十 人。皇帝召见他们,汉代朝廷没有能超出他们的人。皇帝很高兴,都授他们郡守或诸侯丞相官职。田叔担任 汉中太守十余年。 孝文帝刚接位,召见田叔说:“您了解天下性情谨厚的人吗?”田叔回答说:“我怎么可以去了解他们 呢!”皇帝说:“您是有德行的人,应当了解他们。”田叔叩头回答说:“过去云中太守孟舒,是一位性情 谨厚的人。”这时孟舒因为虏寇大肆进犯云中郡这件事而被免职。皇上说:“先帝让孟舒担任云中太守十余 年了,虏寇常常入侵,孟舒不能够坚持守住,无缘无故地让士兵战死的达数百人。性情谨厚的人难道本来就 杀人吗?”田叔叩头说:“贯高等人谋反,天子传下公开的诏书:‘赵国如有敢跟随张王的人,罪灭三族! 然而孟舒自己剃去头发戴上刑具,跟随张王,用自己的生命来为他去死,(那时)他哪里知道自己会担任云 中太守呢!汉与楚相抗拒,士兵都很疲惫。然而匈奴冒顿刚征服北方的少数民族,便来边境骚乱,孟舒知道 士兵疲惫,不忍下达战斗的命令,但士兵们争相登临城墙,以死抵抗敌人,如同儿子为父一般,因此,死去 的达数百人,怎么是孟舒驱使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为性情谨厚的人的原因。”因此皇上说:“孟舒真是 贤人啊!”就再征召他回来,让他担任云中太守 第-9-页共12页
第 - 9 - 页 共 12 页 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便远方的风景 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到远方去 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 800 字。④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莆田一中 2008-2009 学年高三语文 5 月单元考答案 1、答案:(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猿猱欲度愁攀援。 (2)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何方圜之能周兮? (3)呕哑嘲难为听。钿头银篦击节碎。 (4)不霁何虹?多于在庾之粟粒。 2、C。诛:刑戮,杀害。 3、B。孟舒并没有率士兵抵御,而士兵主动临城御敌的。 4、(1)这时孟舒因为敌人大举侵犯边塞劫掠,云中郡特别严重而犯罪,被免职。(得分点坐、大入、免) (2)田叔担任丞相刚到任,(就接待了)亲自诉说鲁王夺取他们财物的百姓百余人。 (得分点:相、初、取、倒装句式) [参考译文] 田叔是越国陉城人。他的祖先是齐国的田氏。田叔喜欢舞剑,在乐巨公那里学习黄老之术,他为人清廉 正直,喜欢抑强扶弱,仗义行事。交游各位公卿,赵国人举荐他给赵王的丞相赵午,赵午向赵王张敖禀明了 赵国人举荐田叔的事,赵王就让田叔担任郎中。多年来,赵王认为他贤能,但没及时升迁他的官职。正逢赵 午、贯高等人谋划杀害皇上。(不久)谋反之事被发觉,汉帝传下诏书逮捕赵王以及参与谋反的所有臣子。 赵国如有敢于跟随赵王的人,将罪灭三族。田叔、孟舒等十来个人穿着赭色衣服,自己剃去头发戴上刑具, 跟随赵王来到长安。赵王张敖的事查明白获得释放,被废除王爵,降为宣平侯。他向皇上引荐言说田叔等十 人。皇帝召见他们,汉代朝廷没有能超出他们的人。皇帝很高兴,都授他们郡守或诸侯丞相官职。田叔担任 汉中太守十余年。 孝文帝刚接位,召见田叔说:“您了解天下性情谨厚的人吗?”田叔回答说:“我怎么可以去了解他们 呢!”皇帝说:“您是有德行的人,应当了解他们。”田叔叩头回答说:“过去云中太守孟舒,是一位性情 谨厚的人。”这时孟舒因为虏寇大肆进犯云中郡这件事而被免职。皇上说:“先帝让孟舒担任云中太守十余 年了,虏寇常常入侵,孟舒不能够坚持守住,无缘无故地让士兵战死的达数百人。性情谨厚的人难道本来就 杀人吗?”田叔叩头说:“贯高等人谋反,天子传下公开的诏书:‘赵国如有敢跟随张王的人,罪灭三族!’ 然而孟舒自己剃去头发戴上刑具,跟随张王,用自己的生命来为他去死,(那时)他哪里知道自己会担任云 中太守呢!汉与楚相抗拒,士兵都很疲惫。然而匈奴冒顿刚征服北方的少数民族,便来边境骚乱,孟舒知道 士兵疲惫,不忍下达战斗的命令,但士兵们争相登临城墙,以死抵抗敌人,如同儿子为父一般,因此,死去 的达数百人,怎么是孟舒驱使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为性情谨厚的人的原因。”因此皇上说:“孟舒真是 贤人啊!”就再征召他回来,让他担任云中太守
数年后,田叔触犯法律获罪而丢了官。梁孝王派人杀了汉朝议臣爰盎,景帝征召田叔来查办梁孝王的案 件。(田叔)一一查获了梁孝王的案情。返回朝廷禀报,皇上说:“梁孝王有那样的事吗?”田叔回答说: “有那样的事。”皇上问:“事实在哪里呢?”田叔说:“皇上不要把梁孝王的事当作(大事)追究啊!现 在如果梁孝王不受刑罪,这就是废弃了汉朝法律:如果他受到刑罚,那么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觉不安,这 些忧虑都集中在陛下身上啊。”因此,皇上认为他是大贤人。让他担任鲁国丞相。 田叔担任丞相刚到任,(就接待了)亲自诉说鲁王夺取他们财物的百姓百余人。田叔选取他们的首领 十人鞭打,怒斥他们说:“鲁王难道不是你们的主人吗?怎么敢自己来申诉自己的主人呢?”鲁王听说了这 件事,非常惭愧,于是打开中府(取出)钱钞,派田叔偿还给他们。田叔说:“大王您自己派人偿还给他们, 不这样,就会被人认为大王您在做恶事,而我当丞相的在做善事了。”鲁王爱好打猎,田叔经常跟从进入苑 林中,鲁王就让田叔在馆舍中休息。田叔就坐在宛外日晒雨淋终日不停,说:“我的大王在野外蒙受日晒雨 淋的辛苦,我怎么能独自居于房舍之中呢?”鲁王因此不再经常外出游猎。数年后在官任上死去,鲁王用 百金为他做祭,田叔的最小的儿子田仁没有接受,说:“绝对不能毁伤我父亲的清廉的名声。” 5、(1)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幽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将来应考一定高中。③侯蒙 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任写两点得满分)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 的沧桑变化 赏析 侯蒙(1054-1121)字元功,高密(今属山东)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徽宗时,历官户部尚书同 知枢密院、尚书左丞、中书侍郎、资政殿学士。宣和三年(1121)知乐平府,未赴即卒。谥文穆。《全宋词》 存其词一首 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 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 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 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 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 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 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 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雨 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 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这首政治讽喻词,内容深刻,形象鲜明,情趣 生动。讽刺词并不多,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通俗、有风趣,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 6、A、D(A、两人观点不一致。D、是许褚而非典韦。) 7、(1)D(文中没有“强调……”) (2)孟子主张性善论,却又看到后天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承认后天的社会环境能改变人的思想。孟子的思想 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当然,大家应该不断提升自主性,成为不受环境影响的主人
第 - 10 - 页 共 12 页 数年后,田叔触犯法律获罪而丢了官。梁孝王派人杀了汉朝议臣爰盎,景帝征召田叔来查办梁孝王的案 件。(田叔)一一查获了梁孝王的案情。返回朝廷禀报,皇上说:“梁孝王有那样的事吗?”田叔回答说: “有那样的事。”皇上问:“事实在哪里呢?”田叔说:“皇上不要把梁孝王的事当作(大事)追究啊!现 在如果梁孝王不受刑罪,这就是废弃了汉朝法律;如果他受到刑罚,那么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觉不安,这 些忧虑都集中在陛下身上啊。”因此,皇上认为他是大贤人。让他担任鲁国丞相。 田叔担任丞相刚到任,(就接待了)亲自诉说鲁王夺取他们财物的百姓百余人。田叔选取他们的首领二 十人鞭打,怒斥他们说:“鲁王难道不是你们的主人吗?怎么敢自己来申诉自己的主人呢?”鲁王听说了这 件事,非常惭愧,于是打开中府(取出)钱钞,派田叔偿还给他们。田叔说:“大王您自己派人偿还给他们, 不这样,就会被人认为大王您在做恶事,而我当丞相的在做善事了。”鲁王爱好打猎,田叔经常跟从进入苑 林中,鲁王就让田叔在馆舍中休息。田叔就坐在宛外日晒雨淋终日不停,说:“我的大王在野外蒙受日晒雨 淋的辛苦,我怎么能独自居于房舍之中呢?”鲁王因此不再经常外出游猎。数年后在官任上死去,鲁王用一 百金为他做祭,田叔的最小的儿子田仁没有接受,说:“绝对不能毁伤我父亲的清廉的名声。” 5、(1)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幽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将来应考一定高中。③侯蒙 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任写两点得满分)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 的沧桑变化。 赏析: 侯蒙(1054-1121) 字元功,高密(今属山东)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徽宗时,历官户部尚书同 知枢密院、尚书左丞、中书侍郎、资政殿学士。宣和三年(1121)知乐平府,未赴即卒。谥文穆。《全宋词》 存其词一首。 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 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 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 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 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 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 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 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雨 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 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这首政治讽喻词,内容深刻,形象鲜明,情趣 生动。讽刺词并不多,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通俗、有风趣,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 6、A、D (A、两人观点不一致。D、是许褚而非典韦。) 7、(1) D(文中没有“强调……”) (2)孟子主张性善论,却又看到后天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承认后天的社会环境能改变人的思想。孟子的思想 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当然,大家应该不断提升自主性,成为不受环境影响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