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 名 段昌均 学 校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学 科 思想政治 联系电话及邮箱 13121510831 duanchangjunl@rdfzsz.cn 教科书版本及章 年 级 高二 统编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三框 节 学习领域/模块 哲学与文化 课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口 专题复习课口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口 学科实践活动课口 其他口 1.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思想政治课要做到“八个统一”,这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设计和 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结合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设计理念定位于:建构以培养核心素养 为主导的议题式学科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 议题式学科课程,既秉持“议题式课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包括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关切、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 自行建构知识的过程;又具有“学科课程”以学科内容为本位的理念,包括“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 技能”。议题式学科课程采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设计的建构方式,即“课程内容议题化”;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 动设计的系统安排,即“议题设置内容化”。 本节课在设计时,力图将内容和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议题式学科课程的方式实施;同时坚持以新课程中新的课程观和学 生观为指引,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具体而言,围绕矛盾的含义与基本属性:矛盾问题的精髓;两点论 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话题,设置议题,让学生在议题讨论中理解知识,同时培养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2.教学内容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处理三个核心问题:第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 盾就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矛盾问题的精髓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中国共 产党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三,要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就需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 统一,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希望学生以中美关系为切入点,走近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此,这两个问题的掌握情况就成为学情分析
的重点。在考察学生的历史教材和观察部分学生生活之后,发现学生对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己经拥有了初步的系统性理 解,但是对“矛盾”的理解还停留在“自相矛盾”、“打架”、“斗争”等层面。由此可见,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有所认识,但他们的认识集中在现象层面,对于学科理论缺乏深入了解。 4.学习日标 1.通过“研讨闯关”、“找证据”和“外交决策”活动,以中美关系为切入点,培养通过矛盾分析法来全面认识和解决问题 的科学精神; 2.通过“触类旁通”、“伟人语习读”等活动,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 5.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与基本属性;矛盾问题的精髓: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运用矛盾分析法 观察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伟人语习读”等课堂活动,培养科学精神的同时,强化政治认同。 6.学习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议题一:回顾历史,看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提出问题:历史上中美两国是怎样互动的? 根据各自见闻,回答中美两国在历史上的互动。 引出矛盾的含义:总结学生回答,中美这种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就是 根据教师总结,自行得出结论:“国家是统治阶级 “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 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具备统治和提供公共服 追问:这里对立统一的“矛盾”与自相矛盾的“矛盾”有什么区别吗? 务的职能。” 强化矛盾的含义:哲学上的矛盾无处不在,不可避免:而逻辑矛盾可 以避免。 回答两个不同“矛盾”的区别 教师活动2 展示图片:中美联合抗战、国民神车五菱宏光、海尔在美国的研发中 心、长津湖战役并 提出问题:以上关于中美关系的图片反映了中美双方怎样的趋势?体学生活动2 现出怎样的状态?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相互吸引和相互分离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矛盾的基本属性一一同一性与斗争性,并强调同 的趋势;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对立的状态。 性中的矛盾相互转化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教师活动3
设置课堂活动“闯关研讨”。布置四道关卡: (1)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为什么没有完全一致? (2)中国与美国发生冲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学生活动3 (提示:直到乾隆年间,中国与关国没有过任何冲突) 根据各自见闻,回答四则问题,完成闯关活动。 (3)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为什么能够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合作? (4)我们从美国那里学习到了什么?美国从我们这里取了哪些经?各 自取得了哪些成就? 总结学生闯关成果,引出:第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一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第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 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所以,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看图、思考并回答层层设问,步步为营地去理解高度抽象化的矛盾含义与基本属性:并在此基础上通 过研讨闯关活动建构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议题二:观察现实,探矛盾问题的精髓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提出问题:为什么孟晚舟回国就意味着中美矛盾消失的观点很荒谬? 根据所学,回答问题:中美一定有差异和对立。 总结学生回答,引出矛盾的普遍性及其表现。 追问:当我们解决了旧矛盾,该怎么办? 回答怎么办:继续承认分析并解决新矛盾。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能轻松地把你的家乡与洛杉矶、美国城市化早期!根据各自见闻,回答原因:本质上是矛盾不同。 与逆城市化阶段区分开?为什么你能够很轻松地把中美贸易战归结 为中美经济矛盾? 总结学生回答,引出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个表现。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设置活动:为什么说当前中美关系是以竞争为主的呢?请你找出证 从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新闻和见闻,找出证据,涉及 据。 多个领域。 总结说明学生的证据,引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追问:那我们说的中美关系,到底是一个共性的概念,还是个性概念? 回答问题,点明不同场合不一样。 引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相互转化以及方法论要求,说明
中国共产党正是做到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 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批评互联网上的一些极端观点和回忆先前学习的其他学科知识,建构起对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含义的理解。在此基 础上,通过搜集证据的活动建构起对矛盾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即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理解,并形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的 政治认同。 议题三:面向未来,析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提出问题:我们明确指出我国的外交“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 回答处理中美关系是我国外交主要任务的原因和中 可为什么还要把中美关系而不是中俄中印关系列为我国外交的主要 心任务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任务呢?中美关系永远都会是我国外交要处理的主要任务吗,为什 么? 总结学生回答,指明中美关系才是我国外交事务中要处理的主要矛 盾,其他双边关系属于次要矛盾。并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 以及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提出问题:请判断未来我国的外部环境总体趋于友好还是严峻,并说说明未来我国外部环境趋于严峻或友好的原因。 明理由。 总结学生回答:无论是友好还是严峻,你们的判断依据都有其他国家 尤其是美国的国内形势和对华政策。并引出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 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布置课堂活动:如果你是我国外交决策人员,请你拟定一套处理中美扮演外交决策人员的角色,给出处理中美关系的方 经贸关系、文化关系和军事关系的方案。 案”。 总结学生的“方案”,引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与坚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教师活动4 伟人语习读活动:展示毛泽东哲学著作《矛盾论》原文和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矛盾的论述,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并积极解决矛盾,在此基础上 强化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外交决策和伟人语习读活动,学会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 7.板书设计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问题的精髓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 基本属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含义 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 辩证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节课的最大教学特色就是聚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在辨析、思考与活动中培养科学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政治认同。本课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聚焦核心素 教学特色 养的培养。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二个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拨云见日,明白矛盾的含义与基本 属性、矛盾问题的精髓、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相较 而言政治认同的培养难度更大,很多时候容易流于说教和形式。但是,在了解矛盾分析法的基础上,叠加学生 已有的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认知和情感,从中挖掘并强化政治认同,可能是更为可取的途径
这是我第一次录制视频课程。由于视频课程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当堂互动,所以一些适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活 动和争议性问题(例如,外交决策与预测我国外部环境)就以一种近似生搬硬套的方式被修改为当堂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的思考题。这种把合作探究问题修改为独立探究问题的方法是否奏效,效果又有几何,目前并没有什么把握, 还需实践和学生的检验。 此外,视频课程还需要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视频剪辑软件。我在剪辑视频的过程中发现“困难重重”,导 致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被浪费。今后有必要加强对一些教学技术设备的学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