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 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迅速发展与普及的 信息技术将推动人们在科学利用资源潜力,发展节本增效生产方式,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生产过程管理决策方 面,突破许多传统的模式和观念,开拓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体 系,以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当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 九十年代初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 与实践,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思想,已经引起一些国家政府 和科技决策部门的重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ationa| Research Council)为此曾专门立项组织了一批多学科著名专家对有关发展研 究进行了评估,研究报告经过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院 士组成的评估组进行审议后,于1997年发表了 Precision Agricultur e in the 21st Century -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 s in Crop Management”研究专著,全面分析了美国农业面临的压 力、信息技术为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改善经济效益提供的巨大潜 力,阐明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支 持技术产业化开发研究的机遇 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对国外 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 些报导,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国内 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 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
“精细农业”的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 21 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迅速发展与普及的 信息技术将推动人们在科学利用资源潜力,发展节本增效生产方式,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生产过程管理决策方 面,突破许多传统的模式和观念,开拓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体 系,以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当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 九十年代初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 与实践,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思想,已经引起一些国家政府 和科技决策部门的重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为此曾专门立项组织了一批多学科著名专家对有关发展研 究进行了评估,研究报告经过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院 士组成的评估组进行审议后,于 1997 年发表了“Precision Agricultur e in the 21st Century-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 s in Crop Management” 研究专著,全面分析了美国农业面临的压 力、信息技术为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改善经济效益提供的巨大潜 力,阐明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支 持技术产业化开发研究的机遇。 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对国外 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 些报导,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 国内 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 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 21 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
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 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 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 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 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 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 江泽民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一些 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 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需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农学、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科技,管理科学 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组装集成,其应用研究发展必将带动一批直接面向 农业生产者服务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与工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对推动我国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传统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 义。“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 recision Agriculture”或"P recision 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 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如译为“精准农业、精确农 业”、“精细农业”等。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 Precision Agriculture 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 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 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 采用“精细农业或“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实践的这一技术思想的 内涵可能更为确切。诚然,当今实践的“精细农作”技术思想,应该扩
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 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 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 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 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 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 江泽民主席 1998.9 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一些 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 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需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农学、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科技,管理科学 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组装集成,其应用研究发展必将带动一批直接面向 农业生产者服务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与工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对推动我国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传统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 义。 “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Precision Agriculture”或“P recision 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 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如译为“精准农业”、“精确农 业”、“精细农业”等。 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 Precision Agriculture 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利用 3S 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 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 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 采用“精细农业”或“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实践的这一技术思想的 内涵可能更为确切。诚然,当今实践的“精细农作”技术思想,应该扩
展到设施园艺、集约养殖、产品加工及农业系统的精细经营管理方面, 而形成为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 精细农业”技术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 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 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 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揭示 的农田内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 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变量投入,或称“处方农作”而发展起 来的;在农业工程领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 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 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八十年代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 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 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 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海湾战争 后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 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 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 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 持技术等,在GPS、G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 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 “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 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
展到设施园艺、集约养殖、产品加工及农业系统的精细经营管理方面, 而形成为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 “精细农业”技术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 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 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 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揭示 的农田内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 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变量投入,或称“处方农作”而发展起 来的;在农业工程领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 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 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八十年代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 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 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 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海湾战争 后 GPS 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 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 20 年 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 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 持技术等,在 GPS、GIS 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 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 “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 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每年都举办专题“国际精 细农业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示会;在万维网上设置有 多个专题网址,可以及时查询到有关研究发展信息;美、英、澳、加 等国一些著名大学设立了“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 士研究方向及培训课程;日、韩等国近年来已加快开展研究工作,并 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国际上对这一技术体系的发 展潜力及应用前景有了广泛的共识,将成为世纪之交发展农业高新技 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 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 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 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 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 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 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 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 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 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传统的农业 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 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 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 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
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每年都举办专题“国际精 细农业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示会;在万维网上设置有 多个专题网址,可以及时查询到有关研究发展信息;美、英、澳、加 等国一些著名大学设立了“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 士研究方向及培训课程;日、韩等国近年来已加快开展研究工作,并 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国际上对这一技术体系的发 展潜力及应用前景有了广泛的共识,将成为世纪之交发展农业高新技 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 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 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 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 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 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 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 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 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 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传统的农业 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 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 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 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
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 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 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 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 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 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 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 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 llinois大学CM. Linsley和F. C. Bauer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 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 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 理( Site Specific Crop 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 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 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 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 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 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 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 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 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
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 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 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 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 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 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 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 N、 P、K、pH、SOM 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 年,I llinois 大学 C.M. Linsley 和 F.C.Bauer 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 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 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 理(Site Specific Crop 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 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 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 12-15m2 为单元的 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 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 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 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 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 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 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
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 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 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 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 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根据田间地形、地 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 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 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根据处 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 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 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 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 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 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 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m2,获取 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m左右。在实际操作 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 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 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
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 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 1 是精 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 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 据 → 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 → 根据田间地形、地 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 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 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 → 根据处 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 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 1 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 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 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 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 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 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 12-15 m2 , 获取 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 60 m 左右。在实际操作 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 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 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
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 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 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 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 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 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l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 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 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 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 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 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 业杋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 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 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 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 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 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 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 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
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 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 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 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 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 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 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 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 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 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 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 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 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 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 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 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 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 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 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 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
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 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 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 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岀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 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 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 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 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 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 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 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 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 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 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 视如下问题 加强对国际有关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战 略。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 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
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 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 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 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 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 1998 年1 月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 米分辩率的“数字 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 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 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 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 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 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 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 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 视如下问题: 加强对国际有关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战 略。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 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
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 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 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 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 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部分大城 市郊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 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 实现广域的现代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 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 究,并可着重结合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 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 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逐步推广先进的农 作技术体系
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 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 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 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 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部分大城 市郊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 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 实现广域的现代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 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 究,并可着重结合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 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 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逐步推广先进的农 作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