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喀什 枢纽 木塞 竹筏 选词填空。 伴随着 闷雷般的轰鸣,翻滚的巨涛鼓动_,宛如一条 蛟龙。(腾跃、阵阵、出海、高高) 三.仿照《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文第二段的对偶句,选一个写春景的对偶句 四.用200多字,把教材中36页的插图的画面描写下来。要准确,可以运用比喻和拟 人等手法,可以展开想象和联想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文第七自然段 春秋季节,在黄土高原一带,可以欣赏到“黄河夕照”的景观。极目千里高原,苍茫的 黄沙捧托着火红的太阳,疏落有致的沟壑在阳光的斜射下形成间隔不等的阴影。四周寂静无 声,只有沉重的流水声,节奏分明。由远而近,河面映现的色彩不断变幻,火红、红黄、淡 黄……层次非常分明。偶尔,远处的天边挂起一两柱淡淡的炊烟,便会欣赏到“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倘若幸运,还可以见到近乎绝迹的羊皮筏子。坐上筏子, 听艄公哼的小调,顺着平缓的水流,安全地漂到对岸。 回答问题: 1.“四周静寂无声,只有沉重的水流声”这句话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 2.“远处的天边挂起……”把“挂起”改为“飘起”行不行?为什么? 3.简单分析本段文字写景特点 4.给本段文字加个题目。 【试题答案】 三、四题,答案略 五 1.不矛盾。用动置静,突出了静的程度 2.不行。形容炊烟的形态不同。如果改为“飘起”,则突出不了沙野的空旷而又宁静的 特点。另外,与下句的唐诗描写的景色特点相矛盾 3.能说出一两点即可
黄河之水天上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 分钟)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喀.什 枢.纽 子孑. 老媪. 木塞. 竹筏. 二. 选词填空。 伴随着 闷雷般的轰鸣, 翻滚的巨涛鼓动 ,宛如一条 蛟龙。(腾跃、阵阵、出海、高高) 三. 仿照《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文第二段的对偶句,选一个写春景的对偶句。 四. 用 200 多字,把教材中 36 页的插图的画面描写下来。要准确,可以运用比喻和拟 人等手法,可以展开想象和联想。 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文第七自然段。 春秋季节,在黄土高原一带,可以欣赏到“黄河夕照”的景观。极目千里高原,苍茫的 黄沙捧托着火红的太阳,疏落有致的沟壑在阳光的斜射下形成间隔不等的阴影。四周寂静无 声,只有沉重的流水声,节奏分明。由远而近,河面映现的色彩不断变幻,火红、红黄、淡 黄……层次非常分明。偶尔,远处的天边挂起一两柱淡淡的炊烟,便会欣赏到“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妙画面。倘若幸运,还可以见到近乎绝迹的羊皮筏子。坐上筏子, 听艄公哼的小调,顺着平缓的水流,安全地漂到对岸。 回答问题: 1. “四周静寂无声,只有沉重的水流声”这句话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 2. “远处的天边挂起……”把“挂起”改为“飘起”行不行?为什么? 3. 简单分析本段文字写景特点。 4. 给本段文字加个题目。 【试题答案】 一、二、三、四题,答案略。 五. 1. 不矛盾。用动置静,突出了静的程度。 2. 不行。形容炊烟的形态不同。如果改为“飘起”,则突出不了沙野的空旷而又宁静的 特点。另外,与下句的唐诗描写的景色特点相矛盾。 3. 能说出一两点即可
4.参考主题:黄河夕照图
4. 参考主题:黄河夕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