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周英凤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周英凤
正常新生儿 ◆足月新生儿:妊娠满37周至42周,出生体重大于等于 2500g的新生儿 ◆新生儿期:从新生儿出生脐带接扎到出生后28天
正常新生儿 足月新生儿:妊娠满37周至42周,出生体重大于等于 2500g的新生儿. 新生儿期:从新生儿出生脐带接扎到出生后28天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1.呼吸 口新生儿呼吸表浅、效能较低 口频率较快,30~40次/min 口有时节律不规则 口以腹式呼吸为主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1.呼吸 新生儿呼吸表浅、效能较低 频率较快,30~40次/min 有时节律不规则 以腹式呼吸为主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2.循环 口出生后,血循动力学改变,肺循环建立,卵圆孔和动 脉导管关闭 口部分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延迟,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 几天后消失 口心率快,120160次/分 口血液集中在躯干及内脏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2.循环 出生后,血循动力学改变,肺循环建立,卵圆孔和动 脉导管关闭 部分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延迟,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 几天后消失 心率快,120~160次/分 血液集中在躯干及内脏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3.消化系统 ◆新生儿胃肠道蠕动快,适应大量流质食物 ◆胃喷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溢奶 ◆淀粉消化能力差,故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 ◆消化蛋白质能力较好 ◆胎粪: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排出的墨绿色胎便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3.消化系统 新生儿胃肠道蠕动快,适应大量流质食物 胃喷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溢奶 淀粉消化能力差,故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 消化蛋白质能力较好 胎粪: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排出的墨绿色胎便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4.泌尿系统 ◆新生儿肾脏的虑过功能、浓缩功能差,容易发生水电 解之紊乱; ◆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排尿,每天十余次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4.泌尿系统 新生儿肾脏的虑过功能、浓缩功能差,容易发生水电 解之紊乱; 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排尿,每天十余次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5神经系统 ◆具有觅食、吸吮、拥抱、握持等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每天睡眠20h以上 ◆味觉、触觉、温度觉敏感,嗅觉较弱,痛觉迟钝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5.神经系统 具有觅食、吸吮、拥抱、握持等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每天睡眠20h以上 味觉、触觉、温度觉敏感,嗅觉较弱,痛觉迟钝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6.免疫系统 ◆从母体可获得IgG,在6个月内对麻疹、风疹、白喉等 具有免疫力; ◆主动免疫力发育不完善,IgA、IgM缺乏或不足,缺乏 补体、备解素,白细胞对细菌杀灭能力差,容易发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和败血症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6.免疫系统 从母体可获得IgG,在6个月内对麻疹、风疹、白喉等 具有免疫力; 主动免疫力发育不完善,IgA、IgM缺乏或不足,缺乏 补体、备解素,白细胞对细菌杀灭能力差,容易发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和败血症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7.代谢 ◆新生儿容易发生低血糖;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排泄多而进食少, 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4d后体重开始 恢复,7~10d恢复至出生体重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7.代谢 新生儿容易发生低血糖;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排泄多而进食少, 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4d后体重开始 恢复,7~10d恢复至出生体重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8.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 散热快,故体温不稳定,并易受外界温度影响; ◆出生后,外界温度较低,出生后1内体温下降2℃, 以后逐渐恢复,所以应注意保暖. ◆新生儿发热时,容易发生脱水热
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8.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 散热快,故体温不稳定,并易受外界温度影响; 出生后,外界温度较低,出生后1h内体温下降2 ℃, 以后逐渐恢复,所以应注意保暖. 新生儿发热时,容易发生脱水热